1. 《山海情》,讓閩寧鎮一夜成名!可最早的吊庄卻讓當地人受不了
最近幾大衛視頻道熱播的《山海情》正接近了尾聲,讓人想不到的是,感覺這么土了吧唧的,反應寧夏農村題材的電視劇,沒有所謂當下的流量明星的加盟,竟然讓這些老戲骨和新演員,演繹的如此深入人心,演繹的如此精彩!
如此精彩的影片,強大到裡面竟然有那麼多的德藝雙馨、技藝精湛的老演員加盟!可我作為寧夏人和代表寧夏人堅決吐槽《山海情》:既然是全面反映寧夏題材的影視劇,可為何如此強大的陣容,卻都說的是陝西話!
就連劇中主演之一的大陶虹,可是我們寧夏當地的演員啊,可為什麼卻也說的一口陝西味道的台詞?!難道是寧夏話實在難學,還是寧夏話難聽,還是怕觀眾聽不懂寧夏話?總之,給人的感覺就是吊庄成了陝西的,閩寧鎮建在了西安邊上!哈哈!
雖嚴重吐槽《山海情》,但不得不伸出雙手的大拇哥,大聲地贊一句:mia qi de heng!沒得說,的的確確是一部好劇,真實地反映了那個時代的寧夏西海固吊庄的場景。
西海固,在九十年代前,是大家想都想不到的貧苦,比電視劇里苦的要多得多,用當下的話說,真是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像力!
影片中出現過一堆人蹲坐在向陽的牆根底下曬太陽的場景,太形象了!當時的西海固,就是這樣!靠天吃飯,靠水窖存水,靠國家救濟!可真的是窮,窮慣窮怕了!也懶懶習慣了!
剛吊庄到銀川新市區(現在的西夏區)的時候,真如影視劇里出現的鏡頭,扒火車,偷國家物資!這真的不是抹黑!
在九十年代初,吊庄過來的人多,還沒閩寧鎮村一說,都分的是幾村、幾村的。雖移民到了銀川平原,但行政管理權還屬於涇源,管理所在地為蘆草窪鄉(鎮)。
這樣以來,吊庄就成了西海固在銀川的一塊飛地!成了那個時代的三不管地區:銀川管不了,涇源管不到。那個時代,在銀川剛剛流行起來的山地自行車和其他高檔自行車、摩托車等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可到了吊庄的幾個村子,就能看到一些奇怪的現象:穿著各色衣服的吊庄年輕人,竟然好多都騎著這樣的高檔自行車逛集市,下地!
這是怎麼一回事呢?難道當地人都脫貧致富奔小康了嗎?可在當地的住房,大多數還是土坯結構的為主,生活基本上通過吊庄移民解決了溫飽,怎麼也富不到這個程度吧?
真實情況就是:隨著吊裝人口的增加,年輕後生閑下來的時間也多了,十分羨慕當時的銀川人能騎著山地自行車上下班和逛街,可大部分人家裡和自己根本不可能有這個實力購買如此超前的奢侈品!
要知道,差不多的一輛山地車,最起碼都要過千了!那個時候的銀川人的工資也就在三四百左右,可見,不管對城裡人來說,還是吊庄人來說,都屬於奢侈品了!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銀川高檔自行車和摩托車丟失成風,基本上所有的指向,就是當時的吊庄!簡直就成了當地人的一種心病!
如今的吊庄已經不再稱之為吊庄了!現在的當地農民,住的洋氣,過得舒心,已經看不出當初爺。輩、父輩移民吊庄的艱辛和苦難了!閩寧鎮,興涇鎮,成了西夏區,乃至銀川市和寧夏的明星鄉鎮,已經今非其比了!
