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一部美電影,結局發現整個電影都是在一個水晶球裡面,結局是經過一個,冰雪隧道,然後公路的盡頭。
我也在找一部關於水晶球的電影。
小學的時候看過一個片段,只記得裡面有個音樂水晶球,水晶球里有房子 房子里有人,住在外面的人只要轉動音樂按鈕,水晶球就會響和轉動,並且水晶球裡面的雪花也會飄起來,還有一個情節印象很深,好像是從抽屜里那出個東西像俄羅斯套娃一樣一個又一個。
好想知道這部電影的名字,求大神。
B. 盤點2017年看過的電影
我是從上班以後才開始去電影院看電影的,上學的時候經濟比較窘迫,記得只和舍友一起看過《親愛的》,還是APP搞活動免費看的。
上班以後,經濟自主了,花自己的錢不覺得心疼,再加上工會福利電影票,去電影院越來越多。
1.《你的名字》
日本動漫大師新海誠的電影。我是從男神那知道新海誠的,他一直都喜歡動漫,愛屋及烏,我一直循著他的蹤跡,看他愛看的東西,希望能了解他的世界。
這部電影畫面色彩很棒,bgm也非常好聽,看完電影以後聽了好多遍,(原諒我實在想不出更好的詞語來形容,總之就是非常好),據說動漫中的一些場景在日本都能找到原型。剛開始的時候,我以為這就是一部簡單的交換身體穿越劇,沒想到男女主年齡相差了三年。看到最後,我也默默在心裡祈禱,他們一定要認出來對方啊。
2.《瘋岳撬佳人》
這部電影是和相親對象一起看的,如果自己看我是肯定不會選這部電影的。一直很喜歡小嶽嶽的相聲,雖然賤賤的,但總能讓我笑,但是小嶽嶽的電影我萬萬不想欣賞,不只是出於對他演技的懷疑,關鍵是相聲演員演電影,總有一種違和感。印象比較深的是影片中的瓷房子,記得16年3月去天津的時候去過那,但沒捨得買票進去看看。
3.《血戰鋼鋸嶺》
當時去看這部電影是因為評分特別高,於是我叫了另外三個同事一起去看,看完之後同事們紛紛表示: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影片根據真人真事創作,講述了一個堅持不拿槍的軍人在鋼鋸嶺挽救了幾十名戰友的故事。看完很受震撼,也很感動,覺得主人公太偉大了,世界上總有一些人在始終堅持著自己的信仰和原則,反對戰爭,支持和平。
4.《情聖》
這部電影是用工會福利電影票去看的,當時正鬧影荒,同事在網上看說這部電影特別逗,就一起去看了,反正不花錢。說實話看的時候笑了幾次,看完很快就遺忘了,前兩個月同事之間聊起電影的時候,我們想了半天也沒想起來影片名,看了到海報也沒回憶起多少故事情節,影片質量可想而知。
5.《加勒比海盜5》
如果沒記錯應該是第五部吧。前四部其實都看過,但是基本沒什麼印象了,只是很喜歡德普船長,覺得特別逗比。劇情走逗比加溫情路線,有親情,有愛情,也有友情,德普的演技堪稱經典,3D效果很棒,場面很壯觀,影片結尾的彩蛋為第六部埋下了伏筆,值得持續關注,不過看之前一定要把前五部復習一遍。
6.《敦刻爾克》
和男神一起看的第一部電影,他一直秉承只看製作精良的影片這一原則,本來說看《聲之形》的,但他說刪減太多,於是選擇了這部大導演諾蘭的作品。因為買票太晚,坐在了第一排,開場後炸彈爆炸的聲音把我嚇了一跳,影片中海水裡全是泡沫,男神告訴我那是因為海里有很多屍體。影片有從海陸空三個視角記述了二戰敦刻爾克大撤退事件,但由於我比較臉盲,開場後很久才分清誰是誰。
7.《羞羞的鐵拳》
之前特別喜歡開心麻花的作品,一直夢想著去現場看一場他們的演出,所以看之前對這部電影還是抱了很大期望的。但看了之後發現,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影片里的笑點都很尷尬,全程我基本沒笑,尤其是馬麗帶著艾倫去寺廟找沈騰練習武功那段,完全是為了搞笑而搞笑,感覺就是拿來湊時長的。
8.《縫紉機樂隊》
這部影片基本是和《羞羞的鐵拳》同時上映的,觀影日期也相差沒幾天,個人感覺《樂隊》比《鐵拳》好很多,無論是立意還是搞笑。影片以導演大鵬上學時組樂隊的經歷為原型,講述了幾個懷揣著音樂夢想的人勇敢追夢的故事,樂隊的成員涵蓋了老中青幼四代,有男有女,大家經歷不同,背景不同,因為種種原因組成了樂隊,影片最後集體演奏合唱的場景很燃。
9.《尋夢環游記》
同樣和男神一起看的,看完之後男神變成了男朋友。記得影片好像很長,劇情我用一兩句概括不出來,很暖,溫馨感人,人死後會進入另一個世界,被活著的人都遺忘了才會徹底消失。主題曲《remember me》特別好聽。
