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年電影 » 2018年黨電影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2018年黨電影

發布時間: 2022-12-22 06:30:49

① 歌頌黨的電影有哪些

《建國大業》
,《建黨偉業》
《我的長征》,
《焦裕祿》、
《生死抉擇》、《任長霞》、《張思德》、《生死牛玉儒》
《楊善洲》
《錢學森》
哎 只要是主旋律的 偉人的 差不多都是

② 有關紅色題材的電影有哪些

1、《南征北戰》

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的軍事影片,由成蔭、湯曉丹聯合執導,陳戈、馮喆、湯化達等主演,於1952年上映。

③ 2018年七月一日播放的什麼愛國電影

《紅海行動》。

影片講述索馬裏海域外,中國商船遭遇劫持,部分船員被海盜殺害,其他人淪為俘虜。蛟龍突擊隊沉著應對,潛入商船進行突襲,成功解救全部人質。狙擊手羅星在追擊海盜時不幸被擊中脊柱神經,欠缺的位置由顧順替代。返航途中,非洲北部伊維亞共和國政局動盪。

時間緊迫,海軍戰艦及蛟龍突擊隊在惡劣的環境下,停靠海港,成功轉移等候在碼頭的中國僑民,並在激烈的遭遇戰之後,營救了被恐怖分子追擊的中國領事館人員。然而事情尚未完結,就在掩護華僑撤離之際,蛟龍突擊隊收到中國人質被恐怖分子劫持的消息。

人物介紹:

1、楊銳

個性堅定果敢、為人彬彬有禮的「蛟龍突擊隊」隊長。在執行驅趕海盜的任務後接到上級指示的撤僑行動,帶領蛟龍突擊隊前去非洲北部伊維亞共和國執行任務,最終順利完成任務。

2、徐宏

蛟龍突擊隊」的爆破手、臨危不亂的拆彈專家,同時還是蛟龍隊的副隊長。性格陽光活潑,但執行任務時卻堅韌果決,協助隊長楊銳執行此次撤僑行動。

3、顧順

狙擊手顧順,他是「蛟龍突擊隊」中的佼佼者,他有著狙擊手慣有的冷靜認真。因原蛟龍突擊隊狙擊手羅星受傷,臨危受命來執行此次撤僑任務。

④ 關於建黨電影有哪些

1、覺醒年代

電視劇《覺醒年代》以1915年《青年雜志》問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為中國共產黨機關刊物為貫穿,展現了從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到中國共產黨建立這段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講述了覺醒年代社會風情和百態人生。

該劇以李大釗、陳獨秀、胡適從相識、相知到分手,走上不同人生道路的傳奇故事為基本敘事線,以毛澤東、周恩來、陳延年、陳喬年、鄧中夏、趙世炎等革命青年追求真理的坎坷經歷為輔助線,藝術地再現了一百年前中國的先進分子和一群熱血青年演繹出的一段追求真理、燃燒理想的澎湃歲月,深刻地揭示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和中國共產黨建立的歷史必然性。

2、《建國大業》

《建國大業》是2009年上映的一部中國歷史電影,是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的獻禮作品。本片由黃建新執導,韓三平擔任製片人,雲集了華語影壇百餘位明星客串(零片酬)的影片。

影片講述了從抗日戰爭結束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前夕發生的一系列故事,主線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的籌備,突出了當時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形成。

3、《建黨大業》

《建黨偉業》(Beginning of the Great Revival)是為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九十周年而製作的獻禮影片。

該片由韓三平、黃建新執導(海外部分由李少紅執導,五四時期部分由陸川執導,戰爭場面由沈東執導),由劉燁、陳坤、張嘉譯、馮遠征等108位明星出演。

4、《建軍大業》

《建軍大業》是「建國三部曲」系列的第三部,獻禮建軍90周年的歷史片。由劉偉強執導,韓三平擔任總策劃及藝術總監,黃建新監制,劉燁、朱亞文、黃志忠、王景春、歐豪、劉昊然、馬天宇等主演。

