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年電影 » 2018年動畫電影受眾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2018年動畫電影受眾

發布時間: 2022-10-03 07:55:29

⑴ 2018年電影公司眾生相:傳統五大博納第一、新興公司騰訊系登頂

​文|行者

2018年,即使整個影視行業悲觀情緒外溢,電影行業仍然實現了可貴的增長。

根據國家電影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年票房首破600億元,達到60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9.06%,實現票房新高,同時新增銀幕9303塊,全國銀幕總數達到60079塊,穩居世界首位。

尤其讓人驚喜的是,國產電影的票房出現強勁增長,貓眼電影研究院的數據顯示國產片以77.5%的數量取得了票房總量的60.3%,國產片票房佔比相比於去年增長了3.4個百分點,也是近三年來首次突破60%的心理線。

票房的增長得益於影片質量的提高。在全年票房TOP5中,有四部來自國產片,其中《紅海行動》《唐人街探案2》《我不是葯神》三部過30億元的電影均為國產片,票房分別達到36.5億元、34億元和31億元;且貓眼評分都超過9分,分別為9.4分、9.0分和9.6分。

這些成績取得的背後,都是中國電影人努力耕耘的回報,也是各大電影出品公司在市場巨變下堅守的成果,不論是傳統的博納、光線、還是新興的互聯網影視力量騰訊影業、貓眼電影,都在發揮各自優勢,堅守著初心:做好電影。

站在2019年的起始點上,文娛商業觀察以5億元票房為基準線,因為這個體量的電影是大片的票房起點,也是大部分影片盈利的起點,來盤點2018年新老影視公司的出品成績單。

榜單背後不僅反映了出品公司實力的變化,更反映出互聯網影視在近些年來與傳統影視的融合,就像NETFLIX正式成為美國電影協會(MPAA)一員,成為第一家加入MPAA的非電影公司、第一家加入MPAA的流媒體。打破了傳統電影公司=美國電影主流的觀念。

這件事情的標志意義在於,以什麼樣的方式做電影不重要,重要的是做出了什麼樣的影片,只要影片得到市場和觀眾的認可,出品公司同樣會得到市場的尊重和認可。

傳統五大:博納優異、華誼漸弱、光線萬達穩字當頭

2018年,中國影視產業的多事之秋。

在7天57.3億史上最貴春節檔的加持下,內地影視取得了夢幻開局。二月28天101億票房,也刷新了世界影史最快百億紀錄。萬達、光線、博納等行業傳統公司大佬出品成績,也取得「開門紅」。內地影市進入下半場後,「陰陽合同」引發 娛樂 產業大地震。傳統影視大佬的命運軌跡,開始向著不同方向演化。

2018年春節檔,擅長打造主旋律影片的博納影業,主出品的《紅海行動》以36.5億成績,榮膺檔期票房冠軍。國慶檔期間,其主出品的《無雙》,憑借觀眾正面口碑加持,最終拿下12.73億成績,問鼎檔期票房冠軍。國內三大黃金檔期的「兩冠王」身份,讓市場對博納刮目相看。

2018年華誼兄弟出品的《狄仁傑之四大天王》、《找到你》等多部作品。其主控影片中,僅有《狄仁傑之四大天王》最終累計票突破五億大關,達到6.06億。原計劃2018年內上映的《手機2》,在7月中旬殺青後再無相關消息傳出。不過,2018年國慶檔,華誼出品的《找到你》成為文藝片黑馬,並最終取得了2.85億成績。但一部電影的出彩,並不能掩蓋華誼整年市場表現的式微。

與博納、華誼的起落相比,光線傳媒、萬達影視、中國電影等傳統頭部公司,表現穩扎穩打。

2018年,光線出品的8部影片以青春與動畫類型為主。其參與出品的《超時空同居》與《動物世界》,分別取得8.99億、5.09億票房。暑期檔,光線參與出品的《一出好戲》取得了13.55億累計綜合票房,表現亮眼。遺憾的是,其參與出品的動畫類型作品沒有爆款誕生。

2018年春節檔,萬達影視出品的《唐人街探案2》、《熊出沒·變形記》,分別取得33.97億、5.68億累計票房,利潤可觀。暑期檔,其主出品的兄妹喜劇《快把我哥帶走》,口碑與票房均取得不錯成績。相較而言,去年萬達影視保持了穩定發揮。

