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2005年,有兩個大學生成為輿論焦點和公眾人物。一個叫洪戰輝,一個叫楊德超。不光網上關於他們的評論,各自都擁有數萬條,就是跟蹤采訪的電視台,也有許多家,使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暴露在億萬觀眾面前。
都是窮人家的孩子,都是大學生(楊更勝一籌,是研究生),都有嚴重的家庭問題(洪更慘許多,家庭的支離破碎伴隨他從少年到青年),都被媒體關注,迅速成為輿論中心。結果是網上發生了令人驚異的揚洪抑楊現象,幾乎眾口一詞都在贊美洪戰輝,都在批評楊德超。前者好象榮辱不驚,而後者在博客上一直頑強地為自己辯解。
其實人們對他們的印象,幾乎完全來自電視。
2006年春節,洪戰輝的家庭終於聚攏在一起,能夠吃頓團圓飯了。在貧困簡陋、沒有一件像樣家什的屋裡,他站在電視鏡頭前,背景是他的父母和妹妹圍著一張矮桌在吃飯,洪說:今年我家終於凝聚在一起了,這也叫破鏡重圓吧,不知這個比喻合適不合適?在那一刻,他臉上有淡淡的笑容,表情自然、質朴。眾所周知,洪戰輝過早地經歷了人生的磨難,家庭的悲歡離合,生活的艱辛貧困,能夠打倒不知多少成年男人的絕望處境,卻沒有讓這個孩子離家出走,成為街頭流浪兒或不良少年,反而把他造就成為一家之長,成為「爸爸」、「媽媽」的全職角色。他經歷了多少屈辱和苦難,就不用說了,我們誰也不能完全想像。
難得的是洪戰輝對著電視鏡頭不卑不亢的姿態,他不訴苦、不抱怨,甚至,也沒有一句大話、豪言。他始終保持了質朴的本色。
質朴是什麼?就是不裝蒜,不矯飾,不偽善。就是平常心,仁愛心、忠厚心。就是欣然接受生活的一切,無論是豐厚的饋贈、給予,還是殘酷的意外、磨難。
洪戰輝做到了,順理成章,他成為「2005年感動中國的人物」,不是媒體刻意製造出來的偶像,不是自己攻於心計炒作出來的碩果。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看來真是如此。他不僅是青年勵志的活教材和好榜樣,也在所有中國人面前,標示出他人格的高度。
再看楊德超,同樣是貧困的家庭,同樣是電視鏡頭下的家庭團圓,蒼老的父母忙裡忙外,不知怎樣招待許久不歸的兒子和眾多記者,而他卻衣冠楚楚,翹著二郎腿坐在院子里玩弄手機。衣冠楚楚也可以,哪怕他幫父親挑一擔水,幫母親往灶膛里添一把柴,也不辱沒研究生的身份。可是,他一定連想也沒想到。他的目光里,沒有對父母的憐惜和溫情,只有居高臨下的冷漠。那情景,像地主家的少爺和他的長工。
此情此景,讓做父母的人們感到了心寒。所以,網上才有那些尖刻的評說。譬如說楊是白眼狼,敦厚點的也說這個青年不懂事。 看小楊在自己的博客里,赫然把「碩士」兩字寫在「職業」欄目里,就知道他只是被這個小小虛榮心蒙住了眼睛和心靈。耐心讀過楊德超洋洋萬言的辯解,我知道對於他,這樣做不會更好,只會更糟。楊德超但凡保持了他質朴的本色,也不會弄巧成拙,置他自己於不仁不義,而且越抹越黑。
楊德超在親人面前的清高、傲慢、懶,絕不是讀書多了造成的。我相信是家庭嬌慣的結果。幾乎所有的父母都望子成龍,特別是被貧困折磨的家長更是把翻身的希望全部寄託在兒女身上。為了子女的出人頭地,他們不惜傾注一切,更是把家庭的經濟資源全部消耗在最有希望的那個孩子身上。這個孩子只要讀書好,別的什麼都可以不做、不管。他們從小也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父母怎樣勞累辛苦,與他們沒有關系。這樣的成長環境造就了某些孩子的人格缺陷,他們冷酷、自私、虛榮,不懂父母的含辛茹苦,不愛自己的家庭和家鄉,他們甚至認為,父母的窮困使他們蒙羞。看楊德超翹著二郎腿冷眼注視著母親忙亂成一團,他那時的心境說不定就是這樣。
窮人的孩子一定早當家嗎?楊德超讓我們知道了相反的一面。
2. 求一部國產關於父愛的電影 一個農村孩子考上大學 在城裡讀書迷失了自我 趕走了來城裡看他的老父親
《背起爸爸上學》
農村孩子石娃自小喪母,與父親和姐姐相依為命。轉眼間,石娃七歲,姐姐十二歲,石娃該上小學,而成績優異的姐姐升入初中。但因家境清貧,家裡只能供一個孩子上學,父親便用一把銅勺決定了弟弟石娃上去學,姐姐則不得不中途輟學。一日,石娃上學路過馬蓮河,河水因暴雨漲起,父親將他背過了河,告訴他一定要好好讀書。石娃上初中後,姐姐為給家中節省開支,不得不早早出嫁,並從男方出的的彩禮錢中擠出一些錢來供弟弟上學。石娃刻苦讀書,在全國化學奧林匹克競賽中奪得一等獎第三名的好成績,並考取省城師范學校。但此時,父親卻在幹活時不幸摔傷,導致癱瘓在床。重病纏身的父親為了讓兒子能去省里安心求學,不想成為孩子的拖累而要結束自己的生命。石娃為了既照顧好父親,又不耽誤學業,決定背起爸爸上學。清晨,當其他人還在睡夢中,石娃背起父親,帶著簡單的行李,走上了去省城讀書的路。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由於家窮,爸爸用一把銅勺決定了石娃上學,而姐姐輟學。從此姐姐代替死去的媽媽操持家務。石娃學習刻苦,獲得全省奧林匹克化學競賽一等獎,姐姐再次做出犧牲,為這個家而出嫁。
