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年電影 » 2018院線科幻電影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2018院線科幻電影

發布時間: 2022-09-23 13:02:02

1. 大陸有哪些科幻電影值得一看

1 《動物世界》

這個理想實沒實現先放一邊,但是「七仔」這個形象加上星爺電影常用的無厘頭搞笑、催淚片段的融合,讓這部電影的可看性還是很高的。

2. 求2018年由傑森·斯通執導的科幻驚悚片第一縷曙光

鏈接:

提取碼:tcf1

《第一縷曙光》是由傑森·斯通執導的科幻驚悚片,斯戴芬妮·斯考特、薩伊德·塔格馬奧、凱特·伯頓、克莉絲汀·布絲、西奧多·佩爾蘭、肖恩迪瓦恩、CesarLazcano、B.J.Parker、王昊玥等參加演出,影片於2018年3月10日在西南偏南電影節上映。

該片講述的是阿莉克絲在游泳時遭電擊,意外有了強大的磁場超能力,一個神秘的組織卻正尋找阿莉克絲,與她青梅竹馬的肖恩和她在逃亡中逐漸發現了關於她超能力的來歷的故事。

3. 2018年將會上映哪些好萊塢科幻大片

作為一名科幻迷,好萊塢近年來出的科幻大片我幾乎一部不落全部收入眼中,《異星覺醒》也不例外。該部影片講述了一個並不復雜難懂的故事。國際太空站接收了來自火星探測器取回的土壤樣本,船員們在土壤樣本中發現了一個微小的生物,通過一定手段復醒它之後,把它命名為了「卡爾文」。不曾想,卡爾文生長迅猛並襲擊了一名船員。它行動敏捷,甚至能夠感知明白人類的意圖。船員們覺得卡爾文已經不是一個可以安全帶回地球的外星生物,於是合力消滅它。但生命力和攻擊力強大的卡爾文並沒有讓船員們如願以償,在雙方博弈的過程中,船員們一個個地死去,飛船也被破毀,最終卡爾文隨「倖存」船員降落在地球,一場對地球的「屠殺」即將開始……

如果一部電影的劇情能夠按照合理科學的程序正常進行,那就成不了一部電影。它之所以能夠成為故事被拍成電影,一定是程序出現了意外,對於本片也是如此。本片的意外來自生物博士,一個相較其他船員有著更多科學精神和感情的黑人。他發現並激活了卡爾文後,並沒有把它當做實驗的對象,反而傾注了很多感情,讓人彷彿覺得那是他的孩子。他喜歡與卡爾文進行肢體接觸,喜歡彼此的觸摸。這種交流應該也讓他對危險放鬆了警惕,比如離開實驗室時沒有檢查設備是否完整等,而這種對卡爾文的「信任」對危險的忽視,也給他帶來了致命的災難。生物博士用電刺激激活卡爾文時,受到了它的攻擊,直接導致右手殘廢,卡爾文也逃出了操作台。另一名船員救出生物博士時,卻搭進了自己的性命。卡爾文後來逃出了實驗室,並頑強地和船員們進行著激烈的生死博弈,這也導致了後來的船毀人亡。所以影片在敘事手法上和大多數科幻電影的套路基本相同,先是一切狀況安好,然後突發意外,接著各種補救,最終要麼善莫大焉要麼無濟於事釀成更大的災難。而這部電影也別具匠心地選擇了後者,給觀眾留下了想像的空間。

