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影視編導專業的考試內容和要求
影視編導專業的考試內容和要求2017
影視編導的專業方向是廣播電視編導(文藝編導方向、電視編導方向、電視節目製作方向)、戲劇影視文學、攝影數字媒體藝導演。下面我為大家整理了影視編導的考試內容,一起看看吧!
考試內容及要求
一、綜合知識
(一)考試目的:具備一定的文學藝術和廣播電影電視常識和素養,是學習廣播影視編導專業的前提和基礎,因此,設立涵蓋文學、藝術等文化知識在內的綜合知識考試,重點考查考生對中學語文教材所涉及的作家、作品等文學常識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是否具備今後學習和將來從事本專業所應具備的美術、音樂、舞蹈、戲曲等藝術常識;考查考生是否具備今後學習和將來從事本專業所應具備的廣播電影電視基本常識。
(二)考試題型:選擇題、填空題、名詞解釋、簡答題。
(三)考試要求:識記准確、表述清楚、卷面整潔。
(四)考核內容:
1.文學常識:了解中外文學史常識,包括各種文學體載的發展演變的歷史,主要文學創作理論和流派;具有初步運用文學語言的能力。文學常識主要有:
①文學體裁知識(包括小說、詩歌、散文、戲劇等各種文學體裁的定義、特性、屬性、構成、分類等要素)。
②文學史知識(包括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代文學、中國當代文學和外國文學發展的大體過程及其流派、作家、作品等)。
③文藝理論知識(包括各種創作方法和風格、流派、內容和形式的諸要素、文學批評的標准和文學鑒賞等)。
《詩經》、《楚辭》、《左傳》、《史記》、“四書五經”、“三曹七子”、唐詩宋詞、唐宋散文八大家、三言二拍、四大名著、魯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沈從文、冰心、丁玲、田漢、錢鍾書、茅盾文學獎、新時期文學寫作流派更替(傷痕文學、尋根文學、先鋒文學、新生代寫作、80後寫作)、希臘神話、荷馬史詩、文藝復興、伊索寓言、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雨果、巴爾扎克、普希金、托爾斯泰、高爾基、海明威、卡夫卡、一千零一夜、泰戈爾、歌德、莎士比亞等。
2.藝術常識: 廣播影視編導藝術是綜合藝術,除了文學因素以外,還吸收了音樂、舞蹈、繪畫、雕塑、戲劇等表現手段。因此對這些藝術形式的基本常識要有所了解。其中包括:
①音樂(聲樂的分類、器樂的形式及其代表作、中外著名演唱家、演奏家、指揮家、作曲家、世界著名音樂作品、電影音樂等)。
②舞蹈(舞蹈的種類和特點、國內外著名舞蹈家及其作品、舞蹈常用術語等)。
③美術(繪畫、書法、雕塑攝影等基本常識、代表人物、傳世佳作)。
④戲劇(戲劇的種類及特點、戲劇的發展、中外著名劇作家及其代表作)。
民族樂器、西洋樂器、器樂演奏、美聲、民族、通俗、原生態、交響樂、流行音樂、通俗音樂、古典樂派、浪漫樂派、現代樂派、旋律、節奏(節拍)、調式、和聲、聶耳、冼星海、陳鋼、賀綠汀、華彥鈞、雷振邦、王洛賓、巴赫、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肖邦、威爾地、約翰施特勞斯、柴科夫斯基、現代舞、民間舞、芭蕾舞、文房四寶、書法五體、南宋四家、揚州八怪、顧愷之、閻立本、吳道子、張萱、周舫、顧宏中、張擇端、齊白石、徐悲鴻、黃永玉、工筆畫、寫意畫、印象派、米勒、羅丹、列賓、莫奈、梵高、畢加索、黃金分割、哥特式建築、地方戲曲、悲劇、喜劇、京劇藝術、四大徽班、三一律、世界戲劇體系、古希臘悲劇、美國現代劇、莎士比亞四大悲劇