2. 《閔寧鎮》官宣,《最美逆行者》將播,影視公司打響獻禮混戰
文 | 富貴
劇集市場的獻禮大幕正在拉開。
9月7日,正午陽光操刀的脫貧攻堅劇《閩寧鎮》正式發布首組人物劇照,6天後,由長信傳媒與靈河文化承製的首部抗疫題材電視系列劇《最美逆行者》官宣將於9月17日登陸CCTV—1黃金檔。
與此同時,多位微博影視大V爆料,上海廣播電視台與耀客傳媒、上海尚世影業聯合出品的抗疫時代報告劇《在一起》將於9月29日在東方衛視、浙江衛視、廣東衛視、江蘇衛視聯播。
這只是開始。受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 社會 、抗疫、建黨100周年等重要時間節點和事件影響,接下來一年多的時間里,獻禮劇依舊會是影視公司廝殺的主戰場。
據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電視劇司消息,截至6月初,已經拍攝完成和正在創作生產中的慶祝建黨100周年題材電視劇作品近百部,其中包括《光榮與夢想》《功勛》《公民》《大江大河(二)》《閩寧鎮》《大國擔當》《我們的新時代》等50餘部重點劇目。
▼
頭部公司高歌猛進
對壘抗疫、扶貧、建黨三大賽道
由於獻禮劇屬於實打實的「命題作文」,抗疫、扶貧、建黨自然就成了各大影視公司的創作主題。
《最美逆行者》《在一起》採取的都是單元劇形式,前者由《逆行》《別來,無恙》《婆媳戰疫》《幸福社區》《一千公里》《了不起的兔子叔叔》《同舟》七個單元故事組成,後者分為《生命的拐點》《擺渡人》《救護者》《同行》《搜索24小時》《武漢人》《方艙》《我叫大連》《口罩》《決戰火神山》十個單元,且兩部劇每個單元的故事都改編自抗疫期間的真人真事。
此外,北京廣播電視台下屬紫禁城影業與慈文聯合出品的抗疫劇《生命緣》已於7月份通過備案,並入選了廣電總局公布的第三批百部重點劇片單,劇集主要從志願者與醫護人員的角度講述疫情中武漢醫護人員與百姓的故事。
關於明年的重頭戲——獻禮建黨100周年,影視公司各有切點。完美影視的《光榮與夢想》、幸福藍海的《紅船之約》、騰訊影業的《光芒》、文投藝達的《啊搖籃》聚焦新民主主義革命;白墨影業的《號手就位》、耀客傳媒的《特戰榮耀》講述新時代的軍人風貌;娛躍文化的《大橋》、慈文的《蒼穹以北》、文投控股的《中國芯》、烈火影業的《國家名片》反映國家基建和 科技 的發展變化;花兒影視的《幸福到萬家》、華瑞影業的《鄉村第一書記》聚焦新時代的鄉村故事與發展……
一場規模浩大的精神洗禮正在被多方醞釀,新變化也在被不斷產出。
▼
金牌編導匯聚一堂
視頻網站加碼自我造血
與以往相比,這屆獻禮劇背後的演員陣容和製作團隊格外有來頭。
至於原因,一方面是由於製作時間緊迫、任務繁重,《我和我的祖國》的「合集」創作形式得到了製作方們的青睞。以《在一起》為例,劇集在2月中旬開始策劃,3月初編劇采訪、收集素材,4月電視劇完成備案,緊接著開始第一個單元的拍攝,並同步進行其他單元的策劃、創作,8月下旬最後一個單元《決戰火神山》殺青,9月初送審,9月底或10月開始在台網同步播出。
單元劇的形式讓《在一起》的快操作成為了可能,六六、秦雯、高璇、任寶茹、馮驥等金牌編劇,搭配張黎、安建、沈嚴、曹盾、汪俊等金牌導演分單元坐鎮,再加上張嘉益、海清、雷佳音、蔣欣等眾多實力演員的加盟,劇集品質的信服力和內容的可看性也都得到了大幅提升。
而除去《最美逆行者》《在一起》,華策的《我們的新時代》、芒果影視的《百煉成鋼》、幸福藍海的《脫貧十難》、上海廣播電視台的《功勛》也都採取了該種創作形式。
另一方面,近兩年,以獻禮為關鍵詞的收視、話題、熱度爭奪戰雖愈發白熱化,但真的獲得大眾認可的作品依舊鳳毛麟角,絕大多數都陷入了口碑與熱度倒掛或雙失的窘境,在這個過程中,大眾對獻禮劇的熱情也被逐漸消耗殆盡。
這一層面上,啟用金牌編導、國民演員以及李易峰、黃景瑜、李現等新生代流量演員,不僅可以降低製作壓力,也能讓觀眾看到製作方的誠意,而站在演員的角度上,他們也需要獻禮劇去豐滿履歷、打磨口碑,畢竟有不少獻禮劇在籌備伊始就已被上星預定,後續也將是各大獎項的種子選手。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新變化是,視頻網站在加碼自製獻禮劇,尤其是愛奇藝。除去《人生若如初見》《叛逆者》《英雄歲月之王牌部隊》《榮耀乒乓》《親愛的戎裝》以及紅色穿越劇《我和爺爺是戰友》,愛奇藝還籌備了一部「小康元年」主題系列超級網劇《約定》,該劇由六個單元故事組成,包括《青年有為》《來份鴨血不加湯》《青春永駐》《非常夏日》《為歡記》《年夜飯》。
▼
混戰之後,「爆款」能否叢生?
