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圖里是那個明星
娜塔莉·波特曼,1981年6月9日出生於以色列耶路撒冷,美國女演員、導演、製片人、編劇,畢業於美國哈佛大學。
1994年,娜塔莉·波特曼因主演犯罪動作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而開始其演藝生涯。1996年,出演科幻喜劇電影《火星人玩轉地球》。1997年,在科幻電影《星球大戰前傳1:幽靈的威脅》中飾演帕德美·阿米達拉 。2000年,主演科幻電影《星球大戰2:克隆人的進攻》。2003年,主演科幻電影《星球大戰3:西斯的復仇》 。2004年,出演情感電影《偷心》,獲得第62屆美國金球獎最佳女配角 。2005年,主演動作電影《V字仇殺隊》,獲得第33屆土星獎最佳女主角。2006年,在愛情電影《藍莓之夜》中飾演萊斯利 。2007年,主演驚悚戰爭電影《兄弟》。
2008年,自編自導自演愛情電影《紐約,我愛你》。2009年,在劇情電影《黑天鵝》中飾妮娜 。2011年,主演科幻電影《雷神》;同年,憑借電影《黑天鵝》,獲得第8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第68屆金球獎最佳劇情片女主角等獎項 。2012年,主演科幻動作電影《雷神2:黑暗世界》。2013年,主演西部動作電影《拿起槍的簡》 。2015年,在傳記電影《第一夫人》中飾演傑奎琳·肯尼迪 。2016年,獲得第21屆華鼎獎評委會獎。2017年,獲得第28屆棕櫚泉國際電影節沙漠棕櫚女演員成就獎。2018年,在科幻驚悚電影《湮滅》中飾演莉娜 。
1994年,13歲的娜塔莉·波特曼參加了犯罪動作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的試鏡,並成功獲選,在片中飾演一個倔強任性、獨立自主的小女孩瑪蒂爾達;12月,與阿爾·帕西諾、羅伯特·德尼羅等合作出演犯罪動作電影《盜火線》。
1995年,主演由泰德·戴米執導的愛情喜劇電影《愛情尤物》;同年,與朱莉婭·羅伯茨、德魯·巴里摩爾等合作出演愛情喜劇電影《人人都說我愛你》 。1996年2月,出演由蒂姆·伯頓執導的科幻喜劇電影《火星人玩轉地球》 。
1997年,參演舞台劇《安妮日記》,在劇中飾演一位性格復雜的女孩安妮·法蘭克;同年,主演由王穎執導的劇情電影《芳心天涯》;6月,與伊萬·麥克格雷格、傑克·洛伊德等合作主演科幻動作電影《星球大戰前傳1:幽靈的威脅》,在片中飾演納布星球的女王帕德美·阿米達拉 。
1998年,與斯多卡德·查寧、瓊·庫薩克等合作主演愛情電影《甜心伊人》,在片中飾演堅毅的年輕媽媽諾瓦麗·雷辛 。2000年6月,與伊萬·麥克格雷格、海登·克里斯滕森等合作主演科幻電影《星球大戰2:克隆人的進攻》,在片中飾演銀河議會的議員帕德梅·阿米達拉,她則憑借該片獲得第29屆土星獎最佳女主角的提名 。
2001年7月,參演麥克·尼克斯導演、紐約公共劇院聯合製作的契訶夫戲劇《海鷗》 。2002年7月,出演由安東尼·明格拉執導的戰爭電影《冷山》;同年,與朱麗葉·比諾什、史蒂夫·布西密等合作出演愛情電影《巴黎,我愛你》 。
2003年4月,與扎克·布拉夫合作主演愛情喜劇電影《情歸新澤西》,在片中飾演美麗、善良的女孩薩曼;6月,主演由喬治·盧卡斯執導的科幻電影《星球大戰3:西斯的復仇》,在片中飾演納布星球駐銀河議會的議員帕德梅·阿米達拉 。
2004年,出演由邁克·尼科爾斯執導的情感電影《偷心》,在片中飾演地下舞場的脫衣舞演員艾麗絲,她則憑借該片獲得第62屆美國金球獎最佳女配角、第7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配角的提名;同年,出演劇情電影《自由地帶》。
