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電影票房突破550億的原因
2017年的全國電影總票房成績讓人眼前一亮。據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為559.1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3.45%,城市院線觀影人次為16.2億,比上年13.72億增長18.08%。某種意義上來說,2017年的中國電影發展態勢步入理性軌道。
② 2017年中國電影票房同比增長了嗎
據報道,2017年全國電影總票房達559.1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3.45%,城市院線觀影人次為16.2億,比上年13.72億增長18.08%,電影產業發展態勢良好。
2017年,「電影質量促進年」取得實質性成果。以迎接黨的十九大和紀念建軍90周年為契機,一批優秀獻禮影片取得了可喜突破,樹立了主旋律影片創作的新標桿。多題材、多類型、多樣化的創作格局更加鞏固,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全年共有13部國產影片票房超過5億元,6部國產影片票房超過10億元,影片《戰狼Ⅱ》以56.83億元票房和1.6億觀影人次創造了多項市場紀錄,成為國產電影的突出亮點。中國電影新力量不斷成長壯大。
③ 2017年中國電影票房達到了多少億
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12月31日晚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為559.11億元,同比增長13.45%;國產電影票房301.04億元,占票房總額的53.84%;票房過億元影片92部,其中國產電影51部;城市院線觀影人次16.2億,同比增長18.08%。
電影局負責人稱,2017年,電影產業促進法順利實施,「放管服」改革為市場帶來更多活力;我國作為世界第二大電影市場的地位更加鞏固,成為全球電影市場增長的主引擎;「電影市場規范年」活動深入開展,為產業健康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電影走出去」呈現出新的亮點和特徵,我國已與20個國家簽署了電影合拍協議,金磚國家電影節等活動順利舉辦,為推動中外人文交流積累了重要經驗。
④ 2017年全國電影總票房達多少元
1月1日報道,來自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電影總票房達559.1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3.45%,城市院線觀影人次為16.2億,比上年13.72億增長18.08%,電影產業發展態勢良好。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產業促進法》順利實施,「放管服」改革為市場帶來更多活力。我國作為世界第二大電影市場的地位更加鞏固,成為全球電影市場增長的主引擎。「電影市場規范年」活動深入開展,為產業健康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電影走出去」呈現出新的亮點和特徵,已與20個國家簽署了電影合拍協議,金磚國家電影節等活動順利舉辦,為推動中外人文交流積累了重要經驗。
⑤ 2017年中國電影票房達到559億元了嗎
據報道,來自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電影總票房達559.1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3.45%,城市院線觀影人次為16.2億,比上年13.72億增長18.08%,電影產業發展態勢良好。
隨著「電影走出去」呈現出新的亮點和特徵,已與20個國家簽署了電影合拍協議,金磚國家電影節等活動順利舉辦,為推動中外人文交流積累了重要經驗。
⑥ 2017暑期檔全國影院票房有多少
據報道,為期3個月的暑期檔正式落下帷幕,廣電總局電影局提供的初步統計數據顯示,今年暑期檔全國城市影院票房163.35億元;觀影人次4.74億,比去年3.74億增長26.7%。
此外,《戰狼2》上映首日便有數據顯示:一線城市的票房在5000多萬元徘徊的時候,二線城市的票房已經達到了1.1億元,三四線城市票房加起來也超過了1億元,今年暑期檔二、三、四線城市觀眾的票房貢獻率頗為引人注目。
希望中國電影事業可以快速茁壯的發展下去!