3.廣播影視常識:喜歡並了解廣播電影電視基礎常識是學好這一專業的先決條件。盡管高中課本中對此涉及並不寬泛,但這依然是這一專業的考核點。廣播影視常識主要包括:
①廣播、電視、電影的傳媒特性、藝術特徵、構成要素、發展脈絡。
②中外名片名欄目名演員名主持人等。
二、故事寫作
(一)考試目的:敘事是廣播電視媒體的一種主要功能,廣播電視編導從業人員應當具備良好的.敘事能力。該考試環節通過規定考生在限定條件下寫一篇記敘文,考查考生的敘事能力;考查考生是否具備今後學習和將來從事本專業的潛在素質和必須具備的寫作能力。
(二)考試題型:作文題。在規定時間內閉卷完成作文,包括命題作文、續寫作文和根據關鍵詞作文等不同題型。
(三)考試要求:要求觀點正確,中心明確;內容具有較強的原創性;設置人物和情節,具有較強的故事性;結構完整、合理,層次清楚;語言通順,敘事流暢;卷面整潔;全文不少於1200字(如為續寫,續寫部分不少於1000字)。
(四)考核要點:故事的情節;故事講述的種類與方法;故事的選材和構思。
三、影視作品分析
(一)考試目的:通過考生對影視作品的分析、評論和總結,考查考生對影視作品的感悟能力、鑒賞能力;考查考生對影視藝術常識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是否具備今後學習和將來從事本專業所必須具備的寫作能力。
(二)考試題型:作品分析題。播放一部影視作品或一檔電視節目(約40分鍾),考生觀摩後,根據試卷要求寫出一篇評析性文章或回答問題。
(三)考試要求:評析性文章屬於議論文范疇。要求觀點明確、論據充分、論證有力、文通意順。切忌寫成感想式的讀後感、隨筆、散文之類的文章。全文不少於1200字。
(四)考核要點:作品的題材、主題、結構,視聽語言的解讀、特色、不足。
;② 編導必看的紀錄片
2017編導必看的紀錄片
電影各個類型里,紀錄片給人的震撼度遠遠大於其它類型。紀錄片對社會深度的洞察、對人生理性的思考,是一種超乎現實的普遍意義和永恆價值的東西,它的魅力是商業片所不能比擬的。下面推薦十大紀錄片。
1.《壽司之神》(2011)
《壽司之神》是由大衛·賈柏拍攝的一部關於壽司的紀錄片。他是一個道道地地的紐約客!從小熱愛壽司的他被小野二郎的職人精神而感動,乾脆扛著攝影機至日本拍攝。
現年86歲的小野二郎是全球最年長的三星大廚,被稱為“壽司之神”。在日本地位崇高,“壽司第一人”的美譽更遠播全世界。終其一生,他都在做壽司,永遠以最高標准要求自己跟學徒,觀察客人的用餐狀況微調壽司,確保客人享受到究極美味,甚至為了保護創造壽司的雙手,不工作時永遠帶著手套,連睡覺也不懈怠。
他的壽司店“數寄屋橋次郎”遠近馳名,從食材、製作到入口瞬間,每個步驟都經過縝密計算。這間隱身東京辦公大樓地下室的小店面,曾連續兩年榮獲美食聖經《米其林指南》三顆星最高評鑒。被譽為值得花一輩子排隊等待的美味。
2.《海豚灣》(2009)
本片榮獲2010年第8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長片獎。
日本和歌山縣太地,是一個景色優美的小漁村,然而這里卻常年上演著慘無人道的一幕。每年,數以萬計的海豚經過這片海域,他們的旅程卻在太地戛然而止。漁民們將海豚驅趕到靠近岸邊的一個地方,來自世界各地的海豚訓練師挑選合適的對象,剩下的大批海豚則被漁民毫無理由地趕盡殺絕。這些屠殺,這些罪行,因為種種利益而被政府和相關組織所隱瞞。
理查德年輕時曾是一名海豚訓練師,他所參與拍攝電影《海豚的故事》備受歡迎。但是,一頭海豚的死讓理查德的心靈受到強烈的震撼。從此,他致力於拯救海豚的活動。不顧當地政府和村民百般阻撓,他和他的攝影團隊想方設法潛入太地的海豚屠殺場,只為將罪行公之於眾,拯救人類可愛的朋友。
