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華語電影的相關獲獎情況
《色戒》,《三峽好人》,《一個都不能少》,《愛情萬歲》,《秋菊打官司》,《悲情城市》
這幾部是獲大獎「金獅獎」的華語片
還有獲其他獎或者技術類獎項的華語片,我知道的不全,只知道有姜文的《陽光燦爛的日子》,張元的《過年回家》,田壯壯的《小城之春》
Ⅱ 有哪些曾經獲得國際獎項的中國影片
1、《楊貴妃》
1962年李翰祥執導的《楊貴妃》獲最高技術大獎。該片改編自唐代詩人白居易的長篇敘事詩《長恨歌》。
1993年侯孝賢執導的《戲夢人生》獲評委會大獎。它是一部記實性電影,以李天祿前半生的生活經歷為敘事主線,李老本人的口述回憶與拍攝重塑的場面相互穿梭交織,以李天祿的個體經歷呈現出台灣自清末至1945年日本投降五十年間的歷史風貌。
Ⅲ 山河故人的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獎項獲得者獲獎情況參考資料2015年5月24日第68屆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山河故人》入圍 2015年5月24日第68屆戛納電影節最佳導演獎賈樟柯入圍 2015年5月24日第68屆戛納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趙濤入圍 2015年5月24日第68屆戛納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董子健入圍 2015年10月1日第52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劇情片《山河故人》入圍 2015年11月21日第52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原創劇本賈樟柯獲獎 2015年10月1日第52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賈樟柯入圍 2015年10月1日第52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趙濤入圍 2015年10月1日第52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攝影餘力為入圍 2015年10月1日第52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音效張陽入圍 2015年10月1日第52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音樂半野喜弘入圍 2015年9月26日第63屆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公眾大獎《山河故人》獲獎 2015年5月22日第12屆國際影迷協會獎最佳女演員獎趙濤獲獎 2016年4月3日第3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兩岸華語電影《山河故人》入圍 2016年3月17日第十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編劇獎賈樟柯獲獎 2016年3月20日第7屆「金掃帚獎」2015年度華語十佳《山河故人》獲獎 (註:只收錄主要獲獎情況,金馬獎暫未開獎)
Ⅳ 國家上有哪些電影獎最好說下時間
1、金雞獎 金雞獎和百花獎隔年輪流評選,每年十月中旬舉辦
中國電影金雞獎創辦於1981年,當年是中國農歷雞年,故名「中國電影金雞獎」,簡稱「金雞獎」。
中國電影金雞獎由中國電影家協會主辦,邀請中國國內最具權威的電影藝術家、電影評論家和電影事業家組成評獎委員會,通過充分討論、民主協商,選出最佳故事片、科教片、美術片、記錄片、以及最佳編劇、導演、演員、攝影、錄音、美術、音樂、導演處女作等二十餘個獎項。由於金雞獎評委會組成的權威性、評選程序的嚴密性和評獎標準的學術性,因而被稱為「專家獎」。
金雞獎以金雞啼曉象徵百家爭鳴,同時也包涵著激勵中國電影藝術家聞雞起舞,努力創新,奮發向上的意義。金雞獎的評選分初評和終評兩個階段進行,最終的獲獎名單在中國電影金雞百花電影頒獎典禮上當場揭曉。
金雞獎以昂首啼曉之金雞雕像作為自己的獎杯。
2、《大眾電影》百花獎
《大眾電影》百花獎創辦於1962年,簡稱「百花獎」。
《大眾電影》百花獎是由中國歷史最長、發行量最大的電影雜志《大眾電影》,根據當年中國國產電影發行放映情況,提出候選名單、刊發選票、組織讀者、觀眾投票的評獎活動。《大眾電影》百花獎設最佳故事片三名、最佳男女主角各一名、最佳男女配角各一名等五個獎項。近年來觀眾投票數量大約50-70萬張左右,是中國大陸參與人數最多的電影評獎活動。百花獎主要反映了廣大觀眾對電影的評價和喜好,因而被稱為「群眾獎」。
百花獎以盛開的百花取名,象徵影壇百花齊放,春色滿園,鼓舞電影藝術家創作出更多為中國老百姓所喜聞樂見的好影片。
百花獎以百花女神鵰像作為自己的獎杯。
3、中國電影華表獎 2年一次 每年 8月份 下一次為2011年8月29日
中國電影華表獎是中國電影的最高榮譽獎,其獎杯採用的是北京天安門城樓前的華表造型,每年由廣播電影電視部對前一年度完成的各片種影片進行評選。華表獎的前身是文化部優秀影片獎。始評於1957年。中斷了22年後,從1979年繼續進行評獎活動,一年一屆。1985年文化部電影局整建制劃歸廣播電影電視部後,更名為廣播電影電視部優秀影片獎。除1986年與1987年、1989年與1990年合並評外,仍為一年一屆,1994年開始啟用現名。
4、上海國際電影節 每年一屆 每年六月中旬舉辦
第一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於1993年10月7日至14日在上海舉行。主會場設在上海影城,大光明等8家電影院為分會場。當時,有1100名中外賓客參加了這一中國首次舉辦的國際電影人士竟相聚首的盛會。中國導演謝晉、美國導演奧立弗·斯通、日本導演大島諸、香港導演徐克、澳大利亞導演保羅·考克斯、俄羅斯導演卡倫·沙赫納扎洛夫、巴西導演赫克托·巴本科組成國際評選委員會,在19部參賽片中評出了四項金爵獎和一項評委會特別獎,中國台灣中影公司出品的《無言的山丘》獲最佳影片獎,有30萬觀眾觀摩了來自33個國家和地區的167部參賽參展影片和評委個人影片回顧展。國際影片交易市場共有來自海內外16家製片商設展,成交額達2700多萬元。電影節還邀請了著名國際影星索菲亞·羅蘭、德博拉·拉勞、張藝謀、鞏俐、張曼玉等參加電影節有關活動。共有200餘名中外記者對電影節進行了采訪報道。經世界國際製片人協會的嚴密考查和論證,上海國際電影節被例在世界九大國際電影節之列。
5、中國長春電影節 兩年一屆 每年八月末舉辦