混戰倒逼獻禮劇和獻禮市場完成了一輪新升級,但並不意味著內容同質化、劇情失真、價值觀偏頗等「獻禮頑疾」已經被根除,而政策東風也不是那麼容易乘的。
製作獻禮劇雖相對保險,但要承受的政策審查壓力並不輕。正午陽光操刀的當代軍旅生活劇《尉官正年輕》(現更名《我們正年輕》)早在2018年5月就已殺青,可至今仍未有明確的播出時間,有消息稱,主要原因在劇內軍人宿舍不整潔、劇情中有出軌情節。
想減輕審查壓力,最保險的做法無疑是跟著大方向已經定下的「獻禮」基調走,但想讓挑剔的「後浪」們買單,也得在藝術價值、史實感以及年輕化表達上下足功夫,如何不露骨地埋下能調動大眾討論熱情的話題同樣是難點。
其次,市場的消化能力是有限的。雖然獻禮劇已經擁有了一個較固定的檔期,但時長並不長,衛視之間愈發普及的聯播形式又壓縮了獻禮劇的播出渠道,如若作品競爭力不強很可能會被積壓。
更嚴重的是,獻禮劇都是「命題作文」,其本身能夠給平台帶去的廣告收益也極其有限,再加上視頻網站開始加碼自製獻禮劇,若是錯過了該命題的獻禮季,製作方很可能會陷入騎虎難下的局面。
3. 《山海情》播的好好的,為什麼後面怎麼沒有張嘉譯了
張嘉譯在劇中飾演馬喊水,是馬得福和馬得寶的父親,也是湧泉村的支部書記。在湧泉村移民到金灘村的時候,馬喊水一家是帶頭的,對穩定移民隊伍起了相當大的作用。他帶領先期來到的村民開荒,建地窩子,平整土地,做了大量工作。
不過最後還是會交代一下的,就是說張嘉譯還是會在後面的劇情中露一下臉的,畢竟也是比較關鍵的人物嘛。不過那個時候主角已經成熟多了,成為了成功人士,這樣再回頭看就有反差,給人的感悟也深了。
《山海情》豆瓣評分9.3分,我已經看完了大結局,沒有看的可以去看看,真心不錯。
4. 黃軒放棄《洛陽》新接正午《閩寧鎮》,他的資源為何總是這么好
黃軒的《瞄準》正在熱播,又新接正午《閩寧鎮》,他的資源為何總是這么好?
