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58歲開始拍戲,73歲成「百億老太太」,她的故事遠比你想得更精彩
1978年的一天,正在文化館啪啪打字,每天干著重復工作的葦青,心生苦悶:「這樣的日子,什麼時候才是個頭啊?」
每每有這樣負面想法的她,給自己催眠:「不管怎樣,你還能接觸到舞台表演、話劇明星不是嗎?很多人都沒這個機會呢。」
這樣的想法,葦青每隔幾個月都要出現一次,嚴重的時候,她甚至想辭職,去追求表演夢,卻礙於現實與安穩,「得過且過」。
然而,未來的事誰也說不準,才30歲的她並不會料到,未來的她在58歲的時候接觸了自己的夢想,在演員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說起葦青這個名字,可能大多數人都不認識,但一提到她演的角色,很多人都會恍然大悟:原來是她!
58歲正式出道, 拍戲十五年 ,意外成百億票房女演員,葦青的故事遠比你想得更精彩。 想來,年輕時的她一定想不到,若干年後自己竟成了有名的老戲骨。
2002年,《炊事班的故事》一經播出,備受追捧,其中最可愛、最吸粉的小毛大火,演員毛孩也炙手可熱。
彼時遠在河南的老母親葦青還傻傻不清楚,兒子已經成了大明星。
而她卻陷入了昏天黑地的痛苦當中,胸悶、心慌,整晚整晚地睡不著,一個人就睜著眼睛在那想: 「退休以後,我幹嘛呢?」
懷著對未來的迷惘,她想了很多天,發現她自己啥也幹不成,一方面因為年齡的阻擋,一方面因為她真的不會干。
久而久之,她煩躁不安、喜怒無常,有時候否定自己:「我好沒用啊,什麼家務活也不會干。」
嚴重的時候乾脆不想活:「活著好沒意思,好想死,跳樓,對,我跳樓就能解脫了。」
對葦青而言,退休在家的快活日子,她不想享受,她只覺得壓抑、悲傷, 社會 拋棄她這種大齡中老年婦女了。
子女們有自己的事做,就連老伴兒還能忙活工作、家務,而她呢,無所事事,像個閑人。
強大的落差感讓葦青患上了更年期綜合症、抑鬱症,她開始封閉自己,半個月不出門。
跟現在的「宅」不同,她一個人坐在屋裡發呆,腦子里肯定胡思亂想著什麼,葦青的老伴兒生怕她想一出是一出,趁他不注意,就真去跳樓了。
於是,老伴兒守著她、順著她,哄著她吃飯、喝水,吃完飯不用她收拾碗筷。
寒冷的冬天,老伴兒給她穿鞋、穿襪子、放暖寶,無微不至的細心呵護,但這並沒辦法根治葦青的心病。
老伴兒沒法子,女兒毛毛太忙,空不出時間,他只好打電話給遠在北京的兒子毛孩: 「兒啊,你媽她情緒不太對,我實在是拿她沒有辦法,你回來一趟吧。」
毛孩一聽,迅速買票回了河南老家,他跟父親說:「要不把媽接到北京去,我帶她去醫院看看。」
兩個人一合計,說走就走,得到確診抑鬱症的消息,毛孩心情很沉重,立馬放下了北京的演藝事業,回家陪伴媽媽。
後來,毛孩的爆紅如轉瞬即逝,無戲可拍,葦青愧疚地說:「沒有兒子,就沒有如今的我。是我當年耽誤了他。」
在毛孩的陪伴下,葦青的情緒漸漸穩定,毛孩便回了北京。
而葦青也因為偶然的一次機會跨越年齡界限,58歲踏入演藝圈,圓了自己年輕時的夢。
小時候的葦青還不叫這個名字,本名是柴正榮,河南平頂山人。
人如其名,她有著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或許是因為她從小在紅色革命的家庭中長大,根正苗紅。
少時的葦青喜歡藝術,14歲她便進入部隊的文工團,從事歌唱、表演的工作。轉業後,她當過播音員、文化局的工作人員,卻始終沒有登上正式表演的舞台。
或許是心中遺憾,她把兒子毛孩送入了中戲,成為了一名演員,把女兒毛毛送進軍藝當編導。