但這些都顯得過於平淡,平淡到都無法遮掩住在筆者看來存在的明顯經不起推敲的漏洞,這個漏洞就是影片的時空背景。外星生物卡爾文像是開了掛一樣,機體看似簡單,卻行動迅速思維敏捷,還能感知人類的想法懂得人類的意圖並根據這些做出對應。導演也許想用這種超前到不可思議的生物表達出自己是一部純粹外星生物科幻片的立場,可正是這種設計損害了電影。根據電影的介紹,這應該是人類第一次接收到來自火星的土壤樣本,大家對它都非常地重視。可參照我們當今的現實場景呢,人類的探測器已經降落在了火星,土壤樣本也已經採集,也就說影片中的時間距離我們這個真實的世界並不太遠,甚至只有幾年或十幾年的光景。對科幻電影來說,這樣的時間設置非常不利於觀眾拓展想像力。同樣是關於外星生物題材的《異形》和《普羅米修斯號》則把時間都定位在非常遙遠以致讓觀眾無法找到文明參照的時間里,觀眾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結合著電影內容的啟發,把想像力發揮到了極致,這樣的設計訓練了觀眾也打造了自己的口碑。而在《異星覺醒》中你很難展開這樣的想像力,比如有人會問既然卡爾文進化到了如此強的生存能力,火星應該早被改造成了一個高度發達的星球,可為啥……所以,正因為導演給我們展示的時空太近了,以致於我們都喪失了天馬行空的安全,否則總會有人指著NASA的網站說你瞎扯什麼呢!影片中另外存在的小瑕疵就是消滅卡爾文的方式。所有的船員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火,這種想法是迅速的也是固執的,甚至在一名船員用火灼燒但並沒有傷害到卡爾文時,大家還沒有改變主意。為什麼不試試降溫冷凍呢,卡爾文就是被冰凍著送到了空間站,為什麼不嘗試再次凍住它呢?

如果這部電影能夠把敘事背景放在遙遠的未知的星球上,放在更遠的時間節點上,對於我這種喜歡鑽牛角尖的觀眾來說,觀影的體驗會更好,對影片的評價也會更高。但也許導演是為了引起大家對人類即將登陸火星可能存在的潛在威脅的重視,故意安排了這樣的時空設計,這也許是導演的良苦用心,也許也是影片的願景,但也正是這種用心和願景卻成了我觀影中揮之不去的障礙。

