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巨制 » 那類電影是3D的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那類電影是3D的

發布時間: 2022-05-06 03:10:41

① 3d電影是什麼

俗稱3D電影,其實是立體電影
比較專業的角度去解釋的話就是
立體電影(ANAGLYPH):將兩影像重合,產生三維立體效果,當觀眾戴上立體眼鏡觀看時,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亦稱「3D立體電影」。
立體電影是利用人雙眼的視角差和會聚功能製作的可產生立體效果的電影。出現於1922年。這種電影放映時兩幅畫面重疊在銀幕上,通過觀眾的特製眼鏡或幕前輻射狀半錐形透鏡光柵,使觀眾左眼看到從左視角拍攝的畫面,右眼看到從右視角拍攝的畫面,通過雙眼的會聚功能,合成為立體視覺影像。
目前最多是應用於動漫市場,近年來逐漸增加到真人電影的市場。
就是通俗來說看電影就好像自己在裡面一樣,電影院現在每個檔期都會有幾部3D電影的,你可以去試一下,不過其實還是強推Imax。

Ps,建議是,如果是這種普及掃盲類的問題,網路或者Wiki都會有比較完善和專業的知識的,想要了解更多的話可以直接去網路,我這里就不整個粘貼上來了,怕你會看煩起來,總之自取吧。

② 3D電影都有那些種類,什麼原理

3D電影種類:3D即三維立體影像百,目
前的3D技術可以分為裸眼式和眼鏡式兩大類別,裸眼式3D技術目前主要應用在商用顯示方面(以後還將應用於手機等顯示設備中);眼鏡式3D技術則集中於消費級度市場。如果細分的話,眼鏡式3D技術可分為色差式、快門式和偏光式(也叫色分法、時分法、光分法)三種,而裸眼式3D技術可分為透鏡陣列、屏障柵欄和指向光源三種,每種技術的原理內和成像效果都有一定的差別。
3D電影的原理:由於人的雙眼觀察物體的角度略有差異,因此能夠辨別物體遠近,產生立體的視覺。3D電視正是利用這個原理,把左右眼所看到的影像分離,從而產生呼之欲出的立體視界。相比普通的2D畫面容,3D畫面的縱深感更強、更逼真,讓觀眾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也正是由於這種身臨其境的視覺效果使得3D娛樂備受消費者推崇。

