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上海電影節落幕,獲獎影片小眾又意外,對此你怎麼看
上海電影節完成頒獎後結束了,作為國內唯一的A類電影節,關注度並沒有前段時間舉辦的白玉蘭獎項高。上海電影節可以說是國內電影人非常看重的一個獎項,但得獎者寥寥無幾。國際認可度高的背後,其實是中獎難度的增加,眾所周知金馬獎金像獎金雞獎,大部分都是每年從華語片中獲得的,但對於上海電影的金爵獎來說,更多的是高不可攀。
今年的《你好,李煥英》還有《送你一朵小紅花》一樣,在華語電影中已經處於翹楚的位置了,但是在上海電影節上還是很難拿到最高獎項,所以對於華語電影來說,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希望未來,作為本土的國際電影節,能有更多優秀優質的中國電影入圍獎項,讓中國電影更加國際化,影響更多地區。
B. 歷屆上海電影節獲獎名單
歷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獲獎名單
第一屆上海國際電影節(1993年)
金爵獎最佳影片: 《無言的山丘》(中國台灣)
金爵獎最佳導演: 林權澤《悲歌一曲》(韓國)
金爵獎最佳男演員: 簡·德克萊爾 《達恩斯教授》(比利時)
金爵獎最佳女演員: 吳貞孩 《悲歌一曲》(韓國)
評委會特別獎:《 籠民》(中國香港)
第二屆上海國際電影節(1995年)
金爵獎最佳影片:《打破沉默》(瑞士)
金爵獎最佳導演 :埃里克·克勞森《我童年的交響樂》(丹麥)
金爵獎最佳男演員: 讓·皮埃爾·馬瑞勒 《自由列車》(法國)
金爵獎最佳女演員: 郭柯宇 《紅櫻桃》(中國)
評委會特別獎: 《火屋》(阿根廷) 《美國女兒》(俄羅斯)
第三屆上海國際電影節(1997年)
金爵獎最佳影片:《門德爾》(挪威)
金爵獎最佳導演: 菲爾·阿格蘭德《叢林人》(英國)
金爵獎最佳男演員:米歇爾·比高利《旅伴》(義大利)
金爵獎最佳女演員:潘予《安居》(中國)
評委會特別獎: 《安居》(中國) 《門德爾》(挪威)
第四屆上海國際電影節(1999年)
金爵獎最佳影片:《小鎮里的國界線》(土耳其)
銀爵獎最佳影片:《幕後的演員》(挪威)
金爵獎最佳導演: 山田洋次 《新的旅程》(日本)
金爵獎最佳男演員:阿曼德·贊基《笑一笑,你會更動人》(埃及)
金爵獎最佳女演員:艾麗婭 《一代天嬌成吉思汗》(中國)
金爵獎最佳音樂:《野女》(奧地利)
金爵獎最佳技術:《仲夏夜之夢》(美國)
評委會特別獎:《懸情瘋人院》(紐西蘭)
第五屆上海國際電影節(2001年)
金爵獎最佳影片: 《反托拉斯行動》(美國)
金爵獎最佳導演: 《反托拉斯行動》(美國)
金爵獎最佳男演員: 丹尼爾·奧特沃爾 《下崗風波》(法國)
金爵獎最佳女演員:彭玉《月圓今宵》(中國)
斯坦尼拉娃·塞林斯卡《富則思變》(波蘭)
金爵獎最佳音樂: 《鳳囚狂沙》(烏茲別克)
金爵獎最佳技術: 《奪標奇緣》(美國)
第六屆上海國際電影節(2002年)
金爵獎最佳影片:《生活秀》(中國)
評委會特別獎: 岩井俊二 《豆蔻年華》(日本)
金爵獎最佳導演: 大衛·凱撒 《鯔魚》(澳大利亞)
金爵獎最佳男演員: 科林·法瑞爾《哈特的戰爭》(美國)
金爵獎最佳女演員: 陶紅《 生活秀》(中國)
金爵獎最佳編劇: 朱京中 《童僧》(韓國)
金爵獎最佳攝影: 孫明 《生活秀》(中國)
金爵獎最佳音樂: 小林武史 《豆蔻年華》(日本)
第七屆上海國際電影節(2004年)
最佳影片:《代價》(伊朗)
評委會特別獎:《茉莉花開》 (中國)
最佳導演: 李在容 《丑聞 》(韓國)
最佳男演員: 安德魯斯·威爾遜《校園規則》 (瑞典)
最佳女演員: 顧美華 《美麗上海》 (中國)
最佳編劇: 艾撒·伊里 《兄弟》 (芬蘭)
最佳攝影: 馬瑞塔·豪福斯 派卡·歐提拉 《兄弟》 (芬蘭)
彼德·莫克羅辛斯基 《校園規則》 (瑞典)
最佳音樂: 李炳宇 《丑聞》 (韓國)
亞洲新人獎
最佳影片:《結伴同行》(日本)
最佳導演: 朱文 《雲的南方(中國)
《我記憶中的女孩》(泰國)
CCTV6傳媒大獎
最佳劇情片:《茉莉花開》(中國)
