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影片《肖申克的救贖》從哪些方面體現了友誼,可不可以具體描述出來啊我作為論文的材料的。
影片中的友情當然是安迪和瑞德的友誼。這部影片在當年與阿甘正傳一起成為好萊塢最優秀的影片。但是最終在奧斯卡上卻顆粒無收。可以說史好萊塢史上最偉大的無冕之王。全篇以瑞德的口吻講述了安迪在肖申克監獄19年的辛路歷程。這部影片以救贖為主其中也體現了安迪與瑞德之間的友誼。如果說瑞德因為為安迪提供了錘子和海報成為了安迪身體自由的救贖者,那麼安迪就是瑞德精神的救贖者。從安迪進監獄的第一天開始瑞德就關注他,不論安迪提出什麼要求,瑞德都會利用自己的特殊關系,幫助他。同時我們在影片中看到了兩種對人生的態度。瑞德的逆來順受和安迪對自由的希望和嚮往。安迪問瑞德想過出去後的日子嗎?瑞德卻對自由失去了希望。所以安迪一次有一次喚醒他的希望。在房頂,安迪冒著被獄警長丟下樓的危險只為讓他的獄友能夠在天台喝上幾瓶啤酒,享受片刻的自由。在廣播室,安迪反鎖了門,最後被禁閉一個月,只為讓獄友聽一聽莫扎特那首費加羅的婚禮,享受美妙的音樂。安迪問瑞德有什麼愛好,瑞德說以前有吹過口琴,但是現在不用了。安迪送了瑞德一把口琴,也把希望送個了他。安迪要越獄前告訴了瑞德自己理想的生活,在墨西哥的海邊開一家開旅館,用漁船載著他的客人,還對瑞德發出了邀請,希望以後他們兩個可以一起經營旅館。因為,他知道瑞德因為四十年的牢獄生活早已對外面的生活失去了適應,如果他出獄最終會像老布一樣「滅亡」。所以,他給了瑞德希望。最終,瑞德在海邊找到了安迪,當兩個老友擁抱在一起的時候。我們看到了友情與救贖。他們在肖申克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又互相救贖了對方。
隨便寫的哈,希望可以幫到你。這部電影非常好,他的內涵很深,我看了十幾遍也沒完全參透。
②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的內容和意義
在我們自己的現實中,我們註定是自己劇中的主角,而電影給我們一個局外人的機會,所以我們經常喜歡以一個局外人角色從影片中尋找自己、審視自己,總喜歡從電影中尋找生活、審視現實。這一次我看到最多的是體制下的自由和永不熄滅的希望、壓抑下的友誼以及善惡的歸宿。
片中瑞德關於監獄高牆的一番話語發人深省:「剛入獄的時候,你痛恨周圍的高牆;慢慢的,你習慣了生活在其中;最終你會發現,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監獄就是如此的將一個人徹底改造,獄中計算時間的單位不是日月年,而是以十年為一個計量單位。當看到忽然間歲月已逝,生命的旅程只能以時間為刻度的時候,任何人的希望都會消失殆盡。瑞德曾經告誡安迪:「希望是危險的東西,它是精神苦悶的根源。」然而倔強的安迪始終堅信著希望,沒有一刻不在構築著自己的希望,而且他一直試圖用圖書和音樂重新點燃獄友們的希望。
肖申克就如現實社會的一個縮影,那裡有最廣大的「遵紀守法」的市民,有橫行街市的惡霸,有濫用職權的當道者,有巧取豪奪的投機者,當然有潛伏伺機而發的智者。肖申克中生存體制又如當今社會體制,「痛改前非」的人一次次被重新投入黑暗之中,當權者干著骯臟的勾當卻會在公眾面前宣講「拯救之道」,似乎只有當性格沒有稜角,思想失去火花,被「體制化」的人們習慣逆來順受的時候才可以平安生存。影片中當瑞得「因沒有報告而撒不出一滴尿」時,伴我的不是發笑而是顫栗:體制可怕啊!老布在光明到來時因無法承受陽光的照耀而選擇死亡,那一幕,我看到的不是老布懸掛著的身軀,而是個性與思想的死亡。
「制度化」這三個字最大的含義,或許不是真正的體制,而是我們所依賴的生活習慣。平時,我們依靠習慣生活,也在超越著習慣,但最多可以有限度地實現個人的自由,就象安迪一樣拯救了自己,卻也拯救不了集體。瑞德一直在努力「改過自新」,卻又無助習慣性地生活著,最終在最後的每十年一次的假釋審查時,留給我們一段經典的台詞:
「我沒有一天不在後悔,但並非受懲罰才後悔。我回首前塵往事,那個犯下重罪的小笨蛋。我想和他談談,我試圖講道理,讓他明白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但是我辦不到,那個少年早就不見了,只剩下我垂老之軀。」
我想瑞德絕不是對審查者說這番說,而是說給我們芸芸眾生。是啊,生在人世間的你我凡人,在不知不覺中,便會在習慣性的生活狀態中耗費掉自己的生命。很多時候,我們會說:如果能夠回到過去,能夠糾正那些走錯的路、做錯的事、說錯的話,該有多好!如此,我們會面對那些愛錯或沒有愛錯的人,會用所有的激情和真誠再博一次。可是,世上沒有如果,我們無法回到過去。
再次經歷了140分鍾聽覺與視覺的洗禮,沒想到這次依然被感動的差點熱淚盈眶,影片中真摯的情感讓我想起來了社會上流行的「四大鐵」,我想鐵窗肯定應該也算「同過窗的」吧!
