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三大非洲暴君是誰
國際社會將烏干達前總統阿明與中非皇帝博薩卡、前扎伊爾總統蒙博托稱為「非洲現代史上最殘忍的三大暴君」。和博薩卡、蒙博托相比,阿明在國際上的「名氣」似乎還要大一些,他被稱為「非洲第一魔王」,此外,阿明和同樣也愛吃人的中非皇帝雙雙獲得了「吃人魔王」的恐怖綽號。事實上,博薩卡、蒙博托統治的野蠻殘忍程度不亞於阿明。 http://www.lsxk.org/bbsanc.php?path=%2Fgroups%2Fliteral.faq%2FHistory%2FDB1870045%2FDA0A6E1A6%2Fsjjxds%2Ffzxssdbj
滿意請採納
『貳』 現代非洲三大暴君是誰
國際社會將烏干達前總統阿明與中非皇帝博薩卡、前扎伊爾總統蒙博托稱為「非洲現代史上最殘忍的三大暴君」。和博薩卡、蒙博托相比,阿明在國際上的「名氣」似乎還要大一些,他被稱為「非洲第一魔王」,此外,阿明和同樣也愛吃人的中非皇帝雙雙獲得了「吃人魔王」的恐怖綽號。事實上,博薩卡、蒙博托統治的野蠻殘忍程度不亞於阿明。
http://www.lsxk.org/bbsanc.php?path=%2Fgroups%2Fliteral.faq%2FHistory%2FDB1870045%2FDA0A6E1A6%2Fsjjxds%2Ffzxssdbj
有詳細解釋
『叄』 求一部電影的名字
片名:《撒哈拉奇兵》
劇情介紹:
探險家德克·皮特(馬修·麥康納飾)在一個偶然的機會得到了一枚金幣,這個金幣和歷史上的一段神秘寶藏的傳說有著密切的聯系。自從他得到了這枚金幣以後,皮特就一直在執著地探尋著相關的秘密,並且為此涉足了非洲很多的危險地區。 1996年,正當皮特和他的夥伴、幽默的美國水手艾爾·吉奧迪諾(斯蒂夫·贊恩飾)在埃及的尼羅河流域某地,尋找被當地人稱為「死亡之船」--一艘美國南北戰爭時期的戰艦,在一次護衛一批秘密貨物的航程中神秘的失蹤了--的時候,偶然間遇到了一位美麗的女科學家伊娃·羅傑斯(佩內洛普·克魯茲飾)。原來,一場災難正在襲擊著北部非洲國家,使得這些國家的成千上萬的居民們神志瘋狂,嗜殺成性,並最終導致人員死亡。而伊娃·羅傑斯正在對這個事件進行調查,她認為這場災難的發生和這批財寶有關。 導致這次恐怖的流行病的起因,是一個億萬富翁(蘭伯特·威爾森飾)在這里建立的一個秘密工廠,並將工業生產所產生的大量的核廢料拋棄在這里所造成的一場空前的環境污染,而這場災難要是繼續發展下去的話,會將這個星球上所有的生靈都毀滅的。皮特和他的水手朋友決定與伊娃·羅傑斯一起去阻止這場浩劫,來挽救我們的地球。他們不但要穿越復雜危險的地形,還得要提防這個億萬富翁,以及那個貪得無厭、且嗜殺成性的西非國家的暴君--工廠的建立,為他個人帶來了滾滾的財富--的手下的聯合追殺。 隨著調查的深入,皮特他們在茫茫的撒哈拉沙漠中發現了一個及其隱蔽的金礦。在金礦中他們找到了關於那艘「死亡之船」的秘密,並且還有南北戰爭時期林肯遇刺的驚天內幕。他們還發現了當年一位失蹤了的環球飛行的女飛行員座機的殘骸…… 越來越多的秘密被發現,皮特和他的夥伴們離最終目標也越來越近。他們必須要戰勝邪惡,因為我們的地球已經無法承受失敗了。
『肆』 推薦幾部描寫非洲殘酷戰爭(動亂)現實的電影
個人比較喜歡的有:
《盧安達飯店》
http://ke..com/view/242419.html?wtp=tt
《血鑽》
http://ke..com/view/701521.html?wtp=tt
《太陽之淚》
http://ke..com/view/411867.html?wtp=tt
《黑鷹墜落》
http://ke..com/view/17038.html?wtp=tt
『伍』 非洲三大暴君之一的伊迪阿明到底有多殘暴真的是吃人狂魔嗎
在非洲大陸上,曾經有一個殺人不眨眼的惡棍,他稱為“非洲最殘忍的野獸”、“非洲的惡魔”。他就是烏干達吃人屠夫“伊迪阿明”。
伊迪阿明,這個可怕的名字與世界聯系起來的是1976年以色列客機被劫持事件。
在下台後,他一直在中東各國流亡,最後在沙烏地阿拉伯吉達的落下腳來,過著及其低調的生活.
流亡沙特的阿明,經常保持沉默。2003年,一代暴君病逝,終究逃過了歷史的審判.