2005年3月,與雨果·維文、約翰·赫特等合作主演科幻動作電影《V字仇殺隊》,在片中飾演與神秘怪人V糾纏不清的艾薇·哈蒙德,她則憑借該片獲得第33屆土星獎最佳女主角;同年,與哈維爾·巴登、斯特蘭·斯卡斯加德等合作主演傳記電影《戈雅之靈》,在片中飾演年輕美麗的模特伊內斯 。
2006年6月,主演由王家衛執導的愛情電影《藍莓之夜》,在片中飾演不知天高地厚的女孩萊斯利;同年,與歐文·威爾森、亞德里安·布洛迪合作出演冒險喜劇電影《穿越大吉嶺》。
2007年10月,主演由吉姆·謝里丹執導的驚悚戰爭電影《兄弟》,在片中飾演海軍陸戰隊湯姆的妻子格蕾絲,她則憑借該片獲得第36屆土星獎最佳女主角的提名;11月16日,與達斯汀·霍夫曼合作主演的奇幻喜劇電影《馬格瑞姆的玩具店》上映,在片中飾演玩具店的經理莫莉·馬奧尼;同年,與斯嘉麗·約翰遜、艾瑞克·巴納等合作主演愛情電影《另一個波琳家的女孩》,在片中飾演想成為英國女王的安妮·波琳 。
2008年5月,娜塔莉·波特曼受邀擔任戛納電影節的評委;9月,她攜其執導的處女作《前夕》,參加了威尼斯電影節的展映;同年,自編自導自演愛情勵志電影《紐約,我愛你》;11月,主演由唐·羅斯執導的喜劇電影《另一個女人》,並擔任該片的製片人。
2009年2月,與約瑟夫·高登-萊維特等合作主演劇情電影《海瑟》,在片中飾演打扮老土的雜貨店雇員妮可,並擔任該片的製片人;7月,與詹姆斯·弗蘭科、丹尼·麥克布耐德等合作主演奇幻冒險電影《王子殿下》,在片中飾演為拯救父親的王國而踏上冒險征程的公主伊莎貝爾;10月,主演由達倫·阿倫諾夫斯基執導的劇情電影《黑天鵝》,在片中飾演紐約的芭蕾舞演員妮娜 。
2010年,與艾什頓·庫徹合作主演愛情電影《不求回報》,在片中飾演實習醫生艾瑪,並擔任該片的製片人;同年,娜塔莉·波特曼憑借電影《黑天鵝》,獲得第15屆美國廣播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的提名 。
2011年5月8日,與克里斯·海姆斯沃斯、湯姆·希德勒斯頓合作主演的科幻動作電影《雷神》在中國上映,在片中飾演天文學家簡·福斯特;同年,娜塔莉·波特曼憑借電影《黑天鵝》,獲得第8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第68屆金球獎最佳劇情片女主角、第64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女主角 、第37屆土星獎最佳女主角、第17屆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女主角 、第22屆棕櫚泉國際電影節沙漠棕櫚女演員成就獎 、2010年在線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等獎項。
2012年7月,主演由泰倫斯·馬力克執導的愛情電影《聖杯騎士》,在片中飾演漂亮的好萊塢女星Elizabeth;9月,主演由艾倫·泰勒執導的科幻動作電影《雷神2:黑暗世界》;12月25日,娜塔莉·波特曼在福布斯公布的好萊塢「最具性價比」演員榜單中,位列榜首。
2013年,娜塔莉·波特曼自編自導自演劇情電影《愛與黑暗的故事》,在片中飾演波蘭磨坊主的女兒法妮雅;2月,與伊萬·麥克格雷格、喬爾·埃哲頓等合作主演西部動作電影《拿起槍的簡》,在片中飾演外柔內剛的勇敢女子簡。
2015年,與彼得·薩斯加德、格蕾塔·葛韋格等合作主演傳記電影《第一夫人》,在片中飾演美國總統約翰·肯尼迪的妻子傑奎琳·肯尼迪;5月,主演劇情電影《性之基礎》,在片中飾演美國最高法院歷史上第二位女性法官魯絲·巴德·金斯伯格;8月21日,娜塔莉·波特曼在福布斯公布的全球最高薪女星排行榜中,排名第18位;同年,擔任紀錄片《第七重火》的製片人 。
