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年電影 » 梵高電影2017幕後製作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梵高電影2017幕後製作

發布時間: 2022-09-02 19:41:54

㈠ 提奧·梵高的電影計劃

提奧·梵高死之前,曾決定從自己的荷蘭電影中選出三部,以英語重新翻拍,背景地選在了紐約,這就是「三個提奧」電影計劃。 提奧的被謀殺,使他一生的合作夥伴兼好友、製片人吉耶斯·范·德·懷斯特雷肯(Gijs van de Westelaken)觸動極大,他找來對提奧·梵高的死有著相似感覺的美國製片人布魯斯·懷斯(Bruce Weiss),兩人共同集合了三位紐約的電影人,提議將提奧·梵高的美好願望變成現實。
史蒂夫·布西密、史坦利·圖齊和約翰·特托羅——他們三個共同肩負起「三個提奧」,也成了能夠重現提奧·梵高所創造的豐富的角色性格和生動鮮明的語言的保證。
三部被選中的作品分別是:1994年的《06》、1996年的《盲目約會》(Blind Date)和 2003年的《密會》(Interview),布西密負責重拍的《密會》已於2007年1月20日於美國上映。 就像懷斯特雷肯說的那樣:被選中的三部影片都有著一個非常重要且大眾化的主題,那就是對焦在了男人與女人之間的戰爭上。我們對布西密、圖齊以及特托羅能夠加盟,幫助實現提奧·梵高的夢想感到非常感動,因為他的死,讓我們覺得如果讓他那有特色的電影語言就此終結的話,實在是一個無法容忍的恥辱。
對於製片人布魯斯·懷斯來說,這些通過男女之間的關系來加強戲劇性的影片,完全可以被概括成是「屬於提奧·梵高的小情趣」:認為在提奧·梵高的影片中,任何一對處在這種關系裡的男女角色,都能夠得到很大范圍的認同,不管這里使用的語言是英語、荷蘭語還是法語,都無關緊要,至少它的主題是非常普遍的。
提奧·梵高背後有一個非常有創造力的製作團隊,包括攝影師托馬斯·基斯特(Thomas Kist),他們幫助提奧·梵高發展和完善了由他提出來的、快節奏、有說服力的電影技巧。用三台數碼攝像機同時進行全方位的拍攝:在這種只有兩個主角的影片中,其中的兩台分別對男、女主角進行特寫方面的拍攝,剩下的那一台,則用來捕捉一些中立或重要的全景鏡頭。
基斯特和拍攝組的其他成員全部加盟史蒂夫·布西密執導的重拍版影片中,而布西密也表示,自己在很多地方都借鑒了提奧·梵高慣用的一些拍攝方法,在這個基礎上再注入自己的個人風格。
「三個提奧」計劃中下一個被搬上大銀幕的是《盲目約會》,由史坦利·圖齊執導,他將會在影片中和派翠西婭·克拉克森一起演對手戲;至於剩下的那部由約翰·特托羅執導的改編版《06》也即將開拍。就像《密會》一樣,由托馬斯·基斯特帶領的拍攝組也會為另外兩部影片提供相同的幫助。「三個拉奧」的貫徹執行,會讓每一個人都意識到,電影工業失去了像提奧·梵高這樣的人才,會是一個多麼慘痛的損失,而他個性化的藝術風格,也將會在這三位紐約電影人的身上得到再現。

㈡ 梵高《星空》的創作背景

創作背景:

1889年, 梵高的瘋病又一次發作。在與高更的一次激烈爭吵之後, 他割下自己一隻耳朵, 並用手帕包著送給一個妓女。此後, 他被送入了聖雷米的瘋人院。他在那兒共呆了一年零八天。其間, 他仍然勤奮作畫, 完成了一百五十多幅油畫和一百多幅素描。

