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巨制 » 3d電影新時代的開始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3d電影新時代的開始

發布時間: 2022-05-12 17:46:17

① 繼《阿凡達》之後,為什麼再沒人能夠拍出如此驚艷的史詩級大片

電影能重新上映,完全是看這部電影的情節和熱度。《阿凡達》重映具有非常高的票房潛力,目前市場需要大規模重啟,取得了更高的沖擊性成績。《阿凡達》可以說是所有好萊塢經典電影中唯一一部有這樣粗略份量的作品。 頭像之所以受歡迎,主要是因為它是史詩級的3D科幻電影,也是電影技術革命的產物,沖擊著歷史上所有觀眾。

大膽地用演員取代動畫的形象,將整部電影完美地3D化並加以利用,產生了極其逼真的效果,使整部電影的畫面更加美麗。《阿凡達》的重演也是為了《阿凡達2》的預熱。 畢竟,距離《阿凡達》首次熒屏亮相已經過去了10多年。 大家幾乎都忘了《阿凡達1》的故事情節。 續集一上映,大家就有種接不下去的奇怪感覺,進不了戲了。 10多年後續集問世,卡梅倫導演可能煞費苦心。《阿凡達》在中國上映後,導演卡梅倫為中國觀眾送上祝福,同時扔出重磅炸彈,《阿凡達》之後《阿凡達2》也即將與觀眾們見面。 期待了10多年的電影終於要上映了。

② 距今十年之久的《阿凡達》,對於世界影壇意味著什麼呢

《阿凡達》對世界影壇意味著科幻電影的里程碑,同時也意味著電影技術製作的里程碑。

之所以會這樣說,主要是因為《阿凡達》開啟了3D電影的新時代。雖然《阿凡達》的初次上映已經過去了10多年,但大家依然把《阿凡達》當成世界上最好的一部科幻電影。《阿凡達》不僅有著非常深刻的劇情,同時有著無與倫比的視覺製作效果。也正是因為《阿凡達》首次採用了3D電影製片技術,之後的很多科幻電影才會陸續採用這種技術。

一、《阿凡達》對世界影壇意味著科幻電影的里程碑。

在《阿凡達》上映之前,沒有任何一部科幻電影採用3D電影技術,那個時候的科幻電影主要是以2D的方式呈現。也正是因為《阿凡達》的存在,我們第1次可以在電影院看到3D立體效果的科幻電影,同時也可以通過身臨其境的方式感受科幻電影的無窮魅力。

③ 影片《阿凡達》票房突破17億,這部電影為何會成為經典之作

《阿凡達》在一定程度上影射了政治、文化、環保、種族、宗教等多方面的問題。電影的情節基本上是北美大陸殖民史的折射,但結合希臘神話般的浪漫英雄主義,給故事美好的結局。對社會制度的辯證始終是歐美電影的一大特色,納美部落圍著篝火坐在一起的畫面暗示平等,而地球人類的布景採用的卻是方桌,可見納美人的民主更加純粹,更接近理想模型。不足的是故事有點老套,充滿了其它電影的影子。阿凡達帶給我們的不僅僅一場視覺盛宴,更提高了我們的精神升華,讓我們體會到一種“純潔”。影片中那威人對自己土地的保護和尊重堅持不懈,在他們眼中樹木不單單是樹木而是具有生命的同伴,土地也不單單是土地,而是和他們有著相同血液的親人……...他們用最真誠的信仰和膜拜來守護著賴以生存的“母親”,這份純潔而真摯的感情讓我重新接受了一次人性的洗禮,我完全被他們那種感情震撼了。

④ 《阿凡達》到底有何魅力,能重映獲得全球影史的票房冠軍

電影《阿凡達》重新上映後,涌現了許多不同的聲音。許多網友一邊吐槽著米國無良商人跑來無腦圈錢,身體卻很誠實地再次走進影院重溫當年的記憶。當看到《阿凡達》再次重登全球影史冠軍的時候,一股酸溜溜的情懷湧上心頭,為什麼我們的電影就沒有一部如此有分量的作品?我們是不是能夠借鑒《阿凡達》的經驗,開拓促進國產電影良性發展呢?今天白羽就跟大家好好聊一聊

