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百部最鼓舞人心的電影都有哪些
IT'S A WONDERFUL LIFE 1946 美麗人生 TO KILL A MOCKINGBIRD 1962 殺死知更鳥 SCHINDLER'S LIST 1993 辛德勒的名單 ROCKY 1976 洛奇 MR. SMITH GOES TO WASHINGTON 1939 史密斯先生到華盛頓 E.T. THE EXTRA-TERRESTRIAL 1982 E.T外星人 THE GRAPES OF WRATH 1940 憤怒的葡萄 BREAKING AWAY 1979 告別昨日 MIRACLE ON 34TH STREET 1947 34街的奇跡 SAVING PRIVATE RYAN 1998 拯救大兵瑞恩 THE BEST YEARS OF OUR LIVES 1946 黃金時代 APOLLO 13 1995 阿波羅13號 HOOSIERS 1986 火爆教頭草地兵 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 1957 桂河大橋 THE MIRACLE WORKER 1962 海倫凱勒 NORMA RAE 1979 諾瑪·蕾 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1975 飛越杜鵑巢 THE DIARY OF ANNE FRANK 1959 安妮少女日記 THE RIGHT STUFF 1983 太空先鋒 PHILADELPHIA 1993 費城故事 IN THE HEAT OF THE NIGHT 1967 炎熱的夜晚 THE PRIDE OF THE YANKEES 1942 揚基的驕傲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1994 肖申克的救贖(pesonal favour) NATIONAL VELVET 1944 玉女神駒 SULLIVAN'S TRAVELS 1941 蘇利文的旅行 THE WIZARD OF OZ 1939 綠野仙蹤 HIGH NOON 1952 正午 FIELD OF DREAMS 1989 夢幻之地 GANDHI 1982 甘地 LAWRENCE OF ARABIA 1962 阿拉伯的勞倫斯 GLORY 1989 光榮戰役 CASABLANCA 1942 卡薩布蘭卡 CITY LIGHTS 1931 城市之光 ALL THE PRESIDENT'S MEN 1976 水門事件 GUESS WHO'S COMING TO DINNER 1967 猜猜誰來吃晚餐 ON THE WATERFRONT 1954 碼頭風雲 FORREST GUMP 1994 阿甘正傳 PINOCCHIO 1940 小木偶 STAR WARS 1977 星球大戰 MRS. MINIVER 1942 忠勇之家 THE SOUND OF MUSIC 1965 音樂之聲 12 ANGRY MEN 1957 十二怒漢 GONE WITH THE WIND 1939 亂世佳人 SPARTACUS 1960 斯巴達克斯 ON GOLDEN POND 1981 金色池塘 LILIES OF THE FIELD 1963 野百合 2001: A SPACE ODYSSEY 1968 2001環游天空 THE AFRICAN QUEEN 1951 非洲皇後號 MEET JOHN DOE 1941 約翰多伊 SEABISCUIT 2003 goog奔騰年代
