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影視行業的稅收優惠政策
法律分析:湖北省自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免徵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其他省、自治區、直轄市自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8月31日免徵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符合公告規定的免徵條件,但繳費人在公告發布之日前已繳費的,可抵減繳費人以後月份應繳納的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或予以退還。
法律依據:財政部、國家電影局《關於暫免徵收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政策的公告》 湖北省自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免徵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其他省、自治區、直轄市自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8月31日免徵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符合公告規定的免徵條件,但繳費人在公告發布之日前已繳費的,可抵減繳費人以後月份應繳納的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或予以退還。
2. 票房是什麼意思(電影票房包含哪幾部分)
電影人依舊在吶喊。
自從3月27日電影行業復工被緊急叫停以來,無論是下游的放映端,還是中上游的出品、製片、宣發端,各個鏈條的電影人們,以及行業外的部分媒體大V,都開始在社交媒體上為電影行業的安危發聲。不僅僅在微信公眾號、微博,甚至在知乎、B站、抖音甚至貼吧、虎撲等平台,也能看到各類「意見領袖」們的搖旗吶喊。
雖然不少網民依舊抱著對電影行業的極大敵意,但是相對比2月末「復工指引」階段的滿屏抗議,目前大多數普通網友也逐漸開始對停滯整整三個月的電影產業抱有同情了。
然而通過閱讀各類意見領袖們為電影行業的呼籲,也不難看出仍有不少人對【電影票房】這一電影行業最基本的概念存在錯誤認知,這其中不僅僅是行業外的媒體大V,甚至包括不少電影行業內的從業人員。並不是所有電影人都對電影票房本身、以及關於服務費、專項資金、營業稅有太過深入的了解,因此也在吶喊呼籲的同時,犯了不少錯誤。
電影票房包含哪幾部分?如何分賬?電影專資為何不下放?票房怎麼分成?本文就從頭到尾,深度解構【電影票房】這一概念,相信也能解答不少人心中的疑惑。
第一層:影廳服務費
嚴格意義上,影廳服務費並不屬於票房,2019年全年642億票房並不包含影廳服務費,但這也確實是觀眾購票實際消費價格中的一環。不同於大多數人都了解的電商服務費,影廳服務費並不被普通觀眾所熟知。即使在業內,直到去年上半年《復聯4》的天價服務費事件,才讓這一費用映入從業者眼中。
什麼是影廳服務費呢?簡言之,就是高等影廳的額外入場券。在滿足電影發行公司所要求的最低發行價後,影院將實際售出的價格拆分為「發行價+影廳服務費」,其中只有發行價部分參與分賬。與傳統偷票房所常用的雙系統、截流軟體等不同,影廳服務費是基於通過了國家備案,合法的售票系統的功能,在國家電影專資辦系統中皆有完整的數據統計。
影廳服務費的作用,是鼓勵影院為觀眾提供更好的觀影條件,鼓勵VIP廳、IMAX等特效廳、4D廳等特殊廳的建設,讓影院從硬體升級中得到理應屬於自己的回報。雖然不是所有影院都會有服務費設置,但是但凡是有一定票房預期的電影,都至少會有3D、IMAX、杜比全景聲、杜比視界、中國巨幕等發行版本中的一種。哪怕是被打入冷宮的影片,可能也會在某個時間段在影院的VIP廳播放。因此絕大多數的院線片,可能都會有影廳服務費,但是截至目前,影廳服務費還沒有被任何機構公開數目。
今年春節檔之前,電影局曾發「微信群消息」規范VIP影廳服務費,這也標志著電影局准備正式開始准備對「影廳服務費」這一項目動刀了。
第二層:電商服務費
拋去影廳服務費之後的票房,才是我們通常所認知的票房,也被叫作【綜合票房】,打開燈塔專業版、貓眼專業版或者中國電影票房(專資辦)等票房查詢類軟體,都可以看到這一選項。
