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年電影 » 電影毀滅2018講的什麼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電影毀滅2018講的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8-07 01:23:06

❶ 電影湮滅什麼時候上映 電影湮滅劇情講的是什麼

湮滅 Annihilation (2018)

導演: 亞歷克斯·加蘭
編劇: 亞歷克斯·加蘭 / 傑夫·梵德米爾
主演: 娜塔莉·波特曼 / 詹妮弗·傑森·李 / 奧斯卡·伊薩克 /吉娜·羅德里格茲 / 泰莎·湯普森 / 水野索諾婭 / 大衛·吉雅西 / 圖娃·諾沃妮 / 本尼迪克特·王 / 約翰·施瓦布 / 薩米·海曼 / 喬希·丹福德 / 克里斯汀·麥加里蒂
類型: 科幻 / 懸疑 / 驚悚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 英國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2018(中國大陸) / 2018-02-23(美國)
片長: 115分鍾
湮滅的劇情簡介 · · · · · ·
生物學家Lena(波特曼)為調查丈夫(伊薩克飾)的失蹤,參加了神秘組織Southern Reach組織的科學考察,4名女性組隊,去研究美國領土內一塊被檢疫隔離的生態災害區域「X地區」。她發現那裡是原生態的荒野,隱藏著神秘的黑暗力量。這已經是對該地區的第12次考察,前11次全都 失敗,比如第二次考察終結於去的考察隊員集體自殺,第三次考察隊拔槍互相殘殺,第11次隊員全體失去神志,回來後不久都死於癌症……

❷ 毀滅主要講了什麼4 0字左右

詳細解釋\r\n1. 因居喪過哀而亡身。\r\n漢 蔡邕 《辭郡辟讓申屠蟠書》:\「喪親盡禮,幾於毀滅。\」《後漢書·周磐傳》:\「﹝ 周磐 ﹞後思母,棄官還鄉里。及母歿,哀至幾於毀滅。\」《宋書·隱逸傳·戴顒》:\「 顒 年十六,遭父憂,幾於毀滅,因此長抱羸患。\」 唐 王勃 《為原州趙長史請為亡父度人表》:\「誠非毀滅,所能投報。\」\r\n2. 摧毀消滅。\r\n續范亭 《慶祝蘇聯十月革命節想到我們自己的國家》:\「二十六年來,由於事實的考驗,才知道毀滅世界的不是共產主義,而是法西斯主義。\」 聞一多 《最後一次講演》:\「歷史上沒有一個反人民的勢力不被人民毀滅的!\」\r\n毀滅的價值就在於:它連自己都一同毀滅<出自:小悲哲學語錄>

❸ 終結者2018這部電影好看嗎我沒看過,阿諾施瓦辛格演這部電影里嗎

《終結者2018》是一部約瑟夫·麥克金提·尼徹執導的科幻動作電影,由克里斯蒂安·貝爾、薩姆·沃辛頓主演,為《終結者》系列電影第四集,影片於2009年5月21日北美上映。[1]

影片故事設定在2018年,約翰·康納領導著人類抵抗天網和它的終結者軍團,可是馬庫斯的突然出現改變了康納信仰中的未來狀況。正當天網衛星准備發起最後一輪攻擊之時,康納和馬庫斯開始潛入天網衛星操作心臟,在那裡他們將揭示隱藏在人類滅亡背後的驚人秘密。


劇情簡介

2018年,距離那場滅絕了全球絕大部分人類的災難「審判日」,已經過去了十餘年,而人類與機器的斗爭也一直在繼續,始終未能分出勝負。人類在日復一日的地下抗爭中逐漸的磨平了鬥志,內部開始產生分歧,有人悲哀的看不到勝利的希望,而有人想在這場抗爭里獲得滿足一己私慾的權力。這時候,救世軍的一員,一位名叫約翰·康納(克里斯蒂安·貝爾飾)的軍人開始嶄露頭角,他擁有著一個極為特殊的身份,他的家庭,他的母親和父親都為阻止天網和審判日的降臨而付出了自己的生命,而他的父親來自未來,也就是現在,才出生不久。

