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巨制 » 百年大計電影觀後感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百年大計電影觀後感

發布時間: 2022-04-28 13:30:48

❶ 走路上學觀後感

有人說,《走路上學》以其唯美的畫面,純真的情感帶給我們本年度最純粹的溫暖與感動。而當你看完電影,也許還會收獲更多……
初聽片名,我的第一反映是農村,孩子們沒錢乘車,只好每天跋山涉水,徒步上學。我自己就出生在農村——一個山高林密,交通極不發達,被人遺忘的角落。從小我就生活在這個狹小的盆地里,眼光從來沒有越過對門的丘山,直到夠上入學的年齡,父母才將積攢下的學費和自製的帆布書包拿出,我一個人扛著板凳就下山了……可是,當我看完這部電影,我才知道,片中主人公的求學過程遠比我想像中的還要艱辛,至少我還能走路上學,我還有路可走,而他們,想走卻連路都沒有……
影片以怒江福州貢縣馬吉鄉的孩子們「溜索求學」為原型,講述了生活在雲南怒江邊上的小姐弟倆娜香與瓦娃,為了到對面去上學,而不得不每天命懸一線、溜索過江的故事。這部中國首部公益題材兒童故事片,不僅勾起了我童年的記憶,也帶給我更多的思索……
當我看到娜香為了求學而溜索飛江時,我就隱約擔心她的安全;及至她突然失手墜江,我的心立刻下沉,一陣心痛,一片冰涼。待痛稍緩,我開始思考:娜香的悲劇為什麼會發生?其根源何在?是溜索的質量不好么?看上去是,其實不是,質量再好的東西,也總會有損壞的一天,溜索本身並沒有錯;是使用溜索的人錯了?也不是,無論是父母、瓦娃還是娜香自己都不希望有生命危險;那也許錯在求學,如果娜香不去上學,就不用坐溜索,不坐溜索也就不會墜江。這當然也不成立,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古往今來,歷朝歷代教育都被擺在了重要的地位,怎麼會錯?
問題出在農村的欠發達,教育的欠發達上!試想,他們如果有錢,為什麼不架橋鋪路?溜索既不方便又有生命危險,他們不會不知道。問題在於他們沒錢,沒錢修路,沒錢架橋,沒錢興辦教育,更無從談起教育的現代化。這是我們不忍去想而又不得不面對的現實。我們甚至可以更深一步的想到,從這些地方走出來的孩子,他們所受的教育是很不均衡的,他們獲取知識的途徑是非常單調的,他們所學到的知識是極其貧乏的;這些求知慾高、可塑性強的花期少年,他們一出生就落伍了,在人生的賽場上,他們從一開始就輸在了起跑線上。而在以後的人格重塑過程中,他們也將用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彌補,而這又是多麼的不公平!這便是農村的不發達帶來教育的不發達,而教育的不發達又導致了人生規劃的滯後與悲壯。盡管他們主觀上異常的努力,卻只能徒添其悲壯與悲涼。
怎麼辦?誰來救救他們?
好在新時期的黨和國家依舊將三農問題放在首位,更是釋放出「百年大計,教育為本」 的強烈信號,農村發展的不均衡和教育資源的不公平正逐步得到改善,這些又使我這顆原本悲壯而沸騰的心得到些許寬慰,也許,用不了多久,這樣的故事再也不會發生,它們將成為歷史,成為我們的德育教材。
這部電影最終獲得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少兒影片獎,這是一個至高無上的榮譽,但我想其獲獎的意義並不止於獲獎本身,更重要的是它喚起醒人們對農村教育的關注,對教育的公平性與普及性的思考……
最後,以影片的主題曲來結尾,與讀者共勉,並祝願所有的孩子都能戰勝困難,獲得幸福。

