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麼是「沉浸式夜經濟」你的項目上能植入嗎
近年來,「沉浸式」包羅萬象,成為熱詞。通過文化IP的挖掘,加上AR、VR、MR等 科技 應用,再加上虛實結合的空間營造,打造出沉浸式環境,讓人體驗到感官的震撼和思維的認同。其中,作為事關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的「幸福產業」,文旅業與新業態結合緊密。放眼國內,「沉浸式體驗」幾乎覆蓋文旅新興消費的所用領域,正成為文旅產業的「下一個風口」。
沉浸式農文旅園區需要具備的五大要素
目前,沉浸式文旅項目繁多,比如沉浸式博物館、沉浸式演藝、沉浸式展覽、沉浸式農業園區、景區,充分體現了文化+ 科技 的魅力;沉浸式主題公園、沉浸式體驗館/密室、沉浸式燈光秀等,完美放大了 旅遊 + 科技 的 娛樂 效果,尤其是沉浸式夜遊產品,因其強烈的畫面感和代入感,極具「身臨其境」般互動和 娛樂 體驗,深得遊客寵愛。
一
「沉浸式」在不同文旅場景的應用
1、沉浸式博物館
新冠疫情加速新技術在文旅領域的應用,以 歷史 文化、古跡資源為依託的「文旅1.0」,迅速向以 科技 為驅動的「文旅2.0」轉型。眼下,越來越多的博物館通過新技術展示 歷史 文化,如全息投影、互動投影、虛擬現實、三維立體等,給參觀者營造一種視聽覺上的全新體驗。
中國大運河博物館
以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為案例,將重塑大型沉浸式古代場景,讓觀眾回溯千年的 歷史 ;設計「知識展示+密室逃脫」的互動體驗,讓觀眾在 游戲 的樂趣中獲得個性化的文化教育體驗;打造360 多媒體循環劇場,讓觀眾在多維的空間中全面感知文化生命力。使博物館的文化教育和 娛樂 體驗達到最佳融合。
360度沉浸式多媒體劇場
在沉浸式古代場景復原方面,將在「運河上的舟楫」展廳中,創造兩種截然不同的體驗空間。
舟楫模型展覽展示空間,通過互動屏、AR增強現實等多媒體交互技術展現古代舟楫的卓越風姿,打造「活起來」的展示空間。
沙飛船多媒體
體驗空間,重塑大型古代舟楫,還原古代城市特色場景,打造虛實結合的古代大型沉浸式體驗劇場。獨創「三維版畫」數字媒體語言,通過多視角的遞進體驗,營造「人在畫中游」的沉浸式體驗。
「畫」文化主題區
「詩「文化主題區
在360 多媒體循環劇場上,以「循環時空」作為設計理念,創造移步換景的流動參觀體驗。以一艘船作為環幕媒體的視覺焦點,連接 歷史 時間與展廳空間,通過循環環幕、循環造景、循環故事的方式串聯起「水、運、詩、畫」四個文化主題。
故宮《清明上河圖3.0》
在故宮的186萬件文物中,《清明上河圖》有著不可替代的國寶級地位,是世界上認知度最高的中國 歷史 畫作。為了「讓文物活起來」,2018年鳳凰衛視與故宮博物院打造了高 科技 互動藝術展演《清明上河圖3.0》。
這一展演挖掘長卷原作的藝術神韻、文化內涵與 歷史 風貌,融合8K超高清數字互動技術、4D動感影像,以及各種藝術形態,實現觀眾與作品的多層次交互沉浸體驗,讓人們在新穎的感受中領略傳統文化的生命力。
中國繪畫史中,那些因年代久遠難以直觀感知的 歷史 信息與藝術精華,在《清明上河圖3.0》的多媒體長卷展廳變得「觸手可及」。觀眾可以通過高清動態的長卷世界,研究舟船樓宇的精妙結構,看清每個宋代先輩的細微表情,感受當時汴京的先進與發達。
孫羊店沉浸劇場
《清明上河圖3.0》展演也獨創性地呈現了北宋的人文生活圖景,孫羊店沉浸劇場首次將北宋的氣息、光影、樂曲……在360度的全息立體空間中還原,窗外有流動的街市風物,宋人茶餘飯後的閑談吟唱環繞耳畔。