他此時的繪畫, 已完全地趨於表現主義。在他的畫上, 那些象海浪及火焰一樣翻騰起伏的圖像, 充滿憂郁的精神和悲劇性幻覺。油畫《星夜》便是他該時期的代表作。


(2)梵高電影2017幕後製作擴展閱讀

《星空》作為表現性的後印象主義畫家梵高的作品,這幅畫有很強的筆觸。油畫中的主色調藍色代表不開心、陰沉的感覺。很粗的筆觸代表憂愁。畫中景象是一個望出窗外的景象。畫中的樹是柏樹,但畫得像黑色火舌一般,直上雲端,令人有不安之感。天空的紋理像渦狀星系,並伴隨眾多星點,而月亮則是以昏黃的月蝕形式出現。

整幅畫中,底部的村落是以平直、粗短的線條繪畫,表現出一種寧靜;但與上部粗獷彎曲的線條卻產生強烈的對比,在這種高度誇張變形和強烈視覺對比中體現出了畫家躁動不安的情感和迷幻的意象世界。

㈢ 怎麼評價電影《至愛梵高·星空之謎》

首先不喜歡劇情。這部片總體來說是一部牽強的偵探片(不喜歡文藝片的觀眾可以放心購票)。片子一開始梵高己經死了,然後劇情是說玩世不恭的郵差兒子(真-男主角)如何被好奇心驅使,懷疑梵高的死不是自殺是他殺,通過對梵高身邊的人(應該說是梵高畫過的人)進行了非常細致認真的走訪,意圖揭開真相的過程。

當初想到這個主意的人不知道想過沒有,用幾萬幅半工業化生產的高仿品來紀念一個偉大的原創者,真是一個好主意嗎?雖然最後,確實可以通過懸殊的對比,來突出原創者的偉大。

我們大多數人,即使再努力,也只能和那100多名畫家一樣,安心做一個平庸但可以安全終老的模仿者。想起這一點,覺得未免太殘酷了。

㈣ 梵高,一個嗜黃愛好者的去世,是誰害死了他

《至愛梵高·星空之謎》於2017年9月22日在美國上映,2017年12月8日在內地公映。影片火的一塌糊塗,在豆瓣上的得分高達8.7分。

這部影片的火無疑是因為主人公梵高,以及65000幅油畫的噱頭。導演多洛塔·科別拉和休·韋爾什曼請來100多名畫家,模仿梵高的畫作和畫風,創作出65000幅油畫,然後疊加起來以12幅每秒的速度播放,創作出《至愛梵高》這部濃墨重彩的美麗電影。

然而在我看來,影片的觀影效果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好,畫作的疊加效果並沒有處理得很好,畫面的抖動,每一幀的連接看起來更像藍光電影用流暢畫質播放的感覺。各種細節的處理也不盡如人意,我特別注意到了幾個鏡頭,比如風車旋轉的鏡頭,每一片風葉轉動之後並不是留下原本背景畫風的顏色和肌理,而更像是ps里的仿製圖章工具復制之後留下的不自然覆蓋痕跡。

這種新的藝術處理手法加電影的劇情的結合,一開始看得很累,不知應該側重看畫面還是看劇情,但隨著劇情的進展,側重點逐漸被劇情帶跑,自然也就看著沒那麼幸苦了。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還是一部好電影。故事是由梵高的最後一封寫給弟弟提奧的信展開的。在梵高死後,他生前的郵差朋友魯蘭叫兒子阿曼德·魯蘭幫忙尋找提奧妻子的地址,送出去還了梵高生前一樁心願。阿曼德到梵高最後生活的離巴黎不太遠的奧維爾小鎮尋找線索。他和與梵高接觸過的一眾居民們聊天,拼湊出梵高生前最後六個星期里的故事。有人認為梵高是自殺,而有人則認為他的死有疑點。阿曼德通過詢問一個個居民,得到各種充滿矛盾的信息。最終也無法找到真相。在梵高生前並不喜歡他的阿曼德,在探究梵高之死的過程中,慢慢了解到這個英年早逝的天才。

梵高,一個嗜黃愛好者。梵高對黃色的喜好超過了任何畫家,向日葵便是極具代表性的一副作品。梵高更是一度食用一種名為鉻黃的顏料。在他作畫的過程中,會像吸煙一樣把顏料往嘴裡送,他在1889年8月 2日給弟弟的信里說「裡面有種黑暗的感覺」。