⑦ 春節檔有影院日入百萬元煤老闆怎麼評價
2018年國內電影市場開門紅,春節檔(2月15日至2月21日)期間,電影票房總收入49.18億元,同比增長43.47%。大年初一當日票房收入12.65億元,更是刷新國內單日票房紀錄。
今年春節檔各大片表現不俗,2月16日,《證券日報》記者走進山西省某影城,等候區內人頭攢動,比廟會還熱鬧。該影城的售票員告訴記者,春節期間電影院場場爆滿,觀眾必須提前買票,「如果現在買票,只能買2個小時以後的場次了。」
火爆的場景直接表現在數據上,根據淘票票專業版APP數據統計,截止到2017年2月21日20時,春節檔6天時間里,電影票房累積收入達到49.18億元,與去年同期34.28億元相比,增長了43.47%
按照票房排名來看,春節檔前三名的《唐人街探案2》票房收入18.41億元,《捉妖記2》票房收入16.86億元,《紅海行動》票房收入11.52億元。緊隨其後的《西遊記女兒國》、《熊出沒之變形記》分別收獲6.1億元和4.14億元。
這個結果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一位不願具名的分析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最初業內預測,《捉妖記2》最有希望獲春節檔票房冠軍,但從檔期後幾日的票房走勢來看,《唐人街探案2》和《紅海行動》都有逆襲之勢,其中《唐人街探案2》的總票房還反超了《捉妖記2》,歸其原因是口碑在起作用。
「以前一部電影從上映到口碑發酵,大約需要一周的時間,而從2017年開始,口碑發酵的時間明顯變短,現在電影上映當日,就能精確分析出評價趨勢和未來預判了。一方面,體現出中國觀眾選片越來越理性,口碑正在逐漸成為爆款的決定性因素;另一方面,互聯網宣發的助推,加速觀眾明確選擇,同時幫助影院精準分析上座率走勢。」上述分析師進一步表示。
從豆瓣評分來看,截止到2月21日,《捉妖記2》、《唐人街探案2》和《紅海行動》的評分分別為5.2分、7.2分、8.5分。顯而易見,在票房前三名中,《捉妖記2》口碑墊底。
103家公司分食票房盛宴
電影的背後是資本博弈。知名文化科技領域投資人曹海濤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合投成為中國電影主流方向,「一方面,由於優質影片稀缺,所以熱門黑馬備受追崇,一部影片背後往往能有幾十家公司排隊談合作;另一方面,由於當下電影競爭激烈,投入多風險大,所以各大公司傾向於合夥投資,分攤風險」。
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2018年整個春節檔期間,共有103家公司參與製片、出品發行環節,其中不乏上市公司。例如,《唐人街探案2》由萬達影視主控,萬達電影也參與其中;《熊出沒之變形記》則由光線傳媒旗下彩條屋主控;而《紅海行動》是博納影業的主打作品,該公司於2017年遞交了IPO申請書;雖然華誼兄弟聯合出品的顧長衛導演作品《遇見你真好》因故改期,但是華誼兄弟旗下公司華影天下還參與了《西遊記之女兒國》的聯合發行工作。可以說,今年春節檔背後的操盤方仍然是傳統的五大民營電影公司(業內統稱「五大」),除了樂視影業外,其餘幾大公司均為春節檔競爭主導力量。
另一方面,曾飽受質疑的互聯網影業公司,開始探索出影視行業的生存空間。《證券日報》記者發現,在總量不斷攀升的背景下,中國影視行業的互聯網基因越發凸顯,除了淘票票和貓眼這樣的「老面孔」外,騰訊影業、企鵝影業、優酷電影、小米影業、五八同城影業、網路等傳統互聯網公司,紛紛成為春節檔影視團隊的一員。
2015年前後,影視行業風頭正勁,互聯網巨頭先後加碼,表態成立影視公司,然而在接下來的幾年中,帶著科技基因的影視公司並未見大的突破,這與IT行業以速度見長的特點形成鮮明對比。而傳統影視公司未來是否將為BAT打工的問題,在業內始終存在爭議。上述分析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的互聯網影業與傳統影業一度陷入對立的狀態,說白了就是誰也看不上誰。經過過去幾年的摸索,逐漸形成雙方相互支撐的默契狀態。不過,必須強調,當下的關系是建立在互聯網影業仍缺乏專業能力的背景下的,因此雙方和諧共處不會是常態,如果互聯網影業的製作團隊羽翼豐滿,雙方局勢地位可能再度失衡。」