《肖申克的救贖》無疑是一部勵志的傑作,影片的一切似乎都在表明:日常生活埋葬著所有的希望和夢想,以及對幸福、自由、友誼和愛情的感知能力。面對挫折、艱難、失敗,是消沉還是奮進,是堅持還是棄守,是偃旗息鼓還是勵精圖治,《肖申克的救贖》給了我們一個明確的答案。
③ 電影救贖者開頭歌曲
愛的供養
④ 救贖是電影嗎
《救贖》是電影,詳細如下:
1、2016年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播出的紀錄片《救贖》通過真實記錄三個戒毒者的艱難戒毒過程,康復老師正確引導親屬和戒毒者,與之進行心靈救贖,最後通過三方共同的努力,戒除毒癮,找到新工作,自力更生開始新生活。
2、英國2005年加文·胡德執導劇情片《救贖》別名《黑幫暴徒》,講述的是一個看似無惡不作的街頭混混如何獲得靈魂救贖的故事。該片榮獲第78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第63屆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提名。
3、《救贖》是由nick lyon執導的動作恐怖片,文·瑞姆斯、塔恩·曼寧參加演出。《救贖》講述了威廉姆森不僅承擔對抗僵屍的任務,而且必須要救出被僵屍襲擊的人的故事。
4、《救贖》是由James Cox執導,安娜·帕奎因、瑞恩·菲利普等主演的喜劇電影。該片於2013年在美國上映。影片主要講述的是一個看似無惡不作的街頭混混如何獲得靈魂救贖的故事。
5、劉健魁導演的電影《救贖》講述了貨車司機方文慶得到了一筆意外之財,使女朋友蘇敏不用替母還債嫁給傻子,但卻給周家帶來家破人亡的慘劇,最後他成了企業家並與蘇敏有了自己的孩子。
但他一直心存愧疚尋找著周家人,以匿名的方式資助周子佳讀書,又聘請她最為自己的助理幫助她,周子佳患了尿毒症方文慶為她捐獻了腎臟。最後他投案自首,與妻子捐出自己所有的財產,完成了自己的救贖。
⑤ 電影《救贖》講的是什麼故事
方文慶是某集團公司的總裁,他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當過司機做過苦力,現如今成了家喻戶曉的大老闆,記者問到他第一桶金是如何掙來的時候,方文慶卻閉口不答。一日,從電視台記者石磊處得知,有個小女孩田蕊得了尿毒症無錢醫治,方文慶當即捐獻30萬元幫助小女孩渡過難關。雖然方文慶極力反對報刊媒體在報道中提及自己的名字,但消息還是不脛而走,這讓本來就認為他不關心家庭的老婆小敏頗為不解,還是選擇了支持。
⑥ 救贖的有關「救贖」的影視作品
影片:《肖申克的救贖》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關鍵詞:救贖 希望 自由
這部電影曾是1995年全美影帶租售冠軍,自然有其受歡迎的理由。
Shawshank,其實只不過是美國緬因州(Maine)的一所監獄,他或許是在別的什麼地方,又或者叫別的什麼名字,總之,這些並不重要。監獄的一切都在獄長諾頓(Norton)的控制下,一切被掩蓋的很好,卻是充滿暴力、血腥、虛偽、貪婪、麻木和變態。主人公Andy被證明謀殺了自己的妻子及其情人,被判兩個無期徒刑,他矢口否認,但是一切證據都證明他有罪。於是他只能接受現實,來到了Shawshank,心灰意冷。