這並不是一部成功的好萊塢科幻大片。如果要打分,那就5分吧。畢竟故事和特效做的還可以。

4. 終結者2018觀後感。

下面是我找的,你可以整合一下
終結者2018是未來片三部曲的第一部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個人認為終結者2018(以下簡稱:救世主)表現還是中規中矩的。影片全片畫麵灰暗,這是預示在人類和「天網」早期的對抗是處於明顯的下風,人類處於絕望之中。(畫面選擇灰暗這種格調是正確的)影片開始給我一個疑問:為什麼在前幾部中提到的1997年是審判日,但為什麼到2003年馬庫斯被判死刑的時候,審判日感覺還沒有來到呢。後面導演用了簡短的文字敘述告訴了觀眾,我認為導演這點做的不是太好故事敘述的跳躍性太強,也就是這個原因導演直接跳過「天網」是怎麼樣啟動的,「天網」是如何開始對人類開始屠殺對人類世界開始毀滅的緣故吧,導演直接把我們帶到人類與「天網」直接對抗的初期階段。站在導演的角度來說他可能是想這未來三部曲的第一部,故事重點應該放在未來發生的事情上而不是已經發生事件上。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國外媒體評論為什麼「救世主」票房斗不過「博物館2」的原因是導演對人物方面刻畫虛弱,情節畫面時刻都充滿了血腥,屠殺,絕望。這點我稍許有點不同的意見,那就是「天網」前期過於強大,人類過於渺小。勝利的天平很明顯的傾向於「天網」機器人這邊,這些就要通過「天網」機器人冷血的屠殺人類讓人類從思想上出現絕望,最終放棄抵抗人類滅亡。影片中有幾句台詞可以說明這點:1.被「天網」機器人抓住的人中有人說:我們會被屠宰場的牛一樣一個一個的被宰殺。2.馬庫斯在路上遇到一小部分散兵游勇中人說的那樣人類是不可能打敗「天網」的我只有放下武器放棄抵抗才會有活路。所以我個人感覺導演這樣拍片是必須的,更重要的是我認為人類就是在這種絕望中就快要放棄的時候,我們的主角未來反抗軍領袖康納給人類帶來生存的希望,告訴全體人類「天網」機器人是可以打敗的。這更加符合影片標題「救世主」,正如康納在「村村通小廣播站」宣傳的那樣,他給了人類以希望,在影片後面人類相信康納就是「救世主」相信他的話放棄了指揮部下達的進攻命令。
在影片人物上面我不想多說什麼,正如導演最初的想法那樣馬庫斯才是第一部真正主角,「天網」正是由於他出逃,回歸讓我們了解馬庫斯的真正使命是什麼,(劇透不能說看了就知道)人類正是由於他給了我們的康納「救世主」第二次生命,人類應該感謝他的存在和偉大的犧牲精神,馬庫斯他始終相信自己是人而不是機器,就是這種信念才體現出了他的偉大和犧牲的價值。我個人認為在人物方面導演和編劇在這點上做的不是太好,其實在第一部中康納其實只要做好他「 村村通小廣播站」站長的工作就好了,因為後面兩部才是你康納「救世主」做主角的時候,第一部大大的削弱了馬庫斯一號男主角的表演(就是搶戲)兩個人戲份至少一半上下。卡爾為康納父親是影片重點目標人物,只要知道他是誰就好了。我個人比較感興趣的是卡爾身邊的黑人啞巴小女孩這個人物是個亮點,她的異能(也是劇透不能說的秘密看了就知道)導演在後面兩部可以重點發揮一下,我很期待小女孩後面兩部的表現。兩位女性配角表現一般不多說了。
在影片里「天網」機器人方面:T-600,收割者,摩托終結者,水棲機器人,獵殺者,燕尾殲擊機,T-700效果表現好就不用說了,進步的科技時代說明一切。我只是期待後面兩部多出現些新型機器人和還有沒有出現的T-1000,T-X。
我套用電影最後的場景:三架直升飛機飛向日出的太陽「(這是美國電影摜用的電影場景多數在越戰片里出現)這個畫面作為結束語。
倖存的反抗軍說:」任務完成了慶幸的是我們還能活著,明天我們將繼續戰斗。「
」天網「機器人說:「I』ll be back」

總之是從第三部開始,終結者系列已經和卡梅隆導演的前兩部沒有太大關系了,這第四部的關系則更薄弱。但我到不會說第三、四部是爛片,甚至我還挺喜歡第三部,這大概會令所有的終結者死忠鄙視我。由於當初我是抱著看硬科幻的心開始看終結者系列,結果第一二兩部當下社會的故事背景和豐富的感情線讓我非常失望,然而,這也成就了前兩部終結者的經典。很奇怪,我對於終結者系列整個時空穿梭的玩味竟然是從第三部才開始領悟的,而且第三部後半部分開始出現了非常未來感的大量機器人武器,讓我為之一振,我覺得終結者開始硬起來了。於是,第四部乾脆直接把時間放到了2018,除了變形以外能與邁克爾·貝的汽車人相媲美的機器怪獸的出現,和不再與現代社會有任何瓜葛的未來末世完全滿足了我對硬科幻的需求。

時至今日,對於終結者究竟是硬科幻還是軟科幻貌似還有爭論。軟硬科幻的區分可以從三個方面看,第一,故事背景——背景放在人類當代社會的為軟,而完全是人們猜想或推斷中的未來世界的為硬;第二,側重點——著重表現人文、哲學、人類社會、情感等方面的,以故事情節、寓意和人物性格取勝,科技猜想為輔的是軟的,而具有大量科學技術描寫、以科學科技猜想推動情節的為硬;第三,是否有一定的科學根據,科學推斷越嚴謹越硬(有些非常嚴謹的硬科幻會讓人有完全相信其存在其必將發生的地步),反之就越軟。