③ 3D電影分哪幾種

3D 電影就是立體電影 - 技術種類分為:光分法現在有不少影院都擁有3D立體放映廳,放映時通過兩個放映機來播放兩個攝影機拍下的電影,在屏幕上就會同步出現兩組有差別的圖像。 在放映機的前面會有一個偏振片,兩台放映機前的偏振片方向相互垂直,這個時候使用肉眼看屏幕只能看到模糊不清的重疊畫面。這個時候就需要使用偏振眼鏡來觀看,鏡片的偏振方向同樣是互相垂直,每隻眼睛都只能看到對應的畫面,這樣雙眼看到不同的內容在頭腦中就會形成立體的影像。 塑料的3D眼鏡優勢: 1.立體效果不錯; 2.適合人數較多的放映場合; 缺點: 1.畫面會有重影出現; 2.觀看角度受到限制; 3.長時間觀看會感覺到疲倦,偏振眼鏡佩戴不夠舒適; 4.立體放映廳造價較高,也有一些影院的放映廳出於成本考慮不使用金屬幕布,影響觀看效果; 5.個人家庭影院實現難度大,成本高。 色分法分色技術是另一種3D立體成像技術,現在也比較成熟,有紅藍、綠紅、綜紫三種主要模式,但採用的原理都是一樣的。 色分法會將兩個不同視角上拍攝的影像分別以兩種不同的顏色印製在同一副畫面中。這樣視頻在放映是僅憑肉眼觀看就只能看到模糊的重影,而通過對應的紅藍等立體眼鏡就可以看到立體效果,以紅藍眼鏡為例,紅色鏡片下只能看到紅色的影像,藍色鏡片只能看到藍色的影像,兩隻眼睛看到的不同影像在大腦中重疊呈現出3D立體效果。 2007 年,Dolby公司開發出Dolby 3D系統,色分技術才重新熱起來。藉助放在放映機前的濾光片將投影機射出的光線分成紅綠藍三原色光,並分別投影到屏幕上。通過濾光眼鏡來分別接收這些光譜的高頻部分和低頻部分,同樣可以實現立體效果。該技術比傳統色分技術好得多。最重要的是,放映機裝上濾光片就可以放映3D電影,而取下濾光片,還可以放映傳統電影。 《阿凡達》首映禮上,採用的就是Dolby 3D+IMAX。 隨Nvidia顯卡附贈的紅藍眼睛優勢: 1.放映設備沒有特別的要求,無需額外的投入; 2.立體眼鏡造價很低,甚至可以手工完成; 不足: 1.極易出現重影,畫面不清晰; 2.立體效果有些不足; 3.觀眾的眼睛容易疲勞。 時分法時分法是NVIDIA現在主推的一項應用,需要顯示器和3D眼鏡的配合來實現3D立體效果。 時分法所採用的立體眼鏡構造最為復雜,當然成本也最高。兩個鏡片都採用電子控制,可以根據顯示器的輸出情況進行狀態的切換,鏡片的透光、不透光切換使得人眼只能看到對應的畫面(透光狀態下),雙眼看到不同的畫面就能夠達到立體成像的效果。 時分法所採用的同步工具,同時帶有景深調整的功能。 時分法需要進行頻繁的畫面切換,也就需要顯示器可以提供足夠快的刷新速度,才能避免畫面的閃爍,NVIDIA對於支持3D立體幻鏡的顯示器都要求提供120Hz的刷新速度,這樣才能保證切換的雙眼畫面達到基本的60Hz,從而保證顯示效果。當然,高於120Hz的刷新率會獲得更好的效果,畫面閃爍情況也會越少。 優勢: 1.立體效果明顯,畫面閃爍不明顯; 2.色彩、亮度表現相對更好; 不足: 1.顯示器、眼鏡加顯卡需要搭配使用; 2.成本不低,普及難度較大。 快門式缺點: 一:眼鏡的問題,首先眼鏡是需要配備電池的,但是眼鏡必須要帶著才能欣賞電視節目,那麼電池產生電流的同時發射出來的電磁波產生輻射,會誘發想不到的病變。 二:畫面閃爍的問題,3D眼鏡閃爍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主動快門式3D眼鏡,目前3D眼鏡左右兩側開閉的頻率均為50/60Hz,也就是說兩個鏡片每秒各要開合50/60次,即使是如此快速,用戶眼鏡仍然是可以感覺得到,如果長時間觀看,眼球的負擔將會增加。 三:亮度大大折扣,帶上這種加入黑膜的3D眼鏡以後,每隻眼睛實際上只能得到一半的光,因此主動式快門看出去,就好像戴了墨鏡看電視一樣,並且眼鏡很容易疲勞。 不閃式不閃式3D電視方式是最接近我們實際感受立體感,最自然的方式。如同在電影院里享受生龍活虎的3D影像,能夠同時看兩個影像把分離左側影像和右側影像的特殊薄膜貼在3D電視表面和眼鏡上。通過電視分離左右影像後同時送往眼鏡,通過眼鏡的過濾,把分離左右影像後送到各個眼睛,大腦再把這兩個影像合成讓人感受3D立體感。 優勢: 一:沒有閃爍,能體現讓眼睛非常舒適的3D影像。不閃式3D沒有電力驅動,可舒適佩戴眼鏡並且全然沒有閃爍感。因此可以盡情享受讓眼睛非常舒適的3D影像。看實際測量閃爍程度的數據就能知道數據幾乎是零,不會有頭暈的狀態出現。 二:可視角度廣,觀看不閃式3D電視時只要是在推薦距離內,在任何角度觀看,它的畫面效果、色彩表現力都不打折扣,可以在沒有角度限制的情況下去享受完美震撼的3D影像。 三:能夠用輕便舒適的眼鏡享受3D影像。不閃式3D眼鏡輕便、價格合理,還可以使用夾套眼鏡讓配戴眼鏡的人也能舒服使用。 四:體現沒有重疊畫面的3D影像。畫面重疊現象是因為右側影像進入左側眼睛或左側影像進入右側眼睛而發生的。不閃式3D所使用的特殊薄膜分離左右影像後體現3D影像,所以不會發生畫面重疊現象享受好像看到活生生的真實物體的立體影像。通過實際測量畫面重疊的數據就能知道不閃式3D的重疊數據是人無法感知的水平。 五:體現沒有畫面拖拉現象的高清晰3D影像。不閃式3D能夠體現1秒鍾240張3D合成影像。所以在相同的時間里,不閃式3D能表現更多的畫面情報而體現沒有拖拉的高清晰立體影像。所以不閃式3D也被稱作世界唯一的240赫茲3D電視。

④ 什麼是3D電影!