❷ 必看的十部勵志電影
當我們錯過了一些必看的勵志電影,我們其實可以現在再補補。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必看的十部勵志電影,一起來看看吧。
勵志電影一、《音樂之聲》(The Sound of Music)1965年
電影簡介:
這可能是影史上最受歡迎的歌舞片,有趣的故事,悅耳的歌曲,活潑的孩子,溫馨的人情,天真無邪的笑料,這些元素當時令它打破了影史最高賣座紀錄,而且還拿到了5座奧斯卡獎杯。
和片中的那個家庭一樣,人們在庸常的生活中突然遭遇了一個女人。她讓原本死氣沉沉的家庭充滿歡聲笑語,她用天籟般的歌喉唱出一首首傳世經典:《音樂之聲》、《雪絨花》、《哆來咪》……這是人們對天倫之樂的幻想,這是一個女人照亮的凡塵俗世。
勵志電影二、《十二怒漢》(12 Angry Men)1957年
電影簡介:
五十年代是好萊塢電影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在這個時期集中地涌現出了一大批在電影史上不朽的優秀演員和導演。亨利?方達無疑是這一時期最具影響力的男影星之一,悉尼?呂美特也是這一時期最有才華的年輕導演之一。
十二個人各有自己的職業也生活,他們當中有巧舌如簧的廣告商、仗義執言的工程師、毫無見地的富家子、歧視平民的新貴族、性情暴躁的老***、精明冷靜的銀行家、只趕時間的推銷員。每個人都有自己思考和說話的方式,但是除了亨利?方達扮演的工程師之外,其餘的人都對這個案子不屑一顧,在還未進行討論之前就早早認定男孩就是殺人兇手。在第一次投票表決的時候,由於工程師的一票「無罪」票,使得大家要進入討論;經過一番爭吵,有一個老者開始站到了工程師的一邊;沒有達成一致就要繼續討論,而在一次又一次的激烈爭論和思維斗爭中,越來越多的人認為本案有著諸多的疑點,如果大家都不負責任的投了「有罪」票的話,將會白白的斷送一個年輕人的性命。最終通過了各種不同人生觀的沖突,各種思維方式的較量,所有的陪審團員都負責任地投出了自己神聖的一票。
十二個大男人在炎熱的夏天擠在一間小房子里,爭得面紅耳赤,時不時地有人要掄起胳膊扁人,那場面好不熱鬧。電影觀眾在看這十二個憤怒的男人爭論的時候也會反思如果自己被賦予了這種神聖的權利,自己會不會負責任地對待它呢。劇情我就不提示得太多了,或許還有一些沒有看過該片的朋友正要體會這個故事呢。
勵志電影三、《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1939年
電影簡介:
本片根據美國女作家瑪格麗特?米契爾的長篇暢銷小說《飄》改編而成,在1939年第十二屆奧斯卡獎中一舉奪得八項金像獎,轟動美國影壇,這部耗資巨大、場影豪華、戰爭場面宏大逼真的歷史巨片,以它令人稱道的藝術成就為美國電影史上一部經典作品,令人百看不厭。影片以美國南北戰爭為背景,描寫了南方兩個庄園的興衰歷程以及幾個人物之間的愛情波折。美麗任性的庄園主之女郝思嘉小姐,高傲自信、青春奪人。在一次酒會上贏得了青年浪子白瑞德的青睞。而郝思嘉的心卻為另一位庄園公子衛希禮所佔據,衛與表妹媚蘭情意相投,已結連理。戰爭的爆發使郝思嘉二度成為寡婦並最終與白瑞德結合,但對衛希禮的愛之夢卻依然沒有破滅,直至唯一愛女騎馬身亡,白瑞德在絕望中離她而去,這位美國南方姑娘在歷經戰爭和生活磨難後,才終於明白了自己的真正所愛……
勵志電影四、《斯巴達克斯》(Spartacus)1960年
電影簡介:
公元前七三年,羅馬加普亞格鬥學校的奴隸在斯巴達克斯帶領下發動起義。
奴隸起義震驚了羅馬的統治集團,激化了貴族派和平民派的矛盾,貴族將領克拉蘇乘機擊敗平民派首領革拉古,篡奪了首席執政官的權力,實行***。
