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年電影 » 2017電影票招標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2017電影票招標

發布時間: 2022-11-22 17:11:19

Ⅰ 工行購影票送108元優惠券活動內容是什麼

2017年01月01日至2017年02月28日,每日上午10點起,通過手機銀行「惠生活」欄目,購買蜘蛛網電影票,即有機會獲得108元蜘蛛電影8連券一份。首張優惠券(5元)使用後,第二張隔天自動激活,以此類推,自領用/激活起,每張券的有效期為2個月。活動優惠限量5000單,先到先得,用完即止哦~ 溫馨提示:每用戶名、每手機號、每卡號、每活動日限購1單。

Ⅱ 春節檔兩天13億!高票房或與「票補」有關是怎麼回事

截至昨日記者發稿為止,今年「春節檔」全國電影票房已經超過13億元。其中,大年初一全國票房8.02億元,
超過去年大年初一的6.4億元,再創單日票房新高。其中,《西遊伏妖篇》《大鬧天竺》《功夫瑜伽》三部電影首日票房均成功破億元。

由周星馳監制、編劇,徐克導演的《西遊伏妖篇》以超過5億票房目前排名第一。該片自節前預售開始就成績突出,大年初一零點場正式公映前,預售總票房已達1.76億元,創中國影史上預售最高票房紀錄,公映首日斬獲3.56億票房,打破《速度與激情7》單日3.4億票房紀錄,問鼎內地華語單日冠軍。業內人士分析,星爺的搞笑功力加上徐克擅長的特效,本身就是兩塊「金字招牌」,再加上吳亦凡、林更新等人氣演員的加盟,讓本片人氣節節高升,有望成為2017年首部突破20億元票房的作品。不過,影片上映之後卻遭遇口碑兩極,有觀眾認為:「影片特效很棒!故事還是星爺『無厘頭』風格的延續。」也有觀眾認為:「影片沒有想像中好笑,小鮮肉的演出也不如前作《西遊降魔篇》黃渤、舒淇的表演精彩。」

今年電影大盤開門紅,有業內人士分析,能有如此好的成績,與又一輪瘋狂的「票補」不無關系。記者在幾大電商購票平台上看到,「《乘風破浪》5元起特惠搶票」「14.9元看《大鬧天竺》」「《熊出沒·奇幻空間》19.9元特惠搶票」等低價票活動讓人看得眼花繚亂。

所謂「票補」,是指片方或電商平台讓利給電影院低價票的差價補貼,以此招來觀眾關注,每到各種節慶,就是電影市場的「票補」大戰的高峰期。今年春節檔更是如此。有媒體披露,今年春節,有票務平台分別與影院約定細致的「票補政策」,只有預售、排片等情況達標,才能優先享受片方的「票補」,片方利用這一方法在影片上映之前提前鎖定大量排片,為票房沖高提供很大助力。

其次,有消息指出,從今年開始,網友在線購票過程中每張電影票平均收取的網路代售服務費將被計入票房,這一變革對整個春節檔的大盤提升同樣有著不小的推動作用。

Ⅲ 電影票房中的網票,哈票是什麼意思

電影票房票補是指:製片方拿錢補償給發行渠道,降低電影票的價格,增加觀影人數。製片方會將票補分發給售票網站,讓他們低價銷售電影票,以期取得票房和觀影人次上漲、口碑相傳的效果,進而贏得市場口碑,
獲得更好的票房成績。
拓展資料:
1、電影票房,原指電影院售票處,後引申為影院的放映收益或一部電影的影院放映收益情況。後來逐漸有公司專門統計電影的票房,給出更為明確和直觀的數據。
2、2017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為559.11億元,比2016年增長13.5%。其中,國產影片票房301.4億元,占總票房的53.84%,以較大優勢保持了國產電影在中國電影市場的主導地位。
3、據業內專家預測,未來5到10年,中國電影將邁向更有質量、發展更快的黃金期。到「十三五」期末,中國電影年票房很有可能達到1000億元。
電影票房——網路

