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3d電影看不清,別人都看得好好的
離的太近了,還有眼鏡不好,或者你根本沒帶眼鏡!
那你問下身邊的人,一塊看的人。有點模糊是正常的!
❷ 感覺看3d電影好模糊還有一點重影.還頭暈。是我的眼睛有問題還是大家都這樣
3D電影本來就是兩重紅藍的電影圖層組成的,看不習慣或者坐電影銀幕太近都會覺得暈暈的。。如果你有近視或者有一隻眼睛有散光之類的看3D電影會有點不舒服的。我就是200多度,右眼有點點散光戴雙重眼睛看我也覺得有點不舒服,但是電影畫面更吸引人。
❸ 為什麼看3d電影帶不帶3d眼睛都模糊
因為3D電影的畫面移動速度快,景深也在不斷變化,因此在觀看3D電影時很容易產生視覺疲勞,也容易誘發假性近視,影響眼球的正常發育。此外,未經徹底消毒的3D眼鏡還可能傳染眼疾,比如紅眼病等。
盡量不要帶孩子密集地看電影,尤其是3D電影。觀影前,家長可用消毒濕紙巾擦拭鏡片,同時給孩子擦擦手和臉,避免循環使用的眼鏡傳染眼疾。觀影時,孩子盡量不要坐在靠前的位置。
正確佩戴3D眼鏡的方法
1、建議大家在觀看3D電影時,盡量選擇中間且偏後排的座位,每觀看30分鍾左右就應把3D眼鏡摘下,讓眼睛休息一下。
2、對於平時就戴眼鏡的觀影者,建議使用夾片3D眼鏡,盡量避免同時戴兩副眼鏡,加重眼睛的負擔。觀影過程中,若出現眼部不適或者頭暈、惡心的症狀,應立即停止觀看。對於嚴重乾眼症、青光眼、高眼壓、高度屈光不正、屈光參差的患者,則不宜戴3D眼鏡。
3、由於兒童的視覺系統尚未發育成熟,眼部結構相對脆弱,若經常長時間使用3D眼鏡,眼睛更容易疲勞,時間久了還有可能會對視功能造成損害,因此兒童應盡量少戴3D眼鏡。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戴了3D眼鏡感覺不舒服?你需要注意這幾點
❹ 為什麼看3D電影會有種模糊感
應該是不習慣,還有視角不佳,你是第一次看吧,這是正常的,多看幾次,找到看3D的規律就好多了。
❺ 看三d電影為什麼感覺好黑看不清
因為3d眼鏡起了一個墨鏡的作用,讓畫面變暗了。可能是那家電影院的放映燈泡不夠亮,你下次換兩家試試
❻ 看3d電影模糊是為什麼
應該有三種原因:一是你3D眼鏡戴的不正確(可能是你沒有戴過眼睛,不習慣):第二就是你那個眼鏡有問題:第三就是你已經有點近視了,但是你沒有察覺……
❼ 3D電影為什麼不帶眼鏡就看不清楚
3D眼鏡原理
立體電影是用兩個鏡頭如人眼那樣從兩個不同方向同時拍攝下景物的像,製成電影膠片。在放映時,,通過兩個放映機,把用兩個攝影機拍下的兩組膠片同步放映,使這略有差別的兩幅圖像重疊在銀幕上。這時如果用眼睛直接觀看,看到的畫面是模糊不清的,要看到立體電影,就要在每架電影機前裝一塊偏振片,它的作用相當於起偏器。從兩架放映機射出的光,通過偏振片後,就成了偏振光。左右兩架放映機前的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互相垂直,因而產生的兩束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也互相垂直。這兩束偏振光投射到銀幕上再反射到觀眾處,偏振光方向不改變.觀眾用上述的偏振眼鏡觀看,每隻眼睛只看到相應的偏振光圖象,即左眼只能看到左機映出的畫面,右眼只能看到右機映出的畫面,這樣就會像直接觀看那樣產生立體感覺。這就是立體電影的原理。 在電影院中,佩戴立體眼鏡是為了給不同的眼睛送去不同的圖像,這和View-Master視鏡是一樣的。銀幕實際上顯示著兩幅圖像,而立體眼鏡會讓其中一幅進入一隻眼睛,而另一幅進入另一隻。
3D眼鏡分類
1、時分式