虹橋球幕影院:觀眾「穿過虹橋」
球幕的影片將會轉為夜景
漫步過充滿驚喜的春天雨巷後,觀眾還可以在4D動感的虹橋球幕影院 「坐」上一條大船,任河水劃過腳下,柳枝拂面,感受汴河的繁忙,兩岸的綺麗。
2、沉浸式藝術展
沉浸式藝術展是隨著 科技 進步應運而生的一種藝術形式,其核心為「沉浸」,指藝術家在特定空間內,採用聲、光、電等元素,為觀眾營造一個有別於現實的場景,從而使觀眾在獲得感官體驗的同時與作品產生互動,進而引發共鳴。
韓國ARTE MUSEUM
ARTE MUSEUM是韓國規模最大的沉浸式新媒體藝術體驗館。整個藝術展覽佔地4600平方米,最高高度達10米,通過聲音和視覺的混合,為觀展人帶來10多個全新的豐富多彩的新媒體藝術作品。
該藝術展所有作品圍繞「超越時空的自然」為主題而創作,以不同自然空間和內容為素材,以此致敬地球的大自然。展覽以其震撼的視覺效果、感性的聲音、優雅的香味提供了完美的身臨其境的體驗。
其中,展區中的「花園(GARDEN)」將首次展覽至2021年6月,以濟州島的自然和西方美術史為素材,進行約30分鍾的沉浸式媒體藝術表演。
在BEACH(海灘)作品中,由海浪的物性和水聲填滿的完整的大海上,進入某一個在海邊體驗過的奧妙思維的空間。通過鏡子和媒體,創造出無限擴張的海邊,呈現完美的大海。
在WATERFALL(瀑布),感受宏偉的瀑布流動的超現實環境,數條瀑布從8米高處飛流直下。通過14角鏡將人與聲、光、影、空間完美結合,形成「飛流直下三千尺」的壯麗景觀。
3、沉浸式餐廳
如今,餐飲業模式日漸成熟,伴隨而來的同質化現象愈加明顯。對年輕消費者而言,模式化的餐飲已不適合他們的口味,沉浸式餐廳或許就是突破口。沉浸式餐廳主要通過借鑒影視、藝術、科學,技術和設計領域的元素,創造出戲劇性的感官體驗。
日本SAGAYA牛肉餐廳
該餐廳是Teamlab的新藝術裝置,沉浸式空間內僅容納八位客人,提供最適宜的體驗氛圍。餐廳在傳達日本口味的同時,也可享受幻真幻假的藝術環境,像是踏上了一場 美食 的奇妙之旅。
投影投射在空間的每一面牆壁和餐桌上,投影的物體大小和形狀會受到餐盤的影響。當將碗碟放在桌子上時,碗碟所包含的風景畫面就會散發到桌面和四周。
不僅如此,投影圖像還會受到就餐者行為的影響。當用餐者移動盤子位置時,「水流」也會相應的改變方向。
設計師表示該餐廳的主題是「釋放世界,連接世界」,例如,畫在陶器上的鳥會從盤中釋放出來,並棲息在已經從另一盤中釋放出來的樹的樹枝上。
Teamlab創造了一個不斷變化的環境,反映日本不斷變化的季節。因此,投影也受用餐者的行為影響。如果你保持不動,一隻小鳥可能會落在你手上。你突然移動,它會被嚇得飛走。
4、沉浸式主題公園
在主題公園領域,沉浸式概念相對深入和普及。主題公園運營商通過不斷挖掘豐富的IP資源,豐富沉浸式體驗的內容,融合VR/AR等技術,營造虛擬的沉浸世界。
法國狂人國主題樂園
法國狂人國主題樂園前身創立於1977年,以一場演藝秀起家,並不斷發展今,成為擁有17個表演項目、4個古代村莊、22家主題餐廳和5家主題酒店的大型沉浸式主題樂園。
法國狂人國主題樂園主要通過豐富且優質的演藝項目和凸顯主題文化元素的場景營造文化沉浸感。在演藝活動方面,將法國的 歷史 人文和民間故事等元素融入到演藝項目中,同時將多元化舞台技術、新 科技 元素植入。整體演藝項目互動感強、參與感強。
其中,La Cinéscénie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夜間表演。整場表演長達1小時40分鍾,採用真人表演、煙花秀、燈光秀、3D投影、無人機等相結合的形式,將表演從海陸空多角度立體呈現。