作為國字頭的行業巨頭,2018年中國電影出品了《捉妖記2》《無問西東》等,市場表現平穩,符合其一貫的風格。其中,票房成績超5億的2部作品,合計票房達到29.9億。英皇電影作為香港公司的傳統廠牌,參與出品了《紅海行動》、《無雙》、《無名之輩》三部爆款,吸金能力非同一般。

行業新貴:爆款捕手北京文化,徐崢、寧浩成最大贏家

2018年,傳統影視大佬的大考之年,也是許多行業新貴的立足之年。

北京文化繼續扮演者爆款捕手的角色,現實題材作品《我不是葯神》、《無名之輩》的火爆,讓其再次成為市場焦點。《我不是葯神》公映期間,公司股票大漲,市值最高漲幅達到40億。唯一遺憾的是,其出品的《英雄本色2018》票房慘淡。這也是北京文化2018年的最大遺憾。

《我不是葯神》的出圈,讓壞猴子影業、北京真樂道、歡喜傳媒三家公司從幕後走到了前台。徐錚、寧浩之間的投資版圖,逐漸清晰起來。通過梳理三家公司出品成績,不難發現2018年的內地影市,徐錚、寧浩成為最大贏家。

2018年,寧浩的壞猴子影業主出品了《我不是葯神》,導演文牧野正是電影計劃的首期簽約對象。這也是2018年,公司唯一出品的電影作品。徐錚的真樂道文化參與出品了《我不是葯神》、《超時空同居》等四部影片。徐錚、寧浩作為聯合創始人的歡喜傳媒,在《我不是葯神》之前,還出品了劉若英導演處女作《後來的我們》,取得13.6億票房。

除此之外,2018年暑期檔,開心麻花參與出品的《西虹市首富》取得25.47億票房,延續了麻花作品的爆款表現。國慶檔,開心麻花基於舞台劇IP打造的《李茶的姑媽》上映。在較高的映前熱度中因為口碑問題而未達預期。最終,此片取得了6.04億票房。2018年,開心麻花可謂是有喜有憂。

與開心麻花關系密切的新麗傳媒,也參與出品了《西虹市首富》和《李茶的姑媽》。賀歲檔根據義大利口碑佳片翻拍的《來電狂響》也是由其出品,當前已取得6.35億票房。新麗傳媒能否將母公司閱文集團優質文學IP,改編成更多優質影視作品更值市場期待。

互聯網影視公司:騰訊影業+企鵝影視登頂,貓眼阿里可圈可點

2018年,騰訊影業、企鵝影視、阿里影業、貓眼 娛樂 等新興互聯網影視公司,機遇與挑戰並存。四者在出品端均有良好表現,逐漸登上影視行業主舞台。

其中,騰訊系市場表現出眾。據統計,2018年票房5億以上出品公司中,騰訊影業與企鵝影視聯合拿下71.58億票房,位居排行榜冠軍,其中騰訊影業佔41.67億,企鵝影視佔29.91億。

作為新興網聯網影視公司的後來者,騰訊影業通過不斷 探索 與總結,在過去一年給出品市場留下了諸多優質作品。從春節檔6.05億的《熊出沒·變形記》,到國慶檔6.28億的《影》,再到18.7億的漫威作品《毒液:致命守護者》。其中,張藝謀導演的《影》,以12項獲獎提名領跑第55屆中國台灣金馬獎。最終,影片斬獲最佳導演、最佳美術設計、最佳造型設計、最佳視覺效果四項大獎,成為當晚最大贏家。《毒液:致命守護者》不僅中國市場表現優異,全球累計票房突破也以10億美元,創造漫威「身價」最高單人英雄。

與此同時,企鵝影視作為騰訊系另一廠牌,參與出品了《無問西東》、《捉妖記2》。在賀歲檔及春節檔,市場表現突出。其中,《無問西東》還幫助王力宏、章子怡拿下第10屆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男女主角。

暑期檔與國慶檔,阿里影業分別參與出品了《西虹市首富》、《無雙》等影片,市場票房表現可圈可點。其中,其聯合出品的《碟中諜6》,在大盤走勢趨冷的狀態下長線走勢穩定,最終突破12億票房。

