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好萊塢投資最大,虧本最多的是哪部電影
《埃及艷後》
《埃及艷後》是1963年約瑟夫·L·曼凱維奇導演的電影,也是好萊塢電影史上投資最大同時也賠得最慘的一部古裝巨制。
為了拍攝電影巨資打造的《羅馬城》
以至於有人說《埃及艷後》劇組打算重建一個羅馬城。然而投入和產出並不總是成正比,《埃及艷後》成為電影史上最賠本的影片。
雖然電影最終的失敗不僅使作為投資方的福克斯血本無歸,並且還終結了當時盛極一時的史詩片拍攝浪潮,但是《埃及艷後》在技術和藝術領域的成就即便時隔多年後的今天依舊是有目共睹的。
而主演伊麗莎白•泰勒的出色演繹是後來多版《埃及艷後》永遠也無法復制的經典。
2. 影史上最賠錢的電影排行榜
好萊塢史上最賠錢的電影
一說起「好萊塢電影」,好象大家首先想到裡面身價千萬的大牌明星,過億的投資,滿宇宙取景,留下經典影片無數...可是無論八大電影公司的老闆,還是知名大導演都有犯混的時候,如果他們在錯誤的時間、選擇錯誤的人拍了一部錯誤的電影,那...那後果將是觀眾以及他們自己的一場災難!
下面我們就來悉數一下被人們「津津樂道」的好萊塢賠錢影片——
《伊斯達》Ishtar(1987)
投資4000萬美圓,票房1437萬美圓
人們總是過分相信影帝、影後的票房號召力,不過這部電影絕對是個反面教材。
此片由法國凱撒獎影後伊莎貝爾阿佳妮、奧斯卡影帝達斯丁霍夫曼、沃倫比帝主演。而整個影片的拍攝過程也像個環球旅行,從新加坡、摩洛哥到巴林、里約熱內盧,一行人等轉一圈下來已經花掉了2500萬美圓。值得一提的是在摩洛哥,購買拍攝需要的單峰駝居然遇到了當地的強盜,劇組求助於當地政府保護也沒什麼結果,然後就是接著和恐怖分子遭遇...這些使從導演、明星到下面的工作人員都無法專心工作,搞得人人身心疲憊。
事情遠沒結束,影片好不容易拍完,可當時哥倫比亞電影公司的CEO卻對此片的部分很不滿意,要求身兼製作人的沃倫比帝重新剪輯,但是後者根本不當一回事,依然我行我素,於是兩邊開始為此片無休止的爭論。結果可想而知,上映後票房和口碑都一塌糊塗。最後此片「榮幸」的被《時代周刊》評為20世紀100個最糟糕的主意之一。
《艷舞女郎》Showgirls(1995)
投資4500萬美圓,票房2200萬美圓
很難想像這樣的一部有失水準的爛片居然出自大導演保羅范霍文之手。而且本片中有大量的裸露場面,最後被定為NC-17級(限制級,17歲以下不準觀看),但製作公司米高梅卻讓它上映了。
在此片之前,保羅范霍文導演的《本能》以4900萬的預算獲得了3億5千多萬的票房神話,於是又打算稱勝追擊。可導演和電影公司一直存在分歧,加上影片本身的理念受到當時評論界和觀眾的批評,票房自然殘敗。在16屆金酸莓獎(美國一個專門評爛片的獎)上,竟獲得9項提名,贏得7項大獎。
(可能有些朋友不太了解美國的電影分級制度,那在這里簡單說一下——
美國電影被分為五級,G、PG、PG-13、R和NC-17。G是所有人都可以觀看的,也就是老少咸宜的普通級;PG是有一些內容不適合孩子,屬於警告級,由家長決定孩子是否可以觀看;PG-13是13歲以上青少年需輔導觀看,13歲以下孩子不適合觀看;R是17歲以下青少年需父母陪伴觀看;NC-17是17歲以下青少年禁止觀看。)
《凱德警長》The Chase(1966)
投資570萬美圓,票房270萬美圓
此片明星雲集而且全是當時的一線,如馬龍白蘭度、羅博特雷德福、簡方達等。可是馬龍白蘭度過於隨意,在剛拍攝的時候,因為自己的任性而受了傷,導致拍攝延期。可馬龍白蘭度自己卻在養傷期間夜夜笙歌,回到片場還是帶著醉意,根本無法進入狀態。麻煩遠不止這些,此片拍攝期間,在拍攝地加州發生了黑人暴亂,劇組也遭到重創,損失上百萬美圓。
影片拍完後,又一場「災難」開始了——製片人和導演各自為主,導演剪輯完後,製片人居然又重新剪輯一篇,當導演發現時,影片已經開始准備上映了。最終的效果就是公映的影片從頭到尾讓觀眾不知所雲。《紐約時報》的評價是:讓觀眾看不懂還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看起來演員們也不明白劇情。