Ⅳ 電影票的服務費是按什麼標准收取的

服務費是伴隨著網票平台的出現,才興起的產物,主要包含了售票系統技術費、網路售票管理費、電話簡訊通訊費、電商平台手續費以及取票設備維護費,總而言之,服務費就是電影院線、影院售票系統提供商和購票網站共同收取的費用。

2017年初,服務費開始被正式計入票房統計之中,雖然這筆費用不參與最後的票房分成,但對於總票房的提升卻功不可沒。

電影院看電影注意事項

在電影院看電影的時候,如果你不想買不到電影票的話,最好是提前預定座位,現在很多買票軟體都可以買特定場次的電影票的,可以提前預定,這樣還可以買到很好的座位。

一般根據電影院影廳的大小最佳的觀看電影的位置是不同的,但是一般在電影院中間位置的效果是最佳的,提前買票才可以買到最佳位置。

Ⅳ 電影票房如何計算,收入如何分配

隨著2017年3月正式推出《電影產業促進法》政策出台以及電影票房連年高升(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的票房分別是218億、296億、441億、455億,559億)2018年票房突破600億。源於政策導向和高收益,電影投資已經悄然植入到每一位投資人的決策當中。投資的動力源於收益,電影投資的收益主要來源於電影票房的高低。

那麼電影票房是如何分配的呢?

首先,院線總票房需要扣除5%的專項事業發展基金,其次扣除3.3%的稅費,這個是國家收取的。

其次,剩下的91.7%中,院線扣除50%—55%,宣發5%—8%,剩下40%左右,往期統計35%左右為片方可分賬票房,也就是出品方(投資人)分賬票房比例。

個人票房分紅=總票房*35%左右*投資比例

最後,電影版權在電視台版權收益,網路版權收益和海外版權收益以及廣告收益。

票房分紅到賬時間:

票房結算時間一般在院線下映後三個月內,由中影集團聯合第三方會計事務所進行結算,然後分賬到出品方對公賬戶,再由出品方結算給個人賬戶。

票房外的版權收益也會有合同內具體列出,結算時間一般是六個月結算一次。

Ⅵ 六十年代的一張電影票只要五分錢,2017年則需要20元,以此類推六十年代末的工資

物價大約是60年代的10倍。以此類推六十年代末的工資是30元。

電影票降價後票價為 6/5/2=3/5,所以現在票價為20*(3/5)= 12元。

故電影票降價了20-12=8元。

而在1961年的天津,牛肉價格七毛錢一斤,羊肉價格七毛六一斤。到了1965年的鄭州,黃瓜每斤四分錢左右,大蔥每斤六分半,1964年的天津,鯽魚每斤四毛錢,大白米蝦一斤五毛二,海蟹一斤三毛五。


(6)2017電影票招標擴展閱讀

以《中國統計年鑒》的記載,1960年時,中國的全民所有制單位的職工們,平均年工資只有528元,每月也就44元。

這都還算是當時的「高收入」家庭。浙江省檔案館的統計,1960年代臨平石料廠的職工工資,也就是29元,閑林鋼鐵廠的工人,月工資大多在15至30元。農村的收入更低,1959年中國農村居民平均年收入才69元,之後幾年增長到90元左右。

Ⅶ 電影收入的票房是怎麼分配的,演員多少,投資方多少,導演製片人分多少。

作為世界第二大電影市場,歷年來,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不斷創造奇跡,在國際上也更具影響力,國產影片單片票房累計收入超20億、30億、50億的電影也不在少數。

影片票房火爆的背後,當然是投資方大賺特賺。比如說一部成本3000萬的影片,最終票房達到12.69億,這部影片就是當時很受歡迎的《泰囧》,影片背後的投資方有一位90後,於宇昂投《泰囧》400萬,經票片分賬獲得的收益為7000萬;成本為5億的《紅海行動》,四川人投資百分之十,也就是5000萬,最終吸金1.2個億……