資源這么好,和他本身的優秀是離不開的。
(一):黃軒自身的實力。
顏不出眾卻耐看,外表平易近人,氣質文藝干凈。說實話,這是現今娛樂圈很缺少的類型,稀有更顯珍貴。
而黃軒無疑就是這樣一個出色的人選,沒有一米八的身高和精緻的五官,但是有一種儒雅的氣質和滿滿的少年感。
《妖貓傳》的詩人白居易就需要這樣滴書生氣息。再說《芳華》中的活雷鋒劉峰,需要一個會跳舞的男主角,這里的舞蹈與現在的流量小生所學的街舞不一樣,黃軒舞蹈學院畢業的經歷為他拿到男一號的角色打下扎實基礎。
當然,在娛樂圈,本身優秀也必須有團隊的加持。
2011年黃軒碰到了他演藝生涯的貴人,並做了件最正確的事——簽約了星美千藝經濟公司,跟了一位金牌經紀人常繼紅。有了公司和經紀人的雙重加持,千里馬遇到伯樂,黃軒的資源就開掛了。
5. 《山海情》閩寧鎮現實原型:曾是全國最窮地方之一,如今怎樣了
隨著電視劇《山海情》的劇終,這部「土味十足」的扶貧劇一度沖上了熱搜。
截止目前,這部片子在豆瓣上斬獲了9.4的高分,成為開年影視劇的一匹黑馬。
有許多人刷完好部劇仍舊沒過癮,劇集「爛尾」,以至在微博上讓孔笙導演接著拍續作。
這部劇固然被笑稱作「土得掉渣」,但卻充溢了歡欣,淚水以及熱血。
短短的23集,《山海情》為我們復原了變革開放至今一代人扶貧攻堅的故事。
《山海情》的大江大河曾經閉幕,屬於新時期的葡萄酒故事正在繼續。
6. 閩寧鎮馬得福原型
閩寧鎮馬得福原型是謝興昌。《山海情》劇中男主角馬得福原型人物謝興昌與馬得福扮演者黃軒合影,謝興昌還興致勃勃地拿出手機,給記者展示他和飾演馬得福的演員黃軒的合影。
男一號馬得福的原型人物謝興昌跟記者聊起了這部熱播電視劇,以及自己當年的移民奮斗史。 他說,移民第一天,他們就遭遇沙塵暴,行李被吹得只剩下「懷里抱著一個鍋,腳下踩著一床被」。
《山海情》劇情:
電視劇是由孔笙、孫墨龍執導,黃軒領銜主演,張嘉譯、閆妮特別出演,黃堯、熱依扎、白宇帆、尤勇、胡明、王莎莎主演,郭京飛、祖峰、孫茜友情出演,姜冠南、李金江、韓丹桐等出演的脫貧攻堅劇。
該劇於2021年1月12日在浙江衛視、北京衛視、東方衛視、東南衛視、寧夏衛視首播,並在騰訊視頻、優酷、愛奇藝同步播出。
7. 《瞄準》才播出8天,黃軒又一好劇將來襲,演員陣容堪稱神仙級
這些天作為陳赫的粉絲們可是有福了,因為他和黃軒主演的電視劇《瞄準》正在熱播,而且反響還是相當可以的,在最近的電視上除了《重啟》之外好像沒什麼好作品,所以這部《瞄準》自然而然就成了一匹黑馬,通過播出的這幾天來說被圈的人越來越多,這種題材的電視現在還能如此大火簡直就是奇跡。
大家都知道陳赫自從《愛情公寓》後這幾年大多時間是沉浸在了綜藝上,也是參加《奔跑》後人氣爆發式的增長,一下讓他脫離了那種小演員的感覺,身價當然要幾何式攀升,不過再加上忙著他的火鍋事業。這幾年的影視作品少之又少。
在之前的《動物管理局》也影響一般,還有電影版的《愛情公寓》也是得到了很差的口碑,這部劇可以說是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熱播指數和豆瓣評分也是相當的高,這可能要歸功於兩位主演的影響力和實力了。
這些年一些諜戰片、抗日神劇已經讓觀眾審美疲勞和極度厭惡了,一再挑戰人們的忍耐力,但是該劇還能有如此大吸引力真的可能是因為黃軒和陳赫了,再加上劇情設計也堪稱上乘,所以後面的精彩劇情我們還是很期待的。
