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陳靜和鄧麗欣一起拍的一個電影叫什麼名字
空手道(2017)
導演:杜汶澤
編劇:杜汶澤/李敏
主演:鄧麗欣/杜汶澤/倉田保昭/歐錦棠/陳靜/更多...
類型: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香港
語言:粵語
上映日期:2017-11-01(香港亞洲電影節)
片長:90分鍾
又名:The Empty Hands
IMDb鏈接:tt7599050
網頁鏈接
⑵ 22年電影節沒有周潤發嗎
22年電影節沒有周潤發。
4月14日晚上,第3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在香港文化中心盛大舉行。在激烈的競爭中,各大獎項已花落各家。尤其是最受人關注的、也是分量最重的最佳影片,最後由《無雙》贏得。而《無雙》也成為本屆金像獎的最大贏家,共獲得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服裝造型設計、最佳美術指導、最佳剪輯在內的多項大獎。
不過,略顯的遺憾的是,在表演獎項中,入圍最佳男主角的周潤發、郭富城,以及入圍最佳女主角的張靜初,紛紛折戟沉沙。
《無雙》獲最佳影片,主演周潤發卻缺席頒獎典禮,原因引猜測。
細心的網友也不難發現,雖然已經提名了最佳男主角,但周潤發卻缺席了本屆金像獎的頒獎典禮,非常遺憾的沒有見證到《無雙》榮獲殊榮的輝煌時刻。
在本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紅毯上,周潤發沒有現身。
而同樣因為《無雙》入圍最佳男主角的郭富城卻走了金像獎的紅毯。
至於周潤發為什麼缺席本屆金像獎紅毯,原因目前還是未知數。
很可能發哥認為自己很難獲獎,或者是通過其他渠道已經知道了自己無緣獎項,所以就不來走紅毯了。
當然,也很可能是其他原因,比如身體不適,或者正在忙碌拍片什麼的。
⑶ 各種華語電視、電影節的名稱及頒獎時間(幾年一次大概在幾月份頒獎),最好再說一下獎項的分量,謝謝
電影:台灣金馬獎--中國台灣地區的電影獎項,在華語圈中它歷史最為悠久,與香港電影金像獎和大陸電影金雞百花獎並稱為華語電影最高成就的三大獎.金馬獎每年舉辦一屆,其中1964年和1974年停辦,1998年台北電影學會另行組織台北電影節與之分庭抗禮。金馬獎的主持人過去常有「一港一台」搭配的傳統,但近年也有都由台灣主持人擔當的情況。
香港金像獎--香港電影金像獎創立於1982年,當年正值香港電影新浪潮蓬勃發展之時,金像獎的設立大大鼓舞了電影人的創作,讓香港電影佳片涌現。從創辦之初,金像獎已經立足於香港本土,並打破叢叢壁壘完全接納來自台灣、大陸以及全球華語電影作品,因此是兩岸三地同類電影獎項中,最早容納各地華語片種的電影獎項,因此奠定在華語電影圈中具有舉足輕重的超然地位。
大陸金雞獎--由中國電影家協會於1981年創辦的,是中國電影界專業性評選的最高獎。目前已舉辦了27屆,金雞獎獎品為銅制鍍金的金雞。它以獎勵優秀影片和表彰成績卓著的電影工作者為宗旨,對促進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百花獎 金雞獎 華表獎一起並稱中國電影的三大獎.百花獎是觀眾獎 金雞獎是專家獎 華表獎是政府獎..這三個獎是經中共中央批準的三項常設全國性文藝大獎. . 金雞獎誕生於1981年,因當年屬中國農歷雞年.故取名中國電影金雞獎.以金雞啼鳴象徵百家爭鳴並激勵電影工作者聞雞起舞。金雞獎每年評選一次,評獎委員會由電影專家組成,因此又被稱為「專家獎」。自2005年起,金雞獎與百花獎隔年評選一次,金雞獎逢單數年評選。1992年,應廣大電影工作者的熱切要求,中國電影家協會在大眾電影百花獎和中國電影金雞獎頒獎活動的基礎上,創辦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電影節年年舉辦。
百花獎--中國群眾性的電影獎,由中國發行量最大的電影刊物《大眾電影》雜志編輯部主辦。百花獎創辦於1962年.是由周恩來總理特地指明舉辦的電影大獎.1963舉辦第二屆之後,一直中斷了17年,直到1980 年才恢復舉辦了第三屆.此後每年舉行一次,自2005年起,金雞獎與百花獎隔年評選一次. 1992年,應廣大電影工作者的熱切要求,中國電影家協會在大眾電影百花獎和中國電影金雞獎頒獎活動的基礎上,創辦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電影節年年舉辦。
華表獎--中國電影華表獎是中國電影界的最高獎,其獎杯採用的是北京天安門城樓前的華表造型,每年由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對前一年度完成的各片種影片進行評選。華表獎的前身是文化部優秀影片獎,每年評選一次。始評於1957年。中斷了22年後,從1979年繼續進行評獎活動,一年一屆。1985年文化部電影局整建制劃歸廣播電影電視部後,更名為廣播電影電視部優秀影片獎。1986年與1987年,1989年與1990年合並舉辦,1994年該稱華表獎。