說明做電影能賺錢。
⑧ 台灣2017年外國電影票房
外國票房還是很高的。
2017年台灣票房前十名中《速度與激情8》以6.508億新台幣的票房收入奪得榜首,票房遙遙領先其他影片,觀影人次267萬次。《王牌特工2:黃金圈》3.335億新台幣,觀影人次140萬次,排名第二。《神奇女俠》2017年票房收入3.332億新台幣,觀影人次141萬次,排在年度電影第三位。其餘上榜電影有:雷神3:諸神黃昏——3.139億(132萬次),蜘蛛俠:英雄歸來——2.953億(125萬次),新木乃伊——2.867億(120萬次),金剛:骷髏島——2.566億(108萬次),美女與野獸——2.513億(108萬次),生化危機:終章——2.478億(101萬次),正義聯盟——2.452億(101萬次)。
海外電影在台灣還是很受歡迎的。
⑨ 2017年中國單月最大票房是那部電影
2017年全國電影 總票房達559億元
2017年中國單月最大票房是那部電影
當然是《戰狼2》
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12月31日晚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為559.11億元,同比增長13.45%;國產電影票房301.04億元,占票房總額的53.84%;票房過億元影片92部,其中國產電影51部;城市院線觀影人次16.2億,同比增長18.08%。
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生產電影故事片798部、動畫電影32部、科教電影68部、紀錄電影44部、特種電影28部,總計970部;國產電影海外票房和銷售收入42.53億元,同比增長11.19%;全國新增銀幕9597塊,銀幕總數已達到50776塊。
據介紹,全年共有13部國產影片票房超過5億元,6部國產影片票房超過10億元;影片《戰狼2》以56.83億元票房和1.6億觀影人次創造了多項市場紀錄,成為國產電影的突出亮點,中國電影(15.250, -0.12, -0.78%)新力量不斷成長壯大。
數據對比 觀影人次同比增長18.08%
截至2017年12月31日的統計數據,國內總票房已達559億元。2017年的電影票房最終實現了高位收官。經歷了2014—2015年票房的高速上揚,也經歷了2016年票房增速僅為4%的「冷靜期」,2017年的增幅,讓不少業內人士認為中國電影市場將步向穩健。
票房的欣欣向榮當然值得高興,但2017年統計演算法的變更不能忽視。從2017年開始,網路購票時產生的電商服務費被統計在票房中,每張票大概3元至5元不等。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12月23日,全年包含服務費的綜合票房為537.7億元,分賬票房為504.47億,也就是說全年的電商服務費已超33億元,這幾乎等同於淡季一個月的票房進賬了,比如2017年11月票房僅有27億元。
相比票房總量,觀影人次上的回暖更值得關注。2017年觀影人次達到了16.2億,同比增長了18.08%。影院方面,由於中西部和三四線城市影院建設持續增長,讓全國影院數達到了9169家,銀幕數達到了50776塊,穩坐全球第一大市場。這一核心數據證明,中國影市增長的根基較為牢固,內容製作和觀眾熱情雙雙提升。由此衍生出的高增速,才有絕對的含金量。
貢獻主力
國產片收入占總票房54%
從整體上看,2017年國產片還是票房主力軍,376部國產片貢獻約54%的票房,98部進口片貢獻約46%的票房。票房前十的影片中,國產片佔4席,進口片則有6席,不過可喜的是,前五名有四部是國產片,分別是《戰狼2》(56.8億元)、《羞羞的鐵拳》(22億元)、《功夫瑜伽》(17.5億元)和《西遊伏妖篇》(16.6億元)。票房前十影片總票房為203億元,占年度總和近四成。
大片勢頭雖猛,但縱觀近三年,國內前十名影片總票房佔比一直維持在30%以上;北美市場前十名電影票房佔比一直維持在25%到35%之間。
有業內人士指出,從整體來看,年度票房的金字塔結構是良性市場規律的表現,較少影片貢獻主力票房,能帶動整個社會對電影行業關注。也有觀察人士表達了擔憂,中國電影市場過於一直處在「二八定律」之中,即20%的大片支撐80%的票房成績,「未來中國電影要想取得長遠發展,必須支持『八二定律』,支持並推動優質中小成本電影成為票房中堅。」
