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影評 » 邵氏電影變臉在線觀看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邵氏電影變臉在線觀看

發布時間: 2022-05-26 08:51:41

⑴ 邵氏公司都拍過哪些電影

☆邵氏電影全記錄 1. 醉馬騮 (2003) 邵氏黃梅戲代表作《江山美人》 2. 馬永貞 (1997) 3. 變臉 (1996) 4. 沒有老公的日子 (1995) 無味神探(1995) 珠光寶氣(1994) 5. 神勇雙妹嘜 (1989) 6. 法中情 (1988) 7. 今夜星光燦爛 (1988) 8. 七小福 (1988) 9. 教頭發威 (1985) 10. 山東狂人 (1985) 11. 非法移民 (1985) 12. 霹靂十傑 (1985) 13. 江湖了斷 (1985) 14. 尖東梟雄 (1985) 15. 弟子也瘋狂 (1985) 16. 女人心 (1985) 17. 錯體人 (1985) 18. 偷情四響炮 (1985) 19. 鬼馬飛人 (1985) 20. 皇家大賊 (1985) 21. 現代豪放女 (1985) 22. 替槍老豆 (1985) 23. 花街時代 (1985) 24. 城市之光 (1984) 25. 布衣神相 (1984) 26. 南斗官三斗北少爺 (1984) 中國武俠片開山之作《大醉俠》 27. 我愛羅蘭度 (1984) 28. 五郎八卦棍 (1984) 29. 錦衣衛 (1984) 30. 望子成蟲 (1984) 31. 癲鳳狂龍 (1984) 32. 奸人鬼 (1984) 33. 唐朝豪放女 (1984) 34. 連體 (1984) 35. 大鱷群雌 (1984) 36. 魔殿屠龍 (1984) 37. 窺情 (1984) 38. 新飛狐外傳 (1984) 39. 三十處男 (1984) 40. 我為你狂 (1984) 41.走火炮 (1984) 42. 風流冤鬼 (1984) 43. 男女方程式 (1984) 44. 愛奴新傳 (1984) 45. 清宮啟示錄 (1983) 46. 水晶人 (1983) 47. 鹿鼎記 (1983) 48. 天蠶變 (1983) 49. 種鬼 (1983) 50. 妖魂(1983) 50. 男與女 (1983) 51. 三闖少林 (1983) 52. 毀滅號地車 (1983) 陽剛電影代表作《獨臂刀》 53. 大俠沈勝衣 (1983) 54. 掌門人 (1983) 55. 封神劫 (1983) 56. 皇帝保重 (1983) 57. 暗渠 (1983) 58. 少林傳人 (1983) 59. 樑上君子 (1983) 60. 滿天神佛 (1983) 61. 日劫 (1983) 62.楊過與小龍女 (1983) 63. 星際鈍胎 (1983) 64.卒仔抽車 (1982) 65. 三十年細說從頭 (1982) 66. 神經大俠 (1982) 67. 邪完再邪 (1982) 68. 鬼畫符 (1982) 69. 城寨出來者 (1982) 70. 御貓三戲錦毛鼠 (1982) 71. 搏盡 (1982) 72. 小子有種 (1982) 73. 人皮燈籠 (1982) 74. 十八般武藝 (1982) 75. 大旗英雄傳 (1982) 76. 魔界 (1982) 77. 如來神掌 (1982) 78. 2.5 cm (1982) 宮廷歷史片代表作《傾國傾城》 79. 追男仔 (1982) 80. 神鵰俠侶 (1982) 81. 神通術與小霸王 (1982) 82. 檸檬可樂 (1982) 83. 追女三十六房 (1982) 84. 幫規 (1982) 85. 楚留香之幽靈山莊 (1982) 86. 浣花洗劍 (1982) 87. 廣東靚仔玉 (1982) 88. 八十二家房客 (1982) 89. 邪咒 (1982) 90. 青春1000日 (1982) 91. 乾隆皇君臣鬥智 (1982) 92. 獵魔者 (1982) 93. 沖宵樓 (1982) 94. 賊王之王 (1982) 95. 五遁忍術 (1982) 96. 俠客行 (1982) 97. 鬼域 (1981) 98. 叻女正傳 (1981) 99. 南北獅王 (1981) 100. 千王斗千霸 (1981) 這里發不出來這么多 片子的名字 總數有722部 http://ke..com/view/124639.htm#6

⑵ 魏名倫《變臉》簡介

魏明倫《變臉》內容與所獲榮譽

內容簡介:

水上漂身懷「變臉」絕技,隻身駕舟,浪跡江湖。觀音會上,結識「活觀音」男旦梁素蘭,又從人販子手中買下狗娃,爺孫倆相依為命,其樂融融。

後來,水上漂發現狗娃原來是個假小子,大失所望,又不忍心趕走,便將她改作小幫工,暫時留在身邊。

狗娃生性好奇,偷看「老闆」變臉秘密,釀成大禍,不得己跳船逃走。川江某城,梁素蘭主演《捨身岩》,玩友師長率部捧場,戲園內外人聲鼎沸,十分鬧熱,人販子從人群中「請」走高家孫少爺天賜,又抓回狗娃嚴加看守。狗娃卻身背天賜逃出虎口,暗中送給水上漂認作孫兒,惹出一樁綁票案,給水上漂帶來殺身之禍……。

所獲榮譽:

1995年3月應電影導演吳天明特邀寫作電影文學劇本《變臉》,由香港邵氏電影公司與北京青年電影製片廠合拍。

1996年12月電影《變臉》頻傳捷報。榮獲金雞獎、華表獎、珠海國際電影節最佳故事片獎;以及美國、法國、德國、加拿大、比利時、土耳其、印度、日本、新加坡、俄羅斯等國際電影節共計二十項獎勵。

1997年10月將本人擔任編劇的電影文學劇本《變臉》改為川劇,由四川省川劇院在第四屆中國藝術節獻演,被譽為成熟之作。

1998年5月底川劇《變臉》參加上海國際藝術節演出。

1998年6月魏氏三部劇作《變臉》《中國公主杜蘭朵》《潘金蓮》半月之內同在香港上演,成為香港演劇史上罕見之事。

1998年7月川劇《變臉》獲文化部「文華」編劇獎。
相關作品:《變臉》字詞注音釋義與段落層次

⑶ 變臉的內容簡介:

水上漂身懷「變臉」絕技,隻身駕舟,浪跡江湖。觀音會上,結識「活觀音」男旦梁素蘭,又從人販子手中買下狗娃,爺孫倆相依為命,其樂融融。
後來,水上漂發現狗娃原來是個假小子,大失所望,又不忍心趕走,便將她改作小幫工,暫時留在身邊。
狗娃生性好奇,偷看「老闆」變臉秘密,釀成大禍,不得己跳船逃走。川江某城,梁素蘭主演《捨身岩》,玩友師長率部捧場,戲園內外人聲鼎沸,十分鬧熱,人販子從人群中「請」走高家孫少爺天賜,又抓回狗娃嚴加看守。狗娃卻身背天賜逃出虎口,暗中送給水上漂認作孫兒,惹出一樁綁票案,給水上漂帶來殺身之禍。但是後來狗娃在 「活觀音」的幫助下將水上漂救下。此時水上漂已奄奄一息,臨死前將變臉藝術傳給狗娃。
所獲榮譽:1995年3月應電影導演吳天明特邀寫作電影文學劇本《變臉》,由香港邵氏電影公司與北京青年電影製片廠合拍。1996年12月電影《變臉》頻傳捷報。榮獲金雞獎、華表獎、珠海國際電影節最佳故事片獎;以及美國、法國、德國、加拿大、比利時、土耳其、印度、日本、新加坡、俄羅斯等國際電影節共計二十項獎勵。1997年10月將本人擔任編劇的電影文學劇本《變臉》改為川劇,由四川省川劇院在第四屆中國藝術節獻演,被譽為成熟之作。1998年5月底川劇《變臉》參加上海國際藝術節演出。1998年6月魏氏三部劇作《變臉》《中國公主杜蘭朵》《潘金蓮》半月之內同在香港上演,成為香港演劇史上罕見之事。1998年7月川劇《變臉》獲文化部「文華」編劇獎。
相關作品:《變臉》字詞注音釋義與段落層次

⑷ 邵氏電影

1958年,邵氏兄弟電影公司在香港成立,此後30年間,邵氏電影漸漸長成華語影壇的一支奇葩,無論什麼時候,提起華語電影,絕對繞不過去的話題就是邵氏電影。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是邵氏電影的黃金期,它在香港影壇處於霸主地位,無人能出其右。要緊的是,它的影響力絕不僅僅局限在香港這個彈丸之地,邵氏電影的影迷群遍及東南亞一帶的華人社區。

[b]昔日輝煌{/b]

邵氏的歷史,其實是脈絡清晰的:50年代末期到60年代中期,是邵氏的創業期,代表人物是李翰祥,他的黃梅派影片成為邵氏的主打類型;60年代中期往後,在張徹的極力倡導下,邵氏把武俠片帶入了輝煌期,其中,又分成兩個支派,一個是張徹力主的新武俠電影;另一個則是楚原,他擅長和古龍合作拍攝那些超現實主義的武俠作品。可惜的是,李翰祥、張徹已經分別於1996年和2002年離我們而去了。

不過,上面說的還只是狹義中的邵氏電影,要說邵氏最早的歷史,其實可以追溯到邵家兄弟1925年在上海成立天一製片廠拍片的時候。

邵氏在80年代中期停止影片的製作,邵氏的光環開始層層隱去,當然,誰也不會否認,邵氏電影是影迷心底一塊永遠割捨不掉的珍藏,我們期待著它再回來,或者僅僅是老片的修復重新上映,或者是邵氏風格在新時代的發展創新,總之是在等待它再次散射耀眼的光芒。———編者按

李翰祥

黃梅派電影

在邵氏電影中,中國古裝片一直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李翰祥則是拍攝古裝風月片的高手。李翰祥在邵氏的創業階段進入公司,當時他力主拍攝黃梅調電影,選用林黛擔任主演拍攝出影片《貂蟬》,影片於1958年上映,隨即打破了國語片在香港的票房紀錄。這一成功,讓邵氏的老闆堅定了對李翰祥的信心,在公司的鼓勵下,李翰祥隨後拍出了《江山美人》,此片在第六屆亞洲影展上拿到最佳影片的大獎,李翰祥的黃梅派電影漸漸成為邵氏出品的影片中的一大支。

60年代中之前,黃梅派都是邵氏電影的主流,李翰祥更是當時邵氏的皇牌導演。黃梅派影片的故事大多取材於民間故事,深受東南亞那些身在異鄉的華人喜愛。

張徹 胡金銓

新派武俠電影

與李翰祥的風格不同,胡金銓和張徹則以拍攝武俠片聞名,他們的風格被人定義為新派武俠電影,確定這一派的開山之作是胡金銓1966年所拍的《大醉俠》,次年,張徹的《獨臂刀》上映,成為第一部票房超過百萬的影片,張徹「百萬導演」的名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
在張徹的電影中,男性演員才真正贏得了主角的地位。之前的黃梅派作品,男性演員在其中更多地只是起到一個陪襯的作用,張徹則不同,在他的影片中,男主角大多是性格剛烈的俠客,他們個性獨立,有自己的一套為人處事的標准,他們最看重的是男人間的情義,兒女情長卻往往退居二線,成為影片主線的一個陪襯。

胡金銓與張徹同屬於一個時期的導演,同樣是新派武俠片的開山鼻祖級別的人物,不過,他和張徹還是有些不同,胡金銓更強調動作在畫面上的美感,不像張徹那樣追求殘酷美和動作的利索和真實,而且,胡金銓塑造的人物不像張徹的人物那麼強硬,性格大多比較含蓄。