電視:金鷹獎--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主辦的全國性電視藝術綜合獎,其前身為「《大眾電視》金鷹獎」,是國家級的唯一以觀眾投票為主評選產生的電視藝術大獎。第16屆起改名為「中國電視金鷹獎」,從2000 年第18屆開始, 經中宣部批准,「中國電視金鷹獎」全面升級為規格更高的「中國金鷹電視藝術節」, 每年在長沙舉行。自2005年起,改為每兩年舉辦一次。
飛天獎--創辦於1980年,於1981年開始評獎,每年舉辦一屆,原名「全國優秀電視劇獎」。中國電視劇飛天獎是中國電視劇最高「政府獎」。創辦於1980年,於1981年開始評獎,每年舉辦一屆,原名「全國優秀電視劇獎」。1981年4月3日至13日,中央廣播事業局在北京召開了第三次全國電視節目會議,對1980年1月1日至1981年3月31日在中央電視台第一套節目播出的電視節目進行評選,有28部電視劇獲獎。到1983年3月,廣播電視部(原中央廣播事業局)委託《電視文藝》、《中國廣播電視》、《電視周報》三家報刊聯合主辦第三屆全國優秀電視劇評獎活動,並把這一活動正式定名為「全國電視劇飛天獎」。1992年改為現名「中國電視劇飛天獎」。2005年,改為兩年一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由中國廣播電影電視部主辦,為電視類的「政府獎」,是對上一年(或兩年度)電視劇思想藝術成就的一次檢閱和評判。
台灣金鍾獎--中國台灣地區傳媒年度獎項,創始於1965年。設獎之初以廣播為主,1965年設頒獎新聞節目、音樂節目、廣告節目等獎項、1966年增設個人技術獎。1971年將電視納入獎勵范圍,自此正式以廣播電視為獎勵對象。1965年起由台灣當局「新聞局」所舉辦。1968年由台灣當局「文化局」接辦,1975年恢復由「新聞局」辦理。自2000年後,交由財團法人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接辦,至2008年廣電基金解散為止。此外,另有中國音樂金鍾獎,由中國文聯和中國音協會共同主辦,亦簡稱金鍾獎,是與戲劇梅花獎、電視金鷹獎、電影金雞獎並列的國家級藝術大獎。
香港萬千星輝獎--香港TVB的電視頒獎典禮。頒獎禮評選范圍為TVB本年度製作的劇集和節目,以及出演的藝人。舉辦日期為TVB每年台慶前後(11月中或12月初),最受矚目的獎項為每年的最佳男女主角,一般被稱為「視帝」、「視後」。
⑷ 失眠電影什麼時候上映
《失眠》是由邱禮濤執導,黃秋生、衛詩雅、林家棟主演的電影。2017年5月18日在香港上映。
中文名
失眠
外文名
The Sleep Curse
製片地區
香港
拍攝地點
香港
導演
邱禮濤
編劇
李敏
類型
恐怖
主演
黃秋生,衛詩雅,林家棟,吳俐璇,麥子樂
片長
102分鍾
上映時間
2017-04-17(香港電影節)/2017-05-18(香港)
對白語言
粵語
色彩
彩色
imdb編碼
tt6754750
⑸ 香港國際電影節是幾月幾號
一般在三月份的下旬到四月份的上旬。持續十六天左右。沒有具體的時間。
⑹ 《失眠(2017)》在線免費觀看百度雲資源,求下載
《失眠(2017)》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CEP83yS_sYK9l7MAlIdF2g
《失眠(2017)》
導演: 邱禮濤
編劇: 李敏
主演: 黃秋生、衛詩雅、林家棟、麥子樂、吳俐璇、陳佩思、舩木壱輝、魏幽蘭、蘇偉曜、趙文俊、李耀曙、葉清方、蔡寶珠、蔡煒祥、李育萳、黃千恩、張欣怡、陳怡茵、羅敏兒、麥貴源、/ 張寶權、陳鴻、林正中、吳潤玲、林蒞敏、官政全、林嘉儀、亨齊·安達拉斯、黃偉雄、李麗芬、Muhamad Muzaffar bin Mad.Noor、Samsuri Shahrom、蔡俐珉、林廷優、葉君雯、李偉耀、黃伊斐、黃章權、陳政榮、吳有財、周姝頤、鄧耀文、趙家福、孫福財、林佳佳、鄭進勇、江金漢、林豪勝、葉俊暉、唐福強、倪鈿棓、陳彥如、蕭百盈、陳福慶、謝毅能、謝利高、吳健文、倪文賢、林玉鳳、周倩儀、王丕顕、黃馨瑩、鍾盈秀、陳月蓮、轟瑞珠
類型: 恐怖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香港
語言: 粵語
上映日期: 2017-04-17(中國香港電影節)、2017-05-18(中國香港)
片長: 102分鍾
又名: The Sleep Curse
著名大學醫學院教授林惜家(黃秋生飾),專門研究人類可以長時間不需睡眠的方法。一天,前女友丘夢熙(吳俐璇飾)突然現身求助,原來她的家人全部患上失眠症,病情去到末期,病人更會陷入失常狀態、極具攻擊性!為探究真相,林惜家開始連串恐怖實驗:潛入停屍間偷取病人大腦,又把丘夢熙關在密室軟禁,藉此研究睡眠和大腦蛋白質之間的關系…
隨著實驗愈深入,蹊蹺的事情不斷在丘夢熙身上發生;就連林惜家也看似受感染,心底開始出現吃人肉的慾望… 原來一切牽涉到45年前,孿生姐妹侯文媛和侯文禎(衛詩雅分飾)的一宗倫常慘案有關!