10.《芳華》
被同事拉去看的,本來十一前後上映,結果拖到了12月。影片畫面非常養眼,一群美女帥哥,大長腿,多才多藝。
文工團解散以後,大家選擇了不同的路,好人不一定有好報,劉峰過得並不幸福。
劇情可能刪減比較多,有些情節感覺比較突兀,前面沒有鋪墊。看完電影,歌曲旋律在腦海里不停閃現,尤其是韓紅演唱的《那些花兒》,很有感覺。
11.《再見前任》
不記得自己有沒有看過第一部和第二部了,周圍的同事都說第三部最好,於是和同事兩個沒有前任的人去看了。男女主之所以分開其實主要是因為誰也不肯低頭,你以為我不會走,我以為你會挽留。
同事說最感動的場景是孟雲扮成至尊寶不停說我愛你,我最感動的場景是王子對孟雲說,我走到拐角之前如果你說出你愛我我就回來,很佩服王子這樣的女生。
影片主題曲《體面》《說散就散》很好聽,歌詞寫的很好,現在還是排行榜的前幾名。
12.《神秘巨星》
又是和男神一起看的,看完之後男神從男朋友變成前男友了。小女孩唱歌真的很好聽,媽媽長得也很漂亮,阿米爾汗演技沒得說。影片全場兩個半小時,看完之後哭的稀里嘩啦。看之前覺得題材可能和《尋夢環游記》重復,看之後發現完全是不一樣的風格,而且真人比動畫更具感染力。
13.《解憂雜貨店》日版
上映一個多星期了吧,好像評價不太好,想看又不敢去看,只能把小說又重讀了一遍,年後從網上找資源補上。
結束語:
有些電影記不清了,可能是2016年看的;有些看過的電影可能一時沒想起來,以後補上。我喜歡看,但不喜歡寫,喜歡聽,但不喜歡說。其實這篇隨筆與其說是盤點電影,不如說是回憶過去,是一篇年底總結。2017年有失有得,有悲有樂,希望以後回顧這篇隨筆的時候,能夠回憶起曾經的點點滴滴。
2018,希望我們都過得好。
C. 有哪些電影結尾明明出現了彩蛋,卻一直沒有推出續集
李連傑的《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說好的下半部,結果等了26年都沒見影子。
當年這部電影的最後是趙敏對張無忌說:"你要救六大派,就回大都找我吧"。結果過去26年了,張無忌都沒回大都,還留在武當山,而六大派也依然被囚禁著,實在太慘了。
這部拍於93年的香港電影有著非常豪華的演員陣容,主角團是當時紅得發紫的李連傑,星女郎張敏,嬌俏的邱淑貞,還有容貌正盛的黎姿,而配角團也很強大,洪金寶,鄒兆龍等。
90年代的香港電影講究速戰速決,半個月拍完一部片子很正常。而這部《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也是這種速度下的產物,只用了兩周時間,卻讓大家念念不忘幾十年。
《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的劇情和原著不一樣,男主張無忌並不像書里那樣優柔寡斷,愛做聖父,相反他本人心機很深,充滿野心,這源於導演王晶的魔改,但更貼近人性的現實。
雖然拍的時間很短,劇情也有很多bug,但不得不說《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本身具有很多的可靠性,劇情也很有吸引力。但很可惜的是93年後的香港電影已經在走下坡路,武俠片更是強弩之末,觀眾早已經失去了興趣。《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的票房遭遇慘敗,只有1043萬,完全對不起這個豪華陣容。賺不到錢,製作公司自然歇了做下部的心思。
同時楊晶的公司處於虧損狀態,為了賺錢,王胖子瘋狂拍其他的戲,這部虧本的電影續集完全被他拋之腦後,而李連傑本人對於這部電影的粗製濫造也很不滿意,自認為是拍得最爛的一部,自然對拍續集毫無期待。
所以《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續集就這么被擱置了,直到現在仍然杳無音訊。
首先要說明的一點是片尾彩蛋和開放式結局是不一樣的。二者都出現在電影的結尾,但後者是導演或編劇為電影添加的最後潤色,讓原本單一行進的故事最後變得耐人尋味,在許多有懸疑色彩的電影中常用;而前者是用一段與原故事情節或人物相關而又在其之外的片段,將故事拓展,順利的引出下一步電影。漫威在這方面一直都是教科書級別的操作,用一個彩蛋引出續集或另一部電影是這個公司的拿手好戲。
下面來說幾部的確出現了片尾彩蛋而沒有續集的電影:
1. 《金剛狼》