如果從上面三點來判斷,第一二部無論如何都是屬於軟科幻的,而這一部2018則是扎扎實實的硬科幻。但以上三點並非是絕對分離的,也有硬科幻是放在當下的社會背景,也有好比《WALL·E》這樣完全放在想像中的未來世界的軟科幻,同時也有優秀的硬科幻在表現人文社會方面一點不遜色於軟科幻的。但科幻無論軟硬、無論是小說還是電影,最終都應該是為了表現人性,假如這點薄弱了,它必然是不優秀的,這也是終結者三四部遭人鄙夷的原因。

但我以為二三線導演McG還是拍出了很大片的《終結者2018》,盡管情節發展上有漏洞、表現手法上嘩眾取寵,但在視聽享受和技術特效上還是下了很大的功夫,使之從讓人有一定思考和心理起伏的經典科幻片成功轉型為《變形金剛》式的只需感官可無視故事情節並很好地娛樂了觀眾的商業大片。再退一萬步講,這個片,沖著演員陣容也該走進影院去。貝爾、尤金、HCB、霍華德,以及從這里開始閃耀的沃辛頓!

沒有讓我們失望... 在大家期待已久的時候交出了答卷。
而本地的盛凰影城終於迎來了第一個零點首映的英文原聲拷貝... 我拖著一瘸一拐的腿,和一班電影粉絲,迎接了這一刻的到來....不遺憾 不後悔。

關於鏡頭:
開場不久約翰康納墜機的一個長鏡頭,迫力十足,非常吸引眼球:
從直升機遠處搖入機身,然後不斷穿越環繞,從起飛到墜落的過程一氣呵成,給全片的動作戲開了一個漂亮的好頭;
另外摩托機車終結者從大型機器人收割者腿部滑落並追擊的部分,完全可以媲美黑客帝國2重裝上陣里崔妮蒂帶著鎖匠穿越在高速車流的場景。

無數的爆炸,無數的戰斗鏡頭刺激著我們的腎上腺素...如果你是動作片影迷的話,還等什麼呢? 至於還有什麼驚喜呢?
在這里就不在贅述了 。

在我看來,由薩姆沃辛頓扮演的馬庫斯是這部T4的絕對主角。搶了不少貝爾扮演的康納的風頭,如果不是貝爾這樣很有個性魅力的演員。估計一下子就被比下去了。很難說,沒准過兩年薩姆沃辛頓就會成為新一代的動作巨星接班人。(又是一名來自澳大利亞的個性演員,這幾年在好萊塢充斥著澳大利亞的個性男星)

從一開始,馬庫斯選擇死刑後捐獻屍體,大家就已經赦免了他的罪。之前犯下的罪行,已經由一死來補償了。按照人們的思維邏輯,什麼事都大不過一死,人都已經死了,已經算是贖掉了他今生的罪,無論是怎樣的大是大非。15年後,馬庫斯蘇醒在審判日之後的荒原,他的一舉一動都被觀眾容納和接受。無論和少年凱爾里斯一起抗擊T600,還是救下駕駛戰斗機與飛行器終結者戰斗的女飛行員,總之,就算揭曉了他是一個有人類皮膚,有人類心臟,但骨子裡還是一個機器人。(如果還記得鳥山明《龍珠》里的情節的話,人造人16號就是T800,而人造人 17、18號就是馬庫斯這一類的)指不定就是新型號的終結者等等這一切,從一開始到此時,觀眾都深信獲得新生之後的馬庫斯,絕對是一個值得信任的人。

這個地方就是一個矛盾沖突了。整部終結者電影的系列的絕對主角毋庸置疑是約翰康納,沒有約翰康納一切的故事都不成立,所有的終結者都是圍繞終結約翰康納才誕生的,但是到了系列第4集2018,觀眾從心裡默認了這個馬庫斯也是約翰康納那樣的熱血男兒,盡管是機器人也好。 康納也產生了困惑,眼前的這個絕對是新型號的終結者,絕對是威脅。但是,以前卻從來沒聽說過,它的一舉一動都表明它深信自己是人類(包括眼神),但,它卻實實在在是個機器人。