redemption,救贖,聖經中把耶穌為解救世人、洗脫世人的罪(sin)而獻身叫做redemption,所以,救贖並不是簡單的指Andy從Shawshank成功逃脫,獲得自由,更多的強調他幫助Morgan Freeman飾演的Red以及其他獄友明白了追求希望和自由的可貴,也是一種精神和信仰。
從某種意義上來分析,Shawshank其實就是現實社會的一個縮影,而我們的社會,就是一個放大的Shawshank .有意思的是,幾乎所有在Shawshank的人都認為自己無罪,只有一個人例外,Red認為整個Shawshank只有他自己是有罪的。如果參照聖經,承認自己有罪(sin)恰恰意味著一個人心靈的覺醒,恰恰意味著對Christ的接納。那麼,此時有一個問題讓人思考,誰是救贖者Jesus呢?看完整部片子,你會很佩服Andy,你也可能會感嘆,Andy真的很神,什麼都懂。或許,Andy正是上帝派來救贖這些可憐人的Jesus,不知道這樣說是不是有一點誇張,但的確是他點燃了Red等人的希望,讓他們體味到了自由的幸福。有這樣幾個細節: 一次,Andy因為幫助獄警逃稅而給他的獄友們贏得了啤酒的優待,小小的啤酒成了獄友們莫大的幸福,Andy也第一次笑了,久違了的希望和自由第一次讓他們嘗到了甜頭;後來,Andy興奮地在監獄廣播室向整個Shawshank播放了費加羅的婚禮(Le Nozze De Figaro),整個Shawshank上空回盪著高亢嘹亮的歌聲,對於Red他們而言,他們完全聽不懂那是在唱什麼,不過卻有如天籟之音,Andy則完全沉醉其中,希望和自由的幸福感在一次震撼著每一個人的心靈,讓你不得不也為之激動;經過長達六年每星期一封書信的不懈努力(隨後又增加到每星期兩封),Andy終於如願以償的建成了監獄圖書館,圖書館的建成讓他有一種滿足感,他用自己的行動不僅向獄友而且向獄長等其他人證明了自己追求希望和自由的價值,積極的爭取終於贏得了成功;隨後Andy又幫助Tommy通過一點一滴的學習獲取了相應的學歷。Andy是否在通過自己的行動有意無意地救贖著一顆又一顆幾近無望的心靈?
Tommy的被害是一個轉折,Andy意識到翻案無望。在決定逃離之前,他對自己的行為作了剖析,他在與Red的談話中相當理性和自省,認為自己對於妻子的被害的確犯了錯,不過他覺得19年的監禁作為懲罰已經足夠。於是他精心的設計了自己逃逸,不但瞞過了獄長和獄警,就連Red都擔心他是否會自殺,然而追求希望和自由的Andy不可能像Brook一樣選擇自殺,他對自我的拯救就像他的理財能力一樣精明和完美,完全按照自己設計的計劃(最後還迫使諾頓自殺),帶著Norton賬戶上的37萬遣散費開著敞篷車來到了心靈的家園——芝華塔尼歐(Ziwuaternio)。他的成功出逃不僅救贖了自己,更給Red他們帶來了追求希望和自由的勇氣。
Red同樣懷有希望,Morgan Freeman含蓄內斂的表演是足夠細膩到位的,你可以察覺到在Red身上對自由的渴望,在前兩次聽證會上,在問及是否改過自新時,他急切的表達自己的悔意和對能夠給予假釋的希望。不過這種希望與Andy帶給大家的希望是不一樣的,他們有兩種對希望和自由的不同態度。Red採取了一種消極的態度,是把這希望寄託在別人身上,不過這並非絕對的消極(至少,他不止一次的以自己能在監獄中弄到大家想要的東西而自豪)。在Andy的影響下,假釋出獄的Red走出了體制化(institutionalized)的命運,沒有像Brook一樣因無所適從走向自殺,最終與Andy重逢。
有很多經典台詞,不勝枚舉。
「Hope is a good thing,maybe the best of the things.
