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誰推薦幾部07年-08年的俄羅斯或者美國戰爭片!
呵呵 推薦個給你 絕對經典!! 《奧貝武夫》 絕對好看 雖然我現在只記得一部 哦~突然想起來了個~還有〈巴士達300勇士〉這兩部很好看的
不好看 你別給分 呵呵 特別是我說的第一個 是全3D製作的 劇情很爽 給我的印象極深~~`快去下吧~
深入敵後
⑵ 為什麼俄羅斯的電影業不發達是因為文化也不是很發達么
誰說俄羅斯電影不發達的。俄羅斯電影90年代之後由於思想解禁,異軍突起。
1991年的《蒙古精神》,尼基塔·米哈依爾科夫在外蒙古拍攝的獲得威尼斯金獅獎的名作。手中是法二版。這次課上給學生放了投影,大銀幕體驗大草原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意境,感覺真爽啊。
1994年,《烈日灼身》(《毒太陽》),同為尼基塔·米哈依爾科夫導演的揭露斯大林時期政治迫害的反思電影,獲得戛納評委會大獎。此外,尼基塔·米哈依爾科夫在後蘇聯時期拍攝的《西伯利亞的理發師》及最新作品《十二怒漢》都有不錯的DVD版本。
基拉·穆拉托娃是蘇聯極有個性和有爭議的女導演,後蘇聯時期她的作品《迷戀》(1994)和《契訶夫的主題》(2002),這倆個電影都來自俄羅斯五區版的穆拉托娃套裝。不知道這個套裝還有她的其它啥電影。
1996年,亞歷山大·索科洛夫的《母與子》,這位被譽為是「改革與公開化時期」的塔可夫斯基的作者電影大師,迄今已拍攝了故事片17部,紀錄片20餘部。
值得慶幸的是,索科洛夫的代表作大部分在國內都能找到DVD。《母與子》,我手頭有兩個版本,一區版本和英二「人造眼」版本。《父與子》我也有兩個版本,另一個是台三發行的。「人造眼」出版的這個套裝,還包括《父與子》。「人造眼」的索科洛夫套裝,除了畫質遠好於一區版本外,勝在花絮豐富,尤其是收入了兩個紀錄片《卑微的人生》和《士兵之歌》,對於理解索科洛夫的創作很有裨益。此外,我收集的索科洛夫作品還有:「生死三部曲」開篇之作《第二層地獄》(1990)、《太陽》、一個鏡頭構成的《俄羅斯方舟》(2002)、來自西班牙二區的《金牛座》(《遺忘列寧》)及2007年索科洛夫的最新作品《亞歷珊卓》。
至於索科洛夫的紀錄片,一區FACETS發行的索科洛夫紀錄片套裝算是較全的,我手頭有《大地的輓歌》(1977-1988)、《塔可夫斯基輓歌》(1988)《精神之歌》和《旅程輓歌》(2001),以及最近英皇出的也是一區FACETS發行的《對話索爾仁尼琴》(1998)等。
1997年,謝爾蓋·鮑德羅夫的《高加索俘虜》,一區米高梅發行的版本。這是第一部以車臣戰爭為背景的故事片。故事類似大島渚的《飼育》或姜文的《鬼子來了》,說不清是誰受誰的啟發了。導演謝爾蓋·鮑德羅夫屬於移居國外的俄羅斯導演群體,他有韃旦血統,生於西伯利亞,用外資拍攝迎合西方觀眾的電影。最新的電影就是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的《蒙古王》,大陸演員孫紅雷扮演重要角色。市面上有若干DVD版本。
下面該說新一代導演了。
首先應提到的是多產的阿里克塞·巴拉巴諾夫。1997年,他導演的由俄羅斯最重要的民營電影公司CTB出品的匪幫片《兄弟》(《兄弟憐》)在俄社會引起強烈反響。意見對立使得這部電影不僅成為電影領域的一個事件,也成為俄羅斯社會生活的一個事件。影片描寫的是彼得堡黑社會與僱傭殺手之間的事件。由於影片票房的大賣,《兄弟》2000年又拍攝了續集。評論界對影片的塑造的主人公達尼拉的形象展開了激烈爭論。2002年,他導演的《畸形人與正常人》(《畸零與色情》),在戛納電影節上的展映引起普遍關注。2005年,巴拉巴諾夫又拍攝了動作大片《死人的騙局》,由大導演尼基塔·米哈伊爾科夫主演。此外,巴拉巴諾夫還拍攝了以車臣戰爭為背景的戰爭片《戰爭》(《反恐戰爭》)獲得了俄羅斯塔夫爾電影節頭獎金玫瑰獎。這部電影我手頭有英二的版本,還是那天意外地在大B那特價淘來的。
