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左右格式的3D影片用什麼樣眼鏡觀看
左右格式的電影,使用偏光式3D眼鏡,以及支持左右格式3D電影的電視機。
偏光式3D也叫偏振式3D技術,屬於被動式3D技術,眼鏡價格也較為便宜,目前3D電影院、3D液晶電視等大多採用的是偏光式3D技術。
技術原理
目前市場中較為主流的有RealD 3D系統、MasterImage 3D、杜比3D系統三種。特別是RealD 3D技術,其市場佔有率最高,而且不受面板類型的影響。
可以幫助任何支持3D功能的電視和顯示器產生出高清3D影像,擁有這項技術的RealD公司主要是通過技術授權進行推廣,在3D影院方面其佔有率也遙遙領先。
㈡ 目前主流的3D電影究竟是線偏振還是橢圓偏振
就目前的市場而言,reald是圓偏光,imax之前是線偏光,目前也更新為圓偏光了。這樣圓偏光目前就有了以上兩種格式。而我們在買圓偏光眼鏡的時候,需要買全這兩種格式,才能保證在任何一家影院都能觀看3D電影。而線偏光因為不能滿足日益增強的觀影需求會被市場逐步淘汰。
至於你說的在電腦或是在電視上看3D電影,辣么電腦的顯示器和電視的顯示屏必須是偏光的才行。否則普通的電腦電視前面必須遮擋一張偏光膜,來達到偏光的效果,當然這樣也無法比擬偏光的3D電視,因為畢竟3D電視的技術已經很成熟了,不比3D影院差。所以想有好的3D觀看效果,要麼去電影院,要麼買3D大屏幕電視。別無他法。
我最近在網上看到有用手機看3D電影的類似望遠鏡的設備,警告大家最好別用。辣么近距離的盯著手機看,很容易損壞眼睛的,時間長了會誘發很多眼科疾病的。所以我們還是整一套家庭3D影院最方便。安全自由,隨心所欲。
㈢ 用偏振式顯示器怎麼放3D電影
使用方法如下:
1、片源需要偏振類片源,常見的左右半邊格式和上下格式
2、播放器播放片源全屏播放。
3、注意要全屏後,再調整顯示器。顯示器按鍵有3D切換,對應的影片選擇對應的格式即可;
選擇SBS是轉換左右格式的3D電影的------當播放左右格式的3D電影的時候選擇這個,然後帶上眼鏡觀賞即可
選擇T/B是轉換上下格式的3D電影的------當播放上下格式的3D電影的時候選擇這個,然後帶上眼鏡觀賞即可
另外,顯示器還有一個2d->3d
2D-3D
是2D轉3D的功能,無論是圖片還是電影都可以進行簡單的2D轉3D;這個功能有限,效果不是很好
㈣ 偏振光式3D電視 和左右3d有什麼區別
首先糾正,一般家用
電視
分為
快門
和
偏光
3d也就是不閃式3d,左右和上下格式是3d影片的片源格式。偏震是偏光3d電視佩戴的
眼鏡
,上面的
鏡片
是偏震片,既然是偏震技術所以偏光3d在播放3d電影時候會
縱向
隔行損失一列
像素
,一般難以分辨。而快門式3d實現了3d影片的全高清播放,以非常快人眼無法識別的速度交替播放兩個
畫面
,並且通過眼鏡的同頻率遮擋實現3d感受。這里快門要貴一點。兩種電視均可以播放上下左右格式的3d影片。
手機碼字。
㈤ 如何用電腦看偏振型3D電影
電腦是不能看偏振型3D電影的,但是電腦完全可以看3D電影。
(5)立體電影偏振式3d擴展閱讀
偏光式3D技術也叫偏振式3D技術,英文為Polarized 3D,配合使用的是被動式偏光眼鏡。偏光式3D技術的圖像效果比色差式好,而且眼鏡成本也不算太高,比較多電影院採用的也是該類技術,不過對顯示設備的亮度有一定的要求。
在偏光式3D系統中,市場中較為主流的有IMAX 3D、RealD 3D、MasterImage 3D三種,IMAX 3D是3D影院中立體感最好的,但有視角限制;RealD 3D技術市佔率最高,且不受面板類型的影響,可以使任何支持3D功能的電視還原出3D影像。
偏光式3D技術的缺點是需要兩個視頻輸出設備分別對應左右眼。在電影院,可以用並列的兩台放映機解決,無亮度和解析度的損失。在家庭電視里,採用隔行偏振的方式,行解析度會降低一半。
㈥ 新買了台電視機,偏振式3D該下載什麼樣的片源
偏振式3D應該選用上下半高的3D片源。
