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年電影 » 2016游戲電影有哪些內容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2016游戲電影有哪些內容

發布時間: 2022-08-30 12:04:06

⑴ 魔獸電影簡介

《魔獸》講述了黑暗之門打開之後,兩個世界的種族為了各自的生存和家園奮起而戰的故事。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魔獸電影簡介,供大家參閱!

魔獸電影基本信息

《魔獸》是由美國傳奇影業、暴雪娛樂聯合出品的奇幻動作片,由鄧肯·瓊斯執導,崔維斯·費米爾、托比·凱貝爾、寶拉·巴頓、本·施耐澤、本·福斯特、吳彥祖、多米尼克·庫珀、羅伯特·卡辛斯基聯合主演。

影片根據1994年暴雪娛樂製作的游戲《魔獸爭霸:人類與獸人》改編,以人類聯盟和獸人部落之間發生沖突為背景,講述了黑暗之門打開之後,兩個世界的種族為了各自的生存和家園奮起而戰的故事。

該片於2016年6月8日以2D、3D、IMAX3D、中國巨幕在中國大陸上映。並於2016年6月10日在美國上映。

魔獸電影劇情簡介

艾澤拉斯與德拉諾本是兩顆祥和安寧的星球,人類在艾澤拉斯大陸上世代繁衍生息,獸人則在德拉諾的土地上辛勤耕耘。直到古爾丹(吳彥祖飾)的出現,打破了兩個星球的和平。邪惡的古爾丹為了一己私利,使用惡魔能量打開了一扇傳送門——黑暗之門,並殘忍的破壞獸人的家園。霜狼氏族的酋長杜隆坦(托比·凱貝爾飾)不得不帶領著自己的族人離開支離破碎的德拉諾,在舉步維艱的艾澤拉斯大陸上尋找著庇護所。面臨家園危機的人類在領袖洛薩(崔維斯·費米爾飾)的帶領下一邊痛擊著野蠻的入侵者,一邊苦苦尋求著戰爭之外的解救方法。兩個種族面臨著同樣的危機,他們必須設法渡過這場災難。

魔獸電影幕後製作

拍攝過程

影片於2013年在溫哥華開機,整部電影拍攝耗時123天,實景拍攝只有兩天,剩下的全在一座足有12個網球場大小的攝影棚完成,於2014年5月關機 。

拍攝場景

影片拍攝用了3個不同的外景地,美術指導加文·巴奎特和他的團隊總共設計和打造了90個不同大小和復雜程度的場景,9個影棚,104個場景,影片大部分都是在艾澤拉斯,伍德森林、卡拉贊、獅王之傲旅店、黑石等地拍攝。艾爾文森林是劇組搭建的最大最全的場景之一,長60米、寬30米 。

道具設計

影片里的盔甲和武器都是Weta設計製作。武器大部分都是實物,但是獸人奧格瑞姆的毀滅之錘在片中是用CG製作的。獸人們的戲服都是在現實中設計、縫紉、製作,然後掃描到電腦里,置景、油漆、美術、道具和布景部門比正常的劇組要大出數倍,《魔獸》的幾乎所有產品都是量身定製的,而不像其他影片拍攝那樣可以購買或者租賃 。

手工製作

影片里每一片樹葉都是手工繪畫。手工製作了650套各不相同的戲服,所有的劍、盾牌和矛,還有24套馬鎧。為了製造獸人軍團大舉進攻的場面,根據獸人的不同年齡對其骨骼結構和皮膚進行了不同設計,分別列出幾十項不同細節,皮膚的平滑程度、刺青、傷疤、淤青和血管等等方面 。

特效鏡頭

該片在製作的2000個視效鏡頭中,有1300個鏡頭涉及這些巨大的戰士。電影中獸人扮演者的鏡頭,都是通過真人扮演然後動作捕捉完成的,最多時動作捕捉攝影機達到了120台。而整部電影有將近2000個特效鏡頭,然後都是通過真人+搭景+藍幕製作完成 。

魔獸電影影片評價

正面評價

《魔獸》導演鄧肯·瓊斯做出了一個非常聰明的舉動,不像很多影片,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那就是要忠實原著,而放棄了影片的戲劇性,用大量的對白來解釋一個關鍵性的人物或者是道具的來龍去脈和用途。鄧肯·瓊斯就是不做任何解釋和解讀,用戲劇性的沖突來闡釋一切發生在故事架構中的元素。沒有預設任何關於影片內容的門檻,對於知道哪些名詞和不知道那些名詞的觀眾一視同仁。不用語言做多餘的解釋,而用故事性表達元素的存在性,用視覺化呈現一個故事,這是一個導演的能力,也是好萊塢導演們最缺乏的能力。在這一點上導演鄧肯·瓊斯做到了有一個水準。 (1905網)