戰爭題材,尤其是衛國戰爭是蘇聯電影創作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戰爭片歷來是蘇聯電影的一個重要類型。曾引發幾次浪潮。隨著前蘇聯社會的改變、人的思想觀念的轉變,電影在表現政治、表現社會、表現戰爭等方面開始出現新的不同的視點。個別電影創作者對以前未曾觸及的阿富汗戰爭,尤其是20世紀90年代開始的車臣戰爭給予了極大的關注。他們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的視點對戰爭進行了分析和批判。蘇聯解體後,後蘇聯的戰爭片也涌現出許多重要作品。包括反映阿富汗、車臣戰爭,當然,二戰的衛國戰爭依舊是一個永恆的題材。如尼古拉·列別傑夫的《星星敢死隊》和羅戈日金的《戰場上的布穀鳥》。這兩部電影,我手頭均有DVD。
另一位引人注目的導演新秀是安德烈·薩金采夫。2002年,他的一部《回歸》一舉獲得了威尼斯電影節最高獎金獅獎。這是塔可夫斯基的《伊凡的童年》奪得金獅獎三十多年之後,再次獲此殊榮。這個電影我手頭有兩個版本:三區安樂版本和法二TFI版。另外,薩金采夫的新作《將愛放逐》(2007)的DVD也由法二TFI發行,手頭已有。
進入21世紀以來,許多出身於電影世家的年輕導演,如岡查洛夫斯基、幫達爾丘克、米哈伊爾科夫、丘赫萊依、托多洛夫斯基、楊科夫斯基的兒子們,都一躍成為俄羅斯電影創作的中堅。其中,比較突出的有,格利高里·丘赫萊依的兒子巴維爾,他導演的成名作是《竊賊》(1997),關於父親的缺失與少年的成長。這個電影我手頭有兩個版本:台三元寶利的和德二的。此外,我還收集到了巴維爾·丘赫萊依的另一部電影《薇拉的司機》(2004)。
與格利高里·丘赫萊依同一時代的同學兼新浪潮夥伴謝爾蓋·幫達爾丘克,如今,他們的兒子也站在同一電影前沿。名叫菲多爾的小幫達爾丘克,不比父親遜色,拍攝了氣勢恢弘的戰爭片《第九縱隊》,票房評論俱佳。
彼得·托多洛夫斯基(《戰地浪漫曲》、《國際女郎》)的兒子瓦萊里,也是青出於藍勝於藍。可惜的是,他的最重要的電影《愛情》(1991)、《聾人之國》(1997)均無緣得見。不過,他的另一部電影《情人》(2002)手頭有,是由主演過《鄉愁》的奧列格·揚子科夫斯基主演。
除此之外,手頭有DVD的還有其它一些重要作品,列舉如下:
安德烈·克拉夫庫克的《尋找幸福的起點》(2006)。該導演今年的大片《海軍上將高爾察克》也發行DVD了。坊間有多種版本流行。
《西服》(2003),Bakhtyar Khudojnazarov 柏提古·杜納佐洛夫作品,獲得東京電影節最佳藝術貢獻獎和評審團特別獎。《消失在地圖上的名字》(2003),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斯佐的愛》(2004),哈薩克導演古卡·歐瑪洛瓦戛納參賽作品。《死亡騎士》(2005),俄羅斯一部暗殺題材的動作大片。
《瑪莎》,謝爾蓋·特卡喬夫作品。俄羅斯五區發行的DVD。更新的作品還有2007年阿里克塞·彼馬諾夫的電影《敖德薩的三天》。大B那花一塊五淘來的。
最後要提到的自然是「俄羅斯的呂克·貝松」提莫·貝克曼貝托夫,他導演的《守夜人》是俄羅斯電影歷史上首部純本土投資、完全好萊塢式運作、最終創造出商業奇跡的大片。《守夜人》讓全世界影迷見識到俄羅斯新電影「文藝復興」的威力。這部電影及續集《守日人》均獲得巨大的商業成功。這兩部電影及導演的第一部好萊塢製作《通緝令》(2008),市面都有多種版本,前者還發行了藍光碟。
⑶ 一部頂級俄羅斯電影罪犯押運途中
一部頂級俄羅斯電影罪犯押運途中逃跑並擊殺了押運員的電影是叫犯罪的他。
⑷ 推薦一些與蘇聯或俄羅斯軍隊有關的電影
推薦《戰爭之王》,軍火商的電影,有倒賣前蘇聯軍火庫的故事,《KI9》講的是一個蘇聯核潛艇的故事,《獵殺紅色十月》,《空軍一號》也有關於前蘇聯的,還有就是007有很多部也都涉及你所像要的,只能想到這幾部了,希望你喜歡
⑸ 找部俄羅斯電影的名字,關於車臣那會的
車臣 (Chechnya) 是俄羅斯聯邦領土,位於高加索山脈北側,與喬治亞隔山為鄰,面積約1. 5萬平方公里,人口超過100萬。首府格羅茲尼 (Grozny) 是在1818年建立的格羅茲尼城堡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車臣人驍勇善戰,信奉伊斯蘭教。
