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普通電影是膠片投影的而3D版的是怎麼放的
IMAX 3D 就是你說的3D版立體電影。它有兩種放映方式。
一種是膠片機
一種是數字立體放映機(類似投影機)。
但是膠片機也是不同的,所使用的70毫米15齒孔電影膠片的面積是普通35毫米膠片的10倍,是一般70毫米寬銀幕膠片的3倍。,而且需要使用70毫米15齒孔的設備進行放映。但目前IMAX放映系統也在進行數字化改革。
至於它播放方式,簡單說一下吧。
放映立體電影時,兩台投影機以一定方式放置,並將兩個畫面點對點完全一致地、同步地投射在同一個銀幕內。在每台投影機的鏡頭前都必須加一片偏光鏡,一台是橫向偏振片,一台是縱向偏振片(或斜角交叉),這樣銀幕就將不同的偏振光反射到觀眾的眼睛裡。觀眾觀看電影時亦要戴上偏振光眼鏡,左右鏡片的偏振方向必須與投影機搭配,如此左右眼就可以各自過濾掉不合偏振方向的畫面,只看到相應的偏振光圖象,即左眼只能看到左機放映的畫面,右眼只能看到右機放映的畫面。這些畫面經過大腦綜合後,就產生了立體視覺。
我見很多人說原理看不懂,我簡單概括一下吧。其實偏振光的分光原理咱們可以暫不必深究。
簡單來說就是拍攝的時候兩台攝影機一起同步拍攝,模擬人的兩隻眼睛觀看被拍攝物。。。而播放的時候呢,帶上眼鏡,通過偏振光分光原理,
【左眼的鏡片】過濾掉【右投影機】的畫面而讓【左眼】只看到【左投影】的畫面。
【右眼的鏡片】過濾掉【左投影機】的畫面而讓【右眼】只看到【右投影】的畫面。
這樣不就還原了拍攝時的情景了嗎。
呵呵,希望對你有幫助,謝謝!
『貳』 為什麼3D播放器無法播放3D電影
格式問題吧。
可能你的3D播放器支持的格式不全。而正好缺少你要看的電影的那種格式。所以就無法播放了。
你嘗試下多下載幾種比較新和大家使用後評論不錯的3D播放器看看能不能看你的那部電影。都不能就是你片子的問題。不然就是你現在使用的這個播放器不支持格式。
『叄』 電影院影廳里有些角落帶上眼鏡為什麼都很難有3d效果
從技術上來說影院的3D電影是使用科視數字放映機,機器內部有一個色輪,之所以你能看出立體效果是由於戴上3D眼睛以後左右眼交替高頻率的閃動,還有一種是偏振式的3D,但原理大同小異。但是若因角度等問題滿足不了左右眼交替頻率,就無法看到效果。
其次,片源本身問題,目前3d電影已經普及,但技術參差不齊,尤其2D轉3D,基本就只有字母有效果,這個是技術硬傷,不管坐哪個位置都一樣
『肆』 關於3D電影
鋼鐵俠2,沒有出3D版,所以只能看2D和IMAX兩個版本
3D和普通電影有著本質的區別,所以不會出現阿凡達的3D效果。但IMAX版的畫面和音效要好於普通2D版本。
建議對視覺效果以及對音效比較挑剔的人去看IMAX版,很不一樣。
數字影院其實只是一種叫法,其膠片的拷貝格式和放映機是DIGITAL模式的。畫面效果人眼幾乎分辨不出差別。
『伍』 我的電視怎麼不能看3D電影呢
你確定你帶了3D眼鏡?還有3D有很多種的,相應的片源要對應相應的眼鏡。以下為網路
互補色
又稱色差式,既大家常見紅藍,紅綠等有色鏡片類的3D眼鏡。