《棉花俱樂部》 The cotton clab
投資4700萬美圓,票房2590萬美圓
雖然大導演弗朗西斯科波拉因《教父》系列而在好萊塢名聲雀起,但因拍攝另一部經典電影《現在啟示錄》時負債近5000萬美圓。於是科波拉打算和當時《教父》的製片人一起拍一部能賺錢的電影,就打算拍攝此片。當時的預算為1300萬,可劇組為了在皇後街區重建「棉花俱樂部」就花了100萬,而且工期超時,每超一周的時間,就得多花14萬。科波拉本人則越拍越有感觸,邊拍邊改劇本,又將原劇本中加入了很多不想及的東西在裡面,這些因素導致預算和拍攝成本一再的增加,為了完成電影,製片人是想盡了辦法,滿世界的找投資,只要肯投錢,來者不拘,甚至包括中東軍火商、義大利後裔的黑手黨、南美的毒販子,這些因素導致拍攝途中麻煩接踵而來,最後影片花掉了4700萬,只可惜此片並沒有讓科波拉和製片人賺到一分錢,相反,而是徹徹底底的讓他們墜入一窮二白的深淵里。
《長征萬寶山》Paint your wagon(1969)
投資3160萬美圓,票房1450萬美圓
大導演希區柯克說過:「電影圈裡出現最不幸的事情就是出現了《音樂之聲》這樣刺激所有人去拍高成本製作的影片。」這話里所指的「所有人」其中就包括當時號稱「零件大王」的查爾斯布魯多恩。這位以機械零部件起家的電影門外漢當時剛剛吞並了「派拉蒙」公司。在他的眼中好電影就是「有眼淚、有歡笑、還要有美女!」說到這里,大家應該預見到後面的事情了吧...
本片前身是百老匯大受歡迎的歌舞劇,當時的派拉蒙花了15萬找編劇名家把它改成了歌舞電影的劇本,又找來科林特伊斯特伍德和李馬文來演。有意思的是,劇組居然沒有給兩位主演請舞蹈指導老師,而且李馬文經常在排戲期間喝得大醉。加上劇組為了場面的需要,花了240萬建了一座城市,又以每公里1萬的造價修了一條公路。可惜這一切換來得是令觀眾慘不忍睹的影片和令投資人沮喪的票房收入。
《上海驚奇》Shanghai surprise
投資1700萬美圓,票房231萬美圓
本片劇本原名《法拉第的鮮花》,影片的製片人是前「甲克蟲」樂隊的吉他手喬治哈里森,他是打算用此片來力捧麥當娜的。可當時麥當娜剛剛和西恩潘結婚,正在蜜月期的二人根本捨不得分開。於是只好讓西恩潘當了男主角。至於拍攝期間所發生的節外生枝的事情簡直可以單獨拍成一部電影,恐怕就是現在讓喬治哈里森回憶,可能還是一場噩夢。
《紐約時報》的影評人這樣評價此片:《上海驚奇》唯一的好處就是可以獨享整個影院。公映期間,電影院里門可羅雀。從此,麥當娜不但成了「票房毒葯」,還把西恩潘也拖下水了。
《城市與鄉村》Town and country(2001)
投資9000萬美圓,票房670萬美圓
前面提到的第一部電影《伊斯達》里的主演之一沃倫比帝,在14年後再次「成就」了一部巨虧影片,那就是這部《城市與鄉村》 。當時新線電影公司打算擴展一下所拍影片類型的涉及面,想拍一部主流喜劇電影。找來了63歲的沃倫比帝和53歲的戴安基頓。原本想利用兩人原是情侶關系作為本片一個炒作點,可是這個想法被沃倫比帝的現任妻子知道後,去攪的一團糟。於是影片一拖再拖,加上編劇方面也不順利,由於劇本反復被不同的人改,讓影片拍攝停了4次。其他劇組管理方面也極為混亂,又造成了約12次的延期、補拍。這些還不夠,沃倫比帝多次干涉導演的工作,甚至向公司交了一本自己的劇本,不過被拒絕了。
這些事情讓影片整整拖了3年,最後定稿決定重拍時,有10卷膠片居然又在運輸途中意外丟失。
影片拍完公映之後,慕名而來的觀眾看到如此糟糕的電影,只能是一邊倒的惡評如潮,不僅讓新線公司徹底心灰意冷,而且連其母公司華納公司都無法接受這樣的結果。
《割喉島》Cutthroat island(1995)
投資9200萬美圓,票房950萬美圓
當時獨立製片公司卡洛克連續製作票房火暴的〈終結者2〉、〈絕嶺雄風〉〈全面回憶〉和〈本能〉,這讓此公司信心大增,決定再次出巨資,大製作來拍電影。於是公司的首席製片人集資上億交給了一個拍恐怖片起家的新手導演。光此片的海盜船就價值500萬美圓!為了畫面達到理想效果,全部使用水上實景拍攝,演員也全部親自完成驚險的鏡頭。可由於原來的劇本過於粗糙,拍了開頭居然就拍不下去了,只好再臨時找人重寫,製作人得到此消息後,一心急就找了4個編劇一起寫,結果4套劇本又開始扯皮,使影片製作時間長達2年零10個月,最後花掉了9千2百多萬,可上映後反響其差,成了史上最賠錢的電影之一。後來製作公司卡洛克自己也賠了進去,被米高梅聯藝公司全盤收購。