❷ 復興之路5 觀後感

[復興之路5 觀後感]
當20世紀進入倒計時的時候,信息革命已全面來臨,世界科技發展突飛猛進,中國的社會變革也在提速,復興之路5 觀後感。在1989年6月,中共十三屆四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共中央總書記的***帶領著改革開放的中國邁向新世紀。此後的13年,每個關注中國發展的目光都注意到了中華民族釋放出的驚人活力,世界見證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給中國帶來的全方位的變化,這個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嶄新構想,是在1992年黨的十四大上正式提出的。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是把市場經濟與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有機結合在一起,既發揮市場經濟的優勢,又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那麼,這樣一種經濟體制將如何建立?在這個目標的指引下中華民族的復興之路又將開啟怎樣一段新的航程?
上海浦東:今天中國最具吸引力的國際金融貿易區,它像一隻頭雁,帶動著整個長江流域地區,共同經歷了中國經濟高速成長的黃金年代。然而,在17年前,被宣布為國家級開發區的時候,這里還是一望無際的農田,1992年,浦東開發的戰略目標被寫進了黨的十四大報告,這是黨的代表大會第一次具體部署一個城市的經濟建設工作,從此,這個中國最大,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開發區成為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之一,浦東開發和許多同樣發端於1992年的經濟事件一道成為明確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的中國全力起飛的寫照。
正是在1992年上海寶山鋼鐵集團擴建工程建成投產,寶鋼成為中國最具競爭力的鋼鐵企業,王均瑤在浙江創辦國內首家包機公司被譽為「膽大包天」。劉永好在四川成立希望集團,這是中國第一個經國家工商局批準的私營企業集團。王選在北京研製成功世界首套中文彩色照排系統,他領導的北大方正集團成為推動信息化的先行者。
從這一時期開始,中國的出口呈現高速增長,「中國製造」開始走向世界,同時,一批大型跨國公司逐漸成為來華投資新主角,1993年,世界500強之一的摩托羅拉公司把全球董事會從美國搬到中國來召開,董事們樂觀地認為中國將是摩托羅拉全球增長最快的市場。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給中國經濟的發展注入新的強勁動力的同時也為政府解決發展問題提供了全新的思路。而一次由十多億人共同參與的偉大變革註定不會一帆風順。1992年8月5日,一個重達18公斤的包裹寄到了深圳市,包裹內是2800張身份證。五天之後,150萬股民匯集了2000多萬張身份證,從全國各地南下深圳搶購新發行的股票,最終釀成了中國股票發行史上的8.10事件。這次極端搶購事件的背後,透露出1992年獨特的經濟溫度。伴隨著普通百姓對市場經濟的熱情,從1992年下半年開始,通貨膨脹的問題出現了,鋼材、水泥、木材的價格比上一年上漲50%以上,全國消費品價格平均上漲了13%,如何才能讓過熱的經濟冷卻下來,同時又保持發展的活力呢?
政府管理經濟的方式開始發生轉變,三年後,通貨膨脹率從最高時的24%降到了1996年的8%,同時依然保持了9.7%的經濟增長率,人們形象地把這次利用市場規律進行的宏觀調控比喻為「軟著陸」。由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實現了改革開放新的歷史性突破,打開了我國經濟、政治和文化發展的嶄新局面。到20世紀末,我國初步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改革的實質是利益格局的調整,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創的年代,那些曾經支撐著共和國經濟大廈為新中國發展作出巨大貢獻的國有企業有很多在市場競爭中舉步維艱,許多國有企業的從業人員因此經歷了一段難忘的日子。
下崗,這個詞彙開始頻繁出現,根據勞動部門公布的資料,1993年,全國下崗職工累計達300萬人,此後逐年上升,到1997年時突破1000萬人,在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上海也有百萬工人相繼下崗,其中紡織工人就有27萬。
在經濟體制轉型中,廣大下崗工人付出了巨大的犧牲,為改革的順利推進做出了重要貢獻,面對短時間內出現的成千上萬的下崗工人,黨和政府沒有坐視不管,而是想盡辦法加大再就業的培訓力度,積極創造新的就業崗位,國有企業改革的步伐也在不斷加快,調整產業結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轉換經營機制,強化企業管理,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得到了進一步加強。
10多年前的中國,處在一個極為特殊的時期,新體制正在建立之中而舊體制仍在運行,觀後感《復興之路5 觀後感》。20世紀90年代中期,無論是國有企業改革還是民營企業的發展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過程中的積極探索,使我們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認識一步步深化。
1997年2月19日,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去世,聯合國為這位老人降半旗誌哀,百姓們自發前來送行,感謝他為國家和人民做出的卓越貢獻,感謝他帶領中國人走上富強的道路,這一年全世界都聽到了一個堅定的聲音,中國將沿著鄧小平開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繼續前進。
我們這次大會的靈魂就是高舉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十五大將無疑以這一點為標志堅持鄧小平理論,在實踐中繼續豐富和創造性地發展這個理論,這是黨中央領導集體和全黨同志的庄嚴歷史責任。十五大把鄧小平理論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一道確立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並寫入修改後的《中國共產黨章程》,在經濟體制改革方面也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
