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昨天(5.24)數字飈榜 十大魔幻電影
10.范海辛
您也許沒見過吸血鬼和狼人和平共處,但也一定沒少見他們殺得昏天黑地,血肉橫飛。
關於吸血鬼和狼人間的恩怨,不知要追溯到何年何月,我們只知道,他們一見面,就勢必要拼個你死我活。單挑、PK、群毆,一切大大小小的沖突似乎都是永無休止。
不過,他們打,受益者卻是電視前的我們。二者的沖突,為我們上演了無數精彩的對決場面。就拿電影《范海辛》來說,長達兩個小時的魔幻之旅,最終依然是以狼人和吸血鬼的決斗告終。不過,這回的決斗更加激烈,場面更加刺激,特技更為精湛,而我們,自然也就看得更加過癮。
吸血鬼和狼人的爭斗,即使有一天觀眾看累了,編劇寫累了,導演導累了,打架的雙方也未必就此停手,誰讓他們一個擁有無盡的生命,另一個擁有無窮的體力呢?
這回,狼人技高一籌,贏了吸血鬼。但是,勝利只是暫時的,誰知道這對冤家哪天會再次相遇,到時你有尖牙,我有利齒,你有翅膀,我有彈跳,兩強再次相遇,可就勝負難料了。
十大魔幻對決——《范海辛》
上榜理由:不問恩怨何時休,保持精彩已足夠。
魔幻指數:★★
可觀指數:★★
9.地獄男爵
想當英雄?光靠實力還不夠。更要有相貌。長得夠帥,身手夠好,才能在電影里占據一席之地。但是,看看眼前這位,看來看去,也只是一個渾身通紅的壯漢而已,拿他當主角,未免太小瞧了觀眾的審美。
不過,以貌取人可是為人處世的大忌。沒有那個金剛鑽兒,哪能攬到這個瓷器活兒。沒有過人之處,又哪能對得起地獄男爵這個響當當的名號。
在電影的前80分鍾,地獄男爵一直保持低調,除了四肢強健,力大無窮外,和平常人似乎都沒什麼不同。至於他頭上的那兩個隆起,和堅如磐石的右手,以及那條像蜥蜴一樣的尾巴,似乎也只是裝飾。
但是,在電影的最後10分鍾,男爵終於覺醒,強健的右手變成了打開地獄之門的鑰匙,頭上的隆起變成了為混世魔王加冕的皇冠。直到這時,我們才真正見到了男爵的本尊。
盡管男爵的酷炫造型沒能持續多久,但這已為他贏得了無數崇拜。因此,在《地獄男爵2》上映時,男爵的任務變成了簡單的一個字——打。而我們所要做的事情也只有一件,那就是仔細欣賞這精心設計魔幻大戰。
十大魔幻對決——《地獄男爵》
上榜理由:也許我很醜,但是我很酷,也很能打。
魔幻指數:★★☆。
可觀指數:★★☆。
8.納尼亞傳奇
一部好的魔幻作品,就像一杯佳釀,入口甘醇,回味無窮。它帶給人們的,不僅僅是享受,更多的,是一種純朴的精神回歸。《納尼亞傳奇》就是如此。
假如說《指環王》是荒原中的古堡,那麼《納尼亞傳奇》就像叢林中的小木屋。雖然少了幾分深沉,卻讓人覺得溫馨、舒適。
相對於魔幻,《納尼亞傳奇》更像是童話。主人公沒有天賦神力,只是4個再平常不過的孩子,而通往魔幻世界的入口,也只是一個看似普通的衣櫥。
在納尼亞王國里,沒有像南瓜一樣大的蝙蝠,也沒有會噴火的魔法師,整個大陸,就像是混沌初開的世界,萬物都是平等的,即使是一隻老鼠,也一樣是王國的子民,也擁有和人類同等的權利與智慧。
但是,在大片崛起的今天,僅靠天真的童話故事,還遠不足以征服觀眾。因此,在影片中,勢必要穿插幾場激烈的戰斗。
魔幻片中的場景大都陰暗,但《納尼亞傳奇》卻反其道而行之,就連總決戰的戰場,也被刻畫得像花園一樣綠意盎然。而隨後的戰斗,也很難讓人將之與血腥、暴力聯想到一塊。
故事再精彩,也終究要落幕。納尼亞的勇士們,最終也必須要回到現實世界。不過,探險卻仍在繼續,誰知道當孩子們無意間打開衣櫥時,會不會有另一個納尼亞王國在等待他們呢?