超現實詭異武俠片

同樣是武俠影片,楚原的風格與胡金銓和張徹的都不同,相比之下,胡金銓和張徹更現實一些,楚原則屬於超現實主義,這和他拍攝的影片多以古龍的小說為藍本有關,他的《流星蝴蝶劍》《天涯明月刀》都是這類超現實武俠片的代表作。這類影片中的人物性格大多風流倜儻、放盪不羈、他們浪跡天涯,時不時還會出現一些不大合乎情理的情節,這也正是古龍小說的特點了。

經常在楚原的影片中出現的演員是狄龍,當年,人們習慣地把楚原、古龍和狄龍三人稱為鐵三角。

【邵氏文武女頭牌】
文:林黛
這個四屆亞洲影後,在30歲的年紀上自行結束了生命,留住了輝煌也帶給了影迷無限的唏噓感慨。她出生於1934年,廣西人,15歲的時候到香港定居,16歲開始進入演藝圈。她在邵氏期間拍攝的《貂禪》《千嬌百媚》《不了情》都為她帶來的影後的殊榮(她另外一次當影後是因為在電懋拍的《金蓮花》)。1964年,她為情自殺身亡,留下《藍與黑》和《寶蓮燈》兩部未完的作品。她的古裝扮相特別嫵媚,是邵氏風月片盛行時期的頭牌女星。

武:鄭佩佩
與林黛不同的是,鄭佩佩是邵氏的武俠女星,她在邵氏一共拍了23部電影,不算太多,但因為幾乎部部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所以讓人感覺她把所有的精力和時間都奉獻給了邵氏。她剛剛出道的時候,接拍了胡金銓導演的《大醉俠》,由此而以「俠女」之稱聞名。1970年,她息影和丈夫一起到美國生活。當李安拍攝《卧虎藏龍》的時候,身手依舊了得的鄭佩佩就成了其中的「碧眼狐狸」。現在,她正在籌拍《大醉俠》的續集。她現在有3個女兒1個兒子,大女兒原麗淇目前正在娛樂圈發展,她希望在《大醉俠》的續集中,原麗淇和她的三女兒原子鏸能和她一起合作。

【他們來自邵氏】
吳思遠
吳思遠當年是從邵氏南國編導組培訓出來的,在他的身上難免帶上邵氏的影子。
吳思遠素有「香港影壇教父」的稱號,他1944年出生於上海,1966年加入邵氏兄弟有限公司南國實驗劇團編導科學習,畢業後留在邵氏公司工作,在場記、副導演這些崗位上都工作過。在離開邵氏之後,他並沒有忘記邵氏功夫片的精髓,他後來創辦自己的思遠影片公司,繼續導演《羅馬大綁票》、《香港小教父》等功夫片。現在,吳思遠除了自己做導演,還發揮自己的社會威望,為整個香港電影的工作大環境而奔走。

吳宇森
像吳思遠一樣,吳宇森也是從南國實驗劇團編導科畢業的,他是張徹的得意門生,張徹在臨死前非常希望能見吳宇森一面,只可惜吳宇森最終都沒能趕得上。
1946年,吳宇森出生於廣東省,4歲時遷往香港居住。他25歲起在邵氏兄弟電影公司以助理導演的身份開始拍片。不過,他在邵氏的時間並不長,後來陸續加入了嘉禾和新藝城公司。《英雄本色》、《喋血雙雄》、《縱橫四海》、《喋血街頭》、《英雄本色Ⅱ》、《辣手神探》等影片都是他的代表作。
吳宇森向好萊塢進軍之後,執導了《終極標靶》、《斷箭》、《變臉》、《風語者》,把東方的動作片風格帶到好萊塢。
重放異彩

邵氏電影於80年代停止製作影片,其電影城也轉到電視台下用作拍攝電視劇集之用,邵氏漸漸在華人的電影圈中隱去了昔日的鋒芒,但無論如何,沒有人懷疑邵氏電影是華人影壇的一塊瑰寶。

1999年,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傳來,馬來西亞的Usaha Tegas Sdn Bhd財團購買了邵氏760多套電影的版權,隨後在藉助邵氏資源豐富的片庫在香港設立了天映娛樂公司。天映娛樂成立3年來,一直致力於恢復邵氏電影昔日的光彩,先是花巨資通過數碼技術修復了電影的舊底片;接著是把這些修復過的作品推向市場,讓人們再次看到邵氏的光輝歲月;明年,邵氏與中國星合資近10億港元的將軍澳影城將會竣工,到了那個時候,邵氏會重新簽藝員投拍新片。

天映娛樂大打邵氏牌

根據記者的調查了解,天映娛樂分為四大部分:邵氏片庫、天映頻道、天映製作和天映娛樂音像。在這四大板塊中,有三大板塊和邵氏電影有著密切聯系。
首先自然是邵氏片庫這個部分。這個片庫的資源就來自1999年被馬來西亞財團收購的760套邵氏電影的版權。這些影片被收購之後,天映娛樂投入了大量資金來恢復這些影片的影像。此片庫為天映娛樂提供了強大的內容支持。天映娛樂的中國首席代表汪之雄先生向記者介紹說:「我們現在所擁有的這些電影,有很大一部分是沒有公映過的,有些雖然公映過,但卻沒有電視台取得它們在電視網路上的播放權,對邵氏這些經典的作品,我們一定會很好地加以利用,對於其中的一部分,我們可能會以35毫米膠片讓它們重現銀幕,其他的我們也會通過家庭影視產品、收費電視等平台推出,以饗邵氏影迷。」

此外,天映頻道和天映娛樂音像也和邵氏電影有著很深的淵源。天映頻道是一個收費電影頻道,現在,在這個頻道中播放的影片絕大部分都直接來源於邵氏片庫。天映娛樂音像現在主攻的方向同樣也是邵氏電影,汪之雄先生說:「我們將通過VCD、DVD和錄像帶的形式在市場上發行邵氏電影,我們現在一共有760套邵氏的作品,計劃中是每月推出10到20套,預計到2007年,我們手上所有的影片就全部發完了。」

經修復 影片煥然一新

經過歲月的洗禮,邵氏電影在底片上已經漸漸模糊,對天映娛樂來說,他們在成立之後最主要的工作就是修復這些褪色的底片。據說,天映娛樂用了最先進的數碼器材和技術來修復這些邵氏老片,具體的工作包括色彩調校、清除污跡、修補破損和刮痕等等。

