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巨制 » 快門式3d眼鏡能看電影嗎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快門式3d眼鏡能看電影嗎

發布時間: 2022-05-15 08:36:14

Ⅰ 電視機的3D眼鏡可以拿去電影院使用嗎

摘要 一般電視的3D眼鏡是快門式的,並不是和電影院一樣用的是偏振式的,也就是兩個原理不一樣的,所以不能拿到電影院用,再說電影院都是免費提供的。

Ⅱ 用主動快門式3D眼鏡在電視上看什麼格式的3D電影

主動快門式3D眼鏡幾乎可以看所有格式的3D電影。
本行是看幀序列的3D電影,這種3D電影目前只有藍光格式,網路上可以下載到ISO格式的藍光鏡像文件,一般比較大,從十幾個G到四、五十G都有,快門式看這個最佳,因為是左右眼共120Hz的刷新率,故可以支持兩眼1080P全高清的3D模式,不過比機器要求較高。
此外偏光式3D顯示器能看的左右格式和上下格式快門式都可以看,不過這種格式的3D片源達不到全高清,要麼是960X1080,要麼是1920X540的。
紅藍的3D是個顯示器配個2元的眼鏡就能看,這個早已淘汰,我們這里就不討論了。

Ⅲ 3D眼鏡能看手機里的電影嗎

答案如下:

不能,除非你的手機支持裸眼3D功能,否則即使下的是3D視頻戴了眼鏡也沒用,因為你的手機屏幕不是專業3D屏幕。

現在的3D手機都是裸眼的,也就是說沒有必要帶眼睛的。不過3D這東西,都是角度越好,屏幕越大,越有效果。 所有你的問題,你首先要確定你的手機是不是3D手機,只要是3D手機,那麼不戴眼鏡就有效果,但是效果不明顯

你手機的屏幕不是3D屏幕,你手機內的電影可能不是3D電影。即使你帶了3D眼鏡,也只能是看到普通的效果 也許比普通的效果還要差。所以說,看肯定是能看的,但是效果很爛。我只能這么說。

拓展資料:

  1. 立體電影是一種電影,1953年5月24日立體電影首次出現,好萊塢推出了一種電影。戴著特殊眼鏡的觀眾像在觀看《布瓦那魔鬼》及《蠟屋》這類驚險片那樣,發現自己躲在逃跑的火車及魔鬼的後面。從而為我們帶入了立體電影的時代。

  2. 1839年,英國科學家查理·惠斯頓爵士根據「人類兩隻眼睛成像不同」的現象發明了一種立體眼鏡,讓人們的左眼和右眼在看同樣圖像時產生不同效果,這就是今天3D眼鏡的原理。

  3. 1922年,世界上第一部3D電影是《愛情的力量》,遺憾的是,影片很早之前就已經遺失了。早期的3D電影都是以展示立體效果為主,片中常以指向觀眾的槍、扔向觀眾的物體為噱頭。

  4. 1936年利用雙鏡頭攝影機和偏振片可以造出具有立體效果的影片,但此技術具有不少限制。之後從RealD三維等技術發展、阿凡達等電影流行之後,立體影片才進一步被廣泛推廣。

    資料來源:網路:立體電影

Ⅳ 快門式3D眼鏡能看左右3D電影嗎

當然可以了,我經常在家用快門式3D眼鏡看左右格式的3D電影啊。只要你的觀看設備支持3D功能,然後再下載到真正的左右格式的3D片源,戴上眼鏡就可以看了。採納吧親

Ⅳ 快門式3d眼鏡看電影效果好嗎

快門式3D眼鏡看電影的效果是最好的,
個人排序
快門--偏光--紅藍--裸眼,
科技發展了,裸眼3D的排名會前移,但目前是如此
,,,
使用快門式3D眼鏡看等離子3D電視(55寸以上),效果不錯
,,,
3D投影太貴了,但效果最好。

Ⅵ 小米3d眼鏡主動快門式可以直接到電影院看3d嗎

看不了,快門式原理是利用左右眼睛時差,交替開閉眼鏡左右鏡片實現3d成像。單側鏡片刷新率60hz。 偏光式是通過左右鏡片分別接收光的橫波和縱波實現3d效果。 另外快門的需要有信號發射端和接收端2者同步才可以。 市場上還有一種主動快門式3d眼鏡,實際就是微型液晶屏技術。不需要發射端和接收端

Ⅶ 快門式3d眼鏡到底能不能看上下和左右格式的3d電影

答案是肯定的,當然能,我家的三星電視機就是用快門式眼鏡配對的。當然前提是你的電視機支持3D功能。採納吧

Ⅷ 三星電視的3d眼鏡可以在電影院看3D影片嗎

不行的。

3D眼鏡採用的技術分為主動快門式、色差式、偏光式,目前三星的3D眼鏡採用的是主動快門式的3D技術,並且在使用時需要與三星電視機配對以後才可以使用,電影院的3D影片並非主動快門式3D技術,所以把3D眼鏡拿到電影院看是看不出3D效果的。

視差屏障技術:

就是將兩個不同角度的影像等距離分割成垂直線條狀,然後利用插排(interlace)的方式將左右影像交錯地融合在一起。融合圖形的偶數部分是右影像,奇數部分是左影像。

不過要想達到立體效果,還得把透光狹縫與不透光屏障垂直相間的光柵條紋加在融合圖形上,狹縫與屏障之間的寬度需要與左右影像切割的寬度保持一致,再利用屏障的遮蔽作用,來保證影像與左右眼對應,通過雙眼看到的影像差形成立體感覺。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裸眼3D技術,網路—裸眼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