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奪冠》在歷經曲折之後終於上映,其票房成績怎麼樣
9月25日,中國女排電影《奪冠》與觀眾們正式見面,該片首日排片佔比29.5%,收票房5600萬元,超過《八佰》奪得單日票房第一的寶座。9月26日15時44分,電影《奪冠》票房過億。 同時,截至9月26日18點08分,國慶檔影片預售總票房達9857.3萬元。其中,《姜子牙》《我和我的家鄉》《急先鋒》三部電影位列預售榜單前三,預售票房分別為3596.1萬元、3290.6萬元及2821.2萬元。
⑵ 女排的電影是哪個
答:最新電影《奪冠》,講述中國女排故事。看了以後熱淚盈眶,本片由黃渤,鞏俐等演員演出,值得一看。
⑶ 電影《奪冠》這部作品主要講述了什麼
你好,電影《奪冠》講述了我們女排在賽場上怎麼獲得冠軍的故事,細思極恐的的細節也有發生在她們身上,為了奪冠可謂是拼盡全力是不為過的。
女排訓練
在去年中國女排奪得了9連勝之後,中國女排得到了很多媒體和觀眾的關注,這是我們體育的榮耀。電影拍攝用130多分鍾還原了30年的歷程,這是完成了中國女排新老隊員的過度和使命交接。告訴我們團結協作,永不言敗,頑強拼搏的精神的延續和發揚。相信這種精神一樣可以鼓舞我們的籃球,足球等體育項目。這次通過很多細思極恐的誇張手法,來說明中國女排的不容易,但是她們從來不讓我們失望。
⑷ 電影《中國女排》有三處失誤,為什麼說商業元素考慮過多是根源
就當是馬後炮吧,筆者對陳可辛指導的電影《中國女排》一開始就不是太看好,心中總有一些疑惑,不過由於媒體和觀眾的熱捧,《中國女排》未上映先爆紅,筆者個人也隨波逐流謹慎看好。
3、《中國女排》宣傳圖「用力過猛」
之前《中國女排》劇組曾發布過一組宣傳圖,這組血跡斑斑的大腿照片引來不少爭議,筆者認為,這張照片也許沒有太多誇張和虛構,但卻有過度宣傳之患。而且給人一種不好的感覺,片方機極其簡單的將女排精神歸於「慘」這個膚淺的表面現象上,似乎宣傳用力過猛,但,過猶不及。
歸根結底,片方還是把《中國女排》當成一部要大賣特賣的商業片對待了,而忽略了《中國女排》和「女排精神」真正的硬核。
說句悲觀的話,根據預告片的內容看,整不好大年初一觀眾們要被強行灌一大碗雞湯了。
⑸ 《奪冠》姚迪飾演魏秋月
是的,《奪冠》上映後,觀眾發現中國女排國家隊的二傳手魏秋月是由女排隊員姚迪飾演的。
姚迪也是中國女排的隊員,她的位置與魏秋月一樣,都是二傳手,所以飾演這個角色對她來說很合適,又因為她們平時都是在一起訓練生活的,所以對魏秋月的生活習慣,與性格都很了解。雖然不是魏秋月本人出演,但是姚迪的表現也很不錯。
因為魏秋月有孕在身,不適合拍攝這部電影,所以錯過了這次的拍攝。不過能由自己的師妹飾演自己,魏秋月應該也會很開心,畢竟她們想要傳遞給觀眾的是女排精神,而不是自己。
(5)2018中國女排電影擴展閱讀
《奪冠》票房過億:
9月25日,中國女排電影《奪冠》與觀眾們正式見面,該片首日排片佔比29.5%,收票房5600萬元,超過《八佰》奪得單日票房第一的寶座。9月26日15時44分,電影《奪冠》票房過億。
9月25日,電影《奪冠》上映當天,郎平在與中國女排隊員的一場直播中回憶奪冠細節,郎平哽咽著說:「當時我們報了16名隊員,最後卻只能有14個人站上領獎台。這是個極其艱難的選擇,無論把誰放在台下都不太公平。」
「好在與組委會商量之後,她們全都站了上去,我的內心也釋放了一點兒。」郎平罕見哽咽。可能在了解過中國女排的奮斗歷史,切實感受「女排精神」後,更能被理解。
⑹ 《奪冠》榮耀上場,這部電影的主角是誰
《奪冠》這部電影的主角是中國女排,也有觀眾說不如叫《郎平傳》。作為一部體育電影,我想導演想傳揚的還是中國女排永不放棄的精神吧。
十月一假期,也希望大家多去影院支持中國女排的這部電影,為中國女排加油。
⑺ 《中國女排》最終更名《奪冠》,其背後有何秘密
這個問題可以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電影更改名字的情況並不少見,不同電影名字宣揚的旋律都不一樣,宣揚的感情色彩也不一樣,好的電影名字可以使電影宣傳事半功倍,而有些電影名字卻不盡如人意,在過去的一年裡,中國女排一次又一次的為我們帶來了驚喜,不斷創造歷史,不斷前進,女排姑娘們的頑強拼搏的精神,也值得我們每個人去學習,在2019年世界盃女排賽上,女排姑娘們以11連勝的絕佳戰績,提前奪得了冠軍,而那個時候恰逢祖國70周年大慶,11連勝慶十一也算是一個不錯的方式,就連閱兵當天,女排姑娘們也進入了儀仗方隊,接受全國人民的檢閱,更有現場兵哥哥為女排姑娘們強勢點贊,不得不令人贊嘆。
⑻ 即將上映的電影《中國女排》,你覺得它想向觀眾展示的是什麼呢
我覺得是想向觀眾展示那一種不放棄,堅持到底的精神。
⑼ 奪冠講述了什麼故事
奪冠講述的事郎平知道的事跡,女排精神,還有如何艱苦的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