中國長春電影節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國際製片人協會承認的,具有國際性質的電影賽事。中國長春電影節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播電影電視部、吉林省人民政府、長春市人民政府主辦;長春市人民政府、廣播電影電視部電影事業管理局、吉林省文化廳、中國電影發行放映輸出輸入公司、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和長春電影製片廠聯合承辦。
Ⅳ 獲國際大獎的中國電影有哪些
1、《霸王別姬》是湯臣電影有限公司出品的文藝片,該片改編自李碧華的同名小說,由陳凱歌執導,李碧華、蘆葦編劇;張國榮、鞏俐、張豐毅領銜主演。
影片圍繞兩位京劇伶人半個世紀的悲歡離合,展現了對傳統文化、人的生存狀態及人性的思考與領悟。1993年該片在中國內地以及中國香港上映,此後在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公映,並且打破中國內地文藝片在美國的票房紀錄。1993年該片榮獲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項金棕櫚大獎,成為首部獲此殊榮的中國影片。
2、《大紅燈籠高高掛》是由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出品的劇情片,由張藝謀執導,鞏俐、何賽飛、曹翠芬、金淑媛等主演。
該片改編自蘇童的小說《妻妾成群》。影片圍繞封建禮教展開話題,講述了民國年間一個大戶人家的幾房姨太太爭風吃醋,並引發一系列悲劇的故事。1992年3月13日,該片在北美上映,以260萬美元的票房創下當時華語電影在北美的最高票房紀錄。1991年,該片獲得第48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銀獅獎1992年,提名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
3、《一個都不能少》是1999年上映的一部劇情片,根據施祥生小說《天上有個太陽》改編,由導演張藝謀拍攝。該片使用一班非專業演員製作一出像紀錄片的電影,故事主題是關於農村、貧窮及文盲的問題,在該片中張藝謀保留了演員本身的名字。本片獲得十項國際電影獎項,包括金雞獎、聖保羅國際電影節和威尼斯電影節的金獅獎。
4、1987年,在加拿大第11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上,《大閱兵》獲評委獎。
5、《紅高粱》是由西安電影製片廠出品的戰爭文藝片,由張藝謀執導,姜文、鞏俐、滕汝駿等主演,於1987年在中國上映。影片改編自莫言的同名小說,以抗戰時期的山東高密為背景,講述了男女主人公歷經曲折後一起經營一家高梁酒坊,但是在日軍侵略戰爭中,女主人公和酒坊伙計均因參與抵抗運動而被日本軍虐殺的故事。1988年,該片獲得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成為首部獲得此獎的亞洲電影。
Ⅵ 哪些中國人和中國電影獲得過奧斯卡獎
非外籍華人獲獎情況:
黃宗沾1955年憑《玫瑰文身》獲奧斯卡最佳黑白片攝影獎
吳漢1984年憑《殺戮戰場》獲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
蘇聰1987年憑《末代皇帝》獲奧斯卡最佳配樂原著獎
張藝謀1990年憑《菊豆》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
張藝謀1991年憑《大紅燈籠高高掛》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
陳凱歌1993年憑《霸王別姬》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
顧長衛1993年憑《霸王別姬》獲奧斯卡最佳攝影獎提名
譚盾2001年憑《卧虎藏龍》獲奧斯卡最佳原創音樂獎
鮑徳熹2001年憑《卧虎藏龍》獲奧斯卡最佳攝影獎
葉錦添2001年憑《卧虎藏龍》獲奧斯卡最佳藝術指導獎
張藝謀2003年憑《英雄》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
趙小丁2005年憑《十面埋伏》獲最佳攝影獎提名
好萊塢當地時間2016年11月12日,成龍獲得奧斯卡終身成就獎
外籍華人獲獎情況:
李安1994年憑《喜宴》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
李安1995年憑《飲食男女》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
李安2001年憑《卧虎藏龍》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6)2016年國產電影獲獎情況擴展閱讀:
奧斯卡金像獎,正式名稱是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獎(Academy Awards,簡稱學院獎),世界著名電影獎項。奧斯卡金像獎是美國一項表彰電影業成就的年度獎項,旨在鼓勵優秀電影的創作與發展,囊括了各種電影類型,有20多個不同的獎項,也是世界歷史最悠久的媒體獎項,已成為全世界最具影響力的電影獎項。
每年的奧斯卡頒獎典禮都會在超過100個國家進行電視和網路直播,在中國大陸的直播平台為1905電影網和芒果TV。其在美國電影界的地位與針對音樂的格萊美獎、針對電視的艾美獎、針對戲劇的托尼獎相當,而這些獎也都是以學院獎為榜樣而建立的。
名稱
奧斯卡金像獎,學院獎(英語:The Academy Award of Merit),通稱奧斯卡金像獎、奧斯卡獎或奧斯卡(The Oscars;2013年2月20日起成為正式名稱)「奧斯卡金像獎」的正式名稱是「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獎」,英文縮寫為AA,1928年設立,每年一次在美國洛杉磯好萊塢舉行,半個多世紀一直享有盛譽。
評選
奧斯卡金像獎從1929年開始每年評選頒發一次,從未間斷。凡上年一月一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上演的影片均可參加評選。金像獎的評選經過兩輪投票:第一輪是提名投票,先由學院下屬各部門負責提名(採用記名方式),獲得提名的影片,將在學院本部輪流放映,觀後學院的所有會員再進行第二輪投票(採用不記名方式),最後以得票的多少決定影片是否獲獎。
2013年5月4日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宣布,根據它即將實施的一項新規定,所有會員均有權參加一年一度的奧斯卡獎最佳外語片和最佳紀錄短片獎最終表決,從而為會員參加影藝學院組織的所有活動提供便利。
