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影評 » 電影保護水資源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電影保護水資源

發布時間: 2022-02-12 03:34:17

⑴ VBS先鋒紀錄頻道 保護水資源 環保宣傳片背景音樂是什麼

By our love,非常好聽的歌。

⑵ 關於保護水資源的海報及標語

W.A.T.E.R
Who Arouses The Everbright Rainbow?
Wonders Appear To Envoke Reality.
是誰引起那美妙光明的彩虹?
奇跡出現,來喚醒現實

⑶ 與環境有關的電影!

最典型的一部:《後天》

中文片名:《後天》(又名《末日浩劫》、《明日之後》)
英文片名:《The Day After Tomorrow》
導 演:羅蘭德-艾默里克 Roland Emmerich
領銜主演: 丹尼斯-奎德 傑克-吉倫荷
發行公司:二十世紀福斯影片公司
中影發行集團公司 華夏電影發行公司
上映日期:2004年5月28日(全球同步上映)
片長:124分鍾
分級: USA:PG-13

背景
冰河世紀的威脅 嚴重的溫室效應
六千五百萬年前的冰河世紀,讓恐龍全面滅絕;如果新冰河世紀來臨,人類會在哪裡?電影《後天》為喚起世界對日益嚴重的溫室效應,及理論上可能引起的新冰河世紀威脅,針對全球著名地標設計了一系列相關冰凍圖像,顯示氣候對人類的威脅的急迫性與全面性。由於影片中氣候異變是先由海水淹沒後因氣溫急速下降而驟然冰凍,因此包括自由女神、艾非爾鐵塔、倫敦大笨鍾都將被凍成冰柱 ,橫向的冰柱突顯地球的急速降溫與急凍。選擇自由女神「濕身」和自由女神「雪糕」兩款圖像做為官方海報!
注意到溫室效應所帶來的恐怖後果,《後天》導演羅蘭-艾默里奇決心讓《後天》成為全球首部完全「碳中和」(carbon-neutral)的A級製作:「拍片時大量使用的燈光、發電機和燃料,都讓溫室效應更加嚴重,我們努力讓排放出來的二氧化碳被中和吸收掉來彌補地球Future Forests)合作,由未來森林計算拍攝這部電影將會製造的二氧化碳總量,然後在加州跟不丹種植森林!不僅如此,導演還出資購買省電燈泡到牙買加以及協助美國低收入戶家庭省電計劃!真正做到不惡化溫室效應,證實賣座電影也能愛護地球。
最近這幾年,不管你在世界的哪個角落,都可以清楚感覺到地球氣候異變。大陸冰雹,歐洲水災、印度熱浪、美國一天16次龍卷風,去年八月九日也創下百年最高溫38.7°C。這一切讓人不禁要問,地球究竟怎麼了?世界衛生組織研究指出,溫室效應是地球氣候異變的元兇。氣候暖化使得兩極融冰、海水增溫、洋流改變,世衛組織表示每年將有16萬人因溫室效應外圍影響喪生,2020年死亡人數更會加倍。海平面上升更造成2500萬人遠離家園,第三世界將因洪水、飢荒、乾旱和農作物歉收大舉移民,歐洲老年人將死於熱浪。

劇情簡介
《後天》為20世紀福克斯公司的年度科幻巨片,投資1.25億美元,由曾經執導《獨立日》、《愛國者》等片的導演羅蘭-艾默里奇執導,新生代偶像丹尼斯-奎德、傑克-吉倫哈爾、艾米-羅森、莎拉-沃德等主演。
影片講述溫室效應造成地球氣候異變,全球即將陷入第二次冰河紀的故事。全片匯集了大量頂尖特效,由於影片中氣候異變是先由海水因氣溫急速下降而驟然冰凍,因此包括自由女神、艾菲爾鐵塔、倫敦大笨鍾都將被凍成冰柱,場面極為壯觀。當然除了鋪天蓋地的自然威脅之外,也將細密交織父子及男女之間刻骨銘心的動人情感。

看點

一、空前自然災難的大集合
《後天》最大的看點就是那些精彩的自然災難畫面,它力圖展現和說明的是:如果溫室效應和全球變暖的趨勢繼續發展下去,勢必會引發全球范圍內的重大災難,這無疑是一個有著十分現實危機感的大背景。
狡猾的羅蘭·艾默里奇幾乎把所有關於水的災難片里的元素都調動起來了,《天地大沖撞》中的洪水,在這次變成了冰川溶化後的滔天巨浪,狂湧入紐約市,《龍卷風》中的颶風,此次變得更加強大,掀起汽車和房屋已如家常便飯,它甚至把整個洛杉磯都撕裂殆盡。