事實上,綜合票房這一概念僅僅才有三年歷史。2017年1月22日,藝恩發表【2016中國電影票房究竟是多少?藝恩給你算清楚】一文。正式建議國家電影專資辦相關負責人及主管業務部門:更改票房統計口徑,將購票電商服務費增加進票房統計范疇。
文章稱:基於中國線上購票市場的成熟及服務的完善,收取服務費被廣大消費者普遍接受的大環境下,將服務費作為票價的重要組成部分納入票房統計條件已經具備。而且該統計方法的升級也有利於規范服務費的核算方法和分成體系,理順電商平台、售票系統及影院院線的合作關系。
自此,綜合票房正式誕生。服務費這一新的票房統計的增加,無疑對於本來緩慢增長的票房大盤,有著完美的促進作用。
從單片服務費佔比來看,一般的商業片服務費佔比一般都維持在6-8%左右。從檔期分布來看,非春節檔的國產電影一般網售佔比較高,從而擁有較高的服務費佔比。隨著在線售票的全面普及,我們也能看出從2017年至今,電商服務費/綜合票房的佔比也在提升。
%20
而隨著2017年,貓眼正式收購娛票兒。目前90%以上的電商服務費,都是由貓眼與淘票票兩家平台瓜分的。
%20
不過綜合票房的存在,也混淆了絕大多數路人的視聽。目前大多數非專業媒體計算票房分賬,仍然是直接用綜合票房乘以網上所查到的各種分賬百分比,可以說在一開始就犯了錯誤。
第三層:電影專項資金
綜合票房去掉電商服務費,也就成了【分賬票房】,可以進行第一輪百分比的分賬。
電影專項資金,也就是通常我們說的專資,固定按照分賬票房的5%進行上繳,而這一部分費用,也是目前電影行業最亟需到位的一筆「救命款」,在不少媒體呼籲的款項中,落實專資都是重要的一項。
但其實,專資設立的目的,就是「取之於電影,用之於電影」,無論是以前扶持國產影片的製作,還是支持新建電影院等,都發揮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根據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委員會辦公室發布的《關於獎勵放映國產影片成績突出影院的通知》來看,通知中規定只要滿足兩個獎勵條件,且全年(即1月1日至12月31日)放映國產影片票房收入占票房總收入55%以上,就可以獲得獎勵。佔比在66%以上的影院,獲得的獎勵等於100%返還上繳的電影專項資金。
可以說在目前國產片票房佔比超六成的2019年,80%以上的影院都可以獲得專資返還,估測40%以上的影城,能夠獲得100%的專資返還。
但其實,專資返還並不是那麼一帆風順。據了解,2017年的專項資金,在2018年12月才開始返還。2018年的專項資金,在2019年9月開始返還。因此影院們想要等到2019年的專項資金,可能還要等至少三個月。
另外,沒有返還的專資,無論是2018年之前的廣電總局,還是現在的國家電影局,都擁有一套「未返還專資用法」,無論是補貼企業拍片,還是扶持貧困地區電影院,都會在網站上進行公示,做到盡量的公開透明。因為,一味的指責專資「薅羊毛」屬性其實並不理性。專資是肯定會返還的,不過在目前的特殊時期,我們還是希望專資能夠相比以往更快的進行落實。
第四層:稅
與專資一起扣的,還有3.3%的營業稅。扣除3.3%的營業稅也就意味著電影院不必再因為放映收入交稅了。
當然這僅僅是影院放映收入的計稅。
除了放映收入外,影院影廳服務費收入、擁有自家影城APP購票的電商服務費收入、前台賣品零售收入、抓娃娃機和迷你KTV以及按摩椅等娛樂服務收入等,這些收入一般都按照6%稅率進行計算,零售銷售稅率較高,一般為16%。當然這些不算在票房分賬體系中。
第五層:中影分賬
扣除專資和稅的票房,也就從【分賬票房】(2017年之前通常被叫作【總票房】)變成和【可分賬票房】也叫【凈票房】。
在這個時候,就要給中影數字分走1-3%的發行代理費,由院線支付給中影數字,注意這並不是拷貝費用。那麼到底是1%還是3%呢,這個要根據影片的最終票房成績來看,一般情況下,票房越高收費比例也越高,具體數字由中影數字靈活掌握。
第六層:影院分賬
在之後,就要進行影院的分賬了。
其中,影院和院線分走凈票房的57%,但這一比率也不是固定的,不少片方都會在影片公映的不同階段,給予放映方不同程度的返點,尋求排片方面的合作。有時候會多返3-5%個點,對於不少想長線放映的影片甚至會把分賬比例調整為90:10,愛奇藝影業在去年也官宣,旗下所有影片都要調整院線方分賬比例,給予院線更多的返點。
而影院和院線也會對這57%的票房進行二次分賬,通常意義上,影院分走50%,院線分走7%,但其實這個比率也不是固定的,影院和院線完全可以不按照這個比例進行分賬。據了解,很多院線為了吸引優質單體影院的加盟,都主動下調了院線分賬比例,甚至只拿1-2%的份額。
第七層:最終分賬
影院和院線分完賬,最終就要迎來製片方與發行方的分賬了。如果說中影數字1-3%、院線57%的分賬比例還屬於行業基本准則的話,那麼製片方和發行方的分賬規則則更加多變。