在場景感營造方面,主題樂園貫徹「遊客將忘記二十一世紀」這一核心設計理念,在原有 歷史 建築的基礎上打造出多個具有不同時代氛圍的村落,建築、餐廳與酒店凸顯文化情調。
5、沉浸式景區
近來,越來越多的知名景區推出的演藝項目幾乎都打上了「沉浸式」的標簽:寧波老外灘 歷史 街區上演了18場「沉浸式」表演、浙江建德推出大型「沉浸式」實景演出《江清月近人》……「沉浸」正在成為 旅遊 演藝項目滿足觀眾體驗的共同策略。
《夜上黃鶴樓》光影演藝
去年國慶假期,武漢城市地標黃鶴樓正式開放夜間體驗。《夜上黃鶴樓》行浸式光影演藝以「光影+演藝」的「沉浸式」故事演繹的形式亮相。運用激光投影、激光互動、前景紗屏、演員影像互動、3D動畫燈、高壓水霧等多項光影創新技術,實現光影技術與藝術的完美融合。
夜幕下的黃鶴樓,曾讓無數文人騷客觸景生情、以景抒懷、借景言志。如今,作為武漢地標,黃鶴樓又添新的 科技 元素。
《夜上黃鶴樓》以黃鶴樓公園為載體,圍繞特有的 歷史 文化,採用聲、光、電、舞、美、化結合的手法,通過高 科技 光影技術,打造「夜武漢」新的地標。
不同於傳統夜遊或演藝的模式,《夜上黃鶴樓》採用「光影+演藝」的方式,打造出辛氏沽酒、崔李題詩、岳飛點兵、仙子起舞以及黃鶴樓變遷等沉浸式故事場景。
遊客既可深入體驗黃鶴樓文化,在多個場景中拍照「打卡」,也可登樓賞月或縱覽長江燈光秀,從全新的視角體驗「大江、大湖、大武漢」的雄奇雋美。
6、沉浸式文旅綜合體
目前,不少文旅綜合體的休閑 娛樂 業態形式單一,缺乏互動性。而隨著VR、AR、虛擬投影等高 科技 元素的出現,室內有關沉浸式體驗的主題 娛樂 館紛紛被引入以吸引90後、00後年輕消費者及以家庭為單位的客群。
主題場館:上海驚魂密境
上海驚魂密境是一個多元化沉浸式劇情體驗主題 娛樂 場館,同時是亞洲首家也是全球第10家驚魂密境景點,由驚魂密境英國原班團隊和中國創意專家團隊為上海城市聯袂打造。
不同於「密室」或者「鬼屋」這類恐怖類場館,驚魂密境主打「奇趣驚魂」的劇情體驗,通過緊張生動的劇情演繹及滑稽風趣的遊客互動打造出適合不同年齡段遊玩的 娛樂 體驗。
上海驚魂密境場館歷時四年打造完成,場館以老上海為核心時代背景,在主題造景、劇情和角色設置、互動體驗上都帶有很強的本土特色。整段驚魂密境旅程在一條貫穿的劇情主線下發展,遊客可以在這個主線下進入到不同時代的老上海傳說與故事中。
7、沉浸式文旅小鎮
國內眾多文旅小鎮景色幽美,但缺少文化內核。文旅小鎮需要做的是玩家和消費者進入到情境中能夠真正被感染,忘記自己本來的身份去體驗每個小鎮帶來的感覺。要做到這一點,需要情景襯托,而更多是以沉浸式的故事線為主打,讓所有的消費者能夠更深層次體驗。
建業電影小鎮《一路有戲》
2019年12月31日及2020年元旦,建業·華誼兄弟電影小鎮推出「一路有戲·噴空狂歡節」活動,此次活動除電影小鎮經典夜遊節目《一路有戲》重新開演外,還以老傳統換新顏的奇思構想,對傳統文化噴空、戲曲加以「改良」。
園區處處皆舞台,當家花旦環繞身側,噴空大師演繹絕活,為廣大遊客帶來全新的沉浸式、互動式演出體驗。
建業·華誼兄弟電影小鎮是中原首家電影情境文化 旅遊 小鎮,作為中原地區知名的沉浸式電影潮玩地,小鎮通過「演、玩、吃、住、購」創新運營模式,培育新型業態,推出全方位的文旅體驗,讓人們在 旅遊 中受到電影文化和中原文化的熏陶。目前鄭州電影小鎮正逐步成長為城市夜經濟發展的有力動機和河南文化 旅遊 的新名片。
二
如何用新技術推動沉浸式文旅發展
當前,正是沉浸式文旅發展生機勃勃之時,如何把握文化和 旅遊 消費需求新特點、新趨勢,用好新技術、新模式,推動沉浸式文旅產業邁向新高度、實現新突破?
