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觀影限制進一步放寬了,上座率達到了多少
近期根據疫情形勢,觀影上座率的限制從30%提升到了50%。觀眾可選情侶座,以及相鄰三個的親子座。據悉,受疫情影響,電影院暫停營業長達半年。7月20日開始,全國391家影院復工,復工首日票房突破百萬。
逐漸放開以後,還會迎來一波報復性觀影嗎,拭目以待吧。很多影城也都表示,他們的電影兌換券可以有一定時間的延期。此外,在微博上可以注意到,徐崢、陳思成、蘇有朋、大鵬等電影人都發微博,對於影院的復工表示開心和祝賀。
⑵ 全國影院營業率恢復至近7成,為何票房依舊慘淡
因為疫情的影響,很多電影院不讓開門,但是根據相關媒體的報道,從5月4號開始,全國影院總數7887家,營業率達到了65.4%,單日票房也在逐步回升,但是票房依然比較慘淡,原因是什麼呢?我認為一方面是疫情的影響,導致很多人不願意去電影院聚集。另外一方面沒有很好的電影,也是一個原因,接下來跟大傢具體說明。總而言之,之所以現在的票房依然慘淡,一方面是因為最近沒有什麼好的電影,所以很多觀眾不想去電影院看電影,另外一方面,受疫情的影響,有的人不想聚集,為了遵守規定不去電影院,另外一方面,也有些人因為疫情的影響收入降低,所以也不得不放棄去電影院看電影的計劃。
⑶ 電影院平均觀影人數
由於檔期、片源不一,每月平均觀影人數約為23000至50000不等
⑷ 疫情中對電影院的影響,它還能挺過去嗎
我個人覺得它還能挺過去,從數據中看據中國新聞周刊的報道,新冠疫情暴發後,繼初期停工的半年,電影院的第二次危機已經到來。今年3月,中國內地電影票房超低位運行。3月24日,內地總票房跌破1000萬元,止步於965萬元(不含服務費)。這是十年來,除疫情復工初期之外,內地單日票房最低的一天。每個影院平均每天賣出50張票,平均每場只有1.8人。
再從長期市場發展的角度來看,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電影產業的長期還是值得看好的,因為對於大部分的家庭來說,看電影依然是家裡日常休閑娛樂的一個重要的選擇,但是從短期的角度來看電影產業很有可能出現一個比較大的洗牌,一些小的電影院和資金維持能力不足的電影院很有可能會被市場所淘汰,最後留在市場之上的將會是一些具有穩健生產能力的電影院,但是電影產業整體的發展也會因此出現一些節奏上的變化,之前大規模擴張的玩法也將會逐步被市場所淘汰。所以說在企業的改革下,是可以挺過去的。
⑸ 大年初一電影觀影人次比去年同期少近900萬,為啥沒人看電影了
大年初一電影觀影人次比去年同期少近900萬,為啥沒人看電影了?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2022年的春節檔,我國電影市場依舊是全球第一大票倉,國產電影依然是同檔期的票房大片,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們不和別人比,只和我們自己比,通過對比,今年的春節檔和去年的春節檔我們不難發現,觀影人次減少幅度還是比較大的。
根據粗略統計,春節檔頭三天觀影人次減少了2766萬,這種斷崖式的減少對整個電影市場有百害而無一利,這是應該引起行業人士的高度關注和重視的,這可不是小事。
觀影人數的減少,一方面是因為疫情的原因,有些地方影院沒有完全開放,但,這只是很小的因素,不是主要因為,因為大年初一全國的排映場次比去年大年初一多了好幾萬場,也是破了紀錄的,但是,觀影人次還是下降了,所以,疫情不是觀影人次減少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春節檔類型電影中,合家歡等題材的電影偏少,一家老小能夠一起去看的電影選擇不多。當然,觀影人次減少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票價的問題。
⑹ 影院復工後全國單日票房首破四億的原因是什麼
影院復工後全國單日票房首破四億,跟當天是七夕還有影片的質量都有關系。
8月25日當天單日的票房超過了四億,這是電影院在經歷了疫情復工以後,第一次單天票房超過四億。當天能夠達到這么高的票房,有各個方面的原因,那天剛好是是七夕節,很多人在中國傳統情人節當天選擇去看電影,加上當天放映的影片比較吸引人,還有疫情期間影院關閉有些人覺得許多沒看過電影,在疫情後首次嘗試到影院去看電影。
電影院算是受疫情影響比較嚴重的娛樂場所,全國各地的電影院復工也是比較晚的。在影院復工以後,有關部門還出台了一系列的幫扶政策,比如有些地方會給群眾送觀影券,也有些影院送優惠券的活動,還有些充值優惠的活動,這些都促進了票房的收入。當天票房高跟這些因素都有一定的關系。
⑺ 7月僅8千萬觀影人次,電影對觀眾還有多少吸引力
在去年,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有很多的行業都沒有盈利,其中就包括電影院,因為以前的原因,電影院全部關閉,這也讓電影院損失了很多的錢 而且在疫情期間也有一些影片被買下了版權選擇了在網上放映。雖然現在各大電影院已經開啟,而且戴口罩緊就可以進入 但是大家還是對於這件事情有所抵觸,有很多人都會選擇在家去看一些影片,不會選擇去電影院,那麼究竟有哪一些 事情困擾著大家,不去電影院呢 ?