唯獨沒有想過,自己能登上表演的舞台,然而這個心願,卻在兒子的推波助瀾下、2006年的電視劇《任長霞》中實現了。
機緣巧合之下,會說河南話的葦青被推薦去了《任長霞》劇組,飾演寇大媽。
雖沒有接受表演的訓練,但歷盡千帆的葦青演起戲來,卻不輸那些實力派演員,自然的演技絲毫看不出她是個新人。
就連導演沈好放看了她的表演之後,久久沉浸其中無法自拔,回過神來的沈好放導演,握著葦青的手,情深意切地說了句: 「老師,您一定得去北京拍戲,要不然就可惜了。」
這句話給仍在自我否定、情緒低落的葦青莫大的信心;那一刻,一點點下沉的她便如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奮不顧身地前進。
她「任性」地沒有徵求老伴的意見,沒有提前知會在北京工作的女兒、兒子,一個人背著行李,來到了北京。
將近60歲的葦青,面對北京的高樓大廈、燈紅酒綠,有了種無力感: 老了,跟不上時代步伐了。
最為明顯的就是,想拍戲的葦青,一個人在家等著戲找上門來,不知道北京電影製片廠可以等戲。
雖然有「內行人」毛孩這個兒子,倔強的葦青卻並不跟他張口訴說,以至於毛孩,壓根都不知道母親突然來北京是為了幹嘛。
在葦青正躊躇滿志,害怕沒人找她演戲的時候,另一邊 《王貴與安娜》的男主林永健 卻煩躁得很,跟老婆吐槽說:「累死了,我這媽真難找!」
林永健善解人意的老婆,給他看了《任長霞》的片段,給他出主意:「你看看這老太太呢?我看著演技不錯。」
忽然,林永健跳起來,急忙給導演打電話:「導演!別找了,我的媽有啦!」
人在家中坐的葦青,愣是沒想到,自己竟真能等到戲約。在葦青的精湛演技下,一個窩里橫的農村老太的形象頓時栩栩如生,「王貴媽」這個角色深入人心。
孝順的毛孩一聽這事,立馬讓《炊事班的故事》導演給葦青弄一集,過過癮。
有了兒子助力的葦青,漸漸在圈內有了名氣,接了不少戲。但當《鐵梨花》找來的時候,葦青還是嚇了一跳:「我咋這么幸運呢,這么個好角色砸到我頭上。」
她並不知道,只有當一個人努力到極致,才會有所有人為她讓路的好運。
某天晚上,葦青一個人沉思:最近的幾部戲,我表現還不太好,最大的問題就是台詞。
這么大年紀,記憶力減退很正常,可如果想繼續拍戲,台詞不能拉胯。
於是,葦青就用了最笨的辦法,記一句忘一句,那就抄!抄著抄著,自然爛熟於心。
不僅於此,她揣摩角色起來也很是嚴格,先是寫個300頁的人物傳記,在家還找人跟自己對戲。
說起這事來,葦青的老伴兒十分委屈: 「她在家的時候,基本上都把自己關在房間里。但她在揣摩角色的時候,不允許家裡發出任何聲音影響她。」
老伴兒面對葦青「過分」的要求,只能寵著,自己輕輕地洗碗、拖地,有電話關上家門出去接。
家裡有個好男人做好後勤保障,葦青自己又刻苦認真,拍戲的時候各個導演對她贊不絕口。
2014的電視劇《紅高粱》,鄭曉龍導演四處找演員,可最先定下來的不是周迅、朱亞文等大咖,反而是「四奎娘」葦青,朴實真誠的表演足以看出她的演技。
都說,表演有三個境界,誇張、刻意地「大開大合」、收放自如、人角合一。
而葦青便是第三種, 你分不清她究竟是不是表演,她用她前半生豐富的人生閱歷豐滿了角色。
對於她來說,成名只是早與晚而已。
2017年,火遍全國的《戰狼2》中有一幕讓所有觀眾失神。
「我不能讓他回來找不著家啊」,僅僅一句話、幾秒鍾的言語和動作,就讓一個失去兒子的母親變得生動,無人不為葦青的演技動容。
但最精彩的還是《我不是葯神》中白血病老奶奶那一幕,足以奉為這部電影的經典片段。
「你就能保證你這輩子都不會生病嗎?」 沒有眼淚,卻把一位備受病痛、金錢煎熬的老奶奶演繹得淋漓盡致,求生的本能讓觀眾們潸然淚下。
成年人的生活都不容易,有人為碎銀幾兩奔波,有人為下一頓沒著落而發愁...