終結者2018 劇照(14張)

面對著現實的種種矛盾,約翰·康納心裡明白,他若按照歷史的正常軌跡發展,註定會成為救世軍的領袖,而這場戰爭也最終會取得勝利。但面對曠日持久的戰爭,看不到結束的希望,約翰·康納的內心也在漸漸動搖:究竟歷史軌跡會否按照如初那樣發展呢?在這被改變了無數次的歷史當中,有沒有可能已經因為某些差錯而使得歷史的軌跡已經朝著另外一個方向發展,只是自己根本察覺不到?
懷著種種對未來的疑慮,約翰·康納繼續戰斗著。天網研製出了更多數量和不同種類的機器人,救世軍面臨的考驗更加嚴峻。這時候,一個名叫馬庫斯·懷特(薩姆·沃辛頓飾)的人走進了救世軍當中,他不記得自己是誰,也沒有人知道他來自哪裡,目的是什麼,而馬庫斯唯一的記憶就是自己曾經是一名死囚。在馬庫斯身上,約翰·康納發現了一些訊息,這些訊息與過去、現在、未來都有關系,進一步,約翰·康納發現,馬庫斯此人將是左右這場戰爭的關鍵,通過馬庫斯,約翰·康納潛入了天網的核心地帶,在那裡,他發現了一個可怕的秘密,這個秘密可能會導致整個人類徹底毀滅。


網路一下
電 影天 堂
動作科幻戰爭
懸疑劇情動漫
資源多多
隨意下載

❹ 電影《湮滅》如何評價有哪些細思極恐的細節

《湮滅》,這部《機械姬》導演的新作,在海外收到了不少好評。本片的原著是《遺落的南境》系列的第一部,曾經打敗《三體》獲得星雲獎。

一個女性探險小隊為了了解神秘區域「閃光」的情況而進入其中,卻發現這是個充滿折射的地區。一切事物都會進行逐步湮滅與融合,甚至包括人的身體與意識。大家的命運會走向何處呢?這是迄今為止唯一一部有關生物學的,並處於有機分子范疇的電影。

雖然電影在不少地方的處理上顯得有點虛張聲勢,但基本還是完成了從《降臨》飛到《潛行者》《異形》《索拉里斯》,最後敘詭的落位點則又是《機械姬》那套。

科幻概念、視覺呈現與劇作本身都不算盡善盡美,但能把湮滅與融合的創想很系統地美學化、意識化,同時又保持在了類型的框架下,這點相當迷人。

身兼編劇和導演的嘉蘭在操作《湮滅》的故事線時,將原本的故事再度進行了重新詮釋,讓其不僅在類型方向上走的更遠,並在科幻框架中呈現出了夠量的視覺奇觀和超脫於思維方式外的意識探討。

這部充滿遺憾的電影,的確是今年的一個重大驚喜。它不僅綜合了科幻、奇幻、恐怖、冒險等類型元素,最可貴的還在於其能把神秘感和真·意識流形態敘事,從頭撐到了尾。

一切事物都會被折射,都會遭遇湮滅與融合,連意識都無可避免,結尾的敘詭將電影抬高了一層。

❺ 《毀滅》主要講的是什麼

以遠東一支游擊隊的戰斗為題材的小說《毀滅》於1927年發表後,給作者帶來廣泛的聲譽,並在國內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通過主人公游擊隊隊長萊奮森的形象,小說強調了高度的共產主義意識和共產黨人的精神力量對周圍人們的影響。書中顯示了勞動人民巴克拉諾夫、美傑里察和莫羅茲卡在革命斗爭中怎樣成長,極端個人主義者的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密契克怎樣墮落成為叛徒。