3D電影就是「三維電影」(英語:3-D film),是使用一種立體鏡視覺顯示系統,再制畫面將左右眼平面投影影像立體顯現成像,令觀眾對影像產生非現實的立體深度。

技術上,通常採用兩台攝影機擺設,同步拍攝影像,取得主體左右側體的立體感。觀看時,觀眾的視覺皮層會自動對圖像結合為單一三維影像畫面。現代電腦技術已能夠不採用傳統雙機拍攝,使用CGI電腦特效製作三維電影。欣賞時需要配戴合適的立體眼鏡。

鏡片其實是一對透振方向互相垂直的偏振片。其原理是平時我們只有用兩隻眼鏡看物體才能產生立體感,如果用兩個鏡頭如人眼那樣,從兩個不同的方向同時攝下電影場景的像,製成正片。

在放映時通過兩個放映機用振動方向互相垂直的兩種先偏振光重疊地放映到銀幕上,人眼通過上述的偏振眼鏡觀看,每隻眼睛只能看到相應獨立的一個圖像。 就會像直接觀看時那樣產生立體的感覺。

(4)那類電影是3D的擴展閱讀:

1、歷史

1936年利用雙鏡頭攝影機和偏振片可以造出具立體效果的影片,但此技術具有不少限制。之後從RealD 3D等技術發展及《阿凡達》等三維電影流行後,立體影片才近一步被廣泛推廣。有一名澳大利亞導演宣稱,1936年納粹德國時期已經成功拍攝兩部三維電影

2、技術

電腦生成圖像為使用計算機產生的影像,更精確的如應用在影片中的3D特效,還有在電視節目、廣告及印刷媒體中也很常見。在電腦游戲中常使用的即時運算圖形都屬於CGI的范圍,也有些是用來做過場或是介紹用頁面。

在影院看的是立體版本的IMAX和 RealD技術。為營造出立體景深,IMAX 3D採用了雙攝影機及雙投映機拍攝及放映。RealD則採用雙投影機及圓偏振光放映,目前IMAX 3D放映時採用偏光式放映,觀看時以配戴偏光眼鏡來分析立體影像。

⑤ 有什麼3D電影

3D列印通常是採用數字技術材料列印機來實現的。常在模具製造、工業設計等領域被用於製造模型,後逐漸用於一些產品的直接製造,已經有使用這種技術列印而成的零部件。該技術在珠寶、鞋類、工業設計、建築、工程和施工(AEC)、汽車,航空航天、牙科和醫療產業、教育、地理信息系統、土木工程、槍支以及其他領域都有所應用。
原理技術
3D列印機,已成功列印一輛F1賽車 [2]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普通列印機可以列印電腦設計的平面物品,而所謂的3D列印機與普通列印機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只是列印材料有些不同,普通列印機的列印材料是墨水和紙張,而3D列印機內裝有金屬、陶瓷、塑料、砂等不同的「列印材料」,是實實在在的原材料,列印機與電腦連接後,通過電腦控制可以把「列印材料」一層層疊加起來,最終把計算機上的藍圖變成實物。通俗地說,3D列印機是可以「列印」出真實的3D物體的一種設備,比如列印一個機器人、列印玩具車,列印各種模型,甚至是食物等等。之所以通俗地稱其為「列印機」是參照了普通列印機的技術原理,因為分層加工的過程與噴墨列印十分相似。這項列印技術稱為3D立體列印技術。
列印過程
三維設計
英國工程師「列印」出無人飛機 [9]
三維列印的設計過程是:先通過計算機建模軟體建模,再將建成的三維模型「分區」成逐層的截面,即切片,從而指導列印機逐層列印。
設計軟體和列印機之間協作的標准文件格式是STL文件格式。一個STL文件使用三角面來近似模擬物體的表面。三角面越小其生成的表面解析度越高。PLY是一種通過掃描產生的三維文件的掃描器,其生成的VRML或者WRL文件經常被用作全彩列印的輸入文件。
應用領域
海軍艦艇
2014年7月1日,美國海軍試驗了利用3D列印等先進製造技術快速製造艦艇零件,希望藉此提升執行任務速度並降低成本。
航天科技
2014年9月底,NASA預計將完成首台成像望遠鏡,所有元件基本全部通過3D列印技術製造。NASA也因此成為首家嘗試使用3D列印技術製造整台儀器的單位。
醫學領域
3D列印肝臟模型
日本築波大學和大日本印刷公司組成的科研團隊2015年7月8日宣布,已研發出用3D列印機低價製作可以看清血管等內部結構的肝臟立體模型的方法。據稱,該方法如果投入應用就可以為每位患者製作模型,有助於術前確認手術順序以及向患者說明治療方法。
3D列印頭蓋骨
2014年8月28日,46歲的周至農民胡師傅在自家蓋房子時,從3層樓墜落後砸到一堆木頭上,左腦蓋被撞碎,在當地醫院手術後,胡師傅雖然性命無損,但左腦蓋凹陷,在別人眼裡成了個「半頭人」。
3D列印脊椎植入人體
2014年8月,北京大學研究團隊成功地為一名12歲男孩植入了3D列印脊椎,這屬全球首例。據了解,這位小男孩的脊椎在一次足球受傷之後長出了一顆惡性腫瘤,醫生不得不選擇移除掉腫瘤所在的脊椎。不過,這次的手術比較特殊的是,醫生並未採用傳統的脊椎移植手術,而是嘗試先進的3D列印技術。
3D列印手掌治療殘疾
2014年10月,醫生和科學家們使用3D列印技術為英國蘇格蘭一名5歲女童裝上手掌。
3D列印心臟救活2周大先心病嬰兒
2014年10月13日,紐約長老會醫院的埃米爾·巴查博士(Dr.Emile Bacha)醫生就講述了他使用3D列印的心臟救活一名2周大嬰兒的故事。這名嬰兒患有先天性心臟缺陷,它會在心臟內部製造「大量的洞」。在過去,這種類型的手術需要停掉心臟,將其打開並進行觀察,然後在很短的時間內來決定接下來應該做什麼。