《未來水世界》Waterworld(1995)
投資1億7500萬美圓,票房8800萬美圓
此片絕對是大明星凱文科斯納的噩夢!於1994年8月開拍原定96天完成前期拍攝。地點選在了夏威夷,單在離陸地400米的海上建造的重達2000噸的廢墟城堡就花費500萬美圓,不過夏威夷多變的天氣,加上潮汐不定,主景多次被海水淹沒,成本很快追加過億了,長期的海上生活也是劇組人員和演員們無法適應,很多工作不能按時完成,等166天拍攝結束時,總共花了1億7千500萬。這還沒完,後期製作時,主演凱文科斯納還對導演的工作橫加干涉,導致他們倆最終決裂。影片上映後只獲得投資一半左右的票房,〈紐約時報〉評論:此片猶如一個殘疾人,與之共舞的凱文科斯納「精神可嘉」。
《埃及艷後》Cleopatra(1963)
投資4200萬美圓,票房2400萬美圓
終於說到了這部被評為「有史以來最賠錢的電影」。在1963年創下了1800萬美圓(以當年的物價和經濟發展水平相比較,可以說是天文數字)的巨額虧損,差點讓21世紀福克思公司關門大吉!至今仍被無數人當成好萊塢最大的笑柄。
1959年,當此片的製片人力排眾議,堅決起用26歲的伊麗莎白泰勒為女主角時,泰勒還在和她的第四任丈夫在度蜜月。此時,泰勒得到消息,根本無心接片,於是開出了200萬的片酬,想以此婉拒。誰知居然被福克思公司一口答應了下來。泰勒只好帶著他的丈夫來到英國拍片。公司方面,為了拍攝此片,在英國耗資100萬美圓建造了一座雄偉的「羅馬城」。影片終於在1961年的9月25日開拍了,可是噩夢才剛剛開始——第一天,因為英國本土發型師罷工,什麼鏡頭也沒拍。開拍後僅17分鍾,泰勒又「奇跡」般的病倒,飛回美國療養去了。劇組等到了第2年才重新開始拍攝,結果沒多久,泰勒再次病倒,又是停拍。因為泰勒就這樣病來病去,此片拍了4年,也因幾年來身材的變化,戲中她的黃金戲服先後做了6套之多,每套都價值近3萬美圓。有意思的是,在拍攝此片的4年中,泰勒又和男主角理查德波頓日久生情,最後成就了他倆長達12年的兩次婚姻。
除了泰勒的因素外,其他劇組人員也是麻煩不斷。4年間,有2位攝影師離開,導演也中途換過,剪輯時也是導演和製片、製作公司吵的不可開交...可想而知,這部電影的最終結果會是如何了。
3. 投資3.2億,票房0.2億,好萊塢巨星也救不了的是什麼電影
此前因為多部精良之作,如《流浪地球》、《哪吒之魔童降世》、《烈火英雄》、《紅海行動》、《戰狼》等,令大眾對於國產電影重燃信心,從以前的一片「罵聲」轉為了期待。然而,並不是每一部國產電影都值得期待,在不斷發展的國產電影中,總會有一些拖後腿的作品讓國人深感國產電影發展道路充滿了荊棘。比如這一部投資了3.2億,最終票房只有0.2億,連好萊塢巨星也救不了的電影《素人特工》。在一片謾罵聲中,國產小鮮肉毫無疑問的又鬧笑話了。
雖說這幾年國產電影質量確實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每年佳作的產量也是屈指可數。在如今的大環境下,國產電影大多時候還是停留在低質量,依靠毫無演技可言的流量明星圈錢的情況。而真正的老戲骨卻空有一身本事,難以碰上好的影視資源。
4. 2016十大虧損電影出爐,什麼是壓垮國產電影的最後一根稻草