反面評價

影片中所有的價值取向,故事表述,情節轉折,人物設計,鏡頭安排,都處在非常典型的好萊塢框架的蔭蔽之下。這里不存在創新,不存在驚喜,更沒有嘆為觀止的情節。在這里存在的,只有一種敘事模式和方法,這個東西現在有一個很時尚的名字,叫做套路。按照好萊塢的套路走,必然能獲得相應的審美結果,當然,也必然會有一切的俗套和無聊。 (1905網評)

《魔獸》遠遠不是一部滿分電影,走的是一條特別的路,為史詩電影尋找親民的情感落腳。也並非一部完全為游戲迷拍攝的懷舊電影,而是面向普通電影觀眾、有著票房野心的商業大片。影片前二十分鍾,無暇顧及鋪墊人物、世界觀,就開始一連串的轉場,各種場景頻繁切換。這完全是玩游戲的模式,而非正常的電影敘事,只是迎合了游戲玩家,而在電影敘事上是不及格的,毫無魔幻史詩氣質。

從其中漫長的時間線和龐雜的人物網中,究竟選取哪些角色成為第一部電影的故事載體,是極為困難的。畢竟電影的容量有限,事實上,從《魔獸》里可以看出,編劇和導演對於電影主線人物的選擇,是有自己審慎的考量的。考量後的做法就是,將人物的情感動機最大化,電影中主要角色的行為抉擇,無疑都有著充分的個人情感因素推動。電影里雙方都有重要角色掛掉,但每個角色的去世,並不那麼打動觀眾,從根本上講,《魔獸》在人物塑造上是失敗的。 (《北京日報》評)

《魔獸》有太多故事要說,然而觀眾無法真正融入到劇情中去。電影除了暴風城的皇家城堡、術士的高塔和史詩般的戰場外,幾乎看不到艾澤拉斯的其他風光。電影花了很多時間在打鬥場面上,但是打鬥畫面在某種程度上太不真實,很難讓人感受到這場斗爭的熱血氛圍。歸根結底,影片的問題在於游戲本身。導演鄧肯·瓊斯作為一個職業魔獸玩家,顯然想把對魔獸的愛灌注到電影中,不過這一切是否值得還是存在疑問的,電影薄弱的劇情太過致命。 (《衛報》評)

影片里有太多主角,以致於沒辦法對每個角色的故事進行拓展,對觀眾來說是恐怕形同路人。導演鄧肯·瓊斯努力把游戲中的次要情節往主線劇情上靠,但這顯然讓他有點喘不過氣。影片整體基調很嚴肅,《魔獸》的雄心是值得贊賞的,但僅有雄心是不夠的。劇情空洞,故事令人費解。 (《帝國》雜志評)

影片表面上的矛盾是人類與獸人之間的生死存亡之爭,真正的沖突卻來自於那些真心實意想要講述有血有肉故事的電影人和電影業固有的那些滑稽可笑的陳詞濫調。即使沒有電影里那樣的大法師,也可以預見到這部源於知名網路游戲、昂貴卻荒謬的改編電影註定是一部平庸的作品。

影片絲毫沒有顧及那些初涉魔獸文化,絲毫不知獸人、法師為何物的普通觀眾,帶領他們一頭扎進一個充滿奇妙生物、神秘魔法和古怪人名地名的幻想大陸。這種態度可能會讓絕大部分觀眾對這部影片敬而遠之,當然還是會有一定數量的鐵桿擁躉趨之若鶩。(《綜藝》評)

影片每一幀每一秒都是由角色所推動的,這也是為何導演鄧肯和那群才華橫溢的藝術指導創造出一個華美的奇幻世界,卻無法令人信服。 (《好萊塢報道》評)