福克斯影業的X戰警系列衍生作品,人氣極高的《金剛狼》系列首部作品,上映於2009年。在這部電影中作為反派出現的死侍韋德·威爾遜,在片尾的大戰中被金剛狼一爪削掉頭顱,掩埋在層層廢墟之中。而在彩蛋中,韋德的殘肢從碎石中找到了自己的頭,被封住嘴的頭突然睜開眼睛發出了「噓—」的聲音。
這個彩蛋怎麼看都是《死侍》電影的鋪墊預告吧?但出人意料的是,福克斯沒有選擇推出這個在漫畫中人氣極高的角色,或許是因為不得不拍成R級電影的壓力,或許是忙於正火熱的X戰警新系列,總之後續就這么不了了之了。時隔八年之後,福克斯才終於推出了死侍的獨立電影,此時的故事已經與當初的彩蛋幾乎沒有任何聯系。
2. 《超凡蜘蛛俠2》
又是一部福克斯旗下的電影(話說福克斯真的很擅長給自己挖坑),上映於2014年。在這部電影結尾,犀牛人作為一個看上去就智商不在線的反派囂張出鏡,被從傷痛中歸來的小蜘蛛制裁。犀牛人雖然不是什麼出名的角色,卻是蜘蛛俠系列漫畫中常駐反派邪惡六人組之一。當時大家都認為這個結尾預示著第三部作品中邪惡六人組將一同出現。然而觀眾翹首以盼,卻只等來了《超凡蜘蛛俠》不會有第三部的消息,令無數影迷惋惜不已。
3. 《極度深寒》
於1998年上映,非常經典的一部驚悚災難片,完全沒有那種二流恐怖電影的雜亂劇情,故事行進的十分緊湊,黑暗恐怖的劇情中夾雜著恰到好處的黑色幽默,可以稱得上是一部佳作。尤其是結尾處倖存者登島後,卻發現這才是恐怖的開端,不僅讓結局變得細思恐極,更是明晃晃的預示著續作的到來。然而,二十一年過去了……
4. 《讓子彈飛》
國產電影的巔峰作品之一,劇情想必無需多做介紹,大家應該都足夠了解。結尾處,借用人民群眾的力量,張麻子革命成功,而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卻追求財色離他而去。不甘心的張麻子目送火車離開,卻在車尾見到了形貌極像黃四郎的身影,張麻子縱馬追去,影片就此結束。這一幕很多人都認為是故事的深化,也是續集的鋪墊,但姜文的想法似乎和觀眾們不同,子彈沒有再飛起,雖然遺憾,但也不失落落大方。
《康斯坦丁》又名地獄神探,基努·里維斯出演的電影。期待很久一直沒有出續集。全片視覺特效很炫酷。結合了西方神話色彩,以驅魔為主線,地獄天使惡魔都出現在人類的世界中。
《第九區》這部影片製作出了外星人難民被人類奴役共同生活的場景,畫面逼真令人嘆為觀止!後來外星人從地球逃走,主角被外星人感染同化,本以為下部是外星人的復仇。可惜這部影片並沒有出第二部。
2005年的一部《地獄神探》,它是改編自同名漫畫,由弗朗西斯·勞倫斯導演的驚悚恐怖電影。影片講述了康斯坦丁從小具有辨認惡魔與天使的能力,這種超能力對他造成無盡的困擾,迫使他選擇自殺。但是天堂與地獄都不願接納康斯坦丁,對人類、惡魔甚至天使都失去信心的他從此游盪在天堂、地獄和人間。
此部影片為了基努李維斯將漫畫中的設定更改的體無完膚,但是感覺基努李維斯是這部片的不二之選。這部電影也算是還可以的,1億美金的成本在全球賣出了2.3億,卻也沒有達到保證續集的表現。所以票房的戰績平平,加上劇組內部的一些問題,讓很多人等了好久都沒期盼來續集,我們想想若是它能像鋼鐵俠、死侍那樣的票房,估計也不會讓影迷等太久了。沒有續集也不代表導演沒有這么想過,導演曾經試用原作家的劇本准備將第二部拍成一部重口味限制級的電影,但是最後還是被公司給否決了。其實我覺得影片若能放到現在,他的魔幻風格加上藝術風格外加一點神話傳說色彩肯定不怎麼輸給其他英雄的電影。只不過現在要是在重啟這個項目的可能性估計是微乎其微,多希望這個精彩的故事能變得更完整一些,想多看看三界邊緣的地獄神探康斯坦丁。
《超凡蜘蛛俠》一共有2部,在第2有彩蛋的情況下,第3部卻無法上映了。
在電影的第一部中,發生在皮得帕克高中時期,一方面初戀格溫共同經歷愛情承諾的考驗,另一方面揭開雙親神秘失蹤的真相,在康納博士實驗室遇到由康納博士變成的蜥蜴人並於展開了激烈的對決。
在第二部中,皮得帕克的生活依舊是非常繁忙,而格溫畢業後要去牛津大學。「電光人」在一次意外中出現,皮得得生活更加不安寧了,老朋友哈利•奧斯本回歸,在於老朋友的對決中,皮得帕克發現了有關身世的新線索。
在《超凡蜘蛛俠2》影片的彩蛋里,出現了邪惡六人組身上的代表物,原本定於2016年上映。但在2015年2月10日,索尼、漫威共同宣布離開漫威長達40多年的小蜘蛛回歸漫威,兩家公司達成了合作協議,未來的《蜘蛛俠》電影由兩家共同製作。同時也意味著《超凡蜘蛛俠》系列在第2部終結了。在回歸漫威宇宙中的蜘蛛俠,新的《蜘蛛俠》在《美國隊長3:內戰》中第一次亮相。