016年雖然已經過去,但影視行業的多項年度盤點才剛剛開始,比如,近日新鮮出爐的2016年度電影票房。從各項數字來看,2016年電影市場遇冷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不僅去年初許下的600億票房目標遠未達成,甚至連年度票房增長率都未能突破5%。日前,有媒體根據去年電影行業的多項數字,總結出了年度虧損最多的幾部電影。從這份表格當中我們可以看到,去年電影市場的虧損數字從數千萬到數億元不等,而其中亦不乏大製作、大導演、重磅明星加盟的影片。何以這些曾經的「票房靈葯」慘變「票房毒葯」?而除了票房之外,發行、營銷渠道是否也應背負虧損的鍋?去年票房虧損的原因究竟在哪裡?高成本動畫?觀眾不買賬從這些電影中,首當其沖的一類就是以《搖滾藏獒》《小門神》和《精靈王座》為代表的高成本動畫電影。這類電影都打著畫面精良的旗號,將大把製作費用投入了前期的製作公司。無論是由美國好萊塢團隊斥資6000萬美金打造的《搖滾藏獒》,還是由7000萬人民幣支撐了三年漫長製作期的《小門神》,在這些漂亮的投資數字背後都是後期上映時巨大的回本壓力。然而,國內觀眾卻似乎並不願意為這類電影買賬。幾部高成本動畫電影在上映後,無一不是票房低迷,最終慘淡收場。如此低回報率的影片,也就註定了前期高昂的製作費用付諸東流。重金並沒有砸出水花,虧損也是在所難免。合拍科幻動作片:披著「洋」皮的國產片而另一類在中國電影市場遇冷的就是中外合拍的科幻動作片了,前文榜單中出現的《勇士之門》和《蒸發太平洋》都屬於這一類型。這類電影在投資、演員、上映地區等方面通常是由中外聯合,電影類型無一不是故事格局大、後期特效要求高。然而這類中西合璧的產物卻在中國電影市場上顯得水土不服,東方元素與西方科幻的結合差強人意、缺乏誠意,觀眾自然不買賬。《勇士之門》預算4800萬美元(摺合約3.3億人民幣),然而國內上映後票房僅有2283萬,凈虧損預估超過3.2億。《蒸發太平洋》票房收益3500萬,但和900萬美元(摺合6000萬人民幣)的投資相比,也損失了至少3700萬。對賭or保底?投資與票房的較量近年來的國產電影市場,出現了「對賭」和「保底」兩項新發行策略。「對賭」往往是資本市場的概念,在電影行業里又被稱為「保底發行」。所謂「保底發行」,即製片方與發行方在影片上映前簽訂的一個對賭協議。根據協議,雙方確認一個數額,無論影片票房最終是多少,製片方都能提前鎖定一筆高額收益,而發行方則在實際票房超出這個數額的部分,優先獲得額外收入。不過,保底發行雖然贏面大,但也是具有極高風險的,一旦失敗,也需要承擔巨額虧損。《夢想合夥人》就是因保底虧損的一部典型代表。該片由一眾明星出演,然而上映後卻因口碑不佳,最終僅獲得票房8100萬(投資方分賬約3000萬)。這樣一來,為這部電影花了3億保底的福建恆業影業就損失了一大筆錢。據悉該片電影投資9000萬,預估凈虧損6000萬。同樣因保底而慘遭虧本的還有《葉問3》。該片製作成本和發行等費用共計約3億,保底票房為10億,然而最終卻僅收獲了8億票房,因此保底失敗的快鹿投資集團將承擔巨額虧損。此外,《葉問3》上映期間還爆出了虛假排場(鎖定座位、幽靈場等)的黑幕,涉及虛假票房3200萬。因此《葉問3》到底虧損了多少錢,除了投資方心中有數外,外人恐怕無法算清這筆糊塗賬。古裝武俠IP:市場盡失,春天不再曾經風靡一時的古裝武俠電影,近年來逐漸失去了其在電影市場的地位,《三少爺的劍》票房滑鐵盧就是最好的證明。這部由博納和爾冬升打造,原著為古龍的大IP電影,上映之後卻因口碑不佳,最終票房收益不足1億,凈虧損達6300萬。而另一部同樣命運的是《封神傳奇》。這部由中國星主控,博納、阿里巴巴、愛奇藝等聯合投資的影片,雖然眾星雲集,但無奈觀眾對這類噱頭大卻不會講故事的電影早已失去興趣,上映後口碑欠佳也是可想而知了。最終電影票房僅以2.84億草草收場,投資方能獲得分成約1.1億。如果成本按4億算,凈虧損達2.9億。意外虧損:李安效應失靈、主旋律沒市場李安的年度新作《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意外反響不佳,最終以3093萬美元的票房成績收場。雖然李安這面金字招牌在國內的影響力非同凡響,上映後在豆瓣和時光網的評分分別達到了8.6和8.0,但該片在美國本土的口碑欠佳,IMDb評分只有7.2分,爛番茄新鮮度45%。因此在最終的總票房上,美國市場僅收益174萬美元,占總票房的5.6%。海外已經在中國兩岸三地、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墨西哥、丹麥、挪威等地上映,票房2919萬美元,其中中國內地1.63億元。另一部反響不佳的影片是去年代表中國參加奧斯卡外語片競選的歷史大片《大唐玄奘》。