革拉古為了打擊克拉蘇,打算私下放走奴隸大軍;克拉蘇卻重金收買了海盜。與此同時,羅馬又召回在國外作戰的兩支大軍。斯巴達克斯起義軍三面受敵,寡不抵眾,結果數萬奴隸戰死,她與六千倖存的'戰友被克拉蘇所俘,被活活釘在十字架上。
斯巴達克斯的妻子帶著剛出生的兒子在革拉古的幫助下獲得了自由,逃出羅馬城。
勵志電影五、《金色池塘》(On Golden Pond)1981年
電影簡介:
由歐內斯特。湯普森編劇的本片,描述退休的老教授與老伴在新英倫湖畔的度假屋中度假,在平靜的日子裡卻面臨年老的各種危機。他的女兒剛離了婚,正處於徘徊的心境。一向關系不佳的兩父女,終於因為十三歲的孫子跟祖父母同居了一段日子而解開了各種心結。影片以人情味方式探討老年問題及代溝,片中風景美麗,演員亦非常賣力。但導演馬克。瑞戴爾的手法不乏濫情之處,並未真正面對問題。本片曾獲最佳改編劇本、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三項金像獎,使凱瑟琳。赫本成為影史上唯一的四屆金像獎影後,亨利。方達也在病床上如願地獲得了他渴望已久的奧斯卡獎。
勵志電影六、《原野百合花》(Lilies of the Field)1963年
電影簡介:
影片描寫了地位低下的黑人青年霍默。史密斯,熱心幫助一些逃難的東德修女,並答應為她們修建一座小禮拜堂……從而展示了他的人性美。本片觸及全美最敏感的神經——黑人問題,一開始就顯得不同反響。還有波蒂埃細膩的表演更引人注目,贏得36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躋身於好萊塢超級影星的行列。
勵志電影七、《2001太空漫遊》(2001 Space Odyssey)1968年
電影簡介:
在2001年人類已經可以進行太空旅行。弗洛依德博士是美國在月球克萊維斯研究基地的負責人之一,這次他秘密返回基地調查一起神秘的事件。原來,基地研究員在月球某地發現了一個神秘的強磁性柱子,這個柱子顯然是在四百萬年前被人故意埋在那裡的。正當弗洛依德博士率領6位科學家對其進行考察研究的時候,奇怪的事情發生了……
本片曾獲得5項奧斯卡提名,其中包括最佳導演提名。但導演斯坦利?庫伯力克的命運似乎總是如此,獲得無數提名但永遠也拿不到一個奧斯卡的大獎。該片在科幻片領域的重要性是其它任何一部影片都無法代替的,你看過該片後就明白為什麼後來的科幻片里的飛船會是那樣,為什麼外星的表面總是砂石遍地。該片絕對不是一部純粹意義的科幻片,它帶給我們的是對整個人類文明的深層次思考,告訴我們的是人類永恆的絕望,正因為有這樣深邃的思想意義,也使得這部科幻片不像日後的《星球大戰》那樣廣受歡迎。但是,它絕對是一個里程碑。
勵志電影八、《非洲皇後號》(THE AFRICAN QUEEN)1951年
電影簡介:
描述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沿河賣貨的酗酒雜貨商查斯奧爾耐特與拘謹的女教師因形勢所逼成為冤家伴侶,他們同乘載貨的小船非洲號逃難,後來因形勢所迫將非洲號改裝成魚雷艇,向德軍的炮艦發出了突擊……
勵志電影九、《約翰多伊》(MEET JOHN DOE)1941年
電影簡介:
約翰?沃勒威和科諾兩人是街頭賣藝的浪子,一次偶然的機會約翰到「新簡報」報社去應聘當一位盛世英雄「約翰?多伊」,因為他長得英俊瀟灑,再加上口才好,很快就成了眾人心目中的「英雄」,於是全國各地颳起一個「約翰?多伊」風,約翰?多伊俱樂部也因此而生,正在約翰春風得意的同時,危機也隨之產生,由於他不滿當權者利用其名聲大發橫財,和他們鬧翻了,最後鬧了一個身敗名裂,假「約翰?多伊」的面紗被揭穿……