在回歸漫威中第一部《蜘蛛俠•英雄歸來》電影於2017年9月8日在中國上映,由湯姆•赫蘭德飾演新版蜘蛛俠。第二部《蜘蛛俠•英雄遠征》也會在2019年6月28日上映。
令我遺憾的是電視劇沒有續集是(餘罪),這部電視劇只拍攝了前兩季,第二季的片尾也給我們留下了一個非常神秘的彩蛋,餘罪剛要領取警服,這時候一個神秘人突然出現留下一張字條說是安嘉璐被綁架了。相信看過這一集的朋友都應該知道。
整部電視劇都非常精彩,讓我們重新看到演員張一山的演技,在裡面他演一個卧底在毒販集團裡面的卧底。裡面販毒集團的老大,老傅,也是特別看重他,他在裡面化名為余小二。餘罪第一季從餘罪捅了人開始,畫風突變,節奏加快,直接進入停不下來的節奏,熬夜刷完第一季的我意猶未盡,第二季剛流出來就熬夜刷完,可以說第二季比第一季有之過而無不及,主要因為第一季的鋪墊足夠多,給第二季劇情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基礎,節奏快,劇情緊湊,不斷的危險給夠觀眾足夠的刺激,看完真的很爽,一口氣。
如今的電影結尾受漫威影業的影響,喜歡在電影正片結束後放一個彩蛋來銜接下一部作品。可能有些影視作品的彩蛋初衷不是為了引出續集,很可能是製作方留下一個懸念,讓觀眾們去猜測,好更有效的記住這部影片。
例如歐美科幻大片《天降奇兵》,2003年在中國上映,該劇主演講述了100多年前的歐洲,當時一片混亂,多國紛爭,軍隊叛變。而在災難中的歐洲此時出現了一股邪惡勢力「幽靈」,他們四處作惡挑起各國的戰斗,幽靈的目的要將這個世界毀滅。維多利亞女王則派出特使,召集了7位天賦異稟的人類組成了「特別紳士聯盟」與幽靈進行對抗,經過7人同心協力戰斗,終於戰勝了邪惡勢力幽靈。但也犧牲掉了電影的主角也是特別紳士聯盟的首領「艾倫·考特曼」。
《天降奇兵》正片最後一個場面,眾人參加完艾倫·考特曼的葬禮後紛紛離開,原本正片就該結束了,突然畫面出現了一個土著老人,嘴裡念著古老的咒語,同時艾倫·考特曼墳土也顫動了起來(好似要破土而出)影片結束。
所以這部影劇留下的彩蛋可能不是為了續集的銜接,畢竟這么多年了也沒有下一部作品的消息,但留下一個這樣的結局也何嘗不是一種完美的收官呢。
《地獄神探》
動作,劇情,奇幻,恐怖
《地獄神探》是改編自同名漫畫,由弗朗西斯·勞倫斯導演,基努·里維斯、蕾切爾·薇茲、蒂爾達·斯文頓等出演的驚悚恐怖電影。影片講述了康斯坦丁從小具有辨認惡魔與天使的能力,這種超能力對他造成無盡的困擾,迫使他選擇自殺。但是天堂與地獄都不願接納康斯坦丁,對人類、惡魔甚至天使都失去信心的他從此游盪在天堂、地獄和人間。
《低俗小說》
劇情,驚悚,犯罪
《低俗小說》是由昆汀·塔倫蒂諾執導,布魯斯·威利斯、烏瑪·瑟曼、約翰·特拉沃塔、阿曼達·普拉莫、蒂姆·羅斯等主演的犯罪電影。影片由6個彼此獨立而又緊密相連的故事所構成,6個故事都各自講述了一個不同的事件,但他們卻都有著共同的戲劇屬性將它們緊密相連。
《阿甘正傳》
愛情,劇情
《阿甘正傳》是由羅伯特·澤米吉斯執導的電影,由湯姆·漢克斯、羅賓·懷特等人主演,於1994年7月6日在美國上映。電影改編自美國作家溫斯頓·格盧姆於1986年出版的同名小說,描繪了先天智障的小鎮男孩福瑞斯特·甘自強不息,最終「傻人有傻福」地得到上天眷顧,在多個領域創造奇跡的勵志故事。
《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
動作,武俠,古裝
《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是由香港永盛電影製作有限公司出品的古裝動作片,由王晶擔任導演和編劇,李連傑、邱淑貞、張敏、洪金寶聯合主演,影片於1993年12月18日在中國香港上映。該片改編自小說《倚天屠龍記》,講述了父母雙亡的張無忌身中玄冥神掌,之後學會了九陽神功、乾坤大挪移,揭穿了朝廷殲滅六大門派的陰謀,救出了他外公和師祖,成為明教教主的故事。
《殺死比爾》
動作,血腥
《殺死比爾》由昆汀·塔倫蒂諾執導,由烏瑪·瑟曼等人主演,講述了一個女殺手The Bride以前是毒蛇暗殺小組的殺手, 企圖通過結婚來脫離血腥的生活,但是她的同僚以及老闆比爾的到來破壞了這一切。比爾不顧有孕在身的The Bride,開槍打中了她的頭。大難不死的The Bride在一家醫院醒來,就立刻開始著手從德克薩斯到沖繩、東京以及墨西哥的復仇之旅。
《科洛弗檔案》
動作,冒險,科幻