站在觀眾的立場:馬庫斯是沒問題的,值得信賴的,可以和康納並肩作戰(因為他和凱爾也並肩作戰過)。大家都希望他們能攜手作戰;(如果編劇惡搞的話,沒准又是個終結者版的無間道就麻煩啦)
站在康納的立場:機器人就是威脅,終結者機器人就是天網為了消滅自己而誕生的。眼前的這個新型號類人類機器人絕對是最大的威脅。

所以,當康納的戰友說要肢解掉機器人的時候,大家都為馬庫斯捏了一把汗,而當女飛行員搭救了馬庫斯之後,大家都歡喜雀躍,希望馬庫斯和女飛行員能早日離開這個是非之地。情理上反倒是覺得康納有點是非不分了。

如何信任這個變成機器人的人類呢?
這個是約翰康納作為救世軍的領導人必須面對和突破的問題:信任。
而到最後唯一的希望就是互相信任。其實,康納在看到馬庫斯為了救他幹掉水棲終結者之後,放它走,也是想搏一搏這個變成機器人的人類是否還有人性存在?

有時候生死就在一念之間。

康納在對全世界的救世軍發布消息的時候說了一句話:我們戰鬥了很長時間,我們就像沒有編號的機器,日以繼夜,無法退出。是什麼讓我們區別於機器,心靈的力量...

暫且把這個詬病為主旋律的東西吧:其實到最後導演就是向我們灌輸的這個東西,人性是什麼?是人心的力量嗎?
什麼讓我們願意為彼此犧牲呢?機器是做不到這些事的。

而到最後,馬庫斯第二次完成了自己的救贖。

經典台詞
NO:1 拿槍對著人,要時刻准備扣動扳機...
NO:2 在我們存在之前,我們的戰爭就開始了。
NO:3 如果你聽到這個,你就是反抗軍啦。

如果再加入康納和馬庫斯並肩作戰的鏡頭,這片就變成喋血雙雄啦。

經典歌曲:

1.馬庫斯修好吉普車之後,車載音響播放的歌曲:Alice In Chains 樂隊的 Rooster

2.康納放絆馬索絆倒摩托機車終結者時收錄機里放的歌曲:Guns N' Roses 樂隊的You Could Be Mine

PS:
另外一個值得記住的眼睛:聾啞女星星 ( Star ) 在洛杉磯的廢墟中,第一眼看到這個女孩的時候就想起了《南京!南京》里的小豆子。
無論是裝遞子彈;貼OK綳;還是遞火摺子;乃至最後她遞上炸彈遙控器....(一同觀影的朋友說:她簡直就是叮當貓)
Star 就是這部電影裡面純潔和希望的化身。看她一眼,你就會想起:這就是我們戰斗的目的,我們要讓她這樣的人活下去。這就是未來。

5. 2018年上映的科幻電影有哪些

《逃出奪命島》、《移動迷宮3:死亡解葯》、《星球大戰8:最後的絕地武士》、《時空終點》、《莫斯科陷落》等等

6. 2018年有什麼好看的電影

《頭號玩家》

這部影片由世界級的大導演斯蒂芬·斯皮爾伯格執導。斯皮爾伯格的水平我想大家都知道,一個世界級的電影大師,普通的商業題材電影在他的執導下都能達到很高的水平。這部《頭號玩家》是一部科幻電影,講述了遠在未來2046年發生的故事。在2046年,只要誰能夠找到彩蛋誰就能繼承綠洲,從此主角五人遍踏上了尋找彩蛋並與資本家諾蘭索倫托的做斗爭的故事。影片的特效體現了當前世界最高的電影特效製作水平,值得大家找來看一看。


7. 2018年電影院上映的電影最值得去電影院的有哪些

2018年是電影市場看似繁榮的一年,但在票補減少的情況下,很多電影的票房都摻雜著水份。尤其在豆瓣、貓眼等專業電影網站上,更是存在著水軍、團隊操作的痕跡。2018年不乏有一些好看的影片,大概做個評價,哪些值得去影院觀看!