十五大更進一步提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明確了中國跨世紀發展的戰略部署,並對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等問題作出了新的論斷。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國運興衰,系於教育。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努力把經濟建設轉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這是意義深遠的重大戰略決策。
經過五年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探索,1997年時的中國人擁有了許許多多值得珍藏的記憶,這一年中國創造了15000億的國內生產總值,外匯儲備也紀錄地達到近1400億美元,並成為世界排名第十的貿易大國。這一年,中國告別了短缺經濟,人們開始體會幾千年來所嚮往的小康生活。這一年,中國國旗在香港冉冉升起,這片一百年前被迫割讓的國土重新回到祖國,兩年後,澳門也順利回歸祖國,作為世界上發展最快的發展中國家,中國越來越成為國際舞台上一個重要而積極的力量,在一場不期而遇的危機中這份力量更是贏得了世人的尊重。1997年7月2日亞洲金融危機暴發,這場金融危機迅速波及東南亞各國和日本、韓國等地,為了擴大出口,緩解危機,不少亞洲國家的貨幣大幅度貶值,這使得中國出口商品的價格高出,外貿出口遭遇巨大的壓力。此時,如果人民幣貶值中國商品就能加大國際競爭力,但這將會使整個亞洲地區的危機升級,世界注視著中國。中國承諾:人民幣不貶值。中國領導人向世界傳達了堅定的信號,這讓許多外國觀察者對負責任的中國刮目相看。就在亞洲金融危機的餘震還未完全消散的時候,考驗就接踵而至。1998年夏天,中國遭遇了又一次嚴峻的挑戰,那是一場來自自然界的災難。長江爆發全流域性大洪水。
20世紀末,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再次提速,世界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變小,市場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變大,全球競爭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激烈態勢。如何才能盡快完善國內體制應對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巨大挑戰呢?早在1986年,中國就開始了回復關貿總協定締約方的努力,十幾年過去了,世界貿易組織取代了關貿總協定,中國的復關申請變成了「入世」談判,但距離成功卻依然路途迢迢。面對入世將會付出的代價,國內也不時傳出憂慮的聲音。
1997年10月26日***訪問美國,對於渴望到世界市場游泳的中國經濟這是一次肩負使命的遠行,在嗅覺靈敏的國際觀察家眼中這是一次將會影響世界的對話,一時間,美國總統柯林頓舉行的歡迎晚宴的請柬成為最熱門的入場券,正是這次訪問,確定了中美兩國將共同致力於建立面向21世紀的建設性戰略夥伴關系,訪問也加快了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步伐。
北京時間2001年11月10日23時38分,隨著擊槌敲響,中國正式成為世貿組織成員,此時,距離中國遞交復關申請已有15年,有人說中國從1978年開始的改革開放到加入世貿組織這一刻,實現了一次歷史性的跨越。
中國的確變了,變得自信和從容了,中國又沒有變,細心的人們發現經過市場洗禮後,建立起現代企業制度的國有企業,不僅在國內市場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而且已越來越多地在國際競爭中嶄露頭角。
而這一變化的背後,也離不開法制的不斷完善,有人說:市場經濟也是法治經濟,從1992年到2002年的10年間,中國的法制建設快速推進,全國人大共修訂法律167件,其中,涉及市場經濟的有61件。
世紀之交,中國人不僅在市場經濟的風浪中強壯了筋骨,初步展現出一個發展中的負責任的大國形象,而且還創造性地踐行了「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贏得了舉辦世界上最重要體育賽事的榮耀。2002年秋天,中國共產黨再一次表現出與時俱進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品質。「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進一步回答了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創造性地回答了建設什麼樣的黨,怎麼建設黨的問題。在黨的十六大上,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同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一道被確立為中國共產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並寫進了《中國共產黨章程》。
十六大不僅總結概括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經驗,而且確立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在新世紀的晨光中,人們發現中華民族燃燒了整整一個世紀的復興之夢,獲得了更加堅實的基礎和明確的目標。
100年是漫長的也是短暫的,在人類告別風雲變幻的20世紀時中國告別了這個世紀曾經的苦難,經過100多年的求索與奮斗,世界重新認識了中國,中國以新的面貌融入了世界。世紀跨越,中國人跨越的絕不僅僅是一個時間的節點,伴隨著國家一起邁入21世紀的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理想。
經過十多年的創新和實踐,中國開創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開啟了一段新的奮斗征途,獲得了充分自信的中國人站在了新世紀新階段的起跑線上。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將薪火相傳。
〔復興之路5 觀後感〕隨文贈言:【人生舞台的大幕隨時都可能拉開,關鍵是你願意表演,還是選擇躲避。】

