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為什麼上海電影節要搶票看電影
部分熱門影片(我們通常規列到SS級的影片)可能在上映期間只有1~3場的排片,展映過後可能這輩子都沒有機會再到影院去觀看這部影片。
參加影展的影院,通常在配合電影節的情況下前提下不會影響自身票房業績,所以在安排排片時不會給此類影院太大的影廳。
從此導致這些熱門影片展映期間只有300~1000張票,再扣掉給媒體記者、組委會評為一幹人的,還有托關系通過影院、第三方票務平台預留的,剩下留給普通影迷的估計也就幾百張。
而要看這影片的影迷卻達到幾萬人,所以才會出現搶票、通宵排隊等候的情況。
如果只是看相對小眾的參展影片、或是未來即將上映的影片會比較好買,隨到隨買。甚至有些場次可能只會有包場的感覺
② 第1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介紹
第1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於2014年11月15日起開始接受影片報名,並於2015年6月13日至21日舉行。1此次電影節分為競賽單元、展映單元、特別項目等部分。至報名截止日期,共收到報名參賽影片1099部,報名參展影片1808部,最終有14部電影入圍金爵獎(主競賽單元),15部影片獲得亞洲新人獎提名,11部影片參賽電影頻道傳媒大獎。競賽單元包括金爵獎(主競賽單元)、電影頻道傳媒大獎、亞洲新人獎3個部分。金爵獎採用「入圍制」評選模式,傳媒大獎採用「提名制」評選模式,亞洲新人獎由「入圍制」改「提名制」,2金爵獎增設了最佳紀錄片獎和最佳動畫片獎2個獎項。展映單元包括「絲綢之路風貌」、「金磚五國焦點」等影展,3參與此次放映影院達45家,展映影片近400部影片。4特別項目則為「互聯網電影嘉年華」和「成龍動作電影周」兩大特別活動,其中的「成龍動作電影周」設立8大觀眾票選獎項並頒發「鋼鐵人」獎。
③ 上海電影節2018願望清單 有沒有相關的影視百度網盤資源
相關影片有:飛馳人生 [小丑回魂][1990][懸疑/恐怖][美國/加拿大] [你從未在此][2017][懸疑 / 驚悚][英國 / 法國 / 美國] 網路網盤資源高清免費下載在線觀看
飛馳人生
鏈接:
提取碼: 2tjj[小丑回魂][1990][懸疑/恐怖][美國/加拿大]
鏈接: https://pan..com/s/1SI_MzaG427pbWk8HDy758g 提取碼: ytiy
[你從未在此][2017][懸疑 / 驚悚][英國 / 法國 / 美國]
鏈接:
提取碼: nja6
④ 誰還用攜程
五一長假將至,年輕人出遊的心情又按捺不住了。近日,「五一」火車票賣了前年3倍多、國內出遊人次或達2億等話題,先後沖上熱搜。
省錢、便利、安全、暢玩,這些是制定出行計劃時最重要的幾個要素,但也非常難兼顧,尤其在當下,各種平台、產品魚龍混雜,各有優劣,出行變得無比復雜。
田曦是一位資深驢友,僅旅行相關軟體就佔了手機一頁,出遊的每一個環節,比如旅行攻略、訂房、交通、 美食 、自駕租車、旅途助手等,她都分好類,把相關App放進去,甚至連地圖都佔一個格子,她取名為「好用的地圖」。
每個格子都包括4-9個App不等,在「交通」里,除了常見的去哪兒、飛豬、攜程,她還搜羅到不少小眾軟體,比如天巡旅行、iGola騎鵝旅行、Flixbus、Rail Planner等,前兩個是低價機票平台,後兩個是歐洲購票軟體。這些App瑣碎又重復,但田曦卻覺得每個都有用。
旅行社區馬蜂窩發布的《2021年年輕人品質 旅遊 報告》中提到,Z世代愛個性、重品質。更多的90後、00後已經不再局限於大眾出遊渠道,在信息高度共享、新平台不斷崛起的當下,他們更樂意在豆瓣、小紅書、抖音上 探索 更多出遊形式。
今年五一,思寧通過旅行團官方微信號報名了西北游,路線名叫「祁連之夏」,一路從甘肅張掖游到青海西寧,經過10多個景點。報名該旅行團的原因是,公眾號推送的旅程圖都很戳她。
相比之下,以傳統渠道起家的老牌出遊平台,在路線優化、內容個性化甚至是性價比方面反而沒什麼亮點。「一排刷下去,看不到吸引點。」報名上述旅行團前,思寧也曾上攜程、去哪兒搜過路線產品,卻沒有下單的慾望。