3.《時間的風景》(2012)
此片是備受贊譽的攝像師和導演,湯姆·勞的.首部影片。影片採用慢鏡頭與定時拍攝的攝影技術,向我們展示了美國西南部陸地、人文以及野外令人驚嘆的瑰麗景色。為拍攝本影片,勞開著他的豐田敞篷小卡車奔走於美國西南部,歷時兩年。 本片的拍攝、剪輯和色彩分級均採用4K解析度,是世界上首部面向公眾發售的4K影片。
4.《藝術的力量》(2006)
八集BBC年度巨獻紀錄片《藝術的力量》,將為您詳細講述卡拉瓦喬、貝尼尼、倫勃朗、雅克、透納、梵高、畢加索以及羅斯科八位藝術家的生平,重現這八位藝術大師的創作歷程。
八位藝術大師擁有自成一派的創作風格和鮮明的個性,本片將全面剖析藝術大師們孕育和誕生藝術品時扣人心弦的故事。在主持人西蒙·沙瑪獨特而富有個性化的敘事下,這將是一次飽覽藝術大師們所創作的最偉大作品的饕餮盛宴。戲劇化的藝術重塑,壯闊華美的攝影畫面,八位藝術界巨匠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被刻畫得曲盡其妙,或扼腕嘆息或拍手稱快,這便是藝術的力量。
這部獨特而極具震撼力的紀錄片《藝術的力量》,榮獲國際艾美獎最佳藝術節目、2007年第60屆英國電影電視藝術學院獎最佳攝影紀實類等多項國際大獎。
5.《人類星球》(2011)
BBC8集大型電視系列片 - Human Planet(人類星球),探討人與自然的關系。8集節目分別探討極地、山區、海洋、叢林、草原、河流、沙漠和城市的人類活動。世界一流的自然與人類專家以及攝影師,從空中、陸地和水下抓拍珍貴鏡頭。BBC攝制組前往世界80個地方,抓拍了從未在電視屏幕上出現過的罕見精彩的人類活動。
當你看到那些被世界遺忘在角落裡人們豐富多彩的生活,你才發現自己才是被生活所拋棄的人,生活本就如此艱難,生活也本就如此簡單,隨性而安感恩悠然,為的不過是一口水一塊肉,歷盡艱辛後的慶祝是內心最純真的釋然。
6.《加拉帕戈斯群島》(2006)
加拉帕格斯群島(又名科隆群島)隸屬厄瓜多,以其保持原始風貌的獨特生物物種而聞名於世,素有“生物進化活博物館”之稱,1979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群島總面積7882平方公里,由長達130公里的第一大島伊莎貝拉島、四個稍小一點的島、以及總面積1平方公里多的14個小島組成,此外還有許多岩礁和小礁。
群島最高處是伊莎貝拉島上的沃爾夫火山,海拔1707米。 加拉帕格斯群島是由四五百萬年前巨大的海底火山噴發形成的,在一百多萬年前浮出海面。直到現在,島上的火山噴發還時有發生,群島最西邊的伊莎貝拉島和費爾南迪島上的火山一直沒有消停,最近的兩次噴發是在1995年和1998年。這里的火山不高,但面積很大,一座海拔不過千米的火山,直徑能達20千米。
群島的位置極其特殊,正處在寒暖洋流交匯處,來自南部的秘魯寒流和北部的赤道暖流交匯於此。這里的海洋生物豐富異常,喜寒、喜暖動物一應俱全。除此之外,地球上還沒有什麼地方能讓企鵝和熱帶珊瑚魚同游一水間。
7.《生命》(2009)
《生命》是由BBC製作的十集系列紀錄片,從2009年10月12日開始在BBC電視台播出。本片製作共耗時四年,全部以高清方式攝制。每集50分鍾,外加10分鍾的拍攝花絮,總共60分鍾。
根據《泰晤士報》報道,本系列片耗資一千萬英鎊,不過BBC官方並未證實這一數字。2009年是達爾文誕辰二百周年,也是《物種起源》發表150周年。為了進行紀念,本片力圖展現自然界繽紛物種的多樣性,和它們為適應環境而進化出的各種神奇生存本領。