偏光式是通過光的偏振原理來實現3D效果的,利用光線有「振動方向」的原理來分解原始圖像的,先通過把圖像分為垂直向偏振光和水平向偏振光兩組畫面,然後3D眼鏡左右分別採用不同偏振方向的偏光鏡片,這樣人的左右眼就能接收兩組畫面,再經過大腦合成立體影像。由於偏光式的3D眼鏡成本較低,影院大多採用偏光式的3D,例如標準的IMAX影廳、RealD3D影廳,都是兩台投影機前加裝偏振鏡片,分別將左眼或右眼的畫面投射到大銀幕上。而如果偏光式應用在家庭3D電視上,由於採用隔行偏振的方式,行解析度會降低一半。但由於其性價比高,市場佔有率不容小視。
3D原盤是最好的片源,在快門式3D上,您將可以看到1920*1080的畫面,而在偏光式3D上,由於橫向解析度折半,您實際看到的畫面為1920*540(將在下面詳述為何會這樣)
但是大多數3D電視都不能識別3D原盤。3D原盤與2D原盤不同,2D原盤只有一個畫面,採用H264/VC-1/MPEG-2編碼。但是3D原盤內有左右兩個畫面,左畫面是獨立的H264-AVC編碼,3D電視往往可以識別,而右畫面是依附於左畫面的H264-MVC編碼,這一編碼很多播放設備都無法識別。但正是由於該編碼的存在,得以將右畫面依附於左畫面,並壓縮至原來的一半大小,以保證在刻碟容量內,否則一部電影的3D藍光碟可能就不止一張光碟了。
為了大家的觀看方便,才應運而生了左右半寬和上下半高的3D重編碼,這樣大多數的播放設備均可識別。
左右半寬:縱向解析度減半,橫向解析度不變,左畫面和右畫面都是960*1080
上下半高:橫向解析度減半,縱向解析度不變,左畫面和右畫面都是1920*540
對於快門式3D電視,由於同一時刻播放的只有左畫面或右畫面,因此對於左右半寬,您能看到的是960*1080的畫面,對於上下半高,您能看到的是1920*540的畫面。因此原則上無論您選擇哪種重編碼方式,都是可以的。不過人眼對縱向解析度更敏感,所以左右半寬略好於上下半高。
而對於偏光式的3D電視,由於其橫向解析度的損失,左右半寬,您能看到的是960*540的畫面,上下半高,您能看到的是1920*540的畫面。因此強烈推薦您選擇上下半高的重編碼方式。
所以,偏振式3D設備選擇上下半高的3D片源比較好。
㈦ 偏振式3d的原理
但利用偏振光的這種特性正好滿足立體電影的需求——讓左右眼看到完全不同的畫面。通過給兩個投影機加裝偏振片,讓投影機投射出互相垂直的完全偏振光波,然後觀眾通過特定的偏振眼鏡,就能讓左右眼看到各自不同的畫面而互不幹涉。
偏振放映技術在3D電影院中較為常見,在早期放映立體電影時,也曾經使用過偏振眼鏡。但確切的說,那時使用的眼鏡應該叫線偏振眼鏡。普遍使用的圓偏振技術是在線偏振的基礎上發展的,原理基本一致,但它在觀看效果上比線偏振有了質的飛躍。
在使用線偏振眼鏡看立體電影時,眼鏡應始終保持處於水平狀態,使水平偏振鏡片看到水平偏振方向的圖像,而垂直偏振鏡片看到垂直偏振方向的圖像。如果眼鏡略有偏轉,垂直偏振鏡片就會看見一部分水平方向的圖像,水平偏振鏡片也會看見一部分垂直方向的圖像,左、右眼就會看到明顯的重影。 而圓偏振光偏振方向是有規律的旋轉著的,它可分為左旋偏振光和右旋偏振光,它們相互間的干擾非常小,它的通光特性和阻光特性基本不受旋轉角度的影像。看偏振形式的3D電影時,觀眾佩戴的偏振眼鏡片一個是左旋偏振片,另一個是右旋偏振片,也就是說觀眾的左右眼分別看到的是左旋偏振光和右旋偏振光帶來的不同畫面,通過人的視覺系統產生立體感。Real-D和Masterimage的3D放映輔助系統主要採用的就是這種技術。
㈧ 用偏振式的3D眼鏡在家看3D電影用什麼播放器可以啊
如果是偏振的3D電視的話,只要選擇對了3D片源,用什麼都可以播放,電視只要開啟3D功能都可以,但是如果電視不支持偏光的3D,那麼你就算有了偏振的3D眼鏡也沒用,除了偏色格式的話,偏光和快門兩種方式均需要配特定的3D電視或者3D顯示器。
㈨ 在家看3D電影用3d偏振式眼鏡好看嗎
首先你的顯示屏或者電視要支持偏振式的3D播放模式,然後其次你的電影格式也要是偏振式,偏振式有上下、左右,要分清楚……
至於好看嗎,我上次買了個偏振(小貴)的眼睛回來,放了放效果還是可以,不過電影院里,你距離屏幕比較遠,3D效果比較明顯,當然還是電影院比較好看……
個人意見,求採納
㈩ 3D電影眼鏡,立體電影和偏振
立體電影是利用了光的偏振原理:光是橫波,能發生偏振,兩個鏡片互相垂直,就沒光通過了,立體電影就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