❻ 湮滅電影什麼時候上映 湮滅電影講了什麼故事

《湮滅》是由派拉蒙影業出品的科幻驚悚片,由亞歷克斯·加蘭執導,娜塔莉·波特曼、詹妮弗·傑森·李、吉娜·羅德里格茲、泰莎·湯普森、圖娃·諾沃妮、奧斯卡·伊薩克聯合主演。該片於2018年2月23日在美國上映。

影片根據傑夫·梵德米爾所著《遺落的南境》三部曲的首部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生物學家莉娜為調查丈夫曾經的遭遇,她自願加入了科學考察探險小隊,去研究美國一塊領土被檢疫隔離的生態災害區域的故事[1]。

  • 中文名

  • 湮滅

  • 外文名

  • Annihilation

  • 其它譯名

  • 滅。境(香港)、滅絕(台灣)

  • 出品公司

  • 派拉蒙影業公司(美國)

  • 發行公司

  • 派拉蒙影業公司(美國)

  • 製片地區

  • 美國、英國

  • 製片成本

  • 4000萬美元

  • 拍攝日期

  • 2016年5月2日

  • 導演

  • 亞歷克斯·加蘭

  • 編劇

  • 亞歷克斯·加蘭

  • 製片人

  • 安德魯·邁克唐納

  • 類型

  • 科幻、驚悚

  • 主演

  • 娜塔莉·波特曼,詹妮弗·傑森·李,吉娜·羅德里格茲,泰莎·湯普森,圖娃·諾沃妮,奧斯卡·伊薩克

  • 片長

  • 115分鍾

  • 上映時間

  • 2018年2月23日(美國)

  • 對白語言

  • 英語

  • 色彩

  • 彩色

  • imdb編碼

  • tt2798920

❼ 終結者2018觀後感。

下面是我找的,你可以整合一下
終結者2018是未來片三部曲的第一部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個人認為終結者2018(以下簡稱:救世主)表現還是中規中矩的。影片全片畫麵灰暗,這是預示在人類和「天網」早期的對抗是處於明顯的下風,人類處於絕望之中。(畫面選擇灰暗這種格調是正確的)影片開始給我一個疑問:為什麼在前幾部中提到的1997年是審判日,但為什麼到2003年馬庫斯被判死刑的時候,審判日感覺還沒有來到呢。後面導演用了簡短的文字敘述告訴了觀眾,我認為導演這點做的不是太好故事敘述的跳躍性太強,也就是這個原因導演直接跳過「天網」是怎麼樣啟動的,「天網」是如何開始對人類開始屠殺對人類世界開始毀滅的緣故吧,導演直接把我們帶到人類與「天網」直接對抗的初期階段。站在導演的角度來說他可能是想這未來三部曲的第一部,故事重點應該放在未來發生的事情上而不是已經發生事件上。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國外媒體評論為什麼「救世主」票房斗不過「博物館2」的原因是導演對人物方面刻畫虛弱,情節畫面時刻都充滿了血腥,屠殺,絕望。這點我稍許有點不同的意見,那就是「天網」前期過於強大,人類過於渺小。勝利的天平很明顯的傾向於「天網」機器人這邊,這些就要通過「天網」機器人冷血的屠殺人類讓人類從思想上出現絕望,最終放棄抵抗人類滅亡。影片中有幾句台詞可以說明這點:1.被「天網」機器人抓住的人中有人說:我們會被屠宰場的牛一樣一個一個的被宰殺。2.馬庫斯在路上遇到一小部分散兵游勇中人說的那樣人類是不可能打敗「天網」的我只有放下武器放棄抵抗才會有活路。所以我個人感覺導演這樣拍片是必須的,更重要的是我認為人類就是在這種絕望中就快要放棄的時候,我們的主角未來反抗軍領袖康納給人類帶來生存的希望,告訴全體人類「天網」機器人是可以打敗的。這更加符合影片標題「救世主」,正如康納在「村村通小廣播站」宣傳的那樣,他給了人類以希望,在影片後面人類相信康納就是「救世主」相信他的話放棄了指揮部下達的進攻命令。
在影片人物上面我不想多說什麼,正如導演最初的想法那樣馬庫斯才是第一部真正主角,「天網」正是由於他出逃,回歸讓我們了解馬庫斯的真正使命是什麼,(劇透不能說看了就知道)人類正是由於他給了我們的康納「救世主」第二次生命,人類應該感謝他的存在和偉大的犧牲精神,馬庫斯他始終相信自己是人而不是機器,就是這種信念才體現出了他的偉大和犧牲的價值。我個人認為在人物方面導演和編劇在這點上做的不是太好,其實在第一部中康納其實只要做好他「 村村通小廣播站」站長的工作就好了,因為後面兩部才是你康納「救世主」做主角的時候,第一部大大的削弱了馬庫斯一號男主角的表演(就是搶戲)兩個人戲份至少一半上下。卡爾為康納父親是影片重點目標人物,只要知道他是誰就好了。我個人比較感興趣的是卡爾身邊的黑人啞巴小女孩這個人物是個亮點,她的異能(也是劇透不能說的秘密看了就知道)導演在後面兩部可以重點發揮一下,我很期待小女孩後面兩部的表現。兩位女性配角表現一般不多說了。
在影片里「天網」機器人方面:T-600,收割者,摩托終結者,水棲機器人,獵殺者,燕尾殲擊機,T-700效果表現好就不用說了,進步的科技時代說明一切。我只是期待後面兩部多出現些新型機器人和還有沒有出現的T-1000,T-X。
我套用電影最後的場景:三架直升飛機飛向日出的太陽「(這是美國電影摜用的電影場景多數在越戰片里出現)這個畫面作為結束語。
倖存的反抗軍說:」任務完成了慶幸的是我們還能活著,明天我們將繼續戰斗。「
」天網「機器人說:「I』ll be back」