鏡頭在叢林里緩緩平移,而鏡頭前的景色從春天進入夏天,然後到秋天,花兒從盛開到枯萎,青苔從綠色到披上霜凍,蜘蛛在樹杈之間一聲明一圈快速地織著蛛網……半年中這條叢林小路上所能看到的畫面被全部壓縮在這短短六十秒。這,就是BBC紀錄片Life第九集里的一個片段。
8.《種出個地球》(2012)
製作精良的自然類紀錄片本身就是最好的正能量,想想看,從微不起眼的一個細胞,一枚花瓣,一顆種子,一片草葉開始,植物怎樣影響著這顆星球的氣候地貌生物進化乃至文明進程…這比精心炮製的溫情勵志大片催淚煽情一萬倍。
BBC高清紀錄片,將鏡頭瞄準我們這顆星球上的植物,由主持人Iain Stewart 教授帶領大家走進植物的世界,了解植物的起源及生命機理。這個主持人之前主持過 - 地球的力量,非常喜歡主持人Iain Stewart 教授,可能就是因為這個帶有濃重蘇格蘭口音的傢伙,該系列紀錄片知識性很強。
而最難能可貴的是,專業乏味的植物學知識在他和BBC主創人員鬼斧神工般的技巧下變得娓娓動聽!堪稱高清版的植物私生活。
9.《浮生一日》(2011)
這是部全球網友共同掌鏡的神片——由來自192個國家長達4500小時的錄像剪輯而成,講述了2010.7.24這天不同的人不同的生活,在其中也許你會找到和自己非常相似或完全不同的活法。我們都那麼渺小,卻組成了完整的世界。請一定看到最後。
10.《地球脈動》(2006)
從南極到北極,從赤道到寒帶,從非洲草原到熱帶雨林,再從荒涼峰頂到深邃大海,難以數計的生物以極其絕美的身姿呈現在世人面前。我們看到了Okavango洪水的漲落及其周邊賴以生存的動物們的生存狀態,看到了罕見的雪豹在漫天大雪中獵食的珍貴畫面;看到了冰原上企鵝、北極熊、海豹等生物相互依存的嚴苛情景,也見識了生活在大洋深處火山口高溫環境下的驚奇生物。當然還有地球各地的壯觀美景與奇特地貌,無私地將其最為光艷的一面展現出來。
;③ 學編導有那些必看的電影
第一步:看片量
很多編導生在積累閱片量的時候容易走兩種極端:
第一,太過於重視所謂的「數量」,所以看片根本不精。
第二,只看一些經典老片的,面對一些不感興趣的題材,要麼不看,要麼看了也等於白看。
如果你在看片的時候有這方面的趨勢,一定要控制好你自己!
那麼,怎麼積累看片量呢?
這里建議你,就是既要注重數量,又要注重質量;不管好片爛片,看一部要有一部的收獲、積累和思考。
第二步:如何看
看片的時候,我們不妨帶著這些問題去看,給大家幾個思考的角度:
一兩句話說明這部片子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電影梗概)
這部片子是什麼樣的主題,反應了怎樣的社會現實嗎?(社會/市場價值)
這部片子的主角有什麼性格?(人物形象)
除了主角,有沒有你覺得印象深刻的人物?(人物分析)
片子是怎麼去塑造這個人物的?(人物塑造技巧)
故事的情節結構怎麼編排的,起承轉合怎麼設置,有什麼好懸念?(劇作能力)
能明顯分辨鏡頭分類和感受鏡頭的作用了嗎?(鏡頭)
出現特寫的時候有沒有引起重視?(景別)
這部片子的色調影調有注意嗎?(色彩)
那個吸引你的視覺體驗是因為用了怎樣的拍攝角度?(鏡頭運動)
……
這些問題這里就不一一列舉了,總之要帶著問題去看。
第三步:進階篇
有了一定的看片量,和視聽語言基礎之後,我們再怎麼看片呢?
看片過程中,通過你的逐漸積累,你已經從量變到質變了,這時你就要從橫向、縱向找到可以提升的地方。
看了那麼多片,你會逐漸發現喜歡的導演是誰或是哪幾位,你也會發現你偏愛的電影類型。
每個導演的風格是有差異的,從故事題材到拍攝習慣,找到該導演的某些共性,做一個橫向對比和整合。
你喜歡的電影類型,有哪些共同的電影風格,這一類類型片有哪些共同的劇作技巧。
