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年電影 » 思悼2015韓國電影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思悼2015韓國電影

發布時間: 2022-11-04 05:48:20

A. 求 思悼 百度網盤免費資源鏈接,謝謝

《思悼》網路網盤免費資源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knExZsBNoBjbPBqiw-IV3Q

提取碼:t5i2

該片以朝鮮王朝歷史上的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了朝鮮時代英祖時期思悼世子在父王的命令下被關進米櫃8天而餓死的悲劇故事,於2015年9月16日在韓國上映。

B. 《思悼》在線免費觀看百度雲資源,求下載

《思悼》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A9hLMc2HRk5-XJt663nVLA

?pwd=g4bj 提取碼: g4bj
《思悼》
導演: 李濬益
編劇: 曹喆鉉、吳勝賢
主演: 宋康昊、劉亞仁、文根英、全慧珍、金海淑、朴元尚、陳智熙、樸素丹、徐睿知、李代延、崔德門、鄭錫勇、崔民哲、朴明申、趙勝淵、嚴智星、蘇志燮
類型: 劇情、歷史
製片國家/地區: 韓國
語言: 韓語
上映日期: 2015-09-16(韓國)
片長: 125分鍾
又名: 思悼:八日的記憶、逆倫王朝(台)、The Throne
18世紀初,朝鮮李氏王朝正值英祖(宋康昊 飾)在位時期。英祖舐犢情深,在長子早逝後,他全部希望寄託在次子李愃(劉亞仁 飾)身上。不僅在他剛出生之際就冊封為世子,更為其安排名臣督導功課。然而天不遂人意,世子耽於玩樂,無心學業,英祖一度提拔世子代理國政,可卻使這對站在權力頂峰的父子漸行漸遠。在一個瓢潑雨夜,世子杖刀闖入王宮。次日,他因意圖謀反而遭到英祖的訓斥,並被鎖入米櫃之中。在接下來的八日里,這對形同寇讎的父子各自回憶起過往的種種。
也許翻為平民父子更好,王宮內院最殘酷的竟發生在最親近人的中間……

C. 《思悼》英祖為什麼要殺世子

《思悼》英祖要殺世子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世子讓他不滿意,所以英祖不強迫世子,這完全瓦解了世子心理防禦。後來,叛亂未遂罪出現,主要是英祖所迫。否則,作為英祖的獨子,世子根本不需要反抗,只要他死了英祖。

第二個原因是世子威脅英祖的地位,並且英祖不在其統治期間對世子感到滿意。

《思悼》真實事件

《思悼》是根據韓國真實歷史事件「壬午禍變」改編,這樁歷史謎案因為記載和資料當年就被焚毀,倖存下的目擊者們後來都諱莫如深,所以史書所寫的,不過是這個古怪而血腥的故事大致的輪廓罷了。

影片講述的是朝鮮李氏王朝正值英祖(宋康昊飾),在長子早逝後,他全部希望寄託在次子李愃(劉亞仁飾)身上。不僅在他剛出生之際就冊封為世子,更為其安排名臣督導功課。

然而天不遂人意,世子耽於玩樂,無心學業,英祖讓世子代理國政,可卻使這對站在權力頂峰的父子漸行漸遠。在一個瓢潑雨夜,世子杖刀闖入王宮。次日,他因意圖謀反而遭到英祖的訓斥,並被鎖入米櫃之中8天活活餓死。

D. 思悼為什麼死後灌米

因為思悼世子耽於玩樂,無心學業,英祖一度提拔世子代理國政,可卻使這對站在權力頂峰的父子漸行漸遠。在一個瓢潑雨夜,世子杖刀闖入王宮。次日,他因意圖謀反而遭到英祖的訓斥,並被鎖入米櫃之中。

這樁父親將兒子鎖於米櫃致其餓死的人倫慘案被後人無數次猜測與演繹。餓死世子李楦的兇手是英祖嗎?當然不僅僅是英祖一人,還有親自告發世子的世子生母、多年來漠視世子痛苦的世子妃、反對世子當政的貴族們。他們像一堵堵高牆圍住了至誠至性的世子,將他逼到自我懷疑、自暴自棄的死胡同。