色差式可以稱為分色立體成像技術,是用兩台不同視角上拍攝的影像分別以兩種不同的顏色印製在同一副畫面中。用肉眼觀看的話會呈現模糊的重影圖像,只有通過對應的紅藍等立體眼鏡才可以看到立體效果,就是對色彩進行紅色和藍色的過濾,紅色的影像通過紅色鏡片藍色通過藍色鏡片,兩隻眼睛看到的不同影像在大腦中重疊呈現出3D立體效果。
色差式3D眼鏡原理圖
色差式3D眼鏡原理圖
原理:
左放映機的畫面通過紅色鏡片(左眼),拍攝時剔除掉的紅色像素自動還原,從而產生真實色彩的畫面,當它通過藍色鏡片(右眼)時大部分被過濾掉,只留下非常昏暗的畫面,這就很容易被人腦忽略掉;反之亦然,右放映機拍攝到的畫面通過藍色鏡片(右眼),拍攝時剔除掉的藍色像素自動還原,產生另一角度的真實色彩畫面,當它通過紅色鏡片(左眼)時大部分被過濾掉,只留下昏暗畫面,人眼傳遞給大腦後被自動過濾。
偏振光
偏光式3D技術現普遍用於商業影院和其它高端應用。在技術方式上和快門式是一樣的,其不同的是被動接收所以也被稱為屬於被動式3D技術,輔助設備方面的成本較低,但對輸出設備的要求較高,所以非常適合商業影院等需要眾多觀眾的場所使用。不閃式就是利用此原理。
原理:
偏振光3D眼鏡原理圖
偏振光3D眼鏡原理圖
立體感產生的主要原因是左右眼看到的畫面不同,左右眼位置不同所以畫面會有一些差異。
拍攝立體圖像時就是用2個鏡頭一左一右。然後左邊鏡頭的影像經過一個橫偏振片過濾,得到橫偏振光,右邊鏡頭的影像經過一個縱偏振片過濾,得到縱偏振光。
立體眼鏡的左眼和右眼分別裝上橫偏振片和縱偏振片,橫偏振光只能通過橫偏振片,縱偏振光只能通過縱偏振片。這樣就保證了左邊相機拍攝的東西只能進入左眼,右邊相機拍攝到的東西只能進入右眼,於是乎就立體了
時分式
又稱主動快門式3D眼鏡,快門式3D技術可以為家庭用戶提供高品質的3D顯示效果,這種技術的實現需要一副主動式LCD快門眼鏡,交替左眼和右眼看到的圖象以至於你的大腦將兩幅圖像融合成一體來實現,從而產生了單幅圖像的3D深度感。
原理:
快門式3D眼鏡原理圖
快門式3D眼鏡原理圖
根據人眼對影像頻率的刷新時間來實現的,通過提高畫面的快速刷新率(至少要達到120Hz)左眼和右眼各60Hz的快速刷新圖象才會讓人對圖象不會產生抖動感,並且保持與2D視像相同的幀數,觀眾的兩隻眼睛看到快速切換的不同畫面,並且在大腦中產生錯覺,便觀看到立體影像。
缺點:
一:主動快門式3D眼鏡需要配備電池,使用成本及持續使用時間上要收到電池電量的限制。但需要注意的是這種小型電子設備所產生的電磁輻射為非電離輻射,目前尚無任何臨床數據說明其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二:畫面閃爍的問題,3D眼鏡閃爍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主動快門式3D眼鏡,3D眼鏡左右兩側開閉的頻率均為50/60Hz,也就是說兩個鏡片每秒鍾各要開合50/60次,即使是如此快速,用戶眼鏡仍然是可以感覺得到,如果長時間觀看,眼球的負擔將會增加。