二、精彩絕倫超逼真特效
「現在已經沒有人想看大樓被炸飛的的鏡頭了(他指的是《獨立日》中轟炸白宮的場面),但《後天》是一部非常不同的影片,有一點像《海神號歷險記》或者《火燒摩天樓》的味道。它更像一部經典的災難片,只不過如果這些災難結束,世界已經改變。」導演艾默里奇說。
在這部影片中,給人最震撼之感的就是極其驚人和逼真的特效。歷史上罕見或從未有過的驚心動魄的曠世災難這次真實地展現在我們眼前。影片中,最經典的畫面就是紐約市"速凍"前後的畫面,沖天巨浪狂涌進紐約市,自由女神被淹沒,萬巷瞬息沉沒在汪洋之中,萬噸巨輪竟被沖進樓宇之間。而轉瞬間,氣溫驟降,浩瀚汪洋中的紐約城又變成冰封世界,茫茫冰原上,只留下自由女神的頭像,象徵著人類文明城市大半也永埋入冰雪中。人類和人類所創造的世界在大自然面前顯得如此渺?T詿舜危?0世紀福斯公司花足了心血,融合了《鳥》、《龍卷風》、《天地大沖撞》等災難的視覺奇觀。
《後天》雖只拍攝了380個特效鏡頭,但它們卻是導演艾默里奇職業生涯中最復雜的鏡頭,艾默里奇談到在一個活動拖車里虛擬出紐約城被冰凍起來的效果時說,「這是我首先想像出的一個場景,所有的道具都是為影片而特殊製作的,但他們看起來必須能夠以假亂真,無論是洶涌的洪水,還是呼嘯而來的暴風雪,所有的特效必須沒有任何破綻。所以我們在六個特殊製作的布景房間里像變戲法一樣輪換著進行拍攝,海嘯、地震……這樣,看起來所有的災難就彷彿真真切切地發生在地球上一樣。」
負責本片製作的是馬克-戈登製作公司,這家公司最著名的作品是《拯救大兵瑞恩》和《紳士大聯盟》。

三、1.25億美元巨制 全球同步上映
2002年7月,二十世紀福斯公司製作成本高達1億2500萬美元,將近90%的預算都用來製作特技效果。而且由於某些特效場面的製作難度過大,福斯公司決定將部分片段重新製作,所以該片的公映日期推遲了一年。本片原定2003年夏天上映,最終成為今年暑期的鳴鑼大片。奎德扮演名為霍爾的古氣候學教授,而他所要解決的難題比他以往面臨的問題要困難得多:解救冰凍的地球。
警世災難巨片《後天》最終確定於5月28日全球首映,影片用超眩的特效強力打造出有史以來電影中最驚心動魄的災難,最震撼人心的特效。《後天》在全球熱映風暴的就如同影片中的颶風、洪水狂卷而來。這次最值得慶幸的是國內觀眾也能在第一時間與世界各地的觀眾一起感受《後天》所帶來無與倫比的震撼。

四、人類面臨未來災難的真實預警
從艾默里奇導演過的影片來看,他十分喜歡災難片。「我最喜歡《海神號歷險記》。不過我喜歡災難片是因為它講述了普通人在非常情況下必須做出一些他們平常不會做的事情。」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拍攝《後天》卻不僅僅是喜歡這么簡單,還包括對地球環境問題的關注和憂慮。比起其他威脅人類生命安全、能夠引起世界范圍恐慌的天災人禍來,全球氣候變化的威脅是唯一一個大得能夠迫使世界上所有國家的人停止戰爭,聯合起來一起拯救星球的問題。
「它是一部跟《獨立日》和《世界末日》一樣的商業電影。」丹尼斯-奎德也同意他的觀點,「但影片講述的內容是會發生的--只不過是時間的早晚而已。」
綜合各種氣候變化的趨勢,他們在影片的官方網站上,做了一個嚇人的統計和預測:2003年,在歐洲有2萬多人因氣溫過高死亡;美國創下龍卷風最高紀錄,一個月中平均每天6次,而且據分析該數字還有可能被很快刷新;在過去30年裡,熱帶氣旋帶來的死亡半數與洪水有關……到2050年125萬種生物將會滅絕;美麗的自然景觀將由於氣溫變暖而消失;由於氣候變暖,各種疾病將在這個星球上大肆傳播……
因此在這部影片的製作過程中,意識到自己也正在製造二氧化碳的艾默里奇和他的創作隊伍還發起了節約能源以及植樹造林活動,並希望能夠號召更多人為創造未來的森林盡自己的微薄之力。如他所說,「你必須讓這部電影盡可能有娛樂性,但我還是想要豎起一面警告的旗幟。」