《科洛弗檔案》是由馬特·里夫斯執導,德魯·高達擔任編劇,邁克·沃格爾、傑西卡·盧卡斯和邁克爾·斯達-大衛等聯袂主演的科幻片。影片於2008年1月18日在美國上映。影片主要講述一夜之間,紐約滅亡。在毫無預兆下,紐約夜空仿如發生核爆,一瞬間天崩地裂,巨大
我印象最深有彩蛋沒有拍續集的電影的是《異星戰場》,電影是根據埃德加•賴斯•巴勒斯的經典科幻小說《火星公主》改編。
在電影結尾處男主約翰·卡特躺在棺木里,手裡拿著可以穿越星球之間的銀牌,口中默念咒語,貌似要繼續他的奇幻旅程。影片看起來完全是要拍續集的架勢,可是由於本片票房的表現不佳,導致續集流產。
其實我覺得最大的問題還是出在劇情上,有點空洞乏味。畢竟是迪士尼出品,目標放在青少年跟兒童上,劇情自然不能太復雜,一些種族跟專有名詞是真的讓人一頭霧水,其實影片的世界觀其實還挺大的,劇情元素也相當豐富,但並沒有發揮好。
還有一點讓我感到可惜的是,有很多值得深挖的細節都一筆帶過,比如為什麼女主角會突然愛上男主,女主角說第九射線可以拯救世界,但怎麼看都只是個激光武器而已,還有馬泰·尚恩一夥他們到底是來幹嘛的等等。
雖然《星球大戰》跟《阿凡達》都受到《火星公主》的啟發,但都拍出了比《異星戰場》更有創意的科幻電影,可以說名垂影史。身為前輩的它相形失色,無法讓科幻迷為之信服。結尾就算是要為續集鋪墊,但如果第一部就無法吸人眼球,後來還怎麼叫觀眾再次買票進電影院。
還有就是《盜夢空間》,導演諾蘭給出了一個開放式的結局,片尾的陀螺我不知道能不能稱之為彩蛋,但是很希望能出續集。
D. 對於2017年《相愛相親》這部豆瓣8.4分的感人電影,你有什麼看法
電影《相親相愛》,這部電影豆瓣就有8.4分,這也是近年來評分非常高的劇情片了,這部電影由張艾嘉自導自演。這部電影給人最直觀的感受就是恰到好處的舒服。導演張艾嘉就像是一個內家拳高手,不顯山不露水,卻能夠以柔克剛。俗話說,相親相愛,老一輩人都是先成親人再做愛人。但是張艾嘉說:相愛相親,先學會去愛,才會更親。這部電影《相愛相親》跟之前的電影風格相似,電影敘述的還是女人在愛情中的那些事兒,只是這一次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平靜與從容。
這部電影把普通的家庭故事,以及最樸素的敘事線索,和已經生活化的三代女人,敘述得非常精彩。想要擺脫家庭束縛的女兒,生活中絮絮叨叨的母親,以及獨守空房一輩子、只能捍衛丈夫墳地的姥姥。在這三代女人的敘事線索中,相互聯結的沖突與對話中,讓《相愛相親》這部電影更加有了生活的氣息。觀看的舒服,是觀影過程的最大體驗。在所有人明明知道拍的是家庭矛盾,但是觀眾觀看時卻笑了,其實那就是種重新審視自身的會心一笑,電影中母女倆吵架還真是沒什麼理由,在電影中那個執著的老太太,這一點看來還有點可愛。在電影中這樣的一種舒服,其實是從從戲里延展到戲外。
這部電影《相愛相親》充滿了最真實的生活質感,就像有種水一般的感覺。張艾嘉把《相愛相親》中的每一個鏡頭,每一句台詞,每一個人物的設計,都是那樣合適,那樣舒服。電影沒有復雜的敘事手段,也沒有設計突出的 情感 爆發點,導演張艾嘉就是安靜地講述了一個普通家庭的普通故事,卻能引動了觀眾們強烈共鳴。這部電影在上映時,很多觀眾都看完《相愛相親》哭了,但我知道,我的落淚可不是被「煽」出來的。俗話說,一部電影能夠催淚,並不意味著這部電影多麼出色,廉價的煽情只會輕率地透支觀眾的 情感 。
《相愛相親》這部電影,卻是一點點地去感動觀眾。它通過細節,通過人物,還有通過影片整體的節奏,去讓觀眾自己找到某種感覺,在那種感覺中開始聯想到自己的家庭和自己的生活,從而感到溫暖或者感到憂傷。不得不說這是一部非常優秀的電影。
下面我談一下對電影《相愛相親》的看法和感觸?
這部電影沒有刻意的去催淚,但是卻很容易被裡面的情緒感染。有幾個感情的爆發點確實讓人看了心裡一酸。一個老人為了貞節守了一輩子,另一個愛了一輩子卻沒能和老伴葬在一起。你說在一起吧不一定是愛著,不在一起吧也不一定是不愛,守著等著也不見得是愛。所以 情感 的復雜性讓這個電影給感情賦予了很哲學的意義。它很復雜,很糾結,很感性,但是也很辯證。表演的也都很真摯。太棒了,我覺得算是今年看過的最佳電影。
絕對良心之作,直指人心。每一個演員的表演都恰到好處,尤其田壯壯導演,所以這部電影的豆瓣評分才這么高。
大家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可以一起討論。
我的看法是;戴墨鏡看!