三:亮度大打折扣,帶上這種加入黑膜的3D眼鏡以後,每隻眼睛實際上只能得到一半的光,因此主動式快門看出去,就好像戴了墨鏡看電視一樣,並且眼鏡很容易疲勞。
不閃式
(利用偏振光)
原理:
通過電視分離左右影像後同時送往眼鏡,通過眼鏡的過濾,把分離左右影像後送到各個眼睛,大腦再把這兩個影像合成讓人感受3D立體感。
特點:
通過對亮度、清晰度的優化升級做到了3D不閃爍。眼鏡佩戴輕便,不那麼昂貴。採用IPS硬屏面板所以在佩戴眼鏡左右視角上都沒有限制。不再局限一個角度觀看3D影像。
優點:
一:沒有閃爍,能體現讓眼睛非常舒適的3D影像。不閃式3D沒有電力驅動,可舒適佩戴眼鏡並且全然沒有閃爍感。因此可以盡情享受讓眼睛非常舒適的3D影像。看實際測量閃爍程度的數據就能知道數據幾乎是零,不會有頭暈的狀態出現。
二:高亮度的3D影像。,不閃式3D的眼鏡並不是像別的技術的3D眼鏡一開一合影響視力。不閃式3D的眼鏡是不會關閉,會始終敞開。所以會讓足夠的光透射進來能夠體現更明亮的3D影像。實際測量透過眼鏡的亮度、即明暗度可知更明亮。
三:輕便舒適的眼鏡享受3D影像。不閃式3D眼鏡輕便、價格合理,還可以使用夾套眼鏡讓配戴眼鏡的人也能舒服使用。
『陸』 索尼放映機srx-r515放映中出現的2d電影3d效果的問題怎麼解決
不建議用VGA轉HDMI,數字信號轉模擬信號有損耗,實在不行可以DVI轉。
T1使用的是OLED屏,2D電影色彩的還原相當不錯。就顯示效果來說即使和許多高端等離子電視機相比也絕不遜色。
T1唯一也是最致命的弱點就是重量和那極其不人道的佩戴方式。。。。
『柒』 數字電影放映機和投影機什麼區別
數字電影放映機和投影機區別:觀影亮度不同、觀影效果不同、觀影舒適度不同
1、觀影亮度不同:
與投影機相比,數字電影放映機觀影亮度使其三倍,3D觀影從此可以告別黑暗時代,讓眼睛觀影更加舒適。
在眾多觀影因素中,亮度是人眼視覺的第一要素,而激光放映技術對於觀影亮度的提升,無疑將是行業從製作到放映層面上追求更好觀影效果的基本以及至關重要的因素,從不同技術之間的關系來說,只有足夠的3D觀影亮度保證,高幀率以及未來的高動態等新的技術才能在追求技術終極目標的道路上有效前行。
另一方面,好的技術不僅要將市場的某些維度(如亮度)標准化,而且還要最大化地保證這些標準的穩定(標准亮度穩定且不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而激光放映技術從某種層面做到了這一點。
2、觀影效果不同:
數字電影放映機比投影機具有更高的色彩表現能力,圖像層次感強,極大增強了3D立體效果。它帶來更高的亮度、更寬的色域、更靈活的屏幕尺寸、更優的色階表現力、更好的清晰度和視野度。
激光電影放映機採用紅、綠、藍三基色激光作為光源,激光的光譜帶寬窄,是真正的高純色的紅、綠、藍三基色光源,激光投影機能實現自然界中90%以上的人眼可識別色彩,是傳統投影的2倍以上。基於此,激光光源具有更高的色彩灰度表現能力,圖像層次感強,極大增強了3D立體效果。