這部影片在題材上貫徹了中央「一帶一路」的主旋律,主演黃曉明也憑這部片連續獲了義大利中國電影節和長春電影節兩個影帝。然而觀眾卻對這類題材興趣不大,豆瓣評分僅有5.2,票房也只有3300萬,這讓投資過億的中影集團虧損預計達到8800萬。賀歲檔:口碑票房雙撲街眼看2016票房目標無法達成,不少人將目標盯緊了年底的賀歲檔,期望能最終發力,讓慘淡了一年的票房迎來最後一次爆發。然而即便是祭出了國師張藝謀的大旗,《長城》依然沒能讓去年的電影大盤起死回生。不僅如此,賀歲檔上映的四部大片還尷尬「領銜」了年度票房虧損榜。賀歲檔集體虧損的首要原因,就是票房低迷造成的低回報率。以《長城》為例,預算為1.5億美元(約10億人民幣),如果僅算國內票房,要達到近26億才能回本。然而目前上映三周,票房才剛剛突破10億,遠未達到預期。《鐵道飛虎》也面臨同樣的窘境。這部主打精美特效製作的動作喜劇,前期投資成本高達2.5億,加上後期營銷、發行等費用,總投資約3億。雖然微影時代總裁林寧曾信誓旦旦給《鐵道飛虎》保底8億票房,不過目前已上映2周,而且經過了聖誕和元旦兩個假期後票房尚不足6億,日後若要完成這8億目標恐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虧損的另一方面原因則是來自電影口碑的集體撲街,無法激發觀眾貢獻票房的意願。無論是萬眾期待的《長城》,還是明星雲集的《擺渡人》,又或者是成龍領銜一眾鮮肉的《鐵道飛虎》,上映後豆瓣評分均在5分以下。而唯一一部有口碑的《羅曼蒂克消亡史》卻又因為其題材太過文藝、宣傳缺少熱度、排片率低等原因,大有陽春白雪、曲高和寡之嫌。因此,《羅曼蒂克消亡史》總投資在1.5億,最終票房落在1.19億,虧損高達1億。綜上而言,去年電影市場的大范圍虧損與影片類型、天價投資額、保底分賬形式有著錯綜復雜的關系。影視行業表面看似風光無限,不斷有資本湧入,然而從這些虧損數字背後卻也看到了市場的殘酷。若單從票房的角度看,觀眾逐漸回歸理性、明星效應不斷減弱、惡意炒作難以吸引眼球,因此,相較於五花八門的炒作和營銷途徑,拍一部真正好看的電影或許才是提升票房的正途。
5. 世界上投資多且票房少的十大電影
第九名:《蝙蝠俠與羅賓》
投資:1.1億$ +2500萬以上的宣傳費用
票房:本土1.07億 還算湊合,沒有傾家盪產
虧本指數:★★★ 上榜理由:就算是蝙蝠俠本人來也無法挽救票房危機了
蝙蝠俠羅賓和新加入的蝙蝠女一如既往的表演了一個聯手摧毀壞蛋的狂妄陰的謀俗套故事.作為陪襯的反面人物基盾王和圖騰女在這場鬧劇中真的成為擺設還穿滑稽可笑的衣服.先把糟糕的劇本仍進垃圾箱里再說,影片的宣傳過於側重施瓦辛格的出現,可在劇中只是不討好的反角. 厚重的蝙蝠衣和面罩讓大帥哥喬志克魯尼的迷人魅力無從展現.作為一個跟班的羅賓嘮嘮叨叨話太多,而打鬥場面太沒有心意了吧!媒體評價這部影片缺乏創意,充斥著粗製濫造情節.重金屬物品和特技使用過度,讓整個影片顯的灰暗沉重,驚喜不足壓抑有餘,是《蝙蝠俠》里最爛的一部!
第八名:《致命武器4》
投資:1.4億$
票房:本土1.3億 還算湊合,沒有傾家盪產
虧本指數:★★★☆ 上榜理由:票房的賭場上沒有救世主!
耗資1.4億美圓的投資,1.3億的票房聽起來似乎還不太壞.可兩位主演以及導演和製片人事先簽約瓜分走了40%的票房.結果最後華納只拿走了可憐的8000萬美圓.
《致命武器》前三集都是公認的經典,不過這個系列之所以受人歡迎主要是梅爾吉譜森的出演,可以說梅爾吉譜森是這部影片的命根子,是劇組是太上皇,抱走大把銀子是必然的.這部影片中另一重要角色是首次闖盪好萊塢的李連傑,一向以正面形象示人的李連傑為了打開好萊塢的市場並破天慌的飾演大反派.製片方顯然想加入一些新的元素繼續輝煌,也可以看出來製片方對這部片子也是良苦用心.不過這次賭博卻壓錯了寶,在梅爾吉譜森的受意之下一些根本沒有必要又費銀子的特技場景塞進了電影里.明星支配了這部電影.然而,一向有票房號召力的梅爾吉譜森也失靈了~~!
第七名:《飆風戰警》 虧本指數:★★★☆
投資:1.7億$ 票房:北美1.13億 海外票房更是不忍卒讀
上榜理由:大製作只是花錢的陷阱,不是票房的保證!