被別人分享的內容吸引,然後產生需求,是當今年輕人喜愛的出遊方式,也是低成本的流量生意。而攜程等老牌在線 旅遊 平台,最開始是以滿足遊客的「搜索預訂」需求來設計產品的,因此,獲客成本要高得多。
相對而言,攜程上提供的產品,價格也要更高。據易觀千帆數據,攜程平台中等及以上消費水平人群佔比為82.2%,且在過往5年間,攜程年度支出超5000元的消費用戶年復合增長達29%。
但中高端市場的覆蓋面不夠大,而且,別的平台藉助流量的優勢,也會有很強的競爭優勢,Fastdata極數在《2020年中國在線 旅遊 行業報告》中指出,低成本流量是美團在線 旅遊 領域的核心競爭力。藉助該優勢,美團在下沉市場攻勢兇猛。2020年,美團到店、酒旅營收212.5億元,超過攜程183億元全年總營收。
此外,逾三成在線 旅遊 新增用戶為95後,相比其他年齡段用戶,95後出遊更加頻繁,他們的收入及消費力有巨大成長空間。
這意味著,抓住年輕人,就抓住了在線 旅遊 市場跳動的脈搏。中國《2020年中國在線 旅遊 行業分析報告-市場深度分析與投資前景研究》中預測,未來我國OTA行業將朝著年輕化、周邊化、多樣化發展。新行業格局下,年輕消費群體勢必會被分流,行業優勢集中度將下降,品牌知名度外,性價比、服務體驗及個性化內容將成為年輕人權衡的綜合要素。
對此,攜程其實有清醒的認知,正如攜程在招股書披露的風險因素中寫到的,「( 其他平台 )利用它們已經獲得的流量,並將他們其他服務產品的用戶引至它們的旅行服務及進一步實現協同效應。」為此,在回港上市前夕,攜程發布了「 旅遊 營銷樞紐」戰略,開始從渠道導流轉向內容分發。
不過,目前的攜程,還是以高凈值用戶為主要服務對象。盡管品牌知名度高、用戶規模大、旅行產品多,但在年輕消費群中不再是絕對的首選項,在個性化十足的新興渠道面前,攜程曾經的價格、用戶體驗以及內容豐富度等方面的優勢打了折扣。
五一前夕,我們與幾位選擇了不同出遊方式的年輕人聊了聊,他們中有人通過俱樂部組織邂逅了愛情,有人因為搶票靠譜信任智行,也有人在微信群里拼車自駕游......
大家興趣不同,訴求各異,共同點是,攜程等老牌在線 旅遊 平台不再是這些Z世代年輕人出行的首選了,市面上越來越多樣的出遊渠道成為他們的新選擇。
豆瓣上跟團
價格低還「送」男朋友
茉莉 | 28歲 公關
在參加戶外俱樂部以前,我也是一名平平無奇的景區打卡愛好者。和很多人一樣,出去玩就是在12306定個車票,再用攜程訂酒店訂景區門票,逛吃三兩天,發幾個精緻的朋友圈。但我總覺得這樣的旅行缺了點什麼。
今年清明節,我終於等來了去庫布齊的機會。我在公眾號上報了個398元的低價團,3月30日晚上跟著幾十人的大部隊從北京出發,4月3日返京,官方只提供帳篷、車費、一頓早餐,食物和水都自備。我覺得OK,畢竟比起吃住,我更在乎同行的人、價格和風景。
第一次走在一望無際的沙漠,真的特別感動,大腦一片空白,被一種強烈的大自然的魅力折服。尤其看到沙漠野兔和蜥蜴一溜煙兒從我眼前跑過的時候,開心的都忘記拍照了。
參加戶外俱樂部的一般是年輕學生和上班族,領隊也是年輕人,我那次的領隊挺幽默的,帶著大家做破冰 游戲 ,露營篝火,氣氛特好。所以雖然沒吃到好吃的,也沒睡到舒服的酒店,但我收獲了不少朋友,還一不小心邂逅了愛情。
1號早上大巴剛駛進庫布齊的時候,我就產生了高原反應,身上沒帶葯,那一瞬間我真的後悔去了。這時候後排一個男生輕輕拍了拍我的肩膀,遞過來一片葯,我吃上休息了一會,身體也就慢慢恢復了。下車以後我連忙跟人家道謝,碰巧他也是一個人,所以那兩天就自然而然結伴而行了……
這不,五一假期我們一起報了潮尚俱樂部的「長島五日游」,相信也會是一次美好的旅行體驗。
微信群里拼車自駕
我被西藏的美震撼了
書函 | 29歲 游戲 開發
都說西藏是一個人一生必須要去的地方之一,我一直都想去看看。
今年3月,我從上家公司離職,開始醞釀這個大計劃。因為對318國道慕名已久,所以我放棄了坐飛機去拉薩,想著最好能找到朋友自駕。不幸的是,身邊的朋友沒一個有出去玩的打算,打工人嘛,除了辭職,似乎也沒這么大塊的時間用來旅行。