烏干達人民對他恨之入骨,距不完全統計,針對阿明的曾有過二十多次刺殺,但都沒有成功過,上天如此眷顧這位惡人,不得不說他運氣實在太好了。
『陸』 非洲的哪三大暴君,比薩達姆和卡扎菲殘忍百倍
說到國家領導人殘暴不仁,昏庸無道,慣性思維大多人會去中國古代尋找,像商紂王、隋煬帝等。但是今天我要說的是外國的兩位,而且還是近代的!其殘暴程度與中國的暴君,昏君有過之而無不及!烏干達前總統阿明、中非皇帝博薩卡和前扎伊爾總統蒙博托是國際公認的「非洲現代史上最殘忍的三大暴君」。
第一位:殺妻食人肉的烏干達前總統阿明
一位西方記者曾這樣描述:「蒙博托像多數非洲總統一樣,他是以一半是神,一半是酋長的身份統治他的國家的,把20世紀的通訊技術與古老的部族象徵結合在一起。」根據他自己頒布的法令,他已成為一種杜撰哲學「蒙博托主義」的化身,是不可批評的國家的象徵。公共場所只許懸掛他的肖像,百姓們佩戴他的像章,並要穿著印有他的肖像的運動衫,稱「蒙博托衫」。這是黑非洲國家典型的個人專制和個人崇拜的例證。1997年9月7日,蒙博托客死摩洛哥首都拉巴特。
『柒』 非洲皇帝博卡薩,為何是公認的非洲四大暴君之一
因為博卡薩殘暴不仁,冷血無情,殺人成性。非洲的皇帝博卡薩的名字全稱是讓·貝德爾·博卡薩,又被叫做博卡薩一世、薩拉赫丁·阿邁德·博卡薩,他是非洲國家出名的暴君。博卡薩在非洲中部的博班基村出生,生長在有錢的酋長家,因為從小父母雙亡,所以由他的祖父將他撫養長大,他家庭是軍人之家,從他的曾祖父開始就當上軍人了,所以博卡薩從小的夢想就是當一名軍人,建立奇功,給家族爭光。
之後博卡薩推翻了他的表兄弟達科,自己做了皇帝。做了皇帝的博卡薩開始殘忍起來,據傳聞說他不幹人事,吃人的肉,還折磨妃子。最後博卡薩因為各種暴行被非洲中部共和國的刑事法院判了死刑。最後因為突然發生了心臟病死在了醫院。
『捌』 關於東非暴君阿明的電影
末代獨裁 The Last King Of Scotland(2006)
1971年,剛從醫學院畢業的23歲蘇格蘭小子尼古拉斯·加里甘決定做一件很酷的事,受夠了波瀾不驚的生活的他隻身來到烏干達加入當地一醫生和妻子莎拉合辦的醫學會,為這個滿目瘡痍的國家做點事的同時也順便感受下異地風情。
然而在這里,加里甘遇到了影響他一生的人,烏干達的統治者伊迪·阿敏將軍。阿敏將軍參觀醫療站的時候認識了加里甘,對蘇格蘭很有好感的阿敏與加里甘交談甚歡,而加里甘對眼前這個高大的將軍竟然如此和藹感到驚奇。幾次交談之後,阿敏將軍任命加里甘為他的私人醫生,雖然加里甘並不喜歡這樣的安排,但是也容不得他不願意,很快他就住進了阿敏將軍的府第。
阿敏將軍與加里甘探討國外事務,並對這個年輕人講述了自己的雄才大志。加里甘深為這個統治者的人格魅力和雄才為略所折服,兩人成了摯友。但是,一切並不像加里甘想像地那麼簡單,他不清楚阿敏將軍在他背後所做的事。莎拉和英國領事對他的勸告都被加里甘一律不相信。然而,在阿敏將軍身邊越久,加里甘就越發現其恐怖的一面,無論是對政敵還是對人民。加里甘漸漸醒悟,知道自己無意中已經喚醒了這個統治者暴虐的一面,成了阿敏的工具,他甚至還間接參與了處死阿敏一位妻子,當加里甘還沒完全看清事情的真相,阿敏將軍已經開始成為他最大的惡夢。加里甘想離開時發現護照已經被沒收,此時他就像生活在一個金籠子里,一切都掌握在阿敏手裡……
『玖』 奧黛麗·赫本有演過遠離非洲嗎
飛行家,肖申克的救贖,我最喜歡的。 沒有獲獎的還有一些商業片,恐怖系列的。 最佳的(自認為) 印第安納瓊斯系列。 法國的難兄難弟, 兩只老虎,大鼻子情聖,天使艾米麗, 小宇宙, 熊的故事,求偶二人組。 與奧斯卡失之交臂的十部最佳影片 每年奧斯卡長達四小時的頒獎典禮上,最壓軸的好戲就是宣布「最佳影片獎」,相信那一剎很多人都發出了遺憾之聲。 事實上有許多傑出的作品,理應成為最佳影片獎的有力競爭者的,卻在提名之時就已飲恨而歸,完全沒沾上邊。 