總之是從第三部開始,終結者系列已經和卡梅隆導演的前兩部沒有太大關系了,這第四部的關系則更薄弱。但我到不會說第三、四部是爛片,甚至我還挺喜歡第三部,這大概會令所有的終結者死忠鄙視我。由於當初我是抱著看硬科幻的心開始看終結者系列,結果第一二兩部當下社會的故事背景和豐富的感情線讓我非常失望,然而,這也成就了前兩部終結者的經典。很奇怪,我對於終結者系列整個時空穿梭的玩味竟然是從第三部才開始領悟的,而且第三部後半部分開始出現了非常未來感的大量機器人武器,讓我為之一振,我覺得終結者開始硬起來了。於是,第四部乾脆直接把時間放到了2018,除了變形以外能與邁克爾·貝的汽車人相媲美的機器怪獸的出現,和不再與現代社會有任何瓜葛的未來末世完全滿足了我對硬科幻的需求。

時至今日,對於終結者究竟是硬科幻還是軟科幻貌似還有爭論。軟硬科幻的區分可以從三個方面看,第一,故事背景——背景放在人類當代社會的為軟,而完全是人們猜想或推斷中的未來世界的為硬;第二,側重點——著重表現人文、哲學、人類社會、情感等方面的,以故事情節、寓意和人物性格取勝,科技猜想為輔的是軟的,而具有大量科學技術描寫、以科學科技猜想推動情節的為硬;第三,是否有一定的科學根據,科學推斷越嚴謹越硬(有些非常嚴謹的硬科幻會讓人有完全相信其存在其必將發生的地步),反之就越軟。