鉻黃別名鉻酸鉛,帶鉛的物質,一般都有毒。然而,就像煙酒不健康也要吸食,梵高在明知道鉻黃有毒的情況下,依然忍不住食用。畫畫時,一邊在畫布上塗塗抹抹,一邊會用手沾著顏料往嘴裡送,一口一口地嘬。從最開始的一小塊顏料,吃到一整管顏料報銷。

梵高患上精神病,產生幻境,吃鉻黃功不可沒。然後,又因為精神病的刺激作用下,他繼續貪婪地舔食有毒的鉻黃,以至惡性循環的瘋癲狀態。他希望藉此結束自己的生命。

梵高的一生註定是不幸的,他那一顆玻璃心,害死了自己,成就了藝術。

1853年,梵高生於荷蘭的一個新教徒之家。少年時,他在倫敦、巴黎和海牙為畫商工作,後來還在比利時的礦工中當過傳教士。

1881年左右,他開始繪畫。1886年去巴黎投奔其弟,初次接觸了印象派的作品,對他產生影響的還有著名畫家魯本斯、日本版畫和著名畫家高更。

1888年,梵高開始以色彩為基礎表達強烈的感情。他曾短暫與高更交往,後來神經失常,被送進精神病院。在經歷多次感情上的崩潰之後,梵高於1890年在奧維爾自殺。他對野獸派及德國的表現主義有巨大影響。

梵高一生為人敏感而易怒,聰敏過人,在生前他在許多事情上很少取得成功。其個人生活不幸而且艱辛,可他卻隨時都有獻身給別人的愛、友誼和對藝術的熱情。在比利時作傳教士期間,他目睹窮人的艱難生活,決定以最大的熱情幫助那些煤礦工人,他義務收容那些受重傷而垂死的礦工,希望以撫慰之詞和自我犧牲精神幫助弱者博斗,不過,他只幹了6個月就被解僱,原因是他對工作過分熱情。

在短短的37年人生中,梵高把生命的最重要時期貢獻給了藝術。他早期畫作愛用荷蘭傳畫的褐色調,但他天性中火一般的熱情使他拋棄荷蘭畫派的暗淡和沉寂,並迅速遠離印象派———印象派對外部世界瞬間真實性的追求和他充滿主體意識的精神狀態相去甚遠。他不是以線條而是以環境來抓住對象;他重新改變現實,以達到實實在在的真實,促成了表現主義的誕生。

他摒棄了一切後天習得的知識,

漠視學院派珍視的教條,

甚至忘記他自己的理性。

在他的眼中,

只有生機盎然的自然景觀,

他陶醉於其中,物我兩忘。

他視天地萬物為不可分割的整體,

他用全部身心,

擁抱一切。

梵高很晚才作為一位極具個性化的畫家而嶄露頭角,距他去世時只有八年。

梵高在油畫上創造力最旺盛的階段,也還製作了大量的版畫作品,其與眾不同的材料和技巧,決不亞於他的油畫。他幾乎沒有受過什麼正規的繪畫訓練。為弄到畫布、油彩和畫具而日復一日地奔波勞碌,精神上也不斷處於矛盾的狀態,為追求藝術的完美而承受著壓力,這些即使不是他後來罹病的直接原因,也給他的生活悲劇埋下了種子。

梵高從來沒有放棄他的信念:藝術應當關心現實的問題,探索如何喚醒良知,改造世界。

梵高自殺年僅三十七歲,作為一位藝術家,直到死前不久他才以其震憾人心而富於想像力的繪畫贏得了評論界的贊揚。

梵高死後不出幾年,一些畫家就開始模仿他的畫法,為了表現強烈的感情,可以不對現實作如實的反映,這種創造性的態度被稱作表現主義,並且證明是現代繪畫中一種歷久不衰的傾向。