⑺ 香港從什麼時間開始有的電影節
香港國際電影節於1977年開始舉辦,每年一次,為期2周。1977~1979在6月舉行,1980年起改在4月舉行。從1978年起得到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聯合會的承認和支持,規模不斷擴大。1977~2001年分別由香港市政局和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主辦,而2001~2004年則改為香港藝術發展局主辦。由第29屆開始,香港國際電影節正式由獨立慈善團體香港國際電影節協會舉辦。該電影節的宗旨主要是把香港建成世界電影中心之一,通過該項活動密切香港電影工作者和世界各地電影工作者之間的關系,互相交流思想,切磋技藝,以了解和跟進世界電影的發展。該電影節參加上映的影片不舉行比賽,影片的部數和出品時間不受限制。
⑻ 香港國際電影節的歷史
香港國際電影節自舉辦以來,一直被譽為亞洲電影薈萃之盛會,也是回顧香港電影輝煌歷史的舞台。
1970年代,時任香港文化署署長陳達文,向市政局建議創辦香港國際電影節,把世界各地優秀的電影帶給本地觀眾,此建議旋即得到議員及政府的支持,於是第一屆香港國際電影節於1977年正式創立。首屆電影節屬於試辦性質,由市政局舉辦,選映了三十七套電影,觀眾人數只有約16,000人次,並只有香港大會堂一個放映場地。
由於第一屆的成功,香港國際電影節由1978年起開始穩步發展,由第四屆起,每年均於復活節期間舉行,為期十六天。復活節是香港的公眾假期,最長可達一周時間,痴心的影迷剛好可以放開手邊事,留下「一日趕三五場」的難忘記憶。
創辦初期的香港國際電影節規模較小,選映電影數量不多,主要向香港輸入並推介國際知名電影。當時的國際電影節處在一個引進期,目標很簡單——推薦好的電影。從80年代開始,香港國際電影節改變定位,在繼續介紹國際優秀電影的同時,積極向國外電影人和觀眾展示亞洲的電影新作。
2000年,由於市政局不再運作,電影節改由香港特區政府屬下,由原來市政局分拆出來的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主辦。2001年,第25屆香港國際電影節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與香港藝術發展局首次合辦。2002年至2004年,則由香港藝術發展局主辦。由2005年開始,電影節正式由香港國際電影節協會舉辦。
⑼ 劉嘉玲出席國際電影節,曬出和古天樂郭富城合影,西裝造型遭吐槽,咋回事
與往日曳地長裙高貴女王裝束不同的是,這次劉嘉玲選擇了看似親民的一身套裝打扮,款式雖平常,但質料高檔精細。尤其是深V領西裝內搭黑色打底衫的穿搭,不但沖淡了套裝的嚴謹氣質,而且凸顯出女性恰到好處的性感一面。
更令人欣賞的是,下裝的修身版型將嘉玲姐姐一直引以為傲地修長雙腿線條忠實地勾勒而出,盡顯女性嬌柔之美。踩著拼接色尖頭高跟鞋的劉嘉玲,口罩覆面仍顯妝容精緻,皮膚鮮潔,偏分短發配以紅色耳環,簡潔大氣,依然是璀璨發光令人無法漠視的存在。
香港國際電影節是亞洲最大的電影盛會。事實上,它已經在很多年前舉行了。劉嘉玲作為香港知名影星,當然也參加過很多次。不過,這一次的香港國際電影節顯然有些不一樣,因為這是香港遭受重創後的盛會。前段時間嚴重挫折。香港電影人希望在本屆電影節上為香港電影貢獻一份力量。
和《明日戰記》這部宣傳了這么久的電影,一定會成為本屆電影節的一大亮點,因為雖然我們現在看不到實際情況,但從古天樂自信的宣傳方式來看,這部電影有如此豪華的演員陣容。
⑽ 請問每年各種電影節頒獎典禮各是在什麼時候
金雞獎與百花獎隔年評選一次
每年應該都不一樣吧
台灣金馬獎一般在11、12月。
中國金鷹電視藝術節一般在4月份。香港電影金像獎也是4月、中國電視劇飛天獎就沒有特定的時間了。奧斯卡一般在1、2月的時候舉行、柏林國際電影節每年一次,原在6~7月間舉行,後為與戛納國際電影節競爭,提前至
2~3
月間舉行,為期兩周。東京國際電影節電影節定於每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