面對現實的敲打,葦青選擇用實力說話,就以上兩部電影票房就達120多億,故而觀眾們稱她為「百億老太太」、「中國最貴女演員」。
如此成就,影壇上少有。
更難能可貴的是,葦青不僅在影壇深耕,電視劇她也不落下;她飾演過《河神》中搞怪又可愛的神婆;
《安家》中蠻不講理的吝嗇鬼太表姑奶奶...
幾乎各種各樣的奶奶她都演過,卻毫不讓人感到串戲,這正是她的魅力所在。
她曾說: 「提高演技,最重要的是找到角色的魂。」 有了人物底色,再加以觀察生活、捕捉細節,角色自然活靈活現。
如今73歲的葦青家庭幸福,老伴兒理解、包容她,兒子毛孩的發展雖不如自家母親好,可演技、態度都擺在那,相信他總有一天能被人看到。
事業上,葦青仍然在拍戲,近幾年來都是五六部拚命地拍。
很多人不解,都這么大歲數了,這么拼幹啥呢?為了賺錢?
其實不然,有些人哪怕老了,心態卻還是年輕的,葦青就是如此,她曾坦言:「我是在用生命演戲,如果可以的話,我還想演吊威亞的武打片呢!」
年齡局限不了葦青,在她的身上,我們看到了 「只要有夢想,肯努力,一定不晚,年齡永遠不是困住上進的枷鎖」的可能性。
半路出道的葦青,從藝將近十五年,卻憑借著她自己的年輕心態、永不放棄、努力拚搏的精神,在演藝圈劈開了一條屬於自己的路,被人尊為「老戲骨」。
哪怕沒有正經的表演經驗,哪怕她年齡大,她都毫不猶疑去做,靠著自己的人生閱歷去感受、去表演,不僅治癒了抑鬱症,也治癒了自己。
所以,在繁華世間,你可以短暫忽略年齡等現實因素,盡情地去嘗試、試錯、冒險, 人這一生,有無數種可能!
-END-
【文 | 阿椰 】
【編輯 | 語非年 】
看過爆紅的《長津湖》,再和馮小寧「三部曲」一比,差距就出來了
為嫁張國立終身不育,前夫身價過億說她自作自受,鄧婕是否後悔過
❷ 小哥哥小姐姐們,求美劇推薦
與電影市場不同,2018年的美劇市場不僅競爭激烈,到目前為止尚未出現一部現象級的美劇作品。除此之外,新、老劇集被砍的數量也是歷年同期之最。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除了各家平台對收視率的要求之外,還有一點就是2017年底到2018上半年的冬、春季檔新上美劇數量也非常可觀:僅2018上半年就有70部新番美劇開播。這么多的美劇,即使像美叔這么敬業的人也不可能全部看過來……今天美叔跟大家分享10部2018年新上的美劇,根據其在爛番茄、 Metacritic、IMDb以及豆瓣的評分做一個排名,如果你最近不知道看什麼的話,可以挑幾部瞧一瞧。
No.10《最後的匪幫》(The Last O.G.)——首播日期:2018.04.03
《殺死伊芙》海報
爛番茄:97%;Metacritic:83;IMDb:8.7;豆瓣:8.7;類型:懸疑/驚悚。
BBC America驚悚美劇《殺死伊芙》應是春季檔中最受矚目的新劇了。《實習醫生格蕾》(Grey's Anatomy)女星吳珊卓(Sandra Oh)以及《白公主》(The White Princess)女星朱迪·科默(Jodie Comer)搭檔雙主演。首播前已獲得第二季續訂,而第一季的表現也的確沒讓人失望。不僅評價高,在收視率方面也不斷突破,成為BBC America歷年來表現相當傑出的劇集之一。該劇故事改編自盧克·詹寧斯(Luke Jennings)的中篇小說,講述軍情五處職員伊芙聰明敏捷,對於內勤工作感到無趣,她的生活因追緝優雅的精神病態殺手維拉內娜後開始改變。
❸ 《守望先鋒》麥克雷金屬扣上的獨特刻字都意味著什麼
《守望先鋒》麥克雷金屬扣上的獨特刻字都意味著什麼,相信很多小夥伴都想知道關於《守望先鋒》麥克雷金屬扣上的獨特刻字都意味著什麼,一起來看看吧~
他的西部牛仔帽下總藏著一絲放盪不羈的笑,嘴角叼著半根沒有味道卻一直在掉渣的雪茄,肩披斗篷遊走在西部的無法地帶伸張正義。在他的腰間,奪目的金屬扣讓整個人物都鮮活了起來。那麼金屬扣上的獨特刻字都意味著什麼呢?