最後,從主題、人物塑造、情節設定的角度再來看一個片子,你會發現一些為什麼這個片子好看的深層原因。
以上各點也是一個影視專業學生要有的進階能力。
④ 學習編導必看的電影有哪些
1、國產電影
張藝謀:《活著》《紅高粱》《金陵十三釵》
姜文:《陽光燦爛的日子》《鬼子來了》《讓子彈飛》
陳凱歌:《霸王別姬》
顧長衛:《孔雀》《立春》
陸川:《可可西里》《南京南京》
黃建新:《黑炮事件》
婁燁:《蘇州河》《風中有朵雨做的雲》
吳貽弓:《城南舊事》
馮小剛:《唐山大地震》、《大腕》《甲方乙方》
寧浩:《瘋狂的石頭》《瘋狂的賽車》
賈樟柯:《小武》、《三峽好人》《天註定》《山河故人》
王小帥:《十七歲的單車》《地久天長》
張元:《看上去很美》
薛曉路:《海洋天堂》
滕華濤:《失戀33天》(小妞電影 選看)
管虎:《殺生》、《鬥牛》
張揚:《飛躍老人院》《落葉歸根》
萬瑪才旦:《塔洛》
刁亦男:《南方車站的聚會》《白日焰火》
畢贛:《地球最後的夜晚》《路邊野餐》
2、港台香港電影
吳宇森:《喋血雙雄》、《變臉》
王家衛:《重慶森林》、《花樣年華》、《東邪西毒》、
徐克:《新龍門客棧》
陳可辛:《甜蜜蜜》、《十月圍城》、《如果愛》
李安:《卧虎藏龍》
楊德昌:《一一》、《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許鞍華:《天水圍的日與夜》、《天水圍的夜與霧》、《桃姐》
魏德聖:《海角七號》、《賽德克巴萊》
3、美國電影
卓別林:《淘金記》《摩登時代》
羅伯特·懷斯:《音樂之聲》
希區柯克:《蝴蝶夢》《後窗》
威廉·惠勒:《賓虛》
奧遜·威爾斯:《公民凱恩》
羅伯特·本頓:《克萊默夫婦》
米洛斯·福爾曼:《飛越瘋人院》
詹姆斯·卡梅隆:《泰坦尼克號》、《真實謊言》、《阿凡達》
斯蒂芬·斯皮爾伯格:《辛德勒的名單》、《拯救大兵瑞恩》、《ET》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教父》《巴頓將軍》《現代啟示錄》
弗蘭克·達拉邦特:《肖申克的救贖》
羅伯特·澤米吉斯:《阿甘正傳》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廊橋遺夢》、《百萬美元寶貝》
奧利弗·斯通:《天生殺人狂》
昆汀·塔倫蒂諾:《低俗小說》
加布里爾·穆奇諾:《當幸福來敲門》
4、英國電影:
丹尼·博伊爾:《貧民窟的百萬富》
理查德·阿頓伯羅:《甘地傳》(英國/印度)
蓋·瑞奇:《兩桿大煙槍》
卡萊爾·賴茲:《法國中尉的女人》
5、日本電影
黑澤明:《羅生門》、《七武士》
岩井俊二:《情書》
小津安二郎:《晚春》
新藤兼人:《裸島》
宮崎駿:《千與千尋》
6、法國電影
呂克·貝松:《這個殺手不太冷》《第五元素》《地下鐵》
阿侖·雷乃:《廣島之戀》(法日合拍)
阿巴斯:《櫻桃的滋味》
7、義大利電影
羅伯托·貝尼尼:《美麗人生》
德·西卡:《偷自行車的人》
安東尼奧尼:《紅色沙漠》 紀錄片《中國》
朱塞佩·托納托雷:《海上鋼琴師》
8、俄羅斯(前蘇聯)電影
謝爾蓋·愛森斯坦:《戰艦波將金號》
米哈爾科夫:《西伯利亞的理發師》
9、巴西電影 沃爾特·塞勒斯:《中央車站》
10、德國電影 湯姆·提克威:《羅拉快跑》
11、西班牙電影 卡羅斯·紹拉:《卡門》 阿爾莫多瓦:《對她說》
12、伊朗電影: 馬吉德·馬吉迪:《小鞋子》
13、加拿大電影 詹尼弗·北齊沃爾:《人造風景》
14、丹麥電影: 拉斯·馮·提爾:《黑暗中的舞者》
15、瑞典電影 伯格曼:《野草莓》
16、南斯拉夫電影: 米爾科·曼切夫斯基:《暴雨將至》
17、波蘭電影: 基耶斯洛夫斯基:《十戒》
18、墨西哥電影: 阿爾方索.阿拉:《巧克力情人》