白羽點評:正是站在這樣一個高緯度視角,對當前生存現狀和未來發展的反思,使得好萊塢的電影總帶有一絲悲天憫人的殉道色彩,《阿凡達》也不例外。導演將對人性的哲學思考、戰爭危機、人類理想的追求包括在一個成人的恢宏童話里,通過這種意向的拼貼將各個民族的縮影匯聚其中,使得每個民族都在深刻反思影片寓意和本國的內在聯系。正應了一句話:「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心中也有一個屬於自己的阿凡達。這樣的敘事不再僅僅拘泥於一地之事,一國之鑒,因而具有更為廣泛的普世精神和全局觀念,自然能夠取得世界影民的廣泛擁戴。

⑤ 3D電影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成為潮流的

3D科幻電影《阿凡達》大火以後

⑥ 3D電影什麼時候開始有的

3D電影是1953年5月24日首次出現。

3D電影一般指立體電影,立體電影是一種電影,是好萊塢推出的一種電影。

戴著特殊眼鏡的觀眾像在觀看《布瓦那魔鬼》及《蠟屋》這類驚險片那樣,發現自己躲在逃跑的火車及魔鬼的後面。從而為我們帶入了立體電影的時代。


(6)3d電影新時代的開始擴展閱讀:

發展歷程

1982年,迪士尼拍攝了短片《魔法之旅》,雖然這部短片只有16分鍾,但通過CGI與真人表演的混合,打造出了在當時令人驚訝的3D效果。

1982年,《13號星期五》第三部上映,本片令80年代的3D電影慢慢復甦。

1983年,3D版的《大白鯊第三集》轟動一時,放映首周就賺得1300萬美元的票房。但因為電影本身水準低下,3D效果也無過人之處,很快就讓觀眾失去了興趣。

1985年,《魔晶戰士》成為世界首部3D動畫長片。

2004年,第一部IMAX 3D長片《極地特快》誕生。該片在2000塊普通2D銀幕上放映,3D IMAX銀幕只有75塊。然而就是這75塊3D IMAX銀幕,獲得的票房佔全片總票房的百分之三十。3D+IMAX的「超強組合」,讓發行方看到了巨大的商業潛力。

2005年,迪士尼的動畫片《雞仔總動員》採用了新型投影技術放映,消除了以往看3D電影時容易產生的眼睛疲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3D電影



⑦ 中國的3D電影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2010年,阿甘導演「大作」《魔俠傳之唐吉可德》
《魔俠傳之唐吉可德》是2010年8月上映的國語電影,導演阿甘。是中國也是亞洲的首部全片3D立體電影,由阿甘執導,郭濤主演,
於英國完成後期製作工作。脫胎於西班牙作家作家米蓋爾·塞萬提斯的代表作《唐吉可德》
票房約3000萬,製作成本7000萬。評價基本上是負面,劇情爛到極點,從頭到尾不知所雲,看不出導演想說點什麼,如果你只是想看熱鬧、看場面,對不起,你也會失望,技術成不成熟倒在其次,感覺攝制人員根本還沒搞懂3D的概念,壓根不會表現畫面,只能說是一個3D電影的嘗試吧。唯一值得一提的是演員表演黑賣力,只是從全局來看,賣力也成了吃力。

《龍門飛甲》
徐克導演2010年作品
《龍門飛甲》是中國第一部用3d技術拍攝的imax3d電影,徐克導演2010年拍攝的作品,是《新龍門客棧》的續集,是中國大陸繼香港後大中華區的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3D武俠電影。影片投資3500萬美金,是導演徐克與動作巨星李連傑繼《黃飛鴻》系列之後再度合作的電影作品,並匯聚周迅、陳坤、李宇春、桂綸鎂及范曉萱等實力影星傾情加盟。出品方博納影業集團已與IMAX公司正式簽約,《龍門飛甲》也成為了繼粵語後華語電影史上第一部獲得官方認證的IMAX 3D電影。該片於2011年12月15日上映。徐克坦言,其實3D的計劃原本應在《狄仁傑之通天帝國》中實現的,但當時的技術並沒有完全成熟。《龍門飛甲》如果只是作為普通效果來看沒什麼出彩的,要到影院里去體驗imax3d的震撼效果

