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年電影 » 2017家庭論理電影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2017家庭論理電影

發布時間: 2022-09-25 04:59:26

❶ 好看的倫理電影有什麼

《索多瑪120天》、《粉紅色的火烈鳥》、《困惑的浪漫》、《下水道人魚》、《不可撤消》、《羅曼史》、《地獄解剖》、《羅馬帝國艷情史》、《感官世界》、《九首歌》

倫理片(ethical movie )是指以倫理為主題的電影,它是對社會道德規范的探討。與其他片種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倫理的精神幾乎體現在整部影片之中:愛情、婚姻、家庭、宗教、代溝、社會問題等等都可以在倫理的范圍之內,因此倫理片有著比其他片種更為廣闊的領域和更模糊的邊界。倫理片視其情節,並依照電影分級標准而設定觀眾年齡。

主要是指倫理之間的影片 ,是電影對社會道德規范的探討。愛情、婚姻、家庭、宗教、代溝、社會問題等等都可以在倫理的范圍之內,因此倫理片有著比其他片種更為廣闊的領域和更模糊的邊界。並不是說的帶色的片子。只是網路禁止傳播帶有色情性質的片子,所以一般在發布的時候都歸在倫理片裡面,其實這是違反法律的。

❷ 有什麼好看的電視劇或電影。有家庭理論。

《意難忘》

《意難忘》是一部由台灣民視於2004年至2006年製作與首播的時裝電視劇,內容是愛情及商場家族競爭。該劇是超長篇連續劇,有526集,每集90分鍾,在電視黃金時段首播。2007年在馬來西亞、新加坡電視劇頻道播出。同年,中國中央電視台電視劇頻道播出。
台灣熱播電視劇《意難忘》是台灣民視無線台在2004年9月22日播出的8點檔電視劇,於2006年9月28日結束,播出時間為每周一至周五晚8:00---9:30。拍攝時間為2004年5月21日—2006年9月26日。國語版《意難忘》已於2009年11月1日18點45分,在CCTV-8播放完畢。
《意難忘》的主演在台灣很有名氣,其中閩南語一線歌手王識賢飾演男一號王勝天,飾演王勝天的弟弟王勝志的是名主持陶晶瑩的丈夫李李仁。飾演賴麗珠的張鳳書在台灣電視圈被稱為「林青霞二代」。
《意難忘》講述讀書不多、卻擁有商業天賦的男主角王勝天白手起家的勵志故事。台灣長劇通常是今天寫明天的戲,每天晚上播完電視劇後,主創人員就馬上寫第二天的劇本,這樣就更容易抓住觀眾的口味。因此,《意難忘》幾乎每集都有精彩的看點來抓住觀眾,吸引大家看下去,可是太長了。

❸ 關於家庭親情的電影,你認為有哪些作品值得推薦呢

關於家庭親情的電影,你認為有哪些作品值得推薦呢?

《普羅旺斯的夏天》

法國電影《普羅旺斯的夏天》是一部值得推薦的講述家庭倫理親情電影 !普羅旺斯這個名字,就是一種舒心和溫暖的情懷,一種融入薰衣草芬芳的浪漫遇見。如果,這裡面,還包涵了濃濃的美好人情的故事呢?並且,又是大牌的雷阿若來演繹,會是怎麼的一次視覺盛宴呢?

影片全程都是採用細膩的手法拍攝,小小的心意體現得很完美。不論是母親自製的冰激凌,還是那一雙釘鞋,還是良多在公寓中超小的浴缸,還是前妻露出的一些留念,還是母親對良多的信任……在枝裕和導演的鏡頭下,親情顯得那麼的重要。

❹ 【合集】家庭教育的電影有哪些,【在線觀看】免費百度雲資源

資源鏈接:https://pan..com/s/1sfJBZ4VSr_zEds5Hhc1PSg?pwd=6cyw

孩始終堅信聖誕老人的存在,但周圍的大人和玩伴都認為這只是他天真的一廂情願。聖誕前夕,小男孩終於因為他的堅持而得到了回報,睡夢中的他忽然感到屋子顫抖起來了,一列長長的火車停在了他的家門口。當他戰戰兢兢打開房門時,和藹的列車長邀請他參加北極的聖誕派對。