2018年,貓眼參與了24部作品的運作。其參與出品的影片覆蓋三大黃金檔期,有《捉妖記2》、《後來的我們》、《熊出沒·變形記》、《李茶的姑媽》等。在貓眼網路票務平台的支持下,這些影片均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

通過以上盤點,不難發現傳統影視巨頭,正在被行業新貴及新興互聯網影視公司逐漸趕超。影視寒冬季之下,新興互聯網影視公司的成長速度超出預期。未來整個影視產業格局,或將面臨重新洗牌。

⑵ 2018最火的動畫片是什麼

2018最火的動畫片是《一人之下》。

這部動漫是中日合作,但也算是國漫。這部動漫最大的兩個看點:一個是戰斗,另一個是特色。《一人》的戰斗很不錯,而且這部動漫也具備了中國的特色,因此喜歡的人特別多。劇情就不說了,必須看的國漫。

一般武俠小說或者奇幻小說里,主角會讓讀者有很強的代入感:創作者首先要把主角的氣質形象,性格動機描繪清楚,觀眾在「懂」主角的情況下,和他/她一起踏上冒險的征途;然而張楚嵐在登場時就不是一塊等待琢磨的粗糙坯子,觀眾對他的認識是通過揭曉而非現在進行時的「改變」來進行的。

⑶ 宮崎駿動畫電影的受眾群體是哪些

我認為宮崎駿動畫最大的標簽是「老少咸宜」,這個標簽其實是誤用了。

宮崎駿的厲害不在於他能做出老少咸宜的電影,而在於他能分別做出只有小孩看得懂和只有成人看得懂的電影。
他的大部分作品,肯定是做不到老少咸宜,頂多是父母帶著小朋友去,小朋友興奮父母不睡覺,或者父母興奮小朋友不鬧。
他的片子大致可以分3類:


其實這樣的影片才是大部分。
典型如天空之城,很乾脆地做成兒童向的冒險故事,放棄成人市場。但宮老頭水平擺在那裡,照樣可以加入很多高端的東西——影片中有非常濃厚的蒸汽朋克成分,這個只有宅才能看得出來。
幽靈公主,我最喜歡的動畫之一,這片子97年上映時,南方周末還專題批判過,說過於暴力血腥,代表了日本軍國主義的野心。所以是100%的成人電影,小孩根本不應該看。
金魚姬,100%面向幼兒的,成人100%睡過去。
紅豬,100%面向成年人的,兒童90%睡過去。當然也就是30歲左右的人看,40歲的人其實對這個不屑一顧的,當年日本影評界也對紅豬有批判之聲——影評家都是老油條了,覺得淺薄很正常。

侵華戰犯的前半生,傻子也知道小孩不會去看,刷票房的任務就交給父母們好了。有人對其中的愛情戲頗有微詞,其實宮崎駿筆下從來就沒出現過靠譜的感情戲,打動人的都是環境氛圍,靠觀眾自己去回憶自己的故事。我一直有種感覺,老頭的情感經歷非常狹窄,也極為不善於從外界吸收他人的情感。

宮崎駿終其一生所描繪的主題,表面上是人與自然,實際上是人的成長與奮斗,與命運抗爭,與時代抗爭,但這些東西你沒法告訴小朋友,反正到了年齡大家都懂了,小時候看天空之城,少年看幽靈公主,青年看起風了,再大點看紅豬。

⑷ 2018年比較火的動畫片有哪些

全金屬狂潮第四季,東京喰種Re

⑸ 春節檔電影市場硝煙漸濃

春節臨近,電影市場硝煙味漸濃。相比於去年春節檔8部影片創下54億元的票房紀錄,今年共有13部參與角逐,包括《瘋狂的外星人》、《飛馳人生》等頭部影片。其中,隨著預熱視頻《啥是佩奇》的廣泛傳播,《小豬佩奇過大年》有望強勢崛起。業內人士指出,受益於銀幕數量增長和影片質量提升,今年春節檔票房大概率突破70億元大關。

票房大概率破70億元

春節檔票房重要性持續提高。民生證券研報指出,2012年-2018年,春節檔電影票房容量從4億元增長至54.3億(不含服務費),票房佔全年比例由2012年僅2.4%提高至9.6%。春節檔無疑成全年最重要檔期。