獎杯
奧斯卡金像獎獎杯的主體為一座13.5英寸高、3.9千克重的鍍金男像,由美國雕塑家喬治·斯坦利設計。按照奧斯卡獎評選規則:一項獎的獲得者只能領取一個金像獎座,如果一項獎有兩人或多人共獲,則應分別授予每人一個金像獎座。
奧斯卡青少年獎
是由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會理事會裁定並頒發給十八歲以下且「在熒幕上有傑出表現」的青少年表演者。
青少年獎的獎杯是一個縮小版的大概7英寸高的奧斯卡小金人。 這個榮譽獎最早是在1935年頒給了當時6歲的秀蘭·鄧波兒。 這個獎項有間斷的持續頒發了25年,一直到1961年,12歲的海莉·米爾斯因在《小福星》中的表演成為最後一個獲得此獎的演員。
舉辦地
前十五屆,頒獎典禮都是在酒店以宴會的方式進行,但後來由於參與的人數不斷增加,頒獎只好改在劇院進行。並先後在中國大劇院(即好萊塢中國劇院)、洛杉磯神聖大禮堂、梅爾羅斯街劇院、潘太及斯劇院、桑塔莫尼卡公民大禮堂、洛杉磯音樂中心等處舉行。由2002年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開始,柯達劇院成為奧斯卡第一個永久固定頒獎地點。
三屆延期
學院獎頒獎會每年都將按照事先的安排如期舉行,在其歷史上僅有三次因為特殊的原因被推遲:第一次是在1938年,當時的洛杉磯大水災使頒獎典禮推遲了一周舉行;第二次是在1968年,當時學院獎的日程安排與著名的人權運動者馬丁·路德·金的葬禮發生了沖突,故頒獎典禮延期舉行;最後一次是在1981年,因有人試圖暗殺當時的美國總統里根,而導致頒獎典禮推遲24小時舉行。
Ⅶ 中國電影在國際大型電影節的獲獎情況
太多了,先發最近幾年的
中國電影國際獲獎記錄(2005年——2007年)
2005年
《青紅》(大陸)——導演王小帥,高圓圓、秦昊、李濱主演
獲第58屆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委會獎(5月)
《淹沒》(大陸)——導演鄢雨、李一凡
獲第55屆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青年論壇沃爾夫岡·斯陶特大獎(2月)
《牛皮》(大陸)——導演劉伽茵
獲第55屆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青年論壇卡里加利獎和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2月)
《夢游夏威夷》(台灣)——導演徐輔軍,楊佑寧、黃鴻升、張鈞甯、黃泰安主演
獲第7屆法國多維爾亞洲電影節最佳影片「金荷花獎」(3月)
《桃花燦爛》(大陸)——導演傅華陽
獲第16屆丹麥哥本哈根國際電影節「安徒生榮譽獎」(4月)
《咖啡時光》(台灣)——導演侯孝賢
獲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鬱金香獎」(4月)
《自娛自樂》(大陸)——導演李欣,尊龍、李玟主演
獲第5屆美國好萊塢貝弗利山電影節最佳外語片獎
《生死劫》(大陸)——導演李少紅,財周迅主演
獲第4屆美國紐約翠貝卡電影節最佳故事片大獎「創辦人獎」(4月)
《2046》(香港,2004)——導演王家衛,梁朝偉、鞏俐、王菲、張震、木村拓哉、董潔、張曼玉主演
獲第49屆西班牙巴塞羅那聖喬帝電影節最佳外語片獎(2005年5月)
《情人結》(大陸)——導演霍建起,趙薇、陸毅主演
獲第8屆中國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2005年6月)
《b420》(香港)——導演鄧漢強
獲第19屆日本福岡亞洲電影節最佳影片獎(2005年7月)
《可可西里》(大陸)——導演陸川,張磊、趙雪螢、亓亮、趙一穗、多布傑主演
獲第27屆美國山嶽電影節最佳敘述片獎(2005年7月)。
《銀飾》(大陸)——導演黃建中,主演孟堯
獲日本SKIP國際數字電影節技術獎(2005年7月)
《長恨歌》(香港)——導演關錦鵬,鄭秀文、梁家輝、胡軍、吳彥祖、蘇岩主演
獲第62屆義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歐洲藝術交流獎」(9月)
《紅顏》(大陸)——導演李玉,劉誼、黃興饒、李克純、王乙竹主演
獲第62屆義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歐洲藝術獎CICAE」(9月)
獲奧地利維也納國際電影節「評審團大獎」和「費比錫國際影評人協會(FIPRESCI)大獎」(10月)
獲比利時根特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羅伯特懷思獎」(10月)。
《小站》(台灣)——導演
獲第62屆義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短片(9月)
《日出日落》(大陸)——導演騰文驥
獲第29屆加拿大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特別榮譽獎(9月)
《世界》(大陸)——導演賈樟柯,趙濤、成泰燊主演
獲《藝術論壇》2004年度最佳電影獎
獲第11屆法國維蘇國際電影節評委會大獎(3月)
獲第6屆西班牙巴馬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伯爵獎」及最佳攝影(3月)
獲第7屆法國多維爾亞洲電影節最佳劇本「金荷花獎」(3月)
《孔雀》(大陸)——導演顧長衛,張靜初、呂玉來、馮礫主演
獲第55屆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評委會大獎(年2月)
獲第7屆義大利烏迪內遠東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5月)。
《天邊一朵雲》(台灣)——導演蔡明亮,李康生、陸弈靜、陳湘琪主演
獲第55屆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特別藝術貢獻獎、阿爾弗雷德·鮑爾獎和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2月)
獲第38屆西班牙加泰隆尼亞國際電影節評審團大獎、影評人獎和最佳男演員獎(李康生)(10月)
《好大一對羊》(大陸,2004)——導演劉浩,主演陳聲林、趙大江
獲加拿大維多利亞電影節金獎——最佳故事片獎(2月)
獲第11屆法國維蘇爾國際電影節最佳亞洲電影大獎(3月)
《求求你,表揚我》(大陸)——導演黃建新,王志文主演
獲第8屆中國上海國際電影節評委會大獎(6月)
獲第8屆中國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編劇獎(6月)