附:十大最佳環保電影

《難以忽視的真相》
《後天》
《細菌浩劫》
《羅拉克斯》
《靜寂的逃亡》
《拯救貓頭鷹》
《絕不妥協》
《公民行動》
《中國綜合症》
《誰消滅了電動車》
《日本沉沒》
《水嘯霧都》

⑷ 什麼音樂適合做保護水資源的動畫短片的背景音樂

流動的城市,天空之城,冬季戀歌(都是鋼琴版的),你還可以找找理查德克萊德曼的鋼琴曲,有很多不錯的,一下子也想不起來了
不過要根據短片的基調來定,看你是要比較歡快的還是比較憂郁的,或者是兩種都有。如果是兩者都有的話可以做一下聲音的剪輯或合成

⑸ 珍惜水資源,愛護水資源的作文800-1000字

珍惜生命之源--水
是啊!遼闊無邊的大海,煙波浩淼的湖
泊,奔騰不息的江河,雄偉壯麗的冰川,
潺潺流動的泉水……正是這些形形色色的
水,把我們人類的家園打扮得分外美麗,
給地球帶來了勃勃的生機。你能想像嗎,
如果沒有水,地球會是什麼樣的呢?那將
是一片枯黃、一派死寂。沒有水,就沒有
植物,沒有動物,也沒有人。水,孕育了
地球上的生命、人類的文明,人們的生活
和工農業生產更是離不開水。水是生命的
源泉,更是經濟的命脈!
人們把水看作是大自然給人類的無償贈
品,盡情的使用它、享用它。但是進入
20世紀中葉以後,水開始成了稀缺品,
而且是無可代的稀缺品!越來越多的城市
發出了缺水的告急聲!1977年聯合國水
會議發出警告:水不久將成為一個深刻的
社會危機,繼續石油危機之後的下一個危
機便是水。水資源危機正成為目前人類面
臨的追主要、追緊迫的環境問題之一。
記的我以前看過這樣一個電影:在中國一
個十分缺水的山區里,打水都要從幾十里
以外的地方打,一下雨大家就把家裡所有
的容器全搬出來盛雨水,而我們卻還在浪
費水資源、破壞水資源,難道這不是等於
在犯罪嗎?我曾做過一次試驗,如果正常
洗一次手只需要約0.5千克的水,而如果
用浪費水的方法洗一次手就要用約2.5千
克水,大約是正常洗手的5倍!
面對水的挑戰,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
水資源是有限的,世界上沒有任何東西可
以代替水!歷史上,有多少地方,由於水
源的枯竭,綠洲變成沙漠,城市變成廢
墟。例如:塔克拉瑪干大沙漠中的樓蘭古
城廢墟、毛烏素沙漠中的統萬城廢墟就是
見證。一個曾是古絲綢之路上的繁華商
城,一個曾是顯赫一時的夏國都城,由於
沒有了水,現在都淹沒在流沙之中。一個
地方沒有了水,人們可以遷住他鄉,可是
如果地球上所有干凈的水都被弄臟耗盡,
人們又該遷向何方?
現在,我們必須面對事實,尤其像我們這
長福拜凰之好瓣瞳抱困樣一個世界13個貧水國之一國家,人均
水資源即少,再加上污染嚴重,使我們賴
以生存得水資源不斷惡化!但是,更多的
水,使人們浪費、破壞的。我曾看過一份
十分讓我吃驚的資料:生產同樣多的糧
食,我國要比美國多用一倍的水;我國萬
元產值的耗水量超過發達國家的一倍多!
我深信,只要我們珍惜、愛護水資源。把
誰管好用好,一不濫用、不浪費而不污染
水質,好好調配使用,再加上一些科學技
術,不斷廣開水源,我們的子孫後代就不
必再為缺水而發愁,世界的明天一定會更
美!