勵志電影十、《奔騰年代》(Seabiscuit)2003年
電影簡介:
1930年代,美國處於大蕭條的陰影中,故事就在這個時候開始了。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查爾斯?霍華德以前是個自行車修理工,因為向美國西部引進汽車賺了錢。他買了一匹個頭很小的馬,名字叫做Seabiscuit,直接翻譯過來意思是海洋餅干。霍華德和半盲的前拳擊冠軍瑞德?波拉德和以前從事表演的湯姆?史密斯組成了一個小組訓練他的小個子賽馬,波拉德做騎師而史密斯則擔任訓練師。海洋餅乾和它的三人小組開始了一個傳奇的旅程,而三個人的人生路也從此改變。
在這之前,三個人都因為各自的原因顯得是生活中的失敗者,為家人朋友所遺棄,無法實現自己的理想。霍華德靠汽車交易發財,兒子卻在交通事故中喪生,妻子要求離婚;波拉德從小愛好騎馬,而他的家庭在失去一切以後任由他四處流浪;史密斯本是個牛仔,能馴服任何暴烈的野馬,卻也到處浪盪,無所歸依。他們的馬海洋餅干也和主人相彷彿,是賽馬中的失敗者,不僅個子比尋常賽馬小,看上去腿也有問題。但是當三個人開始訓練這匹看起來沒什麼希望的馬,人和馬的執著勁頭都顯露出來,他們的堅韌和勝利在那個灰暗的年代給整個國家帶了了希望。
❸ 為什麼有人說《七宗罪》是一部牛逼的電影
《七宗罪》是一部好的電影原因是:
《七宗罪》是一部經典黑色驚悚片,劇情與天主教中的七種死罪緊密相連,但影片的高明之處在於沒有機械性的將這七宗案件羅列在一起,而是從兩名警探的視角出發,逐漸的推理向案件背後的真相,而凱文史派西扮演的連環殺手不但以自首的方式讓案情峰迴路轉。
第六第七宗案子的完成更是出人意料。在這部電影中,導演大衛·芬奇不但打破好萊塢傳統類型電影的框框,還不斷把驚喜帶給觀眾,使這部看似是警匪驚嚇片的電影比其他同類製作的電影還要出色和震憾。另一方面,片中的美術指導與攝影技巧也是同樣的嚴謹細致。
《七宗罪》是一部由大衛·芬奇執導,布拉德·皮特、摩根·弗里曼、格溫妮絲·帕特洛、凱文·史派西等人主演的驚悚懸疑片。
該片以罪犯約翰·杜製造的連環殺人案件為線索,從警員沙摩塞和米爾斯的視角出發,講述了「七宗罪」系列謀殺案的故事。1995年該片在美國上映。1996年該片獲得了第5屆MTV電影獎最佳影片等獎項。
(3)約翰多伊好萊塢電影在線觀看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
威廉是紐約警察局的刑事警官,也是個兇殺案專家,他當了32年的警察,多年來幾乎每一分鍾都在辛勞地工作,他也看到和感受到了太多的不幸,他覺得疲憊極了,幸好現在還有7天他就要退休了,終於可以享享清福了。
為了接替他的工作,上司又給他派了一個新搭檔年輕氣盛的米爾斯,他是和妻子翠西一同搬到紐約來的,起初翠西並不同意來這座繁亂的城市,但米爾斯認為只有這里才能讓他接手一些重要的案子,於是在他的百般勸說下,翠西才同意了。
威廉作風嚴謹,辦事老成,米爾斯則有些沖動,心高氣傲的他對威廉辦案的方式很不以為然。也許是冥冥之中已經註定了的,米爾斯的第一個案子正是威廉的最後一個案子:一個胖得出奇的男人在家中被殺了。可是在現場,米爾斯和威廉卻沒有發現什麼線索。
緊接著另一起案子發生了,一位富有的辯護律師格特被殺害,在兇案現場的地板上,兇手用血寫著兩個字:貪婪。細心的威廉重新回到前一個案發現場,不露掉每一個蛛絲馬跡,終於在冰箱後面發現了兩個字:暴食,這時他們才醒悟到。
原來他是被強迫吃下大量的東西直到胃被撐破而死的。威廉猛想到了《失樂園》中的語句──基督教的七重罪孽:暴食、貪婪、懶惰、憤怒、驕傲、淫慾和嫉妒。他認為接下來還會發生5個謀殺案,分別與其他的誡條可怕地聯系起來,可米爾斯卻並不相信。
