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3D電影的成像原理是什麼為什麼會在平面中呈現立體效果
立體圖像是如何產生的呢?主要是通過3D轉換器將輸入的立體3D信號轉換成兩個被動3D輸出信號,然後以單獨的左、右眼信號輸出到兩台投影機,通過偏振3D目鏡觀看,從而得到立體圖像,由於信號是通過3D轉換器主動轉換,因此這種技術也被稱為主動立體成像技術(區別於後面我們將提到的被動立體成像技術)。換句話說,如果在沒有立體眼鏡的情況下,我們肉眼看到的圖像是左右眼分別顯示的,也就是常見的重影現象。因此去看立體電影,3D眼鏡少不了。
由於在觀看立體影像的時候人的左右眼信號是分離的,為了避免發生左右眼信號不同步(容易造成影像錯位),需要藉助信號同步發射器將左右眼的信號同步,這樣才能保證人眼看到的圖像是左右可重合的,也就是立體的。
那麼為什麼需要專業的投影幕才可以表現清晰的立體圖像呢?因為在電影院看到的影像是通過投影機投射到屏幕上產生的大量反射光線構成的。不過其中有些反射光線是有效的,即讓我們看到影像的,而有些光線則是有害的(其相當於在強太陽光下的綠葉時產生的白反射光線,會干擾我們的眼睛,讓我們看不清葉片,並產生眩暈效果),而偏振特性金屬屏幕就是通過加入特殊的材料來消除有害的反射光線,從而保證畫面反射到人眼的有效光線不會被干擾。也就是說具有偏振特性的投影幕可以過濾有害反射光。
2. 在3d電影院里用手機拍下來可以看嗎有多模糊
不可以的
本人就是影院工作人員
第一,3D電影的放映需要放映機3D電影的專用通道,然後通過外設的信號發射裝置或者光源轉換裝置發射3D眼鏡,觀眾通過3D眼鏡獲得3D效果,而不僅僅是將3D影像用攝像機拍下來就能捕捉到得。是無法實現3D效果的
第二,影院影像是放映機發光將影像投到銀幕上,因為拍攝的焦點是光源,所以攝像機拍下來的效果會與現實差別很大。這就如同你拿相機去拍攝亮著的燈泡,效果和實際差距很大一個道理
第三,影院是不允許觀眾偷排影片的,巡場員工發現會制止你的
3. 看電影拍幾張照片違法嗎
只要不是以盈利為目的不算違法。構不成侵權。
4. 3D電影在拍攝的時候和普通電影的區別是什麼
用兩台攝像機模擬左右兩眼視線,分別拍攝兩條影片,然後將這兩條影片同時放映到銀幕上;放映時再採用必要的技術手段,使觀眾左眼只能看到左眼圖像,右眼也只能看到右眼圖像。當兩幅圖像經過電影觀眾的大腦疊合後,他們就對銀幕畫面產生了立體縱深感. 這看似很簡單的模擬,在實際操作中卻十分困難。在拍攝中,兩台機器的一致度要求非常高,否則很難拍出很好的效果。 放映立體電影時,會有兩台放映機同時運轉,並將兩個畫面點對點完全一致地、同步地投射在同一個銀幕內,使這略有差別的兩幅圖像重疊在一起,而觀眾觀看時必須戴上特製的3D眼鏡。這些畫面經過大腦綜合後,就產生了立體效果。
而傳統的普通電影只是用一個攝影機拍攝。
5. 3D電影震撼逼真,為什麼3D電影看起來這么真實呢
3d電影之所以看起來如此的真實,就是因為拍攝3d電影的時候是用了兩部攝像機一起拍攝的。這樣拍攝出來的效果就和我們人眼的效果是非常接近的,所以我們才在看電影的時候。會覺得電影的情節和畫面如此的真實,彷彿自己身臨其境,就像在自己眼前看到一樣。所以說3d電影的原理其實也非常的簡單,就是利用了兩台攝像機同時拍攝所造成的立體感來代替人眼的感官。所以就造成了我們在看3d電影的時候會身臨其境。