但是,從當時封建王權對繼承人的要求來看,世子的敏感單純和率性自由是不適合做王的。經歷過王位斗爭的英祖又怎會不明白這一點,於是為了國家社稷,他只能忍痛拋棄兒子保全孫子。

電影末尾,英祖在發現李楦斷氣之後,忍不住嗚咽涕泣,並擬出「思悼世子」這極富思念與感傷的謚號。縱觀全片,《思悼》生動地刻畫出儒家思想下父子之情的謹慎與內斂,批判了封建禮法對人性自由的壓迫與禁錮,是一部充滿東方傳統韻味的優秀電影。

電影《思悼》:

韓國著名導演李濬益執導的電影《思悼》取材於朝鮮王朝歷史上被餓死於米櫃的「思悼」世子的故事。這部作品以極富新意的敘事手法講述了這件慘案的來龍去脈,使其成為同題材作品中之中的經典。

同時,電影揭示出封建禮法對人性的壓抑,引發觀眾深深的思考。本文將運用電影敘事學理論,從敘事結構、敘述人和敘事時間三個方面對該片的敘事手法進行闡釋,並分析其別具一格的敘事特色,解讀其背後的內涵。

E. 思悼世子為什麼必須死

在《思悼》思悼世子必須死中是因為成了一枚棄子所以他必須死。

「皇子得到輔助,卻沒能成為王者,下場會是什麼?」下場是成為棄子。世子不堪大用,但好在世孫是個早慧的好孩子,小小年紀便已有王者之風,於是英祖決定由世孫繼承王位。

而此時的世子,便成了一枚棄子,所以他必須死。為了成就世孫,他甚至不能痛快的服葯死去,而是在米箱中活活餓死,以此還給世孫一個「清白」的出身。

人物簡評:

在韓國電影《思悼》里講了一個非常悲劇的人物:思悼世子簡直就是慘到家了。這哥們是李氏朝鮮英祖的兒子,還是英祖唯一活下來的兒子,結果被自己一家的倒霉親戚活活害死。

思悼當世子的很慘,被他的爹朝鮮英祖各種侮辱,他爹喜歡往他的宅邸潑臟水,雖然一點都不影響他的生活起居,不過也可以看出他爹非常不喜歡他。在他的摧殘下,這哥們就開始心理扭曲,最典型的就是睡在墳墓里,各種離經叛道,所以朝鮮英祖越來越不喜歡他了。

F. 如何評論韓國電影《思悼》

劇情在現在與過去的回憶之間輪替閃回,如抽絲剝繭般看著父子二人的濃濃親情逐漸化作猜疑、敵對、直到仇恨,卻在生死之隔的盡頭土崩瓦解,留下無盡的遺憾和惆悵。

劇情在宮斗的外衣下,將一段扭曲的親情講述得百轉糾結,發人深省。劇終,會讓你反思自己與家人相處時候的種種不是,可能是你對子女的教育,也可能是父母對你的教育。

《思悼》是由李俊益執導,宋康昊、劉亞仁、文瑾瑩主演的古裝電影。

該片以朝鮮王朝歷史上的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了朝鮮時代英祖時期思悼世子在父王的命令下被關進米櫃8天而餓死的悲劇故事,於2015年9月16日在韓國上映。

劇情簡介:

李氏朝鮮第21代君主英祖李昑(宋康昊飾)一直希望將自己唯一的兒子思悼世子(劉亞仁飾)培養為一代明君,在思悼世子小時候父子關系也曾和諧有愛,然而對於兒子過度的期待感令英祖對思悼世子的表現日益失望。

在英祖望子成龍的重壓之下,父子感情生隙,思悼成為政治斗爭的犧牲品,最終父子關系完全破裂。英祖將兒子貶為庶民,並下令將世子關進米櫃里8天活活餓死。

G. 韓國電影三代皇帝 這部電影叫什麼名字

思悼 사도(2015)
導演:李濬益
編劇:曹喆鉉/吳勝賢
主演:宋康昊/劉亞仁/文根英/金海淑/朴元尚
類型:劇情/傳記/歷史
製片國家/地區:韓國
語言:韓語
上映日期:2015-09-16(韓國)
片長:125分鍾
又名:思悼:八日的記憶 / The Throne