⑥ 什麼電影是3D的

目前在電影院里主要是播放採用兩種不同原理的3d影片,一種以imax大屏幕立體電影為代表的,這種技術是效果最好的,即所謂的偏振光技術,在播放是,用兩部帶偏振鏡的放映機同步放映兩路視差影像,即左右眼分別應該看到的影像.因此如不帶電3d偏振光眼鏡的話,在屏幕上看到的就是重影影像,而觀眾配帶的3d眼鏡就是兩個偏振光鏡片,通過它們,就能讓我們的左右眼分別看到屏幕上放映的左右眼視差圖像,產生立體效果.imax影院的屏幕有高達七十多米高的,圖象非常清晰,3d效果強烈,音響也很棒,是目前立體影院中最好的.另外一種稱為紅藍補色立體電影,中國以前放的都是這種電影,觀看影片時,影院會給觀眾發一個幾塊錢就能買到的左紅右藍的濾色眼鏡,帶上後,左眼就能看到屏幕上的紅影圖象,右眼看到藍影圖像,從而產生立體影像,這種立體電影比imax要差很多,立體感要差一些,但它的成本較低,也可以在普通的電影銀幕上放映,可以讓更多的人體會到立體電影帶來的視覺魔術,同時由於這種電影對屏幕沒有限制,所以我們只要買一副幾塊錢的紅藍立體眼鏡,就能在
電腦上觀看立體電影,真的很不錯哦.還有一種常用的技術也就是諸如豪傑立體眼鏡的原理,這種立體眼鏡採用時分方式,交替關閉左右液晶鏡片,而與之想配套的播放軟體分別在屏幕上同步交替播放左右眼視差影像,因此我們的左右眼就能分別看到左右的視差影像.只要這個交替的速度足夠快,就能讓我們看到立體影像,並且不會有閃爍感.因此對電腦顯示器的要求較高,需要CRT顯示器,並且刷新頻率至少達到100mhz以上,不過由於其便於與電腦一起配合使用,因此現在非常流行,豪傑就是採用這種眼鏡

⑦ 3D電影的類型有哪些啊

兩個視窗,就是一個屏幕分兩塊,左邊和右邊放一樣的,就像是復制一樣,這才叫3D。
這是一個左右格式文件,
還有一個屏幕分兩塊,上邊和下邊放一樣的,這是一個上下格式文件。
這種文件現在被稱為原生3D。
,,,
左右格式一般在文件名里可以看到:HSBS
例如:The.Amazing.Spider-Man.2012.3D.3DTV.HSBS.2Audio.1080P-3DV.mkv
,,,
上下格式一般在文件名里可以看到: HalfOU
例如: The Hobbit An Unexpected Journey 3D 2012 3DTV HalfOU 3DV.mkv
,,,
看這種原生3D用3D電視就行了,
,,,
如果想用電腦欣賞,麻煩點,
最好選擇支持英偉達3D技術的快門式3D顯示器,
還需要全套的英偉達3D:顯卡、顯示器、3D眼鏡。
電腦里還要安裝PowerDVD一類的播放器。
你可以了解一下:英偉達3D立體幻境

⑧ 電影院的3d有幾種呢

你好 一般用的比較多的是園偏光 就是RealD播放 和偏光3D電視是通用的
IMAX也佔一部分 也稱線偏光
其他2種都用的比較少 雙機線偏振可能在小型的影院用多一點
杜比國內好像還沒有吧 有也很少

⑨ 哪幾部電影是3D電影

阿凡達
飛屋環游記
玩具總動員3
諸神之戰
愛麗絲夢游奇境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