電影《相親相愛》告訴我們:無論夢想還是愛情,都要趁早!!!!
感動與戳心同在,淚水與笑聲齊飛。是我最直觀的感覺。
這部電影雖然有著一個溫馨平和的片名,但卻以一場死亡作為開篇。外婆逝世,媽媽執意把外公的墳遷到城裡,與外婆合葬在一起。
外公去世多年,埋在老家鄉下。他的墳被一個農村老太太守著,老太太(阿祖)是外公的原配,外公生前她在家守著,外公死後她還守著。老太太不同意遷墳。由此引發了一段關於堅守與自由、代溝與理解的故事。
用一個家庭事件作為導火索,引發一系列的連鎖反應,揭開家庭成員間的內心隱秘,進而探尋三代人的 情感 世界,在平淡生活的表層之下,觸摸內里的冰與火。不得不說,這樣的文藝片是我的菜。相對於高逼格、神神叨叨、不知所雲的「大師」片,我更偏愛像本片這種既有一個好故事,又是導演通過鏡頭講述把故事講出來的電影。
作為導演的張艾嘉,其鏡頭焦點一直對准了女性。本片中的三位女性阿祖、媽媽岳慧英、女兒薇薇可以說是三代女性的代表。
阿祖這一代女性最重要的關鍵詞就是堅守。阿祖守了一個不愛自己的男人一輩子,她在外公的生命中幾乎可以被直接忽略,即便如此,她把外公的父母養老送終,外公死後她還一直守護著他的孤墳,甚至早早做好了棺材等待和外公合葬。
她贏得了全村人的尊重,卻無法得到一個男人的心。她像那座矗立在村口的貞潔牌坊,既是過去時代的榮光,卻也是徒勞。
影片結尾是關於錯過的。一場雨把阿達ps合成的阿祖與外公的合影給淋濕模糊了,老天爺似乎並不希望他們在一起,即使是在照片上。阿祖讓村民把外公遺骨挖出遷墳,媽媽則抱著外婆的骨灰盒去鄉村。
結局並不圓滿,但真實自有其力量。正如電影中的人們,我們大多數時間都在與身邊的人「相愛相殺」,但底色終究是「相愛相親」。
馬上去看
《相愛相親》
Love Ecation
它的海報上,寫著:
她相信一輩子
我相信一句話
你只相信,一剎那
這段話,概括了三個年代下,三個女人的三種狀態。她們很多地方相似,細微之處卻又不同。
人類學家,魯思·本尼迪克特說過:個體是文化的縮影。
在我看來,影片中的三個女人,也象徵三種文化的縮影。
封建倫理文化
片中,有三位老人:
外公、外婆,以及姥姥 (吳彥姝 飾) 。
影片開場一幕,外婆病危,腦中閃現出關於外公的美好影像。隨後,外婆迴光返照,與外公一同踏入天堂。
他們共赴天堂,是因彼此有愛。
許多年前,外公與姥姥被包辦婚姻。
可沒過多久,外公就獨自進城,與外婆另組家庭。
他以寄錢的方式,替代對姥姥的責任,從此再沒回村。
姥姥則關上心門,自願在農村守活寡,直到四十年過去,迎來丈夫的一座屍墳。
望著屍墳與那座「神聖」的貞節牌坊,她誤認為,自己贏了。
事實上,她只是不自覺中,度過自己凄苦的人生。
這樣的中國故事,那個年代並不少見。
辛亥革命後,受西方浪潮影響,封建倫理文化遭遇空前沖擊,不少新青年開始追求自由、誓要擺脫傳統的約束。
歷史 上,外公、外婆與姥姥的關系,實際也是魯迅、許廣平與朱安,或者蔣介石、宋美齡與毛福梅的關系。
電影里,姥姥用一種古老文字元號,畫成外公的名字,裝裱到牆上。
從心理學角度講,這被稱為:我們的孩子不能白白犧牲綜合症。
翻譯成人話,就是說——
姥姥、朱安與毛福梅,為自己的錯誤婚姻注入意義,「我不能白守這么多年活寡」。從而越陷越深,用盡一生去堅守自己的愚蠢。
闖進姥姥房門,攪亂這意義符號的,是岳慧英 (張艾嘉 飾) 。
社會 人文文化
岳慧英,是外公外婆的女兒。她生於男女平等的新中國,性格強勢。
外婆過世後,她幻想出一套美滿願景,並將這願景強加於人:
「我知道我媽的意思,她要我把我爸的墳遷過來,和她一起合葬。」
這種偏激且一廂情願的「我知道」、「為你好」,是 社會 主義中國女性的特徵之一。
社會 人文主義者,往往是勤勞、明確,且高效的。