附註:
IMAX-3D的立體效果確實強於數字3D,
現在世界上3D技術有很多種,而IMAX-3D採用的是目前公認的最好的3D立體技術,這種3D技術,可以呈現更為立體的效果,但代價就是用來播放的3D設備價格非常昂貴,不是所有電影院都能擁有的,因此導致IMAX-3D的票價居高不下。如果看普通電影,IMAX巨幕可能不劃算,但看3D立體電影,雖然票價仍然很高,但更為逼真的3D立體影像,倒也物有所值

⑧ 3D電影什麼時候開始有的

中國第一部3D電影是哪部

中國第一部3D電影是《定軍山》,在1905年,不過那時候大多數人連電影都沒看過,更不用說3D電影了,所以其實3D電影並不普及。1905年,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在北京的豐泰照相館誕生,著名京劇老生表演藝術家譚鑫培在鏡頭前表演了自己最拿手的幾個片斷。片子隨後被拿到前門大觀樓熙攘的人群中放映,萬人空巷。這是有記載的中國人自己攝制的第一部電影,標志著中國電影的誕生。

1905,適逢譚鑫培60壽辰。北京豐泰照相館老闆任慶泰獲得了拍攝中國人自己的電影的靈感。這一年,離狄克遜發明電影放映機過了16年,離盧米埃爾兄弟在巴黎放映《火車到站》過了10年。

《定軍山》取材於《三國演義》第70和71回,是講三國時期蜀魏用兵的故事。建安廿年,即公元215年,曹操平漢中,並派大將夏侯淵、張郃等留守,駐兵定軍山和天盪山各隘口。劉備趁曹操立足未定,同年率將進兵漢中,老將黃忠打敗了駐守天盪山的張郃後,又奮勇取定軍山,經法正指點,奪得定軍山以西的擋箭牌山的山頭,踞高臨下,直取夏侯淵,夏措手不及,被黃忠腰斬,從而奪得了定軍山。

中國3D電影什麼時候開始的

動作片做為華語電影的主力類型,這么多年來,華影在國際市場也都靠著它搶灘登陸,有遠見的華語電影人知道3D是必經之路,早早謀求著搶佔先機。華語電影人花了50多年的時光,一步一步地在實現著華語3D電影的脫胎換骨。

紅藍立體是最早期最傳統的3D電影技術,1960年代就已經誕生。這種技術,簡單來說就是利用兩部攝影機拍攝,然後再用兩部放映機放映,從不同位置投射紅藍兩色畫面到幕布上形成重迭,再透過紅藍眼鏡觀看就能產生「視差」,從而讓觀眾眼前出現立體效果。

在我國,1960年代就已經出現了利用這種技術拍攝的影片。1962年,由天馬電影製片廠拍攝、桑弧導演、陳強主演的《魔術師的奇遇》,算是國內第一部3D立體電影。將3D電影技術運用到武打片拍攝,是由台灣電影人首創。

在1970年代末,因功夫片題材抄襲成風,已逐現衰落跡象。為了挽留日益減少的觀眾,台灣富華影業公司嘗試用紅藍技術拍攝立體武打片,先後推出了由導演張美君執導的3D立體功夫片《千刀萬里追》及《十三女尼》。

這兩部立體電影雖好看,但看著看著觀眾總會有暈眩嘔心的感覺,這便是當時3D技術最大缺陷之一:紅藍立體最早大都用於黑白電影畫面。比如《魔術師的奇遇》就是,對畫面品質沒什麼影響,然而用在彩色電影畫面,便有了色彩不清晰、不自然的問題,加之兩色影像迭合很不穩定,很容易會讓觀眾適應不良。