H. 思悼為什麼死後灌米

第一:黨爭。
1.黨爭緣由
思悼出生前老論與少論已有對立,思悼參政後決策明顯偏向少論即在出生前主張等英祖兒子出生那一派,造成「盪平策」局面被動搖。
2.性格不同
思悼有文傳世,據說有文采,且英祖對其功課抓得很緊,英祖和正祖以博學高智著稱,所以從基因上推想思悼不會弱太多。《恨中錄》稱其仁德寬厚,也許思悼是一個文人型的世子。
英祖生母是整個李朝兩賤民為後宮之一的崔淑嬪,另一人是著名妖姬張綠水,且其生母有誣陷害死景宗生母張禧嬪的嫌疑,英祖本人更有鴆殺兄長景宗篡位的罵名。如此種種,英祖的成長和人生必是不易且奮起抗爭的。這樣一個咬牙活著的老子,有了一個文弱,處政輕率不知政局險惡的兒子,定是有諸多不滿。
史載因壓力過大,思悼在英祖課問政局時總是沉默良久,不敢作答,這也必讓英祖大為不滿。
到了後來,思悼就是一個被父親英祖瞧不起,不想用的兒子了。
3.老論是否是害死思悼的兇手
再說正祖在英祖去世前答應不追究父親思悼死因,但是一上位就殺掉了外祖的弟弟等一系列與思悼之死有直接關系的老論臣子,可謂深恨已久。以正祖在朝鮮史上的正面評價,不至於同燕山君一樣,因為父母的慘死遷怒於人,他不能殺獻米櫃的外祖父,就乾脆殺了外祖父的弟弟,貞純王後(英祖最後那個年輕中宮)的娘家也被清算得很厲害,為此正祖早逝也有傳是貞純下毒。
貞純家金氏恰好是老論中堅,如只是獻了米櫃的外祖家有罪,那麼金氏又有什麼罪?且貞純無出,對正祖的位子沒有威脅,因此,要麼是金氏當時仍然反對正祖繼位,而英祖只有思悼的兒子們可以用來繼位,所以此原因不成立。要麼就是金氏正好是構陷思悼致死的主要力量。
正祖在清算金家同時沒有殺嫡祖母,也是朝鮮恪守理教,弒殺長輩總是天下不容之事。
正祖大修思悼陵園,也是當年親歷父親慘死,傷痛已久之表現。
第二:瘋癲
1.思悼是不是真的瘋了?
帶僧尼進宮,會妓女,睡棺材,在我看來都是被英祖碾壓下一個世子排遣情緒的表現。
每換衣服總是狂躁不適撕衣服,乃至要岳丈補貼衣物費用,這個就很誇張了,很像個神經病了。
最能支持思悼已瘋的事件是思悼在更衣時發狂,親手毆打自己最寵愛的淑嬪朴氏致死。
朴氏是已故大王大妃宮里的內人(良民出生的宮女),在大王大妃去世的同年思悼幸朴內人被發現,英祖因此大怒(守孝期不能有此事,何況剛好是大王大妃的宮女),對思悼更加不滿。而思悼表現出來特別珍愛此女,為其裝飾宮室乃至耗盡世子府現金,以至挪用公款(這真的不是明智的行為)。當朴氏死時,她已承恩四年,已有一兒一女,可見其受寵程度。
連自己最心愛的人都能打死,那說明思悼是真的瘋了。
那麼思悼是不是真的瘋了?
歷史是由人來寫的,慧慶宮作《恨中錄》發誓思悼已瘋得沒救,這個誓言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思悼寵朴氏四年,慧慶想必已愛疏。慧慶父系是老論,慧慶父親自獻米櫃摘干凈自己與思悼的關系。如果思悼不瘋,那麼慧慶父洪氏就是罪人。
能證明思悼確實瘋了的最大證據就是毆打朴氏致死,且問,為什麼思悼失去理智時只打淑嬪,而左右侍從就沒人敢救淑嬪?
《恨中錄》血誓不可盡信,淑嬪未必死於思悼之手。
2.血統之瘋
再來看看肅宗這邊祖孫三代異於常人的表現。
肅宗愛張禧嬪欲狂,寵妾滅妻,立為王妃,其後雖然貶抑,但畢竟是世子之母,且專寵了十幾年,在仁顯死後為了一個莫須有的罪名大灌了昔日愛人三大碗毒葯,看在世子面上也不該如此吧。
果然已經長得夠大的世子景宗大受刺激,從此落下自言自語的毛病 。
張禧嬪死敵崔淑嬪的兒子英祖也沒好哪兒去,有好事走萬安門,有壞事走景華門,喜歡的人和不喜歡的人不能在一個屋子,聽了惡言要洗耳朵,還要潑到不喜歡的兒子女兒宮里,除了大女兒和緩,他哪個孩子都不喜歡,到處潑臟水。更是能把兒子塞米櫃里暴曬飢渴而死(是你兒子還是殺父仇人啊?)
如此看來,肅宗以來,李朝王室都有那麼點神戳戳,強迫症,精神病。或許思悼也是如此,碰到個神經病父王,即使本來健康,也能給逼瘋。
3.靈異事件
好好的兒子幽禁屋裡給餓死不行?非要放小櫃子里暴曬?
聯想張禧嬪景宗母子的死因,再聯想景宗死前已恍恍惚惚類似後日思悼,有沒有可能參政後的思悼已被冤死的景宗給附身,為了驅邪到底,所以鴆殺了哥哥的英祖才要把兒子暴曬七天之數?
此為戲說猜測。
結論:思悼生前記錄被刻意抹去,而後世史學家多偏向思悼冤死於黨爭。觀思悼寵朴氏之不恰當不合時,可見此人不夠穩重審慎,大異其父,不是政壇合格人才。無論如何,其死乃人倫之大悲劇。