通常意義上,發行方會分走凈票房的5-15%作為發行費用,製片方則分走剩下的,大概28%-38%,但這只是通常意義,實際上這個分賬規則在目前變化多端的宣發市場,具體怎麼分還是得看出品製片方與發行方的協議。
具體來看,如果製片、發行為一家公司,則不再遵循製片與發行之間的分賬規則。如果製片方要求發行方提前墊付發行費用,發行方要求的分賬會更高。如果製片方與發行方簽訂了保底、買斷等發行協議,則更是完全沒有分賬比例這個概念了。
因此,對這一分賬進行計算時,我們也要具體項目具體分析,當然到了這一層面,除了上市公司保底之外,大多數影片的分賬協議我們普通人是看不到的。
而與發行公司分完賬以後,製片、出品方之間則要面臨著更復雜的分賬,目前頭部國產片動輒20家以上的出品方也意味著,從影片公映,到最終一家聯合出品方收到錢,一般都要一年以上。
當然,以上所說的,也只是一般國產片的分賬規則。進口片的分賬規則也會完全不同,例如進口片凈票房的1.5%,會先給中影進出口分賬,再進行下一輪的分賬。對於好萊塢分賬大片和買斷批片,其背後的分賬規則也不盡相同。
現如今,票房到底如何分賬,已經不再是行業標准理論,而是業界一線的具體操作實務。雖然並不一定要求每一位電影從業者都熟記在心,但是基本的分賬歸屬還是必須了解。
從分賬規則中我們也能看出,去年對外官宣的642億的票房成績,但其實影院院線方只能分得300億出頭,製片發行方分到的則更少,這對於一個近百萬人從事的行業來說,人均年收入大多數不到10萬,電影行業也從來都不是一個薄利的暴利行業。
3. 電影產業資金管理辦法
第一條 根據國務院頒布的《電影管理條例》中有關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的規定和廣播電影電視部(以下簡稱廣電部)、財政部等五部委重新印發的《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上繳的實施細則》的通知精神,特製定本辦法。
第二條 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以下簡稱「專項資金」)按照縣及縣以上城市電影院電影票房收入的5%提取;專項資金主要用於扶持國家倡導的重點影片生產、城市電影院的維修改造和對少數民族地區電影企業特殊困難的資助,以及對電影經濟發展有重大影響的重點項目的支持。
第三條 專項資金屬於財政性資金,按照預算外資金管理規定進行管理。
第四條 專項資金實行中央和省(自治區、直轄市)兩級管理。中央專項資金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國家管委會)由廣電部、財政部組成;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管委會(以下簡稱省級管委會)由地方電影行政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組成。各省級管委會人員組成和職責,報國家管委會備案。
第五條 收取專項資金,應使用財政部統一印製或監制的專用票據,具體辦法由財政部另行制定。
第二章
使用原則和范圍
第六條 專項資金實行「逐級上繳、中央統籌安排、分級管理」的原則;國家管委會按照各省上繳數額的一定比例(不低於40%)回撥上繳省,由省級管委會安排使用;其餘部分,由國家管委會使用安排。
第七條 專項資金必須按照審定後的收支計劃和規定用途專款專用。各省級管委會應於每年11月底以前向國家管委會報送下年度專項資金收入計劃,國家管委會根據各省收入計劃,編制中央集中留用的專項資金年度收支計劃,經廣電部審核,報財政部審批。
第八條 專項資金按照無償與有償相結合的原則安排使用。
第九條 專項資金的使用范圍
4. 你如何看待中央再撥2.74億支持電影事業
這是國家發放的針對中國電影專項補助的資金,主要是針對中國中西部的影院數字化,和一些偏遠鄉鎮的數字化影院的推廣,而且也規劃了最少不低於500家以上,而且這個專項基金也包含了少數民族譯制電影,的推廣和發展,為少數民族譯制電影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
這份中國電影發展的專項基金,在2021年已經提前發放了,0.9億元左右,再加上增加發放的2.74億元,總共的金額其實達3.64億元,專項的電影事業支持資金,從以上金額不難看出,國家是加大了力度電影市場的投入力度,而且更偏重於西部電影市場的開發和發展,另一個重要因素是為少數民族電影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幫助,資金和市場都加大了力度,多角度更全面的讓中國電影市場發展,注入了強有力的資金支持,就是為了讓中國的電影市場發展更好,有更多元化的發展方向,為中國電影發展提供充足而廣闊的發展前景。