⑵ 有哪些以游戲為背景的電影

1) Halo(光暈)
#由微軟旗下Bungie製作室研發的史詩級科幻射擊游戲發行於2001年,兩部同名電影分別上市於1997年和2004年。

2) Bully(惡霸)
#Bully游戲發行於2006年,電影上市於2001年。

3)Killer Instinct(殺手本能)
#N64平台格鬥游戲Killer Instinct發行於1994年,超爛的驚駭電影上市於2000年。

4)Labyrinth(絕妙偵探)
#Harvest Moon游戲發行於1984年,電影上市於1986年。

5)15: Harvest Moon(牧場物語)
#Harvest Moon游戲發行於1996年,同名恐怖電影上市於2007年。

6)14: Adventure Island(高橋名人之冒險島)
#由日本真人改編游戲Adventure Island發行於1986年,電影上市於1947年。

7)Killzone(殺戮地帶)
#Killzone游戲發行於2004年,電影上市於2005年。(原來殺破狼還與游戲有關)

8) Grand Theft Auto(俠盜獵車手)
#Grand Theft Auto游戲發行於1997年,由羅恩-霍華德執導首部電影上市於1977年。

9) Burnout(火爆狂飆)
#Burnout游戲發行於2001年,電影上市於1979年。

10)Earthbound(地球冒險)
#科幻類RPG游戲Earthbound發行於199?年,電影上市於1981。

11) Portal
#經典益智游戲Portal發行於2007年,電影上市於2006。

12 Primal Rage(恐龍傭兵)
#超級血腥的2D格鬥游戲Primal Rage發行於1994年,電影上市於1988。

13) Streets of Rage(怒之鐵拳)
#MD過關游戲Streets of Rage發行於1991年,以武俠動作為背景的電影上市於1994。

14)The Club(殺戮俱樂部)
#The Club游戲發行於2008年,電影上市於2004。

15)Maximum Force(鐵面悍將)
#射擊游戲Maximum Force發行於1997年,電影上市於1992。

16)Red Steel(赤鐵)
#由ubisoft研發的革命性體感FPS游戲Red Steel發行於2006年,電影上市於1995。(這個好像是以電影命名的游戲)

17) Shinobi(忍)
#Shinobi游戲發行於1987年,電影上市於2005。

18)Dead or Alive(死或生)
#Tecmo公司首款3D格鬥游戲Dead or Alive發行於1996年,電影上市於2004。

19) Centipede(蜈蚣)
#經典街機射擊游戲Harvest Moon發行於1980年,電影上市於1999。

20)PS恐怖游戲《寂靜嶺》,電影上映於2006

21)經典游戲《殺手47》 電影上映於2007

22)《生化危機:滅絕》是根據同名游戲改編的《生化危機》系列電影的第3部

23)動作游戲《合金裝備(Metal Gear Solid)》正在製作當中

24)PS2版《戰神Ⅱ》正在策劃拍攝真人版

25)育碧的跨平台動作游戲《波斯王子:時之砂》後期製作中,2009年全球上映

26)XBOX360《戰爭機器》可是說目前是全球人氣最高的射擊游戲,《戰爭機器》電影版,並邀請著名編劇Stuart Beattie(加勒比海盜系列的編劇)親自操刀編寫劇本,預計此片將於2009年暑期問世。

27)TECMO動作格鬥類游戲《生與死》,電影已經於2006年上映。

28)由《街頭霸王》改編的電影《致命格鬥》,導演保羅·安德森,

29)《銀河飛將》形成了一個太空飛行模擬游戲類型,它的改編電影Wing Commander鐵翼司令1999年上映

30)《雙截龍》是跟香港武打片最相似的一個游戲,唐·墨菲於1994年將《雙截龍》改編成電影,可惜既不叫座也無人叫好,在美僅獲得234萬美元票房,更成為讓諸多玩家提起就要罵的電玩改編影片。

31)游戲半吸血鬼萊恩改編電影吸血萊恩2006年上映

32)Crytek的FPS大作《孤島驚魂(Far Cry)》電影版將於2008上映,擔任導演的是德國的傳奇爛片導演烏維·鮑爾(Uwe Boll)

33)3D Realms 的游戲《馬克思·佩恩(Max Payne)》改編的同名電影將於2008年10月17日全美上映。

34)恐怖游戲Alone in the Dark 的同名電影鬼屋魔影 於2005年上映

36)街頭霸王之春麗傳正在泰國拍攝,2009年上映。

37)電影《地牢圍攻》又名末日危城改編自同名游戲,但是票房大敗!Uwe Boll永遠是游戲電影改編的毀滅者!