該片講述了1927年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後,中國共產黨挽救革命,於當年8月1日在江西南昌舉行武裝起義,從而創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的故事。

5、《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是2007年上映的中國劇情電影,由沈東執導,練束梅、袁文等主演。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講述了一九四三年,中國抗日戰爭進入了最艱苦的時期。中共中央和中共領導人毛澤東明確提出中國的希望在延安,並在《解放日報》上及時發表社論,宣傳「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中國」的理論。

⑤ 關於黨的電影有那些。越多越好

1、《建黨偉業》是為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九十周年而製作的獻禮影片。由劉燁、陳坤、張嘉譯、馮遠征等108位明星出演。該片從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開始一直敘述至1921年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為止共10年間中國所發生的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大體上由民初動亂、五四運動及中共建黨三部分劇情組成。

2、《建國大業》是由韓三平、黃建新擔任總製片人並執導,唐國強、張國立、許晴、劉勁、陳坤、王伍福等主演的劇情片 。該片於2009年9月16日在中國大陸上映。該片是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的獻禮片,講述了從抗日戰爭結束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前夕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3、《我的長征》是一部八一電影製片廠為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而拍攝的獻禮電影。由翟俊傑總導演,王珈、楊軍聯合執導,王伍福、 王心剛、王霙、 鍾秋等演員主演。製作成本為5000餘萬元人民幣。影片以一個普通紅軍小戰士王瑞的命運為主線,前後貫穿了長征過程中的各個重大事件。本片於2006年10月16日在人民大會首上映。

4、《少年鄧恩銘》是江平、李作楠執導的一部為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和鄧恩銘誕辰110周年的獻禮電影,主演是張一山、史磊、吳軍。影片講述了中共一大參會者鄧恩銘的少年故事,再現了鄧恩銘同志的成長足跡和革命經歷。

5、《張思德》是中影集團、北京紫禁城影業公司、北京市委宣傳部為紀念60年前毛澤東主席在延安的演講《為人民服務》而聯合製作的大型革命歷史題材影片,由導演尹力執導,吳軍、唐國強主演,於2004年9月8日上映。影片刻畫了張思德這個革命隊伍中的普通一兵的不平凡的革命歷程,以及一代偉人毛澤東和這個平凡士兵之間的深厚感情。

⑥ 愛國電影有哪些

愛國電影有《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建黨偉業》、《我和我的祖國》、《黃河絕戀》等。
《湄公河行動》主要講述了一支行動小組為解開中國商船船員遇難所隱藏的陰謀,企圖揪出運毒案件幕後黑手的故事。該片由林超賢編劇並執導,張涵予、彭於晏、馮文娟等主演,於2016年9月30日上映。


提取碼:w5mk

⑦ 建軍大業是一部什麼電影

建軍大業是一部獻禮建軍90周年的歷史片。

《建軍大業》是「建國三部曲」系列的第三部,獻禮建軍90周年的歷史片。由劉偉強執導、韓三平擔任總策劃及藝術總監、黃建新監制。

劉燁、朱亞文、黃志忠、王景春、歐豪、劉昊然、馬天宇等主演。

該片講述了1927年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後,中國共產黨挽救革命,於當年8月1日在江西南昌舉行武裝起義,從而創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的故事。

(7)2018年黨電影擴展閱讀:

1927年,北伐戰爭剛取得重大成果之際,國民黨「右派」為奪權叛變革命,發動了瘋狂的「清共」行動,短短數月,近31萬進步同胞遭到殘酷殺害,全國震驚,剛剛看到希望的中國即將再次陷入軍閥混戰和獨裁專制的深淵。

由於沒有自己的武裝力量,成立不足7年的中國共產黨在國民黨「右派」的瘋狂進攻下,幾乎遭遇毀滅性打擊。血的教訓使毛澤東、周恩來等黨內進步分子認識到了「槍桿子里出政權」的硬道理。