激光光束帶來更高的色彩飽和度為畫面提供更加精緻的細節,讓電影多彩繽紛。一部影片的觀影質量絕大多數體現在銀幕的色彩亮度和清晰度上,改造升級後的影院放映屏幕畫面更逼真,色彩更豐富飽滿,畫質更好,能更清楚的看到電影畫面中的細節。
3、觀影舒適度不同:
數字電影放映機比投影機觀影舒適度更高。激光放映系統不含常規電影放映機紫外線和紅外線告別光線污染,能真正做到健康觀影。激光廳光源放映解決方案亮度高達10,000-30,000流明,播放3D電影的亮度可達普通3D電影的3倍,有效解決了3D畫面偏暗,長時間觀看眼部不適等困擾。
『捌』 為什麼3D播播只放幾分鍾的影視沒有完整的電影
首先,有很多電影在拍攝的時候就只有2D版本的,而其3D效果影片只是後期通過技術做出來的,所以3D效果自然就不是很好。還有一些3D電影在拍攝的技術上就已經和那些著名3D電影差很遠了,此外有些電影的劇情並不是很適合以3D的效果展示出來,導演的想像力和後期的製作也決定了電影的3D效果的好壞。歸根結底是片源的原因,使得我們的觀看質量變差。
同樣是3D電影 但是作品差距還是很明顯的
其實不僅僅是片源的問題,電影院方面也有很多問題,讓3D電影的效果沒有達到預期。比如說一些小電影院的放映機和幕布的規格等問題,使得播放出來的畫面大打折扣,比如就幕布而言,金屬幕布在觀影3D時能提升圖像亮度,帶來比較好的體驗,但是在觀影2D時,可視角度小,而且畫面會過亮,容易產生畫面噪點現象,而電影院要照顧到更過的客戶,基本上都不會使用金屬幕布。目前市面上也有兼容2D和3D的幕布,展現兩者的效果都還不錯,但是價格就比較高了,所以為了平衡點,有些影院是在觀看體驗上做了取捨的。
3D效果不如預期 電影院里可能藏貓膩
此外,很多影院為了省錢故意減弱放映機的光源亮度,或者因為不及時更換老舊的放映機光源,使得放映機亮度衰減上很嚴重,這樣大家看到的畫面自然會變差。目前國內數字放映機的氙氣燈造價大約7000元左右,理論使用時間是1000小時,但燈用得越久,損耗就越嚴重,亮度也隨之衰減,很多影院為了減慢燈泡壽命,一開始使用低亮度,隨後在慢慢調高亮。
氙氣燈隨著使用時間的增加 燈源亮度衰減速度急劇降低
最後,談一下目前電影院的現狀,有些電影其實本來有2D和3D兩個版本,但是一些電影院為了利益,只播放3D版本的電影,還有一些人覺得3D電影逼格會更高一些,選擇了3D電影。其實事實上是3D電影帶來的利潤更大,相比2D電影其價格差不多多出一倍,這一結果也帶來了很多負面的東西,比如說很多人看到了3D電影巨大的利潤,便紛紛投入到這個陣營中,魚龍混雜,導致一些爛作魚目混珠。
未來激光光源放映機市場值得看好 一次差的體驗不能定義全部3D電影
其實大家也沒必要對此失望至極,畢竟不能以偏概全,將電影市場一巴掌拍死,電影院還是能給我們帶來很多美好的東西的,比如說觀影氛圍和交際上等方面。其實大家在了解這些小貓膩後,還是可以做出一些判斷,以防入坑的,就拿某些片源來講,本身就只有2D的版本,其3D的效果很大可能會不盡如人意,而有些作品就是專門為3D效果做的,其效果一定不會差到哪裡去。目前的激光光源的放映機也開始逐步滲入電影院市場,激光光源有壽命長,亮度可長期保持高質量,低功耗等優點,它的加入,相信以後會讓我們在影院中大飽眼福的!