同時〈鬼泣4〉〈鬼武者〉〈鐵拳〉都正在策劃拍攝成真人版。

⑶ 真人游戲電影有哪些

有很多關於真人游戲題材的電影,比如說有一部外國的電影,名字叫做末日汽車旅館,裡面就涉及到真人游戲的內容

⑷ 看過憤怒的小鳥的電影嗎還有哪些游戲也被製作成電影

由游戲改編成電影的有很多

《狂暴巨獸》

《狂暴巨獸》是由新線電影公司出品,布拉德·佩頓執導,道恩·強森、娜奧米·哈里斯、傑弗里·迪恩·摩根等主演的科幻冒險片,於2018年4月13日在美國、中國大陸上映。

該片根據80年代街機游戲改編,講述了靈長動物學家撫養了銀背大猩猩喬治,但它意外受輻射變異,其他怪物也崛起,開始肆虐城市,人類與之展開生死大戰的故事。

⑸ 關於游戲的外國電影有哪些

生化危機,古墓麗影。最終幻想,吸噱鬼萊恩,街頭霸王,死亡游戲。生死格鬥等都是比較好看的游戲改編電影,謝謝採納

⑹ 游戲改編的電影有哪些

超級馬里奧兄弟》

迪斯尼於1993年在把游戲改編為電影的道路上投下一塊石,推出了《超級馬里奧兄弟》這部電影。由於商業利益驅動要素過於強烈在作祟,製作者在沒有吃透原作精髓並輔之以優秀的電影劇本,游戲電影開發周期極短,在達不到必要的修整和磨合的情況下,只是進行簡單的一些電影符碼的「復制」和游戲要素的「粘貼」就推出。在游戲界可算是響當當的大牌經典「超級馬里奧兄弟」,一拍成影片卻門可羅雀,影片的票房收入只有慘淡的2090萬美元。

《街頭霸王》

游戲出場人物眾多,形象出色,性格鮮明,為改編成電影創造好了條件。哥倫比亞公司根據美國觀眾的口味編寫了新的故事,而且主角也換成了美國人。電影製作相當精良,除了故事和游戲不同,基本再現了游戲中風貌,尤其是反角維加將軍和主角美國大兵古列間的決斗,兩人在銀幕上雙雙使用游戲上的

招牌絕技,所有玩過游戲的人都大呼過癮。影片在全美產生的火爆程度難以用語言形容,學校、街道、娛樂場所,經常能聽到年輕人發出「O—RYU—KEN」這樣角色發出必殺技時的嚎叫。

《致命格鬥》

和當年的《街頭霸王》一樣,這部影片深受美國人喜愛。電影在故事、人物、背景設定上更接近歐美的奇幻風格,動作上也體現了美式打鬥的簡單直接和力量感。新線的編劇們對把游戲變成電影已是輕車熟路,加上有導演保羅·安德森的指揮,所有在商業上可能成功的要素都在銀幕上得以重新整合,經過游戲知名度的催化,變成了看得見的美元鈔票:影片製作成本僅為2000萬美元,總票房卻是1億5650萬美元的天文數
《古墓麗影》

這是世界上第一部脫胎於電腦游戲的電影,本來只是數字化游戲人物的盜墓者勞拉,一變而為電影中的俏佳人,這可算真人演假人(虛擬人)的首創。影片沒有直接採用游戲中的經典情節,僅僅保留了勞拉這樣一個性格獨立、作風硬朗的女探險家,在影片中添加了許多現代元素和動作片必要的精彩動作。在電腦特效配合下,影片中雖然沒有出現游戲場景,但卻輕松地營造出遊戲中的探險感覺。電影中設計的情節和場景比游戲中更驚險刺激,動作場面也更復雜過癮。

《生化危機》

由電腦游戲《生化危機》改編成的同名電影過於恐怖,17歲以下的未成年人必須有家長陪同才可以觀看。影片的情節雖然與游戲的主線毫不相干,但卻與游戲的整個世界觀設定完全一致,玩家們通過電影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故事的方方面面。導演兼劇本創作保羅·安德森對於《生化危機》有著相當深厚的感情,對於《生化危機》這款游戲十分著迷,當初曾

《最終幻想》

這部全部採用動畫場景的電影,但是似乎並不符合電影愛好者的口味。製作者為了迎合歐美觀眾,影片完全脫離了游戲風格,其中蘊涵的深邃世界觀弄得觀眾一頭霧水,而歐美化的影片風格也讓日本觀眾敬而遠之。影片放映後,口碑奇差,製作成本花了1億3700萬美元,而總票房為7440萬美元,如此糟糕的票房業績迫使製片商退出了商業領域。