2016年9月,與基特·哈靈頓、蘇珊·薩蘭登等合作主演劇情電影《約翰·多諾萬的死與生》;11月16日,與莉莉-羅絲·德普等合作主演的奇幻電影《天文館》上映,在片中飾演凱特的姐姐羅拉;12月15日,娜塔莉·波特曼受邀出席第21屆華鼎獎全球電影滿意度頒獎盛典,獲得評委會獎 。
2017年3月17日,與瑞恩·高斯林、魯妮·瑪拉等合作主演音樂愛情電影《歌聲不絕》上映;10月27日,與里克·羅德里格茲、馬修·莫迪恩等合作出演的劇情電影《麻木不仁的混蛋們的全盛時期》上映;同年,娜塔莉·波特曼憑借電影《第一夫人的秘密》,獲得第28屆棕櫚泉國際電影節沙漠棕櫚女演員成就獎及第8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第74屆金球獎劇情類最佳女主角 、第70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女主角 、第23屆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女主角、第32屆獨立精神獎最佳女主角的提名。
2018年2月,主演由布拉迪·科貝特執導的劇情電影《光之聲》;4月13日,與詹妮弗·傑森·李、吉娜·羅德里格茲等合作主演的科幻驚悚電影《湮滅》上映,在片中飾演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教授莉娜 。
㈡ 娜塔莉·波特曼到底有多優秀
第一個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豆瓣評分9.4(我見過最高的)
1996年
第19屆日本學院獎
最佳外語片
呂克·貝松
提名
1995年
法國凱撒獎
最佳影片 呂克·貝松 提名
1995年
法國凱撒獎
最佳導演 呂克·貝松 提名
1995年
法國凱撒獎
最佳男演員 讓·雷諾 提名
1995年
法國凱撒獎
最佳剪輯 Sylvie Landra 提名
1995年
法國凱撒獎
最佳攝影 Thierry Arbogast 提名
1995年
法國凱撒獎
最佳聲效
François Groult、Pierre Excoffier、Gérard Lamps、Bruno Tarrière
提名
1995年
法國凱撒獎
最佳配樂 艾瑞克·塞拉 提名
裡面的歌《shape of my heart》也超好聽,我特別喜歡
在電影中年僅13歲的娜塔莎,表現出極大的表演天賦,你也一去看看,有特別多超贊的鏡頭
之後也演了很多電影《v字仇復殺》(她在電影中剃了光頭)
直到2010上映的《黑天鵝》
第83屆奧斯卡(美國電影學院獎)2011
最佳女主角 娜塔麗·波曼
最佳導演 (提名) 達倫·阿倫諾夫斯基
最佳影片 (提名) 邁克·麥達沃伊
最佳影片 (提名) Brian Oliver
最佳影片 (提名) Scott Franklin《黑天鵝》最佳攝影 (提名) 馬修·利巴提克
最佳剪輯 (提名) Andrew Weisblum
《黑天鵝》講述了一個有關芭蕾舞的超自然驚悚故事。女主角是一個資深芭蕾舞演員(娜塔麗·波特曼飾),她發現自己被困在了與另一個舞者的競爭狀態中。隨著一場重大演出的日漸臨近,許多的麻煩也隨之加劇。並且她不確定競爭對手是一個超自然的幻象,亦或只是她自己出現了錯覺。本片是第6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的開幕片。女主角娜塔莉·波特曼憑借在該片中的精彩演出獲得包括金球獎和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在內的多個獎項。
除此之外,她還是哈佛大學畢業的,心理學專業!!!