而黃軒的演技大家是有目共睹的,一直以冷酷里透著點溫暖、絕情里透著點善良、安靜里又有些許幽默的演技風格示人,但相對於那些只會裝冷酷半點演技沒有的小鮮肉來說,這點他做得很好,能讓人瀕臨反感的邊緣又能及時收回,所以說他把這些拿捏得很好,當然這就是實力。
演得了偶像、演的了硬漢、演的了柔情,這樣的好演員資源肯定是很多的,總裁的形象、吃苦耐勞的艱苦創業等等都能信手拈來,這在《親愛的翻譯官》和《創業時代》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而未來的戲就像小荷才露尖尖角一樣,會層出不窮的展現給大家,在這部《瞄準》正在火熱的時候黃軒又將帶來一部新劇。這部劇就是《閩寧鎮》。在劇中黃軒飾演馬得福(這名字很有氣質啊),這部劇也是當下主流攻堅脫貧、創業題材,同樣講的也是以上世紀九十年代為節點的家鄉建設並脫貧成功的事跡。
這部戲也可以說是巨制了,畢竟出品方是正午影視,那麼之前可是有很多耳熟能詳的巨制的,比如《琅琊榜》、《大江大河》、《溫州兩家人》、《歡樂頌2》等都是一些口碑炸裂的好作品,而且這部《閩寧鎮》也是由孔笙導演掌舵。
現在一個劇想快速抓住人們的胃口,除了製作大手筆以外,演員陣容也得強大,而之前《慶余年》之所以如此成功就是因為這個,畢竟一開始的時候給我的感覺不倫不類,隨著一個一個的實力演員路面,也迅速的就被這部劇所吸引。
那這部《閩寧鎮》的演員還有張嘉益、閆妮、黃堯、熱依扎、白宇帆、胡明 、尤勇 、王莎莎、郭京飛、黃覺、白宇、陶紅等等,看到這也是感覺拼演技的時刻到了,這簡直就是又一「神仙級」陣容,黃軒作為一鎮之長在劇中自然是主角,但估計這個光芒會被比下去不少,壓力也不是一般的大。
這些演員除了實力非凡的還有最近大火的,值得一提的是王莎莎的加入,別看年輕出道也有十幾年了,這幾年雖說作品不斷但好像也沒有什麼代表作,這次能和這么多實力演員學習,勢必會對自己事業有很大幫助。
據悉這部劇應該也是今年年底上映,和去年年底家家戶戶受疫情影響,心情緊張的情緒不寧相比,今年我們都會過個好年,吃著餃子品著劇,感嘆一句江山如此多嬌。
其實前幾天國慶時,我行駛在高速上,雖然有些擁堵,但也有點熱淚盈眶,真是喜歡沉浸在這車流中,不免感慨祖國的偉大,國人的團結,反觀國外的影響,我們是值得每個人驕傲的。而在年初的時街道上的場景又那麼同學,偌大的城市沒有幾輛車在行駛,感覺到國家病了,心也痛了,而偉大的華夏民族戰無不勝,我們的成績是全球有目共睹的(扯遠了)。而這部劇又能很好的反應國家年輕時的點點滴滴,雖然我們強大了,但要不忘初心。
8. 豆瓣評分9.4,五家衛視搶著播,《山海情》究竟有何過人之處
劇本扎實不假大空,表演自然不做作,貼近生活引觀眾共情,細節處理到位。
回首2020年國劇呈現出了小爆發的態勢,雖說好劇都集中在了下半年,但依舊是讓大家一飽眼福。比如剛收官不久的《大江大河2》豆瓣評分就高達9.1,還有9.2分《沉默的真想》、8.8分的《隱秘的角落》……
而2021年就略顯不同了,一開始就是王炸!不兜圈子,它就是
這部劇的開頭可以說很大,那是相當大了,由國家廣電總局策劃組織指導,正午陽光出品,集結了國劇界的「精兵強將」,從主創人員再到播出陣仗在國劇中的待遇都是極高的。
說起正午陽光大家應該都不陌生近幾年的口碑好劇《琅琊榜》、《父母愛情》、《戰長沙》、《大江大河2》、《都挺好》等都是他們出品的。
《山海情》是一部講述扶貧的主旋律電視劇,由張嘉譯和黃軒主演,閆妮、王凱、郭京飛、姚晨等做配角。該劇同時在北京衛視、東南衛視、浙江衛視、寧夏衛視、東方衛視播出,熱度那真不是一般的高。