《銀河飛將》

該游戲完美地融合了宏大的劇情和精美的畫面,被稱為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游戲之一,成為「互動電影」潮流的先鋒。這個著名的游戲系列於1999年被搬上了大銀幕,形成了一個太空飛行模擬游戲類型,且這個類型被提升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影片使人們在最近和真實的距離感受到銀河中的壯觀動作,體驗到了當今的娛樂業帶來令人興奮的視覺元素。

《死亡之屋》

這本是世嘉街機上的一款流行射擊游戲,在近年流行的低成本恐怖片熱潮之中,如此現成的一個恐怖題材被搬上大銀幕也就順理成章。電影《死亡之屋》的劇本是由DavidParker和A.Altman撰寫,影片投資僅為1200萬美元,題材跟《生化危機》最為接近,其中又糅進了僵屍片的元素,主要講述一群大學生去神秘島遊玩,遭遇一群怪物攻擊的驚險故事。

《雙截龍》

《雙截龍》是跟香港武打片最相似的一個游戲:主人公擁有拳、腳、肘、膝、投技等眾多功夫,打鬥時自由度極高,而敵人也擁有花樣繁多的攻擊方式,男女匪徒、大小嘍?還有幕後老闆輪番出現,令人隨時感覺驚奇與興奮。特別是那種拳拳到肉的畫面效果,挨打者的痛感都被清晰表現,配上宛如武打片一般清脆沉重的音響效果,極具逼真感與迫力。唐·墨菲於1994年將《雙截龍》改編成電影,可惜既不叫座也無人叫好,在美僅獲得234萬美元票房,更成為讓諸多玩家提起就要罵的電玩改編影片。

還有《生和死》《毀滅戰士》

⑺ 很多游戲玩家對電影《神秘海域》的評分很低,他們吐槽的點有哪些

《神秘海域》這部電影是游戲改編而成的,很多游戲迷對於這個電影的期待值是非常高的,有一部分的游戲迷覺得這部電影當中的情節和畫面並沒有太多游戲當中的場景,所以給予了很低的評分,而且也吐槽劇中的冒險部分。其實這部電影在上映之後,票房和口碑也是非常高的,而且主人公在影片當中尋寶的故事也非常的精彩,但是每一個人對於影片都有著不同的看法,所以評價也是褒貶不一的。因為影片當中的兩個主演在年齡方面是比較年輕的,所以很多觀眾認為這兩個明星沒有把角色塑造成功。

總體來說,整部影片給人的感覺還是比較不錯的,作為一個科幻電影,特效鏡頭都是非常有看點的,而且也還原了游戲當中的場景。影片當中最經典的畫面就是空中打鬥,以及海盜船上大戰的畫面。

⑻ 網路游戲類題材的的電影有哪些

排名13:《毀滅戰士》 Doom (2005)
排名12: 《古墓麗影2》
排名11: 《古墓麗影》 (2001)
排名10: 《魔宮帝國》(1995)
排名9: 《馬克思·佩恩》(2008)

排名8: 《生化危機2:啟示錄》(2004)

排名7: 《生化危機3:滅絕》(2007)

排名6: 《終極幻想》(2001)

排名5: 《生化危機》(2002)

排名4: 《殺手:代號》(2007)

排名3: 《如龍》(2007)

排名2: 《寂靜嶺》(2006)

排名1: 《最終幻想7:降臨之子》(2004)

⑼ 有一部關於游戲的美國電影,求名字啊

《天地逃生》。

《天地逃生》是由獅門影業發行,馬克·耐沃爾代執導,傑拉德·巴特勒、邁克爾·C·豪爾等主演的動作電影,於2009年9月4日在美國上映,2010年3月19日在中國上映。

影片講述了被游戲玩家操控的囚犯貝爾在游戲中走出陰暗的囚牢,重獲新生的故事。

主要人物:

1、卡貝爾

在未來世界中,卡貝爾是一個死刑犯,他在多人在線游戲中成為了所謂的「英雄」,但他與該游戲的設計者和操控者卡斯特發生了分歧,卡貝爾企圖破解游戲程序逃離這場血腥游戲。

2、肯·卡斯特

肯·卡斯特是游戲的設計者和操控者,卡貝爾企圖破解游戲程序逃離游戲,但卡斯特以及幕後的黑手卻不可能放過他。一場「虛擬人物」與操作手之間的較量正式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