19、匈牙利電影: 洛·科爾陶:《靡菲斯特》
20、澳大利亞電影: 簡·坎皮恩:《鋼琴課》
21、印度電影:拉庫馬•希拉尼:《三傻大鬧寶萊塢》
⑤ 編導藝考生生必看的經典電影
電影發展逾百年,以下是各國名作,選擇這些電影原因有
1. 涵蓋了影史名作和各種典型風格的作品,全面的觀影有助於同學們對影史進行梳理和選擇,對青睞的導演進行更深一步的了解,備選為自己的核心導演。
2. 面對較為枯燥的作品耐著性子做些積累,以後的某一個時刻,也許你會發現其價值與內涵。
3. 大多數作品已經有過詳細的研究,可比對論文對其經典片段有超越普通觀眾的了解。
1、國產電影
張藝謀:《活著》《紅高粱》《金陵十三釵》
姜文:《陽光燦爛的日子》《鬼子來了》《讓子彈飛》
陳凱歌:《霸王別姬》
顧長衛:《孔雀》《立春》
陸川:《可可西里》《南京南京》
黃建新:《黑炮事件》
婁燁:《蘇州河》《風中有朵雨做的雲》
吳貽弓:《城南舊事》
馮小剛:《唐山大地震》、《大腕》《甲方乙方》
寧浩:《瘋狂的石頭》《瘋狂的賽車》
賈樟柯:《小武》、《三峽好人》《天註定》《山河故人》
王小帥:《十七歲的單車》《地久天長》
張元:《看上去很美》
薛曉路:《海洋天堂》
滕華濤:《失戀33天》(小妞電影 選看)
管虎:《殺生》、《鬥牛》
張揚:《飛躍老人院》《落葉歸根》
萬瑪才旦:《塔洛》
刁亦男:《南方車站的聚會》《白日焰火》
畢贛:《地球最後的夜晚》《路邊野餐》
2、港台香港電影
吳宇森:《喋血雙雄》、《變臉》
王家衛:《重慶森林》、《花樣年華》、《東邪西毒》、
徐克:《新龍門客棧》
陳可辛:《甜蜜蜜》、《十月圍城》、《如果愛》
李安:《卧虎藏龍》
楊德昌:《一一》、《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許鞍華:《天水圍的日與夜》、《天水圍的夜與霧》、《桃姐》
魏德聖:《海角七號》、《賽德克巴萊》
3、美國電影
卓別林:《淘金記》《摩登時代》
羅伯特·懷斯:《音樂之聲》
希區柯克:《蝴蝶夢》《後窗》
威廉·惠勒:《賓虛》
奧遜·威爾斯:《公民凱恩》
羅伯特·本頓:《克萊默夫婦》
米洛斯·福爾曼:《飛越瘋人院》
詹姆斯·卡梅隆:《泰坦尼克號》、《真實謊言》、《阿凡達》
斯蒂芬·斯皮爾伯格:《辛德勒的名單》、《拯救大兵瑞恩》、《ET》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教父》《巴頓將軍》《現代啟示錄》
弗蘭克·達拉邦特:《肖申克的救贖》
羅伯特·澤米吉斯:《阿甘正傳》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廊橋遺夢》、《百萬美元寶貝》
奧利弗·斯通:《天生殺人狂》
昆汀·塔倫蒂諾:《低俗小說》
加布里爾·穆奇諾:《當幸福來敲門》
4、英國電影:
丹尼·博伊爾:《貧民窟的百萬富》
理查德·阿頓伯羅:《甘地傳》(英國/印度)
蓋·瑞奇:《兩桿大煙槍》
卡萊爾·賴茲:《法國中尉的女人》
5、日本電影
黑澤明:《羅生門》、《七武士》
岩井俊二:《情書》
小津安二郎:《晚春》
新藤兼人:《裸島》
宮崎駿:《千與千尋》
6、法國電影
呂克·貝松:《這個殺手不太冷》《第五元素》《地下鐵》
阿侖·雷乃:《廣島之戀》(法日合拍)
阿巴斯:《櫻桃的滋味》
7、義大利電影
羅伯托·貝尼尼:《美麗人生》
德·西卡:《偷自行車的人》
安東尼奧尼:《紅色沙漠》 紀錄片《中國》
朱塞佩·托納托雷:《海上鋼琴師》
8、俄羅斯(前蘇聯)電影
謝爾蓋·愛森斯坦:《戰艦波將金號》
米哈爾科夫:《西伯利亞的理發師》
9、巴西電影 沃爾特·塞勒斯:《中央車站》
10、德國電影 湯姆·提克威:《羅拉快跑》