梵高著意於真實情感的再現,也就是說,他要表現的是他對事物的感受,而不是他所看到的視覺形象。

梵高把他的作品列為同印象主義畫家的作品不同的另一類,他說:"為了更有力地表現自我,我在色彩的運用上更為隨心所欲。"其實,不僅是色彩,連透視、形體和比例也都變了形,以此來表現與世界之間的一種極度痛苦但又非常真實的關系。

梵高是一位具有真正使命感的藝術家,這也是自稱表現派的藝術家們共有的特性。梵高在談到他的創作時,對這種感情是這樣總結的:"為了它,我拿自己的生命去冒險;由於它,我的理智有一半崩潰了;不過這都沒關系……

最後,在我們重新認識梵高的同時,更要感謝梵高的弟弟提奧,作為梵高的供養人,他死後沒有像梵高一樣受人膜拜,但是卻對梵高的藝術之路付出了所有,就像電影裡面加歇醫生說的那樣「你弟弟這些年給你的錢都可以買一棟房子了」,而他的妻子和孩子,卻什麼也得不到,只能滿屋子的畫作住在一起。

如果沒有提奧,也許就沒有今天的梵高。

㈤ 跪求《至愛梵高·星空之謎(2017) 》百度網盤免費在線觀看,道格拉斯·布斯主演的

鏈接: https://pan..com/s/1BYAahED3vpM3hPV5muwwyQ

提取碼: zbha
導演: 多洛塔·科別拉 / 休·韋爾什曼
編劇: 多洛塔·科別拉 / 休·韋爾什曼 / 賈科·丹納爾
主演: 道格拉斯·布斯 / 羅伯特·古拉奇克 / 埃莉諾·湯姆林森 / 傑羅姆·弗林 / 西爾莎·羅南 /
類型: 劇情 / 動畫 / 傳記
官方網站: www.lovingvincent.com
製片國家/地區: 英國 / 波蘭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2017-12-08(中國大陸) / 2017-06-12(安錫動畫電影節) / 2017-10-13(英國)
片長: 95分鍾
又名: 至愛梵高 / 致梵高的愛 / 情迷梵高(港) / 梵谷:星夜之謎(台) / 探索梵高的生與死 / 摯愛梵高 / La passion Van
Gogh
影片用一封無法投遞的信件串聯起梵高在去世前最後六周里與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三個人物之間的秘密,帶觀眾穿越回十九世紀末的歐洲,並陪伴梵高走完他最後的人生。影片採用梵高原畫作品中的人物原型還原梵高的藝術人生,讓觀眾在享受美得令人窒息的視覺盛宴時,抽絲剝繭地發現隱藏了一個半世紀的秘密。


㈥ 前段時間上映的電影《至愛梵高》,對電影中的很多幅油畫。

  • 中文名

  • 至愛梵高·星空之謎

  • 外文名

  • Loving Vincent

  • 其它譯名

  • 致梵高的愛、探索梵高的生與死、至愛梵高、梵谷:星夜之謎(台)、情謎梵高(港)

  • 製片地區

  • 英國、 波蘭

  • 導演

  • 多洛塔·科別拉、休·韋爾什曼

  • 編劇

  • 多洛塔·科別拉、休·韋爾什曼、賈科·凡·丹納爾

  • 類型

  • 傳記、動畫

  • 主演

  • 道格拉斯·布斯,羅伯特·古拉奇克,西爾莎·羅南,艾莉諾·湯姆林森

  • 片長

  • 95分鍾

  • 上映時間

  • 2017年6月12日(安納西電影節)

  • 對白語言

  • 英語

  • 該片講述了梵高去世後,郵差的兒子阿爾芒為把梵高生前的一封信送到收信人手中而踏上了尋找畫家生活軌跡的旅程,最終揭開梵高死亡之謎的故事。

㈦ 《至愛梵高》的推薦與分析與影評

導語:《至愛梵高》是為紀念梵高誕辰125周年,耗時7年,來自15個國家的125位畫師手繪1000多幅油畫,共同完成了65000幀美到窒息的畫面,匯聚成這一部成為經典的95分鍾。