3d電影給我們帶來的是高度的沉浸式視覺體驗給人們的視覺享受,這是2d電影遠遠不能夠替代的。因為2d電影只是一個平面所放射出來的畫面,它沒有3d電影那種真實的感覺,沒有那種身臨其境的體驗,所以外國的科幻大片一般都是採用3d的方式放映出來。這樣才能讓我們感受到那種炫酷的特效和爆炸的場景。如果用2d影像來展現那些場景,那會顯得非常的平淡無奇。
6. 3d電影拍照怎麼不模糊
3d電影拍照把3D眼鏡放在手機的鏡頭前面這樣拍就不模糊了。
立體電影是一種電影,1953年5月24日立體電影首次出現,好萊塢推出了一種電影。戴著特殊眼鏡的觀眾像在觀看《布瓦那魔鬼》及《蠟屋》這類驚險片那樣,發現自己躲在逃跑的火車及魔鬼的後面。從而為我們帶入了立體電影的時代。
3d電影的特點
我覺得其實看名字就應該能夠知道個大概啦,3D電影最大的特點應該就是它超強的立體感了,可以讓熒幕前的觀眾有種身臨其境般的神奇感覺呢。我自己都是在家用Lenovo的不閃式3D顯示器在家看3D電影的,不比在電影院看3D電影的效果差啦。
那種神奇的三維立體感的感覺非常強烈呢,就像是真的把你拉入到電影里一樣呢,讓你感覺自己就像是電影里的一個角色一樣,超神奇的。
3D立體電影放映系統採用普通偏光式雙機3D技術,播放3D左右格式的片源。常見三種雙機放映的3D體驗,依次為IMAX 3D、普通偏光式雙機3D以及Dolby 3D雙機。由於IMAX 3D一般價格都很高,而Dolby 3D雙機的效果還是有一定局限。
7. 3d電影是什麼意思
3D是英文「Three Dimensions」的簡稱,中文是指三維、三個維度、三個坐標,即有長、寬、高。D是英文Dimension的字頭,3D是指三維空間。也就是立體電影,在國際人們通常叫3D電影。
3D電影存在立體空間,比如我們可以看到多個面,相比2D平面具有更強的立體感,更逼正的效果,就猶如我們身在場景中一樣。
3D技術的應用普及,有面向影視動畫、動漫、游戲等視覺表現類的文化藝術類產品的開發和製作,有面向汽車、飛機、家電、傢具等實物物質產品的設計和生產,也有面向人與環境交互的虛擬現實的模擬和摸擬等。
(7)看3d電影的時候拍了張照片擴展閱讀:
3D電影原理——
普通的電影,是一台放映機,把畫面打在大屏幕上,光,通過在屏幕上的反射,進入觀眾的眼睛,但3D電影,相當於一左一右,兩台放映機,分別將兩組畫面,以幾厘米的偏差,一左一右打在大屏幕上;而一旦你帶上了3D眼鏡,由於放映的光,與眼鏡鏡片的特殊性,你左眼看到的,就是左放映機的畫面;右眼看到的,就是右放映機的畫面。
而實際上,這左右兩個畫面,並不相同。而是分別來自於,拍攝電影現場的,左右兩個鏡頭所拍攝到的畫面。所以,坐在電影院里的你,就相當於去了電影拍攝現場,用你的雙眼看到畫面。
8. 為啥看3D電影要帶3D眼鏡
這要先知道3d的原理:3D其實就是模擬人的眼睛的,你可以做個實驗,在你的眼前擺上兩個物體,一個近一個遠,然後分別用左右眼去觀察,你會發現兩者觀看的角度是不同的,越近的物體,那麼兩個眼睛的角度差就越大,越遠的物體角度差就越小。這就是人的兩隻眼睛可形成的3D視覺。而拍攝的時候,使用兩個鏡頭,同時拍攝出兩個只有角度上差別的畫面。再把這兩個畫面分別進入人的兩個眼睛,也是可以在大腦中形成立體效果的。所以,現在的3D技術就是怎麼讓AB兩個畫面,A畫面只讓左眼看到而右眼看不到,B畫面只讓右眼看到而左眼看不到。這就需要設備和眼鏡的配合。