5. 電影收入的票房是怎麼分配的,演員多少,投資方多少,導演製片人分多少。
作為世界第二大電影市場,歷年來,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不斷創造奇跡,在國際上也更具影響力,國產影片單片票房累計收入超20億、30億、50億的電影也不在少數。
影片票房火爆的背後,當然是投資方大賺特賺。比如說一部成本3000萬的影片,最終票房達到12.69億,這部影片就是當時很受歡迎的《泰囧》,影片背後的投資方有一位90後,於宇昂投《泰囧》400萬,經票片分賬獲得的收益為7000萬;成本為5億的《紅海行動》,四川人投資百分之十,也就是5000萬,最終吸金1.2個億……
選擇想投資的電影→了解項目資料與合同→確定認購金額→打款到出品公司對公賬戶→簽訂合同→等待電影上映→電影上映後等分紅→會計律師所計算好分紅→打款到合同上的銀行卡上。
6. 逆天了!電影投資騙局擺在眼前!投資者如何應對自如
正規的電影版權認購是真實存在,有法可依的!但也不乏有些渾水摸魚,從中獲取利益的公司。其次我們自身也要知道一件事,只要是涉及到投資兩字,必定是伴隨著風險,而投資看中的是收益,所以投資者的心態一定要調整好!如何避免投資騙局,被套路?
下面會針對怎麼找靠譜的影視項目,查驗項目的真實性,確定影視公司真偽和影視項目的關系,認准對公賬戶,怎麼選好的影視項目,確保收益,會有詳細的解說,希望能幫到您!
怎麼找靠譜的影視項目?
對於我們電影投資人來說,在作出電影投資項目決定之前,保持理性評估平台的合法、合規以及實力都至關重要。新片上映之前,必須有廣電總局的公映許可證和發行許可證的電影才能公映。
投資即是存在風險,所以需要我們多方面考量,但是風險是可控的,根據電影的製作團隊,題材熱度,演員歷史票房成績,成本是否合理比較好回本、後期宣發力度等可以來把控風險,願您生活幸福,投資愉快!!
7. 雲南省電影局管什麼
管理電影的監督審查
電影局,承擔電影製片、發行、放映單位和業務的監督管理工作,組織對電影內容進行審查。指導、協調全國性重大電影活動。指導電影檔案管理、技術研發和電影專項資金管理。承辦對外合作製片、輸入輸出影片的國際合作與交流事項。
國家電影管理局是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負責電影管理工作的內設機構。根據2018年《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中央宣傳部統一管理電影工作。為更好發揮電影在宣傳思想和文化娛樂方面的特殊重要作用,發展和繁榮電影事業,將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電影管理職責劃入中央宣傳部。中央宣傳部對外加掛國家電影局牌子。中央宣傳部關於電影管理方面的主要職責是,管理電影行政事務,指導監管電影製片、發行、放映工作,組織對電影內容進行審查,指導協調全國性重大電影活動,承擔對外合作製片、輸入輸出影片的國際合作交流等。
8. 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使用和管理暫行辦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根據國務院批準的《關於明確電影票價管理許可權和建立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的通知》第二部分第六條的規定,特製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的實施范圍:
一、經國務院正式批準的電影製片廠;
二、國營電影發行放映公司;
三、國營電影院(縣以上的專業電影院為主、兼顧影劇院和開放俱樂部。以下均簡稱電影院);
四、其它國營電影企業。第三下二條本暫行辦法自一九九一年五月一日起施行。以前有關規定凡與本暫行辦法相抵觸的,一律以本暫行辦法為准。第四條國家電影專項資金,實行統一領導、逐級上繳、分級管理。國家電影專項資金按規定上繳後,由國家電影專項資金管委會按省、自治區、直轄市及重慶市、廣州市實際上繳額的40%回撥給國家電影專項資金省級管委會,按照本辦法規定的使用范圍用於電影院維修改造。60%由國家電影專項資金管委會用於資助電影製片企業、少數民族地區電影企業特殊困難補助,以及對電影經濟進行宏觀調控。第五條國家電影專項資金須在財政部和省、自治區、直轄市及重慶市、廣州市財政廳(局)分別指定的銀行設立的「國家電影專項資金專戶」儲存,按本辦法規定,專款專用。第二章管理機構的職責第六條國家電影專項資金管委會的主要職責:
一、擬定國家電影專項資金的年度使用計劃,報廣播電影電視部、財政部備案;
二、負責按本辦法第四條規定回撥國家電影專項資金給國家電影專項資金省級管委會;
三、審核申請資助的故事片、兒童片文學劇本的資助數額;
四、審核國家電影專項資金省級管委會上報的製片廠設備更新、技術改造計劃和核准借款或補助數額;
五、審核國家電影專項資金省級管委會上報的製片廠流動資金部分借款數額;
六、審核少數民族地區電影企業的特殊困難補助,以及電影企業重大問題和特殊困難的資助;
七、核撥經廣播電影電視部、財政部批準的其他項目的資助;
八、對國家電影專項資金省級管委會實行業務指導,並對國家電影專項資金的收繳、使用等情況監督檢查。第七條國家電影專項資金管委會下設辦公室(設在電影局內)負責辦理日常工作。第八條國家電影專項資金省級管委會的主要職責:
一、擬定國家電影專項資金在本行政區內的年度使用計劃,報同級電影、財政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後執行;
二、負責對本行政區內國家電影專項資金的收繳和使用情況的監督檢查;
三、負責按期將國家電影專項資金上繳國家電影專項資金管委會的銀行專戶;
四、審核城市電影院維修、改造計劃和補助、借款數額;
五、審核本行政區內電影企業重大問題和特殊困難資助,及少數民族困難地區電影企業的補助申請,並上報國家電影專項資金管委會;
六、負責總結國家電影專項資金在本行政區內的使用情況,於每年二月份向國家電影專項資金管委會書面匯報工作。第九條國家電影專項資金省級管委會人員具體組成和職責,由省級管委會制定,並報國家電影專項資金管委會備案。第三章使用范圍和原則第十條對重點影片的資助。
一、表現黨、國家、軍隊重大歷史事件,或以描寫擔任和曾經擔任黨中央政治局常委(包括黨的創始人和相當於常委的領導人)、國家主席、副主席、國務院總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中央顧問委員會主任、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全國政協主席、中國人民解放軍元帥職務的黨、政、軍領導人業績為主要內容的重大歷史故事片,成本超過二百萬元、製片廠負擔確有困難的,酌情給予資助,資助額最高不超過實際成本的50%。
二、從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特別是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的革命斗爭為題材的重點歷史故事片,成本超過一百八十萬元、製片廠負擔確有困難的,酌情給予資助,資助額最高不超過實際成本的50%。
三、反映新中國成立後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為題材的重點故事片及經國家電影專項資金管委會批準的其他重點故事片,成本超過一百四十萬元、製片廠負擔確有困難的,酌情給予資助,資助額最高不超過實際成本的50%。
四、國家資助拍攝的革命歷史和現實題材的重點故事片,國家電影主管部門和國家電影專項資金管委會認為影片的思想藝術質量較高的,發行滿二年後累計發行權費收入低償不了本廠投入的攝製成本的,並經核實實際成本不超過原計劃成本,製片廠確有困難的,國家電影專項資金管委會酌情給予資助。如果由於拍攝原因致使影片思想藝術質量不高而發生虧損,由製片廠自行負擔,並追究有關領導和直接責任人員的行政、經濟責任。
五、對兒童故事片,原規定由中影公司給各廠的優惠收購和補助辦法不變。
六、國家電影專項資金管委會確認的重點紀錄片、科教片和美術片,酌情給予資助。
七、國家電影專項資金管委會確認為優秀的未受資助的紀錄片、科教片、美術片和故事片,對製片廠酌情給予獎勵性資助。
9. 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上繳的實施細則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根據國務院批準的《關於明確電影票價管理許可權和建立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的通知》第二部分第六條的規定,特製定本細則。第二條凡縣(含縣)以上城市電影院,以及對外營業出售電影票的影劇院、禮堂、開放俱樂部等,均為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以下簡稱國家電影專項資金)的義務繳款單位。第二章國家電影專項資金的繳款上劃第三條繳款單位上繳國家電影專項資金,通過供給影片的電影發行放映公司,逐級匯總上繳:
一、各繳款單位於每月終了五日內(繳款期限的最後一天如遇公假日順延,下同),將應繳納的國家電影專項資金(扣除其應繳納的營業稅後)填制銀行信匯委託書或支票,通過當地開戶銀行匯劃供給影片的發行放映公司;
二、供給影片的電影發行放映公司,將上繳的國家電影專項資金核實匯總後,於每月終了十五日內匯往省(區、市)財政廳(局)指定的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省、自治區、直轄市及重慶市、廣州市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國家電影專項資金省級管委會)開戶銀行的「國家電影專項資金」專戶;
三、國家電影專項資金省級管委會,將上繳的國家電影專項資金核實匯總後,於每月終了三十日內匯往財政部指定的中國工商銀行北京市東城區東四分理處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委員會(帳號:144601—11)國家電影專項資金專戶。第三章繳款書的填制第四條繳款單位在上繳國家電影專項資金辦理銀行信匯的同時,須填寫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繳款書(以下簡稱國家電影專項資金繳款書,附國家電影專項資金繳款書式樣),國家電影專項資金繳款書由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國家電影專項資金管委會)統一印製,並委託各省級電影發行放映公司轉給各級向繳款單位供片的電影發行放映公司,負責分發到各繳款單位。第五條繳款單位須詳細填寫繳款單位編號(由國家電影專項資金管委會統一下達的繳款單位編號),繳款日期,繳款、收款單位全稱、帳號,匯出、匯入地點(何省、何市和縣),匯出、匯入銀行名稱,國家電影專項資金所屬時間、繳款期限、繳款金額等各項,並與銀行信匯委託書內容一致相符。第六條國家電影專項資金的計算,根據當月放映日報不包括短片專場和兒童片票價的觀眾人次統計(如二部以上影片聯場售票放映,則每部影片摺合一個人次計算,雙人座則每部影片按二個人次計算),按觀眾人次乘以五分錢(國家重點扶持的貧困縣的放映單位,按觀眾人次乘以二分錢),從放映收入中提取。
繳款單位應按放映收入全額繳納營業稅後,再由放映收入中提取上繳的國家電影專項資金。第七條繳款單位需按規定期限上繳國家電影專項資金,超過期限的從滯納之日起按每日5‰加收滯納金,並將應繳的滯納金額填寫在國家電影專項資金繳款書內一並上繳。第八條國家電影專項資金繳款書共分四聯,繳款單位在通過開戶銀行辦理信匯國家電影專項資金的同時,將國家電影專項資金繳款書第二聯寄往供給影片的電影發行放映公司存查;第三聯報國家電影專項資金省級管委會備查;第四聯報國家電影專項資金管委會(北京東四禮士胡同129號,郵政編號100010)備案。第四章有關帳務處理第九條國家電影專項資金系經國家批准集中的專款,各繳款單位上繳的國家電影專項資金,在所得稅前列支。免繳教育費附加、能源交通重點建設基金和預算調節基金。第十條為反映在所得稅前列支的國家電影專項資金,在國營電影發行放映企業會計制度的會計科目,增設「310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科目,核算由電影放映收入中提取上繳的國家電影專項資金;在會計報表影會02表利潤表,教育費附加(32行)」下,增設「減: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33行)」,反映從電影放映收入中減少應上繳的國家電影專項資金。第五章監督檢查第十一條國家電影專項資金省級管委會要加強對各繳款單位及時足額上繳國家電影專項資金的監督檢查,並授權供給繳款單位影片的電影發行放映公司,根據各繳款單位送來存查的國家電影專項資金繳款書第二聯,對各繳款單位上繳的國家電影專項資金進行核實檢查。必要時由國家電影專項資金管委會或國家電影專項資金省級管委會,隨時派出審計人員進行抽查。