《至愛梵高·星空之謎》

文森特·威廉·梵·高

Vincent Willem van Gogh

梵高的熱度沒有減過,孫燕姿也推出了她的新專輯《跳舞的梵谷》

眾望所歸

2017年12月8號,全球首部油畫風格動畫長篇《至愛梵高》終於在大陸上映,為紀念梵高誕辰125周年,耗時7年,來自15個國家的125位畫師手繪1000多幅油畫,共同完成了65000幀美到窒息的畫面,匯聚成這一部成為經典的95分鍾。

影片講述了在19世紀末的歐洲,梵高生前發生的事情,用一幅幅油畫最純粹的表達梵高的內心世界,帶領觀眾去探索這位偉大的精神病患者的藝術人生和秘密。

從何說起

隨著慢慢的長大,好像也慢慢變得孤獨,以前覺得只有那些“年齡大的人”才可以欣賞的東西,好像我們也可以漸漸懂了,從青春的流行歌曲到如今手機中居然會有幾首古典音樂;從雙肩書包里的七龍珠,到現在也會抽空去看一下畫展,從那一幅幅印象派畫作到抽象派畫作,彷彿也可以和作者感同身受。

劇情

電影劇本採用了許多標准電視驚悚片的手法,例如閃回、情景再現等,部分鏡頭使用了梵高的第一人稱視角來展現。

影片里的故事發生在梵高死後一年,把梵高的死變成了一起謀殺案,小鎮上老郵差魯林的兒子阿爾芒是全片的關鍵人物,他身為梵高多幅肖像畫的模特,既是梵高自殺案件的偵探也是影片的敘述者。他被父親吩咐將梵高的信親自送到提奧文森特家,這是梵高生前最後一封寄給弟弟提奧的信,但他代為補寄後,信卻被退了回來。從阿爾芒尋找提奧開始,便不斷發現梵高之死的端倪。他從梵高不同畫作的對象身上得到了幾個不同的故事版本——從傳奇的印象派藝術供應商唐基,到阿德琳.賀佛克,她家經營的家庭旅店正是梵高生命最後的所在地,再到瑪格麗特加歇及其父親,她們在梵高發狂的最後幾個月照料著他,直至他死去。每個角色都對梵高表達了不同的看法,對於他可能遭遇的事情也各執一詞。

梵高的最後的八年經歷便被一幕幕揭開,正是這一趟送信的過程,串起了梵高一生的縮影,展現著他的瘋狂與平和,他的非凡天才與深不見底的寂寞,他如何生活,又如何死亡。

關於電影創作

梵·高在他的一封信中告訴弟弟提奧,有些話我不知道怎麼表達說,只有通過繪畫表達”。這些話對我很重要,其實這也是我們為什麼以這種方式做這部電影的原因。我們想通過他的藝術形式來講訴他的故事。—Dorota Kobiela《Loving Vincent》導演

這部啟動於2012年的動畫影片完全取材於梵·高的120幅原作和800封信件,通過30位繪畫師以凡·高風格的油畫再現,讓梵·高的20位畫中人對著鏡頭講述畫家的生平和其離奇的死亡。

聯合導演多洛塔·科別拉是動畫畫師,她不甘於終日為他人的項目而埋頭苦幹,於是決定製作自己的作品,將自己對電影和動畫的熱愛結合起來。大學時,她的論文寫的是關於梵高的信件,以這為起點,她想到製作一部7分鍾長的短片講述梵高生命中最後的日子。

“也有商業想法的一面,”韋爾什曼表示。“我去展館看展覽的梵高的信件以及兩幅油畫時,看到排了很長的隊伍,要等三個半小時才能進去。我開始想,‘如果人們願意排長隊就為了看這些信件的話,我們就應該製作一部關於他的電影。

科別拉和韋爾什曼分享了梵高的信件之後,韋爾什曼很快了解了為什麼她這么痴迷於這個畫家的故事。“當他了解文森特這個人物後,他就迷上了,”科別拉說。“我愛休的地方之一是他很熱情,全心全意投入到項目中。”