經介紹,我掃碼進了一個「西藏新疆青海旅行結伴」的微信群。和管理員聊過以後,我才知道這是一家旅行社的用戶群,類似的群還有10個,每個都是500人,可以理解為這家旅行社的「私域流量」。
於是我跟另外三個網友組成了一個四人小團,旅行社為我們配備了一個90後司機兼領隊,出發前三天組了個小群,互相熟悉了不少。
3月中旬,大家到成都集合,開始了為期10天的川藏自駕游。出發的那天清晨,下著窸窸窣窣的細雨,天空灰濛蒙的,但也沒影響我興奮的心情。
大概中午到了瀘定橋附近,在一家川菜館吃了旅途的第一餐,不得不說川菜真的是八大菜系中推廣做的最好的,我們幾個來自五湖四海的小夥伴,竟然都喜歡吃川菜。膽戰心驚的跨過瀘定橋,傍晚到了磨西古鎮,逛了一會兒,累得我吃過晚飯不久就睡著了。
第三天早上78點的樣子, 汽車 開到了海拔3990米的天路十八彎,一路在山脊上行駛,真的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中午到了理塘縣,看看到底什麼的風土人情養育出了丁真這么特別的男孩。領隊跟我們說,丁真火了以後,好多遊客都要求必須來看看。
穿過怒江72拐的時候,真的太考驗司機技術了,特別多急轉彎,有的地方沒護欄,我心跳都加速了。
從波密到林芝的一路,真的像在原始森林裡穿梭,恰好是個陰天,雲霧繚繞,美極了!進入拉薩以後,看著眼前的藍天、白雲和藍色的湖水,你會感慨天堂竟在人間!
拉薩有「一日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說,所幸我們一行人都沒生病,主要是春夏秋冬的衣服都有準備。而且可能是同齡人的緣故,在一起的十天很融洽,領隊也沒有強制消費,吃住幾乎都是我們自己選的,這點我還比較滿意。
總的來說,這是一次不錯的體驗,也可能是我幸運,「找對地方了」,以後出行我也會繼續嘗試繞過平台直接找當地的旅行社。
誤以為智行是官方App
沒想到比官方的還好用
芒果 | 24歲 公務員
得知智行不是12306的官方App時,有點驚訝。
畢竟在我華為手機的應用商店裡,搜「12306」跳出的第一個App就是智行,當時我理所當然認為這是官方軟體,直到與我隔壁的同事小賴聊起搶票時,才發現在同事iPhone的App Store里,12306才是搜索關鍵詞下的第一個App。
有這樣的誤解,更大的原因可能在於,這個智行還蠻好用的。
家在呼和浩特的我很少蹲點搶票,尤其是2019年底京張高鐵線開通後,就更不用擔心買不到票了,搶票這件事也完全交給智行負責,提前設置好車次和預搶票時間,我就再沒操心過,開售後的3-4分鍾,12306會准時給我發來一條包含車次與座位號的買票成功信息,順利無比。
在第一次預約搶票時,看到花錢提速的話成功幾率更大,因為從來沒有過搶不上票的體驗,心比較大,覺得這份錢不用花,沒想到第一次就免費搶成功了,此後也果斷選擇免費的普通加速。
我與不少朋友聊天時發現,在攜程、去哪兒、飛豬、智行這幾個搶票軟體中,智行的受歡迎度最高,也是大家一致認為搶票成功率最高的軟體,這一結論也許不具有代表性,但也是一種真實的反饋。
今年元旦前,我和小賴想去廣州跨年,為了節省經費,我倆錯過高峰時段選擇1號出發4號返程,經過攜程、去哪兒、智行三家對比,最終選擇了價格最低、時間段也不錯的智行,加上燃油費一共750元,另外兩個平台都是1000元起步。
臨近元旦,疫情多點散發,一位回遼寧探親的同事在火車站被遣返,知道這件事後,怕出現意外的我們還是選擇了退票,當時智行還沒開放疫情原因退票的流程,若走正常退票手續退不回多少錢。
我在微博上發現很多北京去廣州的小夥伴們都面臨著這個問題,一些小夥伴出主意給官方打電話詢問解決措施,撥打後國航回應3號前的票可以免費退,3號後的票要收相關手續費,但鑒於我們買的是套票,可以全額退款。我將這一情況反映給智行客服後,第二天退票頁面就開通了疫情免費退票的窗口,一周後退款就到賬了,而在2020年春節疫情爆發期間,我在去哪兒買的機票用了近1個月的時間才退款。
這次事件後,我更信任智行了,五一回家的票我也已經用智行搶到了。
為了避免捆綁消費
我選擇了官方平台
阿末 | 27歲 營銷策劃
以前我也用攜程和去哪兒,學生時期手機內存有限,能用一個App解決的問題沒必要下載兩三個,買票、定酒店、查攻略,攜程提供的出行方案還算符合我的要求,更重要的是,酒店和景點門票總有優惠券可用,買套票還可以更便宜。