主要以液晶眼鏡為主,現在的技術也比較好了,如果屏幕夠大,效果可以和電影院中立體電影相比。可以打3D立體游戲,結合電腦配合實現很多的功能,但有一個缺點,顯示器要求是CRT的顯示器,因為液晶顯示器刷新達不到100以上,新的眼鏡100多元就夠了。
快門式缺點:
一、會受日光燈的影響,開合頻率與電視不完全同步,會出現閃爍
二,眼睛實際上只能得到一半的光,因此主動式快門看出去,就好像戴了墨鏡看電視一樣,並且眼睛很容易疲勞。
而且以TÜV為首的環境安全認證機構將不閃式判定為無閃爍,有效消除了觀看所引起的頭痛或眼睛疲勞的誘因。相反,快門式3D卻無法通過該認證。快門式3D陣容向CEA提出「偏光式3D無法實現全高清、要求更改標准」的主張,已經被CEA駁回(不閃式不會讓某些人觀看時產生不適,環境安全機構會因對一些人的健康不好而不給予通過,電視畫面清楚程度自然和其無關,之前詞條說的電磁輻射問題是幾乎不存在的,只存在極少量輻射。況且現在的眼鏡都是充電的
2、互補色
主要是紅藍、紅綠立體眼鏡,價格最便宜,十幾元就能買一個,對顯示器沒有要求,還能在電視、投影等上面放,可是這種實現立體的辦法有一個缺點,就是有一點點重影。但這種方法實現立體在國外非常流行。但看的時間不能過長,這也是一部真正的紅藍立體電影每到半小時,就要弄進一段2D的片斷,因為外國人很注意保護眼睛,所以有的買家問有沒有全部都是立體的,你明白了這一點,就不會問這樣的問題了。立體眼鏡的選購方法主要針對這種.
3、偏振光
這種立體觀看方式目前只能在電影院中實現,在家中不可能實現。有的人用雙投影的方法在家中使用,但價格昂貴,不大現實,所以家用的話,買偏振眼鏡是沒有任何意義的,除非你弄個五萬元買一套雙投影系統。當然以後技術發展了,用一種全新的雙屏幕的液晶顯示器,也有可能用偏振眼鏡在家裡使用。
不閃式3D的優越性
1.沒有閃爍,能體現讓眼睛非常舒適的3D影像。不閃式3D沒有電力驅動,可舒適佩戴眼鏡並且全然沒有閃爍感。因此可以盡情享受讓眼睛非常舒適的3D影像。看實際測量閃爍程度的數據就能知道數據幾乎是零,不會有頭暈的狀態出現。
2. 可視角度廣,觀看不閃式3D電視時只要是在推薦距離內,在任何角度觀看,它的畫面效果、色彩表現力都不打折扣,可以在沒有角度限制的情況下去享受3D影像。(只在使用isp硬屏下才能實現
3.能夠用輕便舒適的眼鏡享受3D影像。不閃式3D眼鏡輕便、價格合理,還可以使用夾套眼鏡讓配戴眼鏡的人也能舒服使用。
4、光柵式
為了迎接2008奧運會,接收的電視節目能立體化,我國現已製造出光柵式的立體電視機,但光柵式也有缺點,就是清晰度和其它的立體相比要差些,只有在非常大的電視上清晰度稍高,但這樣一來,價格也就上去了,但光柵的不管怎樣弄,想克服這個缺點是比較難,當然技術進步了例外。
5、全真式
由德國人托馬斯·侯亨賴克發明的當今世界上唯一成功的全真立體電視技術,這項立體電視技術與全世界原有各制式電視設備兼容,從電視製作、播出系統,到百姓家的電視機,均無需增添任何設備和投資,只是在拍攝立體節目時,在攝像機上加裝特殊裝置即可。觀眾收看節目時,只需戴上一付特製的三維眼鏡即可。眼鏡成本低廉,經國家衛生部門鑒定,不會對眼睛產生副作用。如果不戴眼鏡和看普通電視沒有區別,目前這樣的節目很少,這項技術面臨淘汰。現在又有部分數字電視節目又有這種節目了。缺點:節目源少,立體效果並不是非常出色。
6、觀屏鏡、立體派觀片器 以前專用於看立體相機拍的圖片對,圖片對一般左右呈現。現在這種觀屏鏡也可看左右型立體電影,這是一個創新。缺點:看圖像或電影時最多隻能是屏幕一半大小;優點:直接看屏幕,所以非常清晰。
7、全息式
這種目前無法推廣。在各個角度看上去都是立體的,不用立體眼鏡。價格是貴得出奇。只在科技館有展示。這種其實不算立體眼鏡的選購方法中.