《十面埋伏》(大陸)——導演張藝謀,劉德華、章子怡、金城武主演
獲第30屆美國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外語片獎(1月)
獲美國國家評論總結獎最佳藝術指導獎(1月)
《背鴨子的男孩》(大陸)——導演應亮
獲第6屆日本東京Filmex國際電影節評委會大獎(11月)
《如果·愛》(香港)——導演陳可辛,金城武、周迅、張學友、池珍熙主演
獲美國紐約Queens電影節最佳影片獎(11月)
《上學路上》(大陸)——導演方剛亮
獲第28屆德國盧卡斯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影片大獎「盧卡斯獎」(10月)
獲第20屆伊朗伊斯法漢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金蝴蝶獎」(10月)
獲第14屆印度海德拉巴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影片「金象獎」和最佳導演獎(11月)
《我們倆》(大陸)——導演馬儷文(原名:馬曉穎)
獲第18屆日本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金雅琴)(10月)
《泥鰍也是魚》(大陸)——導演楊亞洲
獲第18屆日本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藝術貢獻獎(10月)
《沉默的遠山》(大陸)——導演鄭克洪
獲第22屆波哥大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10月)
《靜靜的嘛呢石》(大陸)——導演萬瑪才旦
獲第10屆韓國釜山國際電影節特別獎(10月)
《芒種》(大陸)——導演張律
獲第10屆韓國釜山國際電影節最佳新人導演獎(10月)
《電影往事》(大陸)——導演小江
獲第13屆德國漢堡國際電影節導演處女作大獎(9月)
《來了》(大陸)——導演胡小釘
獲德國柏林亞太電影節評委獎(9月)
《向日葵》(大陸)——導演張揚, 陳沖、孫海英主演
獲第54屆西班牙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最佳攝影獎(9月)
《斷臂山》(台灣)——導演李安
獲第62屆義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獅獎」(9月)
獲美國洛杉磯影評人協會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12月)
2006年
《看上去很美》(大陸)——導演張元
獲2006年第4屆亞太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獲2006年第56屆德國柏林電影節傑出電影藝術創新獎
獲義大利阿巴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東》(紀錄片,大陸)——導演賈樟柯
獲歐洲紀錄片協會與歐洲藝術協會獎
《三峽好人》(大陸)——導演賈樟柯
獲第63屆義大利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
《租期》(大陸)——導演路學長
獲第3屆日本東京國際數字電影節最佳影片
《浮生》(大陸)——導演盛志民
獲第59屆瑞士洛迦諾國際電影節亞洲電影評委會獎
《江城夏日》(大陸)——導演王超
獲第59屆法國戛納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最佳影片
《瘋狂的石頭》(大陸)——導演寧浩
獲第9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新人導演獎
《賴小子》(大陸)——導演韓傑
獲第35屆荷蘭鹿特丹國際電影節金虎獎
《另一半》(大陸)——導演應亮
獲第7屆日本東京銀座電影節評委會大獎
《檳榔》(大陸)——導演楊恆
獲第11屆韓國釜山國際電影節新浪潮大獎
獲第28屆法國南特三大洲國際電影節新導演獎
《芳香之旅》(大陸)——導演章家瑞
獲第30屆開羅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字塔獎、最佳女主角獎、特別表演獎
《剃頭匠》(大陸)——導演哈斯朝魯
獲第37屆印度果阿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孔雀獎
《芒種》(大陸)——導演張律
獲法國維蘇爾電影節最佳影片金單車獎
獲比利時布魯日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獲瑞士黑色電影節青年評論家獎
獲西班牙巴塞羅那亞太電影節大獎
《靜靜的嘛呢石》(大陸)——導演萬瑪才旦
獲第30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國際影評人聯盟獎
獲第9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亞洲新人獎最佳導演獎
《夢游》(紀錄片,大陸)——導演黃文海
獲法國真實紀錄片電影節評委會大獎
《天狗》(大陸)——導演戚健
獲第9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評委會大獎
《十三棵泡桐》(大陸)——導演呂樂
獲第19屆日本東京國際電影節評委會特別獎
2007年
《三峽好人》(大陸)——導演賈樟柯
獲第31屆香港國際電影節「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導演獎
獲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影展最佳影片獎
《落葉歸根》(大陸)——導演張楊
獲第57屆德國柏林電影節獨立影評人(全景單元)最佳電影
《圖雅的婚事》(大陸)——導演王全安
獲第57屆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檳榔》(大陸)——導演楊恆
獲第31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國際影評人聯盟獎」、 亞洲數碼錄像競賽銀獎
Ⅷ 中國電影電視有哪些獎項
1、中國電影金雞獎
中國電影金雞獎於1981年創辦,是中國大陸電影界權威、專業的電影獎,由中國電影家協會和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聯合主辦,因當年屬中國農歷雞年,故取名中國電影金雞獎。
2、大眾電影百花獎