那麼,經過修復的邵氏電影的效果怎麼樣呢,鄭佩佩對修復之後的影片效果的評價非常高,她說過去想看自己的電影,只能買到那些槍碟版的錄像帶,畫面極其模糊,有很多畫面還不完整,但現在好了,她在看到經過修復的《大醉俠》之後興奮地說:「修復過的版本,就跟新的一樣,連衣服上的顏色都看得很真切,說真的,如果不是看到這個修復過的版本,我已經不記得自己當年穿得是什麼顏色的衣服了。」原來,邵氏那時拍的已經是彩色電影了,而不像我們想像中都是黑白的作品。

東南亞觀眾先有眼福

這樣一來,電影迷們就有兩個渠道可以欣賞到邵氏的經典影片,一個是收看天映頻道,一個是看音像製品。

天映頻道從今年3月開始已經在東南亞地區啟播,新加坡、汶萊、馬來西亞、印尼國家的觀眾都能收看到這個頻道。據說,邵氏老牌演員鄭佩佩還會在這個頻道主持一個《邵氏大牌檔》的訪談節目,她的工作就是訪問一些曾經在邵氏工作的人,包括導演、演員和幕後工作人員,她已經訪問過的人有凌波、金漢、蔡瀾等,因為鄭佩佩本人曾經是邵氏的紅人,所以她做起這樣的采訪會相對就比較容易,盡管如此,她也透露出一點做這檔節目的難處,「因為過去了太長時間,有一些人已經不大願意再出來了露面了。」不過,鄭佩佩說她不會太勉強老同事,她也只是盡量去多訪問一些人物,節目本身並沒有硬性規定一定要訪問多少人,能做多少期「一切都看緣分了」,鄭佩佩說。

據汪之雄先生透露,他們已經向中國廣電總局申請天映頻道在內地落地,但結果還沒有出來,「截至9月份,今年內在內地落戶的頻道申請已經停止,我們已經遞交了申請,但我們現在正在等廣電總局的批復,還不知道結果怎麼樣。」

內地觀眾看碟解饞

雖然內地觀眾暫時還沒有機會在電視上看到邵氏電影,但是卻能通過音像製品來彌補這個缺憾。記者從廣州鴻翔音像製作有限公司處獲悉,天映娛樂已經與該公司達成了協議,鴻翔公司負責以DVD和VCD的形式在中國內地獨家發行邵氏影片。

因為邵氏片庫的儲量極為豐富,不可能一下子把所有的影片同時推出,到底先出什麼,後出什麼,這其中又有什麼樣的選擇標准呢?對此,汪之雄先生表示:「內地地區的第一批音像製品已經在7月份投放市場,第二批的正在申請當中,基本上我們選片的標准就是每次選一些武打片再選一些言情片,邵氏的電影很多,有好有壞,我們會先發行好的影片。」

我們知道,邵氏電影出有很多傑出的導演,他們的影片都自成一個風格,而且在邵氏發展的不同時期里,邵氏也形成了自己主打的幾個風格,比如說黃梅派、新武俠派等等。不知道天映娛樂會不會按照這些導演和派別進行歸類而推出音像製品呢,汪之雄回答:「我們暫時還沒有這個想法,到目前為止,我們只推出了100部左右,等到超過150部之後,我們可能會考慮用這種方式。」

【檔案資料】羅烈邵氏電影大全!!!
電影名稱;首映時間;角色名字:

01:《萬花迎春》(1964,02,12)客串舞廳客人
02:《蝴蝶杯》(1965,03,10)石將軍
03:《江湖奇俠》(1965,10,01)杜庄
04:《鴛鴦劍俠》(1965,12,22)杜庄
05:《邊城三俠》(1966,11,09)燕子青
06:《琴俠恩仇》(1967,04,21)杜英
07:《神劍震江湖》(1967,05,09)鄭坤元
08:《儒俠》(1967,09,14)李宗義
09:《七俠五義》(1967,12,05)花蝴蝶花沖
10:《金燕子》(1968,04,04)韓濤
11:《大盜歌王》(1969,02,14)王國繼
12:《十二金錢鏢》(1969,03,13)喬茂
13:《毒龍潭》(1969,03,27)虞江
14:《飛刀手》(1969,06,18)楊青
15:《鐵手無情》(1969,07,01)鐵無情
16:《五虎屠龍》(1970,03,26)高俠
17:《江湖三女俠》(1970,08,05)朱天翔
18:《餓狼谷》(1970,10,06)游如龍
19:《龍虎鬥》(1970,11,27)北島
20:《鍾馗娘子》(1971,01,22)常春
21:《來如風》(1971,08,25)來如風(雷風)
22:《血灑天牢》(1971,09,24)樂何如
23:《火並》(1971,11,06)獨行無影滕奇影
24:《萬箭穿心》(1971,12,10)金梁
25:《俠士行》(1971,12,31)范義
26:《天下第一拳》(1972,04,28)趙志豪
27:《群英會》之《胭脂虎》(1972,05,11)龐勛
28:《十四女英豪》(1972,07,27)金國五太子
29:《壁虎》(1972,11,01)陳江
30:《亡命徒》(1972,12,06)廖飛龍
31:《牛鬼蛇神》之《秀才遇見兵》(1973,02,01)客串官兵
32:《毒女》(1973,05,11)灑吧老闆(王大哥)
33:《女集中營》(1973,12,21)崔國棟
34:《龍虎會風雲》(1973)范天虎
35:《香港式的偷情》之《吃不消》(1973)余安逸
36:《香港73》(1974,4,24)客串警察
37:《天網》(1974,11,28)龍威
38:《女捕快》(1975,06,07)焦炎
39:《降頭》(1975,10,02)梁家傑
40:《鏢旗飛揚》(1975)凌霄
41:《香港奇案》之《龍虎武師》(1976,01,16)陳中
42:《流星蝴蝶劍》(1976,03,20)韓堂
43:《飛龍斬》(1976,04,24)司馬駿
44:《天涯明月刀》(1976,07,10)燕南飛
45:《五毒天羅》(1976,10,28)蛇壇主柳笙
46:《洪熙官》(1977,02,16)白眉道長
47:《白玉老虎》(1977,05,07)唐缺
48:《三少爺的劍》(1977,07,07)韓堂
49:《明月刀雪夜殲仇》(1977,12,22)陸小佳
50:《清宮大刺殺》(1978,01,19)御前侍衛保英
51:《少林三十六房》(1978,02,02)天將軍天達
52:《血芙蓉》(1978,03,11)金罡風
53:《十字鎖喉手》(1978,06,10)凌豪
54:《倚天屠龍記》(1978,10,19)金毛獅王謝遜
55:《倚天屠龍記大結局》(1978,10,27)金毛獅王謝遜
56:《孔雀王朝》(1979,05,30)歡喜王
57:《少林英雄榜》(1979,07,11)白眉道長
58:《爛頭何》(1979,08,04)梁津成梁將軍
59:《瘋猴》(1979,10,05)段長遠
60:《洪文定三破白蓮教》(1980,01,01)白蓮教主
61:《情俠追風劍》(1980,07,01)冷血五祖之首冷如風
62:《請帖》(1980,10,17)妙手怪丐楊風
63:《魔劍俠情》(1981,01,31)胡瘋子胡不歸
64:《書劍恩仇錄》(1981,07,23)張昭仲
65:《千門八將》(1981,09,03)賭魔胡冠天
66:《目無王法》(1981)孫龍
67:《賊王之王》(1982,02,12)酒里飛刀時必中
68:《幽靈山莊》(1982,05,13)胡斐、軒轅四光
69:《浣花洗劍》(1982,06,17)神火宮主火魔神
70:《人皮燈籠》(1982,07,14)趙春方
71:《如來神掌》(1982,08,20)東島長鱺畢孤
72:《獵魔者》(1982,12,22)雷泰
73:《男與女》(1983,07,21)拳擊教練李強
74:《妖魂》(1983)苦大師
75:《楊過與小龍女》(1983,12,02)歐陽鋒
76:《城市之光》(1984,02,02)炒栗子的平哥
77:《布衣神相》(1984,03,22)鬼醫藍心足
78:《魔殿屠龍》(1984,06,19)金毛獅王謝遜
79:《錦衣衛》(1984,10,19)趙無忌
80:《鬼馬神偷》(1984)王立達
81:《弟子也瘋狂》(1985,01,05)大內侍衛赤煉甲
82:《天官賜福》(1985)納蘭秀吉