不得不說,隨著觀眾審美水平的不斷提升,對電影的整體水平要求更高了,而不僅僅是請來一批明星大牌就會買賬,個人始終認為,所有的片子都沒什麼商業文藝之分,而只有好看與否,好看才會吸引觀眾進影院去看!

8. 2018年上映的科幻電影有哪些

電影《金剛狼2》、《鋼鐵俠3》是目前已知會在2013年上映的科幻電影。

9. 電影湮滅什麼時候上映 電影湮滅劇情介紹

據悉,電影湮滅將於2018年2月23日在北美院線上映。喜歡的小夥伴們可以提前關注一下上映時間,由小說《遺落的南境》改編的科幻電影《湮滅》將於3月12日在Netflix播出。影片講述生物學家Lena為調查丈夫失蹤之謎,前去研究美國一塊被檢疫隔離的生態災害區域「X地區」。
《湮滅》改編自著名科幻小說家傑夫·范德梅爾的科幻恐怖小說三部曲《到達南部》(Southern Reach)中的第一部,講述了一個發生在外星上的恐怖故事。

影片信息
中文名:湮滅
外文名:
導演:亞歷克斯·加蘭
編劇:亞歷克斯·加蘭
主演:娜塔莉·波特曼、詹妮弗·傑森·李、奧斯卡·伊薩克、吉娜·羅德里格茲、泰莎·湯普森、水野索諾婭、大衛·吉雅西、圖娃·諾沃妮、克里斯塔·克拉克、庫姆德·潘特
類型:科幻、驚悚
上映日期:2018-02-23(美國)

電影湮滅劇情
某生物學家(波特曼)為調查丈夫(伊薩克飾)的失蹤,參加了神秘組織Southern Reach組織的科學考察,4名女性組隊,去研究美國領土內一塊被檢疫隔離的生態災害區域「X地區」。她發現那裡是原生態的荒野,隱藏著神秘的黑暗力量。這已經是對該地區的第12次考察,前11次全都失敗,比如第二次考察終結於去的考察隊員集體自殺,第三次考察隊拔槍互相殘殺,第11次隊員全體失去神志,回來後不久都死於癌症……

10. 湮滅-2018最好的科幻電影

電影《湮滅》改編自傑夫·范德米爾的《遺落的南境》三部曲。作者憑借原著小說中的第一部《湮滅》,擊敗中國著名科幻小說《三體》,獲得2014年星雲獎。

亞力克斯-嘉蘭執導兼任編劇。本片是嘉蘭執導的第二部電影作品,第一部《機械姬》,也備受好評。

電影對原著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編。嘉蘭也曾經在訪談中承認沒有讀完小說就迫不及待的想拍電影。

如果說去年的《降臨》給我們提出了外星人來到地球有關交流溝通的問題,是思維的多向性問題。那麼《湮滅》所提供的視角更為大膽,脫離了生物的外在表現,直至生命本源的多樣性。外星生物不一定是碳基生物,我們所需要的氧氣及水對於他們來說可能並不是必不可少的。《湮滅》跳出了傳統外星人的框架,更多的回歸到本源的層面,摻雜著人性的討論。劇本的邏輯耐得住推敲,故事層層遞進,意境發人深思,舞美布景也美輪美奐,絢麗璀璨。感覺電影已經基本鎖定了今年的最佳科幻影片。