大眾電影百花獎創辦於1962年,由中國電影家協會和中國文聯聯合主辦,由周恩來總理發起的電影大獎。百花獎代表觀眾對電影的看法和評價,並由觀眾投票產生獎項,因此又被稱為「觀眾獎」。
3、中國電影華表獎
中國電影華表獎簡稱華表獎,全稱:政府優秀影片獎,正式設立於1994年,由國家新聞出版廣播電影電視總局主辦,是中國(內地)電影界的政府獎,體現黨和國家對電影事業的熱情鼓勵和大力扶持 。與中國電影金雞獎、大眾電影百花獎並稱中國電影三大獎。
4、香港電影金像獎(Hong Kong Film Awards,HKFA)
是香港及大中華電影界最重要的獎項之一,創立於1982年,每年由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組織與頒發,旨在鼓勵優秀香港電影的創作與發展的獎項,是香港電影業界年度最重要的活動,一般於每年4月中旬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舉行頒獎典禮,頒發包括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男女主角在內的21個獎項。
5、中國電視劇飛天獎
中國電視劇飛天獎創辦於1980年,於1981年開始評獎,每年舉辦一屆,原名「全國優秀電視劇獎」,中國電視劇飛天獎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原中國廣播電影電視部)主辦,為電視類的「政府獎」,是對上一年(或兩年度)電視劇思想藝術成就的一次檢閱和評判。從2005年,改為兩年一屆,與中國電視金鷹獎隔年舉辦。
6、中國電視金鷹獎
中國電視金鷹獎創辦於1983年,是經中宣部批准,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主辦的全國性電視藝術綜合獎。其前身為「《大眾電視》金鷹獎」,是國家級的唯一以觀眾投票為主評選產生的電視藝術大獎。
1998年第16屆開始,改名為「中國電視金鷹獎」。2000 年第18屆開始,全面升級為「中國金鷹電視藝術節」, 並落戶湖南長沙 。
Ⅸ 中國影片在戛納電影節上獲得過那些獎
截至到2019年5月6日,中國影片在戛納電影節上獲得過最佳導演獎、最佳編劇獎、委會特別大獎、特別技術獎、金棕櫚獎、最高綜合技術獎、最高技術大獎,獲獎影片及時間如下:
1、《楊貴妃》
1962年李翰祥執導的《楊貴妃》獲最高技術大獎。該片改編自唐代詩人白居易的長篇敘事詩《長恨歌》。主要講述楊貴妃深得唐明皇的寵愛,貴妃之兄楊國忠憑妹顯貴,位居丞相,卻因為貪贓枉法,引起軍民共憤。最終貴妃走到梨花樹下投繯自盡,整部電影相當悲情。
2、《俠女》
1975年胡金銓執導的《俠女》奪得第28屆戛納電影節最高綜合技術獎。該片根據蒲松齡所著《聊齋志異》中同名小說《俠女》改編,講述明代書生顧省齋為了妻子,與東廠交鋒對決的故事。《俠女》的武俠題材、戲曲美學和東方思考的完美結合,被後世的武俠電影模仿與借鑒。
3、《霸王別姬》
1993年陳凱歌憑《霸王別姬》獲得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這部電影可謂是華語電影巔峰之作,至今無電影可以媲美。該片改編李碧華的同名小說,圍繞兩位京劇伶人半個世紀的悲歡離合,展現了對傳統文化、人的生存狀態及人性的思考與領悟。
4、《戲夢人生》
1993年侯孝賢執導的《戲夢人生》獲評委會大獎。它是一部記實性電影,以李天祿前半生的生活經歷為敘事主線,李老本人的口述回憶與拍攝重塑的場面相互穿梭交織,以李天祿的個體經歷呈現出台灣自清末至1945年日本投降五十年間的歷史風貌。
5、《活著》
1994年張藝謀執導的《活著》獲評委會大獎。這是一部關於近代中國史詩的電影,影片以中國內戰和新中國成立後歷次政治運動為背景,通過男主人公福貴一生的坎坷經歷,反映了一代中國人的命運。電影和原著比較起來,基本接近於原著,也算是華語電影的一座巔峰。
6、《搖啊搖,搖到外婆橋》
1995年張藝謀執導的《搖啊搖,搖到外婆橋》獲最高技術大獎。該片講述20世紀30年代的上海灘,鄉村少年水生來到上海灘投奔六叔,被安排伺候歌舞皇後小金寶所引出的黑幫悲情故事。也是張藝謀把文藝元素和類型片融合得更加成熟的一部。
7、《春光乍泄》
1997年王家衛憑《春光乍泄》奪得最佳導演獎,成為首位獲得此獎項的華人導演。影片講述了一對同性戀人前往南美遊玩,因迷路都留在了布宜諾斯艾利斯,結果卻產生了一系列的矛盾而分手的故事。這部電影無論從鏡頭、情節、主旨、美感都運用到了極致。是王家衛最有水準的一部電影。
8、《荊軻刺秦王》
1999年陳凱歌執導的《荊軻刺秦王》獲第52屆最高技術大獎。該片講述了公元前三世紀的中國,雄心壯志的嬴政如何統一天下,而不惜鏟除一切阻礙,最後建立空前帝國的經過。《荊軻刺秦王》中,陳凱歌把那個時代的歷史,很藝術地搬到銀幕上,算是對歷史的敬畏。
9、《鬼子來了》
2000年中國導演姜文執導的《鬼子來了》獲第53屆評委會特別大獎。影片講述了在抗日戰爭期間,一個村子的農民看管照顧日本俘虜卻招來日本軍隊屠殺的故事。影片反映了中國人忍讓但堅韌不拔的性格。
10、《花樣年華》
2000年,王家衛執導的《花樣年華》獲第53屆特別技術獎。此片由王家衛自編自導,改編自劉以鬯的《對倒》,講述了一個關於遷徙的愛情故事。《花樣年華》被稱為一部懷舊經典的電影。
11、《一一》
2000年楊德昌執導的《一一》奪得最佳導演獎。這是一部刻畫出家庭親情及生命意義的電影。本片主演講述了簡南俊一家人的各自生活軌跡直至婆婆病逝的故事。也是楊德昌遺作。
12、《青紅》
2005年由王小帥執導的《青紅》獲第58屆評委會大獎。影片講述了一個發生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期的故事,父親認定遷回上海才是唯一的幸福,於是將自己的理想強加於女兒,因此扼殺了青紅人生中最可貴最美好的青春時光。《青紅》是一部傳統意義上的、探索家族長老和子嗣之間矛盾沖突的家庭故事。
13、《春風沉醉的夜晚》
2009年婁燁導演,梅峰擔任編劇的《春風沉醉的夜晚》獲得最佳編劇獎。影片講述2007年的南京發生的兩男一女的情慾故事,姜成和他的朋友羅海濤驅車前往海邊,偶遇了漂亮女孩曉雪,隨後三個人之間展開了一場慾望的斗爭。這是一部特別安靜的電影,沒多少對話,就連戲劇沖突都少。
14、《天註定》
2013年賈樟柯執導的電影《天註定》獲最佳編劇獎。影片主要講述了三兒騎摩托回家,與大海擦肩而過。大海焦灼於村裡的煤礦被私人侵佔。小玉告訴男友這個春天他們的感情要有個決定。廣州,小輝不停地換工作。四個中國不同地域的人,他們交錯相遇,各自面對生活之中的憂傷,愛與希望。這是賈樟柯最與眾不同的一部影片。
15、《刺客聶隱娘》
2015年侯孝賢憑《刺客聶隱娘》獲得戛納電影節最佳導演獎。影片取材自唐代裴刑短篇小說集《傳奇》里的《聶隱娘》一篇。主要講述了聶隱娘幼時被一道姑擄走,13年後被送回已是一名技藝高超的傳奇女俠的故事。這也是侯孝賢拍出的最美電影,濃濃的唐朝古風,美到令人窒息。
Ⅹ 求,歷屆中國電影華表獎獲獎名單!