⑸ 求邵氏出品的所有電影

☆邵氏電影全記錄 1. 醉馬騮 (2003) 邵氏黃梅戲代表作《江山美人》2. 馬永貞 (1997) 3. 變臉 (1996) 4. 沒有老公的日子 (1995) 無味神探(1995) 珠光寶氣(1994) 5. 神勇雙妹嘜 (1989) 6. 法中情 (1988) 7. 今夜星光燦爛 (1988) 8. 七小福 (1988) 9. 教頭發威 (1985) 10. 山東狂人 (1985) 11. 非法移民 (1985) 12. 霹靂十傑 (1985) 13. 江湖了斷 (1985) 14. 尖東梟雄 (1985) 15. 弟子也瘋狂 (1985) 16. 女人心 (1985) 17. 錯體人 (1985) 18. 偷情四響炮 (1985) 19. 鬼馬飛人 (1985) 20. 皇家大賊 (1985) 21. 現代豪放女 (1985) 22. 替槍老豆 (1985) 23. 花街時代 (1985) 24. 城市之光 (1984) 25. 布衣神相 (1984) 26. 南斗官三斗北少爺 (1984) 中國武俠片開山之作《大醉俠》27. 我愛羅蘭度 (1984) 28. 五郎八卦棍 (1984) 29. 錦衣衛 (1984) 30. 望子成蟲 (1984) 31. 癲鳳狂龍 (1984) 32. 奸人鬼 (1984) 33. 唐朝豪放女 (1984) 34. 連體 (1984) 35. 大鱷群雌 (1984) 36. 魔殿屠龍 (1984) 37. 窺情 (1984) 38. 新飛狐外傳 (1984) 39. 三十處男 (1984) 40. 我為你狂 (1984) 41.走火炮 (1984) 42. 風流冤鬼 (1984) 43. 男女方程式 (1984) 44. 愛奴新傳 (1984) 45. 清宮啟示錄 (1983) 46. 水晶人 (1983) 47. 鹿鼎記 (1983) 48. 天蠶變 (1983) 49. 種鬼 (1983) 50. 妖魂(1983) 50. 男與女 (1983) 51. 三闖少林 (1983) 52. 毀滅號地車 (1983) 陽剛電影代表作《獨臂刀》53. 大俠沈勝衣 (1983) 54. 掌門人 (1983) 55. 封神劫 (1983) 56. 皇帝保重 (1983) 57. 暗渠 (1983) 58. 少林傳人 (1983) 59. 樑上君子 (1983) 60. 滿天神佛 (1983) 61. 日劫 (1983) 62.楊過與小龍女 (1983) 63. 星際鈍胎 (1983) 64.卒仔抽車 (1982) 65. 三十年細說從頭 (1982) 66. 神經大俠 (1982) 67. 邪完再邪 (1982) 68. 鬼畫符 (1982) 69. 城寨出來者 (1982) 70. 御貓三戲錦毛鼠 (1982) 71. 搏盡 (1982) 72. 小子有種 (1982) 73. 人皮燈籠 (1982) 74. 十八般武藝 (1982) 75. 大旗英雄傳 (1982) 76. 魔界 (1982) 77. 如來神掌 (1982) 78. 2.5 cm (1982) 宮廷歷史片代表作《傾國傾城》79. 追男仔 (1982) 80. 神鵰俠侶 (1982) 81. 神通術與小霸王 (1982) 82. 檸檬可樂 (1982) 83. 追女三十六房 (1982) 84. 幫規 (1982) 85. 楚留香之幽靈山莊 (1982) 86. 浣花洗劍 (1982) 87. 廣東靚仔玉 (1982) 88. 八十二家房客 (1982) 89. 邪咒 (1982) 90. 青春1000日 (1982) 91. 乾隆皇君臣鬥智 (1982) 92. 獵魔者 (1982) 93. 沖宵樓 (1982) 94. 賊王之王 (1982) 95. 五遁忍術 (1982) 96. 俠客行 (1982) 97. 鬼域 (1981) 98. 叻女正傳 (1981) 99. 南北獅王 (1981) 100. 千王斗千霸 (1981) 101. 屍妖 (1981) 102. 踩線 (1981) 103. 童軍樂 (1981) 104. 串女·人渣·妙嬌娃 (1981) 105. 千門八將 (1981) 106. 代代風流代代春 (1981) 107. 陸小鳳之決戰前後 (1981) 108. 打雀英雄傳 (1981) 一起722部電影 這里發不出來這么多 地址這里 http://ke..com/view/124639.htm