⑹ 一部美國的外星人電影,內容是外星人入侵地球,為了水資源,美國的一個小隊去殺它們,小隊有一個上尉,

《獨立日》是美國的一部科幻片,由羅蘭艾默里奇執導,威爾史密斯、比爾普爾曼等主演;主要講述一艘巨型的外星人母船進入地球軌道,並釋放了三十多個小型飛船進入地球大氣層,停留在世界幾大城市上空,造成人們的恐慌。美國總統(比爾普爾曼飾)聯合各國領袖共商解決之道,科學家(傑夫高布倫飾)和空軍上校史蒂芬希爾(威爾史密斯飾)合作為人類的命運奮斗,從而阻止外星人入侵,捍衛地球的故事。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獨立日

外文名 :Independence Day

別名 :地球捍衛戰

類型
:動作,驚悚,科幻,冒險
片長 :145 min

製片地區 :美國

色彩 :彩色

同名電影

基本信息

原名:Independence Day

譯名:獨立日

更多中文名:

ID4星際終結者

天煞-地球反擊戰

類型:動作/科幻

片長:145 分鍾

上映日期:1996年6月25日 美國

國家:美國

語言:英語

字幕:中英字幕

評分:6.0/10 (54,880 votes)

攝影:Karl Walter Lindenlaub

製作成本:$75 (單位:百萬美元)

票房成績:

全美首映票房:$50,228,264.00 (單位:美元)

全美累計票房:$306,169,268.00 (單位:美元)

海外累計票房:$507,000,000.00 (單位:美元)

編劇:羅蘭·艾默瑞 狄恩·戴弗林(Dean Devlin)

導演:羅蘭·艾默里克(Roland Emmerich)

劇情簡介

未來某年的7月2日,美國各地的監視站發現一艘直達數百英里的巨大飛船接近了地球。飛船發出的無線電信號干擾了地球的通信衛星信號。飛船放出了36艘直徑達15英里的子飛船飛抵地球上各大城市的上空。世界上的人們感到了迷惑和恐懼,但也有人想要歡迎外星友好使者的來臨。 電腦工程師戴維發現,外星人發出的信號其實是攻擊的倒計時信號。戴維設法把這個信息通知了他的妻子康妮:她是總統的助理,為了工作她與戴維的關系已經破裂。 政府試圖與外星人聯絡,但毫無反應,總統為此憂心忡忡。在得知戴維帶來的訊息後,他急忙下令撤離,但為時已晚。[1]

7月3日,外星人的飛船開始攻擊地球。在一瞬間,人類就遭到了巨大的打擊和災難。 總統在千鈞一發之際和戴維等人離開了首都。美國空軍向外星人飛船發動了進攻,卻有如以卵擊石,毫無作用,唯有飛行員史蒂文設法誘使一架外星人戰斗飛艇墜毀。在攻擊中倖存的人們開始設法逃生。總統和戴維博士一行來到了代號為51區的秘密軍事基地。在那裡,科學家們一直在研究一艘於50多年前在羅斯韋爾墜毀的外星人飛艇。但由於國防部長個人的政治野心,總統卻對此一無所知,從而未能極早預防慘劇發生。 史蒂文抓住了一名外星人俘虜,並將它帶到了51區。通過腦波交流,總統明白了外星人的企圖,並下定決心進行了一次核打擊,但卻由於外星人飛船有保護力場而仍未成功。人類的最後希望似乎也已經破滅。史蒂文將一些倖存者帶回了基地。裡面有史蒂文的女友和她的兒子,也有重傷的第一夫人。第一夫人傷重去世,總統無限悲痛。此時,戴維卻想出了利用電腦病毒使外星人的保護力場失效的方法。在修復了那架50多年前的飛艇之後,史蒂文要駕駛飛艇和戴維一起混進外星人的母艦。與此同時,美國也向世界各國的殘存軍隊發出了總反攻的信號。

7月4日,史蒂文和戴維成功地闖入了外星人的母艦並輸入病毒,解除了外星人的保護力場。總統親自駕駛飛機與外星人作戰。史蒂文和戴維將一顆核彈射入了外星人母艦的中心,並在千鈞一發之際逃出了外星人的母艦。 外星人被打敗了,戴維和史蒂文安然歸

⑺ 節約用水的宣傳片是不是在愚人

樓主很不錯,對這種問題關心很有意義,樓主說的大多再理,但是有兩個小誤區.
一,樓主認為水量很多,其實不然.地球表面雖然2/3被水覆蓋,但淡水只佔2.53%,而人類能夠利用的淡水只佔地球總水量的0.04%。中國是世界12個貧水國家之一,淡水資源還不到世界人均水量的1/4。所以說在我國推行節約用水的口號絕對不是多此一舉.
二,樓主認為水是再生資源因此不必在意.其實不僅非可再生資源的數量是有限的,在一定的時間跟空間尺度內,可再生資源的數量也是有限的。也就是說,可再生資源也並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它是一個動態的概念。可再生資源只有在我們控制了量的情況下,權衡了開采量及該資源的再生量,使我們的開發利用速率小於其形成速率的條件下,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所以說 我們應該把水看作是非可再生資源 因為人類消耗它的量是非常大的,遠大於人類重新獲得淡水的量(只有淡水才對於我們是有意義的)人類只能利用到地下水和經過凈化的水而其量實在是太少了,所以現在大多城市缺水,提倡節約用水.或許等科學發達了,人類能高效,快速的把海水轉化為淡水的時候,水就會歸納為可再生資源了.