第12屆華表獎完全獲獎名單
優秀故事片獎
《太行山上》、《東京審判》、《我的長征》、《雲水謠》、《千里走單騎》、《別拿自己不當幹部》、《小巷總理》、《山鄉書記》、《生死託付》、《香巴拉信使》
優秀數字電影獎
《村官過大年》《王長喜來了》《瘋狂的石頭》《男人上路》
優秀少兒童牛影片獎 《網路少年》 《隱形的翅膀》 《兩個人的教室》
優秀戲曲片獎
《村官李天成》
優秀對外合拍片獎 《寶葫蘆的秘密》《老港正傳》 《神話》《霍元甲》
優秀科教片獎 《圓明園》《保護濕地》《煤礦瓦斯爆炸事故的防治》
優秀動畫片獎 《勇士》 《動物狂歡節》
優秀紀錄片獎 《為了勝利》《百年光影》《你好香港》《帕米爾之戀》
優秀譯製片獎 《驚濤大冒險》
優秀電影技術獎 《雲水謠》《瘋狂的石頭》
優秀編劇獎 劉恆、陸柱國
優秀導演獎 尹力、高群書
優秀男演員獎 陳坤、富大龍
優秀女演員獎 李冰冰、丁嘉莉
優秀少兒演員獎 王正佳、雷慶瑤
優秀新人導演獎 寧浩
優秀新人編劇獎 梅梓
優秀新人男演員獎 邱林
優秀新人女演員獎 范志博
優秀出品人獎 明振江、任仲倫
第十一屆電影華表獎獲獎名單(2004年度)
優秀少兒童牛影片獎
《我們手拉手》、《沒有音樂照樣跳舞》、《我要做好孩子》
優秀少兒男女演員獎
李樂《哥哥樹》、朱靜珊《我要做好孩子》
優秀科教片獎
《公正幫你辦》、《家庭土地承包有靠山》、《農村防火常識》、《養貂致富新技術》
優秀電影技術
《十面埋伏》(優秀故事片技術獎)、《破釜沉舟》(優秀數字電影技術獎)
優秀紀錄片獎
《千秋三俠》、《小平您好》
優秀動畫片
《小兵張嘎》、《紅孩兒大話火焰山》、《格蘭特船長的兒女》
優秀譯製片獎
《亞瑟王》、《翻譯風波》
優秀夏衍劇本文學獎
《太行山上》、《尋找母親趙一曼》、《兩個人的芭蕾》、《秋雨》、《美麗心娘》、《烈火真心》、《梅蘭花》、《魯迅》、《新生萬喜》
優秀新人男女演員獎
鍾秋《我的法蘭西歲月》、張靜初《花腰新娘》
優秀電視電影獎
《王樹聲征戰豫西》、《我愛傑西卡》、《法官老張軼事之養老樹》
優秀對外合拍片獎
《天下無賊》、《關於愛》、《早熟》
優秀出品人獎
張偉平、韓三平
優秀導演獎
尹力《張思德》、陸川《可可西里》
優秀男演員獎
濮存昕《一輪明月》、吳軍《張思德》
優秀女演員獎
趙薇《情人結》章子怡《十面埋伏》
市場開拓獎
《十面埋伏》
優秀故事片獎
《一輪明月》、《任長霞》、《我的法蘭西歲月》、《鄧小平·1928》、《鄭培民》、《花腰新娘》、《風起雲涌》、《可可西里》、《沉默的遠山》、《張思德》
第10屆中國電影華表獎獲獎名單(2003年度)
1.電影導演新人獎:劉新 (《三十八度》)
2.電影女演員新人獎:梁靜(《警察有約》中飾耿樂樂)
3.優秀電影歌曲獎:電影《三十八度》主題歌《笑了》(演唱:陶虹)
4.優秀美術片獎:《刁蠻公主戇駙馬》(珠江電影製片廠、紅線女藝術中心)、《梁山伯與祝英台》(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台灣中影股份有限公司)
5.外國影片優秀譯制獎:《愛有天意》(上海電影譯制廠譯制)
6.優秀電影技術獎:《天地英雄》(西安電影製片廠、西影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華誼兄弟太合影視投資有限公司、哥倫比亞電影製作(亞洲)有限公司聯合攝制 北京電影洗印錄像技術廠洗印)
7.優秀電視電影獎:《法官老張軼事之審牛記》(電影頻道節目中心出品 山東省華夏影視文化藝術中心、山東省電影電視劇製作中心聯合攝制)、《野狐梁的女人》(電影頻道節目中心出品 天津電影製片廠攝制)、《曾克林出關》(電影頻道節目中心出品 八一電影製片廠攝制)
8.優秀數字電影獎:《德拉姆》(北京數字印象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昆明大通道影視策劃有限公司)
9.優秀紀錄片獎:《布達拉宮》(中央電視台、中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珠海聯邦制葯有限公司)、《我們萬眾一心》(八一電影製片廠)、《走近毛澤東》(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北京多種空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10.優秀科教片獎:《農村防控傳染性非典型肺炎》(北京科學教育電影製片廠)、《保護耕地》(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咱也學學打官司》(北京科學教育電影製片廠)、《 菊芋治沙》(長春電影集團)、《贍養老人與遺產繼承》(西安電影製片廠)
11.優秀戲曲片獎:《七品知縣賣紅薯》(長影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長春電影製片廠、河南省鶴壁市文化局)
12.優秀出品人獎:李水合(山西電影製片廠)、楊步亭(中國電影集團公司)、塞夫(內蒙古電影製片廠)
13.優秀對外合拍片獎:《雙雄》(銀都機構有限公司、香港寰宇娛樂有限公司)、《忘不了》(銀都機構有限公司、香港一百年電影有限公司)、《飛鷹》(天津電影製片廠、香港浩翰電影娛樂有限公司、香港電影神話有限公司、香港寰亞電影有限公司)
14.優秀導演獎:鄭洞天(《台灣往事》)、霍建起(《暖》)
15.優秀男演員獎:劉威(《疑案忠魂》中飾馬紅旗)、周小斌(《刻骨銘心》中飾王東風)