翠西邀請威廉來家中吃飯。米爾斯有些不高興,但翠西卻和威廉談得很愉快。在現場發現的指紋使格特的當事人毒販維克多成了懷疑對象。他有前科,而且有心理疾病。但當警察趕去拘捕他時,卻發現他早已經死了,在牆上寫著「懶惰」二字。
通過圖書館內部的調查資料,威廉終於把目標鎖定為記者約翰·多伊,一個為了不留下自己的指紋而將手指上的皮剝掉的變態者。但當威廉和米爾斯前去尋找他時,他已經溜走了。在約翰家中,他們發現了一個金發妓女的照片。但等他們找到她時,她也死了,旁邊又是「淫慾」兩個字。
到星期日,威廉就要退休了,而約翰打來電話告訴他們他又下手了。一個女人赤裸地死在床上,旁邊寫著「驕傲」。威廉決定辦完這個案子再退休,可約翰卻突然來自首了。謹慎的威廉認為事情不會如此簡單,因為還有兩條罪未完成,約翰一定還有花招。
約翰招認還有兩具屍體,並願意帶他們去找。這時,有人給米爾斯送了個包裹來。威廉打開時卻發現了裡面竟是翠西的頭顱,約翰告訴米爾斯是「嫉妒」殺死了翠西。盛怒和悲傷之下的米爾斯無法控制自己,開槍打死了約翰,他犯了「憤怒」之罪,是完成7條訓誡的最後一人。
❹ 好萊塢類型電影的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部分
第一章 好萊塢體系的特質
製片廠制度
類型電影和類型導演
作者策略
類型和敘事慣例
作為一種社會力量的類型
第二章 電影類型與類型電影
作為系統的類型
語言的類比
走向電影類型的語法
圖像志:意象與意義
角色和場景:沖突中的社區
情節結構:從沖突到解決
敘事策略和社會功能:矛盾、大團圓結局和現狀
類型演變:不斷增長的自我意識的模式
第二部分
第三章 西部片
作為類型的西部片
早期電影
西部景觀
約翰·福特的《關山飛渡》
變化著的西部願景
《關山飛渡》和《神槍手》
《原野奇俠》:新加入的主人公和對立的融合
不斷變化著的主人公:「心理的」和「職業的」西部片
我們理想化的過去:西部片
約翰·福特和西部片的演化
福特對西部片程式的豐富
提升整個類型的《關山飛渡》
《我親愛的克萊蒙特》:烏托邦式的西部片
福特的戰後西部片
福特的傑作:《搜索者》
福特對西部人的告別
第四章 黑幫片
古典黑幫片
黑幫英雄和都市環境
黑幫分子原型:《小愷撒》和《人民公敵》
完美的黑幫傳奇:霍華德·霍克斯的《疤面煞星》
黑幫分子與觀眾
電影製作守則與古典黑幫片的消亡
工業審查的模式
重鑄黑幫分子
1930年代後期的類型變化
1940年代早期的匪徒片
《蓋世梟雄》和《白熱》:黑幫片的墓誌銘
第五章 硬漢偵探片
黑色電影、《公民凱恩》和美國表現主義的興起
黑色電影的出現
黑色電影與美國夢
《公民凱恩》的黑色技巧
作為偵探片的《公民凱恩》
表現主義的誕生和好萊塢的死亡
硬漢偵探片類型
硬漢偵探片原型:休斯頓的《馬爾他之鷹》
黑色影響:《兇手,我的愛人》與《雙重賠償》
硬漢偵探片的戰後發展
警察一偵探的變體
在新好萊塢的重生
第六章 神經喜劇片
原型:《一夜風流》
神經喜劇的兩難困境:調和階級差異
高德弗里、迪茲先生和其他簡朴的貴族
對抗與擁抱:敘述邏輯與敘述斷裂
離婚一復婚的變體
籠罩在陰影中的神經喜劇:《女友禮拜五》和《約翰·多伊》
變革中的類型:普雷斯頓·斯特奇斯的電影
戰後的發展:神經喜劇片的消退
弗蘭克·卡普拉和羅伯特·里斯金:「卡普拉里斯金觸覺」
合作者
1934—1941年的影片
迪茲-密斯-伊三部曲
第七章 歌舞片
歌舞片誕生期:《四十二街》和《1933年的淘金者》
弗雷德·阿斯泰爾與融合歌舞片的興起
內在邏輯和幻想的氣氛
作為戀愛儀式的歌舞片
米高梅的弗里德小組:作為作者的製片廠
融合的羅曼史與烏托邦的允諾