目前影院有兩種技術,快門和偏光,快門是通過兩個畫面的交替顯示,再通過快門眼鏡的閉和開,讓你的每隻眼睛在一瞬間只能有一隻眼睛看到畫面。這種投影的刷新率比普通的快一倍,所以你也感覺不到兩個畫面在交替。偏光則是利用了兩個投影設備投到一個幕布上,在投影鏡頭前方加一塊偏振片,兩偏振片的偏光方向垂直,然後再利用兩個垂直的偏光鏡片(偏光眼鏡)分別過濾掉一個投影機投射的畫面,從而讓你的一隻眼睛只能看到一個投影機的畫面,這樣通過兩個眼鏡分別看到兩個角度差的畫面,自然就形成了3D視覺。
目前的3D電影大部分都是720P或者1080P的,一個DVD的容量根本就不可能放得下一張真正的3D電影。所以目前無法用DVD來觀看真正的3D電影
9. 電影院播放的3D電影,用攝影機拍下來後戴眼鏡看,還能看出3D效果嗎
別聽那個人瞎jb亂說,紅藍3d只是根據顏色不同,一隻鏡片過濾一種顏色達到兩隻眼看到不同畫面的效果,片源只是兩個顏色疊加,直接屏攝帶上紅藍眼鏡看是有效果的,因為顏色信息不可能錄不全。
而如果是偏振3d就不好弄了,簡單的說就是投影的時候不是兩個不同的顏色,而是兩個不同方向的偏振光,而偏振鏡片你可以想像成百葉窗,比如百葉窗打開20度的時候你從縫里往外看,和打開40度的時候往外看,看到的風景是不一樣的,角度挑的好的話看到的風景可能完全不重疊,偏振眼鏡就相當於兩個眼睛各裝一個不同角度的百葉窗,而你用相機直接錄的話相當於你不是從縫里看,而是正對著百葉窗看,所以理論上說你可以在相機前面放上偏振鏡同一位置角度什麼的,左右眼分別錄一次然後自己合成3d片源
10. 3D電影和3D照片是什麼原理
(一)互補色立體電影
主要是紅藍、紅綠立體眼鏡,價格最便宜,幾元就能買一個,對顯示器沒有要求,還能在電視、投影等上面放,可是這種實現立體的辦法有一個缺點,就是有一點點重影。但這種方法實現立體在國外非常流行。但看的時間不能過長,這也是一部真正的紅藍立體電影每到半小時,就要弄進一段2D的片斷,因為外國人很注意保護眼睛,所以有的買家問有沒有全部都是立體的,你明白了這一點,就不會問這樣的問題了。
紅綠眼鏡
(二)偏振光立體電影
1、兩路分開電影。兩路分開一般是高清的,直接由兩台攝像機拍成後,各自保存成一個文件。就像我們以前在電影院看的偏光電影,有兩個拷貝。營業用的一般用這種。各自保存的文件,也可以合成上下、左右、交錯、紅藍等格式。適合於立體投影系統,同時通過軟體也可以用於液晶立體眼鏡。甚至是互補色立體眼鏡。
2、上下格式:電影畫面用普通播放軟體放的時候是上下排列的,中間往往有一個黑條區分上下畫面。用立體播放軟體播放時兩個畫面合成重影的畫面,所以清晰度會減一半。也就是達不到DVD的清晰度了。可用於主動式、被動式立體投影系統,也可用於紅網等液晶立體眼鏡。
3、左右格式:
電影畫面用普通播放軟體放的時候是左右排列的,用立體播放軟體播放時兩個畫面合成重影。用普通播放軟體時,看上去左右兩副畫面占滿了整個畫面,所以屏幕上面和下面就都是空白了。如果在電影合成時,用全屏來合成,播放時畫面就會上下拉伸,嚴重變形。這類電影可用於主動式、被動式立體投影系統,也可用於紅網等液晶立體眼鏡。另外也可以用觀屏鏡或立體數碼相框來觀看。
左右格式
4、交錯格式:分為左右交錯和上下交錯。用普通播放器來放,左右交錯有點像不帶眼鏡時的屏幕上的立體重影畫面,上下交錯畫面看上怪怪的,有點模糊感。這兩種都可用於立體投影,只適用於部分高檔液晶立體眼鏡,左右交錯也可以用硬碟式立體播放器來觀看。
5、其它:立體愛好者,還會在網上看到STO、STS、MMV等一些後綴名的立體格式,實際上這些電影本身就是上面三種大類里的一種,只不過用加密軟體加密後,後綴名改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