㈢ 娜塔莉波特曼13歲走紅,進哈佛拿影後,她為何在娛樂圈長盛不衰
關於外國文娛圈有一些理解的人,一定曉得娜塔莉波特曼吧。這位演員13歲的時分就憑仗《這個殺手不太冷》這部經典作品一夜之間爆火,這部作品直到如今還被人們津津有味著,在各大論壇、各大平台都能夠看到有關於這部作品的話題。
其實憑仗著這部作品,娜塔莉波特曼就能夠火一輩子的,但是她也不安於平凡,不時拍攝更好的影視作品,每一部影片都口碑炸裂。
出道時間十分早,在13歲的時分就進入了文娛圈。拍攝的經典作品數不勝數,很多到如今也被人們津津有味著,她不只是一個優秀的演員,也具有著圓滿的顏值,即便在眾星雲集的文娛圈也是數一數二的。固然說演員關於文憑的請求不太高,但娜塔莉波特曼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學霸。
娜塔莉波特曼能夠說一輩子都在文娛圈裡,小時分的她出演的角色都十分叛逆有個性,長大之後的她飾演的角色都是既成熟又文雅的,每一個年齡層次都有不同的美妙,也正是她的這一點感動了無數人,在文娛圈長盛不衰。
㈣ 娜塔莉波特曼濕頭逛街,穿著太樸素了,網友是怎樣評價的
娜塔莉·波特曼在悉尼的新街拍流出。照片中,娜塔莉一反前幾日穿著精緻小長裙接孩子放學的模樣,一身簡約,牛仔短褲配上“抓鬼敢死隊”的T恤,不禁讓人感嘆這也太接地氣。娜塔莉披著濕漉漉的小卷發就現身街上,不知道是不是剛運動完呢?
娜塔莉波特曼是影後
很多人喜歡國外電影的觀眾都很熟悉《這個殺手不太冷》這部電影,這部電影在某個評分平台上面的評分也是非常的高,也是讓很多人都被電視裡面的劇情感動到。而在這個電影裡面飾演女主角的是當時年紀還比較小的娜塔莉波特曼。娜塔莉波特曼在他主演的電影黑天鵝當中出演了妮娜。娜塔莉波特曼也憑借這部電影成為了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女主角,以及金球獎的最佳女主角,所以可以看出娜塔莉波特曼不光長得漂亮,演技也是非常好的,而且他的人氣也是很高的。受到了很多人的歡迎。
㈤ 娜塔莉波特曼的《黑天鵝》,為何能讓觀眾為之沸騰
《黑天鵝》讓很多人為之沸騰,很有可能是因為他有很多讓人覺得相通的地方。
在電影中,娜塔麗的扮相其實也是令人非常喜歡的,白天鵝的清純,黑天鵝的冷艷,都是令人眼目一新的驚喜,這部電影其實也是對演員的一種考驗,要將完全不同的兩種人格表現在同一個人身上,還要讓觀眾分不清,這其實是一個很大的考驗,但娜塔麗做到了,甚至可以說將這個人物演活了,她演出了我們每個人心中的掙扎,想要掙脫,卻又無力。
其實,在現實中,我們每個人都是尼娜,有著自己想要反抗卻又無法反抗的命運,尼娜最後的結局,是自己自殺了,最後的場景,絕美但又凄美,這最後的一場戲,令人為之沸騰,娜塔麗的扮相令人驚艷,結局卻又令人唏噓,所以觀眾為此而沸騰。
㈥ 提供娜塔莉·波特曼的資料~
娜塔莉·波特曼
◆英文原名: Natalie Hershlag
◆出生日期:1981年6月9日
◆出 生 地:Jerusalem, Israel
◆國家地區:美國/USA
◆主要身份:Actress
◆昵稱:Nat
◆星座:雙子座
◆生肖:雞
◆出生地:耶路撒冷,以色列
◆父親:Avner,是一位在以色列出生的醫生
◆母親:Shelley,美國俄亥俄的一名藝術家
◆眼睛顏色: 棕色
◆頭發顏色::深棕色
◆飲食習慣:嚴格的素食主義者
◆個人學業::1999年6月從紐約長島高中(Syosset High School)畢業