如果從上面三點來判斷,第一二部無論如何都是屬於軟科幻的,而這一部2018則是扎扎實實的硬科幻。但以上三點並非是絕對分離的,也有硬科幻是放在當下的社會背景,也有好比《WALL·E》這樣完全放在想像中的未來世界的軟科幻,同時也有優秀的硬科幻在表現人文社會方面一點不遜色於軟科幻的。但科幻無論軟硬、無論是小說還是電影,最終都應該是為了表現人性,假如這點薄弱了,它必然是不優秀的,這也是終結者三四部遭人鄙夷的原因。

但我以為二三線導演McG還是拍出了很大片的《終結者2018》,盡管情節發展上有漏洞、表現手法上嘩眾取寵,但在視聽享受和技術特效上還是下了很大的功夫,使之從讓人有一定思考和心理起伏的經典科幻片成功轉型為《變形金剛》式的只需感官可無視故事情節並很好地娛樂了觀眾的商業大片。再退一萬步講,這個片,沖著演員陣容也該走進影院去。貝爾、尤金、HCB、霍華德,以及從這里開始閃耀的沃辛頓!

沒有讓我們失望... 在大家期待已久的時候交出了答卷。
而本地的盛凰影城終於迎來了第一個零點首映的英文原聲拷貝... 我拖著一瘸一拐的腿,和一班電影粉絲,迎接了這一刻的到來....不遺憾 不後悔。

關於鏡頭:
開場不久約翰康納墜機的一個長鏡頭,迫力十足,非常吸引眼球:
從直升機遠處搖入機身,然後不斷穿越環繞,從起飛到墜落的過程一氣呵成,給全片的動作戲開了一個漂亮的好頭;
另外摩托機車終結者從大型機器人收割者腿部滑落並追擊的部分,完全可以媲美黑客帝國2重裝上陣里崔妮蒂帶著鎖匠穿越在高速車流的場景。

無數的爆炸,無數的戰斗鏡頭刺激著我們的腎上腺素...如果你是動作片影迷的話,還等什麼呢? 至於還有什麼驚喜呢?
在這里就不在贅述了 。

在我看來,由薩姆沃辛頓扮演的馬庫斯是這部T4的絕對主角。搶了不少貝爾扮演的康納的風頭,如果不是貝爾這樣很有個性魅力的演員。估計一下子就被比下去了。很難說,沒准過兩年薩姆沃辛頓就會成為新一代的動作巨星接班人。(又是一名來自澳大利亞的個性演員,這幾年在好萊塢充斥著澳大利亞的個性男星)

從一開始,馬庫斯選擇死刑後捐獻屍體,大家就已經赦免了他的罪。之前犯下的罪行,已經由一死來補償了。按照人們的思維邏輯,什麼事都大不過一死,人都已經死了,已經算是贖掉了他今生的罪,無論是怎樣的大是大非。15年後,馬庫斯蘇醒在審判日之後的荒原,他的一舉一動都被觀眾容納和接受。無論和少年凱爾里斯一起抗擊T600,還是救下駕駛戰斗機與飛行器終結者戰斗的女飛行員,總之,就算揭曉了他是一個有人類皮膚,有人類心臟,但骨子裡還是一個機器人。(如果還記得鳥山明《龍珠》里的情節的話,人造人16號就是T800,而人造人 17、18號就是馬庫斯這一類的)指不定就是新型號的終結者等等這一切,從一開始到此時,觀眾都深信獲得新生之後的馬庫斯,絕對是一個值得信任的人。

這個地方就是一個矛盾沖突了。整部終結者電影的系列的絕對主角毋庸置疑是約翰康納,沒有約翰康納一切的故事都不成立,所有的終結者都是圍繞終結約翰康納才誕生的,但是到了系列第4集2018,觀眾從心裡默認了這個馬庫斯也是約翰康納那樣的熱血男兒,盡管是機器人也好。 康納也產生了困惑,眼前的這個絕對是新型號的終結者,絕對是威脅。但是,以前卻從來沒聽說過,它的一舉一動都表明它深信自己是人類(包括眼神),但,它卻實實在在是個機器人。

