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年電影 » 2018中國電影協議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2018中國電影協議

發布時間: 2022-08-25 09:25:54

❶ 國家扶持電影行業迅速發展,一部電影最大的收益方是誰

受益方就是投資人啊。

影視投資是近些年潛力最大能在影視行業獲利的重要部分之一。 隨著時代的發展,影視市場越來越火熱,電影票房持續走高,國家對於文化產業的重視程度節節高升,據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數據顯示,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的票房分別是218億、296億、441億、455億,559億,尤其是18年2月電影票房一舉打破世界單月最高紀錄100億,2017年度中國電影年度票房突破500億元,2018年度中國電影年度票房突破609億,中國電影票房已保持了近10年的高速增長,增長速度超百分子50%,目前行業進10年 中最穩最快的高速發展行業.

四、分紅模式一部電影上映以後,一位投資者究竟可以分到多少錢?相信這是很多投資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首先我們要知道電影公映結束後,影片背後投資方因此獲得怎樣的回報,這離不開兩大要素,一是票房收入,二是電影投資成本。其中,票房是進行票片分賬的基本要素。附電影票房分賬原則:01.影片所有票房收入計入電子售票系統,數據統一匯總到中國電影事業專項資金辦公室(簡稱專資辦)。以專資辦的統計數據作為各方分賬的依據。02.所有影片收入首先繳納3.3%的特別營業稅,及5%的電影事業專項資金。剩餘的91.7%認定為一部電影的「可分賬票房」。03.電影院級院線為57%,而電影出品及資金投資入方大致收益為票房收入的33%—42%。

❷ 埃及國家電視台將播哪7部中國電影

2018年8月29日報道,埃及國家電視台將於下月陸續播出7部中國電影,每周播出一部,連播7周。

「我們選擇了不同題材、不同風格的中國電影,既有現實主義題材,也有古裝片,還有外國觀眾喜歡的功夫片。這些影片代表了中國目前電影的攝制水平,希望埃及觀眾能夠喜歡。」中國電影頻道節目中心副主任張玲說。

埃及國家電影中心主任哈立德·阿卜杜勒·賈里勒說,自2017年以來,埃中兩國在電影領域開展了深度合作,僅共同舉辦的電影見面會就超過從前數量之和。埃及國家電影中心未來不僅要在中國舉辦埃及電影周,還將與中國企業合作拍片,並為兩國共同拍攝影片提供設備及人員培訓。

❸ 2018電影作品的著作權歸屬是怎樣

電影作品的著作權由製片人享有。
法律依據
《著作權法》第十五條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的著作權由製片者享有,但編劇、導演、攝影、作詞、作曲等作者享有署名權,並有權按照與製片者簽訂的合同獲得報酬。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中的劇本、音樂等可以單獨使用的作品的作者有權單獨行使其著作權。

❹ 娛樂圈的「對賭協議」,對中國電影有什麼影響

我覺得娛樂圈的對賭協議其實是對中國電影市場是會有影響存在的,我就拿娛樂圈導演對賭的方面,來說一說我的看法吧。

❺ 電影市場前景如何,怎麼投資啊

隨著時代的發展,影視市場越來越火熱,電影票房持續走高,國家對於文化產業的重視程度節節高升,國家經濟快速的發展,使人們現在的經濟水平日益提高,簡單的物質生活已然滿足不了現今社會人們的要求,人們也越來越注重精神生活所帶來的美妙,電影也逐漸走進了千家萬戶。

影視行業發展現狀

01 票房直線飆升,數據說明趨勢;

電影選擇可拆分電影和公司倆部分。

先講公司部分,出品公司決定製作一部電影,有一個預算,會拿出部分股權給社會投資,然而出品公司不是直接對接社會股民,而是授權給其他影業公司,體現在授權書上。影業公司是負責將這部分股權給社會消化,版權簽約是直接和出品公司簽約,認購金額不會經過影業公司,錢也是打到出品公司的對公賬號,流水都是透明的,電影還需要有備案,需要有拍攝許可證,這個倆個缺一不可。

電影的選擇上,可以從導演、演員、劇本三方面選擇。對不熟悉的導演、演員都可以通過網路查詢到,了解他的歷史拍過哪些,口碑如何。對於演員,沒有演技的小鮮肉要慎重選擇,雖然有一定的流量,吸引一定的粉絲票房,但考慮倆個因素,小鮮肉的片酬和票房的上限。劇本上,如果有IP、關注度票房一般不會太差,比如戰狼,戰狼2票房如此好就有戰狼1的因素,另外,國人偏愛魔幻、喜劇、能反映社會的電影。電影的選擇上主要是靠自己的判斷,其他人意見可以參考。

了解合同。就我之前簽約的合同大概講幾點,首先明確一點,簽約是和出品方簽約,也就是甲方是出品方。然後進一步了解合同。電影有哪些收益、收益如何分配、何時分配都有明確寫明,電影沒有上映,違約賠款是多少。

❻ 中韓電影合拍協議的合作作品

其實中韓合拍在此前就已經有過先例,最開始只是簡單的合作,這一階段僅限於到相互取景,主要還是以演員輸出模式為主,比如金榮俊執導的《飛天舞》就算由上影集團牽頭下同韓方合作的,《飛天舞》由當時炙手可熱的韓國女星金喜善與中國演員王亞楠主演。再比如後來章子怡接拍《武士》,張東健主演《無極》,而中國演員湯唯因主演《晚秋》與韓國導演金泰勇結識,更與宣布將於2014年秋完婚。
比較深度的合作是由2007年馮小剛執導的《集結號》開啟,該片啟用了製作《太極旗飄揚》的韓國特效團隊,不僅贏得觀眾認可,也讓韓國特效開始在中國「走紅」,民間的合作也在近幾年興起,國紀萬象電影文化研究院研究員秦磊介紹,2014年初研究院曾幫幾位國內的微電影導演與韓國演員、特效團隊牽線,共同投資製作微電影,可以說,這些微電影正是探索中韓合拍模式的先驅。
近兩年,韓國投資也開始進入中國市場,例如2009年章子怡主演的《非常完美》,就有來自韓國的投資,前年暑期檔的《大明猩》是華誼兄弟與韓國SHOWBOX共同投資合拍,《筆仙2》則為中方投資,韓國團隊打造。這兩部影片的共同特點都是韓國出製作團隊,中方進行宣發,而且中國成為主力市場。而同樣製作模式的《筆仙3》也將於2014年暑期檔在中國內地公映。另外,由韓國導演吳基桓執導,白百何、彭於晏主演的小成本愛情片《分手合約》,2013年在中國拿下了近兩億票房。
2014年9月底,簽署這份協議後的第一部以韓國為主導的中韓合拍片《我的新野蠻女友》正式開拍。
中國電影市場正在迅速擴容,韓國電影人和公司也集體來華淘金。像希傑公司早早來到中國謀篇布局,韓國導演郭在容、安兵基、姜帝圭等人都來內地拍起了電影。在雙方政策的利好形勢下,中韓合拍有望迎來新高潮。

❼ 中國電影產業為什麼不能去除「對賭協議」

保險不成熟,用對賭規避風險

❽ 中韓電影合拍協議的背景

早在2013年6月中旬,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和中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就草簽了《中韓關於合作拍攝電影的協議》。根據協議,韓國與中國攜手製作的影片若獲得「中外合作攝制電影片」的認可,在中國國內可被列為「國產電影」,相關影片不會受到進口片配額制的限制。消息傳出後,韓國多家媒體轉載並加以傳播報道,認為這份協議可以讓中韓合拍片數量猛增,加速輸出韓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