然後進入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系就讀,2003年6月5日順利畢業 [編輯本段]人物簡介娜塔莉1981年6月9日生於以色列耶路薩冷,3歲後隨全家搬到紐約。她有一個幸福的家庭,母親是藝術家,父親是名醫生。一天,她正在長島的大街上閑逛的時候,幸運悄然降臨——一個星探看中了她,把她推薦給導演呂克貝松。呂克貝松當時正在為即將開鏡的《殺手雷昂》招聘女主角。雖說娜塔莉當時年齡太小,但最後她還是幸運地贏得了這個角色。結果從未涉足表演的她自此一鳴驚人,開始了一邊讀書一邊拍戲的生涯。
娜塔莉好像總能與好萊塢大腕們同台演出。接下來1995年她在麥克爾曼的《盜火線》中做了艾爾帕西諾的繼女,1996年在《火星人攻擊地球》中出演傑克尼科爾森的女兒。同年她又出現在伍迪·艾倫的音樂喜劇《人人都說我愛你》里。娜塔莉在劇中的輕松表演贏得了觀眾的喜愛。
1996年娜塔莉在電影《美麗女孩》中的演出又一次獲得好評如潮。在劇中她扮演的女孩叫馬蒂,那可是個頗有心計的早熟女孩,一心一意想把心上人從他的未婚妻手中奪走。評論家對娜塔莉在劇中的演技評價甚高,有一點絕不可否認:她是整部劇中最出色的亮點。
1997年娜塔莉作出一個驚人的決定:她竟然推掉《洛麗塔》和《羅密歐與朱莉葉》兩部巨片,心甘情願地登上舞台出演《安妮·弗蘭克的日記》。這個舉動曾讓眾人大惑不解,但是從《安妮》一劇每次結束後長達近一個小時的謝幕中,我們就明白她演的有多麼出色。娜塔莉在舞台演了整整1年,直到1998年才離開《安妮》劇組。
世紀末娜塔莉出演了她最為廣泛議論的角色——在風靡全球的喬治盧卡斯的《星球大戰前傳:幽靈的威脅》中飾演高貴而美麗的阿米達拉女王。盡管毀譽皆有,這部影片創下了全球巨額票房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而娜塔莉的美麗形象也如同當年的赫本世人皆知。
從最初站在鎂光燈下到今天,昔日的女孩如今已長大,純真依舊,但是卻多了份成熟女人的自信與風情。娜塔莉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世界證明——她是好萊塢新一代演員中最具實力,最有前途的女星。
與眾多渴望成名、成名之後更渴望成大名的演員不同的是,雖然「星球大戰」前傳之《幽靈的威脅》(The Phantom Menace)使得娜塔麗-波特曼(Natalie Portman)成了一位家喻戶曉的明星,但這位被譽為「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第二」的19歲女孩卻在好來塢與哈佛的較量中選擇了後者,甚至可能因為臨床心理學而放棄其前途不可限量的演藝事業。
但問題卻在於,娜塔麗-波特曼似乎將表演看作是僅比好玩的意義稍多一點的一件事,當然也是她一項有利可圖的副業,而她對表演的興趣能否長久維持卻大有疑問。她說:「我現在仍然不知道表演是否是我願意一輩子去做的事,因為其它可做的事情太多了。我仍然熱愛表演,但我將來也完全可能從事其它職業。」
波特曼並不缺乏選擇。除了目前在哈佛大學主修的心理學之外,她還精通法語、西伯來語和日語。雖然她還年輕得有些害羞,但她的頭腦已足以常常讓導演和其他的明星出現困惑。她有些纖弱,年齡看起來也不足19歲,說起話來充滿了青春少女的氣息,但她的表達能力已遠遠超出其實際年齡。在充斥著粗魯且剛剛邁出高中校門的准明星的好來塢,娜塔麗-波特曼的存在無疑是個異數。
娜塔麗-波特曼的表演才能在其最新影片《我心何處?》(Where the Heart Is?)中再次得到體現。在該片中,波特曼飾演一位名叫諾瓦麗-雷辛(Novalee Nation)的17歲女孩。雷辛在離開已生活多年的位於田納西的拖車式房屋後,准備去加利福尼亞尋找新生活。但在俄克拉荷馬,懷孕多時的雷辛卻遭到男友無情的拋棄。
由於沒有錢,雷辛只好躲在當地一家沃爾瑪商店裡生下了孩子,並因此成了當地的「名人」。她決定把這一給了她新生命的地方當作新的家,並與一點陣圖書管理員產生了真摯的戀情。