文旅部產業發展司司長高政建議,要注重運用新技術發掘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如加強超高清無人機技術在文旅領域的應用,來豐富虛擬體驗內容,把蘊含的價值內容與新技術、新形式、新要素結合,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要推進沉浸式產業與文化 旅遊 深度融合,擴展在城市空間、城市綜合體、文化場館、景區街區等文旅場景的應用,與互聯網 旅遊 、智慧 旅遊 等新模式聯動發展,不斷創造新的消費場景,滿足消費需求。
如何打造沉浸式體驗項目呢?一是圍繞主題或IP進行故事構建,第二提煉IP核心價值並轉換為沉浸式體驗,第三用感觀疊加的沉浸式敘事方法來驅動遊客的 探索 歷程,第四應用沉浸技術與智能環境創造出一個超現實的幻境,第五提升商業主題化與消費場景化的運營能力。
「我們做沉浸式新業態,如果最終不能回到體驗經濟落地這個問題上,那麼沉浸式可能是一個浪花,很快就消失了。」國家文化 科技 創新服務聯盟主席代旭直戳當下沉浸式產業痛點。他說,在這些應用的技術里,要圍繞聽覺、視覺、體感、控製做集成創新。從觀眾的體驗需求角度,抓共情點和知識點、形成社交化和差異化。「怎麼把遊客的停留時間拉長,怎麼用新的業態供給讓遊客花錢產生消費?只要提高了消費頻次、延長停留時間、提高滿意度,那麼它就有很強的產業價值。」
㈡ 鄭州電影小鎮好玩嗎
好玩。
作為鄭州的一條特色商業街,繁華街,在鄭州電影小鎮上演的《德化街傳說》可以穿越百年,進入德化,1938年,在舊鄭州熱鬧熱鬧的德化街掀起一股黑潮,穿越時空,以親身體驗者的視角,沉浸式表演,見證「一個德化街,一個鄭州的歷史」。
《中原刀客》現場,可以看到軍火專列遭襲,現場火光沖天,發生在1920年鄭縣車站,戰場上有許多軍閥。
景區特色
僅僅只是這些游覽內容的話,遊客也許一個小時左右就可以轉個遍。其實主辦方還在景區安排了豐富多彩的實景演出活動。場面較大的演出活動有《中原刀客》和《戰太極》。除此之外還有小規模的演出活動分布在不同的區域。
這些演出活動參與表演的人員較多,場面壯觀,情節緊湊,結合了煙火等聲光效果,大大豐富了遊客們的游覽體驗,一下子點燃了遊客的熱情。大家紛紛為演員們的精彩表演發出一陣陣的喝彩和掌聲。
除了看演出,最具參與性的當屬角色扮演類了。租一身民國服飾,到電影大街上徜徉一番,更有滋味。身著漢服的俊男和旗袍加身的美女顧盼流轉,令人目不暇接。租一套衣服只需50元,且不限時長。可以盡情留下倩影。
㈢ 鄭州電影小鎮景區的自然地理條件
摘要 這里的太極街就是完全的武俠風格,因為它主要就是復原電影太極裡面的場景,而鄭州街就和太極街的建築風格是完全不一樣的了,鄭州街還原的是20世紀的老鄭州建築。兩條街,兩種風格,這也是這個地方的魅力所在了吧!
㈣ 建業電影小鎮多久能逛完
一天足夠了,其實都在看人和吃零食。
建業·華誼兄弟電影小鎮,位於河南省鄭州市中牟縣文創路與百花街交叉口,其已開街了兩條街區,其中電影大道街區展現了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鄭州開放商埠及火車通行以來百業興隆的歷史面貌,太極街區以發源於河南焦作溫縣陳家溝的太極文化與電影《太極》為創作原型,復原了電影里的陳家溝村落、小鎮集市、京城等重要場景。
建業·華誼兄弟電影小鎮佔地總面積約2000畝,它從本土文化出發,從沉浸式電影場景出發,以電影主題演藝為核心,打造集電影互動游樂、電影文化體驗、電影主題客棧、民俗和非遺體驗等於一體的沉浸式電影潮玩地。
2020年12月28日,建業·華誼兄弟電影小鎮被認定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同時入選「2020年河南省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
㈤ 鄭州建業華誼電影小鎮有什麼好玩的
鄭州建業華誼電影小鎮有什麼好玩的?