十大魔幻對決——《納尼亞傳奇》
上榜理由:對決未必要慘烈,魔幻也未必要陰暗。
魔幻指數:★★★
可觀指數:★★★
7.蜀山傳
宇宙星河,浩瀚無邊,各中奇事曾出不窮。中國四川巴蜀群山險要,終年煙霧繚繞。相傳山中有奇人劍俠出沒,修煉吸取各山靈氣,煉成不死之身,更傳說他們可以修行千歲,馭劍飛行。
以上短短百字的闡述,就是《蜀山傳》為我們講述的奇幻世界。
悠悠千年,蜀山各山都有修仙者修行,依修煉方法不同,分成正邪兩派。而兩派之間的爭斗,就構成了我們今天要說的,中國式的魔幻對決。
由徐克導演的電影《蜀山傳》完成於2001年,在當時曾經轟動一時。盡管在今天看來,電影中的特技尚不能與好萊塢大片相媲美,但是,它卻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中國魔幻電影的空白。當年,徐克大手一揮,將4000萬港幣全數堆在了電腦特效上,讓不少人為之驚嘆。
但是,《蜀山傳》贏在特效,輸也同樣輸在特效。過分的依賴特技,讓電影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原有的本色。與其通片的運用電腦特效,倒不如集中精力,將必要的特技做好、做足。
不過,盡管部分失真的特技成了一些人轟擊電影的重磅炸彈,但《蜀山傳》終究是第一部具備先進電腦特技的中國魔幻電影,同時,它也讓我們第一次看到了精心包裝下的,中國式的魔幻對決。
十大魔幻對決——《蜀山傳》
上榜理由:成也特技,敗也特技,還望中國影人再接再厲。
魔幻指數:★★★
可觀指數:★★★
6.龍騎士
魔幻世界的戰爭,充滿了神秘與不可思議,身為平常人的我們,似乎永遠也沒有插手的餘地。除非,你有一位可靠的同伴,比如說,一隻會飛、會說話、會噴火的龍。
電影《龍騎士》由同名小說改編而來,講述了小男孩伊拉汞結識飛龍薩菲拉,並最終成為龍騎士的故事。
古代勇士爭戰沙場,向來少不了一匹像樣的戰馬,不過,在本片中,龍不是單純的坐騎,更是可靠的同伴。故事的原作者也坦言,他要讓薩菲拉成為全世界最出色的朋友。為此,還特地給了薩菲拉一腔與外表並不相稱的,溫柔的女低音。
初看《龍騎士》,感覺就像坐過山車,時而俯沖至峽谷溝壑,時而飛翔在九天之外。而在刺激之餘,我們不難發現,《龍騎士》有些像西部片,只是牛仔變成了伊拉貢,左輪槍被換成了長劍和魔法,馬被換成了龍。
片中的對決場面可謂豪華至極,也許真如傳言所說,製片方有意將《龍騎士》打造成又一部《指環王》,不過,這一人一龍的組合是否真能成為銀幕神話,我們還得一同拭目以待。
十大魔幻對決——《龍騎士》
上榜理由:魔幻大戰,上演飛龍過山車。
魔幻指數:★★★☆
可觀指數:★★★☆
5.驚情四百年
假如說世界上真有吸血鬼的話,那麼電影《驚情四百年》,幾乎可以視作吸血鬼文化的編年史,以及獵殺吸血鬼的標准教科書。
大多關於吸血鬼的文學或是電影作品,其中都少不了兩個名字,一個是世界上第一個吸血鬼——德古拉伯爵,另一個就是世界上第一位吸血鬼獵人——范海辛。
《驚情四百年》開篇便講述了第一個吸血鬼的由來。德古拉為了教會爭戰四方,但他的妻子卻因為自殺,而被教會裁定死後無法上天堂。於是,德古拉一怒之下背棄上帝,並用鮮血立下詛咒,將自己變成了吸血鬼。
在《驚情四百年》中,范海辛是一位學者。他用畢生時間搜集資料,終於找到了吸血鬼的弱點,陽光、大蒜和銀器。要想殺死德古拉,就一定要在日落之前,割斷他的喉嚨,並用銀器刺穿心臟。