站在觀眾的立場:馬庫斯是沒問題的,值得信賴的,可以和康納並肩作戰(因為他和凱爾也並肩作戰過)。大家都希望他們能攜手作戰;(如果編劇惡搞的話,沒准又是個終結者版的無間道就麻煩啦)
站在康納的立場:機器人就是威脅,終結者機器人就是天網為了消滅自己而誕生的。眼前的這個新型號類人類機器人絕對是最大的威脅。

所以,當康納的戰友說要肢解掉機器人的時候,大家都為馬庫斯捏了一把汗,而當女飛行員搭救了馬庫斯之後,大家都歡喜雀躍,希望馬庫斯和女飛行員能早日離開這個是非之地。情理上反倒是覺得康納有點是非不分了。

如何信任這個變成機器人的人類呢?
這個是約翰康納作為救世軍的領導人必須面對和突破的問題:信任。
而到最後唯一的希望就是互相信任。其實,康納在看到馬庫斯為了救他幹掉水棲終結者之後,放它走,也是想搏一搏這個變成機器人的人類是否還有人性存在?

有時候生死就在一念之間。

康納在對全世界的救世軍發布消息的時候說了一句話:我們戰鬥了很長時間,我們就像沒有編號的機器,日以繼夜,無法退出。是什麼讓我們區別於機器,心靈的力量...

暫且把這個詬病為主旋律的東西吧:其實到最後導演就是向我們灌輸的這個東西,人性是什麼?是人心的力量嗎?
什麼讓我們願意為彼此犧牲呢?機器是做不到這些事的。

而到最後,馬庫斯第二次完成了自己的救贖。

經典台詞
NO:1 拿槍對著人,要時刻准備扣動扳機...
NO:2 在我們存在之前,我們的戰爭就開始了。
NO:3 如果你聽到這個,你就是反抗軍啦。

如果再加入康納和馬庫斯並肩作戰的鏡頭,這片就變成喋血雙雄啦。

經典歌曲:

1.馬庫斯修好吉普車之後,車載音響播放的歌曲:Alice In Chains 樂隊的 Rooster

2.康納放絆馬索絆倒摩托機車終結者時收錄機里放的歌曲:Guns N' Roses 樂隊的You Could Be Mine

PS:
另外一個值得記住的眼睛:聾啞女星星 ( Star ) 在洛杉磯的廢墟中,第一眼看到這個女孩的時候就想起了《南京!南京》里的小豆子。
無論是裝遞子彈;貼OK綳;還是遞火摺子;乃至最後她遞上炸彈遙控器....(一同觀影的朋友說:她簡直就是叮當貓)
Star 就是這部電影裡面純潔和希望的化身。看她一眼,你就會想起:這就是我們戰斗的目的,我們要讓她這樣的人活下去。這就是未來。

❽ 毀滅的電影劇情

屠致中醫生原是孤兒,由屠靄誠養育成人。致中感恩圖報,娶了靄誠的女兒芝珍,生下女兒瑪麗。然而夫妻並無感情,致中受盡芝珍閑氣,深感委屈。舞女柳鶯無意中於街上碰到致中,心生好感,借看病為名故意親近。多次接觸後,致中亦愛上了她,柳鶯的女兒小玉患病,致中從柳鶯對女兒的關懷之情,發現這風塵女子亦有慈愛的一面,因而想離婚跟柳鶯共同生活,然而靄誠不允。致中的一名逃犯病人在診所死去,致中將自己和他的衣服互換,造成自己汽車意外墮山死亡之假局,然後跟柳鶯同居。柳鶯在舞廳被客人侮辱,致中挺身維護,爭執中遭鏹水毀容。警方因他身上一張家庭照而懷疑他殺人,柳鶯為他討還清白,表明他的原來身份。然而靄誠和芝珍卻不想再與這個身敗名裂,面容已毀的人相認,而致中也不作自辯,走上自我毀滅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