從目前情況看,13部影片確定在此次春節檔上映,包括《瘋狂外星人》、《飛馳人生》、《流浪地球》等。中國證券記者梳理發現,2012年春節檔共有9部影片上映,後續未有超過這一數據。從數量上看,今年春節檔上映影片數量歷年最多。

「13部影片扎堆上映,片方壓力很大,院線經理排片也很頭疼。」太合 娛樂 副總裁邱洪濤表示,今年春節檔排片題材多元,而早前多以喜劇為主。同時,今年春節檔影片普遍質量較好,對於院線終端而言是利好。

阿里影業·燈塔高級數據產品專家武劍指出,盡管13部影片選擇在春節檔上映,但真正排片可能為8部,尾部影片後續不排除出現「跳檔」。這8部排片包括6部劇情片和2部動畫片,而去年主要是4部劇情片和1部動畫片,影片數量相差不大。

影片數量增多,票房規模有望「水漲船高」。業內人士認為,今年春節檔總票房有望突破70億元。銀河證券傳媒分析師楊曉彤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70億元左右的票房有希望。目前的預售數據要好於去年。同時,屏幕數量增長近20%。從目前情況看,熱度比較高的影片大概4-5部,整體與去年差不多。頭部單片票房不會低於去年,超過20億元有希望。「影響票房規模的因素是觀影人次和票價。票價方面,3D比2D有優勢。」

武劍認同上述判斷。他指出,70億元總票房可以達到,大年初一可能達到15.5億元,並給出相應計算方法,6.1萬塊銀幕×每天8場放映×平均127個座位×38元電影票價×65%的上座率=15.5億元。

對比去年春節檔,武劍指出,今年線下營銷環節有減弱跡象。「普遍認可口碑為王,即使第一天票房高,口碑不佳後邊可能會下來。片方可能考慮保留一些『彈葯』,屆時出現情況進行配置。」

不過,春節檔黃金時間有限。武劍表示,美國導演卡梅隆的《阿麗塔:戰斗天使》將於2月22日上映,春節檔也就兩周時間。「既然後邊這個片子等著,春節檔影片會集中沖刺這14天。」

同時,三、四線城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廣發證券研報指出,從票房結果看,三線及以下城市春節檔票房佔比從2013年的41.15%上升至2018年55.98%,而一線城市的票房佔比逐步降低。武劍指出,「今年幾部頭部影片都挺適合普通觀眾。春節檔電影觀眾不會只看一部,會根據口碑再看1-2部。」

口碑成票房「秘鑰」

春節檔頭部影片的歸屬成為焦點。

春節檔票房2013年、2014年、2016年和2018年均錄得70%以上增長。廣發證券指出,這幾年都是頭部1-2部影片表現優異,票房佔比高,拉升整體票房。2014年和2016年春節檔,排名前2的兩部影片佔全檔期票房達70%。尤其是2016年,《美人魚》單部影片春節檔7天票房15億元,帶動整體增長。

《瘋狂的外星人》與《飛馳人生》兩部影片被看好。淘票票數據顯示,兩部影片系預售冠亞軍,分別錄得4588.8萬元3941.9萬元。武劍預計,兩部影片票房均有望春節檔7天突破20億元,後續總票房會在30億元-35億元之間。

片方對《瘋狂的外星人》底氣較足,僅保底發行金額就達28億元。2018年7月5日晚,歡喜傳媒公告稱,其間接全資附屬公司歡歡喜喜與王寶強公司霍爾果斯樂開花影業就《瘋狂的外星人》電影簽訂保底發行協議,雙方約定保底金額高達28億元。歡喜傳媒將有權收取《瘋狂的外星人》電影保證最低發行收入7億元。

武劍指出,《飛馳人生》與《瘋狂的外星人》兩部都是喜劇片,主要都有沈騰,存在「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系。

北京一家中型影視公司策劃負責人羅昊(化名)表示,《瘋狂的外星人》目前獲得高預售數據,可能在於宣發資金的傾斜。「這部片子成本4億元,按照行業慣例宣發也就1.2億元,但實際投入了2億元。觀察光線的操作,預熱期縮短,將主要成本可能轉移到預售層面,引導院線提高排片。」