⑹ 魏明倫的戲劇《變臉》改編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影片名:變臉 譯名:The king of masks 別名:Bian Lian 資源類型:DVDRip 類型:犯罪/劇情/驚秫 導演:吳天明 劇本:魏明倫 電影演員: 朱旭 周任瑩 趙志剛 張瑞陽 上映:1995年 公司:青年電影製片廠、香港邵氏製片廠 地區:大陸/香港 劇情介紹在本世紀二十年代四川平原:有一位身懷絕技,孑然一身以小船為家,青猴為伴的老藝人叫變臉王,川劇名伶梁素蘭(人稱活觀音)目睹了變臉王的絕活,懇請他投身梨園,被他婉然拒絕,但倆人誠投意懇的交談,使變臉王萌芽了收留後代以傳絕活的念頭。在人口市場上,變臉王相中了一個8歲但被變賣了七次的小男孩狗娃,他買下了這個男孩,並對他百般關懷愛護,但當他得知這男孩是女孩所扮,他堅決讓她離開他,後來在萬般無奈之中,這女孩才得以留下,但只能叫變臉王「老闆」不準叫爺爺。 狗娃對變臉王的重男輕女不服氣,一次趁變臉王不在偷試了變臉王的臉譜,不小心引發出一場火災,狗娃自知闖禍,愧疚離開了變臉王。在流浪乞討中,又落入人販手中。在人販子破舊的閣樓上。她結識了三歲男孩天賜,並趁人販子喝醉之際,逃離了虎口。她把天賜送給了變臉王,自以為是兩全其美,誰知天賜是富家之孫,在他被販賣後,他孫祖父求助於警察局到處懸賞尋找。變臉王對此一無所知,一天攜天賜在街上遊玩之際,當場被抓住。重刑之下,他以「拐賣兒童罪」鋃鐺入獄,警察局把本縣十幾起未結的兒童案全算在他頭上,他被判以死刑。 狗娃聞訊痛悔不已,去找活觀音,懇請他去救爺爺,活觀音求告護國軍師長,遭到拒絕,狗娃急中生智,在護國軍師長壽宴上,仿效川劇。《觀音得道》中觀音為救父命而在捨身崖前割斷繩索跳崖的情節。狗娃的真情感動了活觀音也打動了師長。師長當即應允親自出面為變臉王申冤。 變臉王獲釋,在碼頭上,見到了正在擦船板的狗娃。在「爺爺」的呼喚聲里,爺孫倆緊緊擁抱在一起。 獲獎情況: 1996年第十六屆中國電影金雞獎吳天明獲最佳導演獎。 1996年第十六屆電影金雞獎獲最佳合拍故事片獎。 1996年第十六屆中國電影金雞獎優秀兒童表演獎獲得者任瑩。 1995年中國電影華表獎獲最佳合拍故事片獎。 1996年日本舉行第九屆國際電影節導演吳天明、朱旭、獲得最佳導演和最佳男演員獎; 1996年第二屆珠海電影節「飛天獎」獲最佳電影獎、周任瑩奪得最佳女主角獎; 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國際電影節金鬱金香獎,導演獎; 俄羅斯莫斯科國際兒童電影節影片大獎,最佳導演獎,最佳女演員獎。 演員列表: 朱旭…………變臉王 周任瑩…………狗娃 趙志剛…………梁素蘭語言:普通話

⑺ 求電影 ,<<變臉>>--中國拍的 到裡面有個小女孩叫狗娃.謝謝大家的幫助

http://www.tudou.com/playlist/playindex.do?lid=4472230&isRenhe=1
朱旭主演,香港邵氏兄弟出品,我沒有下,是在線看的,還算清晰,你用Itudou軟體下吧。

⑻ 各位大俠,請問哪裡又邵氏兄弟的電影《變臉》

可以嘗試用電驢或者迅雷搜索一下,功能強大的讓你難過這么晚才用上它。

⑼ 魏明倫的《變臉》全部人物性格概括

1、狗娃是一個勤勞能幹、乖巧可愛、機靈懂事、知恩圖報的苦命的女孩。

苦命——「生在窮鄉里,遇上大水災。被人拐、被人賣、被人騎、被人踩,只見人人良心壞,鞭打牲口爬懸崖。」

勤勞能幹——「比男娃子更勤快,能幹粗活能挑抬,下河幫你洗鋪蓋,煮飯幫你劈乾柴。」

乖巧可愛——給老人捶背、摳癢,「不貪嘴,不挑菜,學本事,聽安排。」

知恩圖報——「沒想到世上還有好人在,爺爺出現笑顏開。把我當作人看待,親親熱熱貼胸懷。捨不得這份情啊!割不斷這般愛!天上雁鵝排對排,扯爛衣裳不分開!」

2、水上漂是一個心地善良、直率豪爽、重男輕女而又有情有義的老江湖,身懷「變臉」絕技、孤身闖盪的老藝人。

心地善良——「看,青一塊,紫一塊,對畜生也不能這樣下死手打呀!小苦瓜啊,你被那些黑心蘿卜整得好慘啊!」「打在你的身上,痛在爺爺心上。爺爺是個糍粑心腸。你有緣遇上我,時來運轉了。」