早年間,岳慧英愛上尹孝平 (田壯壯 飾) ,便採取強力攻勢,為其父母掃地刷碗,以互助互利俘獲對方。
俘獲了人,卻未必栓得住心。
多年後的賓館中,有這樣一段對話——
薇薇:姥姥等了外公那麼多年,一定很愛外公
岳慧英:什麼愛不愛的,根本沒在一起住多久
尹孝平: 就算住一起一輩子,也不能說就是相愛吧
三個人,因為親情聚在一起,卻各自拿著手機,思緒在別處游離。
有親情,但不懂愛,是當下中國的普遍問題。
岳慧英很難明白:老態龍鍾的尹孝平,為何能在王太太 (劉若英 飾) 身旁重現活力,儼然一副年華猶在的青春狀態。
夜晚,她撫摸尹孝平的臉,尹孝平卻左右規避。
忽然間,她悲傷涌動、痛哭流涕,彷彿領悟到一種真諦——
是經年累月的算計、冰冷的實用主義,使自己缺失浪漫氣息,讓家庭成為一種教條的體制。丈夫躺在床上,宛如一座會呼吸的屍墳。
繼外公和尹孝平之後的,第三座屍墳,是阿達 (宋寧峰 飾) 。
阿達,是薇薇的男友。
自由人文文化
薇薇 (郎月婷 飾) ,是岳慧英的女兒,是「中國式輪回」的延續。
如同她的先輩般,薇薇夢想在老家建一座巢,與阿達在裡面共度餘生。
阿達,則和外公一樣,嚮往大城市北京,喜愛歌唱:
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
正當兩人糾結,要不要為彼此付出餘生時,阿達發現姥姥家有一口棺材。
他試著躺進棺材,幻想埋葬自己的理想與追求,幻想邁入那有可能將自己變成屍墳的婚姻。
幻想中,麻木與恐懼將他深深籠罩。於是他哭泣、放手,決定同外公一樣,遠走他方。
與先輩不同的是:自由人文主義者,更為注重自身的感受。
因此,阿達去北京後,薇薇並沒選擇守活寡。
她說:
我真的不會等你了
導演張艾嘉,則親口表達過自己的愛情觀:
許多美好的愛情,往往最終會帶來負面的東西
而那些負面的東西,又會毀滅美好的愛情
但是沒關系,即使一個愛情沒有開花結果
它仍然是你生命里的一部分
就算是遺憾,我覺得遺憾,也仍是美麗的
與姥姥相比,這當然是一種更好的愛情觀。
只是,追求自由人文的薇薇,其實是經過成長之後才明白這些。
但在此之前,她仍缺失一種東西(等下說)。因此她的自由,在我們看來,有些自私自利。
我們回到主線。
岳慧英一廂情願,要給外公遷墳,姥姥誓死不從,雙方陷入斗爭。
她來到農村,與姥姥一起生活,本意是尋覓素材,卻不經意產生另一種 情感 。
這種 情感 ,正是三位女主人公都不太懂、都有些缺失的,同時也是足以使她們成長並改變其一生的核心動力——
愛。
雖然沒有血緣關系,但經過細膩的親密溝通,薇薇與姥姥產生了勝似血親的愛。
她漸漸走進姥姥的內心,體悟姥姥的孤獨。姥姥不再是她眼中的一個符號、籌碼,而變成了一個真正有血有肉有故事有靈魂的人。
自此,她不再那麼自私,不再強迫讓姥姥幫自己拍新聞素材,不再拼盡全力去約束阿達。
她真正懂得了: 愛一個人,更應該要尊重對方的自由人文。
另一方面,她也同時幫姥姥,打開了緊鎖的心門。
她帶阿達來到農村,兩人在一起時歡樂的模樣,讓姥姥看到了愛情的原樣。
不是往家裡寄錢,不是讓自己做襖子。
更不是看到對方照片,卻認不出彼此的長相。
《相愛相親》的英文名,是Love Ecation(愛的教育)。
它教會三位女主人公,同時也教會我們:如何鑒別愛、感受愛、表達愛。
發現自己認不出「丈夫」的樣子,姥姥忽然感到悵然若失,對自己堅守的「意義」產生質疑。
後來,阿達把她的照片,與外公PS在一起。
門外的雨,將照片打濕,拆穿了幻象。她終於開始明白:虛假的概念意義,是那麼不堪一擊。
遷墳隊再次到來,這一次她沒有阻止,她對著屍墳說——
我不要你了
你看, 成長無關年齡,總是那麼殘忍。
我們再說回,影片的中文名。
我去影城時,無論售票員還是買票者,幾乎所有人都把片名誤讀成《相親相愛》。
為什麼?