這對電影合夥人為了幹活不累,所以男女搭配,成為了夫妻,並且踏上這趟歷時7年製作電影的旅程。

《至愛梵高》將是世界動畫史上第一部完全以油畫為單幀畫面,剪輯製作而成的動畫電影長片。全部的畫面繪制和數字合成,都在PAWS工作站(Painting Animation Work Stations)完成。

電影中的人物都是演員們穿上梵高畫作里的衣服所真實呈現出來的,人物設計畫師才能將那些“角色”們展現的活靈活現。整個過程中,第一幀是一幅完整的畫,之後每個後續的畫面將被重畫,以匹配前一幀的筆觸、顏色和顏料的厚度,再使用傳統的定格動畫技術使其畫面動起來。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如果心中沒有那份對藝術的熱情。

秘密

梵高的一生充滿謎團,坊間流傳他的死都是自殺,包括小時候讀過的一本《梵高傳記》。《至愛梵高》這部電影對梵高是否是自殺提出了疑惑。

為什麼不是自殺呢?

1.是腹部遠距離中槍,不是電視劇電影里那種朝著頭部開槍。有這樣自殺的嗎?

2.梵高中槍後拖著受傷的身體回到了自己住的拉烏旅館,向醫生求助,三十個小時後死亡。

4.自殺當天,警察沒有找到梵高“使用”的手槍和他的畫具

5.警察詢問梵高是否自殺,梵高的答案是“是的,我想是這樣的,不要指控任何人”.

6.隨著梵高漸漸出名,當時的目擊者也慢慢站了出來,提出了一些不符合當時梵高自殺一說的細節。

7.關於動機,流傳梵高因為抑鬱和貧困選擇自殺,可他那天是去帶著剛買的顏料作畫,他做最喜歡的事的時候。

8.影片提出了那個惡作劇男孩是兇手的猜測。

對於梵高自殺,沒有站得住腳的結論,我們會感到悲傷和惋惜,但是對於梵高自己來說,或許他去了他嚮往的那片星空。

梵高為什麼要割耳朵?

影片也沒有說明梵高為什麼要割自己耳朵,他將割下來的耳朵送給了一個妓女,可原因是什麼誰也沒有明確的答案,我們只知道他如此瘋狂的行為,卻無法懂得他何等的善良虔誠。

為什麼梵高死後畫作可以賣到天價?

查了好多資料,因為是中國,所以很難知道1978年以前這些外國藝術品的事情,最早好像是在1987年3月30日,梵·高的一幅向日葵以3950萬美元賣出,這個時間距梵高去世有97年。在這之前梵高的作品慢慢的在一些出版社公開。梵高的弟媳致力於推廣梵高的畫作,加上梵高的朋友圈也不缺藝術大家,再加上梵高已經死亡,他的作品都成為孤本不會再有,所以被流傳出名也是正常的。

然後最為重要的當然屬歐美藝術資本的對華戰略陰謀,我們國家的大師之作極少會被外國人買走,可是我國的富豪們熱衷收藏國外的天價藝術品,《至愛梵高》這部電影,好像也有這個傾向,這里也不深寫了。我們只是想探索偉大梵高的秘密與緬懷這位現代藝術之父,不去聊那些萬惡的資本主義,哼!!

怎麼去評價

其實很難將《至愛梵高》作為一部電影去評價,也很難去評價梵高這個人。不喜歡他的人可以在電影院睡一個小時,喜歡他的人可以熱淚盈眶的進入梵高的世界。

梵高他迷戀的天空與曠野,他迷戀的星月與花朵,藍與黃的鮮明對比,像極了一種兩極生活狀態的極致體現。一種是渴望生活,而另一種是沉溺孤獨。我覺得他才是真正的畫家,他的作品我無法從藝術的角度去分析,但他的畫作可以在某一刻一瞬間擊中我,他用畫作來與世界溝通,他是孤獨的,可他帶給大家大多是希望與燦爛炙熱的表達,人類的精神情緒從來沒有變化過,不息的流傳,《至愛梵高》寄託了精神,與很多人產生了共鳴,所以是佳作。

畫豬評分

劇情: 7.9

平凡的劇情,但不是平凡的敘述,而是帶領觀眾一起去探索梵高的秘密,好像是一部大家都知道結局的偵探電影,充滿新意。

製作:9.5

純手工繪制,沒得說。

藝術層次:9.1

我是個俗人,這樣的電影又是全球首部,對藝術也不知從何評價,只是從一個普通觀眾的角度覺得很美。

演技:7.1

畢竟有得有失,手繪的影片必然會犧牲演員細微的表演.

