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巨制 » 3d電影144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3d電影144

發布時間: 2022-05-05 18:32:55

A. Real-D的技術缺陷

但REAL D方式由於其技術原理導致兩大缺陷:1、必須在高增益的金屬銀幕上放映,這使得與常規影院的銀幕不兼容;2、在製作發行母版DCP前需加消除重影(鬼影)工藝,導致與統一的發行母版不易兼容。杜比公司推出的單機分色技術的光譜立體(INFITEC)方式,由於不需更換影院的銀幕就可放映,被業界普遍看好。
Real-D的3D電影用DLP投影儀,以144幀/秒的速度交替投射供左右眼觀看數字影像。利用設置於投影儀前方的圓形偏振光濾光器「Z Screnn」改變右眼及左眼影像的圓偏振光方向,戴上粘貼有偏光膜的專用眼鏡後,右眼和左眼可以看到視角各不相同的影像。幀速率為通常24幀/秒膠片放映的6倍,使圖像的閃爍得以控制。
要導入Real-D的技術,除需要伺服器和DLP投影儀外,投影還需使用專用的「Silver Screen」。Silver Screen為彌補偏光導致的反射降低,在表面蒸鍍了鋁,從而提高了反射率。其也可用於普通電影的投影。因專用眼鏡的製作成本較低,無需回收用完即可丟棄。另外,音響可直接使用原來的系統。
Real-D系統採用造價更低的被動式眼鏡,用DLP投影儀,以144幀/秒的速度交替投射供左右眼觀看數字影像;但銀幕是鍍鋁的金屬銀幕、而非傳統的白幕,發光效率三者中最高。

B. 據說144hz的顯示器和60hz的有區別我怎麼不服

提升巨大,144hz之於60hz就好比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的差別一樣,用過144hz之後就再不想用60hz的了,說144hz沒有用的人都是沒用過的酸人或者沒有經過fps游戲訓練過的肉眼。具體的,60hz是一秒在屏幕裡面刷新60次,144就是144次,好比一個剎那,對手從掩體裡面拉了一個身位,60hz的也許還是模糊的身影,而144hz的可以看到比較清晰的身影,模糊的身影你也許並不會瞬間意識到那是你的對手,而清晰的身影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出來是你的對手,就是這一瞬間的差別決定的是一局的成敗。有個圖片,可以瞬間讓你理解兩者區別



這兩張圖是在滑鼠視角高速移動時截的圖,注意到了吧,60hz的畫面各種明顯拖影和撕裂,144hz緩解了很多,而更好的是配合amd的free-sync或者NVIDIA的g-sync技術,那就是以極細微的延遲代價換取完全解決畫面拖影和撕裂,而以後180hz以上顯示器普及之後,細微的延遲將會更加細微,完全不影響操作

C. 144hz顯示器能看3d電影嗎

144hz遠高於電影的頻率當然可以觀看3D電影了。

D. 電腦屏幕多少hz比較合適

是說的電腦顯示器的刷新頻率吧。
使用多大的刷新頻率,完全取決於你的使用用途和預算。
普通的 辦公應用,視頻娛樂,就是標準的60Hz顯示器足矣,更高的規格不會帶來什麼實際的使用提升。
如果是玩游戲,或者看3D電影,就可以考慮更高的刷新率,120Hz或者144Hz,一般就比較不錯了。更高的刷新率理論上更好,不過價格更貴。

E. 電影院的REAL 3D和IMAX 3D有什麼區別

REAL 3D和IMAX 3D的區別:

1、技術不同:

IMAX放映3D使用的原理是相對簡單的線偏振光,採用了特殊的65毫米底片及其專用攝影機攝制,然後沖印成70毫米膠片。

IMAX放映機精密度最高,功率最強,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先進水平。其運作的可靠性及穩定性的關鍵所在,是採用了獨特的"波狀環行"(ROLLING L00P)進片技術

RealD 3D是RealD公司的3D放映技術,使用相對復雜的圓偏振光,採用DLP投影機,以144幀/秒的速度交替投射供左右眼觀看的影像。

利用設置於投影機前方的圓形偏振光濾光器(Z Screnn)改變左右眼所接受到的影像圓偏振光方向,戴上粘貼有偏光膜的專用眼鏡後,右眼和左眼可以看到視角不同的影像。

2、觀影體驗不同:

IMAX觀影時帶上3D眼鏡後不能隨意轉動大腦,視線歪曲後會造成左右眼畫面重疊,影響觀影體驗。

Real 3D觀影時則不會因為視線不平產生觀影問題,觀影自由度較大。

3、影院設備不同:

根據形狀的不同,IMAX銀幕分為矩形幕和球形幕兩種,標准IMAX幕尺寸指矩形幕,而球形幕的直徑可達三十米。

球形幕主要放映全天域電影。此類電影採用「魚眼」鏡頭拍攝,使得180度的景物能成像於平坦的膠片上。放映時再採用另一個魚眼鏡頭即可讓全景重現銀幕。

在RealD電影院,每幀預計的3倍,以減少閃爍,作為源視頻通常是每秒24幀。結果是一個無縫的3 - D圖像,似乎落後和擴大在屏幕本身的前面。

F. dlp的投影機播放3d電影需要連接播放器轉換嗎

DLP投影機是指的成像技術,和播放什麼片源是沒有關系的,如果用一台投影機播放的話,投影機必須是有主動3D功能的,而且播放的片源也必須是3D片源,否則是沒有3D效果的,現在市場上一般有主動3D功能的投影機是會附送眼鏡的,播放時一般是不用連接啥播放器的。