電影中沒有眩目的打鬥,也沒有滿天飛的吸血鬼。但它卻真實的呈現了一套關於吸血鬼的文化體系。吸血鬼害懼怕銀器和十字架,就像中國的僵屍懼怕桃木劍一樣,二者都是某種文化的組成部分。也正是由於這種文化積淀,才令這部《驚情四百年》成為暢銷世界的文學作品。
十大魔幻對決——《驚情四百年》
上榜理由:一部吸血鬼文化的編年史,一本獵殺吸血鬼的教科書。
魔幻指數:★★★☆
可觀指數:★★★☆
4.哈利·波特
哈利·波特,一個響徹整個魔法世界的名字。之所以出名,是因為他還在襁褓中時,就遭遇了惡名昭著的伏地魔。
盡管在那之後的許多年,伏地魔都未曾露面,但是看過《哈利·波特》的人大概都知道,小哈利和伏地魔之間,早晚要上演一場驚天動地的魔法大戰。
於是,全世界的哈利迷盼星星、盼月亮,只願小哈利早日長大成人,和伏地魔面對面的大幹一場。那麼,在大戰到來之前,我們不妨先學習一下魔法師們戰斗的竅門。
魔法師之間對陣總是很有特點,即不像冷兵器,又不像熱兵器。武器往往是一根細細的魔法棒,和一長串沒人聽得懂的咒語,但隨之而來的,卻是讓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無論是騎著掃把在天上飛,還是將人變成氣球在天上飄,都不算過分。因為這是魔法的世界,一切都不需要合理的解釋,只要你的級別夠高,魔法棒夠精美,咒語夠熟練,那麼在魔法世界裡,就一切皆有可能。因此,對於哈利迷來說,在小哈利和伏地魔之間的大戰到來之前,繼續騎著掃把遨遊魔法世界,也算是絕佳的享受了。
十大魔幻對決——《哈利·波特》
上榜理由:山雨欲來風滿樓,期待哈利與伏地魔的總決戰。
魔幻指數:★★★★。
可觀指數:★★★★。
3.加勒比海盜
自從黑珍珠號出現在加勒比海,這片詭秘的海域就再也沒有太平過。在電影的第二部中,章魚怪帶走了英俊的傑克船長,第三部中,海魔瓊斯又帶著他的大章魚和一群蝦兵蟹將肆虐四方,七大洋無一倖免。
這明顯是對全世界海盜的挑釁。縱橫四方的海上男兒又豈能忍氣吞聲。於是,全世界的海盜聚集一堂,決定給海魔瓊斯致命一擊。
世界海盜聯盟幾經周折,終於將一貫散漫的海盜結成同盟。可是,大海上總是充滿了意外,本來計劃周詳的戰爭,卻因為海之女神的介入,演變成了一場大混戰。
在大自然的威嚴下,無論是海盜還是海魔,都顯得那麼微不足道。即然他們選擇戰爭,那麼大海就給他們提供最殘酷的戰場。在戰斗結束前,誰也不知道命運的天平將偏向何方。不過,有一個事實是可以確定的,那就是在雙方分出勝負前,這個大旋渦絕不會停止,直到吸走所有人。
海盜們沒有選擇,沒有退路,因為這不是冒險,更不是游戲,而是戰爭,一旦打響,就沒有退路可言。即使是在迪斯尼的鬼斧神工下,戰爭也依然是殘酷的,無論是在現實世界,還是魔幻世界。因此,在這場豪華的魔幻大戰之後,也許還有著更深一層的東西等待我們去思考。
十大魔幻對決——《加勒比海盜》
上榜理由:戰爭終究殘酷,即使再魔幻,也是能免則免。
魔幻指數:★★★★
可觀指數:★★★★
2.木乃伊
看過《木乃伊》系列的人,不難從這三部電影中總結出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這三部電影中的三次交鋒,都是發生在現代人與古人之間。
古人為了懲罰罪犯,將他們關進了金字塔,而幾百、幾千年後,這些人又勢必要復活,將世界鬧個天翻地覆。那麼,埃及的法老們為什麼不將這些怪物一次性解決,而非要等著他們幾千年後復活,再由別人來善後呢?