2017年3月實施的我國首部《電影產業促進法》,對國產片和進口片播放佔比有了更加明確的規定,但在國產片和進口片的票房佔比上,進口片的單片票房是國產片的3.7倍。比起2016年同期的3倍,差距更加明顯。2017年98部進口片中,64部批片貢獻了26%的票房,單片平均票房過億元。
從進口片的表現來看,除了大IP扎堆外,優質口碑的進口批片成為了國內影市的「香餑餑」,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明顯高於2016年。尤其是《摔跤吧!爸爸》通過其過硬口碑支撐票房逆襲,最終落定12.91億元票房,體現出非好萊塢大片強勁的市場號召力。不過,下半年進口批片的扎堆上映又體現出影市的盲目跟風。
有業內人士分析,進口片紅利的增強,無疑對於中小成本國產片的製作積極性有一定的打擊。對於帶有實驗性質的中小成本國產片來說,面臨的市場挑戰將更大。
觀眾變化
小眾電影成逆襲黑馬
曾幾何時,業內曾抱怨,某些「垃圾」電影有為數眾多的擁躉,可一些優質卻缺乏話題效應的影片被院線冷落,觀眾寥寥。讓人欣慰的是,《二十二》等小眾題材的紀錄電影,均票房口碑雙豐收。縱觀上述影片,其成功秘訣多離不開口碑效應。圈內人和廣大觀眾在豆瓣等社交平台不遺餘力地給予好評,倒逼院線增加排片,進而使得這些在前期不太被看好的影片在市場中逆襲成為「黑馬」。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高價版權改編的作品卻票房折戟,再次證明了曾經「大IP+小鮮肉=高票房」的公式不再無條件成立,也反映出觀眾不再願為質量不高的作品買單。對此,業內人士的態度也有著明顯的轉變:從當初的趨之若鶩,到後來的聞之色變,對於IP的開發,業界開始回歸理性,且積極找尋更為科學的開發方法。
國內觀眾對於影片審美喜好的變化,還能從進口影片得以證明:《速度與激情8》《蜘蛛俠:英雄歸來》等模式化嚴重、創新能力不足的好萊塢「爆米花電影」,在中國都不復當年勇,反倒是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西班牙電影《看不見的客人》以及泰國的《天才槍手》,都在中國取得令人驚喜的票房成績。某媒體近日關於「8分以下影片首日票房和非首日票房對比」的調查顯示,2017年,8分以下影片票房後續增長乏力,口碑對影片開畫後的票房走勢影響非常明顯。這也足以提醒創作者——不要低估觀眾的欣賞能力。
盡管《二十二》等電影的票房成績,在動作、喜劇電影霸屏的市場中顯得十分渺小,但讓我們看到了口碑引領的觀影熱潮,看到了成熟觀眾提供的成長環境,這股力量不僅體現在票房上,更體現在中國電影市場上。
相關新聞
元旦檔累計票房11.9億
根據初步統計,元旦大盤報收3.69億;《前任3:再見前任》1.25億,累計4.19億;《妖鈴鈴》5050萬,累計3.01億;《二代妖精》3740萬,累計2.06億;《解憂雜貨店》3240萬,累計1.84億;《妖貓傳》2120萬,累計4.89億。
元旦假期最後一天大盤環比回落27%,全國市場在元旦小長假三天累計收入11.9億,較2017年同期暴漲80%,創下歷史最強元旦檔。
《前任3:再見前任》環比僅跌4.5%,跌幅遠低於另幾部國產電影,累計綜合票房已破4億,超過兩部前作最終票房之和。
《妖鈴鈴》和《二代妖精》累計綜合票房也分別跨過3億和2億。
減小字體
⑩ 2017年全國電影票房增至了559億元嗎
據報道,2017年國內電影市場明顯回暖,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布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為559.11億元,同比增長13.45%,較2016年3%的票房增速大幅提速。
2017年,國產電影票房表現較為出色。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數據顯示,去年我國國產電影票房301.04億元,占票房總額的53.84%;票房過億元影片92部,其中國產電影51部;13部國產影片票房超過5億元,6部國產影片票房超過10億元。
希望中國影視行業可以快速發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