直率豪爽——「爺爺待你好,是對你有望啊。爺爺老了。越老越怕。一怕斷了我家香煙。二怕斷了祖傳絕活兒,這才收你做我的孫子。爺爺把心掏給你,教你變臉本事,望你給我傳宗接代。」「格老子一場空歡喜!你小小年紀就充當假貨。串通人販子,騙了我老江湖。」

重男輕女——「呸,女人家,掃把星,滾她媽的三十三!」「男娃子是個寶,女娃子是根草,格老子要寶不要草。」「養兒方能續後代,女生外向招災禍。」「狗娃休把老漢怪。重男輕女自古來!」

有情有義——「我不會賣你,可也不會留你……這是盤纏,這是干糧,送給你,自謀生路去吧。」「老漢心並非鐵石塊,是留是丟幾徘徊……」

狗娃和水上漂都生活在社會底層,都是善良而不幸的人。這一老一少在苦難的命運中結下不解之緣,他們的遭遇所顯現的人生磨難,他們的身上所閃耀的人性光輝,給人以靈魂的震撼。

(9)邵氏電影變臉在線觀看擴展閱讀:

《變臉》是由有著「巴蜀鬼才」之稱的魏明倫創作的一部文學劇本。全劇共六場,本文節選的是第二場。劇情著重描寫了一個叫狗娃的女孩的人生遭遇,同時也刻畫了心地善良而命運不幸的老藝人水上漂的形象,反映了民間藝人的苦難命運,以及官場的腐敗、軍閥橫行、匪盜為患、民不聊生的社會現狀,從一個側面展現了舊社會的人民的生存狀態。

1995年,電影導演吳天明將其改編成電影劇本,並由香港邵氏電影公司與北京青年電影製片廠合拍成電影,獲得了國內外二十項獎項;1998年5月底川劇《變臉》參加上海國際藝術節演出;1998年7月川劇《變臉》獲文化部「文華」編劇獎。

關於作者

魏明倫(1941年-)四川內江人。14歲即開始發表習作,中國當代著名的劇作家,被譽為「巴蜀鬼才」。代表作品有《易膽大》《四姑娘》《潘金蓮》《夕照祁山》《變臉》等。

關於作品

《變臉》是作者1995年創作的。全劇共六場,本文節選的是第二場。劇情著重描寫了一個叫狗娃的女孩的人生遭遇,同時也刻畫了心地善良而命運不幸的老藝人水上漂的形象,反映了民間藝人的苦難命運,以及官場的腐敗、軍閥橫行、匪盜為患、民不聊生的社會現狀,從一個側面展現了舊社會的人民的生存狀態。

劇中首先描寫了水上漂與新買來的「孫兒」狗娃拉家常的情景,水上漂不禁為自己的變臉藝術終於有傳人而自得,對「孫兒」倍加疼愛,狗娃則乖巧伶俐,很討老人喜歡,二人其樂融融。在拉家常的過程中,還交代了二人的身世,表現了水上漂重男輕女的思想以及狗娃的擔憂不安。

狗娃上岸撒尿發現有蛇,水上漂打死蛇後,欲用童子尿治傷,發現狗娃是女孩,劇情急轉直下。水上漂因失望而憤怒、痛苦,狗娃為自己將被拋棄的命運而悲痛哀傷,苦苦相求,二人之間發生了尖銳沖突.劇情達到高潮。水上漂忍痛拋棄狗娃,狗娃落入水中,水上漂救起狗娃,無奈地將她收留,在經歷了這一番驚險之後,劇情終於有了結局。

情節特點

情節美在起伏跌宕,曲折有致。上半場主要寫水上漂與狗娃閑拉家常,細致地描繪出一幅爺孫共樂、和美悠然的生活圖景;下半場爺孫反樂為愁,一痛苦一悲傷,氣氛直轉而下,水上漂拋棄狗娃,狗娃落水喚爺又獲救,氣氛緊張,激盪如潮,給人以強烈的情感震盪和精神沖擊。

情節美在巧設「誤會」,以「誤會」構成懸念.並隨著「誤會」的解密、真相的顯露而爆發尖銳激烈的矛盾沖突。狗娃是女孩,卻錯被水上漂以「孫兒」買進;水上漂重男輕女,狗娃無法選擇命運;狗娃上岸遇蛇,水上漂為救「孫兒」遭蛇咬,為治蛇傷,童子尿大泄機密;爺爺希望落空,痛苦之餘作出拋棄狗娃的決定,狗娃悲痛苦苦相求。

情節美在鋪墊、暗示的巧妙設置。狗娃是女娃,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爺孫和美,鋪墊一也;水上漂自敘身世,重男輕女根深蒂固,鋪墊二也;變臉家傳絕技,傳男不傳女,鋪墊三也。狗娃停止為爺爺撓癢。暗示一也;說話結巴,「傳兒不傳……女……」暗示二也;上岸撒尿。暗示三也。

情節美在矛盾沖突的多重設置。沒有沖突就沒有戲劇。下半場直接表現了人物之間的矛盾沖突以及各自的內心沖突。水上漂與狗娃之間的矛盾沖突表現為他重男輕女的思想觀念與狗娃身為女孩的矛盾;水上漂內心的沖突表現了謀求家族利益,解除生存困境的願望;狗娃的處境表現了下層社會女孩的不幸和對命運無奈的抗爭。多重的矛盾沖突使劇情有了更深更廣的社會意義。