常見的刻字“BAMF”其實是“Bad Ass Mother Fucker”的意思,中文可以翻譯為狂帥酷霸屌炸天的大壞蛋。即便麥克雷已經人到中年,但依然是個壞小子。
隨著皮膚的變化,麥克雷的個性特點也有了細微的調整,腰帶的刻字給了我們明顯的提示。
在橙皮“賭徒”和“贏家”中,麥克雷的腰帶刻字變成了“HOLDEM”——撲克。
在橙皮“怪客”和“俠盜”中,麥克雷的腰帶上刻了一個神秘的logo,為了營造神秘感而憑空設計圖案並不是暴雪風作風,不過筆者暫時沒有找到這個logo的出處。
在2016夏季運動會皮膚“美國選手”中,麥克雷的腰帶刻字變成了“USA”——美利堅合眾國。
在聖誕節皮膚“斯克魯奇”中,麥克雷的腰帶刻字變成了“GAMF”。這個皮膚出自奇幻電影《聖誕頌歌》,講述了主角斯克魯奇這個吝嗇鬼是如何在聖誕節受聖靈感召良心發現的。所以腰帶上的“G”是“Greedy(貪婪)”的意思。
在國王行動皮膚“黑暗守望者”中,麥克雷的腰帶沒有了刻字,而是變成了骷髏頭樣式的死局幫logo。死局幫是臭名昭著的非法軍火交易組織,麥克雷在被守望先鋒逮捕前是死局幫最令人膽寒的一員。
在前不久剛剛推出的2017夏季運動會新皮膚“沙灘游俠”中,麥克雷頭戴草帽,上半身裸露,腰帶刻字也變成了“SAMF”。迷人的肌肉線條和古銅膚色不得不讓人認為這里的“S”代表著“Sexy(性感)”,而“SAMF”就是“Sexy Ass Mother Fucker”,這也是最受玩家歡迎的解釋版本。
但是守望先鋒首席編劇Michael Chu剛剛發布藍貼給出了一個令人意外的解釋:“S”指的是“Sarsaparilla”。這個高難度詞彙本意為墨西哥菝葜,是一種天然植物,後來也指一種以它為原料調配而成的碳酸飲料。
根據這一線索,網友開始猜測腰帶上“SAMF”的真正含義,於是各種搞怪的釋義出現了,比如“Sarsaparilla Also Tastes Fine(這飲料嘗起來也不錯)”,“Sarsaparilla And Mexican Food(飲料和墨西哥食物)”。
顯然網友對於這個答案並不滿意,他們認為Sexy更有味道。另外,相當一部分網友認為Michael Chu只是在開玩笑而已,畢竟文末有“;)”這樣一個調皮的笑臉。
❹ 金球獎(美國年度電影和電視獎項)的歷屆獲得者都有誰
金球獎,是美國的一個電影與電視獎項,以正式晚宴的方式舉行,舉辦方是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此獎從1944年起每年舉辦一次,至今已經舉辦79屆了。
2、(劇情類)電影最佳女主角:朱莉·克里斯蒂《柳暗花明》。
3、(劇情類)電影最佳男主角:約翰尼·德普《理發師陶德》。
4、最佳導演:朱利安·肖貝爾《潛水鍾與蝴蝶》。
❺ 《金錢世界》背後的真實事件與主人公蓋蒂是怎樣的
在1996年,華人首富李嘉誠的兒子李澤鉅遭悍匪張子強綁架,最終他並沒有報警,而是支付了10.38億港元的贖金,成功把兒子贖了回來。相信這是很多人印象中,最為著名,最為傳奇,最為成功的綁架事件了。不過就在此事件的23年前,在當時的世界首富保羅·蓋蒂身上,同樣發生了一起駭人聽聞的綁架案,那相較於李嘉誠的慷慨救子,這位保羅·蓋蒂又是怎樣做的?如今,一部以該事件改編的電影《金錢世界》即將在3月2日上映,或許我們能從這部電影中解開真正有錢人的世界密碼,剖析出關於錢財背後的人性黑暗與善美。