但在2017年時,我喜歡的明星韓雪在微博控訴攜程捆綁消費,這件事情後,我開始嘗試別的渠道購票,打開攜程的次數越來越少。
期間我也嘗試過其他平台,體驗與攜程相似,頁面花里胡哨,很多隱藏消費項,一不小心就會掉坑,最後還是選擇了相對難用的12306。 相信幾年前用過12306的朋友們都深有體會,奇奇怪怪的驗證碼、一言不合就崩潰的系統,讓我嚴重懷疑12306到底是不是官方軟體。
好在,12306還算重視用戶體驗,在這些問題上熱搜後進行了多次系統升級與優化,難以分辨的驗證碼沒有了,系統崩潰的次數下降了,頁面變得簡潔且流暢,尤其是去年推出了候補購票服務,搶票成功率直線上升,比需要購買加速包搶票的第三方平台好用多了,至此,我成了12306的忠實用戶。
體驗到好處的我開始 探索 更多的官方平台,在頻繁出差的朋友推薦下,我下載了錦江酒店,有麗楓、維也納、希岸、7天等品牌的官方App,大部分城市基本都會覆蓋,選擇范圍還算可以。最重要的是,與美團、攜程、去哪兒相比價格具有優勢,開通vip後還能打8折,同時承諾若相比之下其他平台優惠力度更大可以申請退差價,這一點太吸引我了。
現在很多官方軟體做得都不遜於第三方平台,沒有中間渠道加價,也沒有防不勝防的隱形消費和捆綁消費,風險小且靠譜,售後也更完善。唯一的缺點是,比較浪費時間、精力和手機內存,但為了價格優勢和服務體驗,我還是選擇投入官方懷抱。
大眾點評里,有真實的評價
小麥 | 25歲 新媒體運營
怎麼說呢,我對攜程的態度還挺復雜的。
2016年,我在哈爾濱讀大二,在那之前我都是用攜程的,上學往返訂車票,和同學出去玩訂酒店、找餐廳找景點……使用頻率和美團不相上下。
後來,因為攜程的負面新聞很多,慢慢就用得少了。
去年8月換工作,正好趕上上海國際電影節開幕,因為喜歡藝術電影,我就給自己放了個假,一個人去了趟上海。聽說上海新天近有一家網紅漢堡店「Shake shack」,一直想嘗嘗,但是價格不便宜,也不確定好不好吃,就猶豫了。
在閨蜜群里吐槽的時候,她們說「你可以上大眾點評看看評價啊,大部分都蠻真實的」。我這才第一次安裝大眾點評,看到不少評價確實挺實在的,食物種類、單品口感、就餐環境、價格都有詳細介紹,心裡終於有了底,順著地圖去打了卡,吃的很開心。吃完我也在上面寫了一個很詳細的評價,希望給其他人提供一點借鑒吧。
從那以後,找餐廳逛景點之前,我都會去大眾點評看一看,看得多了也就能分清真實評價和水軍的區別了,真實的還是佔大多數。
本文源自燃次元
⑤ 上影節搶票如山倒,這些片足不出戶就能看到 有沒有相關的影視百度網盤資源
相關影片有:[理智與情感 Sense & Sensibility][2008][全集][英劇] 《侏羅紀公園2:失落的世界》網路雲網盤下載[MP4/mkv]藍光[BD720P/HD1080P]UC網盤(1997) 泰坦尼克號 Titanic [完結][英劇] [茜茜公主 Sissi 1~3][愛情/歷史][奧地利] 網路網盤資源高清免費下載在線觀看
[理智與情感 Sense & Sensibility][2008][全集][英劇] 鏈接: https://pan..com/s/1h1ab5ol8xLfu5ueLNz1eZg
提取碼: qm6j《侏羅紀公園2:失落的世界》網路雲網盤下載[MP4/mkv]藍光[BD720P/HD1080P]UC網盤(1997) 鏈接: https://pan..com/s/1iZ1Fg62KulvYAlCR9lCwyA
提取碼: z8iq泰坦尼克號 Titanic [完結][英劇] 鏈接: https://pan..com/s/1xWsXwOXGhzRuY6aOWW5MAQ
提取碼: s6s2[茜茜公主 Sissi 1~3][愛情/歷史][奧地利] 鏈接: https://pan..com/s/1D8-YOe4Rjih17OzWEQqf5g
提取碼: 4jbn
⑥ 小偷家族為什麼引搶票戰
由是枝裕和執導,中川雅也、安藤櫻、松岡茉優、城檜吏、佐佐木美雪、樹木希林主演的電影《小偷家族》將亮相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展映單元,這將是該片首次在國內放映,並已在影迷間引發了一場空前激烈的搶票大戰。