影片中諾瓦麗的生活與紐約市郊Syosset的模範學生的波特曼的生活簡直是風馬牛不相及。娜塔麗-波特曼生於耶路撒冷,父親是醫生,母親則是一名藝術家。3歲時,波特曼舉家遷居美國。至今,波特曼在感情上對父母依然十分依戀,其父母對女兒也極盡保護之責。在「露華濃」公司(Revlon)發掘出娜塔麗-波特曼後,她卻決定不入為多少少女艷羨的模特這一行。波特曼的父母為其雇了一位經紀人,小小年紀的她在一個夏令營里開始了演藝生涯。
她在大銀幕上正式露面始於《這個殺手不太冷》。波特曼在該片中飾演一個被職業殺手(讓-雷諾飾演)收養的孤兒。導演呂克-貝松(Luc Besson)哄騙這個當時才12歲的小姑娘作了一些後來頗受非議的表演。但自此以後,波特曼便遠離了一切可能引起爭議的東西。她拒絕出演《冰風暴》(The Ice Storm)里克里斯蒂娜-里奇(Christina Ricci)的角色,理由是影片「太暗」;之後她又拒絕了阿德里安-萊恩(Adrian Lyne)的《洛麗塔》(Lolita),理由是影片太「低劣」。去年,波特曼答應與蘇珊-薩蘭敦(Susan Sarandon)一起主演《管到太平洋》(Everywhere But Here)一片,但前提條件是必須刪除劇本中的一段性描寫。
波特曼稱,她是自己決定做什麼以及不做什麼,「我總是自行選擇我要做的事。父母會給我一些意見與建議,但最終決定總是由我自己作出。」但她也承認,她不會接受出演可能讓父母產生不安的影片。「因為,對我而言,讓父母感到快樂與驕傲更加重要。如果冒犯他們,我會比失去某些愚蠢的影片中的角色更讓自己生氣。」
為了避免受到追星族的干擾,波特曼將她祖母的姓氏用作她的藝名。但她試圖避免公開所上大學的名字的做法卻不太成功。盡管人人都知道她選擇了哈佛,她自己還是拒絕說出它的名字。她為此辯解說:「我不想影迷來訪。我聽說當年波姬-小絲在普林斯頓時,每年有好幾百人去探訪。我不想也落得這種下場,因為我不願意與陌生人交往。也許有人覺得我這樣做不太禮貌,但我確實不需要這樣的交往。」
即使波特曼的影迷能夠更進一步去接近她,他們與她也沒有多少相同之處。
波特曼是典型的能力超群者,她喜歡與她差不多的人交往,這也是她為什麼要選擇哈佛的一個原因。她說:「我身邊的人都非常出色。就拿我宿舍的人來說,她們中有一位曾經與著名大提琴家馬友友同台演出,另一位則出過詩集。另外,我也認識一些參加過奧運會的同學。他們簡直是太棒了!」
波特曼是一位認真而敏感的女孩,一提起男朋友的話題還禁不住臉紅。據傳,她與名不見經傳的加拿大演員海登-克里斯藤森(Hayden Christensen,將在下一部「星戰前傳」影片中出演天行者阿那金-Anakin)有些交往。
我們還能夠繼續在銀幕上看到娜塔麗-波特曼的表演嗎?我們還能看多久?這一切都是未定之數。娜塔麗-波特曼談起臨床心理學時的興奮之情遠大於表演話題,盡管她也知道她的知名度很快將妨礙她從事一份「正常」的職業。她說:「我從前作演員的經歷將不利於我去從事臨床心理學的職業,但我仍然可以做這方面的研究工作。」
㈦ 第十三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有哪些國外明星
陳凱歌、馮小剛、唐國強、張國立、李幼斌、劉勁、王伍福、黃聖依、侯勇、成龍、杜悅、李愷悅、季家希、辛思晴、周佳儀、孫圳、黃安儀、黃曉明、李冰冰、張涵予、周迅、柳雲龍、陳可辛、黎明、范冰冰、黎明、王學祈、黃秋生、梁家輝、甄子丹、曾志偉、謝霆鋒、方力申、鄧紫棋、苗圃、宋春麗、廖京生、李宇春、章子怡、楊紫瓊、劉德華、趙薇、陳坤、房祖名、徐嬌、胡軍、劉青雲、張靜初、方中信、吳彥祖、古天樂、周傑倫、余文樂、梁朝偉、舒淇、張家輝、郭富城、鄭伊健、蔡卓妍、吳尊、陳喬恩、徐子珊、林峰、吳君如、鄭秀文、葉念琛、側田、鄧麗欣、周筆暢、吳雨霏、鍾舒漫、黎耀祥、邱勝翎、高文竹、韓庚、蘇珊·薩蘭登夫婦、丹澤爾-華盛頓、安妮-海瑟薇、喬治-克魯尼、艾瑪-湯普森、西恩-潘、休-格蘭特、簡-方達、瑪麗莎-托美、萊昂納多-迪卡布里奧、娜塔莉-波特曼、凱特-溫斯萊特、哈里·貝瑞、本木雅弘、木村拓哉、宋康昊、全度妍、全智賢、鄭宇成等300多名中外演員出席第1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