⑽ 一部關於變臉的電影

變臉

進入上世紀九十年代後,盡管邵氏公司的電影製作方面已經沒有了多大建樹,但轉為投資者後所投資拍攝的一些電影還是相當有水準的。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因為中華民國政府的腐敗統治導致了全國范圍內的民不聊生,《變臉》的故事就發生在這樣一個時代。身懷變臉絕技的老藝人變臉王,孑身一人居住在一葉小舟之上,遊走在川江兩岸靠賣藝為生。因為早年喪子,一身絕活無人傳承,感覺自己已是暮遲之年的變臉王決定買一個男孩來當作孫子承襲香火。孩子買了,卻是個女拌男裝的丫頭,絕藝傳男不傳女,結果女孩和變臉王以師徒相稱結伴賣藝。好景不長,女孩狗娃不慎燒毀小船,不敢再見變臉王,流浪中再次被人販子擄走。在人販子處,狗娃結識同樣被人販擄來的男孩天賜,天賜是當地駐軍師長文家的少爺,不知情的狗娃帶著天賜脫逃,並將天賜送到了變臉王的船上給他當孫子。變臉王被當作人販子抓走並屈打成招,判了死刑,狗娃哀求當初欣賞變臉王絕活的男旦活觀音幫忙求情,最終感動了文師長出面斡旋。變臉王獲救,也終於將一身的絕活傳授給了狗娃,繼承了自己衣缽。

影片展現了一個川劇老藝人艱苦的一生,變臉王是一個典型的保守主義者,中國自古的絕藝傳兒不傳女、傳里不傳外觀念導致了無數民間絕活的失傳,實在可惜,而變臉王也正是一個堅守此觀念的人。因為這種保守的觀念,也就決定了變臉王在這個年代註定的艱難生活。變臉王為人正直,骨子裡高傲,但在這個年代一如虎落平陽,也只能淪為街頭賣藝。縱使身懷過人絕技,也難以擺脫生活的貧困,只能是獨自感慨命運多桀。

活觀音是這個年代另外一種藝人形象的代表,儼然已是民眾心理寄託的他是能夠充分融入社會大潮的典型,而變臉王則是另一種被社會主流所排斥在外的典型,也就是所謂的識時務者。變臉王拒絕活觀音的邀請是因為不肯放棄自己的理念,他當然就是不識時務者的代表。而活觀音則是變臉王後半生遇見的最大的貴人。在影片所展現的這個道德淪喪的年代,能夠遇見活觀音這樣的善良人,確實是變臉王最大的福分,而最終為狗娃所救也是對好人有好報的一種肯定。

狗娃是社會中重男輕女、民不聊生的寫照,那個年代,一個女嬰只要兩個大洋就可以買到,孩子在父母的眼中已經是一種負累。扮成男孩來欺騙買家是狗娃的無奈,被先後賣過七次的她所經受的牲口不如的生活是現代人所無法想像的,凝結在她身上的,同樣是舊社會的苦大仇深。狗娃將天賜帶給變臉王是為了報答收留之恩,再現活觀音戲文中觀音捨身救父成佛的場面同樣也是為了報答變臉王,不論變臉王對待她的態度怎麼改變,在狗娃的心中,他始終還是救了自己給了自己安定生活的爺爺。她不懂得什麼古史典籍,模仿觀音的故事也只是因為看了活觀音的演出,但她知道什麼叫知恩圖報。說實話,買到這樣的孩子,除了體現了種瓜得瓜的道理外,也確實是變臉王的一種福氣。

影片的拍攝手法細膩,對於人物的感情處理拿捏准確。對於時代背景,鏡頭中並沒有太多的刻意表現,只是借著講述變臉王的一段坎坷經歷來表現了這個兵荒馬亂的年代。變臉王被屈打成招並被扣上了所有拐帶兒童的罪名是社會中政府黑暗的體現,文師長出面將變臉王救出是那個社會時期兵權大於當地政府的體現。造就這些的,是時代的丑惡,這也正是影片所要揭示的。世人的冷漠,還不如變臉王身邊的一隻猴子來的有情有義。影片的音樂以民樂為主,當中包含著一種淡淡的哀愁,用來表現這個充滿哀愁的年代。

影片名為變臉,除了取自變臉王的絕活外,更多的是用來展現現實中人們的種種態度改變,當中也包含了變臉王對狗娃的幾次態度的變化,這些變化,是來自社會的丑惡嘴臉。影片中最值得稱道的還有台詞,充滿了中國古典文學的意境,各種至理俗語和江湖行話出自變臉王這個社會底層人物的口中,除了表現了他社會閱歷的豐富外,更多的還是用來和不通文理的手握政權和兵權者來做一個對比,體現這個社會中當權者的淺薄。

即使是最後變臉王得到了他所需求的接班人,但他仍然沒有擺脫在川江上漂泊的生活方式,即使是得到了天倫之樂,但在這個動盪的歲月里,任何悲劇依然可能再來找上他們。盡管如此,他們依然是在堅強的生活著,用屬於自己的方式,有著屬於自己的快樂。

比起表現聲色犬馬的貴族生活,底層人民的坎坷艱辛似乎更受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導演們的偏愛,畢竟當中很多人曾經經歷過。看到這些困苦,才能更加珍惜現在的生活。

影片資料:

導演:吳天明

年份:1995年

演員:朱旭、周任瑩、趙志剛

獲獎狀況:1995年華表獎最佳對外合拍片獎

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後記:《變臉》中包含著很多名詞術語,其中變臉是指川劇中的一種表演手法,現在多被稱為川劇絕活,目前最常見的表演形式就是用事先畫好的臉譜一張一張的貼到臉上或一張張從臉上揭下來,主要還是考驗手法快的功夫。變臉王加入的袍哥會,是清末民國時期盛行於四川地區的一種民間幫派組織,在其他地區被稱之為哥老會,是民國期間和青幫、洪門並稱的三大民間組織,袍哥的成員主要集中在社會底層之中,變臉王加入袍哥會顯然是為了方便自己的賣藝生活,至於其他的企圖應該是沒有。變臉王生活的川江是指長江自四川宜賓到湖北宜昌的一段,期間還出現了著名的樂山大佛,不過這個標志性的建築只是為了交代故事的地點而存在,當然能夠天天看到這樣的美景之地,我本人是非常羨慕的。

扮演變臉王的老演員朱旭,演技之好,不必多敘,當中的變臉表演雖然有電影手法的關系,但也能看出當中演員所下的工夫。扮演狗娃的小演員周任瑩應該是練雜技出身,具有一些雜技柔術的功底。

最後再說句閑話,本文和吳宇森在好萊塢拍攝的《變臉》(《奪面雙雄》)沒有任何關系,不要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