這個問題我們暫且放到一邊,至少,我們知道,電影中的那幾場大戰是很對得起觀眾的。
對於人類而言,這是一場跨越時空的戰爭,同時也是一場幾乎不可能獲勝的戰爭。但凡木乃伊,至少是死過一次的人,因此打起仗來也自然是視死如歸。而先進的電腦特技,更是讓木乃伊大軍看起來就像剛從地獄里爬出來一樣真實。
但是,歸根結底,這是一部魔幻片,而並非災難片。所以,最後的贏家一定是人類。雖然我們早知道結果如此,但影片中高超的電腦特技,還是讓我們甘願沉浸在這精心包裝的魔幻世界裡。
十大魔幻對決——《木乃伊》
上榜理由:災難還是魔幻,要看最後的贏家是誰。
魔幻指數:★★★★☆
可觀指數:★★★★☆
1.指環王
在世界魔幻電影的歷史上,《指環王》可謂是一部不得不提的作品。幾乎在一切官方的、非官方的魔幻電影票選中,《指環王》都是名列榜首。
影片中足以亂真的電腦特技大家都有目共睹。西方人之所以要拍這部電影,為的就是要讓西方魔幻征服全世界。換句話說,《指環王》是為了魔幻而魔幻,影片中的一切,都是以魔幻為立足點構建的。
首先,《指環王》有著像網路游戲一樣龐大而健全的世界觀。西方魔幻文化中所涉及的一切事物,都在電影中被一一表現。黑巫師、白巫師、精靈、矮人、騎士、飛龍、幽靈、半獸人,一切美的、丑的,只要是魔幻電影中能有的,《指環王》中全都有。
而電影中的戰爭場面更是史詩級的宏大。與其說是群魔亂舞,倒不如說是百花齊放。精靈的敏捷、矮人的力量、人類的狡詐、半獸人的凶暴,每個種族的特長都充分發揮。
魔幻世界是否真實存在,我們不得而知,但倘若那裡真的爆發戰爭,其場面也勢必令我們嘆為觀止。電影雖然精彩,也終究要落幕,如今,就讓我們在這場豪華的大對決中,來結束今天的魔幻聖宴,至於真實的魔幻世界到底什麼樣,那裡的戰爭又是否真如電影所言,就要看電視前的您是否有足夠的想像力了。
十大魔幻對決——《指環王》
上榜理由:人類的想像力與好戰,是一切魔幻對決的原動力。
魔幻指數:★★★★★
可觀指數:★★★★★
在迅雷看看上都可以在線觀看http://kankan.xunlei.com/
Ⅱ 用一條鐵鏈子栓著的斷刀作為武器的電影名字叫什麼
電影《刀》
又名《斷刀客》
是由徐克執導,趙文卓、熊欣欣、桑妮主演的動作片。
Ⅲ 男主角用一把叫月金輪的武器是哪部電影里的
《蜀山傳》是由徐克導演,鄭伊健、張柏芝、古天樂、洪金寶、吳京等主演的仙俠電影。
影片主要講述了以峨眉派和昆侖派為首的正道和以幽泉血魔為首的邪道之間的正邪大戰。
男主用的是「日月金輪」,
昆侖山主是年長數百歲而相貌仍酷似少女的孤月大師,早就與徒弟玄天宗墮入愛河,當得知邪派首領幽泉血魔來進攻昆侖山,便將昆侖最厲害的武器」日月金輪「傳給玄天宗,並假故將他驅逐下山以保其性命,而自己則被幽泉血魔所毀。二百年後,幽泉血魔又動用巨石沙海進攻蜀山之巔--峨嵋山。丹辰子奉峨嵋開山祖師峨嵋真人之命,下山救百姓,途中與好友玄天宗相遇,卻不料陷入幽泉血魔的陷阱。幸遇峨嵋真人率三百弟子到來救援,幽泉血魔戰敗逃走。玄天宗遇見相貌酷似孤月大師的峨嵋真人女弟子李英奇,不免大為震驚。
Ⅳ 徐克的電影有哪些
蝶變 (1979) 第一類型危險 (1980) 地獄無門 (1980) 鬼馬智多星 (1981) 新蜀山劍俠 (1983)
