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吳君如入選奧斯卡評委,成功打入好萊塢權力核心,她的專業能力有多強
香港著名演員吳君如主演和監制了很多的電視劇是實力派的女演員,在影視圈有非常高的地位。吳君如在社交媒體發布,她入選了奧斯卡評委,成功打入好萊塢的權力核心,她的專業能力十分的強,得到了外國專業人士的認可。此次吳君如入選奧斯卡的評委,就是對她專業能力最好的認可,奧斯卡這個獎項,作為娛樂圈的頂級獎項,很多人望塵莫及。而吳君如此次作為奧斯卡的評委,可見她的實力非常強。
她參演了眾多電視劇和很多明星大咖合作並且都有不俗的表現,她的演技也是可圈可點,在娛樂圈來說也是德高望重的女演員。很多演員終其一生都想得一個奧斯卡獎,而吳君如此次作為奧斯卡的評委更是相當的厲害,能參評其他的影片和角色,可見她的專業能力非常的強,同時吳君如作為香港人,英語也是非常的流利。
B. 黃覺竟成奧斯卡評委他是有什麼過人的」戰績「嗎
近日,黃覺成為了奧斯卡評委,這件新聞一被爆出,立馬在網上引發了熱烈的討論,奧斯卡是全世界對電影評選最專業的地方,可以說奧斯卡獎就是電影中的諾貝爾獎,奧斯卡每年都會在全球范圍內選擇符合標準的人作為奧斯卡的會員,而今年,奧斯卡新增了819名會員,其中就包括吳京、趙濤、黃覺等人,可以說是對他們電影素養的肯定。
我認為,黃覺成為奧斯卡評委不僅在於他精湛的演技,更在於他對於電影的那種態度,我認為這才是奧斯卡為什麼選他的重要原因。
C. 奧斯卡的電影獎項是誰評選的,怎麼選的
每年的11月,來自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下屬17個機構的6000多位成員會對奧斯卡獎項送審影片進行評選。通常的做法是評委們在每一個獎項中,從最佳導演到最佳化妝與發型設計,挑選出5部自己認為最好的影片。
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的成員都是電影業現役或退休的專業人士,他們有的是備受敬重的資深從業者,有的是往屆奧斯卡提名獲獎人。每位學院成員,只能提名自己專業范圍內的候選影片。比如說,一名編劇人員,不可以提名最佳音響效果的候選影片。
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負責統計學院成員的投票情況。事務所採用的計票方法類似於英國選舉使用的「排序復選制」。計票時,首先依照選票上的第一選擇來計算候選影片的得票。如果某一部影片能夠在此輪達到規定票數,便可以獲得一個提名。得票最少的影片將被淘汰,然後將其得票依第二選擇重新分配給其他候選影片。如此類推,直到最後有5部候選影片達到規定的票數(最佳影片獎除外,這個獎項需要10部候選影片)。如果某部影片獲得絕大部分評委的提名,那就沒有必要再為該影片投票,學院會啟動類似於滲透效應的機制,使用分數衡量方案進行得票次高影片的篩選。當每個獎項的候選影片都達到規定的得票數量後,學院成員會進行第二輪評選。這一輪會簡單一點,成員只需要在每個獎項中挑選自己最喜歡的候選影片。在本輪成員可以評選自己專業以外的獎項,不過學院還是建議成員避免評價自己不擅長的領域。
一些人質疑這套評選制度的公正性。評委們是否在排序之前將所有影片觀看一遍才作出評價,這是一個問題。但是,更大的問題在與學院的人員構成缺乏多樣性。2012年的一項報告指出,94%的學院成員屬於白人,而超過77%的成員是男性。不過,據著名製片人兼學院成員格萊斯·烏文[2]表示,上述情況正在改善。然而實際上有待提高的方面還很多。比如今年參選的關於馬丁·路德·金的傳記電影《塞爾瑪》,在上周的評選中只獲得兩項提名。對此有人不滿,也有人對於學院成員的評選偏好不屑一顧(因為歷年奧斯卡獲獎人大多是白人)。
D. 吳君如受邀成為奧斯卡評委,她為何能受此邀請
引言:在2022年6月30日吳君如受邀奧斯卡評委的消息傳出,她本人也發布視頻證實了這個消息,當然也有人疑惑為什麼吳君如可以成為奧斯卡的評委。吳君如出生在一個演藝世家,不過她的家庭反對她走演藝這條路,但是吳君如還是義無反顧選擇這條路。可能是她找不到合適的戲路所以只能演一些小角色,後來她選擇改變自己的戲路去故意扮丑從而塑造了很多經典的角色。
在觀眾的眼中吳君如的形象就是熒幕中的形象,因此吳君如一直想要打破觀眾的想法,這可能也就是她想要嘗試做導演的原因吧。一個演員最難得的就是能夠做到讓觀眾記住,而吳君如就很好地做到了,可以說不管是哪個年代的人都會對她有印象。現在的她已經很少出現在大屏幕前,但是這一次能夠有去奧斯卡當評委的機會,小編在此表示祝賀。
E. 奧斯卡評委會都是些什麼人
評委涵蓋了導演、演員,編劇等等和電影有關工作的全球傑出人士。華人評委有盧燕、鄔君梅、陳沖、陳凱歌、張藝謀、鞏俐、王家衛、李安、吳宇森、章子怡、楊紫瓊、李連傑等人。華人評委中通常是導演作品或者表演的作品通常是入圍過或者獲得過奧斯卡獎或者是在好萊塢或者世界影壇享有極高聲譽的,獲得好萊塢肯定的華人導演或者演員。
F. 有關奧斯卡大獎的冷知識,劉德華章子怡也是奧斯卡評委
第91屆奧斯卡剛剛落下帷幕,《綠皮書》獲得最佳影片,《羅馬》贏得最佳導演,幾乎是旗鼓相當的好電影。那麼,舉辦了近100年的奧斯卡,有多少好玩的故事你需要知道一下呢?那我們就來羅列一下吧——
1、奧斯卡評委人數約9300人,是全球評委最多的電影獎項