開售前,影迷們紛紛在網路上轉發錦鯉,並早早定好了鬧鍾,希望能夠搶票成功;開售後,該片幾千張票半分鍾內全部售罄。大批沒有搶到票的影迷在社交平台發出求票換票的呼聲,更有影迷化身段子手,「《小偷家族》一張票換上海內環一套二手房」,幽默調侃讓人忍俊不禁的同時,也深深感受到影迷們搶票失敗的遺憾心情。
⑦ 上海國際電影節首次錯時開票火爆嗎
6月9日7點,90後小陸在「奪命連環」鬧鍾鈴聲里起床,守候在手機前。今天,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正式開票,首次實行錯時開票的方式,8點淘票票網上開票,兩小時後,10點電影院前台開票。熱門影片遭「秒殺」「怕自己又睡過去,我又定了7:55的鬧鍾。」小陸笑著說,比起不少網友,自己非常「佛系」。微博上,許多影迷秀出自己的EXECL版排片表。
據淘票票官方數據,一分鍾內,有超5萬張影票售出;五分鍾後,數字飆升到超15萬張。8點58分,出票數已經突破23萬張,只花了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就超越了去年上影節的線上出票數。
有不少沒有搶到票的影迷趕往上海影城排隊,等待10點鍾影院前台開票。「來碰碰運氣」是他們共同的心聲,不過,現場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影院的購票系統也是淘票票的票池,網上已經售罄的熱門電影票,影院也愛莫能助。
上海國際影視節中心主任,上海電視節、上海國際電影節組委會執行副秘書長傅文霞告訴記者,電影節根據售票的情況,尤其是熱門電影,會與片方聯系,爭取加映。一旦得到授權,將會通過官方微博、微信及時把加映的影片、影院和售票時間及時公告。
來源:東方網
⑧ 燈塔之下,老樊的阿里文娛整合術
2017年,當俞永福向逍遙子與井賢棟反復建議,要老樊(樊路遠,花名:木華黎)轉崗文娛擔任阿里影業董事長兼CEO時,誇克君曾表示,真會拉人,這人能引爆消沉的阿里影業。
表面看,老樊跟文娛無關。其實,早在2014年,貓眼崛起,阿里也開始強化影視基礎設施入口服務,當年10月抽了批人成立淘寶電影(今日淘票票前身),負責人就是老樊,且還是馬雲親自點的名。
老樊轉崗日,誇克君說,影業系香港上市公司,股權復雜,以它為抓手,推動文娛深度整合,符合節奏。初期,他會依託影業鍛造一些平台級方案,持續驅動整個文娛的組織與商業模式變革。
那周期,文娛常有爆款,但多是影業、優酷各自獨立的整合營銷案,機動、不穩定,沒有相對標準的服務,整個文娛缺乏協同級平台與可持續的商業模式。運營效率低,內耗嚴重。加上文娛屬集團財報失血最重板塊,士氣亦不足。
作為阿里合夥人的老樊,曾長期負責支付寶,特擅整合、協同,定義戰略,打造平台級方案,引爆市場。支付寶中期發展與余額寶誕生不說了。其實,進文娛前,影業 娛樂 寶跟他也有關系。
兩年過去,今日看,影業、文娛的變化不但印證了當初預判,很多方面甚至已遠超期待。
這里先以一個例子看看。
燈塔之下
前日,上海電影節揭幕,阿里影業舉行了一場「洞察·動力」電影口碑動力研討沙龍,公布了「燈塔」平台全域營銷進展。
「燈塔」本是去年4月誕生的一款基於數據與技術的宣發平台。幕後定義人就是老樊。
在誇克看來,「燈塔」就是老樊初期依託阿里影業主持鍛造的宣發平台,未來將成為整個影視工業新營銷方法論輸出的基礎設施,也是阿里「新商業操作系統」在影視領域的落地。
本地影視工業雖不能說靠天吃飯,但缺乏品質化標准,整個行業良莠不齊,一直缺乏互聯網基礎設施的服務。
截至目前,「燈塔」已現出一種超越宣發概念的生態能量。
阿里大文娛電影業務負責人、阿里影業高級副總裁、淘票票總裁李捷前日表示,經過一年多 探索 與沉澱,燈塔已跨越產品概念階段,進入「最佳客戶實踐階段」,成為廣受片方認可的宣發新基礎設施。
「燈塔數據服務已進入2.0周期,它主要解決兩個問題。」她說,一是更動態,尤其即時把控用戶反饋,洞察口碑與圈層,為定檔與調檔提供決策;二是更前置。通過預告監測、人群定位模型及排片監測,可讓內容「看見」觀眾,製作明晰市場,把握增量。