16.優秀女演員獎:劇雪(《燦爛的季節》中飾紀華)、蔣雯麗(《台灣往事》中飾母親)
17.市場開拓獎:《手機》(中國電影集團公司、北京華誼兄弟太合影視投資有限公司、哥倫比亞電影製作(亞洲)有限公司)
18.優秀故事片獎(按得票數多少):《台灣往事》(中國電影集團公司、電影頻道節目中心、青年電影製片廠、北京紫禁城影業有限責任公司、北京墨臣影視文化有限公司)、《天地英雄》(西安電影製片廠、西影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華誼兄弟太合影視投資有限公司、哥倫比亞電影製作(亞洲)有限公司)、《驚心動魄》(八一電影製片廠、電影頻道節目中心、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燦爛的季節》(長春電影製片廠)、《三十八度》(峨眉電影製片廠、電影頻道節目中心、江蘇省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北京金英馬影視文化有限責任公司)、《疑案忠魂》(中國電影集團公司第一製片分公司)、《心跳墨脫》(內蒙古電影製片廠、電影頻道節目中心、世紀英雄電影投資有限公司、中國電影集團公司、西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暖》(北京金海方舟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婼瑪的十七歲》(青年電影製片廠、雲南良黎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雲南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毛澤東去安源》(瀟湘電影集團、中共安源區委、安源區政府)
第9屆中國電影華表獎獲獎名單(2002年度)
優秀戲曲片獎 《華子良》
優秀科教片獎 《黑臉琵鷺》、《青春期性健康》、《檉柳》、《農村改水》
優秀紀錄片獎 《天風海濤鼓浪嶼》、《軍旗耀香江》
女演員新人獎 《我愛你》徐靜蕾
導演新人獎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導演馬曉穎
男演員新人獎 《驚濤駭浪》潘粵明
優秀電影技術獎 《驚濤駭浪》
優秀電視電影獎 《王忠誠》
優秀電影歌曲獎 影片《驚濤駭浪》的歌曲《當兵的人在哪裡》
優秀對外合拍片獎 《英雄》
合作拍攝榮譽獎 《英雄》
特殊貢獻獎 《英雄》
優秀導演獎 《驚濤駭浪》導演翟俊傑、《美麗的大腳》導演楊亞洲
優秀男演員獎 《和你在一起》劉佩奇、《鄧小平》盧奇
優秀女演員獎 《美麗的大腳》倪萍、《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走了》黃素影
優秀故事片一等獎 《驚濤駭浪》
優秀故事片二等獎 《鄧小平》、《美麗的大腳》、《首席執行官》
優秀故事片三等獎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走了》、《庫爾班大叔上北京》、《周恩來萬隆之行》、《和你在一起》、《暖春》
第8屆中國電影華表獎獲獎名單(2001年度)
優秀故事片
《毛澤東在1925》、《沖出亞馬遜》、《背水一戰》、《聲震長空》、《天上草原》、《法官媽媽》、《荔枝紅了》、《面對生命》、《高原如夢》、《嘎達梅林》
優秀對外合拍片獎:
《天脈傳奇》
優秀導演獎:
宋業明《沖出亞馬遜》
塞夫、麥麗絲《天上草原》
優秀男演員獎:
侯勇《沖出亞馬遜》
王霙《毛澤東在1925》
優秀女演員獎 :
陶紅《生活秀》 於慧《巧鳳》
電影導演新人獎:
吳兵《苦茶香》
電影男演員新人獎:
黃海波《高原如夢》
電影女演員新人獎:
周莉 《聲震長空》
評委會獎:
《深淵——邪教的本質》
《血性山谷》
《誰說我不在乎》
《苦茶香》
《巧鳳》
第7屆中國電影華表獎獲獎名單(2000年度)
優秀故事片:《生死抉擇》《相伴永遠》《真心》《月圓今宵》
《英雄鄭成功》《毛澤東與斯諾》《彩練當空舞》
《詹天佑》《走出硝煙的女神》《走過嚴冬》
優秀兒童片:《無聲的河》《揚起你的笑臉》《娃娃唱大戲》
優秀戲曲片:《山鄉情悠悠》
優秀記錄片:《國慶記事》《新時期的英雄戰士—李向群》《支撐》
優秀科教片:《宇宙與人》<生態家園》《防治美洲斑潛蠅》
《集雨節灌》《跟著市場種葡萄》
優秀美術片:《小虎斑斑》
優秀電視電影:《勁舞蒼穹》《楊守敬與呂蓓卡》
優秀電影技術:《宇宙與人》《紫日》
外國影片優秀譯制:《U—571》
優秀電影歌曲:《因為有愛》(送人玫瑰手有餘香)
優秀編劇:賀子壯 宋繼高《生死抉擇》 胡建新 顧保孜《相伴永遠》
優秀導演:於本正《生死抉擇》 陳力《月圓今宵》 霍建起《藍色愛情》
優秀男演員:王學圻《相伴永遠》 王慶祥《生死抉擇》
優秀女演員:奚美娟《月圓今宵》 謝蘭《走過嚴冬》
電影新人獎:劉婷(編劇)《真心》 寧敬武(導演)《無聲的河》
甲一平(男演員)《無聲的河》 董潔(女演員)《幸福時光》
評委會獎:《刮痧》《公正的心》<因為有愛》《芬芳誓言》
《紫日》《英雄無語》忻迎一(編導)
[[i] 本帖最後由 奇光 於 2006-8-6 01:41 編輯 [/i]]
2006-8-6 01:44 奇光
第6屆中國電影華表獎獲獎名單(1999年度)
優秀故事片 大進軍-大戰寧滬杭、國歌、緊急迫降、我的1919、黃河絕戀、我的父親母親、女帥男兵、沖天飛豹、賽龍奪錦
優秀紀錄片 中國1949、東方巨響、夜上海
優秀科教片 征服病毒病、簡易無土栽培、棉籽脫絨包衣