歌舞人的演變:弗雷德-阿斯泰爾和吉恩·凱利
1950年代早期吉恩·凱利的個人特徵
《雨中曲》和《花車》:職業藝人走向自然
角色、表演者以及身份危機
融合儀式/娛樂儀式
第八章 家庭情節劇
作為風格和作為類型的情節劇
1950年代情節劇:類型興起的年代
作為敘事焦點的家庭
《童心未泯》和《野餐》:女性世界中的男性闖入者一救贖者
寡婦-愛人的變體
家族貴族統治的變體
尼古拉斯·雷伊、文森特·明尼利和男性催淚電影
風格化、社會現實和批判價值
道格拉斯·塞克和家庭情節劇:好萊塢巴洛克
作為風格大師的塞克
《天堂所允許的一切》
《寫在風中》
《春風秋雨》
結語:好萊塢電影製作和美國神話製造
參考文獻
影片譯名對照表
譯名對照表
譯後記
❺ 求,7宗罪電影網址,跟原小說網址
謝霆鋒主演的電影全集地址:http://movie.gougou.com/Sections/movies?select=%C8%AB%B2%BF&type=%C8%AB%B2%BF&year=1953&area=%C8%AB%B2%BF&page=1&search=%D0%BB%F6%AA%B7%E6&searchby=2
推薦你看看百部經典影片《七宗罪》(seven)吧;下載地址http://58.251.57.206/down?cid=&t=4&fmt=flv
電影史上最成功、最具有代表性的心理驚悚片之一
一部具有濃厚哲學意味的警世錄
用殺戮所進行的道德懲戒將對社會和人生的諷刺暴露無遺
主 演:摩根·弗里曼
布拉德·皮特
安德魯·凱文·沃克學意
·一九九五年金球獎最佳電影「劇情類」及最佳劇本獎
·一九九五年柏林電影節金熊獎
·九十年代最恐怖和最具懸念的影片之一
七宗罪——饕餮、貪婪、懶惰、淫慾、傲慢、嫉妒和暴怒——被天主教認為是遭永劫的七種大罪,曾屢次出現在《聖經》、著名繪畫作品及中世紀教會人士佈道的題目中,特別是在托馬斯·阿奎那的宗教著作、但丁的《神曲》和喬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中的論述猶為著名。
影片《七宗罪》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和晦暗的背景敘述了一個極富哲學意味的犯罪故事:一個瘋狂的兇手自認上帝,將對天主教七大死罪的懲戒逐條實施,在追凶的過程中,新老兩界警探與罪犯鬥智斗勇,最後卻出現了出人意料與令人深思的結局。
影片中的七樁案件忽隱忽現,若明若暗,不時有「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片中對犯罪心理學做了詳盡的描述,而罪犯通過《聖經》的道德審判來殺人,更具社會意義。一個警察最終成為兇手計劃的執行者,這是對社會和人生的諷刺,還是對茫茫之中,天主那七大信條的不可抗拒,或是象徵了這多罪該罰的人世間的混亂的生活秩序?
《七宗罪》是一部讓人發狂的影片,它在某種程度上嚴肅地探討了有意義的暴力與無意義的暴力的差別。它也激起了每一個人的「原罪」意識,看過影片的人都不免膽戰心驚——用不著懷疑,你也有罪。
——好萊塢著名影評人 希弗·紐曼
《七宗罪》開創了一種全新的電影語言,片中的殺手殺人並非是因為嗜血,他是憑著強大的理論信條加上妄念來實施他自以為是的通過「審判」和佈道來拯救的目的,這才是最可怕的。也許他平時連一隻雞也不殺,但是他找到了依據來實施對人的毛骨悚然的謀殺,這種恐怖並非是親眼看到某種可怕場面時感官的自然反應,而是心理上的恐怖。這使得《七宗罪》這部看起來像是偵探片或類型化恐怖片的電影脫離了某些窠臼,而與美國社會現實生活建立起了心理上的聯系。
——影評人 叢 峰