10. 廣播電影電視部、財政部關於重新印發《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根據國務院頒布的《電影管理條例》中有關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的規定和廣播電影電視部(以下簡稱廣電部)、財政部等五部委重新印發的《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上繳的實施細則》的通知精神,特製定本辦法。第二條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以下簡稱「專項資金」)按照縣及縣以上城市電影院電影票房收入的5%提取;專項資金主要用於扶持國家倡導的重點影片生產、城市電影院的維修改造和對少數民族地區電影企業特殊困難的資助,以及對電影經濟發展有重大影響的重點項目的支持。第三條專項資金屬於財政性資金,按照預算外資金管理規定進行管理。第四條專項資金實行中央和省(自治區、直轄市)兩級管理。中央專項資金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國家管委會)由廣電部、財政部組成;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管委會(以下簡稱省級管委會)由地方電影行政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組成。各省級管委會人員組成和職責,報國家管委會備案。第五條收取專項資金,應使用財政部統一印製或監制的專用票據,具體辦法由財政部另行制定。第二章使用原則和范圍第六條專項資金實行「逐級上繳、中央統籌安排、分級管理」的原則;國家管委會按照各省上繳數額的一定比例(不低於40%)回撥上繳省,由省級管委會安排使用;其餘部分,由國家管委會使用安排。第七條專項資金必須按照審定後的收支計劃和規定用途專款專用。各省級管委會應於每年11月底以前向國家管委會報送下年度專項資金收入計劃,國家管委會根據各省收入計劃,編制中央集中留用的專項資金年度收支計劃,經廣電部審核,報財政部審批。第八條專項資金按照無償與有償相結合的原則安排使用。第九條專項資金的使用范圍
(一)由國家管委會安排使用的部分,主要用於以下方面:
1.對個別攝製成本較高的重大題材故事片、兒童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和美術片的資助;
2.對獲廣電部「華表獎」(政府獎)的故事片、兒童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和美術片的獎勵;
3.對籌拍重點故事片臨時周轉資金的借款;
4.對徵集優秀電影劇本的資助;
5.對少數民族語電影拷貝譯制的資助;
6.對少數民族地區的放映企業、邊遠貧困地區的放映企業的資助;
7.對重點製片基地的設備和技術改造(不包括洗印部分)的借款或資助;
8.經廣電部、財政部批準的其它項目的借款或資助。
重大題材題片是指:反映新中國成立後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等題材的重點故事片;反映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特別是「五·四」運動後,以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斗爭為題材的重點歷史故事片和經國家管委會批準的少量其他方面的重點故事片。
(二)由省級管委會安排使用的部分,主要用於城市電影維修改造的資助或借款。第十條專項資金不得用於以下項目的開支:
1.新建電影院、廠房、攝影棚、辦公樓、技術樓、倉庫、片庫、職工宿舍等基建項目;
2.未經國務院和省級人民政府批準的電影製片企業和非全民所有制的發行放映企業;
3.彌補電影企業主管部門行政經費和事業經費的不足;
4.本辦法使用范圍以外的其它支出。第三章專項資金的繳撥第十一條專項資金必須納入財政部門在銀行開設的預算外資金財政專戶管理,實行收入上繳財政專戶、支出由財政部門按計劃核撥的收支兩條線管理辦法。
中央返還給地方的專項資金,應繳入本地區財政部門開設的預算外資金專戶。第十二條中央、地方兩級管委會須在財政部門指定的銀行開設「國家電影專項資金收入專用過渡帳戶」(以下簡稱「專用過渡帳戶」),作為上繳財政專戶的過渡帳戶。該帳戶不得發生支出款項。
省級管委會必須於每月終了後的10日內將專項資金上繳到國家管委會「專用過渡帳戶」;國家管委會於每月25日前將地方上繳的專項資金全額繳入中央財政預算外資金專戶。
專項資金的支用(包括回撥款)實行定期撥款。國家管委會根據財政部審批的收支計劃,按月度或季度填寫《預算外資金(經費)用款申請書》,報財政部審批後,由財政部從中央財政專戶中撥付,其中,對回撥款部分,每月按照實際上繳數和規定比例預撥,年終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