一、《第凡內早餐》(Breakfast at Tiffany s,1961)獲提名電影:《春江花月夜》(fanny)、《六壯士》(guns of navarone)、《江湖浪子》(hustler)、《紐倫堡大審》(Judgment at Nuremberg)得獎電影:《西城故事》(west side story-robert wise)如果要選出導演布萊克愛德華斯值得拿下奧斯卡獎最佳影片的一部作品,那麼當然是非《第凡內早餐》莫屬了。布萊克愛德華一向瘋狂古怪的導演風格(例如《粉紅豹》《狂歡宴》《雌雄莫辨》等),在《第凡內早餐》中卻被控制的相當好。何況鏡頭下還有優雅美麗、閃閃動人的奧黛麗赫本呢! 《第凡內早餐》是根據Truman Capote的小說改編而成,奧黛麗赫本在片中演出一個出身貧窮的高級伴遊女郎,過著無羈的生活,整天在格林威治村閑逛渡日,一心想找個有錢的金龜婿。她時常在清晨徘徊在知名的珠寶店外,看著閃發亮的首飾,她想忘了自己的過去,但是過去的陰影卻不時出現纏繞著她。 或許這就是問題的所在,觀眾都已習慣她扮演氣質優雅的女子,不忍心看她有所污染;或許是影藝學院的投票者認為,奧黛麗赫本所飾演的荷莉看起來像是一個高級妓女。1971年,簡芳達曾以《柳巷芳草》的妓女一角拿下奧斯卡獎,當時奧斯卡會提名一個妓女的角色,被視為相當繪的一件事。但是《第凡內早餐》上演時,還是民風保守的60年代,很多人都無法接受這樣的演出。 所謂同病者相憐,布萊克愛德華與奧黛麗赫本應該會覺得心裡好過一點,因為約翰休斯為瑪麗蓮夢露與克拉克蓋博所拍攝的經典電影《亂點鴛鴦譜》,也是當年奧斯卡的遺珠之憾。 二、《亂》(Ran,1985)獲提名電影:《紫色姐妹花》(Color Purple)、《蜘蛛女之吻》(Kiss of the Spider Woman)、《現代教父》(Prizzi s Honor)、《證人》(Witness)得獎電影:《遠離非洲》(Out of Africa)奧斯卡金像獎之於排外心態,就好比美國之於蘋果派,根本是就很平常!這可以用來解釋為何日本大導黑澤明改編自《李爾王》的史詩大作《亂》,沒有被提名最佳影片獎。 日本電影大師黑澤明,曾以《七武士》等享譽國際,他處理戰爭的場面的手法,無人能出其右。《亂》是日本電影史上耗資最昂貴的一部電影,片中的戰亂場面是黑澤明至今最令人難以忘懷、也無人能匹敵的,宛如雷電轟鳴的馬蹄聲、響徹雲霄的號角聲、加上紛亂的刀劍舞影,《亂》是一部充滿了聲音與憤怒的作品,其意義格外深遠。 雖然片中有著華麗的當代服飾、浩瀚的歷史背景,但是它的意義對好萊塢而言,還是太深奧了。劇情描寫日本當時的封建君主,因為國土家園分崩離析而感到絕望,這樣的題材,並不符合一部好萊塢佳片的條件。 但是,這部片未受青睞最致命的原因,還是來自於好萊塢普遍的恐懼:字幕!大家都知道,好萊塢的人是不懂得如何閱讀的。 三、《非洲皇後》(The Africa Queen,1951)獲提名電影:《血戰萊茵河》(Decision Before Dawn)、《郎心如鐵》(Place in the Sun)、《暴君焚城錄》(Quo Vadis?)、《慾望街車》(Streetcar Named Desire)得獎電影:《花都舞影》(American in Paris)大陣容、異國場景、加上一段浪漫的冒險故事,《非洲皇後》聽起來就是一部適合奧斯卡口味的電影,但是它卻沒有被提名。 故事描寫第一次大戰期間一個沿河賣貨的河船船長(亨佛萊鮑嘉飾演),護送一個拘泥女教士(凱瑟琳赫本飾演)到下游的非洲,亨佛萊鮑嘉與凱瑟琳赫本 www.kekedy.com 可可電影網 更新快 影片多 無病毒 無彈窗 速度快
『拾』 揭秘非洲三大暴君,三大暴君的電影有哪些
國際社會將烏干達前總統阿明、中非皇帝博薩卡和前扎伊爾總統蒙博托稱為「非洲現代史上最殘忍的三大暴君」。和博卡薩、蒙博托相比,阿明在國際上的「名氣」似乎還要大一些,他被稱為「非洲第一魔王」,此外,阿明和同樣也愛吃人的中非皇帝雙雙獲得了「吃人魔王」的恐怖綽號。事實上,博卡薩、蒙博托統治的野蠻殘忍程度不亞於阿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