上海之夜 (1984)
最佳拍檔女皇密令 (1984)
打工皇帝 (1985)
刀馬旦 (1986)
英雄本色續集 (1987)
英雄本色III夕陽之歌 (1989)
笑傲江湖 (1990)
財叔之橫掃千軍 (1991)
棋王 (1991)
豪門夜宴 (1991)
黃飛鴻 (1991)
笑傲江湖II東方不敗 (1992)
黃飛鴻'92之龍行天下 (1992)
黃飛鴻之二男兒當自強 (1992)
雙龍會 (1992)
青蛇 (1993)
黃飛鴻之三獅王爭霸 (1993)
梁祝 (1994)
黃飛鴻之五龍城殲霸 (1994)
花月佳期 (1995)
金玉滿堂 (1995) (
刀 (1995)
大三元 (1996)
KO 雷霆一擊 (1998)
順流逆流 (2000)
蜀山傳 (2001)
黑俠 II (2002)
1:99電影行動(2003)
七劍 (2005)
鐵三角 (2007)
女人不壞(2008)
深海尋人(2008)
2008分之一(2009)
狄仁傑之通天帝國(2009
龍門飛甲(2010)
Ⅳ 徐克的電影有很多,其中他的拍攝特色是什麼
我個人認為電影不僅是通過影像講述故事,更是藉助對影像的藝術化設計和呈現,讓觀眾感受視覺藝術之美,形成對情感、道德、正義等內容的感悟和理解。而縱觀國內影壇,將視覺美學推向一個新的高度的導演,當屬香港商業影片的領軍人物——人稱「徐老怪」的鬼才導演徐克。從1979年首部電影《蝶變》開始,無論武俠片、警匪片、功夫片還是近期的3D特效電影,徐克總能在影片中通過對空間造型、色彩構圖、動作特效的個性化設計,將極具意境和美術效果的影像呈現給觀眾,不僅讓觀眾在一幅幅變幻絢麗而又極富沖擊力的畫面中品味視覺盛宴,更為動作電影帶來了全新的美學意義。基於此,本文對徐克電影及其視覺審美特徵進行了充分分析,旨在為探究徐克電影的藝術內涵和特點提供有益的啟示。
作為動作片和武俠片導演的代表人物,徐克在其影片中一方面通過對武術動作的加工和神化、美化,讓動作本身變得更加優雅清晰,同時具備較強的節奏感和視覺美感、速度感、節奏感; 另一方面,徐克還將電腦特效、蒙太奇等創作手法融入影片中,形成了傳統與現代融合的新的視覺審美風格。
在動作設計方面,徐克沒有遵循香港早期動作電影 「拳拳到肉」的表現風格,而是將更具視覺美感的舞蹈、戲曲等形式與武術動作結合在一起。如在 《黃飛鴻之獅王爭霸》一片中,徐克將舞獅與影片動作結合在一起,而影片 《金玉滿堂》中徐克則將民間廚師的廚藝與武術結合在一起,以廚師靈活敏捷的刀法與身手讓電影呈現出極具視覺沖擊力的視覺效果。同時徐克還賦予動作效果更多的神話色彩,如讓東方不敗能夠御風飛行和千里傳音,為電影觀眾帶來更大的感官震撼和美學韻味。
Ⅵ 大導演徐克和曾志偉合作的電影作品有哪些
1、《泡妞》:曾志偉、徐克、洪金寶、黃百鳴主演的電影。
2、《最後勝利》:曾志偉、徐克、李麗珍、李殿朗主演的劇情片;徐克在片中飾演為人兇狠殘暴的黑道大哥「大寶」,憑借該片獲得了第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提名。