I. 思悼:那個被父親關在米櫃餓死的世子

歷史上手足相殘,弒父殺子的事並不少見。

漢武帝時的巫蠱之亂就是因為漢武帝聽信讒言,逼得皇後,太子自盡,兩皇孫亦死。

唐太宗李世民在玄武門親手殺死兩個弟弟,逼迫父親退位。

而我們的鄰國這樣的事也並不少見。韓國歷史上就有這么一位君主,親手將自己唯一的兒子鎖入米櫃,活活餓死。

2015年韓國電影《思悼》就取自這一史實。

1762年 英宗下令將自己唯一的兒子,王位繼承人思悼世子,關入米櫃餓死 史稱壬午禍變。

思悼世子的死因眾說紛紜,成了歷史上一大迷案。

有一種普遍的說法是認為世子死於黨派之爭。

1735年,英宗的寵妃映嬪李氏誕下一名皇子,年過四十的英宗終於又有了繼承人。

在這之前孝章世子的不幸夭折讓英宗對李這個唯一存活的兒子寄予厚望,給他取名李愃。

在李愃在十四個月時就冊封為世子,是歷史上年紀最小的儲君,更是安排了十五個臣子擔任世子的老師。

這不僅有父親對兒子情感上的希冀,更是王對世子政治上的期望。

關於自己王位繼承的合法性一直是英宗的心病。

哥哥景宗體弱多病,多年來沒有子嗣,老論派建議立當時還是延礽君的英宗為皇世弟;少論認為應從宗室中選人過繼。最終在老論的支持下,英宗坐上了寶座。

對此,少論派頗有微詞。坊間一直也有傳言認為是英宗謀害哥哥,奪取王位,讓英宗頭疼不已。

而在英宗王位繼承上,老論和少論派又爭論了起來。

老論派認為王應該過繼宗親為繼承人,而少論派則認為王正值盛年,完全可以等待世子誕生。現在李的誕生無疑是順了少論派的心意。

支持世子李的黨派中多是少論派,而父親英宗則是在老論派的支持中登基的。兩派的對立也給日後父子相殘埋下伏筆。

韓國歷史上的黨爭可不比中國的少。從成宗時候起,兩班貴族有分為武將權臣為主的勛舊派和儒生士大夫為主的士林派。

隨著征討燕山君的勛舊派元老的去世,士林派在中宗時受到重用。接著又出現了以尹任為首的大尹派和以尹元衡為首的小尹派。接下來又出現了東人黨和西人黨。

東人黨又分為南人和北人,北人派又分為大北派和小北派。大北派內部還可以劃分為骨北,肉北,中北。

總而言之,朝鮮王朝的黨派紛爭一直以來都是很激烈的,黨爭不休,有時君主也會被其牽制,難以控制。

1749年,年僅15歲的李開始代理政務。英宗是藉此來向天下表示自己無心王位,堵住篡位之言。

權力的移交往往伴隨著腥風血雨,一個是掌管大局的君主,一個是略有實權的世子,身後代表的勢力不同,摩擦在所難免。

面對二主在位的朝堂,臣子往往為了表示自己對王的忠誠,有時會刻意反對世子的決策,這也無形中給了世子壓力。