最佳視覺效果:《丑聞》(韓國)
第八屆上海國際電影節(2005年)
最佳影片:《鄉村寫真館 》 (日本)
評委會特別獎:《求求你,表揚我》(中國)
最佳導演: 拉姆爾·哈默里克 《年青的安徒生》 (丹麥)
最佳男演員: 藤龍也 《鄉村寫真館》 (日本)
最佳女演員 :趙薇 《情人結》 (中國)
最佳編劇 :黃欣 一凡《求求你,表揚我》 (中國)
最佳攝影: 斯徒安·瑞伯《我父親的小屋 》(紐西蘭)
最佳音樂: 鄧右福 《變遷的年代》(越南/法國)
亞洲新人獎
最佳影片:《造雨者》 (印尼)
最佳導演: 哈桑·葉塔潘 《有話未講完》(伊朗)
最受歡迎影片:《綠草地》 (中國)
CCTV6傳媒大獎
最佳劇情片:《求求你,表揚我》 (中國)
最佳視覺效果:《探戈》(阿根廷)
最佳服裝造型:《年輕的安徒生》(丹麥)
探索精神獎:《求求你,表揚我》 (中國)
華語電影傑出貢獻獎:張藝謀(中國)
成龍(中國)
第九屆上海國際電影節(2006年)
最佳影片:《四分鍾》(德國)
評委會大獎:《天狗》(中國)
最佳導演:法比安娜·戈代《心力交瘁》(法國)
最佳男主角:奧力維耶·古爾梅《心力交瘁》(法國)
最佳女主角:埃爾斯·多特曼斯《愛無專屬》(比利時)
最佳編劇獎:雨果·凡·萊爾《愛無專屬》(比利時)
最佳攝影獎:《土地》(義大利)
最佳音樂獎:《河道女王》(紐西蘭)
亞洲新人獎
最佳影片獎:《活在驚恐中》(越南)
最佳導演獎:萬瑪才旦《靜靜的嘛呢石》(中國)
評委會特別獎:《光榮的憤怒》(中國)
大學生最喜歡的電影:《光榮的憤怒》(中國)
CCTV6傳媒大獎
最佳劇情片: 《天狗》 (中國)
最佳視覺效果: 《理發師》(中國)
探索精神獎: 《黑衣女人的香氣》 (法國)
華語電影海外貢獻獎:李安(中國)
傑出藝術成就獎:凱瑟琳·德納芙(法國)
第十屆上海國際電影節(2007年)
最佳影片: 《完美計劃》 (德國 )
評委會大獎: 《逃往瘋人院》(瑞典)
特別獎: 《雲水謠》(中國)
最佳導演: 田壯壯《吳清源》(中國 )
最佳男演員: 胡安-約瑟-巴勒斯塔《瘋狂的薩姆埃爾》(西班牙)
最佳女演員: 卡里娜-哈夫、戴格瑪-曼佐、克斯汀-布洛克、克里斯汀-肖恩
《完美計劃》(德國 )
最佳編劇: 謝米-扎林《艾維瓦,我的愛》 (以色列 )
最佳攝影: 王昱《吳清源》(中國 )
最佳音樂: 富田勛 《武士的一分》 (日本 )
亞洲新人獎
最佳影片: 《浮生》中國
最佳導演: 拉姆-拉班尼-比普洛《竹籃打水》 (孟加拉國 )
大學生最喜歡的電影: 《箱子》(中國)
CCTV6傳媒大獎
最受關注男演員:趙文煊(《夜·明》)
最受關注女演員:趙 薇(《夜·上海》
最具票房潛力獎:《夜·上海》
最具潛力新人獎:吳越(《夜·明》)
最具探索精神獎:《革命到底》
最具視聽效果獎:《剃頭匠》
最具流行潛力電影歌曲:「星光伴我心」《老港正傳》
最受關注導演獎:田壯壯《吳清源》
特別獎:靖奎老人《剃頭匠》
華語電影傑出貢獻獎: 張曼玉 (中國)
傑出藝術成就獎: 謝晉(中國)
張瑞芳(中國)
C. 上海國際電影節哪些影片入圍
獲獎名單
最佳影片:《再別天堂》(瑞士/蒙古)
評委會大獎:《阿拉姜色》(中國)
最佳導演:羅德里戈·巴里魯索、塞巴斯蒂安·巴里魯索《翻譯家》(古巴/加拿大)
最佳男演員:泰伊·謝里丹《星期五的孩子》(美國)
最佳女演員:伊莎貝拉·布萊斯《塔杜薩克女孩》(加拿大)
最佳編劇:扎西達娃/松太加《阿拉姜色》(中國)
最佳攝影:傑夫·比爾曼《星期五的孩子》(美國)
藝術貢獻獎:《食肉動物》(法國 /比利時)
最佳紀錄片:《漫長的季節》(荷蘭)
最佳動畫片:《朝花夕誓——於離別之朝束起約定之花》(日本)
D. 第20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獲獎名單是什麼
6月25日晚,第20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頒獎典禮隆重舉行。有哪些影片和明星獲獎呢?請看以下內容。
最佳紀錄片:《當保羅穿越大海》
評委評語:影片講述當今世界最關心的難民問題,關注人性,和不同文化間人們的交往,技法純熟,態度真誠。