《飆風戰警》是一部改編自60年代的電視劇集的影片,以驚人的特效為宣傳重點,但金童--威爾-史密斯(Will Smith)卻難以找回在《黑衣人》中的神采飛揚,而肯尼斯-布拉納(Kenneth Branagh)的表演矯情做作,兩位男主演之間明顯缺少默契,貌合神離.對片中昂貴的金屬器械玩意過於自信,可是銀幕效果並不好,看著發假.一部大製作的影片,演員和特效失敗就幾乎註定了票房失利.更糟糕的是《飆風戰警》的劇本本身也慘不忍睹,混亂不堪的情節、插科打諢的笑料、外加讓人感覺太過離奇的特效摻和到一起實在不足吸引現代的觀眾.《飆風戰警》一億七千萬的投資絕對是電影史上排進前10名的巨做.不過此片名聲也不響亮,國內知道這部電影的人就更少了.從這個角度看也說明了它的失敗.別的虧本買賣把錢砸了水漂至少可以聽到動靜,而這部電影連個聲響都沒有扔出來!
第六名:《風語者》 虧本指數:★★★★
投資:1.2億 票房:三周3300萬
2010-10-3 13:14 回復
湘北詩孑
3位粉絲
2樓
上榜理由:這部影片是吳宇森在好萊塢的滑鐵爐之戰!
吳宇森自1996年以《斷箭》(Broken Arrow)一片打入好萊塢以來,一直呼風喚雨,2000年其《碟中諜Ⅱ》首映票房高達7081萬美元,正式奠定了吳宇森作為好萊塢一線導演的地位。而《風語者》一片,卻讓這位一帆風順的導演John Woo背上了票房毒葯的標簽.雖然有尼古拉斯-凱奇(Nicolas Cage)等大牌支撐,口碑仍不理想,3300多萬美元對於一般的好萊塢電影或許算不上失敗,但看看當時同期上映的小製作影片首映周票房都要比這部影片出色就知道這部影片有多失敗了!此前吳宇森的成功是因為美國發人看見了一位與好萊塢傳統警匪片不同的精彩故事.那部融合了中國倫理親情的影片,緊張場景是那麼的與眾不同,在那之後吳宇森卻沿著這條路越走越遠了,現在他應該考慮以下如何拍出像《真實的謊言》純粹好萊塢視覺大餐了.本片發行失敗導致米高梅的股票大跌, 造成公司世界市場發行總裁羅伯特-列文(Robert Levin)引咎辭職.
第五名:《生死時速2》 虧本指數:★★★☆
投資:1.1億 票房:北美收回4800萬
上榜理由:也許導演-簡德邦特的續拍會更新十大虧本電影.
《生死時速》是較早進入中國市場的好萊塢大片之一,那讓人窒息的快節奏給中國觀眾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當時新人基努·里維斯也從此走紅.可是,3年後《生死時速》的續集《巡洋喋血》並沒有延續第一部的精彩反而徹頭徹尾的失敗.首先,續集沒有打響基努·里維斯的號召,僅僅使用上集受歡迎的女主角,並安排了另外一場和上集非常相似與卻是另外一個男主角的愛情,觀眾自然感覺不舒服.而且,兩部劇情非常相似,連細節都仿照第一集,很多人認為這就是把續集重新翻拍了海上版的.拋開劇情不談,這部影片最失敗的是他走向了一個大製作大場面的誤區,續集的投資幾乎是《生死時速1》的4倍,場面確實比《生死時速1》宏大了不少,但是更大的場面不等於更精彩, 比如第一集里有長達有半個小時局限在公共汽車里,可是這個段落卻是最精彩的部分.其實,《生死時速1》的成功在於用細節和環境調動觀眾的情緒使影片高潮不斷.雖然《生死時速1》也有大量的爆炸,但是這些爆炸是參與劇情之中所以更吸引人.而第一集的大場面並不多,只是起到點綴作用.但是《生死時速2 》空洞追求大場面可謂買櫝還珠.最後,《生死時速2》1.1億的投資,在北美4800萬的票房與《生死時速1》3000萬的製做費用,3.4億的全球的票房形成了形成了鮮明對比.而導演簡德邦特 (Jan de Bont)續拍《古墓麗影2》要不是靠著勞拉妹妹的在全球fans早就翻船了,有的媒體尖聲大叫別讓簡德邦特再拍續集了吧~!