在我們國家,「相親相愛」是常用成語,有同名電視劇,同名綜藝節目,甚至有十餘首同名歌曲。
然而,換個角度看,「相親相愛」其實也是我們傳統民族文化的一個特徵。
相親在前,相愛在後。
在我看來,張艾嘉把電影取名《相愛相親》,就是想要打破我們的傳統思維觀念。
她試圖表達一個觀點:
很多時候,血緣的關系、家庭的約束,並不能真正把人與人連接在一起。
我們這個民族,總是在意表面上的「親」,而常常忽略骨子裡的「愛」。
多年以後,岳慧英雖然使家庭獲得充裕的物質,卻疏忽間讓自己的愛人變成了親戚。
尹孝平說——
以往日子清苦,總盼著能過好點
如今日子變好了,感情反而淡薄了
一次意外,岳慧英被球砸到腦袋。
昏迷中,她夢到自己遭遇危險。
一個如天使般美好的男人,伸出手,救了她。
可醒來後,她無論如何,也想不起這個男人的面孔。
直到後來,尹孝平突然買了一輛車,並在車內播放《花房姑娘》。
尹孝平說:
你那時候說,咱倆退休了以後
買輛屬於自己的車
我們一起去兜風
現在車有了,歌也有了
你倒沒興致了
這時,岳慧英終於想起,夢里的男人正是尹孝平。
他們不是沒有愛過,只是世俗的瑣碎,使他們方向偏離,漸漸忘了該如何去愛。
我們並不知道,岳慧英能否重拾愛的能力,與愛人一同前往大海和遠方。
我只能說:
因愛而親,是目前人類最好的交往方式。因此, 於愛而言,無論任何年齡階段,我們都該放下身段,永遠不斷地做一個學習者 。
唯有這樣,我們才有可能透過現象,看清楚事物的本質。
情不知所起,竟也一往而深
如果拿做菜來打比方,[相愛相親]像是放在老家灶台上,用文火煲出的砂鍋粥。
清淡怡口,綿密醇厚。
畢竟在當下華語電影里,願意慢慢花時間編織細節、炆出人世 情感 羈絆的電影實在不多。
因為少,所以變得金貴,更何況影片的質量也屬上乘。
一個普通家庭,三代女性,一場遷墳,引出讓人感同身受又五味雜陳的 情感 故事。
情感 故事中的「情」要怎麼寫,是影片成敗的關鍵。寫慣了女人心事的張艾嘉自然深諳感情神秘莫測、情不知所起時那種讓人痴迷的魅力。
為情找理由,是最無用的。
可為一往而深的感情找個印記,卻又是極其巧妙的做法。
故事裡,鄉下阿祖等了外公一輩子。她對這份情的堅守,出於對自己岳家人身份的堅定。
父親尹孝平回憶愛上母親岳慧英的片刻,是物質匱乏年代,雙方相守扶持走來的相濡以沫。
女兒薇薇的愛情,是兩個背景南轅北轍、性格千差萬別個體間的致命吸引。
時代造就的 情感 問題,還得留給時間去解決。
阿祖最後用手拂去外公屍骨上的蒙塵,說了句「我不要你了」,棺材合上後抬走。
這份混雜著親情、愛情和憐憫之情的感情,隨著蓋棺而落定。
片子里除了感情,還有死亡和夢想。細想來,這兩者都不是輕松的話題。
薇薇外婆的死亡是整個故事的開端,而男友阿達則在夢想和現實的感情選擇之中徘徊。
好在張艾嘉本就擅長用輕巧、幽默的方式處理嚴肅的人生問題。
死亡和夢想被她揉進生活流的細碎點滴里,重重拾起,然後輕輕地放下。
[20、30、40]里,Lily伴著地震的動盪,從恐慌到鎮定優雅地對著鏡子刮腋毛。
寥寥幾筆,就把角色內心的轉變勾畫在了鏡頭前,蛻變從細微處彰顯。
同樣地,在[相愛相親]里,死亡和夢想有了相通的意義。
阿達躺在象徵著死亡的棺材裡,從未知的死亡恐懼中,找到了追求夢想的勇氣。
64歲的張艾嘉用平實的影像講述了生活、探討了 情感 。
生活細節的飽滿讓人親近,故事中人物之間 情感 的深沉讓人動容。
畢竟世界依然,最敵不過的是內心的兵荒馬亂。
時間在向前走,生活依舊在繼續。
這場遷墳造成的 情感 動盪和雞飛狗跳,以阿祖和慧英雙雙放下內心的執念結束。
下一步會怎樣呢?
張艾嘉用了留白,從而現實中 情感 的曖昧和復雜也得到了最好的展現。
在今年超級寒冷的深秋,喝下這碗粥,養身安神,哭一哭、排下毒,不失為一場美妙的體驗
E. 電影《有完沒完》的結局是什麼,范偉真的中了五千萬么
范偉把那個彩票給了那個老頭了,因為他以為自己永遠都在1號跳不出去了,拿著彩票也沒意思!最後。發現自己出來了到了2號,但是彩票被那個老頭拿去兌獎了!
該片講述了生於愚人節的老范,在他生日這天遭遇到一系列奇葩人物、經歷了一連串悲催事件,此後他的人生陷入「死循環」。身處日復一日的時間困境,千姿百態的花樣人生引人啼笑皆非的故事。
影片評價
《有完沒完》的上映,令眾多觀眾紛紛表示驚喜不已,比預期好看,完全超乎想像、出乎意料。相較於同檔期的動作、警匪、懸疑等類型片,《有完沒完》的存在堪稱「一股清流」。《有完沒完》的存在堪稱「一股清流」。
觀眾對影片的贊揚多集中於影片別具一格的奇幻劇情和演員精湛的表演之上。對於王嘯坤的首次跨界執導電影,眾多業內人士稱「驚喜不已」,「作為一部新人導演的處女作完成度很高,沒想到歌手也能拍好電影」。同時,還有不少影評人在觀影之後,也對影片表示力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