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年電影 » 2018學攝影必看的電影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2018學攝影必看的電影

發布時間: 2022-08-07 15:14:55

A. 十大攝影師是必看的電影

攝影師必看電影
-----圖文轉自互聯網,由卡文社編輯-----

欣賞並觀摩電影,並不僅僅是攝像師的專利,拍攝靜態照片的攝影家們,同樣可以從中獲得許多教益。從攝影家的角度欣賞電影,注重的並不是演員的投入表演,也不是驚心動魄的視覺效果。那麼,攝影師選擇電影的基本條件和原因究竟是什麼呢?首先,最重要的是用光的角度和環境。其次是場景的選擇。為此,我們選擇了以下的電影,它們的場景令人過目難忘,恨不得身臨其境。

這些電影大多可以買到正版的DVD,但也有些有些極其罕見,這也顯示出它們的珍貴。

1. Baraka(天地玄黃)& Koyaanisqatsi (失去平衡的生活)

2. Barry Lyndon(亂世兒女)

3. The Conformist(順從者)

4. Day of Heaven(夢斷情天)

5. 《黑澤明之夢》(Akira Kurosawa's Dreams)

6. 末代皇帝(The Last Emperor)

7. 大紅燈籠高高掛(Raise the Red Lantern)

8. The Third Man(第三個人)

9. Visions of Light(光的影像)

10. Winged Migration(鳥與夢飛翔)

B. 有哪些值得攝影學習的港片

《桃姐》、《追龍》、《無雙》,《都市情緣》黎明和吳倩蓮,作為一個男生,第一次看的時候竟然會淚流滿面。《香港製造》,躁躁的,揭示當時香港年輕人的迷茫沖動,同時有自己的選擇,有自己的堅守與情義的取捨。

C. 學攝影必看的7部電影

1. 使用三腳架
如果你想拍攝長時間曝光的夜景,三腳架是必不可少的幫手。說到三腳架,普通的廉價三腳架是不行的,筆者就遇到過使用廉價三腳架拍攝時遭遇大風吹倒相機的慘痛經歷,所以,你必須擁有一個堅實可靠的三腳架協助你的拍攝。如果你的三腳架有可以調節腳管松緊的裝置,拍攝之前檢查這些部位是否穩固。此外,連接快裝板時記得用一塊硬幣旋緊連接相機的螺絲,這在你使用長焦鏡頭進行豎拍時十分必要,因為相機的重量會讓快裝板從雲台滑下。你的三腳架越是堅穩固,就越能支撐好你的相機,在你進行拍攝前,請確保你的三腳架是牢固的。

2. 穩定重心
許多三腳架的中軸末端有重物掛鉤,可以讓你將攝影包等重物掛在上面。當你遇到大風等惡劣天氣時,強風可能隨時會給你的三腳架帶來不小的震動,的解決辦法就是在中軸掛上你的攝影包並讓包接觸地面,這樣可以限度減少晃動。

3. 尋找庇護
不管你是在野外拍攝星軌還是在城市街道中心拍攝汽車光軌,你都需要找到一個有庇護的位置以阻隔強風和呼嘯而過的汽車帶來的氣流沖擊。

4. 關閉防抖
相機的鏡頭防抖和機身防抖,都是為了限度減少手持拍攝的抖動而設的。但當你使用三腳架拍攝時記得關閉此功能以減少防抖原件在工時作帶來不必要的畫面模糊。

5. 尋找照明
當今大多數緊湊型相機或單反相機都有敏銳的對焦系統,可它們都需要足夠的工作亮度。如果你拍攝時亮度足夠,你的相機就可以順暢地進行自動對焦,但對焦往往會在晚上缺乏照明時出現問題,而且並不是說只要你對焦在有光亮的地方就夠了,因為很多情況下你所要拍攝目標不一定是發光的物體,所以你仍需要足夠的環境照明來照亮你的拍攝物體,比如使用閃光燈來協助拍攝。

6. 使用AF-ON對焦
大多數人習慣使用快門鍵完成對焦到拍攝的整個過程,但當你在夜間這種嚴苛環境拍攝時,我們強烈建議你將對焦和拍攝鍵分離起來使用,因為如果你使用獨立的AF-ON進行拍攝,相機就不會在你按動快門時繼續對焦。