有關車臣人的最早記載是在7世紀初以前。「車臣人」這一稱呼最早源自阿爾貢河邊的「大車臣」這一村莊的名稱,以後逐漸成為車臣民族的族稱。車臣人自稱「納赫喬人」,即「平民百姓」的意思。車臣人在13世紀遭受蒙古-韃靼人的侵襲,14世紀末又遭到中亞帖木兒帝國軍隊的蹂躪。直到15至16世紀金帳汗國解體後,車臣人才開始從山區向平原遷徙。16至19世紀,伊斯蘭教開始傳入車臣。在17至18世紀之交,車臣開始成為波斯、奧斯曼、俄羅斯三大帝國爭奪的對象,此後車臣經歷了長達兩個多世紀的血腥殘酷的戰爭。
19世紀,沙俄經過近半個世紀的高加索戰爭於1895年把車臣並入帝國版圖。1922年11月成立車臣自治州。1934年1月車臣與其西鄰印古什合並,1936年12月改成車臣—印古什自治共和國。二戰期間,蘇聯政府以車臣人同德國侵略者合作為由,把許多車臣人強行遷出家園。當時有38.7萬多車臣人被驅逐到中亞和西伯利亞。直到1957年1月9日,蘇聯最高蘇維埃才決定恢復車臣—印古什自治共和國的建制,歸俄羅斯聯邦管轄。
1991年9月6日,即蘇聯發生「8·19」事件後不久,蘇聯空軍少將、車臣人杜達耶夫依靠武力推翻了當地的蘇維埃政權。10月,車臣舉行共和國總統和議會選舉,杜達耶夫當選總統。11月,即在蘇聯解體的前夕,杜達耶夫頒令成立「主權國家」車臣共和國,並很快組織了車臣國民衛隊。從此,車臣既不簽署1992年的俄聯邦條約,也不參加1993年的俄議會選舉,在「獨立」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俄羅斯當局為了維護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於1994年12月出兵車臣。但是車臣武裝一直拒絕放下武器,致使這場內戰持續了20個月之久,杜達耶夫在這場戰爭中被打死。1996年底,在車臣非法武裝在俄境內先後製造兩起重大劫持人質事件後,俄軍被迫撤出車臣。1997年1月,阿·馬斯哈多夫當選車臣共和國總統後,仍然堅持車臣是「獨立國家」。1997年5月,俄聯邦與車臣簽署和平與相互關系原則條約。但是,車臣領導人始終未放棄其「獨立」主張。
為徹底解決車臣問題,俄聯邦當局於1999年出動10萬軍人,對車臣進行封鎖和展開軍事打擊。經過空中轟炸和地面圍剿,大股車臣非法武裝被消滅,俄軍幾乎控制了車臣全境。但是,車臣剩餘的非法武裝化整為零,在車臣內外採取游擊戰術,頻頻進行暗殺和恐怖活動。特別是近兩年來,車臣非法武裝分子活動猖獗,不斷製造恐怖襲擊事件,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2002年10月23日,數十名車臣武裝分子在莫斯科杜布羅夫卡劇院將800多名正在觀看演出的觀眾和演職人員劫為人質。3天後,俄特種部隊向劇院內施放催眠氣體後,成功地解救了大多數人質,但仍有130名人質不幸喪生。俄軍隨即在車臣展開
⑹ 求一個俄羅斯電影名字,有下載更好了
貌似很熟悉,想想看……
知道了!!!
你要的是不是《反恐戰線》
劇情:電影以車臣戰爭為大背景,英國人約翰和他的未婚妻瑪嘉烈在車臣被恐怖分子擄獲,與許多俄軍戰俘及人質囚禁在一起,並受到恐怖份子殘忍的虐待,很多人被槍凶,斬首,割喉。車臣武裝分子要約翰回國籌兩百萬英鎊贖回瑪嘉烈,同時把俄軍戰俘艾雲一起釋放。約翰向英國及俄國領事館求助被拒,英國電視台願意資助約翰,但必須把贖回人質的過程拍攝下來。由於擔心車臣武裝不守信用,艾雲與約翰用武力突襲車臣武裝盤據的村莊,救出瑪嘉烈和一名俄國軍官,在其他車臣武裝繼續追殺下,他們用衛星電話聯絡上俄軍。俄軍派遣坦克及飛行部隊參與營救,與恐怖武裝展開激烈戰斗……
地址:http://119.147.41.16/down?cid=2069049207&t=14&fmt=flv
⑺ 可以推薦幾部好看的戰爭電影嗎
戰爭電影其實也分很多類型,有純粹展示武器裝備,有討論戰爭倫理的,還有比較多的是抒發一下愛國熱情的。推薦幾部近幾年上映的各國戰爭電影,不知道大家看過幾部?