3、《我愛夜來香》:林子祥、林青霞、徐克等人主演的一部喜劇片。於1983年3月31日在香港上映。影片講述了各國間諜雲集香港,廣泛收集戰爭情報的故事。
(6)數字飈榜徐克電影十大武器擴展閱讀:
徐克作為香港武俠電影的重要代表人物,在香港乃至整個華語武俠電影導演群中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徐克的武俠電影具有濃郁的個人風格,形成了獨特的徐氏品牌。他在繼承與發展香港傳統武俠電影的同時,也為香港武俠電影引入了新的元素,注入了新的活力。
徐克武俠電影所取得的成功把香港武俠電影創作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引領了武俠電影發展的新潮流,擴大了香港甚至華語武俠電影的影響。
Ⅶ 一部用砍柴刀做武器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如果只有這點線索的話電影應該不少,不過我的第一反應是趙文卓主演的'斷刀客「, 主人公用的是一柄短刀,和砍柴刀也差不多,特意網路了一下說是」導演徐克向張徹的經典武俠片《獨臂刀》致敬之作「,附上網路鏈接」http://ke..com/link?url=HAn3aTfSTiIl8KW09yQsnC-EYWwDvERi-_hfQaPZW-NPwS17QTq「 你可以去看下,要是不是你要找的電影如果有時間的話也推薦看下,挺好看的一部電影。
Ⅷ 杜琪峰電影《放逐》和《槍火》裡面出現的武器型號
哥們5分一般沒人幫你寫 給你點題材自己抄點 再加點自己的觀點 湊輻輳付吧
香港新浪潮電影的源起是一班在電視台出身的年輕導演各自開始拍攝風格新穎的電影。1979年是很重要的一年,涌現出章國明的《點指兵兵》、徐克的《蝶變》、許鞍華的《瘋劫》和翁維銓的《行規》。而在1978年,嚴浩拍攝了《茄喱啡》。1980年,譚家明拍攝了《名劍》。
到如今一直堅持拍片並且占據主流電影位置的可能只剩下徐克和許鞍華了。那些曾經心懷電影夢的年輕導演的離開或淡出,多少勾勒出香港電影這些年從蓬勃走向低谷的一個走勢。二十多年後,聽聽他們如何看待香港新浪潮,或許能使我們更多了解香港電影商業類型表象之下的豐富內涵。
徐克:新浪潮這個帽子太大 新浪潮代表作:《蝶變》、《第一類型危險》 我們當時在電視台分了幾批,許鞍華、嚴浩、譚家明屬於另一組,我們很少會碰上面。那時有一群人是新浪潮的,我們每個月都要一起吃頓飯,談談彼此的經歷。
「新浪潮」這個名字對我們來說帽子太大了,我們戴不上,因為我們都知道新浪潮是法國的電影運動。香港的新浪潮具體的定義是怎麼樣的我們也沒有一個理論,只是當時有一群從電視台出來的導演,共同的朝一個方向走,這群人就叫做新浪潮了吧。新浪潮的導演來源也很多,有本地的,有國外的,拍各種片子的也都有。當時有記者問我們怎麼定義,我們也不知道,後來就是指這一段時間出來的導演,在電視台裡面做過後來從事電影導演的一批人。