燈塔平台首席數據科學家易宗婷還原了平台引爆宣發的基本邏輯,主要是定人、定調、定檔。比如燈塔將人群、影片類型等要素切分成了九大區域,基於數據與技術,提前鎖定潛在觀影人群的區域分布,然後測試檔期,結合燈塔「檔期日歷」工具,可直觀看到每個周末大片熱度、競品重合度,最後給出差異化定檔建議。
不要覺得他們只是務虛。事實上,一年來,燈塔已經過許多爆款驗證。
《何以為家》版權引進方路畫影視CEO蔡公明說,如果沒有燈塔的參與,這作品很難做到今日成績。
「製作電影可能是一個感覺,但營銷一定是靠數據。」他說,自己在其他行業做過多年營銷,離開數據,營銷不過盲目行事。
當然版權方並非沒有數據。投資階段都有對基本預判,但數據不夠精細。而通過合作,他發現與燈塔的數據對文藝類型片的分析相當細致、精確,遠超過自己對文藝觀眾的判斷。
比如,一開始,他認為核心觀影人群將以女性為主,最後數據卻完全相反,男女分別為73%、27%。比如,他本來預計,年輕人可能不感冒這作品,而實際觀眾卻比普通電影觀眾更年輕,更活躍,25歲以下購票用戶較商業點映受眾高出8%。
燈塔的價值有更多體現。包括海報與片名數據決策等。蔡說,《何以為家》作品相當壓抑,結尾更是悲傷。海外上映時,海報多用灰色與陰暗色調。而燈塔數據顯示,觀眾更願看主人公,覺得孩子演技很好,長得也帥。蔡明白這一定是廣告重點。於是不僅調了色調,採用了孩子大頭像,而且是一個微笑的頭像。看上去與影片基調背離,最後實效很好。
中文片名也是。最初引進中國時,外語名已傳播很久。當時蔡比較糾結,不更名,對中國觀眾沒太大意義。調整則可能會流失一些文藝觀眾。不過根據燈塔數據,他們還是決定調整。事後證明,選擇對了。執行階段,他們在淘票票與其他平台上,為《何以為家》標注載入,兩部分觀眾都沒有流失,甚至增量明顯。
事實上,這只是一年多來阿里影業燈塔參與的諸多爆款之一。《我不是葯神》、《無雙》、《流浪地球》、《綠皮書》都是如此。
李捷透露,燈塔的產品大圖,已規劃到3年以後。 未來,將不斷完善數字化宣發服務,助推更多影片項目。
6月24日,阿里影業將迎來五周年紀念日。今年以來,它已陸續發布多部「錦橙合制計劃」影片,包括《刺殺小說家》、《拆彈專家2》、《第一爐香》、《我在時間盡頭等你》等,導演、監制、演員陣容豪華,目前多部已殺青。
大文娛超級協同平台
繞這么遠,問題來了:為什麼說,一個宣發平台透露著老樊依託阿里影業整合文娛的節奏與用心?
首先,若你有心梳理一下,自去年4月燈塔上線後,談到它,老樊與李捷等人雖然說它是阿里影業在影視營銷環節尤其宣發層面打造的基礎設施服務,尤其「以用戶為中心」實現全流程觸達,但他們每次都是站在文娛乃至阿里生態打通的高度強調。
他們的用心,就是要藉此實現阿里文娛甚至阿里集團多業務核心平台間的相互整合,串聯起用戶不同場景,推動板塊間產生生態共振。他們甚至將這稱為「未來的戰略導向」。
在我們看來,這確實也是阿里影業與文娛集團內部版圖急需的支撐。
你知道,過去幾年,文娛體系,無論影業、優酷還是現場越來,雖然輪番上演過爆款案例,負責人也都強調整合、協同、融入阿里生態體系,實際上,截至2018年,許多營銷都帶有機動特徵,缺乏穩健的平台化產品支撐。
一句話,那個周期,整個文娛沒有一款真正意義上的平台級產品。它反映的根本問題是:文娛缺乏深度整合。所謂深度融合,除了組織體系、統一架構,主要就是數據與用戶打通、技術資源共享,而最後必須在關鍵環節呈現為相對統一的平台入口。當然,後者建立在前者基礎上,但沒有後者,其他都是空話。
燈塔平台呢?讓我們看看它的核心要素。
表面上,燈塔確實是為電影片方宣發公司服務的,它是一種全程可視化數據驅動、規模化資源投放、可量化的一站式宣發營銷平台。本質上,它就是一個數據化、智能化的宣發平台。它背後的基礎部分為:
燈塔背後的用戶,除了來自淘票票、優酷、大麥系外,更有支付寶、手淘兩大入口。這是一個超過10億級別的服務平台。
而且不僅用戶規模大,數據維度也很豐富,甚至已經跟貓眼、愛奇藝們建立了合作。這有利於分析和把握用戶文娛需求和興趣點,實時洞察數據變化,實現效果檢測,便於片方及時調整、優化宣發策略,精準觸達。
除了上述各大入口,文娛還有內部的UC、阿里系分眾傳媒等資源,通過與外部富媒體合作,可以實現內外協同,所能調動、觸達的范圍、網路規模效應,遠勝單一或有限平台成效。