優秀電影技術獎 緊急迫降
優秀對外合拍片獎 西洋鏡
評委會獎 明天我愛你、眷戀、冰與火、共和國之旗、幸福花園、世紀大閱兵、黃健中(導演)我的1919、陳力(導演)歡舞
優秀兒童片 歡舞、鼓手的榮譽、會唱歌的土豆
優秀譯製片 諾丁山
優秀戲曲片 我愛我爹
優秀美術片 寶蓮燈、貓咪小貝
優秀導演獎 陳國軍 影 片:沖天飛豹 吳子牛 影 片:國歌 張建亞 影 片:緊急迫降
優秀編劇獎 黃丹 唐婁彝 影 片:我的1919、西洋鏡 馮小寧 影 片:黃河絕戀 孫曉青 繆魯 影 片:女帥男兵
優秀男演員 陳道明 影 片:我的1919 李雪鍵 影 片:沖天飛豹
優秀女演員 蔣雯麗 影 片:女帥男兵 陳瑾 影 片:橫空出世
電影新人獎 曹保平(編劇) 影 片:沖天飛豹 管虎(導演) 影 片:再見,我們的1948 黃格選(男演員) 影 片:歡舞 陳曦(女演員) 影 片:冰與火
2006-8-6 01:48 奇光
第5屆中國電影華表獎獲獎名單(1998年度)
優秀故事片 春天的狂想、男婦女主任、世紀之夢、快樂老家、一個都不能少、故園秋色、不見不散、龍飛鳳舞、良心、上海紀事
優秀戲曲片 閻家灘
優秀美術片 雪狐
優秀紀錄片 共和國主席劉少奇、揮師三江、越過太平洋
優秀科教片 基因與轉基因動物、良種包衣、防止稻飛風
最佳電影技術獎 紅娘
最佳對外合拍片獎 長江
優秀兒童片 成長、冰上小虎隊、草房子
評委會獎 網路時代的愛情、遙望查里拉、袁泉(演員)
優秀譯製片 拯救大兵瑞恩
最佳導演 孫沙 影 片:快樂老家 張藝謀 影 片:一個都不能少 滕文驥 影 片:春天的狂想
最佳編劇 張笑天 影 片:世紀之夢 張繼、何慶魁、趙德平 影 片:男婦女主任
最佳男演員 邵兵 影 片:春天的狂想 趙本山 影 片:男婦女主任
最佳女演員 徐帆 影 片:不見不散 梅婷 影 片:紅色戀人
電影新人獎 郭小櫓(編劇) 影 片:網路時代的愛情 金琛(導演) 影 片:網路時代的愛情 王煒(男演員) 影 片:快樂老家 何苗(女演員) 影 片:快樂老家
第4屆中國電影華表獎獲獎名單(1997年度)
優秀故事片 鴉片戰爭、大進軍-席捲大西南、安居、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惹事生非、黑眼睛、長征、紅西服、燈塔世家、非常愛情
優秀紀錄片 周恩來外交風雲、豐碑、三峽截流
優秀科教片:介入療法、暖棚養畜、神奇的氣肥
最佳電影技術獎:一代天嬌成吉思汗、大進軍-席捲大西南
最佳對外合拍片獎:環游地球八十天
評委會獎:燃燒的港灣、周恩來-偉大的朋友、海之魂、挺立潮頭、甲方乙方、(傅紅星)周恩來外交風雲(導演)
優秀兒童片 花季雨季、開心多來咪、快樂天使
優秀譯製片:失落的世界
優秀美術片:妖樹與松鼠
最佳導演:胡炳榴《安居》 楊光遠《大進軍-席捲大西南》
最佳編劇:劉一兵《朗朗星空》 趙冬苓《激情辯護 》
最佳男演員:唐國強《長征》
最佳女演員:陶虹《黑眼睛》 潘予《安居》
電影新人獎:程彤《非常愛情》(編劇) 張揚《愛情麻辣燙》(導演) 顏丹晨《花季雨季》(演員)
2006-8-6 01:53 奇光
第3屆中國電影華表獎獲獎名單(1996年度)
優秀故事片:《大轉折》、《紅河谷》、《喜蓮》、《夫唱妻和》、《離開雷鋒的日子》、《男婚女嫁》、《彝海結盟》、《軍嫂》、《青年劉伯承》、《一顆樹》
優秀戲曲片:《徽商情緣》(黃梅戲)
優秀美術片:《百鳥衣》、《大森林裡的故事·春天裡的歌>
優秀紀錄片:《山樑》、《東北虎野化馴練》、《菊壇盛會》
優秀科教片:《種子正傳》、《毒品的危害》、《噴灌壓鹼洗造良田》
最佳電影技術獎:《紅河谷》、《大轉折》
優秀兒童片:《男孩女孩》、《我也有爸爸》、《滑板夢之隊》
最佳製片管理獎:《喜蓮》
最佳對外合拍片獎:《摯愛情緣》
優秀譯製片:《勇敢者游戲》
最佳導演:韋廉《大轉折》 馮小寧《紅河谷》
最佳編劇:王興東《離開雷鋒的日子》 郭中束、郝國忱《喜蓮》
最佳男演員:傅學誠《大轉折》 劉佩琦《離開雷鋒的日子》
最佳女演員:於慧《喜蓮》
第2屆中國電影華表獎獲獎名單(1995年度)
最佳故事片:孔繁森
最佳紀錄片:較量-抗美援朝戰爭實錄
優秀故事片:贏家、七七事變、士兵的榮譽、信訪辦主任、九香、紅櫻桃
優秀紀錄片:難忘輝煌、陳嘉庚
優秀科教片:都江堰、造手大師-記於仲嘉教授從醫五十周年
最佳電影技術獎:悲情布魯克
最佳製片管理獎:(許松林)生死千里
優秀兒童片:孫文少年行、童年的風箏
最佳對外合拍片獎:變臉
評委會特別獎:大江東去、冼星海、三峽夢正圓
優秀譯製片:真實的謊言
優秀美術片:自古英雄出少年-識鬼少年、自古英雄出少年-區寄斗賊
最佳導演:陳國星、王坪《孔繁森》
最佳編劇:鄭沂、沈貽煒《信訪辦主任》
最佳男演員:高明《孔繁森》 思蕪《贏家》
最佳女演員:曹翠芬《孤兒淚》
第1屆中國電影華表獎獲獎名單(1994年度)
最佳故事片:被告山杠爺
最佳戲曲片:花木蘭傳奇
優秀故事片:彈道無痕、步入輝煌、留村查看、一家兩制、天網、絕境逢生、警魂
優秀美術片:胡僧、哭鼻子大王
優秀紀錄片:普通一兵、王震將軍
最佳科教片:智力工程-消除碘缺乏症
優秀科教片:果實蠅、科學防治棉鈴蟲
優秀兒童片:魔鬼發卡、最長的彩虹、吾家有女
最佳電影技術獎:二嫫
最佳對外合拍片獎:二嫫
最佳製片管理獎:(王明輝)十字架下的魔影
優秀譯製片:亡命天涯
最佳導演:張建亞《絕境逢生》
最佳編劇:畢必成 范元《被告山杠爺》
最佳男演員:李仁堂《被告山杠爺》
最佳女演員:艾麗婭《二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