夜遊《一路有戲》
電影小鎮夜遊《一路有戲》,全場200餘名演員參演,70分鍾劇情,涵蓋三重時空、四幕好戲、八大場景。
白天演藝
白天的電影小鎮,演藝分布園區各處,如中山門《開拍秀》,電影大道《刺殺行動》、《偶遇小丑》,世界大劇院《影視人物秀》,水碼頭《戰太極》、《楊露禪學拳》,觀音堂火車站《中原刀客》,擂台《太極秀》,戲台《非遺說書》,乾元茶館《噴空》,皮影居《緣起西湖》、《尋找孫悟空》、《功夫小象》等等。
客棧介紹
建業·華誼兄弟電影小鎮喜見客棧,創作四大主題「文學、戲曲、山居、武俠」,分別為新月文舍、西廂、青山後和江湖一夜,共67間房,67個名字,67種故事,24小時管家服務。「喜見」為客棧品牌名,其出自唐朝詩人劉禹錫的作品:「忽聞驄馬至,喜見故人來」,意思是客人來到此處,會有一種似與故人相逢的喜悅。
㈥ 沉浸體驗真實還原電影拍攝場景,鄭州建業華誼電影小鎮你想去嗎
沉浸式體驗類型的視頻是比較火熱的,如今鄭州出現了一個可以讓遊客沉浸體驗真實還原電影拍攝場景的小鎮,這個小鎮就是建業華誼電影小鎮,想必所有的人都是想去的。小鎮的營業時間是從早上的9:30到夜晚的7:30,門票也不是特別的貴,在這里你可以看到百年前老鄭州的建築以及人們的悠閑生活,感興趣的人一定要去看一看,是不會讓你後悔的。
整個電影小鎮有著69個景點,你可以穿一個復古樣式的旗袍,然後讓姐妹給你拍照,無疑是一項很不錯的體驗。
㈦ 鄭州建業小鎮都有哪些好玩的
鄭州建業小鎮是建業集團聯手華誼兄弟共同開發的以「電影」為主題的文化旅遊小鎮。項目定位為沉浸式電影潮玩地,以電影場景為形、以歷史文化和城市記憶為魂,集電影場景游覽、電影文化展示、電影互動游樂、民俗和非遺體驗、大型系列演出、特色餐飲、主題客棧等於一體,可以去試試
㈧ 鄭州電影小鎮跟太極有淵源嗎
沒有。
建業·華誼兄弟電影小鎮是建業集團與華誼兄弟合作之後的首個項目,總投資規模逾150億,項目總體規模約2000畝。[1]項目位於鄭州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園。作為電影實景文化旅遊項目,集電影文化體驗、電影互動游樂、電影展覽、民俗演繹、民俗展覽、特色美食、商業旅遊等於一體,形成以電影小鎮為形、以文化差異為魂、以城市休閑為核心的休閑娛樂旅遊綜合商業街區。
㈨ 穿越百年時光,河南唯一的電影小鎮為什麼網紅扎堆打卡
鄭州建業華誼兄弟電影小鎮
因為電影大熱所以現在越來越多地方都建起了電影小鎮,既是電影公司為了自己的公司建立一個影視基地,也是當地政府為了吸引更多的遊客建設的一個旅遊景點,這其中就包括這個鄭州建業華誼兄弟電影小鎮,這個小鎮看起來就是和很多影視基地大同小異,主要都是一些仿古代的建築。
網紅就是哪裡人多往哪扎堆
我認識很多網紅都是這樣的,喜歡湊熱鬧,哪人多就去哪,我看過很多人都是這樣的,全國各地亂跑,跑到哪拍到哪玩到哪,我很喜歡這樣的生活,可惜我長得太丑了,要不然我也會像其他網紅那樣去全國各地做直播。
㈩ 鄭州電影小鎮拍過什麼電影
鄭州電影小鎮又稱鄭州華誼電影小鎮,是鄭州最大的電影場景遊玩地點,是一個以「電影」為主題的文化旅遊小鎮,小鎮中除了可以吃喝玩樂,還可以游覽電影場景,觀看電影文化展示,體驗互動電影娛樂項目。
那麼在鄭州華誼電影小鎮中都有哪些電影在這里拍攝過呢?
實際上在這里拍攝電影的並不多,只是說小鎮里有許多出門電影的場景,比如《刺殺行動》等,不過有一位非常著名的武打演員確實到這里拍過電影,他就是李連傑,李連傑曾在電影小鎮拍過《精武英雄》,但是也沒有在此地的時間也不久。
鄭州華誼電影小鎮主要還是以電影旅遊為主,拍攝電影的劇組不是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