而且,支付寶的存在,可以實現完整的閉環服務,並為未來深度的會員運營與服務奠定基礎。事實上,2017年阿里88VIP升級時,最大的亮點之一,就是文娛會員的融入,以及文娛服務的協同。它產生了許多出奇的效果。
燈塔目前對外宣稱是片方宣發平台。事實上,就專業版品類看,它已覆蓋電影、電視、網路視頻、移動端短視頻。未來一定會進一步覆蓋音樂、 游戲 、文學等流媒體,實現全品類服務。如此,燈塔就有望成為整個文娛行業的一個基於數據的智能化營銷平台。
燈塔平台的數據智能工具日益豐富。一年多來,熱力站、大V寶、爆米花指數、試金石、點映寶、萬店齊發、八爪魚眼花繚亂。
它也不是孤立的線上入口。它從一開始就構建起了線下服務體系,尤其是燈塔學院。如此它的許多服務都可以形成一種類似「新零售」的模式,壯大供給端。事實上,過去幾年,供給端一直是阿里文娛破解的關鍵難題。影視行業規模不大,又很零散,整個行業的參與主體,相比其他行業其實遠不夠豐富。
此外,它的信息流也頗類整個淘系平台了。燈塔已成為影片與觀眾的互動平台。
燈塔不是孤立的平台。它還有去年公布的內容拓展計劃「錦橙合制計劃」、IP平台阿里魚、衍生品服務以及影視金融服務平台 娛樂 寶等。
這些計劃與阿里文娛眾多數娛內容品類、線上線下服務體系結合在一起,再加上阿里集團的生態資源,就構成了橫向品類完整、縱向貫通的全產業鏈平台服務體系。
結合上述三個方面,你能看出,阿里文娛以阿里影業尤其燈塔平台為核心,正在全面貫通產業鏈,形成一種端到端的服務模式,這也是一種典型的S2B2C商業模式。
站在這視角看燈塔,想說,它就是阿里文娛截至目前最高程度的協同平台。
看不到的蹉跎
說到這里,另外一重問題也來了。那就是,為什麼之前沒有類似的平台級產品,僅僅是因為數據與技術層面沒有打通嗎?
說到數據與技術,其實,早在2017年上半年,誇克采訪阿里集團CEO逍遙子時,他就提到,已打通文娛的數據。我想這個層面應該不是最大的障礙。
那是什麼呢?誇克認為,跟大文娛成軍之後的基礎定位深有關聯。
梳理一下阿里文娛版圖誕生以來的戰略定位,你會發現,有一個方面,無論是當初阿里數娛負責人劉春寧、阿里影業前任CEO張強,還有前任大文娛負責人俞永福,始終沒有真正講清楚。那就是阿里影業的內容定位。
我還記得,2015年上海電影節上,劉春寧、張強都強調了互聯網服務的定位,涉及到阿里影業自身的內容,總有些忌諱、忌憚的意思。他們似乎生怕得罪影視公司。那一年,阿里影業某高官因為言論問題,一度引來討伐。
俞永福在文娛集團第一波整合與定位上發揮了關鍵作用。但在細處同樣沒能打好基礎。2017年上海電影節上,他精闢地強調了電影工業3C新基礎設施定位,即Consumer(用戶觸達)、Commerce(商業化)、Content(內容產業化)。但是,在阿里影業自身內容定位層面,他雖然說也會做一部分內容,但姿態有些妥協,沒有表達出非常明確的戰略定位。而2016年到2017年,阿里影業內容策略,一會買買買,一會要主控。最後的結果卻是,越是所謂大片,最後越是慘淡。
這種戰略定位的矛盾,反映在基礎設施服務打造上,就不太可能誕生真正有效的平台方案。因為,你缺乏更有可驗證的內容生產的品質、標准化流程。
阿里影業之前參與的內容雖然也有所謂爆款,但缺乏方案沉澱,缺乏說服力。當你自身沒有多少克驗證的案例時,你的全棧式的智能宣發平台,同樣就缺乏說服力。
而且,上一周期,由於阿里影業資本運作頻繁,一度引發上游產生較多界碑。連續三年的電影節上,我們都能感受到一種對立的火氣。
當然,若全面涉入內容,阿里影業就變成了影視公司,顯然也不是它的目標。
所以,2017年,當俞永福反復向集團建議,要求老樊轉崗阿里影業時,它已面臨明確的戰略定位了。它必須對外說清楚。否則不但影響整個產業鏈合作,它也不可能打造出富有效率與品質的新基礎設施服務。
隨後幾個月,老樊開始發聲,尤其集中在做不做內容上。2018年上海電影節,他直接了當地說:「不做內容是外界誤解,阿里影業一定會加大對優質內容的投入。「
這是阿里文娛版圖成軍之後最為明確的表達了。而它與「新基礎設施」的定位結合,在後來的表述中,就成了阿里影業的「雙輪驅動」。