除此之外,訂閱也是一個公共場所,有很多人也非常害怕自己去看個電影,回來之後被隔離呀一類的事情,這也就導致了他們根本都不想去公共場所,不僅如此,現在的電影院也不讓去吃爆米花這些食物什麼的一方 有新冠的傳播,也正是因為如此,有很多人感覺到自己的樂趣沒有了,所以也不會去看電影了,而且在去年家中已經習慣了那種不看電影的生活,在家裡躺著吃著,然後看著一個電影,感覺也很不錯,除非有特別想看的影片 否則的話,現在的人可能真的不會去看電影了,而且現在網路上也十分發達,有很多的國產電影僅僅只需要一段時間就可以在網路上去看了,現在很多人家裡也都實現了家庭影院或是投影儀。不僅如此,下半年大家工作也很忙,這也是不去看電影的一個原因之一。
⑻ 前兩月的觀影人次下滑超20%,中國電影是如何失去觀眾的
前兩月的觀影人次下滑超20%,因為疫情的原因經濟不景氣。很多人想要留在家裡看電影,沒有必要花高價錢去電影院看,同時在影片扎堆的春節檔,也出現了大量的爛片,讓很多人對中國電影失去了信心。
在情人節上映了三部愛情片,雖然宣發工作做得非常的理想,也讓無數人期待在這一天和另外一半去電影院看電影的場景。但是這三部電影的評分很低,最低的2.7。雖然在上映的時候獲得了1.23億的票房,也成功的奪得了日冠,但是得到的更多是大家的吐槽。一部好的電影可以得到大家的喜愛,但是一部又一部質量差的電影,最終會影響到整個電影行業的發展。
⑼ 中國影史觀影人數誰最多
迄今為止,中國影史呈現出了票房無限繁榮的景象,繁榮的數據如下:
票房10億俱樂部,有91部;
票房20億俱樂部,有24部;
票房30億俱樂部,有13部;
票房40億俱樂部,有7部;
票房50億俱樂部,有4部。
10億、幾十億的電影票房不斷刷新著中國影史的記錄,很多新聞熱衷於對這種數字的追逐,比如:吳京250億成中國影史第一人,馬麗成中國第一個百億女演員,易烊千璽是第一個00後百億演員,等等,還有很多各種數據……
而讓你難以想像的是:在19年前,張藝謀《英雄》票房僅為2.5億人民幣,那已是當時中國票房最高紀錄了,《英雄》占當年全國10億總票房四分之一,2018年全國電影總票房600億,四分之一是150億,照此換算,《英雄》相當於3個56億的《戰狼2》。
其實,當下時代爆炸的票房只是隨著票價上漲而上漲,票價則隨著央行貨幣發行量而上漲,其背後的本質是通貨膨脹的大趨勢。
而對於大多數普通人來說,通貨膨脹對人們的生活並無裨益,因為他們沒有太多核心資產,而對於擁有核心資產人來講,卻是益處多多,資產增值的好機會!
因為,通貨膨脹的本質是財富再分配,貧富差距加大的核心原因!
至2022年2月4日中國影史累記人次記錄,前三名是《戰狼2》《哪吒之魔童降世》和《你好,李煥英》。
⑽ 一般電影院每天觀影人群大概多少
根據不同城市不同消費,不同地段以及電影院的規模設施還有淡旺季等等來看。如果是市中心人流量較大的話一般橫店萬達人會比較多,每天大概最少2000人左右,尤其是北方較冷,冬天活動場所較少,現在每天去電影院爆滿,大星期一都各種滿,更不用說六日節假日了,最少提前一小時去買票,要不只能買到角落甚至都滿了。當然,這還得是大點有規模的影院,影廳也比較多的情況下。小影院的話一天也就幾百人到一千多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