❺ 家庭倫理道德的電影有哪些

《實尾島》、《我的哥哥》、《收件人不詳》等
當代「倫理」概念蘊含著西方文化的理性、科學、公共意志等屬性,「道德」概念蘊含著更多的東方文化的情性、人文、個人修養等色彩
「家庭(family)是一種以血緣為基礎、具有情感紐帶的社會單元,以共同的住處、經濟合作和繁衍後代為特徵

❻ 有些什麼電視劇或電影是關於家庭紛爭的

有《幸福來敲門》,《青春期撞上更年期》《我的孩子我的家》。。。俺老娘也喜歡這味。。。

❼ 令人悄然淚下,具有極高教育意義的家庭經典影片有哪些

1、《伴你高飛》

少年維特天生擁有成為任何一個行業的偉人的潛能,父母總希望他能成為偉大的鋼琴家,然而他自己卻不知道未來該干什麼好。在父母的壓力下維特總是鬱郁寡歡。幸好還有理解他的爺爺,爺爺和維特一樣,充滿野心,自小想當一名飛行員,可是最後卻當了一名木匠。當爺爺終於駕著飛機像鳥兒一樣飛翔時,他告訴維特,雖然做了一輩子木匠,但他仍然很開心,因為理想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人生在世你所要做的是順著命運的安排勇往直前。爺爺最後幸福的逝去了。而維特,也終於領悟了爺爺的人生真諦,敲響了之前拒絕過的女鋼琴家的門……

非常棒的電影。每個人都擁有夢想,但往往缺少去追求的勇氣,有時你覺得平淡無味的生活在別人眼裡如獲至寶,只有懂得追求同時又懂得滿足我們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理想只是生活的一部分。

❽ 家庭溝通有關的電影

《成長教育》不過是很早的一部影片。影片描寫一位16歲女孩面對成長經驗、家庭期許,以及突如其來的迷人愛情介入下,從女孩轉變成女人的心境歷程。

❾ 日本有哪些值得推薦的家庭片

No.1《步履不停》由著名日本演員阿部寬主演。講述了退休醫生恭平一家,在大兒子純平第15年頭的忌日,二兒子良多帶著自己的妻子(妻子是二婚)和妻子的兒子會家祭典大哥,同時姐姐千奈美帶著自己的孩子和丈夫也一同回到了家。平靜的橫山家再次熱鬧了起來。最讓我感慨的電影的最後,總是抱怨爸爸媽媽的良多,卻在多年後對女人說起母親說過的話『黃蝴蝶本來是白色的,當他們度過了一個冬天就變成了黃色』。逝者已逝,我們唯有不斷向前。
No2.《小花的味增湯》
該影片由廣末涼子、瀧藤賢一等主演,改編自原作小說小花的味增湯。影片主要講述的是,一個叫做信吾男人,被大家認為是個十分無趣的傢伙,他在一家報社編劇,直到一天一個叫千惠的女大學生進入了他的生活,千惠性格開朗且溫和,喜歡唱歌,信吾從見到千惠的第一眼就愛上了這個美麗的女子,隨即對千惠展開了猛烈的追求,一天晚上,信吾發現千惠的胸口好像有腫塊,果然去檢查了才發現千惠得了乳腺癌,信吾並沒有因為千惠的病放棄千惠,並向千惠求了婚,婚後的日子,信吾一直帶著千惠治病,病情得到穩定後,又過了幾年,千惠懷孕了,可是有癌症的千惠不能要這個孩子,經過很強的心裡斗爭,千惠最終還是剩下了小花,小花一出生,千惠就住進了治療室,又過了幾年,千惠回到家開始教小花做味增湯,千惠希望在以後沒有自己的日子裡,小花能照顧好自己和信吾。
No.3《海街日記》
由凌瀨遙、長澤雅美、夏帆等主演的電影。與是枝裕和的其他作品一樣,滿滿的日式小清新、滿滿的溫情。主要講述了家住日本鐮倉的香田三姐妹,從小父母就離異的三姐妹,父親另娶他人,母親整日環游世界,由大姐香田幸帶大的相依為命的三姐妹,在父親去世後,參加完父親葬禮的三姐妹毅然選擇將同父異母的妹妹淺野玲,帶回鐮倉一通居住。期間發生了很多有趣又溫柔的故事。