英宗迫不及待讓李代理政務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想讓兒子洗脫自己殺害兄長的嫌疑。

當初極力反對英宗的少論派屢屢放出自己為得到王位謀害哥哥的流言。

儒教是朝鮮王朝的國教,綱常倫理為國之根本。孝字當頭,自己作為最大受益者,英宗若是直接出面整治少論派,第一有心虛的嫌疑,第二是在某種意義上推翻哥哥景宗的決策。不符合禮法。

在這個時候如果是世子出面,幫自己的父親洗脫嫌疑合乎情理。

但這個要求實際上實現的可能微乎其微。

因為第一支持世子的大部分人為少論派,如果世子出面,無異於自折羽翼。

第二是會破壞英宗施行的「盪平策」,(即對待當時的西人,南人,老論,少論四黨一視同仁的政策,試圖維穩局面。)這無疑讓世子進退兩難。

羅州掛書中(即有儒生在羅州客舍張貼要求處置朝廷奸臣的字條,其中涉及到不少少論大臣),思悼世子的做法明顯偏向少論派的做法引起老論派的不滿。

再加上英宗忙著鎮壓因賦稅改革引發的動亂,政局動盪。女兒和協翁主的去世讓英宗心力交瘁。

在朝堂上黨派分裂成父黨,子黨分庭抗禮,英宗埋怨世子沒能有能力幫助自己減輕負擔,對世子越發失望,多有責罵。父子之間的隔閡也越來越深。

思悼世子壓力之下,整日沉迷聲色,逃避現實,漸漸患上精神疾病。

還好思悼世子的兒子,即後來即位的正祖,天資聰穎,很得英宗寵愛。

原本支持世子的黨派見此也紛紛倒向世孫,包括丈人洪鳳漢,世子一時孤立無援。

這時下人羅景彥的哥哥死在世子手下,老論有意挑起矛盾,讓羅景彥密告世子虐殺下人、私自出宮,引僧尼進宮等惡行。

1762年五月十三日,世子沒有迎接來祭奠的英祖成了父子關系全面崩盤的導火索。英祖怒不可遏,廢世子為庶人後,將其關在米櫃中,八日後活活餓死,史稱「壬午禍變」。

剝開君臣的外衣,父子間畸形的關系也讓世子淪為黨爭犧牲品成為必然。

前文提到英宗對於思悼世子是寄予厚望的。作為歷史上評價頗高的賢明君主,英宗也想讓世子成為一個完美的君主,成就一番偉業。

一開始英宗對待世子也是疼愛有加,親自書寫世子上課用的課本,讓重臣擔任輔導官。

那父子關系的轉變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從這可見,十多歲時怠慢學問是讓英宗態度轉變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1746年之後,世子沒有回答上英宗例行的學業檢查,對世子大聲責罵。此後世子的功課一路下滑。