武劍介紹,《瘋狂的外星人》動用了華語電影最強喜劇陣容,主演徐崢和黃渤很受三四線城市觀眾歡迎。《飛馳人生》導演是韓寒,之前的作品《後會無期》等票房在5億-10億元體量。「韓寒的影片核心受眾在一二線城市。《飛馳人生》可以靠賽車橋段得到較好口碑。」

周星馳的《新喜劇之王》受到市場關注。淘票票數據顯示,該片預售票房達3200萬元。不過,業內人士對該片比較悲觀。邱洪濤表示,《新喜劇之王》主打情懷牌,但核心受眾已不再是《喜劇之王》那批觀眾。邱洪濤直言不敢抱太高預期。

影片品質旗鼓相當的情況下,宣發則成為票房成敗的「左右手」。武劍稱,宣發對於一部影片票房的重要性佔到六成以上。如果影片不能吸引足夠的觀眾進場,影院就沒有信心排片。「如果宣發做不好,安排的場次觀眾少,觀影氣氛就比較差。影院經理會據此減少排片,形成『雪球效應』。」

半路殺出「小豬佩奇」

短片《啥是佩奇》近期走熱。後續出品方阿里影業揭曉,這是《小豬佩奇過大年》的預熱視頻。值得注意的是,往年春節檔的動畫電影都是「一家獨大」,一直是「喜羊羊」和「光頭強」交替坐莊。隨著《小豬佩奇過大年》預熱視頻熱度提升,「頭把交椅」歸屬將受到挑戰。

根據2016年-2018年票房數據,動畫電影占春節檔總票房比例為5-8%,除每年春節上映系列《熊出沒》外,2019年新增《小豬佩奇過大年》、《豬豬俠》。邱洪濤表示,動畫電影在春節檔一直是剛需,每年《熊出沒》票房都在數億元。今年《小豬佩奇》殺入,兩部片子的票房應該都會不錯。

網路預售數據層面《熊出沒》依然領先。淘票票數據顯示,《熊出沒·原始森林》點映及預售票房為1981.5萬元,而《小豬佩奇過大年》僅為759.8萬元。

羅昊認為,《小豬佩奇過大年》能否超過《熊出沒》存有變數。「《熊出沒》有一定品牌優勢,往年票房成績也不錯,排片在8%左右。而《小豬佩奇過大年》是一部真人動畫,觀眾早前大多被預熱短片吸引過來,可能對該片預期上存在出入,票房還需要時間來驗證。」

⑹ 中國動畫行業發展現狀如何

隨著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消費結構繼續向服務類、文娛類消費傾斜。2017年我國泛娛樂核心產業產值約為5484億元,同比增長32%。國內動畫行業目前正處於朝陽時期,快速成長中伴隨著不成熟性,動畫公司需切實的結合本土市場環境和行業所處發展階段及特點,不斷探索出適合自身的更加穩健、可持續的商業模式和盈利方式,從而實現有質量的快速發展。

2017年動畫電影票房總量為47.17億元,較2016年減少了22.87億元,同比下滑32.7%。其中,國產動畫電影票房總量為13.29億元,僅占總體票房的28%,而進口動畫電影票房總量為33.88億元,佔比高達72%。對比2016年數據發現,雖然進口動漫電影票房下降了12.74億元,但市場佔比卻從50%上漲至72%。國產動漫電影市場挑戰與機遇並存。

與動畫電影數量逐年增長趨勢相反的是,我國電視動畫生產時長自2012年始連續五年不斷下降。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電視劇動畫總時長尚有22.3萬分鍾,到2016年降至12.5萬分鍾,五年減少了約10萬分鍾。2016年全國製作完成的國產電視動畫片共261部9117集125053分鍾,分別同比下降4.4%、14.2%和9.54%,創2008年以來最低產量紀錄。

⑺ 中國動畫電影:如何爭取延伸受眾群 (2)

