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與梵高有關的電影有哪些
《梵高傳》、《梵高與提奧》、
《夢》
、《梵高》、《文森特和我》
1956年美國版《梵高傳》中文名:《梵谷傳》,也有翻譯為《慾海浮生》或者《生活的慾望》的中文片名:《渴望生活》
英文片名:LUST
FOR
LIFE
渴望生活--梵高傳
1987年,澳大利亞拍攝的《梵谷的生與死》
1990年荷蘭
/
英國
/
法國和拍的《梵谷與提奧》
還有法國導演莫里斯·皮亞拉1991年拍攝的《梵谷》(Van
Gogh)
中文片名:梵高
英文片名:Van
Gogh
劇情簡介:本片主要記敘了1890年,梵高在巴黎近郊的奧維爾度過的最後十天的生活。
《夢》
中文片名:文森特和提奧
英文片名:Vincent&Theo
Ⅱ 電影《至愛梵高·星空之謎》主要講了什麼
走進孤獨的靈魂 看那斑斕的世界
文/夢里詩書
《至愛梵高·星空之謎》以梵高死後他的死因為引,多人物視角的追溯,其所聚焦的並非是何般真相謎底,而是將梵高的靈魂躍然光影,於此中那數萬張梵高風格油畫所凝聚而成的動畫,更是使電影的每一幀儼然都無可挑剔,由此所形成的視覺沖擊——美妙絕倫。
梵高這一題材,其實已然不止一次的被搬上熒幕,從最早的記錄短片到「卷福」的電視電影,多種多樣的影視作品都在致力於去還原這位開山立派,卻在當時不被世人所欣賞的悲情人生,以表達對這位大師的敬意和英年早逝的遺憾,而這次的《至愛梵高》,除了有以「油畫動畫」這種尤為特立獨行的展現手法外,電影劇情也並不再是循規蹈矩的只是去再現他的一生。
在劇情上,《至愛梵高》以一封沒有抵達收信人之手的梵高書信為脈絡,主線故事明以主人公對梵高死因真相的探尋為展開,但實際上透過一個又一個曾經接觸過梵高的旁人的追溯,一個曲高和寡,難以被世人認同,格外孤獨的梵高形象隨著劇情的發酵被徐徐道來,雖然這種多視角訪談式的手法不免使電影在一定程度上稍顯瑣碎,但也正是在這種呈現中,電影使一個眾所周知的真實事件改編,變的更具可看性了起來。
整部電影雖然時長僅為95分鍾,但卻是125位畫家,耗時7年由65000張油畫組合而成的,電影在畫風上高度貼合於了梵高的個人風格,所致力的則正是將梵高的昔日畫卷,在光影之中靈動起來,這種大膽的創新,使電影給人帶來的感觸是前所未有的,就個人作為一位尤為喜歡梵高畫作的擁躉來說,其所帶來的是宛若身臨其境於了梵高斑斕的藝術世界,不經間便會回想到梵高那一幅幅生氣勃然的畫作。
電影最後以《羅納河上的星夜》為結尾,將梵高喻為了美麗的星夜,《至愛梵高》是哀而不傷的,它帶領觀眾走進了一顆孤獨的靈魂,看到的是梵高筆下那斑斕的世界。
Ⅲ 《梵·高》免費在線觀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網盤資源
《梵高》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LJK8V3YOPjCcsi-hAG1JHA
《梵高 Van Gogh》
導演: 莫里斯·皮亞拉
編劇: 莫里斯·皮亞拉
主演: 雅克·迪特隆、亞歷山德拉·倫敦、迪迪埃·巴比爾、貝爾納·勒科克、尚塔爾·巴爾巴里、艾爾莎·澤貝斯坦、Edith Vesperini、Gérard Séty、Lise Lamétrie、Leslie Azzoulai、Corinne Bourdon、Jacques Vidal、Claudine Ducret、Frédéric Bonpart、Maurice Coussonneau、Gilbert Pignol、André Bernot
類型: 劇情、傳記
製片國家/地區: 法國
語言: 法語
上映日期: 1991-10-30
片長: 158 分鍾
又名: 梵高傳、梵谷
《梵高》(Van Gogh,莫里斯-皮亞拉,1991年/158分鍾/彩色。一部關於繪畫創作的激動人心的影片,表現了著名畫家梵高生命中最後67天的非常經歷,也剖析了畫面自傷自殺的異常行為,正是在精神疾病的嚴重困擾中他完成了《向日葵》等驚世之作)