2、奧斯卡評委來自於全球多個國家,劉德華、章子怡、金城武都是奧斯卡評委
3、奧斯卡獎的主辦方是 「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所以奧斯卡獎在美國業內,也簡稱「學院獎」
4、第一屆奧斯卡獎於1927在洛杉磯舉辦,最佳影片得主是默片《翼》,這是唯一一部獲得最佳影片大獎的默片,之後就是有聲片時代的來臨
5、第一部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大獎的彩色影片是《亂世佳人》(1939)
6、第一部拿到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大獎的華語片是《卧虎藏龍》
7、第一位拿到最佳導演獎的華人導演是李安,憑借《斷背山》獲獎
8、成龍曾於2017年獲得第89屆奧斯卡終身成就獎
9、《賓虛》(1959)、《泰坦尼克號》(1997)、《指環王3》(2003)這三部影片都在奧斯卡上獲得11個獎項,並列獲獎最多的影片
10、《卧虎藏龍》在第73屆奧斯卡上獲得最佳外語片、最佳攝影、最佳藝術指導、最佳配樂共四個獎項,是目前獲獎最多的華語片。
11、《黑豹》是第一部獲得最佳影片提名的超級英雄電影
12、凱瑟琳·赫本曾4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是奧斯卡影後獎杯最多的女演員
13、丹尼爾·戴·劉易斯先後3次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是奧斯卡影帝獎杯最多的男演員
14、好萊塢巨星馬特·達蒙唯一一次獲得奧斯卡獎,是最佳編劇獎,憑借他的劇本《心靈捕手》獲獎
15、《拆彈部隊》的女導演凱瑟琳·畢格羅,她是奧斯卡 歷史 上首位獲得最佳導演獎的女導演,目前也是唯一一位
16、凱瑟琳·畢格羅的《拆彈部隊》在第82屆奧斯卡上擊敗《阿凡達》獲得最佳影片大獎,同時競爭的還有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達》,兩人曾經是夫妻
17、奧斯卡 歷史 上收視率最高的一屆是1998年第70屆奧斯卡,北美累計有5524萬觀眾人次收看,這一屆的最佳影片是《泰坦尼克號》。
18、2018年第90屆奧斯卡的收視率為2650萬人次,是 歷史 上收視率最低的一屆
19、除了默片之外,奧斯卡91屆的 歷史 上,最佳影片都是由英語片獲得,第91屆奧斯卡《羅馬》奪得最佳影片的呼聲甚高,這是一部墨西哥影片,最後還是輸給了英語片《綠皮書》
22、第91屆奧斯卡沒有設主持人,因為原定的主持人凱文·哈特因為言論不當而退出了主持,本屆奧斯卡由嘉賓輪流串場,頒獎完全不受影響
23、第92屆奧斯卡定於2020年2月23日舉行
崔汀/文
G. 曾經擔任過奧斯卡評委的中國人都有誰
“奧斯卡獎”其實是這個獎項的簡稱,其正式名稱是“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獎”,學院成立1927年,發展至今已經成為了美國電影產業的支柱。作為最權威的獎項,風風雨雨經歷了一個世紀,很早就脫離了歌功頌德這個基本功用,它的含金量最主要來自評委,目前奧斯卡獎的評委有近6000人組成,這個圈子有著好萊塢的頂尖人才,主要構成來自好萊塢各個行會。奧斯卡評委的多元化和專業化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奧斯卡本身的含金量,當然也存在一些中國人作為奧斯卡獎的評委,比如鄔君梅、李安、章子怡等人,下面就圍繞他們三個來做個介紹吧。
一、鄔君梅鄔君梅在早年給觀眾帶來的熒幕形象非常深刻,風度獨具魅力,玲瓏般的身材,較好的面容,從出道開始就聲名鵲起的成為了大牌明星,她的代表作有很多,比如《末代皇帝》、《枕邊書》、《蝸居》等等,多年的奮斗讓她從中國影視領域走向了國際,成為了與陳沖實力並肩的好萊塢影星,因此在1995年她成為美國奧斯卡學院的委員之一,享受奧斯卡金像獎終身評委的待遇。
你還知道哪些曾經擔任過奧斯卡評委的中國人?歡迎在下方評論里留言。
H. 奧斯卡金像獎評委
截止2022年3月12日,第94屆奧斯卡金像獎評委還未公布。
2022年2月23日,《好萊塢報道》報道稱,奧斯卡23個獎項中的8個頒獎儀式將不放在現場直播中,旨在縮短頒獎時間,提高對觀眾的吸引力和收視率。
目前被挪出直播的獎項包括最佳紀錄短片、真人短片、動畫短片、剪輯、化妝/發型、原創音樂、藝術指導,以及音效獎。這些獎項將於典禮直播開始前一個小時,在頒獎現場杜比劇院錄制,剪輯後再插回到正式直播之中。
第94屆奧斯卡金像獎的主持陣容:
2022年2月,第94屆奧斯卡金像獎獎將在3月正式登場,自2018年後已有3年沒有主持,遭觀眾吐槽無聊,收視慘淡。
因此找來3位知名喜劇女星旺達·塞克絲(Wanda Sykes)、艾米·舒默(Amy Schumer)和雷吉娜·赫爾(Regina Hall)共同主持,計劃翻轉收視低迷情況,另外,先前曾瘋傳有望成為主持的湯姆·霍蘭德(Tom Holland)也確定出局。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第94屆奧斯卡金像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