「Time would tell all of that,get busy living--or get busy dying.」
⑦ 《肖申克的救贖》到底有哪些「救贖」,能震撼那麼多人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很多人都會將這部電影稱為神作,很多人甚至看來不下10遍。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不僅豆瓣評分很高,而且受到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歡迎,這已經遠遠不止電影本身的意義。《肖申克的救贖》到底有哪些「救贖」呢?
惡人只有受到肉體上的懲罰,才能擺脫仇恨。他妻子死後,他已經因不忠而受到懲罰。安迪進了監獄,他也受到仇恨的懲罰。當他真正放棄仇恨,回憶過去時,他才真正自由。這才是真正的《肖申克的救贖》。
⑧ 申肖克的救贖這部電影如何 是不是非常勵志
《肖申克的救贖》毫無疑問是一部好片子,反應了人生要充滿韌性,不能放棄希望,是一部非常勵志的電影。主教用一把小榔頭,近20年的時間,在人身控制極為嚴格的法西斯式監獄,挖出了一條逃生的小隧道,最後獲得了自由。
(8)2015電影救贖者擴展閱讀:
《肖申克的救贖》講述銀行家安迪,被當作殺害妻子的兇手送上法庭。妻子的不忠、律師的奸詐、法官的誤判、獄警的凶暴、典獄長的貪心與卑鄙,將正處在而立之年的安迪一下子從人生的巔峰推向了世間地獄。
而獄中發生的一系列事情迫使忍無可忍的安迪終於在一個雷電交加的夜晚,越獄而出,重獲自由。當翌日典獄長打開安迪的牢門時,發現他已不翼而飛,預感到末日來臨的典獄長在檢察人員收到安迪投寄的罪證之前,畏罪自殺。
⑨ 阿甘正傳和肖沈克救贖觀後感800
電影《阿甘正傳》精彩影評
很多時候我們就象阿甘一樣找不到做一件事的理由,很多時候我們都遠不及阿甘,那些不知為何而做的事情總是非常輕易地半途而廢了。人的一生往往就是這樣,就象片頭和片尾中那片隨風飄浮的白色羽毛,大多數時候,我們也許都在隨波逐流,這種飄浮沒有具體的方向,平淡到令人厭倦。可是,一個騰挪一個轉身,總還是可以由自己控制的,你只須盡力將它做得完滿,不要計較你究竟得到了多少,那麼,你就可以越飛越高,你會發現,越往高處的地方,越接近天堂,所以我相信阿甘的成功並不是偶然。
阿甘有很多自己的理論,他坐路邊的長椅上和不相識的路上講述他的傳奇,他在每一個理論前面加上三個字:媽媽說。
----媽媽說,人生就象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你會嘗到什麼味道。
----媽媽說,你必須明白,你和你身邊的人一樣,你和他們並沒有什麼不同,沒有。
----媽媽說,我只是告訴自己,當我做一件事的時候,我就要盡力去做好它,比如我這輩子做了你的媽媽,這是我無法選擇的事,上帝把你給了我,我的孩子,我就必須盡力做好你的母親,我做到了。
阿甘是個非常聽話的孩子,這些話他都記住了,他說,笨人有笨人的作為。當珍妮叫他快跑的時候,他跌跌撞撞地跑了起來,跑散了他記憶中第一雙神奇的鞋子,也發掘出了他的第一項潛質:跑。他一直在跑,開始是逃跑,後來他跑進了橄欖球隊,再後來跑進了大學,跑得了學位。在越戰戰場上,他仍是牢記珍妮的話,跑回了自己的性命,也跑回榮譽和友情。
你不得不承認,其實很多事情的成功是有其偶然因素的,它並不會因你的處心積慮而更接近終點,卻會在你不經意的時候,給你的努力以一個最恰當的褒賞。他忠誠,所以在越戰中他獨自脫離了危險的時候,他仍然跑回叢林中去找他的戰友。他守信,他答應了戰友要共買一艘捕蝦船,但戰友死了,他卻在旁人不可思議的眼神中為他實現了遺願,也為自己贏得了巨大的財富。他執著,所以他會在珍妮離開後一跑三年,穿越了整個美國,一直不停,他告訴你,他只是想跑,他用跑步丈量人生,這不需要以和平自由或任何冠冕堂皇的東西為理由。他友善,在他救回中尉的性命後,失去了雙腿的中尉一直對自己不能戰死在戰場上卻仍以殘廢之軀苟且偷生而羞愧,而惱怒,因為中尉是這樣一種人:他視榮譽高於一切,他不能忍受平凡,是阿甘用友善喚回他對生命的信心,使他發現,即使沒有雙腿,人生依然可以充滿生機。
阿甘並沒有遠大的理想,他失去的也有很多,他很少有朋友,他總是被聰明人嘲笑,他最愛的母親和珍妮先後離開了他......但對他並因為如此而沉沒,愛還在延續,他還有自己的孩子,一個聰明的小阿甘,他的人生還在繼續,他不聰明,但他永遠知道如何讓生命充滿希望。所以他也就贏得了榮譽,財富和愛,這些常人可能永遠不能兼得的東西。
這部電影為什麼如此深受喜愛?雖然阿甘的智商只有75,但在他身上,我們看到了忠誠,守信,執著,友善這些人性中最為熠熠生輝,優秀可貴的品質,看到了對生命的執著,對生活的希望,對信念的堅定.平凡的生命,不平凡的人生.