世子的妻子惠慶宮認為主要原因是英祖在世子三個月大的時候,就讓世子遷往別宮。

而別宮里多是侍奉過景宗的下人,態度傲慢。這讓映嬪,英宗感到不悅,又不可輕易處罰怕落人口實,漸漸的就少去看望世子。

世子也因此缺少管教,整日與宮人為伍,荒廢學業,耽於玩樂。

期間也有輔導官上疏英宗,指責宮人。但未引起重視。等到英宗意識到問題,處罰宮人也為時晚矣。

荒廢學業讓世子在課堂上的表現每況愈下,這讓英宗大為火光,往往厲聲責罵。

世子愈發害怕見到父親,一見到父親,就會緊張不安,反應遲鈍。

父親見此,更是大加指責,循環往復,造成惡性循環。將父子二人的關系拉離正常軌道。

而世子開始代理政務之後,父子關系更是持續惡化。

英宗性格火爆, 雷厲風行。思悼世子則是性格內斂,行事拘謹。世子向英宗詢問政務,英宗會斥責其無能。不向英宗報告,有會被英宗指責不尊重自己。

英宗多次暗示世子要注重孝道,希望世子能明白並幫助自己洗脫罪名打壓少論派。

但實際上又與「盪平策」相違背。這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是二人關系的死結。

而世子得不到明示不敢輕舉妄動,兩人得不到有效溝通,英宗見世子沒有行動表示,也沒有支持自己,覺得世子不孝,更加厭惡世子。

稍有不滿意的地方就出言把世子罵得狗血淋頭,有時連大臣也勸告英宗不要對世子太過嚴格。

英宗的性格復雜。同為一母所生,英宗對待子女的態度截然不同。

《恨中錄》里寫道,英祖會在去探望喜歡的人之時,換衣、洗臉、漱口,洗耳朵,並將梳洗過後的污水倒入厭惡的人的後院。比如每次見疼愛的大女兒和平翁主時總是要梳洗一番,然後把污水倒入兒子思悼世子的後院。他不會讓討厭的人和喜歡的人在同一屋檐下。所以思悼世子也被禁止踏入和平翁主的府第,甚至是和平翁主常走的道路也不可以走。

1752年和協翁主的去世讓英宗一度有退位的想法,多次離宮悼念女兒不願回宮。

在世子與他人的通信中我們也可以感受到世子的痛苦。

隨著時間推移,原來充當和事佬的大臣因為年事已高,一個接一個去世。而王室里和世子關系親密的成員也大都因病去世。

1757年2月貞聖王後去世,同年3月仁元王後去世。

在祭祀貞聖王後的靈殿里,世子泣不成聲,哀毀骨立。

但在英宗面前,則會因緊張不安而身姿僵硬。英宗見此又責罵世子沒有孝心。

失去了這兩位長輩的庇護,世子整日如履薄冰。

同年六月世子的精神疾病已經到了開始殺人的地步了。

英宗又驚又怒,詢問過世子為什麼要殺人。

世子回答說只有殺生才可以讓自己平靜下來。自己這么做是因為平日里英宗不關心自己,自己很害怕英宗的責罵,每次這樣都會很生氣。

見此情形,英宗心裡有愧,對世子說我以後不會這樣對你了。

世子也想修復二人關系。但卻是積。積重難返。

1760年,英祖遷至慶熙宮,關系惡化到不願和世子住在同一個屋檐下。

世子的精神疾病越發嚴重,更衣時總要撕毀一堆衣服。也因此導致世子宮殿里的開支嚴重超支,甚至要丈人洪金漢補貼。

1761年農歷1月,寵妾朴氏為思悼世子更衣時,思悼世子忽然發病,將朴氏毆打致死。

有一天映妃李氏看見世子拿著血淋淋人頭沖進內堂,一度擔心世孫的安危,連英祖誇獎世孫也要瞞著世子,生怕有所刺激。

世子開始想要逃離這個地獄般的王宮。

1761年世子無故出宮夜行惹來麻煩,反對世子的大臣藉此上疏英宗世子行為不端,結黨營私。

下人羅景彥的告發則是再添上一把火。

讓英宗真正動了殺心的是一則密語。這個告密者不是別人,正是世子的親生母親映嬪李氏。

在壬午事變發生的前幾天,世子揚言要從水口入宮,潛入上殿。

再想想世子在地窖放的滿滿的兵器,這讓李氏覺得世子已經無可救葯。

他的病情已經威脅到世孫和王的性命,乃至一個國家的前途。

為了大局著想,李氏決定向英宗告密。

為何用活活餓死世子這種慘絕人寰的處罰呢?