舒爽程度:7.8

如果你喜歡這位偉大的畫家,對油畫有這么一點點喜歡,這部電影絕對會令你驚艷。如果是個油畫的小白,萬幸沒有被催眠,那麼看完這部電影相信也是新鮮的感覺。

畫豬總評分:8.

豆瓣評分:8.6

IMDb:7.9

另超清影片連接:https://pan..com/s/1eSPccBw

他來到這個世上,以替代品的身份

他從這個世界上離開,雛菊艷過罌粟花

by 畫豬

作者: 畫豬

公眾號:畫豬影評

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㈧ 《至愛梵高》:你看,油畫動起來了

㈨ 跪求至愛梵高·星空之謎2017年網盤在線觀看資源,道格拉斯·布斯主演的

《至愛梵高·星空之謎LovingVincent2017》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b0t0GY7WQxs0x0QKJ1BDKA

提取碼:5p7f

《至愛梵高·星空之謎LovingVincent2017》

導演:多洛塔·科別拉、休·韋爾什曼

編劇:多洛塔·科別拉、休·韋爾什曼、賈科·丹納爾

主演:道格拉斯·布斯、羅伯特·古拉奇克、埃莉諾·湯姆林森、傑羅姆·弗林、西爾莎·羅南、海倫·麥克洛瑞、克里斯·奧多德、約翰·塞森斯、艾丹·特納、詹姆斯·格林尼、比爾·托馬斯、馬丁·赫德曼、理查德·班克斯、霍莉·厄爾

類型:劇情、動畫、傳記

製片國家/地區:英國、波蘭

語言:英語

上映日期:2017-12-08(中國大陸)、2017-06-12(安錫動畫電影節)、2017-10-13(英國)

片長:95分鍾

又名:至愛梵高、致梵高的愛、情迷梵高(港)、梵谷:星夜之謎(台)、探索梵高的生與死、摯愛梵高、LapassionVanGogh

影片用一封無法投遞的信件串聯起梵高在去世前最後六周里與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三個人物之間的秘密,帶觀眾穿越回十九世紀末的歐洲,並陪伴梵高走完他最後的人生。影片採用梵高原畫作品中的人物原型還原梵高的藝術人生,讓觀眾在享受美得令人窒息的視覺盛宴時,抽絲剝繭地發現隱藏了一個半世紀的秘密。

㈩ 電影《至愛梵高·星空之謎》主要講了什麼

《至愛梵高》是多洛塔·科別拉、休·韋爾什曼執導的傳記類動畫影片,由西爾莎·羅南、艾丹·特納、海倫·麥克洛瑞、克里斯·奧多德、埃莉諾·湯姆林等擔任配音,於2017年6月12日在安納西國際動畫電影節首映並獲得觀眾票選獎 。該片於2017年12月8日在中國上映。

7天前,孫燕姿發布了從藝以來的第13張個人專輯。

專輯同名主打歌《跳舞的梵谷》,是孫燕姿為她的偶像、後印象派著名畫家梵高致敬的作品,用孫燕姿的話說就是:「世界上一定有很多跟我一樣的人,一樣被賦予一些瘋狂的人。」

正是這個瘋狂的人,把自己的耳朵割掉後,吞槍自殺了。

有人說他是為了求愛割掉耳朵,有人說他是被人襲擊才中彈身亡;有人說是高更在爭吵後割了他的耳朵,有人說他是把槍當成了畫筆才開槍走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