而且瀟灑可以很負責任地講,這部劇絕對不止是優秀這么簡單,要不然我也不可能一口氣連刷10集~在已經到來的2021年,《山海情》絕對是年度 「劇王」 的最有力競爭者。
《山海情》原名叫《閩寧鎮》,劇名中的「山」指的是寧夏,「海」指的是福建,而閩寧鎮就是取了福建和寧夏簡稱中的一個字,象徵了兩省人民的深厚友誼。
這是一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視劇,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寧夏西海固的移民們響應國家號召,離開貧瘠故土,搬遷至銀川附近的平原,在福建省的對口幫扶下再叫新家園,將「干沙灘」變成了「金沙灘」的故事。
寧夏南部的西海固是一個相當貧瘠的地方,素有「苦瘠甲天下」的稱號,這里群山環繞,溝壑縱橫,水土嚴重流失,交通格外閉塞。
而在銀川的平原上卻有一大塊還未開墾的荒灘,所以在上個世紀90年代政府決定讓西海固的村民們集體遷移過來。
但是政策的實施初期就非常的不順利,因為大家要去的是一塊完全等待開墾的處女地,所以在搬遷過程中村民們不斷逃跑回家。
而基層幹部馬得福(黃軒飾演),需要做的就是追回這些「吊庄戶」,到這里有必要和大家解釋一下「吊庄移民」的意思,就是說把特困區的移民以村莊為單位集體搬遷到一個新的地區。
馬得福和這些村民的鬥智斗勇開始了。
村民們為了拒絕搬遷,各種理由層出不窮,簡直堪稱「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有人說,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大風三六九,小風天天有。別說還挺押韻。
有人直接擼起袖子「賣慘」,都是蚊子包,聲稱再去就是給蚊子改善伙食了。
還有人說在那吃不飽餓得慌,到家就一直吐酸水。
好傢伙個個都是段子手,嬉笑怒罵間讓人忍俊不禁,總之就是倆字「不去」!
看似荒誕的劇情,卻真實反映了扶貧工作的困難之處,馬得福心裡肯定很苦:明明是帶人家去過好日子,可咋就這么難呢!
而馬得福的父親馬喊水(由張嘉譯飾演),也是氣得抓耳撓腮,忍不住對村民怒罵:你吃屎了嗎?
在湧泉村,女人為了一頭驢就可以嫁給別人;兄弟三個共穿一條褲子,誰有事誰出門穿。由此可見這里的貧困程度,所以搬遷雖然暫時受阻,但勢在必行。
終於用了5年的時間,遷村完成了。這時就到福建的扶貧幹部出廠了,郭京飛飾演的這位扶貧幹部,那一口普通話真的是讓人啼笑皆非。整部劇呈現出一種幽默詼諧的風格,作為一部主旋律電視劇,總編劇高滿堂表示,必須要尊重年輕人的審美喜歡,要做到「先有意思,再有意義」而不是「先有意義,沒有意思」。
劇中的所有演員都有一口標準的西北方言,鄉音的魅力很有代入感,一下就能把人拉到大西北的環境中,同時也給人一種很真實,接地氣的感覺。所以導演孔笙特意指出建議大家觀看《山海情》的方言版。
除此之外,一部優秀的作品,除了劇情之外演員的演技也很重要,也是一大看點。
35歲的黃軒出演的19歲寧夏小夥子,竟絲毫沒有違和感,黑黑的皮膚配合臉蛋上的高原紅再加上乾裂的嘴唇以及一頭亂糟糟的頭發,很有原生態的味道,但他雙眼明亮,炯炯有神透露出屬於年輕人的蓬勃朝氣。
「電視劇一哥」張嘉譯扮演的馬喊水,操著一口標準的陝北口音,頭戴一定帽子,留著絡腮胡很形象的一位老農民。大嗓門,脾氣爆,但說話很有溫度,特別是咬著樹葉子的那一幕很容易就會把人帶到戲里去。