英宗也想過讓世子自刎,每每都被大臣攔下,自殺未果。

如果賜毒酒,世子也會成為反賊,牽連世孫無法繼承王位。

在這時,世子的丈人洪鳳漢,在平時為世子排憂解難,尊敬愛護的長輩,為英宗獻上了米櫃。

於是在丈人,妻子,母親的默認下,世子被自己的父親親手關在米櫃八日。死後兒子也被過繼。終年二十八歲。

關於思悼世子的記載,由於後來繼位的正祖不讓他人議論父親的是非,讓史書中關於世子的描述盡數刪除,所以我們能看到有關思悼世子的文獻也寥寥無幾。

惠慶宮所著的《恨中錄》把世子死因都歸於精神疾病我是不認同的。

《恨中錄》一共有四篇,關於思悼世子的是第四篇。

正祖繼位後立馬清算當初反對父親的大臣。惠慶宮的父親洪鳳漢被認為是獻上米櫃的奸人,是害死思悼世子幫凶而備受排擠。

娘家在朝勢力也被打壓。惠慶宮寫此時不排除有掩蓋事實的嫌疑。

英宗是一個好君主,卻不是一個好父親。

作為朝鮮王朝里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政績上的輝煌也難安慰白發人送黑發人的悲痛。

據說英祖對思悼世子的死很是後悔,做一篇文章,名為《金騰》悼念世子。思悼二字也是取思念的思,哀傷的悼,以寄託哀痛之情。

英宗一心想洗脫篡位的嫌疑,卻又背上了殺害兒子的罵名。

生在帝王家,從來是非多。

也許思悼世子從始至終想要的不過是父親一個溫柔的眼神吧。

願後身世世勿復生天子家。

J. 電影《思悼》在韓國影迷中評價怎麼樣

電影講述了韓國歷史上李氏朝鮮英祖李吟與兒子李恆(就是片名中的思悼世子)之間的父子情仇,用我朝的熱詞來解釋,就是宮斗戲。李恆出生的時間正好是乾隆登基的時間,這樣說大家比較容易理解時間概念了。韓國古代史對大多數中國人來說都是陌生的,歷史細節很難去考究真假。只能從劇本和演員的表現來 談 感受。先談劇本,韓國編劇果真是棒棒噠,我們的宮斗戲深陷後宮嬪妃爭風吃醋和奇葩穿越無法自拔的時候,隔壁鄰居默默的以人性最深處的真實面為出發點,寫就了優秀的劇本,拍出了優秀的電影,沖向奧斯卡的懷抱。父子相殘、兄弟反目本是帝王家的常事,《思悼》卻並沒有將其簡單類型化成一部因權斗而起的狗血大戲。而是以思悼世子的成長軌跡為主線,來講述父子二人二十多年間的情感變化,直至英祖親自將親生兒子釘在米櫃中,僵持八天之後餓死的悲劇收場。英祖是愛兒子的,因為他只有這一個可以繼承王位的兒子。所以他一路悉心培養世子,用現在的話說:高標准、嚴要求。年輕的世子聰穎帶少許頑劣,同時又極其敏感,對父親的一個眼神、一句話語都分外在意。他同樣

也愛 自 己的父親,也明 白父親 對 自 己的所 有期 待。父子之間彼此的親情,本是世間美好的情感,卻在不知不覺中偏離了軌道。父親希望兒子早日接班,卻又不滿兒子的莽撞沖動,不肯給予足夠的試錯空間。同時又無法坦然接受權力失去後的失落感,不時需 要出來刷一把存在感。外表溫順的兒子內心倔強卻又惶恐,對這個威嚴的父親害怕卻又不滿。唯一能平衡兩人關系的王太後去世之後,世子最後的防線徹底崩潰,以各種極端、暴戾的方式來宣洩內心的壓抑和不安全感,卻不料這些行為成為了鋪就自己死亡之路的鋪路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