11、西班牙電影 卡羅斯·紹拉:《卡門》 阿爾莫多瓦:《對她說》
12、伊朗電影: 馬吉德·馬吉迪:《小鞋子》
13、加拿大電影 詹尼弗·北齊沃爾:《人造風景》
14、丹麥電影: 拉斯·馮·提爾:《黑暗中的舞者》
15、瑞典電影 伯格曼:《野草莓》
16、南斯拉夫電影: 米爾科·曼切夫斯基:《暴雨將至》
17、波蘭電影: 基耶斯洛夫斯基:《十戒》
18、墨西哥電影: 阿爾方索.阿拉:《巧克力情人》
19、匈牙利電影: 洛·科爾陶:《靡菲斯特》
20、澳大利亞電影: 簡·坎皮恩:《鋼琴課》
21、印度電影:拉庫馬•希拉尼:《三傻大鬧寶萊塢》
⑥ 傳媒編導藝考必看什麼電影
隨著國產電影電視藝術的飛速發展,傳媒編導類專業已成為高考報名的大熱門專業。而想成為一名優秀的編導藝考生,是需要一定量的閱片量來做支撐的。但是電影數量如同人海,需要你有一雙火眼金睛來識別經典作品和沒有觀看價值的影片。
默片和有聲片的差異幾乎是家喻戶曉,但是無論是默片還是有聲片,都需要有一定的觀看量。除此之外,一定要分清楚影片類型,以文藝片為例,必看的國產文藝電影,必看的文藝外國電影有,都需要下功夫。
在文藝片中,岩井俊二的《情書》則是必看,這部可以說是文藝片劃時代的作品,如果連這樣經典的片子都不曾涉及,那在考場上是很有可能留有遺憾了。其他類型的影片也是如此,不能因為自己不喜歡某一類就不涉及,這會因小失大的。在觀看影片的時候,應該適當進行記錄,此後將其分好類別。在南京藝術學院等眾多戲文的面試考場上是很有可能用到的。
想學傳媒編導,可以到湃樂思了解一下。湃樂思攝制藝考課程:分數要求低,就業機會多,5種班型全面覆蓋統考校考全部需求,藝術能力和技術理論的雙維把關,課程最大程度激發創作思維。通過湃樂思攝影理論常識、影視寫作、綜合面試、攝影作品集和繪畫能力等專業課程培養,從理論思維到實踐操作全方位培養學生應試素質,幫助考生輕松過關。
⑦ 廣播電視編導的考生應該要看那些電影呢
我是讀編導專業的,在考試之前我們上的培訓課老師給我們看過 《這個殺手不太冷》 《公民凱恩》《巴頓》《阿甘正傳》等一些電影,主要是分析它的視聽語言後面的介紹你看《紫色》《小鞋子》《黃土地》《活著》《霸王別姬》等等希望對你有幫助
⑧ 編導專業必看的經典電影有哪些
電影發展逾百年,以下是各國名作,選擇這些電影原因有:
(1)涵蓋了影史名作和各種典型風格的作品,全面的觀影有助於同學們對影史進行梳理和選擇,對青睞的導演進行更深一步的了解,備選為自己的核心導演。
(2)面對較為枯燥的作品耐著性子做些積累,以後的某一個時刻,也許你會發現其價值與內涵。
(3)大多數作品已經有過詳細的研究,可比對論文對其經典片段有超越普通觀眾的了解。
1、國產電影
張藝謀:《活著》《紅高粱》《金陵十三釵》
姜文:《陽光燦爛的日子》《鬼子來了》《讓子彈飛》
陳凱歌:《霸王別姬》
顧長衛:《孔雀》《立春》
陸川:《可可西里》《南京南京》
黃建新:《黑炮事件》
婁燁:《蘇州河》《風中有朵雨做的雲》
吳貽弓:《城南舊事》
馮小剛:《唐山大地震》、《大腕》《甲方乙方》
寧浩:《瘋狂的石頭》《瘋狂的賽車》
賈樟柯:《小武》、《三峽好人》《天註定》《山河故人》
王小帥:《十七歲的單車》《地久天長》
張元:《看上去很美》
薛曉路:《海洋天堂》
滕華濤:《失戀33天》(小妞電影 選看)
管虎:《殺生》、《鬥牛》
張揚:《飛躍老人院》《落葉歸根》
萬瑪才旦:《塔洛》
刁亦男:《南方車站的聚會》《白日焰火》
畢贛:《地球最後的夜晚》《路邊野餐》
2、港台香港電影
吳宇森:《喋血雙雄》、《變臉》
王家衛:《重慶森林》、《花樣年華》、《東邪西毒》、
徐克:《新龍門客棧》
陳可辛:《甜蜜蜜》、《十月圍城》、《如果愛》
李安:《卧虎藏龍》