狼之歌
電影中法國軍方突然偵測到一艘核潛艇向法國本土發射了核導彈,法國海軍發現該潛艇是一艘廢棄的俄羅斯核潛艇 ,便倉促的判斷俄羅斯對法國發動了核攻擊。法國總統根據軍方報告,迅速做出了對俄羅斯進行核反擊的決定。法國海軍一艘處於戰備巡航的凱旋級戰略核潛艇“無畏號”接到命令,開啟了核導彈發射流程。
電影有意思的地方在於,上映不久爆發了印巴空戰,現實中印度空軍一架米格-21UPG“野牛”戰斗機被巴基斯坦空軍擊落,一名印度飛行員被俘。好尷尬!
⑻ 現代戰爭片有哪些
越戰:
01、《現代啟示錄》(美國)
02、《野戰排》(美國)
03、《獵鹿人》(美國)
04、《全金屬外殼》(美國)
05、《生於7月4日》(美國)
06、《綠色貝雷帽》(美國)
07、《豬排山》(漢堡包高地之戰)(美國)
08、《老虎營》(老虎連)(美國)
09、《我們曾是戰士》(我們是戰士)(美國)
10、《阿甘正傳》(美國)
11、《隧道之鼠》(美國)
12、《再造戰士》(美國)
南斯拉夫內戰(波黑戰爭):
01、《滅族戰場》(美國)
英阿馬島戰爭:
01、《炮火磷磷》(烽火烈焰)(阿根廷)
海灣戰爭:
01、《三個國王》(美國)
02、《生死豪情》(美國)
03、《鍋蓋頭》(美國)
科索沃戰爭:
01、《深入敵後》(美國)
02、《非常戰場區域》(西班牙)
盧安達種族內戰:
01、《盧安達飯店》(英國/南非/加拿大/義大利)
02、《殺戮禁區》(獵犬)(英國/德國)
賴比瑞亞內戰:
01、《瘋狗強尼》(法國)
索馬里內戰(索馬里維和):
01、《黑鷹墜落》(美國)
02、《血鑽》(美國)
03、《戰爭之王》(美國)
阿富汗戰爭:
01、《第九連》(第九突擊隊)(俄羅斯)
02、《入侵阿富汗》(美國)
03、《查理·威爾遜的戰爭》(美國)
04、《第一滴血3》(美國)
車臣反恐戰爭:
01、《爆破》(俄羅斯)
02、《風暴之門》(俄羅斯)
03、《煉獄》(俄羅斯)
阿富汗反恐戰爭:
01、《羅斯坎普-阿富汗戰爭前線》(英國)
02、《兄弟》(美國)
緬甸內戰(緬甸軍政府與克倫棉邦):
01、《第一滴血4》(美國)
與以色列有關的戰爭(黎以戰爭):
01、《波弗特》(以色列/美國)
02、《和巴什爾跳華爾茲》(以色列)
03、《黎巴嫩》(以色列)
伊拉克反恐戰爭:
01、《拆彈部隊》(美國)
02、《哈迪塞鎮之戰》(美國)
03、《拯救女兵林奇》(美國)
04、《血戰沙漠》(美國)
05、《伊拉克惡狼谷》(土耳其)
06、《前進巴格達》(美國)
07、《決戰以拉谷》(美國)
08、《拒絕再戰》(美國)
09、《生死狙擊》(美國)
伊拉克反恐戰爭電視劇:
01、BBC 電視劇《反擊》(英國)
02、HBO 電視劇《伊拉克戰爭第一季》(美國)
----------------------------------------------------------------------
現在的電影純粹意義上的戰爭片愈來愈少,而取而代之的電影大多都是一些假託戰爭的其他類型片,所以戰爭片越來越難定義,如:《K-19:寡婦製造者》依託軍事題材的災難事故片;《血鑽》和《戰爭之王》依託戰爭背景的犯罪倫理片;《第一滴血》系列依託戰爭的動作冒險片;《盧安達飯店》依託戰爭的倫理道德片;《壯志凌雲》和《拆彈部隊》依託戰斗的個人英雄片,而真正向以往越戰題材和《黑鷹墜落》這樣的比較純粹戰爭的電影越來越少,但是依託軍事題材的影片卻越來越多,而近來許多影片的商業味道太濃厚,很少有影片是以純粹的一場戰斗或是一次事件為框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