親情是一種比愛情、友情更加復雜、感性的情感,蓋蒂錯就錯在用生意的方式來經營它。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蓋蒂的子孫也許並非無能,只因為這位老人並沒有給他們機會,甚至沒有時間來教育、陪伴、歷練他們,這才有了後代人的頹廢與悲情。最後我想說的是:這個世界雖然需要金錢,但我們不要讓它成為金錢的世界,因為這個世界還有親情與愛情,還有更多東西值得我們去珍惜與奮斗。
❻ 山羊不吃天堂草主要內容
《山羊不吃天堂草》內容簡介
年少的明子由於生活所迫,與黑罐一起隨師傅「三和尚」遠離故土,憑著一身木匠手藝到外面的世界闖盪。他們與三和尚之間的矛盾時起時落,最終歸於和好;明子還與黑罐、鴨子建立了非常深厚的友誼。
嚴峻的生存環境使得木匠們有時也會為了攬活而爭斗,善良的明子將好不容易等到的活兒讓給了來自安徽大別山的小木匠;明子認識了一位腿有疾病的城市女孩紫薇,他給她做拐杖並鼓勵和幫助她堅強地學會了走路。
他們也有惡劣的行為:面對主人家的刻薄,他們不動聲色地對抗和報復,將肥肉倒進了傢具的夾層;在浴室因遭遇幾個城市「貴族」的輕侮而發生沖突。生活的艱辛、世態的炎涼,在小主人公明子的眼裡清晰地顯現,他們是如此羨慕和嚮往都市人的生活。
但是現實讓他們明白了,他們似乎永遠也無法走進那個世界。被沉重的債務壓垮的父親又來信了,訴說家中的困難。明子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渴望富有。想拼一次來改變自己的生活,明子用紫薇一家幫助他的200元錢全買了彩票,結果只刮出了一大堆生活用品。
明子深深地失望、自責甚至絕望。就在這時,明子又一次攬到一大筆活兒,並且拿到了1000元定金。明子從來沒有一下子見到這么多錢,這些錢可以幫家裡很大的忙,他動了卷錢逃走的念頭。但是,他始終不敢,教堂古老、蒼茫、深沉、庄嚴和神聖的鍾聲讓他想起了家鄉。
他想起了那群羊,那群飢餓的山羊,面對一片長得高貴誘人的「天堂草」卻死也不吃,若干天後,竟一隻只壯烈地倒斃,他還想起賣羊的商販說的那句「種不一樣」。
(6)吝嗇鬼電影2017擴展閱讀:
《山羊不吃天堂草》是曹文軒創作的長篇小說,成書於1991年,展現了鄉村少年明子為生活所迫隨木匠師傅和師兄外出務工,在城市這一特殊背景下艱難成長的故事。該部作品1993年獲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
一、作者簡介
曹文軒,1954年1月出生於江蘇鹽城,中國兒童文學作家。1977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並留校任教。任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當代文學教研室主任、中國作家協會兒童文學委員會委員。