最佳動畫片:《至愛梵高》
評委評語:這是一部前所未有的,與藝術家內心世界對話的電影,是一部動畫與精美油畫完美融合、向藝術大師的作品與人生獻禮的絕美佳作致敬!
黃渤獲最佳男演員獎,真不愧是50億影帝!!!
E. 上海國際電影節的歷屆回顧
歷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獲獎之最入圍最多的導演霍建起2002年第6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陶紅)、 最佳攝影(孫明)《生活秀》
2005年第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趙薇)《情人結》
2012年第15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攝影(石欒)《蕭紅》
2015年第1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入圍《1980年代的愛情》
四部影片兩個影後、兩個最佳攝影、一個最佳影片,也是截至2015年第18屆以來唯一一位獲得最佳影片的中國內地導演。 獲獎最多的導演 高群書 2008年第1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評審團大獎、最佳男主角(馬國偉)《千鈞一發》、
2012年第15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神探亨特張》,其中馬國偉還是一位非職業演員,其本質工作是警察,他也是迄今(2012年)為止第一位中國籍影帝。 克斯羅·馬素米 2004年第7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代價》、2012年第15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熊》先後兩次獲得最佳影片獎 年紀最小的影後李馨巧2013年第16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馬來西亞籍小演員憑中國香港影片《激戰》獲得最佳女演員獎,年僅10歲。同時,該影片男主角張家輝亦獲得最佳男主角獎,是第一位中國香港籍影帝,也是目前為止第一次影帝影後出自同一部影片。 同一屆獲獎最多的電影人(3獎)尤里·貝科夫2013年第16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俄羅斯籍導演憑借《警界黑幕》榮獲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藝術成就(原創音樂)三項大獎,在該電影中,他一人身兼導演、編劇、剪輯、電影配樂等多職。 影帝影後多黃蛋影帝篇2015年第18屆最佳男演員獎由鄧超、段奕宏、郭濤三位中國男演員憑借電影《烈日灼心》獲得,評委給出的評語是:他們個個表現優秀,缺一不可式的表現,讓影片完美呈現,讓人刮目相看;此外,該片導演曹保平還獲得最佳導演獎。影後篇2007年第10屆最佳女演員獎由科琳娜·哈弗奇、達格瑪·曼澤爾、科斯騰·布勞克、克莉斯汀·施恩四位德國女演員憑借電影《完美計劃》獲得,同時該片還獲得最佳影片金爵獎,加上同樣身為女性的製片人及導演,本屆電影節完全成了六個女人的天堂。年紀最小的評委黃軒2015年第1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亞洲新人獎」評委,是85後第一個評委。
F. 上海國際電影節的獎項設置
金爵獎獎項
1、最佳影片獎
2、評委會大獎
3、最佳導演獎
4、最佳女演員獎
5、最佳男演員獎
6、最佳編劇獎
7、最佳攝影獎
8、藝術成就獎(技術獎,主要表彰作品的映像價值,即藝術指導、服裝設計、剪輯、化妝等)
亞洲新人獎獎項
1、亞洲新人最佳影片獎
2、亞洲新人最佳導演獎
3、評委會獎
電影頻道傳媒大獎
自2010年起,電影頻道傳媒大獎獎項確立為
最佳影片
最佳編劇
最佳導演