❿ 怎麼教育孩子,這7部關於家庭教育的電影或許

Flipped
——當孩子遇上初戀,不必大驚小怪,充分尊重、正確引導就好。
豆瓣評分:8.9
經典台詞:「有些人平庸淺薄,金玉其外,而敗絮其中。可不經意間,有一天你會遇到一個彩虹般絢麗的人,從此以後,其他人不過是匆匆浮雲。」
Julie生長在一個清貧的家庭,媽媽是家庭主婦,爸爸是個沒什麼名氣的畫家,家人為了照顧弱智的叔叔,節衣縮食,甚至連打理花園的錢都沒有,Julie卻擁有「富養」 的品質。
她純真可愛,熱情大方,碰到男主角Bruce就勇敢去追,但Bruce不領情,還羞辱了Julie。此時,Julie也敢於表達憤怒與拒絕,最後,Bruce反被Julie獨立、自主、善良的品質吸引,兩個小孩子萌發了最怦然心動的愛情。
片中有兩個情節,值得家長借鑒——當孩子有感情問題、交友問題時,不是過分干預,而是耐心傾聽、適時放手。
比如,Julie送給男主角Bruce家裡養的雞產的雞蛋,Bruce轉頭就扔了,Julie很傷心。爸爸關切問候,Julie不知如何開口,媽媽便真切地說道,「沒事,寶貝,你可以和我們說說。」言下之意是:你不用顧慮,我們不會隨意評價你,只是真誠地想要關心你。
電影結尾處,當Julie差點被當眾親吻,尷尬地逃回家時,她也能與母親坦誠相告。媽媽聽了之後,只是建議女兒和Bruce好好談談,並禮貌地先替Julie拒絕前來道歉的Bruce,並無插手與指責,把戀愛、交友的自主權完全交給女兒,對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充分信任。
天才少女
Gifted
——把發展特長的主導權還給孩子。
豆瓣評分:8.1
經典台詞:「才不要像你外婆說的那樣『整天學習』,快樂成長才是更重要的。」
這是一場關於「虎媽」和「羊爸」教養的對決。
男主角Frank Adler在姐姐Diane因抑鬱症自殺後領養了外甥女Mary——一位數學天賦突出的天才少女,遵照姐姐生前的遺願,讓Mary過上快樂的平凡人生活。
然而,當Mary的外婆發現這位天才少女後,她決定帶走Mary,用嚴苛到接近殘酷的教育方式逼Mary成為學霸:她把孩子關在家裡,沒日沒夜地研究數學。
這種情景何其相似——Mary的媽媽Diane就是從這種「地獄式訓練」成長起來的,自殺或多或少與這種高壓有關。如今,外婆重施故技,要把Mary打造成第二個Diane。
然而,Mary不想去過外婆口中的「天才生活」。她拒絕外婆的領養,並說道:「在舅舅發現我聰明之前,就已經很愛我了。」顯然,Frank那種無條件的愛,讓Mary更有安全感。
於是,Frank把撫養權奪了回來,從此,Mary過上了與媽媽Diane截然不同的人生:她任性地去玩,勇敢地去愛,體驗所有同齡人都會體驗的樂趣,樂觀積極地活著。
影片教會我們一件事:給孩子培養特長,主導權應該在他們手上。我們永遠不能強迫孩子成為 「完美小孩」,而是讓他們找到自己真正熱愛的事情,成長為自己本該有的樣子。只有無條件的愛,才能給孩子最好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