對於中國動畫電影來說,當「少年兒童」被定義成核心受眾的時候,他們身邊那些具有最密切關系、最容易受到其觀看行為影響的人——家長們,就自然地成為這個以年齡為標準的封閉結構向外擴展時,最直接的新觸點。因此,筆者認為,家長,是中國動畫電影最主要的延伸受眾群。如能把這個群體爭取過來,將成為動畫電影發展戰略的一個重大突破。
我們談論的對象不僅是「動畫」,更是「動畫電影」。作為電影的動畫,它的播出媒介、傳輸渠道、接收環境,均有別於電視動畫片。中國家庭對孩子的寵愛,很可能讓一個低年齡段的兒童就在家中掌握著電視遙控器的頻道選擇權,但對於動畫電影來說,欣賞和消費行為並不是發生在家庭內部的電視機前,而要通過購票進入電影院或購買影碟光碟等直接支付行為來實現。很顯然,在動畫電影這個特殊的傳播物這里,延伸受眾是起決定性作用的一部分人,因為核心受眾的接受行為能否成功,直接取決於延伸受眾的支付意願,取決於他們對動畫電影文本的好惡與判斷。於是,他們不僅僅是具有「潛在受眾」的身份,更獲得了「付費受眾」的性質,也就更加重要與不可放棄。
仔細分析,家長對於動畫電影自然也具備一定程度的潛在消費慾望,這其中起碼包括了以下幾個層次:陪伴需求,與孩子一同進電影院分享天倫之樂;把關需求,用親自觀看後的直接感受,來判斷孩子的審美消費品存在多少正面意義、是否包含「教壞下一代」的危險;自身娛樂與審美需求,拋開孩子這個中介,直接從動畫電影中獲取對應於自己內心需要的精神享受。這些消費慾望,只不過因為年齡與社會角色上的限制,或因為固有的偏見和消費習慣,暫時沒有完成向動畫電影的徹底偏移和無保留投放。
所以,動畫電影在「十二五」期間有待完成的受眾擴容戰略,最核心的部分,就是要在內容與周邊服務的質量與細節上、在營銷方法和力度上,充分激活上述潛在的需求,並將潛在的消費能力轉化為實際的消費行為。
以大獲成功、老少咸宜的動畫電影《喜羊羊與灰太狼之牛氣沖天》和《喜羊羊與灰太狼之虎虎生威》、《喜羊羊與灰太狼之兔年頂呱呱》為中心樣本加以檢視,筆者試圖提出爭取延伸觀眾的三個步驟:
一,看見。引發延伸受眾群的注意,是促成其接受活動的第一步。以兩部「喜羊羊」電影為例,該系列電影在上映前採取了一系列傳播策略,相互間還進行了成功疊加:立體化規模的宣傳推介,實現了由「擁有電視、廣播、平面媒體、新媒體不同媒體層次的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和控制著少兒類頻道資源的北京優揚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強強聯合」,並通過車身、路牌、燈箱、大屏幕、公交和樓宇移動電視、影院LED等全方位廣告手段,跳出對「少年兒童」的糾結,直指全部成年人活動空間,用調動一切資源、橫跨多個渠道的集束轟炸法,將之上升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文化熱點與時尚話題;上線時期的恰當選擇,針對「家庭共享型」定位,選擇寒假、尤其是春節期間上映,這恰恰是成年人最渴望團聚、最看重快樂、最願意花時間與精力陪伴兒女的時段,也是最容易被兒女拉入影院的時段,甚至於「喜洋洋」、「牛氣沖天」、「虎虎生威」、「頂呱呱」的吉祥話命名還對應上了祖輩一代過年討彩頭的老觀念,最後這場家庭審美大餐,來的不僅是父母,還包括了爺爺奶奶;安全的故事構成,這兩部影片無暴力、無粗口、無不良觀念,羊群生活環境簡單純粹,反派人物也無甚大奸大惡處,斗爭停留在機智幽默的游戲層面,其間又蘊藏進團結互助、不怕困難、樂觀向上等「教育意義」,迅速通過了家長的驗收、博得了家長的好感。
二,習慣。引起關注之後,最重要的是避免在新鮮感逐漸告一段落時,注意力重新外移,從而讓被吸引的潛在受眾再度流失,因此,建立一種欣賞習慣是必須的。既然在電影院內,封閉的空間與固定放映時間往往使得欣賞習慣的建立存在難度,那就利用其它日常化媒介已經建立起的習慣。「喜羊羊與灰太狼」系列採用的方式,恰恰來自於在題材選擇上對媒介互滲的利用,對電視這個家庭內媒介所建立的親和感與牽連感的借力。由於兒童在平時電視節目上的主導權要大過對影院消費的決定權,因而對在電視媒介上已經充分形成受眾基礎的作品加以提煉和濃縮、實現劇場版和影院化,能夠有效地降低風險,是非常聰明的發散性行為。換句話說,家長們未必願意每天帶孩子去電影院,卻不會拒絕每天給孩子一段看動畫片的時間,「喜羊羊與灰太狼」占據了這個時間,日復一日地出現在他們的生活中,終於成為他們陪著孩子有意無意地看熟了、甚至建立了好感的故事。
三,迷戀。這是將延伸觀眾群提升成核心觀眾群的決定性步驟,也是呼應著家長們自身訴求,讓其產生對動畫電影審美依賴的過程。在這個步驟里,陪伴孩子不再重要,由動畫電影喚起自我內心的滿足才是關鍵。事實上,一部優秀的動畫電影,必然是進行過「雙重編碼」的,在照顧未成年人心理的同時,也從不曾放棄與成年人心理上的互通。這一編碼法則,是在藝術手段、文化觀念、影像語言上的深層次縫合與接榫,是在兒童化與成年化的並行中,尋找到一個「契合點」,使之成為流動性的多層次文本,在內部實現兩種文化行為的自由轉換。「喜羊羊與灰太狼」系列的個性鮮明、活潑可愛,確實牢牢吸住了兒童的心,而對於家長們來說,同樣存在各取所需的可能。各種風趣幽默的惡搞滿足了他們緩解壓力、保持童心的希冀;符號化的人物設置和其樂融融的整體氛圍對應著他們對家庭生活的期許;對熱點話題(如毒奶粉)的收攬與對網路經典語言的採用,與父親們關心社會時政的習慣並行不悖;「嫁人要嫁灰太狼」的愛妻品行和准女權主義話語,則深受母親們的感懷與青睞。
總之,從多重宣介下的「使注意」,到媒介互滲中的「使習慣」,再到雙重編碼里的「使迷戀」;從注重對潛在受眾的注意力激活,到為實在而飽滿的內容服務,再到謀求心理和感情的認同;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只要在這個過程的每個階段,採取有效的方略和對策,延伸受眾的轉化必能順利完成,中國動畫電影也就能夠在「十二五」期間,為自己完滿地培育出一個更加完整和具有活力的受眾市場。