影片通過女主莉娜(娜塔莉波特曼)的視角展開,講述了一未知物體擊中南部燈塔,形成泡泡世界-X區域。為了探索X區域的機理,軍方派出了多個考察團,全都有去無回。影片中女主的老公是上一次考察團人員,在失蹤一年後突然返回家中。體態僵硬,神情恍惚,進而大出血生命垂危。在去醫院的路上被軍方帶回。女主j進而了解到X區域並加入最新的五人女子考察團,進入泡泡世界,期待解開謎團,挽救丈夫生命。

進入X區域後,她們遇見了同株但是不同形態不同顏色的花,角上開花的變異鹿,游曳的透明魚,受到了牙齒鯊魚化的鱷魚的襲擊。找到了上一次探險隊留下的凱恩劃開隊友的腹部,發現人的內臟在流動的視頻,更是找到此人已經變成了真菌式的壁畫。

在地貌學家卡斯被熊殺死以後,對未知的恐懼和失望放大了隊友之間的矛盾,而女主脖子上的項鏈也暴漏了她和凱恩的夫妻關系。護士安娜綁起來了所有人。矛盾激化成內斗,在熊返回的時候,她們聽到了死去的隊友的聲音。安娜被熊殺死,領隊文崔斯博士選擇了自己獨創燈塔。物理學家喬希最後也發芽變成了樹人。

她們明白了,shimmer是一個棱鏡,將所有的東西都折射了,不僅僅是光和電磁波,還有動植物的DNA。於是她們知道,她們也在經歷這種變化。她們迷茫了,原定意義上的死亡更可能是與環境融合過後的永生?

影片的最後,莉娜到達了燈塔,發現了丈夫凱恩遺留下來的攝像機和牆邊燃燒後的骸骨。才知道,走出X區域的並不是自己的丈夫,而是一個復制人。女主鑽入地洞後發現湮滅成一團能量體的女領隊。她的一滴血滴入其中,導致這團能量體變成了與她相同的樣子。最終女主和復制人有一個人走出X區域,另一個人身中磷彈葬身火海,泡泡世界也消散人間。

走出來的是誰?故事並沒有明確說明,但是從一系列的描述看,走出來的應該是復制人。

有一個細節,此前女主的所有動作,復制體都能完美的模仿,只有面對攻擊動作時,它的反應領先一步,先於女主一步擊打到對方。由此可以推測,女主在磷彈的最後一剎那競爭中應該處於劣勢。

在描述的結尾,身中磷彈的人在身體著火的情況下扔撫摸了凱恩的骸骨,然後與燈塔同歸於盡,從肢體的表現看,葬身火海的應該是真實的女主。

還有一個重要的道具,玻璃杯,女主的復制人老公返回家中的時候,水杯是一個重要的道具,而最後女主在受到南境調查員問詢的時候,手邊也是一個玻璃杯。前後呼應,導演也在暗示其復制人的身份。

最後兩個人的對話及擁抱以及均上翻的白眼,更是坐實了兩個人的身份。

電影的中文名叫做《湮滅》,英文名字是Annihilation,在物理學湮滅的定義之外,還有滅絕,毀滅的意思,結尾兩個復制人的出現,對地球生物意味著什麼不言而喻!

文中還出現了一個無窮大符號「∞」的銜尾蛇圖案。出現在變成真菌的軍人左手臂上,護士安娜的身上以及最後接受問詢的女主身上。

柏拉圖解釋過,銜尾蛇是一頭宇宙原始級別的生物,頭部吞食著自己的尾部,是擁有完美生物結構的不死之身。

而從哲學上講,無窮又可以歸因於空間和時間,銜尾蛇表示的莫比斯環更是表明了無盡的意味!

影片的最後,女問:你不是凱恩。男答:不是。隨即反問:你不是莉娜。隨後就是沉默,一個意味深長的對視,一個盡在不言中的相擁以及共同上翻的眼神。湮滅盡在其中!

最後,很開心影片的名稱是Annihilation,而不是Evol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