G. 3D電影是什麼意思

3D電影的原理:

這要從人的視覺原理說起。當看物體時,因為兩隻眼睛的角度不同,同一個物體在視網膜上形成的像並不完全相同。比如說,左眼看到物體的左側面較多,右眼看到物體的右側面較多。這兩個不同的像經過大腦綜合以後,就能區分物體的前後、遠近——從而產生立體視覺。

為了更好地說明,不妨請做個小實驗:閉上一隻眼睛,在眼前大約30厘米處舉起雙手的食指,然後向中間緩緩靠近,你會發現,當你的眼睛告訴你自己的手指已經碰到一起時,其實它們並沒有!如果還不相信,就換一隻眼睛再做一次吧!

————這就是缺乏立體感導致的判斷誤差。

3D電影現狀:

3D電影發展到今天,遵循的依然是這個基本原理。一般來講,3D電影是用兩個鏡頭如人眼那樣從兩個不同方向同時拍攝,然後在放映時,通過兩個放映機,把用兩個攝影機拍下的兩組膠片同步放映,並將這略有差別的兩幅圖像重疊在銀幕上。

僅僅這樣還不夠。此時你只能看到一團模糊的像。這時要藉助光學原理,在放映機前面安裝偏光設備,改變光射出時光波的振動方式。當這兩束偏振光投射到銀幕上再反射到觀眾處時,配合專用的立體眼鏡,人的每隻眼睛就只能看到相應一側的像——即左眼只能看到左機映出的畫面,右眼只能看到右機映出的畫面。用這種方法「欺騙」我們的大腦後,你就會得到立體感很強的圖像。

80年代之後,3D電影的製作技術日臻成熟。當時,適逢一種新的放映技術——IMAX問世。3D電影有了更寬廣壯觀的舞台。IMAX的英文原意就是「圖像最大化」,採用特殊的70毫米膠片,而一般的電影膠片僅為35毫米,前者的感光面積是後者的10倍,顯然畫面的清晰度不可同日而語。在放映時,6、7層樓高的巨大銀幕,震撼聽覺的六聲道音響,不由讓人忘掉一切身外之物,用每個毛孔去感受電影強烈的聲光效果。

3D電影的未來:

傳統的3D電影放映機受到機械設備的限制,無法將幀率進一步提高,很容易讓人感到眼睛不適。而且,即便戴著眼鏡,很多時候左眼難免會看到右眼的畫面——反之亦然,造成觀眾俗稱的「鬼影現象」。而且兩套膠片的同步也是個難題。但在數碼時代,這都不是問題。

新的放映方法基於電子計算機控制和數碼成像技術。2001年,由一家名為RealD的公司首創,並以「RealD」來命名——其字面意思就是:「真3D」。

在RealD系統中,計算機取代了電影膠片盤。它同樣需要兩台計算機分別輸出左右眼的兩套畫面。當計算機把兩套畫面送達投影機後,數字投影機將畫面的偏光和切換任務交給控制晶元來完成,確保精確。同時,放映幀數也因此大幅提高。在控制晶元的指揮下,投影機可以快速切換播出的畫面。如果對每幅畫面進行三次切換,觀眾可以收到144幀/秒的畫面。這可以最大幅度地降低觀眾長時間觀看3D影像帶來的不適感。

而且這套系統的銀幕和眼鏡也經過了革新。眼鏡表面上的偏光膜條紋由傳統的條狀改為環形,能更好地過濾光線。要知道,從前人們看3D電影時頭是不能隨便動的,稍微有點偏差就會出現「鬼影」,現在則自由了許多。而被稱為「Z-Screen」的新式銀幕則在設計中加入了偏光膜,可以與眼鏡相配合。這樣,當銀幕上放映專供左眼的畫面時,人的右眼幾乎看不到任何東西。這就把視覺疲勞、頭暈等症狀發生的可能減到最小。

RealD系統是革命性的一項技術進步,它極大地改善了3D電影的放映質量,但對影院成本方面的要求則相對低廉。隨著越來越多的製片商對它的接受,毫無疑問,RealD就是3D電影的未來。

H. 怎麼讓電影達到144幀

這就像是電子游戲的CG和實際運行 一個是過去時 一個是現代時。

I. 怎麼看3d電影

2D轉換的3D電影,看起來幾乎是沒有3D效果。要想效果好,還在要在網上下載3D電影,左右半寬,上下半高等,只要你的顯示器支持的類型都可以。一般3D電影大小在10G左右。藍光3D效果會更好一些,但是文件要在30~45G。

J. ...有什麼區別,普通屏幕配3D顯卡可以看3D電影嗎

肯定是不行的,看3D電影,首先就要顯示器要支持3D技術才行,刷新率必須要足夠高,一般要高於120Hz,或者達到144Hz才能開3D,另外顯卡也要支持3D(大部分都支持了)
如果是普通顯示器(刷新率60HZ),只能開紅藍3D,要搭配紅藍鏡片的3D眼睛,但是體驗度欠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