綜上所述:我同意樓主所說的,我們使用的水資源是可以通過一些高科技手段獲取的,但是獲得的速度同使用的速度相比還遠遠不夠.形象點的說我們就像一個大水缸,上面進水的是個小水龍頭,下面放水的是個大水管.這樣就算是一缸滿滿的水也會有放完的時候.目前全世界都在號召節約用水,而像我們這種貧水大國宣傳節約用水是非常有意義的!其實就在現在我國就有很多可憐的地區缺水嚴重到我們無法想像的地步.我國宣傳節約用水其實最更本的目的就是要把水的消耗速率控制在水的再生速率之下,這樣就能保證取之不盡,用之不絕了!

⑻ 請問這部電影的名字,講人類築大壩攔住了水源導致乾旱加劇動物生存困難,動物聯合起來在小孩子maya

不是獅子王一類耳熟能詳的動畫電影,電影主要的內容就是由於人類性導致的乾旱嚴重影響動物生存,然後動物們發現了乾旱的原因並且最終解決水源被截住的狀況,故事推測發生在非洲,因為裡面出現了獅子,貓鼬,犀牛群還有水牛群等標志性的非洲野生動物。可能是一部環保或者動物保護題材的動畫片。

⑼ 有沒有關於保護水資源的電影或者動畫片呀好看點的

綠水 2010年的國產片子 講的是3個盜墓賊被困 喝了墓地裡面的水 逃出後離奇死亡的故事。是一部從側面引導大家愛護水資源的影片,題材比較新穎,有一定的可看度。

深藍 BBC紀錄片 講述的是海洋與裡面的動物 強烈推介

⑽ 央視第六套 電影頻道 的一款 植樹造林公益廣告哦

1、如果人類不從現在節約水源,保護環境,人類看到的最後一滴水將是自己的眼淚。
2、保護水資源,生命真永遠。
3、人體的70%是水,你污染的水早晚也會污染你,把純凈的水留給下一代吧!
4、節約用水,從點滴開始。
5、為何血濃於水?因有愛在其中。
6、保護水環境,節約水資源。
7.水是生命的源泉,農業的命脈,工業的血液。
8.要像愛護眼睛一樣珍惜水資源。
9.水是生命之源,浪費水就是扼殺自己的生命。
10.別讓孩子知道的魚類只有泥鰍。
11.現在,人類渴了有水喝;將來,地球渴了會怎樣?
12.節約用水是每個公民的責任和義務!

1、節約用水是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措施。
2、努力創建節水型城市,實施可持續發展。
3、大力普及節水型生活用水器具。
4、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是全社會共同責任。
5、開源與節流並重,節流優先、治污為本、科學開源,綜合利用。
6、國家實行計劃用水,厲行節約用水。
7、惜水、愛水、節水,從我做起。
8、堅持把節約用水放在首位,努力建設節水型城市。
9、節約用水、造福人類,利在當代、功在千秋。
10、依法管水,科學用水,自覺節水。
11、強化城市節約用水管理,節約和保護城市水資源。
12、努力建立節水型經濟和節水型社會。
13、保護水資源,促進西部大開發;節約每滴水,共同創建節水城。
14、節約用水是每個公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15、水是生命的源泉、工業的血液、城市的命脈。
16、珍惜水就是珍惜您的生命。
17、請珍惜每一滴水。
18、世界缺水、中國缺水、城市缺水,請節約用水。
19、浪費用水可恥,節約用水光榮。
20、水是不可替代的寶貴資源。
21、節約用水,重在合理用水,科學用水。
22、樹立人人珍惜、人人節約水的良好風尚。
23、水是生命的源泉、農業的命脈、工業的血液!
24、為了人類和您自身的生命,請珍惜每一滴水!
25、樹立人人珍惜水,人人節約水的良好風尚!
26、認真貫徹「開源節流並重,以節流為主」的方針!
27、深入開展創建節水型農業、工業、城市的活動,努力建設節水型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