1991年,推出小說《山羊不吃天堂草》。1997年,出版小說《草房子》,並擔任改編電影編劇。1999年,出版小說《根鳥》。2005年,推出小說《青銅葵花》。2016年4月4日,曹文軒獲「國際安徒生獎」,同年8月20日,曹文軒在紐西蘭領取國際安徒生獎,這也是中國作家首次獲此殊榮。
2017年3月31日,獲得2016-2017「影響世界華人大獎」。2017年12月,憑借特殊文體長篇小說《蜻蜓眼》獲得首屆「吳承恩長篇小說獎」。
二、《山羊不吃天堂草》人物介紹
(一)明子
在小豆村土生土長的少年,身材生得又瘦又小,臉色總是黃兮兮的,由於家裡生活窮苦,為了賺錢償還沉重的債務,當了木匠學徒,十五歲的時候跟隨師傅三和尚和師兄黑罐一起來到兩千多里外的這個城市,棲身在一個矮小的窩棚中,靠手藝幫人做木工活維持生計。
窮苦鄉下人的出身使明子的自尊心格外敏感,伴之而來的是一種強烈的焦慮,意識到來自農村的自己和城裡人「身份」的差異後,他將這種差異和自己在城市所遭受的待遇聯系起來,盡管五光十色的城市對於剛進城的他而言充滿魅力,但也讓他感到莫名的自卑和壓抑,產生了一種抵觸和抗拒。
明子為了維護僅有的一點存在感和尊嚴,面對城裡人的輕視、侮辱,奮起反抗,同時抗爭也透著少年的狡黠和勇敢,深知自己和對手力量懸殊,所以不會據理力爭,也更不會有肢體沖突,有時近似於孩子的惡作劇。
時常要忍受師傅三和尚的指使和盤剝,這讓明子感受到委屈和憤怒,他沒有低眉順眼,採取了面對面的、直接的抗爭,如大聲反抗師傅讓自己偷木材的吩咐,出於師徒之間的親情,有時明子對三和尚的反抗也透著任性和韌性。
(二)黑罐
另一少年,明子的師兄,體貼隱忍,受到明子依賴。膽小懦弱,師傅讓兩人去偷工地的木材時乖乖服從,後因父親生病迷上了賭錢,幾乎輸光所有收入 。
(三)三和尚
明子和黑罐的師傅,憑著一身木匠手藝幹活謀生,是個吝嗇鬼,腦袋光禿、出門必戴假發。既擁有父親般的權威,又時常要兩個徒弟忍受其暴力、羞辱,在明子看來兇狠甚至可惡,對工錢的分配獨斷專行 。
在城市人眼中,三和尚同樣是在底層摸爬滾打的外來務工者,受到一些人的輕視、侮辱,他比較善於審時度勢,有時委曲求全心甘情願接受現實,但有時也激烈地抗爭。
(四)紫薇
一位城市女孩,患有腿疾,坐在輪椅上獨自在家,偶然和明子認識,兩人產生了友情。明子非常同情紫薇,不時跑去給她講小豆村的故事哄她開心,紫薇也非常欽佩明子。
明子為她做了一副拐杖並鼓勵她學會走路,然而,他小心翼翼地呵護著和紫薇之間的友情,卻無力改變自己來自農村的身份,隨著紫薇的康復,這僅存的美好也轉化成了低人一等的自卑 。
❼ 悲慘世界
❽ 世界四大吝嗇鬼
1.夏洛克
2.阿巴貢
3.葛朗台
4.潑留希金
❾ 世界名著中的四大吝嗇鬼分別是誰
分別是英國莎士比亞喜劇《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法國莫里哀喜劇《慳吝人》(《吝嗇鬼》)里的阿巴貢;法國巴爾扎克小說《歐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俄國果戈理小說《死魂靈》里的潑留希金。
1、夏洛克