7. 善用手動對焦
光線不好時自動對焦的效率會很差,所以手動對焦是你這時候的選擇,但和相機一樣,你的眼睛也需要足夠的光線看清楚拍攝物體。在某些情況下激活相機的實時取景功能或許能獲得更好效果,相機會顯示你的拍攝畫面,而且屏幕上面會比肉眼看到的更加明亮。有些鏡頭上面配有對焦距離窗,你也可以手動對焦選擇相應的對焦范圍。

8. 使用快門線和反光板預升功能
如果你想得到清晰的照片,使用快門線和反光板預升能避免按動快門時反光板抬升造成的震動。

D. 有哪些在攝影方面非常優秀的電影

  1. 最卑賤的人 那個無聲年代歐洲已經有手持攝像機拍攝的電影,他們用馬背、小車等工具實現笨重的攝影機的移動,更無法想像茂瑙的這部電影通過對人臉表情的細膩捕捉已經開始探尋人的靈魂。真正束縛人們無法拍出好電影的不是技術,而是想像力。

  2. 公民凱恩 重新定義「電影」這個詞的電影。它的攝影機位置和角度的選擇,從地板往上打的燈光,和信息量豐富的鏡頭景深,這些特徵都深刻影響了一代攝影師。

  3. 我是古巴 影片的每一個場景,每一個鏡頭的拍攝過程都像一場斗爭,一場革命。導演和攝影師烏魯謝夫斯基精準地設計每個鏡頭的軌跡,用情緒飽滿的手持攝影,流暢穩定的鏡頭運動,為長鏡頭美學添上了一筆濃墨重彩的註解。

  4. 同流者

    導演界有天才威爾斯,攝影界有天才斯托拉羅。年僅30歲已經技臻完美,「以光線書寫」是他一生的事業。他精通色彩生理學,選擇藍色為巴黎夜晚的主色調,用顏色的情緒建立角色的情緒。通過打光方式的變化,把影片劃分為前後兩部分,光影線條分明的前部分象徵獨裁統治的高壓氣氛,而後半部分光與影的融合象徵自由的國度。

  5. 鏡子 這是老塔的自傳式電影,是導演心聲的自然流露。電影中行雲流水般的流暢運鏡彷彿是在潛意識下以靈感為指引,一氣呵成。畫面的呈現依靠的更多是直覺而不是理性,真正達到了情感細膩而文雅精煉的致高境界。構建畫面的過程是藝術家世界觀付諸現實的過程,也許只有在那個國度才能看到如此充盈著智慧的夢幻般柔和的畫面。

E. 攝影師必看十大電影

天地玄黃 Baraka ,巴里·林登 Barry Lyndon ,同流者 Il conformista
天堂之日 Days of Heaven ,夢 夢 , 末代皇帝 The Last Emperor
大紅燈籠高高掛 ,第三人 The Third Man ,光影的魅力 Visions of Light: The Art of Cinematography , 遷徙的鳥 Le peuple migrateur

F. 求有關攝影的電影、紀錄片、教學片

《攝影藝術百年史》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QCdkQqvBMrcETyqdS2tc0w

?pwd=k8px 提取碼:k8px
《攝影藝術百年史 The Genius of Photography》
導演: Tim Kirby
編劇: BBC
主演: 大衛·伯恩、曼·雷、Berenice Abbott、Alexander Rodchenko、August Sander、沃克·埃文斯、Bill Brandt、Jerry Spagnoli
類型: 紀錄片
製片國家/地區: 英國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2007-10-23(英國)
集數: 6
片長: 59分鍾
又名: 攝影演繹、攝影演義
攝影術誕生170年來,它使我們愉悅,為我們服務,令我們感動,偶爾也會讓我們失望,但是它通過揭示世界表象背後的神秘的陌生讓我們興奮。那就是攝影真正的魅力。
跟隨BBC Four的六集系列片《攝影演義》,我們一起領略什麼使得那些攝影作品如此特殊,讓我們無法忘記。