第四名:《珍珠港》 虧本指數:★★★★
投資:2.4億 票房:1.6億
上榜原因:這部電影《珍珠港》是迪士尼的悲劇
《珍珠港》當初殺進市場之時可謂野心勃勃,打出超過《泰坦尼克》的票房奇跡的口號,影片直接投資1.4億美圓以上,後期的市場推廣和宣傳費用據稱也超過了1億美圓. 在製作費用確實可以和《泰坦尼克》看齊,特技效果也可以和《泰坦尼克》相媲美.在劇情上,導演邁克爾·貝似乎也要學《泰坦尼克》,要讓愛情代替災難成為影片主題,結果是畫虎不成反類犬,讓影片不倫不類.這部高水準的製作的影片被口誅筆伐的成為爛片.同樣是3個小時的片場,《泰坦尼克號》引人入勝而《珍珠港》顯得乏味無常.除了大場面的爆炸鏡頭就再也沒有抓住觀眾眼球的地方.最後該片的票房總接近1.6億美圓與贏利極限相差甚遠.直接導致迪士尼製片主席彼得施奈德被迫辭職.
2010-10-3 13:14 回復
湘北詩孑
3位粉絲
3樓
第三名:《最終幻想》 虧本指數:★★★★☆
投資:1.37億 票房:3210萬
上榜理由:只因為口味的不同,《最終幻想》付了1億多美圓的學費
近年來,好萊塢喜歡把經典的電子游戲搬上電影的大銀幕,而《最終幻想》就是始作俑者,不過這部影片改編游戲的開山之做在票房上卻是慘敗而歸.《最終幻想》號稱是第一部全電腦動畫特技製作的電影. 在技術上無可挑剔,精益求精厲時4年才製作完成.雖然時隔6年,在電腦特技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仍然嘆為觀止!虛擬演員在線條、毛發、表情、皮膚、紋理等方面已經幾乎與真人別無二致.不過特技出色不能保證票房豐收,1.37億美圓的投資,3210萬美圓的票房讓該片的籌劃者日本軟體巨頭史克威爾公司不得不賣掉在美國的分公司.對於該片失敗,評論界普遍認為其實不是模擬真人的創舉失敗, 而是在於劇本本身! 日本動畫故事與美式電影手法的合成品最終導致誰都不喜歡看!
第二名:《未來水世界》 虧本指數:★★★★☆
投資:最初預算1億,實際投資2億 票房:本土8800萬
上榜理由:oscar影帝Kevin Costner從此成為票房毒葯
公元2500年,由於地球兩極冰層融化,整個地球被汪洋覆蓋.於是一場濕漉漉的戰斗在復古裝扮的水手凱文·科斯特納 Kevin Costner和邪惡勢力的代表「淹民」之間展開了.故事聽上去很無聊,實際上也是這么回事.媒體對於本片的評價說:拍電影偶爾會出點問題是難免的,沒什麼大不了.但是在《未來水世界》里所有的事情都在出錯.其實拋開媒體的尖酸,客觀來說《未來水世界》絕對製作精良,但是它錯在它不懂得討好觀眾.影片前期的大肆宣傳也沒有起到任何好的作用.而主演凱文·科斯特納和導演凱文·雷諾茲 Kevin Reynolds持續不段的沖突以及凱文·雷諾茲最後製作階段的突然退出都對影片造成負面影響. 片中場景、環境、服裝都是臟兮兮的,讓人看了非常不舒服.最後也是男主角的離去的結局,頗為傷感.難怪觀眾不認同!
第一名:《埃及艷後》 虧本指數:★★★★★
投資:4500萬 票房:2600萬 至今收回5000萬
上榜理由:可惜埃及艷後的魅力沒有傳承到電影中來,票房虧本至今無人能敵!
相信自己的眼睛吧~!沒錯,就是《埃及艷後》穩居排行榜的第一位.四千五百萬的投資,兩千六百萬的進帳看起來不足為奇.然而你要這樣想就大錯特錯了.有史以來拍攝耗費最高的是哪部電影?如果你回答是投資2.6億的《泰坦尼克號》那就錯上加錯了.《埃及艷後》拍攝於1963年按照今天的通貨膨脹來換算貨幣價值,當時的4500萬美圓相當於現在的4億多美圓.盡管過去已有40多年的,《埃及艷後》仍然是一部製作精良,氣勢恢弘的精良作品.連一些尖銳的影評人對《埃及艷後》也是贊賞有佳,可這的的確確沒有讓觀眾買帳,曾一度讓21世紀福克斯瀕臨倒閉的命運.雖然影片在票房上輸的血本無歸,但卻成就了一代「玉婆」--伊莉莎白泰勒傳奇一生.從此伊莉莎白泰勒聲名顯赫,與片中的男主演假戲真做成為泰勒眾多姻緣中的一段.如今泰勒魅力依然不減,影片《埃及艷後》偶爾還會在全球各個角落重演,至今才收回了約5000萬的票房!
6. 本年度好萊塢最差的續集電影
歷覽今年的好萊塢電影市場,可以說是以下幾部讓影迷失望,而且票房成績平平,其原因大都是因為去年末的好萊塢編劇罷工導致,從而使劇本質量急劇下降,出現今年的幾部力作滑鐵盧。
1.《第一滴血4》:動作場面毫無新意,劇情老套,年邁的史泰龍連肌肉都不敢露了(影片開始到結束一直穿著短袖),可想這部動作片的『動作』質量!