生死存亡之際,他們臨危受命,冒著生命危險分赴湖南和南昌等地,聯合朱德、賀龍、葉挺、劉伯承等一批愛國將領發動起義,誓要組建一支真正屬於人民的軍隊。

⑧ 《八一電影製片廠》還在嗎,為什麼再也沒有看到其拍的電影

是你不注意而已。關鍵是近二十年以來,院線很少排八一廠拍的電影,因為主旋律的愛國主義和革命戰爭電影,除了包場,極少有個人買票看。院線即使排了片子,場次也極少,宣傳也極少。
近二十年我在電影院看的或在網上找到的八一電影製片廠攝制的電影有《驚濤駭浪》、《驚心動魄》、《太行山上》、《驚天動地》、《雷鋒在1959》、《雷鋒的微笑》、《飛天》、《殲十齣擊》、《目標戰》、《我不是王毛》、《古田會議》、《劉伯承市長》、《八月一日》、《忠誠與背叛》、《開羅宣言》、《誘狼》、《百團大戰》、《血戰湘江》。還有與其它公司合拍的《智取威虎山》、《芳華》。還有一些名字記不清了,這里也懶得去查了。最近看的八一廠電影是2019年八一建軍節上映的《古田軍號》,在電影院看的。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誕生一百周年,八一電影製片廠正在拍攝獻禮片《三灣改編》。
軍改後,八一電影製片廠依然保留。軍隊內部編制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文化藝術中心電影電視製作部,對外仍然使用八一電影製片廠名稱,片頭廠標不變,繼續拍片。唯一變化是由副軍級單位降為正師級單位。

還在,只不過改名為 「解放軍文化藝術中心電影電視製作部」 ,並由副軍編制單位降為正師編制。

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製片廠是中國唯一的軍隊電影製片廠,位於北京市豐台區六里橋北里, 佔地面積392.1畝。1951年3月,以總政治部軍事教育電影製片廠名義開始籌建,1952年8月1日正式建廠,命名為解放軍電影製片廠,1956年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製片廠。

2018年2月2日,八一電影製片廠將與原總政歌舞團、總政歌劇團、總政話劇團、總政軍樂團合並為解放軍文化藝術中心,八一電影製片廠對內更名為 「解放軍文化藝術中心電影電視製作部」 ,並由副軍編制單位降為正師編制。

6月18日,改革後的八一電影製片廠新任廠長柳建偉稱八一電影製片廠的廠標會繼續在電影中出現。

2017年年底上映的馮小剛導演的《芳華》,成為八一電影製片廠參與出品的最後一部電影經典電影

《柳堡的故事》

《英雄虎膽》

《永不消逝的電波》

《回民支隊》

《林海雪原》

《地道戰》

《地雷戰》

《野火春風斗古城》

《閃閃的紅星》

《四渡赤水》

《巍巍昆侖》

《晚鍾》

《雷場相思樹》

《彈道無痕》

《大決戰》

《大轉折》

《大進軍》

《沖出亞馬遜》

《驚濤駭浪》

《太行山上》

《智取威虎山》

《芳華》

是不是很久沒有看到八一廠的出品廠標了?


2018年,根據中央軍委決定,原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製片廠更名為解放軍文化藝術中心電影電視製作部。2017年年底上映的馮小剛導演的《芳華》,是八一電影製片廠參與出品的最後一部電影。

作為國人早期電影的啟蒙和那些年的回憶,八一廠已經做到了空前絕後。

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製片廠是中國唯一的軍隊電影製片廠,1951年3月,經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文化教育委員會和中央軍事委員會批准,籌建中央軍委總政治部軍事教育電影製片廠。1952年8月1日,正式建廠,命名為解放軍電影製片廠。建廠初期,主要攝制軍事教育片和新聞紀錄片。1955年,增加了攝制故事片的任務。1956年,更名為八一電影製片廠。

截至2014年,攝制各種影片2200餘部(輯)。其中:①故事片(含舞台藝術片)236部。②軍事教育片和國防科研片571部(輯)。③紀錄片1049部(輯)。④美術片6部。⑤高清數字電影9部。⑥電視劇81部。⑦電視專題片70部。⑧譯製片79部。

合並只是對內進行了改名,對外依然八一電影製片廠,廠標也會繼續在電影中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