最讓我感到驚艷的是熱依扎飾演的水花在火車上的那段戲,因為不想嫁給一個素未謀面的人,她決定逃出去打工,但馬得福卻追了上來,水花以為得福是來抓她回去結婚的,她縮在角落裡,眼睛濕潤的看著馬得福,顫抖的話語說「你是來抓我回去結婚的嗎?」
看得瀟灑心都緊緊地揪在了一起,可是得福只是把自己身上所有的錢都掏出來交給水花,並交代她路上小心,注意安全。
而之後水花回到村中決定嫁人時看得福,那眼神瀟灑我直接看酥了,這個女孩太惹人憐愛了,演技太有感染力了。
最後再來說一下這部劇的取景拍攝,導演孔笙的功力果然了得,雖然這是一個苦情的故事,但卻極力給觀眾還原了西北最美的自然風光,宛如油畫一般,呈現出電影般的質感,特別是黃土變成綠洲的過程,給觀眾帶來極大的視覺享受和心靈震撼。
綜上所述,就是一部優秀的作品所應該具有的,而這些《山海情》全都有了,整體來說這部劇已經接近國劇的「天花板」了,有興趣的小夥伴們,趕快去刷劇吧。
山海情,由開播的9.3到結束的9.4。則說明該劇的質量很高!而且對於該劇還是沒有做過宣傳的主旋律劇作,按照以往能夠成功而且引起共鳴的還是很少,而且還是評分高的。但是,這次由正午陽光拍攝這部卻發生逆轉。究其原因不外乎這幾點:
⒈劇情真實
有了解過這部片的創作背景的觀眾就知道。整個劇本是由編劇根據閩閩鎮的發展而發生的種事件的提現,完全展示出當時在寧夏西海固那貧瘠之地而通過福建對口幫扶而一步步發展起來的歷程!
⒉道具用心
通過觀看該劇,以及該劇幕後主創人員所表述的該劇組無論是在布景上還是道具使用都是非常的用心。比如典型的雙孢菇種植,為了能夠讓本片呈現的更真實,雙孢菇為劇組自己種植的!再者由閆妮扮演的幹部坐的那個辦公椅,後面的都磨起皮了,說明那個椅子已經是用了很久了,也說明那個地方真的是很窮!還有水旺的拖拉機,眾人喝水的杯子,穿著等等,都充分體現那個時代那個地方經濟環境的真實!
⒊主創人員的用心,劇情的真實
該劇大量使用西北演員,在一定程度上,更能演出那種西北的韻味!而且裡面老戲骨演技真的好,如開頭帶張主任去村民家馬喊水叼著樹葉的那個鏡頭。李大有被他爺扔鞋子的情節,偷藏雙孢菇回家炒的情節!凌教授跟得福兄弟與收菇販子干架的場面,看起來既是歡笑,也感心酸!
⒋引起觀眾的共鳴
觀看該劇的人群大多是80-90,遠一點的有70。而在這個年代的人們都知道,那時候的中國有某些地方是非常貧窮落後的!這也導致生活經濟力下滑,人們不得不通過某些途徑來改變現狀。觀眾容易被帶進劇情里。有網上看到一則新聞說看完該劇,很多人都到市場去買雙孢菇,導致市場缺貨!說明大多數的群眾是被代入到劇中某個角色了!
⒍真實
無論是道具還是演員!用一個詞來概括就是真實。劇中的演員所體現的種種演技,讓觀眾一下子就進入相對應的角色中!讓人一看這根本就是最真實的生活以及每個人所要完成的角色!
總後
正午陽光孔笙出品,必屬精品!
9. 白宇還有多少主演的影視劇沒有播出
還有5部:
以拍攝時間排列:
2016年:70集古裝傳奇劇《霍去病》。
主演:張若昀、毛曉彤、白宇、於朦朧、黃維德等人。
劇情簡介:本劇根據未夕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母親早早去世,父親喬祖望粗暴又自私,喬家五個孩子只能在艱苦的歲月里相依為命,一路跌跌撞撞,努力生活的故事。
白宇飾演一路照顧著弟妹長大,並且為弟妹們的學業、婚姻、工作操碎了心的大哥喬一成,他善良剛毅堅強,是弟弟妹妹們的保護傘,時刻沖在前頭為他們遮風擋雨。
你最想先看到哪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