當我們年華老去,回首來路,如果你可以對昨天的一切無悔,那麼你已經擁有了非常成功的一生。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800字
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上帝,如果你自己都放棄了自己,還有誰會來救你。
——題記
我不是一個影迷,但對《肖申克的救贖》卻近似瘋狂般的迷戀,那是故事背後精神的洗禮。
影片講述了一個被誣陷謀殺自己妻子與其情夫的銀行家安迪被終身監禁在肖申克監獄里,他非凡的氣質引起了囚犯里德的注意並逐漸與他結為好朋友。安迪總是以一種沉默冷靜的方式全力維護自己作為正常人應該擁有的一切。一個偶然的機會,他開始以他豐富的金融知識幫助獄卒們安全的逃稅,幫典獄長洗黑錢,以此來換取他們對囚犯、對自己輕微的寬松。他為爭取獄內圖書的擴建不厭其煩的給州長寫信,並在幾年後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後來,他從一個新來的囚犯口中得知妻子被殺的真相後便向典獄長申訴,然而典獄長不但拒絕了他的要求,甚至暗中殺了那個知情人,只為了留住安迪,滿足他對金錢無休止的貪欲。安迪最終走上了一條自救的道路——天時地利,安迪成功的穿過自己十九年挖成的秘密通道來到自己嚮往的世界。
希望只會給予那些心懷希望的人,安迪說過:「不要忘了這個世界上還有可以穿透一切高牆的東西,他就在我們的內心深處,他們無法達到,也觸摸不到,那就是希望。」《肖申克的救贖》告訴我們:人生終有兩件最重要的是,它們可以在我們最難熬無助時支撐我們堅強地走下去,那就是——希望和信仰。
自來到大學,常會有迷茫,有時看到身邊同學瀟灑的生活著,每天睡到自然醒,隨意上課,隨意玩耍,沒有對自己的約束。而自己雖然嚴於律己,每天在為自己的目標奮斗,卻沒有成就感。在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就找一個安靜的地方閉上眼睛,從安迪的故事中,堅定自己的夢想。這就是我沉迷此影片的原因,它帶給我的,是心靈的震撼和啟迪。
人生並非平坦,社會中的不公,出身的不同,環境的差異,縱不能成為放棄希望、放棄信念的借口。起點不同,哪怕再落魄,也要努力去改變它。有些鳥兒註定是不會被關在籠子里的,因為它們的每一片羽毛都閃耀著自由的光輝。
⑩ 《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好看在哪裡
1994年的奧斯卡太強了,《低俗小說》、《四個婚禮一個葬禮》、《阿甘正傳》、《肖申克的救贖》……如此之多的強片。《阿甘正傳》最終成為最佳影片,但如果讓我選擇得獎者,我更鍾意《肖》片。因為,我認為《阿》片固然好,但更多是體現了美國的社會特點和美國人的價值理念,換句話說,它更像一部美國的「主旋律」影片。而《肖》片,它所反映的「體制化」(institutionalizing)問題,對於中國社會更有意義。我對影片中的那段話,「These walls are kind of funny like that:First you hate them,then you get used to them,Enough time passed,get so you depend on them。That'sinstitutionalizing。」,極有共鳴——這個可怕的過程正是我一直以來極力避免的。我不是生活在監獄中的囚犯,但我是不是其他某種形式的囚犯呢?救贖對我而言,恐怕也不能只是說說而已
是值得推薦的好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