楊德昌:《一一》、《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許鞍華:《天水圍的日與夜》、《天水圍的夜與霧》、《桃姐》
魏德聖:《海角七號》、《賽德克巴萊》
3、美國電影
卓別林:《淘金記》《摩登時代》
羅伯特·懷斯:《音樂之聲》
希區柯克:《蝴蝶夢》《後窗》
威廉·惠勒:《賓虛》
奧遜·威爾斯:《公民凱恩》
羅伯特·本頓:《克萊默夫婦》
米洛斯·福爾曼:《飛越瘋人院》
詹姆斯·卡梅隆:《泰坦尼克號》、《真實謊言》、《阿凡達》
斯蒂芬·斯皮爾伯格:《辛德勒的名單》、《拯救大兵瑞恩》、《ET》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教父》《巴頓將軍》《現代啟示錄》
弗蘭克·達拉邦特:《肖申克的救贖》
羅伯特·澤米吉斯:《阿甘正傳》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廊橋遺夢》、《百萬美元寶貝》
奧利弗·斯通:《天生殺人狂》
昆汀·塔倫蒂諾:《低俗小說》
加布里爾·穆奇諾:《當幸福來敲門》
4、英國電影:
丹尼·博伊爾:《貧民窟的百萬富》
理查德·阿頓伯羅:《甘地傳》(英國/印度)
蓋·瑞奇:《兩桿大煙槍》
卡萊爾·賴茲:《法國中尉的女人》
5、日本電影
黑澤明:《羅生門》、《七武士》
岩井俊二:《情書》
小津安二郎:《晚春》
新藤兼人:《裸島》
宮崎駿:《千與千尋》
6、法國電影
呂克·貝松:《這個殺手不太冷》《第五元素》《地下鐵》
阿侖·雷乃:《廣島之戀》(法日合拍)
阿巴斯:《櫻桃的滋味》
7、義大利電影
羅伯托·貝尼尼:《美麗人生》
德·西卡:《偷自行車的人》
安東尼奧尼:《紅色沙漠》 紀錄片《中國》
朱塞佩·托納托雷:《海上鋼琴師》
8、俄羅斯(前蘇聯)電影
謝爾蓋·愛森斯坦:《戰艦波將金號》
米哈爾科夫:《西伯利亞的理發師》
9、巴西電影 沃爾特·塞勒斯:《中央車站》
10、德國電影 湯姆·提克威:《羅拉快跑》
11、西班牙電影 卡羅斯·紹拉:《卡門》 阿爾莫多瓦:《對她說》
12、伊朗電影: 馬吉德·馬吉迪:《小鞋子》
13、加拿大電影 詹尼弗·北齊沃爾:《人造風景》
14、丹麥電影: 拉斯·馮·提爾:《黑暗中的舞者》
15、瑞典電影 伯格曼:《野草莓》
16、南斯拉夫電影: 米爾科·曼切夫斯基:《暴雨將至》
17、波蘭電影: 基耶斯洛夫斯基:《十戒》
18、墨西哥電影: 阿爾方索.阿拉:《巧克力情人》
19、匈牙利電影: 洛·科爾陶:《靡菲斯特》
20、澳大利亞電影: 簡·坎皮恩:《鋼琴課》
21、印度電影:拉庫馬•希拉尼:《三傻大鬧寶萊塢》
⑨ 編導常考電影有哪些
太多了!多的我說不過來。我整理的考題有100頁。
06年考的電影先給你看看吧。可是我的原創哦
2006年部分院校不完全考題
北京電影學院 導演系2006年影評考題《向日葵》
中央戲劇學院 戲劇文學系 2006年命題散文考題《窗》
山東師范大學 管理系 2006年劇本分析考題《妞妞》
中國戲曲學院 文學系2006年三試中編講故事《尋找》
中國戲曲學院文學系2006年的考題 ——校園軼事
中央戲劇學院 電視藝術系編導專業2006年編講故事考題《情書》
湖南大學廣播電視欄目分析2006年考題——評析紀錄片
東北師范大學廣播電視編導2006年專業三試影視評論——《可可西里》;
南京藝術學院濰坊考點2006年考題——《可可西里》
公共管理專業濰坊考點2006年考題——《千里走單騎》影評;
四川大學北京考點2006年考題——《千里走單騎》影評
中中央戲劇學院2005年考題——《可可西里》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