Ⅳ 有關梵高的電影
梵谷傳奇不朽的一生多次被搬上電影銀幕。
1956年美國版《梵高傳》
中文名:《梵谷傳》,也有翻譯為《慾海浮生》或者《生活的慾望》的
導演: 喬治·丘克(George Cukor) 文森特·明奈利(Vincente Minnelli)
主演: 安東尼·奎因(Anthony Quinn) 柯克·道格拉斯(Kirk Douglas)
導演文森特-明尼里的這部藝術家傳記電影,是拍得相當細膩動人的一部代表作。柯克.道格拉斯飾演才華橫溢卻畢生活在痛苦之中的梵高,他原為荷蘭畫家,因為生活關繫到比利時的礦場當礦工。幸好梵高的兄弟支持他的藝術創作,自願供養他的生活,使他得以專心作畫,並跟同時代的名畫家高更等人交往。可惜梵高的藝術道路仍然走得十分曲折,在生前一直未獲得大眾賞識,直至死後多年才在藝壇大放異彩。導演文森特.明尼里對梵高的悲劇性一生刻畫得有血有肉,道格拉斯也演出了主人翁鬱郁不得志的深沉氣質。安東尼.奎因飾演畫家高更,獲奧斯卡最佳男配角金像獎。
1987年,澳大利亞拍攝的《梵谷的生與死》
影片以梵谷在1872年知道1890年間給兄弟Theo寫的信為線索,雄辯地帶出天才藝術家的創傷,梵谷是最了不起的藝術家之一,本片則是一個被拷打的天才的故事,是所有關於梵谷的電影作品中最傑出的一個。
1990年荷蘭 / 英國 / 法國和拍的《梵谷與提奧》,講述了梵谷和弟弟的故事。梵谷在家中是老大,他還有三個妹妹和兩個弟弟.在梵谷一生中,他只與弟弟提奧和妹妹威廉明娜保持了親密的關系,而提奧也是梵谷這一生中最大的支持者和崇拜者。充分地反映了他與 弟弟提奧之間深厚真摯的手足之情。在梵谷1890年去世六個月後,提奧也追隨它的兄長去了.
還有法國導演莫里斯·皮亞拉1991年拍攝的《梵谷》(Van Gogh),表現了畫家梵谷生命中最後67天的非常經歷,剖析了畫家自傷自殺的異常行為,。
為追求純美的畫家,導演用內省的筆觸探尋了梵高最後的67天的生活。故事節奏進展得很慢,但人物挖掘得很深,在美麗的景物和悲慘的結局之間產生了一股強大的張力。本片主要記敘了1890梵谷搬到巴黎近郊的奧維而,再那裡度過的自殺之前幾十天的生活.在1890年的春末,梵高搬到了臨近巴黎的Auvers-sur-Oise村的一個小客棧,同時受到加歇醫生的照料。70天之後梵高用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觀眾在影片中看到梵高如何作畫。
Ⅳ 關於梵高的電影
有很多部:
1956年美國版《梵高傳》(Lust of Life)美國。
編劇: Irving Stone 諾曼·科溫(Norman Corwin);導演: 喬治·丘克(George Cukor) 文森特·明奈利(Vincente Minnelli
1987年版《梵谷的生與死》(Vincent--The life and death of Vincent van Gogh)澳大利亞
1991年法國版《梵高傳》 Van Gogh 法國
導 演: 莫里斯 皮亞拉 (Maurice Pialat)
1990年版《梵谷與提奧》(Vincent & Theo) 荷蘭 / 英國 / 法國
導演:羅伯特·奧特曼
Ⅵ 有哪些電影與梵高有關
梵高傳
導演:Maurice Pialat
主演:Jacques Dutronc/Alexandra London/Bernard Le Coq/G?
上映年度:1991-10-30
製片國家/地區:法國
內容簡介 在1890年的春末,梵高搬到了臨近巴黎的Auvers-sur-Oise村的一個小客棧,同時受到加歇醫生的照料。70天之後梵高用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觀眾在影片中看到梵高如何作畫。他的兄弟蒂歐、妻子約安娜和他們的孩子一起重遊故地。梵高精力充沛、表現出非凡魅力。他把注意力放到加歇的女兒瑪格利特、一個巴... ......