⑻ 講述奇幻冒險的電影《雪怪大冒險》,它是如何受到廣大小朋友喜愛的

《雪怪大冒險》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QvC4NesWNW1JkxrJoNS9gw

提取碼:sxeh

《雪怪大冒險》是由華納兄弟影片公司出品的動畫電影,由凱利·柯克帕特里克執導,查寧·塔圖姆、詹姆斯·柯登、贊達亞、吉娜·羅德里格茲、吉米·塔特羅等參與配音。該片講述了雪怪和人類意外相遇,原本互不相信彼此存在的兩個種族,因為體型和生活環境的差異引發了一系列的逗趣故事。該片於2018年9月28日北美上映,同年10月19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⑼ 不負眾望,國產動漫正在迅速崛起,大陸有哪些不錯的動畫電影

《風語咒》是畫江湖系列首部電影,由華青傳奇(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北京若森數字科技有限公司等聯合出品。該片由劉闊執導,陶虹擔任出品人,路知行、閻萌萌、邊江、褚珺、山新等參與配音,於2018年8月3日在中國內地上映。該片講述了雙目失明的少年郎明,在四大凶獸之一「饕餮」重現人間塗炭生靈的時刻,使用秘術「風語咒」將其封印的英雄故事。

⑽ 2018年電影院上映的電影最值得去電影院的有哪些

2018年是電影市場看似繁榮的一年,但在票補減少的情況下,很多電影的票房都摻雜著水份。尤其在豆瓣、貓眼等專業電影網站上,更是存在著水軍、團隊操作的痕跡。2018年不乏有一些好看的影片,大概做個評價,哪些值得去影院觀看!

不得不說,隨著觀眾審美水平的不斷提升,對電影的整體水平要求更高了,而不僅僅是請來一批明星大牌就會買賬,個人始終認為,所有的片子都沒什麼商業文藝之分,而只有好看與否,好看才會吸引觀眾進影院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