他是猶太人,高利貸者,貪婪、吝嗇、冷酷和狠毒;雖然腰纏萬貫,卻從不享用,一心想著放高利貸。極力限制女兒傑西卡與外界交往,使其帶著錢財與情人私奔;無情地虐待剋扣僕人,甚至連飯也不讓人吃飽;十分痛恨威尼斯商人安東尼奧,因為他慷慨大度,樂於助人,憎惡高利貸者。
2、阿巴貢
阿巴貢是個典型的守財奴、吝嗇鬼。他特愛泡妞,他不僅對僕人及家人十分苛刻,甚至自己也常常餓著肚子上床,以至半夜餓得睡不著覺,便去馬棚偷吃蕎麥。
他不顧兒女各有自己鍾情的對象,執意要兒子娶有錢的寡婦,要女兒嫁有錢的老爺。當他處心積慮掩埋在花園里的錢被人取走後,他呼天搶地,痛不欲生,繪畫出一個視錢如命的守財奴形象。
3、葛朗台
葛朗台是個吝嗇鬼。葛朗台一生只戀著金錢,從來只是認錢不認人。侄兒查理為父親的破產自殺而哭的死去活來,他居然說:「這年輕人(即查理)是個無用之輩,他把死人看得比金子還重要。」
在葛朗台看來,查理應該傷心的不是父親的死,而是他不僅從此成了一貧如洗的破落子弟,而且還得為死去的父親負四百萬法郎的債。
4、潑留希金
潑留希金是俄國沒落地主的典型,是俄國封建社會行將滅亡的縮影。雖然貪婪吝嗇與葛朗台不相上下,但腐朽沒落則是潑留希金的個性。
(9)吝嗇鬼電影2017擴展閱讀
1、阿巴貢是莫里哀喜劇《吝嗇鬼》(又名《慳吝人》)中的主人公。他生性多疑,視錢如命,就連贈你一個早安也捨不得說,而說借你一個早安。
莫里哀擅長塑造概括性很強的藝術形象。莫里哀常用"鬧劇"手法來營造喜劇氣氛,增強喜劇的諷刺效果。
視錢如命,極端吝嗇是阿巴貢形象的典型特徵。他雖然擁有萬貫家財,但是「一見人伸手,就渾身抽搐」,似乎被人挖掉了五臟六腑。為了不花一文錢,他要兒子娶一個有錢的寡婦;為了不用陪嫁,他要女兒嫁給一個年已半百的老頭;自己也打算娶一個年輕可愛的姑娘而分文不費。
2、葛朗台---雖然本書以歐也妮·葛朗台的故事為核心貫穿始終,但老葛朗台無疑是其中性格最鮮明的人物。貪婪和吝嗇是他的主要性格特徵。
在老葛朗台眼中,金錢高於一切,沒有錢,就什麼都完了。他對金錢的渴望和佔有欲幾乎達到了病態的程度:他半夜裡把自己一個人關在密室之中,「愛撫、把撫、欣賞他的金幣,放進桶里,緊緊地箍好。」臨死之前還讓女兒把金幣鋪在桌上,長時間地盯著,這樣他才能感到暖和。
3、《死魂靈》寫於19世紀中期。當時俄國正處在尼古拉沙皇專制時代,農奴制度占統治地位,新興的資本主義開始有所發展。
在殘酷的階級剝削和壓迫下,加上天災和時疫的流行,農奴大批死亡。腐朽的官僚機構在新的人口調查沒有進行以前,不讓把死魂靈的名字從農奴冊上注銷,地主仍需給已死的農奴繳納人頭稅。
果戈里成功地塑造了具有獨特個性的地主階級的典型人物潑留希金。作者採用多種藝術手段來刻畫潑留希金的形象。
4、夏洛克作為典型的吝嗇鬼形象,其個性是陰險兇殘,當法庭調解讓借款人安東尼奧出兩倍甚至三倍的錢償還他時,夏洛克險惡的說:「即使這六千塊錢中間的每一塊錢都可以分作六份,每一份都可以變成一塊錢,我也不要它們,我只要照約處罰。」
說著便在自己的鞋口上磨刀,時刻准備從安東尼奧胸口上割下一磅肉,兇殘地致安東尼奧於死地,而且一味固執,沒有絲毫的同情憐憫。這就是夏洛克不同於其他吝嗇鬼的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