雖然觀眾會感覺不舒服,但效果新奇刺激,還是具有相當高的吸引力。事後也證明,3D立體技術確實適合拍功夫片,因為其中的動作、兵器的出現頻率很高,「劍指觀眾」、「萬箭穿心」的立體效果讓銀幕外的觀眾避閃不及,震撼無比。

立體武打片在台灣成功後,也相繼在日本及香港上映,轟動一時,當年還參加法國戛納影展會外市場展覽,獲得影展大會金箭獎等五項榮譽。可惜的是,在一次視察外景場地時,兩部影片的製片人被直升機螺旋槳擊斃。

當時一部立體電影所用的膠片,至少是普通影片的兩倍。因為投資實在太大,3D立體電影逐漸在影院消失了。

⑨ 阿凡達再度成為全球票房冠軍,《阿凡達》11年前的3D電影特效有多逼真

時隔11年的《阿凡達》重映,這次重映,除了“救市”,它還有一個任務收復“全球票房第一”這個稱號,吊打了國產電影。過去,《阿凡達》在影史的地位自然不用多說,金球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奧斯卡最佳藝術指導、最佳攝影、最佳視效(最佳影片、最佳導演輸給前妻凱瑟琳·畢格羅)…它當年斬獲了89項電影節大獎。

種種3D效果都被詹姆斯·卡梅隆專為影片拍攝開發的“虛擬攝影系統”,都第一時間呈現演員表演和虛擬場景結合後的效果。如果你是年輕的00後估計想像不到當年那種震撼人心的時刻,即使在今天,《阿凡達》也被當作是教科書般的影史經典,被反復觀摩、研究。

所以11年後的今天還能夠獲得這樣的票房,是不是當前電影“實至名歸”?

3D電影院觀看哪裡效果更好?

一般看3D電影效果比較好的影院有大中型銀幕、中國巨幕、IMAX等3D銀幕,位置較第一種要再稍微靠前些,巨幕類為一至五排,非巨幕為一至三排。如果想要有縱深感的話可以靠前坐,但建議徐克電影往後一排坐視覺體驗比較好。而3D眼鏡一般在大一點的影院都有配或者是給押金,本身近視的朋友可以選擇3D夾片眼鏡,排隊入場時可以向工作人員索要或者買前台買一副。

⑩ 阿凡達作為第一部在國內上映的3D電影,都有哪些成就

自春節以來,內地的單日票房冠軍已被《你好,李煥英》佔用。接下來幾周的幾家醫院的新電影,無論是《貓和老鼠》還是《尋龍傳說》,它是平的,它總是無法搖晃李華玲的一天。票房冠軍職位。

最初,3月內的內地醫院線是如此平坦。

結果,超大件即將到來。

這是重新映射版本《阿凡達》。

在《阿凡達》的末尾,有更多的牛x?

《阿凡達》從這個消息中仔細突然突然,並在周五正式發布,沒有一周。

11年後,我們將重點關注《阿凡達》,除了該技術仍未落後。

相反,更多的關注將會擔心,它會覺得這樣一個故事是很多熟悉的陰影。然而,人們仍然有一個情緒化,切割,並且有幾個興奮和血液沸騰的時刻。在最終分析中,它是一位高級常規。

當然,這幾年也是各種各樣的變化,讓我們甚至想看到它。

那些在電影中發言的人和自然關系,尊重自然和敬畏,具有自然的通信,能量流動。

包括你只是借用自然和獵物的能量,最後你離開了這個世界,也將能源留給大自然。

無盡,自然循環的概念仍然相當。

最後,隨著《阿凡達》的重新繪曲,我也可以重新找到一年的大量電影記憶,非常好。

因此,圖像與記憶混合。看著那些圖像,很多記憶都來了。

最新消息是《指環王》 Trilog也仍然存在,它是一個4K版本。

沒有偶然,它應該在4月份發布。

坦率地說,如果感情。我的《指環王》的感受可能遠遠超過《阿凡達》.是否是行動者,地塊,場景,特別是大軍隊的戰斗,這是一個美妙,華麗的,並擊中腸道。

那時,我真的不得不住在電影院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