恰從老樊上任後,阿里影業開始變更過去內容策略,不再撒胡椒面一樣合作,也不再強調所謂主控,但在優質作品選擇、合作范疇上,卻越來越深入。而從《戰狼2》開始,阿里影業參與的諸多作品都成了爆款。
同一周期,2017年醞釀、2018年推出的燈塔平台,與阿里影業內容布局共振,智能宣發成效持續得以驗證與提升。去年9月,今年1月,它連續兩次升級。而此次沙龍,誇克認為,同樣是一次升級的計劃。
誇克認為,如果沒有2017年以來戰略定位的調整、組織架構調整、內外協同甚至文化及價值觀的重塑,想取得上述成效,幾乎不太可能。
這背後,阿里影業、阿里文娛乃至阿里集團都因此做出了調整。老樊轉崗大文娛之後,我們已經看到諸多關鍵事件發生。比如:
同一周期,我們也看到,先是阿里影業,接著整個文娛,老樊持續重塑著內部文化。過往職業經理人、過於側重內容維度的專業人士雜糅的文化,正進一步改造中。據說,老樊主要辦公地已經在優酷單元。
這一系列信號,給我的感受是,這個阿里合夥人正在主導整個文娛正在走向深度融合階段,一是文娛內部版圖,二是文娛與阿里集團整個生態之間。
而面向外部,在我的觀察中,此前,脾氣有些爆、說話不容置辯的老樊,腰身反而變得特軟,幾乎都變成處處政治正確的謙卑角色了。我想,這裡面一定有他為文娛灌注的老阿里平台風格。這種責任,職業經理人不可能擔負起來。
老實說,前日現場,讓我突然想起阿里集團2017年開始落地「新零售」時面臨的考驗。
當初,阿里的 探索 主要靠鬆散的戰略合作或輕度資本合作方式,它試圖打通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成效很差。因為合作方信任度不夠,很難開放、共享底層數據。至於變革商業流程,更不可能。如此,一些案例,甚至包括2017年年初作為新零售啟動的關鍵項目——聯姻百聯旗下聯華,事實上遠未達到成效。後來,阿里通過幾種業態的重金投資、收購、控股,甚至獨立布局盒馬鮮生,加上密集的組織架構調整,才真正打通底層、線下,建立起協同有效的服務模式。
一年半後,阿里集團提出「阿里是一種商業操作系統」,這是「新零售」初步奏效後的方法論輸出動向,也是全新的商業定位。
所以,誇克認為,2018年上海電影節揭幕日,阿里影業渲染「燈塔」平台,就不是偶然,考慮到目前整個行業尤其上市公司的慘狀,許多服務開始走向行業集約化,於它來說,實在是一次難得的滲透機會。
當然,於阿里影業來說,面前的挑戰依然艱巨。因為,這個行業整體規模非常有限,2018年整體票房遠不如本地一家中型互聯網公司的營收規模。即便能左右較高市佔,於它來說,這階段其實也沒有實質性意義。真正的挑戰在於,它能否為未來鍛造一種可持續的商業模式。這決定了,它必須一面保持持續開放,藉助文娛與阿里集團建構基礎設施服務,一面還得持續深度融合,形成不同於目前市場上的服務形態。
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沒有3到5年,甚至更久,想出現規模效應,還非常困難。
這點,老樊非常清楚。他應該明白面前壓力。這不止是馬雲定義的雙H戰略之一,也是逍遙子全力重構、鍛造的阿里新商業業態。至少目前,影業、文娛與阿里集團之間,遠不是理想的融合模式。一切尚早。不過,正因如此,阿里在文娛領域的布局,也令人報以更多尊重。接下來,老樊的執掌之旅,應該也還會有更多的故事吧。
誇克,最小的粒子,微末的洞察
⑨ 第1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影節流程
時間地點活動內容參考資料整個影節期間
(2015-06-13至21日) 上海所有參加展映放映活動的影院競賽單元及展映單元影片展映 2015-06-13晚上海大劇院開幕式,放映開幕片 2015-06-14至18日上海銀星皇冠酒店金爵廳、上海展覽中心等金爵電影論壇 2015-06-19晚上海文化中心大寧劇院亞洲新人獎紅毯儀式及頒獎典禮(第12屆) 2015-06-20晚上海中華藝術宮電影頻道傳媒大獎頒獎典禮(第12屆) 2015-06-21晚上海大劇院金爵獎頒獎典禮暨電影節閉幕式,
放映閉幕片《戰火中的芭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