最佳男主角
最佳女主角
最佳男配角
最佳女配角
最佳新人導演
最佳新人男演員
最佳新人女演員
評委會獎
手機電影節短片大賽
1、最佳影片
2、最佳導演
3、最佳演員
4、最佳編劇
5、最佳公益短片
6、最佳喜劇片
7、最佳懸疑片
8、最佳動畫片
9、最佳紀錄片
10、觀眾大獎
G. 第二十四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揭曉,此次都有哪些人獲獎呢
在第24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中,獲獎的大部分都是國際上的作品,而不是僅僅局限於國內的作品,所以很多作品其實都不是我們看過的或者了解的,本次金爵獎上最大贏家就是導演阿伯法周·賈利里、伊朗男演員普彥·謝卡里和波蘭女演員瑪澤娜·加耶夫斯卡。除此之外,還有來自中國的影片《東北虎》、來自馬蘭西亞的影片《野蠻人入侵》等在本次金爵獎中拿下了獎杯。
最後,獲得最佳紀錄片、最佳動畫片、最佳真人短片和最佳動畫短片的影片分別是來自墨西哥的《西西弗斯》、捷克、法國、波蘭三國合拍的《老鼠也能上天堂》、來自中國的《生命之歌》和來自法國的《輕度的瘋狂,持久的瘋狂》,以上也就是本次金爵獎上所有的獲獎名單。
H. 第十四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獲獎名單
獎項 獲獎人及作品 金爵獎主競賽單元 金爵獎最佳影片 《傷不起的女人》(土耳其) 導演:奧爾罕·奧古茲 金爵獎最佳導演 韓傑《HELLO!樹先生》(中國) 金爵獎最佳編劇 章明《郎在對門唱山歌》(中國) 金爵獎最佳男演員 賽武凱特·埃穆拉《傷不起的女人》(土耳其) 金爵獎最佳女演員 呂星辰《郎在對門唱山歌》(中國) 金爵獎最佳攝影 提瓦·馬泰松《星期五殺手》 (泰國) 金爵獎最佳音樂 文子《郎在對門唱山歌》(中國) 評委會大獎 韓傑《HELLO!樹先生》(中國) 評委會特別獎 《星期五殺手》(泰國) 導演:由拉特·史帕克 亞洲新人獎單元 亞洲新人獎最佳影片獎 《每日媽媽》 (日本) 亞洲新人獎最佳導演 鄧勇星《到阜陽六百里》 (中國) 亞洲新人獎評委會大獎 《臍帶》 (日本) 亞洲新人獎 STAR HUNTER入圍20強中朱亞文,唐振剛、朱琳、董姿彥等6位新人獲得稱號 電影頻道傳媒大獎 電影頻道最佳影片 《鋼的琴》 電影頻道最佳導演 張猛《鋼的琴》 電影頻道最佳編劇 江濤《無底洞》 電影頻道最佳男主角 王千源《鋼的琴》 電影頻道最佳女主角 秦海璐《鋼的琴》 電影頻道最佳男配角 馮國慶《郎在對門唱山歌》 電影頻道最佳女配角 空缺 電影頻道最佳新人導演 韓傑《Hello!樹先生》 電影頻道最佳新人男演員 空缺 電影頻道最佳新人女演員 呂星辰《郎在對門唱山歌》 電影頻道最佳攝影 孫明《秋之白華》 電影頻道組委會特別獎 《秋之白華》 其他獎項 傑出電影貢獻獎 蘇珊·薩蘭登(美國) 華語電影傑出貢獻獎 馮小剛(中國)
I. 各大電影節的最高獎項都是什麼,越詳細越好
A級國際電影節:世界A級國際電影節共有11個,它們的舉辦國,名稱,創辦時間,開幕時間,最高獎項分別是(排名有先後之分)
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39年,每年5月10日至21日,最高獎為金棕櫚獎;
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51年,每年2月7日至18日,最高獎為金熊獎;
義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31年,每年8月30日至9月9日,最高獎為金獅獎;
西班牙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創辦1953年,每年9月21日至30日,最高獎金貝殼獎;
日本東京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85年,每年10月28日至11月5日,最高獎為東京大獎;