『玖』 電影院是如何播放電影的
電影院是使用數字機來播放電影的。
數字拷貝復制到數字電影伺服器上,然後在密鑰生效後和失效前的時間里也就是檔期里可以播放。
數字電影是用數字電影伺服器播放,通過數字電影放映機投射到銀幕上成像。聲音是從數字電影伺服器傳輸到解碼器再到各路功放再到各揚聲器播放。
數字拷貝就是塊經過加密只能在數字電影伺服器上讀取的移動硬碟,數字電影伺服器可以理解為一台顯卡非常厲害的主機,數字電影放映機其實就是一台非常厲害的投影儀。
(9)數字放映機放不了3D電影擴展閱讀:
數字電影製作方式:
它有三種製作方式:一是計算機生成;二是用高清晰數字攝像機拍攝;三是用膠片攝影機拍攝完成後,再數字化到電腦硬碟里。
從這三種拍攝方式的效果看,因為膠片的解析度和色彩還原度還遠不是數字電影所能夠趕得上的(2009年前)。
這與成像原理不同有關,鹵化銀軟片基於自然感光成像,其顆粒的細膩程度遠遠大過CCD的人工設計光電學像素,隨著電腦技術的不斷提高,高清晰數字攝像機的解析度技術指標會逐漸接近甚至達到膠片攝影機的水平,但在色彩還原度上,高清數字攝像機仍舊無法達到膠片攝影機。
所以,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里,最佳的院線級數字電影製作方式,仍舊是前期膠片拍攝,經過膠片洗印轉數字信號進行後期編輯、處理後,再轉為數字視頻技術放映。
因前期的素材拍攝的畫質已經確定,後期轉為數字放映,由數字技術將鹵化銀的色彩和細節進行精確定位,其放映效果遠遠超過膠片放映機,避免了膠片的閃爍、模糊等等缺點。
電影院大片的「數字版」即為上述技術的成功實踐。
另:根據德國傳統的著名膠片攝影機品牌——阿萊數字技術研究實驗室2009年的研究結果表明:當他們將數字攝影機的CCD像素無限擴大之後(8K),在實驗室最精良的條件下進行的測試,影像的銳度達到驚人的細膩度,甚至人的毛孔絨毛都能看清楚。
但,在色彩還原度上和飽和度上,數字攝影機仍舊與膠片攝影機之間差距很大,數字技術幾乎不可能達到膠片對色彩的敏銳度。因為數字技術的顏色,全是靠人工模擬的色彩種類。
比方說:如果被攝物體中某一個點上的顏色是CCD耦合電路中所沒有的,那麼,CCD就只能找一個最接近的去替代它,一旦這種情況多起來,色彩的還原度就會大大降低。
另外,在光感寬容度上,數字攝影機仍舊很弱。同等條件下,膠片攝影機只需要打一盞燈甚至不需要打燈,但數字攝影機卻需要兩盞甚至更多的燈光來彌補CCD的感光問題。
而在對比度上,數字技術的細節還原度則大大降低,當被攝物體的亮部和暗部對比較強之時,數字技術對細節的捕捉和「寬容性」就會出現嚴重的問題。
這也就是我們看數字拍攝的電影之時,會發現,當畫面明暗對比較強之時,數字技術的電影,暗部的細節就會很少,甚至黑乎乎一片,但膠片電影卻能呈現出非常微妙的細節和色彩對比。
該實驗室的負責人最後的結論是:「在現今條件下,我們從電影藝術的角度看,數字技術全面取代膠片技術,仍舊沒有充足的理由,我們看不到數字技術的決定性優勢。」
所以,從技術的角度來看,數字技術的前景,更加接近於電視藝術,而非電影。在數字技術出來30年的今天,世界拍攝電影的主流仍然是膠片攝影機,大概能夠說明問題。
數字技術最大的優勢在於成本和作品母帶的保存效果,同等條件下,賽璐珞膠片對作品的保存,只能在50年之內,甚至30年。因為鹵化銀具有一定的揮發性,從時間上說,硬碟的數字技術,幾乎是無損的。
『拾』 電影院放映的3D電影一般是什麼格式
格式有多種,下面具體介紹一下:
雙色3D,包括紅藍、紅綠等;
2、偏振3D,包括左右格式影片,上下格式;
3、 分時3D,也叫電子快門式3D。
注意事項:三種要帶不同的眼鏡觀看,所以影院的3D電影給您配備的眼睛也有差別。
拓展資料:
電影院(cinema)是為觀眾放映電影的場所。電影在產生初期,是在咖啡廳、茶館等場所放映的。隨著電影的進步與發展,出現了專門為放映電影而建造的電影院。電影的發展——從無聲到有聲乃至立體聲,從黑白片到彩色片,從普通銀幕到寬銀幕乃至穹幕、環幕,使電影院的形體、尺寸、比例和聲學技術都發生了很大變化。電影院必須滿足電影放映的工藝要求,得到應有的良好視覺和聽覺效果,現在電影已經成為人們飯後的論點。
參考資料:電影院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