選擇想投資的電影→了解項目資料與合同→確定認購金額→打款到出品公司對公賬戶→簽訂合同→等待電影上映→電影上映後等分紅→會計律師所計算好分紅→打款到合同上的銀行卡上。

Ⅷ 電影票房的票補是什麼意思

票補是在線下渠道作為唯一售票渠道時,製片方拿出一部分預算來做促銷,目的是在影院上線的前幾天內拉動票房增長 。相當於美團等外賣網站里的紅包,觀眾按折扣價買的,但是票房按原價計入,裡面的差價由網站和商家補齊,其實就是在一個電影上映初期的促銷手段。

2018年9月,網傳文化部和電影局已下文,將於10月1日開始實行新規,將停止一切線上票補,包括第三方和影院自有渠道,但不含影院線下售票

(8)2017電影票招標擴展閱讀:

2018年9月12日,有消息流出,關於電影發行將有幾項新政策推出,其中包括不再允許有「票補」,網上售票平台的手續費限價、沒拿到龍標的電影無法預售、售票平台結算周期縮短。

1、 發行方、製片方、院線方不允許進行網路售票平台補貼投放,銷售價不能高於結算價,也不能低於最低票價。

2、第三方線上售票手續費不高於2元(原來通常是2-5元不等),其中系統服務商收取1元,網路售票平台收取1元,院線/影投不得參與分配。

3、未獲得公映許可證的影片將無法開展預售。

4、線上售票商對影院的結算周期從2018年10月1日開始變成8日內結算,明年十一起要求即時結算。

Ⅸ 支付寶的積分有什麼用

付寶積分可以在支付寶會員裡面進行兌換商品使用。
支付寶的積分可以用於兌換各項權益。
如兌換精美禮品、兌換指定商品優惠券、兌換天貓超市購物券、兌換視頻會員、兌換提現免費額度、兌換信用卡還款免費額度、兌換火車票優惠券等。
支付寶會員可以通過消費購物、生活繳費和金融理財來獲取積分。
積分有效期為至少1年,當年產生的積分次年公歷年底前有效,以公歷的年、北京時間為准,過期作廢;(如若交易在使用的積分有效期之外發生退款,該部分積分不予退還)。

Ⅹ 什麼叫電影預售票房

電影預售票房:電影上映前觀眾提前購買電影票的票房總賬。

預售票房是指電影上映前的票房,假如電影是30號上映,統計到30號之前的票房就是此電影的預售票房。

預售票房的高低反映出觀眾對電影的關注度,從而對影院排片會產生影響。

2017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為559.11億元,比2016年增長13.5%。其中,國產影片票房301.4億元,占總票房的53.84%,以較大優勢保持了國產電影在中國電影市場的主導地位。

(10)2017電影票招標擴展閱讀:

票房的起源

在清朝乾隆征戰大小金川時,軍中滿洲人多,因行軍萬里,一路無聊,始而思念家鄉與親人。為此,八旗子弟兵自編詞、曲,即子弟書,以自歌自娛。歌唱者需持有執照,所謂唱票,這些業余歌唱者之間就互稱為票友,以後票友就成了業余演唱者的代稱,清中葉以後,八旗貴胄嗜愛戲曲成風,並以演唱戲曲為樂。不過他們演唱不為生計,故謂之票戲。

演唱時票友們匯集一堂,其匯合的地點就叫做票房。最早的票房始於道光年間,到同治末年的翠峰庵票房已有相當規模。以後天津、上海、武漢、南京、常州、蘇州、台灣、四川、濟南、香港、澳門、煙台和美國、加拿大、新加坡的華人居住區也都成立了票房,而且在大學、中學、工廠、農村、街道、茶樓、飯店、公園等到處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