❸ 雲上學堂觀後感

一個頭銜到底有多重?
——觀《雲上學堂》有感
您是否看過一部電影,名叫《雲上學堂》呢?這部電影老少皆宜,若您還沒有看過,建議您還是去看看吧!
《雲上學堂》的故事采自於先進人物李桂林和陸建芬的事跡,全部展現了支教的艱辛、不容易。想當初,我只是在電視和報紙看過這個動人的故事,看過開機式,但我把這些全部拋在腦後,並不關注。這回我看其實是為了一個人,一個演員——陳依莎。在某個電視劇中,我認識她,認識了這么一位漂亮的女士,偶然有一次,我去她的博客中看到了這部電影,看到了有關介紹,這時,我從記憶的深處尋找到了它。
故事的一開始很簡單,李桂林為了一個「正式教師」的頭銜,去一個落後的村莊——二坪村教書。一開始的支教,僅僅是為了一個「正式教師」的頭銜,可教書一年後,本該回到自己家中的時候,他已經被二坪村那些可愛的學生、朴實的村民深深打動了心,他不願離去,不願離開那些孩子,其中還有一位母親病逝,父親犯罪入獄的木子留,因為木子留需要一個溫暖的家。
現社會,一個頭銜有多重?比一顆熱心、善心、真誠的心還重嗎?現在,有這么多人為了一個頭銜什麼好事、壞事都做得出來,有時簡直就是個活菩薩,可是,一旦他得到了這個頭銜,說句不好聽的話,他就是個沒心沒肺的畜牲,有時連畜牲都不如。一個頭銜到底有多重?
或許吧,這個頭銜對你極其重要,就好比學歷,沒有學歷你找不到工作,你就無法生活。是的,有些頭銜對於你的確是如此地重要,可你對得起你這個頭銜嗎?
為了一個頭銜,你有可能會去送禮,拍馬屁,甚至是在行賄,這是屬於犯罪的啊!用不正當的手段得到這個頭銜,你心安嗎?是的,你用正當的手段得到了頭銜,可你卻大變樣,不再像之前這樣服務別人,幫助別人,你對得起你的這個頭銜嗎?
即使你得不到一個頭銜,可你一就在做好事,老百姓會給你一個頭銜,而且它的分量是最重的,因為這是大家公認的。
一個頭銜的分量到底有多重?但老百姓的稱贊聲一定比它重!

❹ 大國崛起觀後感至少800字

《大國崛起》描述了自15世紀開始500年的時間里,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等九個國家相繼稱霸世界,並日益成為超級強國的歷程,從政治、經濟、思想、宗教、藝術、軍事、外交等多個角度分析大國興衰的成敗得失。這些不同篇章的文字和片段留給我的是深深的震撼……

放眼位於歐洲伊比利亞半島西南部的葡萄牙,這論面積還不如中國的一個省份, 15世紀時還不到100萬的人口的小國,當初僅僅是為了獲取香料這個簡單的願望,卻開創了真正意義上的大航海時代。他的成長,如同一艘小船經歷了海上的大風大浪,日益看到聳立在海中央明亮的燈塔,最終成為了第一代世界大國。我們可以看到,國家的昌盛並不是以人口、面積來衡量的,葡萄牙所展示的就是他磅礴的勇氣和不屈的傲氣。他用他磅礴的勇氣和不屈的傲氣向全世界證明著他們的力量不可小覷。