嚴浩:人逃不出命運的安排 新浪潮代表作:《茄喱啡》、《夜車》、《公子嬌》 當時我苦於無機會當導演,在替許鞍華等人執導的《奇趣錄》寫劇本,一天許鞍華忽然叫我替她拍攝一個單元,原來是拍攝生產十字牌牛奶的修道院,因為那裡是女子禁地。我當然答應了,所以可以說是許鞍華升我為無線的導演的。
對我來說,我頭三出電影都是習作,因為當時還未很了解商業因素,藝術的修養亦未到家。直至我剛完成《太陽有耳》的劇本時,我才驚覺之前幾出電影都是講我對命運的看法,反映了我的思想狀況。由最初三部《茄喱啡》、《夜車》和《公子嬌》的「人是逃不出命運的安排」到《天國逆子》講人是要對自己的命運負責任的,及至《太陽有耳》更進一步提出人是可以掌握命運的,我發現原來我已經解放了自己。
方育平:電視台是我們的少林寺 新浪潮代表作:《半邊人》、《父子情》 若說新浪潮電影的導演與當時大片廠的導演有任何不同的話,
Ⅸ 徐克的電影有很多,其中他的拍攝特色是什麼
徐克拍攝了很多電影,是一名擅長拍攝武俠片的導演,他的拍攝具有創造力和想像力。在他的作品裡,你能感受到幽默的感覺,給無數人帶來了驚喜和震撼。
他的電影最讓人難忘並且令好萊塢大導演科波拉都要刮目相看的東西,有濃郁的個人風格,是那種東方人特有的「潑墨大寫意」的風格。在徐克拍攝的武俠片中,總是能夠讓人眼前一亮,把中國古典文化的俠義精神天馬行空的元素剖析得淋漓盡致。
Ⅹ 徐克有哪幾部經典的武俠電影
提起武俠電影,我想很多人都會掀起一波回憶殺。《笑傲江湖》《東方不敗》《少林寺》《東邪西毒》《黃飛鴻》《七劍》《英雄》《奇門遁甲》《青蛇》《風雲》《醉拳》等成為很多人記憶中的經典。武俠電影作為中國商業電影的重要影片類型,它在一方面也象徵著中國文化。中國的武俠電影通過鏡頭化的語言和戲劇化的清潔,展現出中國武俠文化的精髓和內涵,從而向全世界展現中國最具特色的武俠文化。
武俠電影的萌芽可以追溯到1920年商務印書館活動影片部的影片《車中盜》,該部影片的題材為義士武打武俠電影。一直到1927年末,友誼影片公司推出影片《兒女英雄》,集武俠英雄與武功打鬥於一體,標志著中國武俠電影的正式誕生。緊接著,武俠電影《火燒紅蓮寺》在三年內連拍18部,在當時的電影市場上更是掀起了一片熱潮。一時間所有的影片公司也都紛紛來投拍武俠電影。《荒江女俠》《紅俠》《關東大俠》等武俠片都是當時拍攝的經典影片。到了六十年代初,香港的「邵氏」等電影公司又一次掀起拍攝」新武俠片「的浪潮。胡金銓的《俠女》獲1975年戛納電影節最高綜合技術獎。可見,當時的武俠電影在中國是有多麼火。

如果是為了動作場面,那麼如今的武俠片只見「武」卻未見「俠」,而除了李小龍、成龍、李連傑、元彪、洪金寶、甄子丹等人之後,中國也再難出真正的武打明星,現在的武俠電影演員也必須是當紅明星,不管會不會功夫,武打動作就讓替身上。除此之外,現在的武俠片同質化太嚴重,各種大片不斷重復的翻拍,武打動作也是萬年不變,很難讓觀眾發現新意,而各種武俠電影也落得票房慘敗的窘境。
武俠電影文化是中國最寶貴的財富,它現在的所處的窘境正是我們尋找武俠電影出路的最佳契機,還是希望中國電影事業能夠多多分析它的現實困境,拍出優秀影片,振興已經衰敗的武俠電影,進而更好地堅守和傳承俠義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