俄羅斯莫斯科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59年,每年7月16日至29日,最高獎為聖.喬治獎;
捷克卡羅維法利國際電影節: 創辦於1946年,每年7月5日至15日,最高獎為水晶球獎;
埃及開羅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76年,每年11月7日至18日,最高獎為金字塔獎;
中國上海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93年,今年起每年6月上旬,最高獎為金爵獎;
加拿大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77年,每年8月25日至9月4日,最高獎美洲大獎;
阿根廷馬塔布拉塔國際電影節:創辦1989年,每年11月6日至25日,最高獎金樹商陸獎。
九大世界A級國際電影節:除了西班牙的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和阿根廷的馬塔布拉塔國際電影節以外的其它9個世界A級國際電影節合稱為世界9大A級國際電影節。
五大國際電影節:法國戛納電影節、德國的柏林電影節、義大利的威尼斯電影節、加拿大的蒙特利爾電影節以及捷克的卡羅維發利電影節是國際電影聯合會確定的國際五大電影節。
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在世界A級國際電影節中排名前三的法國戛納電影節,德國柏林電影節和義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合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在眾多的電影節中,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有著最為深遠的影響,無論是金棕櫚獎,金熊獎還是金獅獎,其權威性,藝術性,科學性,都足以媲美奧斯卡金像獎。
中國四大電影節:上海國際電影節,金雞百花電影節,中國長春電影節,珠海電影節合稱中國四大電影節。
中國電影四大獎:中國電影金雞獎,大眾電影百花獎,中國電影華表獎,中國電影童牛獎
註:1.必須補充說明的是在世界各地,各種電影節數目繁多,不勝枚舉,但是從電影節的規模,參展電影的層次,參加電影節的演員陣容,只有以法國戛納電影節為首的這11大電影節能夠達到國際A級標准。2.電影大獎和電影節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希望大家不要概念混淆,一般電影節都會設立相關的獎項,如:金棕櫚獎、金熊獎、金獅獎等。但除了評獎之外,電影節還會舉辦以交流為目的的其他相關活動,持續時間一般較長。而單純的電影大獎(更確切地說是區域性電影大獎)主要以評選為目的,多限於一定國家或地區的電影,以鼓勵本國電影發展,主要通過影展的形式舉行,如奧斯卡金像獎、歐洲電影獎等(也不排除一些由最初的區域電影大獎發展成後來的國際電影節的情況)。當然不管是電影節和電影大獎,它們的重頭戲都是最後的頒獎晚會。
J. 黃渤都得過哪些獎項
黃渤出生於1974年,是中國內地非常有名氣、有實力的一個男演員。雖然顏值不高,但業務能力卻非常的優秀,憑借自己的演技斬獲了大批粉絲,成為了娛樂圈當中少有的不靠顏值,而靠才華出圈的實力派男演員。第20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最佳男演員獎
2017年,他出演的電影《冰之下》讓他再次得到了第20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最佳男演員獎,甚至還入圍了第54屆台灣電影金馬獎的最佳男主角獎。
除了這些獎項,黃渤還獲得過第19屆華鼎獎最佳男主角獎、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金鳳凰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