G. 有哪些對攝影有幫助的電影推薦

《文森特·梵谷的生與死》最好的一部關於梵谷的傳記電影

H. 學攝影有哪些必看電影的推薦

學攝影推薦十部電影
10. 《One Hour Photo》
中文片名《一小時快相》。主演羅賓-威廉姆在影片中飾演一個擁有反社會人格的照片沖印店老闆,平時生活孤僻。客人常會拿著家庭內的生活照片來西摩店裡沖洗,通過觀看這些生活照,西摩對一個擁有兩個孩子的家庭日益了解,並幻想成為其中一員,但隨後發現了這個家庭背後的驚天秘密,而西摩接下來的舉動更是帶來了災難性的後果。
9. 《High Art》
中文片名《高潮藝術》。Lucy曾是一位出色的攝影師,在她事業的頂峰階段因為吸毒而過上了隱居的生活。另一位女主角Syd瘋狂地迷上了她的攝影作品,並鼓勵她為自己的雜志拍攝照片。而Lucy也彷彿在Syd的幫助下重新找回了創作的靈感。於是兩人在逐漸接近的過程中產生了微妙的感情。
8. 《Rear Window》
中文片名《後窗》,由懸疑電影大師希區柯克執導。影片講述攝影記者傑弗瑞因傷療養,療養期間傑奇傑弗瑞經常偷窺後窗,卻意外發現一宗分屍命案。影片展現出了人性最深層的恐怖和最異常的思想。
7. 《Closer》
美國版《偷心》。影片講述人像攝影師安娜(朱莉婭·羅伯茨飾)等四人復雜的男女關系,戲中關於攝影的戲份並不多,但敘事精彩,而且畫面也非常精美。
6. 《Pecker》
中文片名《派克》或《啄木鳥》。影片由約翰-沃特斯執導,整部電影充滿了諷刺意味。影片主角Edward Furlong來自一所藝術學校,自認為是新一代傑出攝影師,以玩世不恭的態度對現代藝術進行了諷刺。
5. 《Blow Up》
中文片名《放大》。這是一部拍攝於上世紀60年代的經典老電影,主角攝影師托馬斯在公園意外拍到一具屍體和一個拿著槍的人。影片用一個攝影師的故事,鋪開了一系列哲學、心理學的問號.
4.《Proof》
中文譯名《情如物證》。影片中盲人攝影師馬丁因為對周遭的世界有強烈的不信任感,所以不斷拍照,用照片作為他的人生的一項證物。整部影片傳達了一個理念:「當你是盲人時,你無法看清周圍的世界。而當你即是個盲人同時又是攝影師時,你就更需要向世人證明你顫抖的目光中並不扭曲的無限視界。」
3. 《Under Fire》
中文片名《戰火下》。上世紀70-80年代,中美洲爆發大規模戰亂,而此時有很多所謂的戰地記者其實只是坐在大酒店裡依據一些道聽途說的消息發新聞,根本無法發掘到真相。
影片講述駐尼加拉瓜新聞攝影記者RussellPrice不肯與這類同事同流合污,在另一名記者克的激勵下,主動涉入革命陣營的活動中,並且發布一張反抗軍領袖尚在生的偽造照片,由此引發了一連串事件。本片對這種現象做出了深入反思,使觀眾對「戰爭新聞」的生產內幕多了一番了解。
2. 《Born Into Brothels》
《生於妓院》——這是一部紀錄片,曾獲得2005年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獎。在影片里,攝影成為改變命運的可能。
導演進入印度加爾各答紅燈區,贈送給當地孩子20台相機,教予他們基本的拍攝技法,鼓勵他們用相機記錄真實的生活。影片以獨特視角呈現了紅燈區的擁擠人潮以及流光異彩背後不為人知的瞬間,藉此告訴人們,再醜陋的角落也有美的存在。
1. 《City Of God》
中文片名《上帝之城》。該片曾獲2004年奧斯卡最佳導演、最佳攝影、最佳剪輯等多項提名。影片主角之一——阿炮,擁有一雙善於發掘生活的藝術家的眼睛,其觀察、探索社會的方式也很特別,機緣巧合下成為雜志社的見習攝影師。他用相機拍下的是孩子們荷槍實彈的猙獰,和幫派間無休無止的仇殺。

I. 有沒有比較好看的關於攝影的電影啊(涉及電影的攝

《槍聲俱樂部》
是由Steven Silver執導的劇情電影,由瑞恩·菲利普、瑪琳·阿克曼 、泰勒·克奇、阿什麗·穆赫隆等主演。
該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講述了4位年輕的戰地攝影師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生。 該片於2011年4月22日在美國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