再觀位於歐洲中部的德國,記得普魯士國王威廉三世曾說過:「正是由於窮困,所以要辦教育。」在這個教育普及的國家中僅柏林洪堡大學就有29位科學家加冕過諾貝爾獎。難怪德軍總參謀長毛奇早就自豪的說過:「德國的勝利早已在小學生的講台上決定了!」我們從中可知,國家總在不斷的發展,而人類短暫的生命永遠也無法比擬一個國家漫長的歷史,人類渺小的功績永遠也無法比擬一個國家的莫大的榮耀。所以,培育下一代的幼苗是迫在眉睫的任務,人類不斷延續,永不熄滅的香火,是世世代代國家的精神傳遞的骨幹,德國正以這一點換來了最終的勝利……

在眾多國家中,東亞島國日本尤讓我折服,我們暫且撇開他們對中國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暫且收起我們對他們敵意的眼光。我們不得不承認這個我們中國人口中的「小日本」如今卻以他強大的國力堂堂正正的屹立在我們的前頭。他曾經和我們的大清帝國一樣,資源外流,文化落後,同樣慘痛的遭受著西方列強無止境的入侵。然而,面對同樣的狀況,他們看到中國「落後便要挨打」的局面,否定了頂禮膜拜所帶來的暫時安穩,他們迅速圖強振國,維新求變,以驚人的速度迅速成為亞洲第一個擺脫西方列強侵略並實現工業化的國家。這其中的道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個始終都堅持團結,善於學習的民族創造了今日的輝煌。

看了這部紀錄片,我不禁想到了自己,中國近代閉關鎖國的政策讓我覺得可悲,中國官員「天朝上國」的迷夢讓我覺得可笑,中國腐敗無能,欺軟怕硬的清政府讓我覺得可恨,我終於理解魯迅心中對落後中國「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悲痛感情。千里之堤,毀於蟻穴,中國第一個不平等條約的簽定就註定了中國封建王朝千百年的命運。總觀12個強國的歷史,我不懂當拿破崙為凱旋門墊下第一塊基石時是怎樣的喜悅,我不懂當年伊麗莎白一世女王在男尊女卑的環境下昂首挺胸所擁有的勇氣,我不懂那時的總統羅斯福帶領整個美國走過血肉模糊,充滿硝煙的世界大戰所付出的艱辛,可我知道,一個國家要崛起必須先喚醒國民的思想意識。德國的教育,日本的虛心,法國的自立,對比中國的閉關鎖國、保守落後,顯然中國從一開始就註定自己勝敗存亡的理數。「百年大計,教育為本」,「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這些在我們看似再熟悉不過的語句,經歷了漫漫勝衰成敗的歲月卻始終被尊頌為「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然而,透過表面華美的現象,我們試者問自己的心靈,這些被世人推崇的精神又究竟實實在在的實施了多少?最終又真真切切的見效了多少?在我們的國度里,這些都不過是一些形式,一些裝飾品罷了。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有自強的精神,才有自立的可能,才能贏得其它國家人們的尊敬。中華民族,在很多地方需要學習別國。我們有韌勁,卻缺乏思考、也缺乏自省;我們有力量,卻缺乏動力,也缺乏勇氣。恰似德國在二戰後勇於反思和敢於悔過的行為,最終才得到了全世界的原諒與支持,德國總理勃蘭特在波蘭集中營紀念地長跪懺悔,真實地展示了這樣的精神,記錄片的解說詞相當好:跪下去的是勃蘭特,站起來的是德國! 這樣的總統,才能永垂史冊,這樣的國家,才能熠熠生輝。那麼只有正視歷史,直面失敗,歷史才不會重演,成功才會到來。在務實上,我們做的比起別國也差的很遠,搞浮誇,搞假政績,搞表面繁榮等等無用的行為,根本不能從本質上,從實際上提升我國的國力。所以我們始終只能從面積和人口上說是一個大國,而從實力業績上講卻不能說是一個強國。
回顧500年來各世界大國發展的歷程,掂量12個大國崛起的關鍵因素,其中的一些因素顯然不約而同值得關註:重視科學和教育、建立起適合本國國情的政治經濟制度、善於學習但絕不簡單模仿別國的道路等等。因此,我國只有重視教育,提高國民素質,善於借鑒別國經驗,調動人民的積極性,努力促進經濟的發展,不斷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真正實現強國之夢。

我想,《大國崛起》的放映將有助於中國後代人的奮發,有助於中國未來宏偉藍圖的實現。歲月交錯,時光更替,相信不久的將來,中國也必將列於大國崛起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