梵谷的生與死
◎譯 名 梵谷的生與死
◎片 名 Vincent
◎年 代 1987
◎國 家 澳大利亞
◎類 別 劇情/卡通/傳記
◎語 言 英語
◎字 幕 中文
◎IMDB評分 6.8/10 (81 votes)
◎IMDB鏈接 http://www.imdb.com/title/tt0094269
◎文件格式 XviD + MP3
◎視頻尺寸 448 x 336
◎文件大小 1CD 49 x 15MB
◎片 長 95 Min
◎導 演 Paul Cox
◎主 演 Writing credits (in alphabetical order)
Paul Cox
Cast (in alphabetical order)
John Hurt .... (voice)
Marika Rivera
Gabriella Trsek
Proced by
Tony Llewellyn-Jones .... procer
Original Music by
Norman Kaye
Cinematography by
Paul Cox
Film Editing by
Paul Cox
Sound Department
James Currie .... sound
◎簡 介
這個紀錄片是梵谷的傳記片,通片以畫外音敘述的方式,誦讀梵谷給其弟提奧的信,畫外音以畫家的身份代言,沒有任何梵谷生前的畫面及屬於梵谷的演員扮演、場景再現這樣的手法出現,既然是畫家的心靈自述,因此,這個片中的畫面幾乎所有的鏡頭都是主觀的,即攝影機所拍攝的畫面都是模擬畫家的當時心境下的視野,比如面對夕陽解讀生命,面對田野訴說樹葉的色彩,攝影機都是按照畫外音中梵谷的心緒波動來調動鏡頭,通常我們搖動攝影機時講究平滑順暢,但實際上,人在觀看景色--尤其是空曠的原野時,人視野的巡視不是平穩順滑的,而是斷斷續續,也許視野里的某一個畫面吸引我們駐足片刻,這樣,鏡頭在搖動時,也要按照人眼觀景的特性來搖攝影機。
這個片也可以是那種編年歷史般的人物紀錄片,從畫家出生到死亡的區間,截取典型的人生場景,這樣平庸的手法實在是太多了。而現在我看到的這種拍攝,它的高明在於,毋庸靠高昂的成本去再現歷史,去航拍,去使用用一個師的群眾去吶喊。導演以第一人稱的身份以1872年到1890年梵谷給弟弟寫的信為線索(梵谷遺留有大量信箋,見《親愛的提奧》南海出版公司),如此以來畫家復活了,畫外音只是按照畫家遺留的檔案來模擬復述,而鏡頭呢,恰如其分的主觀鏡頭的運用才為畫家添上了復活的靈魂,一切都隨著畫家的視覺行動,所有的心理動機有了現實的依託。並且----這種主觀的拍攝方式一旦開始進行,操作極其簡單,只要一個人一架機就可以完成了,影片攝制者最需要掌握的就是弄懂梵谷的心路歷程,然後並再以鏡頭模擬好畫家及時心理時的視界,就這么簡單,但卻非常偉大。
人物傳記的意義在於弄懂一個人的歷史及其生的價值,那麼沒有比人物自身更懂得自己,《梵谷的生與死》一片就是把攝影機變成了梵谷,至少是巧妙地扮演了他的靈魂,藝術家的創傷一目瞭然。
Ⅶ 怎麼評價電影《至愛梵高·星空之謎》
首先不喜歡劇情。這部片總體來說是一部牽強的偵探片(不喜歡文藝片的觀眾可以放心購票)。片子一開始梵高己經死了,然後劇情是說玩世不恭的郵差兒子(真-男主角)如何被好奇心驅使,懷疑梵高的死不是自殺是他殺,通過對梵高身邊的人(應該說是梵高畫過的人)進行了非常細致認真的走訪,意圖揭開真相的過程。
當初想到這個主意的人不知道想過沒有,用幾萬幅半工業化生產的高仿品來紀念一個偉大的原創者,真是一個好主意嗎?雖然最後,確實可以通過懸殊的對比,來突出原創者的偉大。
我們大多數人,即使再努力,也只能和那100多名畫家一樣,安心做一個平庸但可以安全終老的模仿者。想起這一點,覺得未免太殘酷了。
Ⅷ 介紹畫家梵谷一生的電影
有四部關於梵高的電影1.《渴望生活》
1956年,好萊塢拍攝了這部根據小說《渴望生活》改編的同名電影。由美國著名影星 柯克·道格拉斯飾演梵谷。2.《夢》中文片名:夢
英文片名:Dreams
上映時間:1990
導演: 黑澤明 Akira Kurosawa
主演:(在「烏鴉」部分飾演梵谷)馬丁·斯科西斯 語言:日語/法語/英語
影片長度:119分鍾
顏色:彩色
分級:PG(美國)
Imdb.com 評分:7.4(10) 簡介:
《夢》是日本電影大師黑澤明的第28部作品。影片由導演的八個夢組成。分別是
(1)[日照雨]
(2)[桃田]
(5)[暴風雨]
(4)[隧道]
(5)[烏鴉]:我在畫廊中觀賞梵谷的名畫,又進入畫中尋獲梵谷於他談話,最後走過麥田時驚起大群烏鴉。
(6)[赤富士]
(7)[鬼哭]
(8)[水車村]
影片中的第5個夢是關於梵谷的。黑澤明夢到梵谷是有道理的。他從小就對繪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尤其喜歡梵谷。他的畫保持了梵谷式的濃烈畫風。好萊塢大導演斯皮爾伯格,科波拉,盧卡斯從上世紀70年代起就是黑澤明的忠實支持者,為他尋找資金。這就不奇怪本片的製片是斯皮爾伯格,而梵谷的飾演者竟然是大導演馬丁·斯科西斯(代表作《計程車司機》《好傢伙》等,最新影片《紐約黑幫》)。 影片中關於梵谷的段落只有10分鍾。3.《文森特和提奧》 寫梵高與唯一支持他的弟弟4.《梵谷》 本片主要記敘了1890年,梵谷在巴黎近郊的奧維爾度過的最後十天的生活。男主角獲得1992年第17屆法國電影「愷撒獎」最佳男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