主流3d電視技術對比
偏光式的3d畫面達不到高清效果,畫面有點模糊,立體感差,達不到純3d的效果,也就2d半。如果電視機位置上下不太對的話,超過10°,偏光式的很容易重影。但是好處就是不閃爍。快門式的畫面好,高清效果,眼鏡插在電視機上就可以充電,也沒什麼不方便,電池小,根本沒有一家檢測機構去檢測出有輻射,都是人雲亦雲出來的。如果晚上關閉日光燈的情況下,是感覺不出閃爍來的,閃爍本身就是日光燈干擾的結果。
如果你想追求3d效果的話買快門式的,如果想買個眼鏡帶著輕,有那麼點3d的意思的話,就用偏光的。個人愛好。
8、應用范圍
立體眼鏡不僅僅用於觀看3D電影,還有非常刺激的3D游戲,很多游戲開發商所製作出的大型3D游戲需要的立體眼鏡和我們平時看一些普通的3D電影的眼鏡是不一樣的,這種立體眼鏡的技術原理要復雜的多。
用於PC顯卡的3D眼鏡必須要有適配的顯示器和處理器才行,所以這樣的立體眼鏡不僅是價格不菲,技術也很到位,對於普通人(只看看電影的)來說非專業的3D 游戲玩家或者愛好者,這樣的裝備用不到的。
9、分類
立體眼鏡,紅/紅眼鏡;解碼器眼鏡;
紅/青:紅/藍:眼鏡:用於立體電影,3D電視,3D游戲,立體圖片,火星立體圖片
紅/綠:眼鏡:(煙花眼鏡)用於觀看焰火
日、月蝕眼鏡:灰色:可完全吸收紅外線,以及絕大部分的紫外線,並且不會改變景物原來的顏色。
偏光眼鏡:採用偏光片製作,用於野外活動,釣魚,登山,滑雪,IMAX影院
❽ 看3d電影看不清是怎麼回事啊
一般每秒超過24幀畫面人眼就會視為這是個連續的動作。。所以一般的電影就是以這個標准製作的。。頭暈可能因為一些場面比如速8監獄那段打鬥,每秒24幀的畫面捕捉不到人物所有動作,所以看著不舒服。。2D還好,3D就頭暈。。除非配上李安導演去年用的120幀技術,這樣捕捉到一個動作的每一絲變化,自然也就看著舒服了。。我也是自從看了3D+120幀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後,能不看3D的動作片就不去看
❾ 新買的vrmax眼鏡看3d電影不清楚調了一下瞳距還是不行怎麼回事
1、電影解析度不夠,一般來說一款真正能帶來VR體驗的3D電影至少需要達到2K、4K、8K是目前最好的規格。
2、手機解析度不夠,必須要手機能有足夠解析度來駕馭2K電影,才能使畫面達到更好的效果,手機解析度不夠同樣會出現晶格化現象。
3、手機PPI不夠,ppi是Pixels Per Inch的簡寫,指的是每英寸所擁有的像素數量,PPI值越高,畫面的細節就會越細膩豐富,越不容易產生所謂的紗窗效應。目前手機PPI還不能跟上VR的節奏,技術難題還在解決,出現紗窗效應屬於正常問題。
4、物理距離沒有調試好,一般VR眼鏡可以調節瞳距和物距,瞳距只是調節雙眼之間的距離,和清晰度沒有太大關系,物距是調節屏幕和眼鏡之間的距離,是適應近視眼的人群。
(9)3d電影看起來感覺不清楚擴展閱讀:
VR可分為三類:外接式頭戴設備、一體式頭戴設備、移動端頭顯設備。
外接式頭戴設備,用戶體驗較好,具備獨立屏幕,產品結構復雜,技術含量較高,不過受著數據線的束縛,自己無法自由活動,如HTC vive[1]、Oculus Rift。
一體式頭戴設備,產品偏少,也叫VR一體機,無需藉助任何輸入輸出設備就可以在虛擬的世界裡盡情感受3D立體感帶來的視覺沖擊。
移動端頭顯設備,結構簡單、價格低廉,只要放入手機即可觀看,使用方便,如VR box。
全球第一款採用折疊式設計的VR眼鏡,尺寸更小更輕,有效的節省空間、重量,便於攜帶,更是適配於4.5到6寸屏幕的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