第1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邀請出席海外明星名單:
蘇珊·薩蘭登夫婦、丹澤爾-華盛頓、安妮-海瑟薇、喬治-克魯尼、艾瑪-湯普森、西恩-潘、休-格蘭特、簡-方達、瑪麗莎-托美、萊昂納多-迪卡布里奧、娜塔莉-波特曼、凱特-溫斯萊特、哈里·貝瑞本木雅弘、木村拓哉、宋康昊、全度妍、全智賢、鄭宇成等100多名海外明星出席第1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
㈧ 娜塔莉波特曼的簡介
娜塔莉·波特曼1981年6月9日出生於以色列的耶路撒冷。她的父親是醫生(以色列人),母親是位藝術家(美國俄亥俄州人),同時也是她的經紀人。很小的時候她便離開以色列來到華盛頓州。幾次搬家後,她的家庭終於定居紐約,她在紐約一直居住到高中畢業。她以優等成績畢業,且學業成績使之可以進入哈佛大學。
11歲時,她在一家比薩店裡被星探發現。原本她被定位為模特,但是她決定當一個演員。她曾參加過很多現場表演,但在電影《殺手萊昂》(Léon,1994)里她的初次銀幕表演令人印象深刻。之後她又在電影《盜火線》(Heat,1995),《愛情尤物》(Beautiful Girls,1996)和《火星人玩轉地球》(Mars Attacks!,1996)中出演角色。直到1999年娜塔莉才在北美票房收益4億3千1百萬的《星球大戰前傳一:魅影危機》(Star Wars:Episode I - The Phantom Menace,1999)里扮演阿米達拉女王而成名。之後她又在兩部批判性的正劇《芳心天涯》(Anywhere But Here,1999),《甜心伊人》(Where the Heart Is,2000)中擔任主角。
波特曼演技出色,品位不俗,是好萊塢的玉女明星,明星身上司空見慣的丑聞幾乎與她絕緣。多年來她堅持自己嚴謹的選片眼光,所主演的影片各有千秋,都能成一時話題。既有明星雲集的商業大製作,也有匠心獨運的獨立影片。2004年憑借在《偷心》里的精彩演出而獲得一項奧斯卡提名。2008年,波特曼還在多國合作的短片集《紐約,我愛你》中嘗試做起了導演。這個美麗才女的路還會更長。
2011年她憑《黑天鵝》(2010)拿到奧斯卡影後,並與《黑天鵝》中男舞蹈演員喜結連理,已誕下小Baby一枚。
㈨ 娜塔莉·波特曼為什麼被稱為黑天鵝
一個膽小害羞的芭蕾舞演員想贏得領先地位,她成功地變成了白天鵝,但她膽小的性格不可能是黑天鵝。這是一個活潑叛逆的角色正好適合黑天鵝的領銜位置,教練對這個女孩非常樂觀。這是女人心中的壓力。
2011年,娜塔莉·波特曼憑借在電影《黑天鵝》中扮演的芭蕾舞演員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同年5月8日,她主演了在中國上映的《雷神》。2013年11月8日,娜塔莉·波特曼的《雷神2:黑暗世界》在美國上映。2015年主演電影《第一夫人》,2016年參演電影《約翰·多諾萬的生死》2016年12月15日,娜塔莉·波特曼獲得第21屆華鼎獎評委會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