這是一部令人壓抑的影片,導演大衛·芬奇玩的是一個罪犯與警察捉迷藏的游戲,游戲的核心就是「7」這個數字。「7」是隱藏在現代人性迷宮中的撒旦,在我們越來越把目光投向高科技、投向物質和現代民主的時候,導演卻在影片中為我們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 ——古老宗教中的七宗該下地獄的罪惡。當帷幕落下時,在觀眾心頭揮之不去的是對上帝及現代人性的思考。
在人們普遍對「完善的」法律體系越來越抱有樂觀態度的今天,這部電影似乎給了我們這種樂觀信念狠狠的一擊。正如兇手所說的:「作品完成了,大功告成,人們目瞪口呆,而又無話可說。」
——網友 patrick
威廉是紐約警察局的刑事警官,也是個兇殺案專家,他當了32年的警察,多年來幾乎每一分鍾都在辛勞地工作,他也看到和感受到了太多的不幸,他覺得疲憊極了,幸好現在還有7天他就要退休了,終於可以享享清福了。
為了接替他的工作,上司又給他派了一個新搭檔——年輕氣盛的米爾斯,他是和妻子翠西一同搬到紐約來的,起初翠西並不同意來這座繁亂的城市,但米爾斯認為只有這里才能讓他接手一些重要的案子,於是在他的百般勸說下,翠西才同意了。威廉作風嚴謹,辦事老成,米爾斯則有些沖動,心高氣傲的他對威廉辦案的方式很不以為然。
也許是冥冥之中已經註定了的,米爾斯的第一個案子正是威廉的最後一個案子——一個胖得出奇的男人在家中被殺了,可是在現場,米爾斯和威廉卻沒有發現什麼線索。
緊接著另一起案子發生了,一位富有的辯護律師格特被殺害,在兇案現場的地板上,兇手用血寫著兩個字:貪婪。細心的威廉重新回到前一個案發現場,不露掉每一個蛛絲馬跡,終於在冰箱後面發現了兩個字:暴食。這時他們才醒悟到原來他是被強迫吃下大量的東西直到胃被撐破而死的。
威廉猛想到了《失樂園》中的語句——基督教的七重罪孽:暴食、貪婪、懶惰、憤怒、驕傲、淫慾和嫉妒。他認為接下來還會發生5個謀殺案,分別與其他的誡條可怕地聯系起來,可米爾斯卻並不相信。
翠西邀請威廉來家中吃飯。米爾斯有些不高興,但翠西卻和威廉談得很愉快。
在現場發現的指紋使格特的當事人毒販維克多成了懷疑對象。他有前科,而且有心理疾病。但當警察趕去拘捕他時,卻發現他早已經死了,在牆上寫著「懶惰」二字。
通過圖書館內部的調查資料,威廉終於把目標鎖定為記者約翰·多伊——一個為了不留下自己的指紋而將手指上的皮剝掉的變態者。但當威廉和米爾斯前去尋找他時,他已經溜走了。在約翰家中,他們發現了一個金發妓女的照片。但等他們找到她時,她也死了,旁邊又是「淫慾」兩個字。
到星期日,威廉就要退休了,而約翰打來電話告訴他們他又下手了。——一個女人赤裸地死在床上,旁邊寫著「驕傲」。威廉決定辦完這個案子再退休,可約翰卻突然來自首了。謹慎的威廉認為事情不會如此簡單,因為還有兩條罪未完成,約翰一定還有花招。
約翰招認還有兩具屍體,並願意帶他們去找。這時,有人給米爾斯送了個包裹來。威廉打開時卻發現了裡面竟是翠西的頭顱,約翰告訴米爾斯是「嫉妒」殺死了翠西。
盛怒和悲傷之下的米爾斯無法控制自己,開槍打死了約翰——他犯了「憤怒」之罪,是完成7條訓誡的最後一人。
看著米爾斯被押上警車,威廉面對夕陽默默無語。
想像或者宿命
影片的英文名字只有一個醒目而驚心的單詞——「Seven」,它在宗教上是個神秘的數字,這一點在《舊約》中有最充分的表現。上帝用7天造亞當,取出亞當的第7根肋骨造了夏娃。撒旦的原身是有7個頭的火龍,世界共有7名墮落天使被稱為撒旦。到了16世紀後,天主教更直接用撒旦的7個惡魔的形象來代表7種罪惡——傲慢,嫉妒,暴怒,懶惰,貪婪,饕餮,以及淫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