2.《納尼亞傳奇2》:還是脫不了兒童氣息,凱斯賓王子還是那個王子,盡管已長大成人,但還是有過幼稚。
3.《奪寶奇兵4》:哈里森·福特遇到了和史泰龍同樣的問題,劇情就不說了,跟前作無法相比,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4.《X檔案2》:對於那些X迷們,這也許還是一部佳餚,但對那些挑剔胃口的廣大科幻迷們來說,除了失望外還有失望。
5.《木乃伊3》:盡管有兩大華人影星加盟,但還是挽救不了這部電影的票房全線崩潰,具體就不說了,相信看過的影迷都知道,那些美國主流媒體的惡評一點也不為過,確實是一部『糟蹋』觀影者的盛宴!與前兩部相比,慘不忍睹。
這是9月份以前的北美市場上較失敗的幾部,希望能多出現幾部像《國家寶藏2》、《蝙蝠俠6》這樣的續集力作!
7. 好萊塢出品的電影票房都很高,那有哪些投資很大還虧本了的電影
《異星戰場》這部2012年上映的《異星戰場》電影投資高達2.5億成本,還有鋪天蓋地的宣傳費用花了1億美金,電影沒上映前就炒得很火爆,但是沒想到上映後口碑失守,導致票房慘敗,全球只有1.2億票房左右,連帶迪士尼發行公司股票也大跌,導致公司股票虧損1.2美元。
這樣的電影,只能用「痛快」二字來形容了,全片沒有冷場,一口氣看下來,什麼叫刀光劍影,什麼叫血肉橫飛,全在這兩個多小時裡面。但是不知道為什麼連本都沒回來,我也是非常好奇的!
8. 上映3天收1.54億,巨石強森新片遇冷,好萊塢大片為何無人問津了
2019年12月,由巨石強森所主演的《勇敢者游戲2》上映三天,票房卻僅僅只有1.54億,這與其第一部《勇敢者游戲》在全球狂收近10美元相比可以說是天差地別。我們縱觀好萊塢電影會發現在近年來除了《復仇者聯盟4》票房大賺以外,其他好萊塢大片可以說都十分慘淡。那麼為何好萊塢大片現今無人問津呢?以下筆者將針對於此來講一講自己的看法。
一、以圈錢賺錢為唯一目的而現今實際上除了好萊塢之外,其他國家地區的電影也正在發展,比如印度的寶萊塢便在國際上有一定的影響力,而中國的電影在近些年來也可以看到顯著的進步,而這就某種意義而言也限制了好萊塢的影響力。
9. 到目前為止,好萊塢投資的電影中,哪部投資最大卻虧損的最多
投資電影一定要冒一些風險。例如,2021年的《阿麗塔》是一部投資多、時間長的電影。讓卡梅隆去宣傳它只是杯水車薪。這部電影的特效,充滿了噱頭,所有的CG製作,數萬台電腦同時運行,主角一根頭發不值多少錢,可惜最後的票房還不夠好。
近年來,國內市場越來越強,好萊塢資本不斷進入中國。事實上,隨著許多中國電影公司走出國門投資好萊塢電影,越來越多的合拍片和合拍片出現了。然而,當你看到以上的大片時,市場是有風險的,所以投資應該謹慎。好萊塢有幾家著名的動畫工作室,皮克斯、夢工廠、迪斯尼、照明娛樂公司。自然動畫市場基本被製片廠壟斷,其他電影公司製作的動畫電影很難賣出去,而十大榜單只有一個《搶劫堅果店2》,但也有很多動畫電影的損失,他們都來自一些不知名的電影公司,由於好萊塢對於動畫電影的特效渲染是嚴格的,動畫電影往往比較昂貴,所以在投資好萊塢動畫時要三思。
10. 好萊塢投資最大,虧本最多的一部電影是什麼
說起好萊塢,大家一般人想到的都是一些大製作,但是要讓人想不到的是,有時候好萊塢脫脂最大的,也會有虧本。這個時候就會有人好奇,投資這么大,那說明演員陣容和班底,還有劇本和特效應該都是非常強大的,為什麼還會虧本呢?那麼好萊塢投資最大,虧本最多的一部電影是什麼呢?
三、埃及艷後的失敗。
前期投資十分巨大,從搭緊就看出了投資方的誠意,但是結果卻是不盡人意的。那時候,劇組甚至打算搭建出一個羅馬城,最後因為資金的原因而放棄。埃及艷後虧本,對於當時的好萊塢說,是損失非常慘重的,雖然並沒有讓一些資本家倒閉,但是那些資本家也是用了很長的時間才恢復。而那些資本家估計也沒有想到,在很多年以後埃及艷後再度火了起來,這個道理告訴我們,時代不同,審美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