一日,石娃上學路過馬蓮河,河水因暴雨漲起,淹沒了自己的同學,所以自己逃回家逃課3天,被父親打了一頓,後來父親送他去學校,走到河中央石娃卻哭了,所以父親將他背過了河,一路告訴他一定要好好讀書。石娃上初中後,姐姐為給家中節省開支,不得不早早出嫁,並從男方出的的彩禮錢中擠出一些錢來供弟弟上學。
石娃為姐姐難過,同時負責起照顧有病的父親。當石娃接到師范學校錄取通知書後,面對無人照料、癱瘓在床的父親。小石娃決定背起爸爸去上學。
3. 有個電影的名字叫 (什麼什麼)的孩子早當家 這部電影叫什麼名字 求答案啊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4.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歌詞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原唱:錢浩梁
詞曲:未知
歌詞:
提籃小賣拾煤渣
擔水劈柴也靠她
里里外外一把手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栽什麼樹苗結什麼果
撒什麼種子開什麼花
(4)窮人的孩子早當家西洋紅大電影擴展閱讀: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由錢浩梁演唱,收錄於專輯《紅燈記-鋼琴伴唱》中。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李玉和演唱版本,是京劇《紅燈記》里的一個選段,歌曲《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創作完成於2013年2月,是一首勵志歌曲。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龔玥演唱版本發行於2010-06-09,收錄於專輯《經典紅》中,專輯收錄了12首歌。
5. 我們都聽過「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這是為什麼
第一,人類的生存本能。
人們生來就具備求生的慾望,這也是潛伏在人體內的基因。這種本領,就讓孩子在不同的環境下具備不同的能力。孩子家境貧寒,吃不起飯,穿不起衣。家庭可能沒有足夠的資源去供給他,那麼他就要自己想辦法去解決這些問題。從反的方面來說,如果又窮又懶,這個人其實一生就是廢了。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是人的本能及後天的各種原因造成。人們把注意力這件事上就會導致這個事件被放大。而實際上,窮人與富人的孩子在滿足一定的條件時都會早當家。
6. 京劇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簡介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選自現代京劇《紅燈記》。講述的是抗日戰爭時期由異姓一家三口人:李奶奶、父親李玉和、女兒鐵梅不怕犧牲,前仆後繼,勝利完成任務的故事。此唱段表現了革命前輩對接班人茁壯成長的稱贊和由衷喜悅。及採用「西皮原板」板式。
7. 『里里外外一把手,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是《紅燈記》中的唱詞嗎
是,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紅燈記》選段)
李玉和 唱
(西皮原板)
提籃小賣拾煤渣,
擔水劈柴也靠她。
里里外外一把手,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載什麼樹苗結什麼果,
撒什麼種子開什麼花。
8.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選自哪部現代戲劇呢請幫我查一下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是手持紅燈的鐵梅姑娘唱的詞兒,也是社會寫照。從小目睹父母的辛勞、體驗生活的困苦,得知「熱愛生活」的道理,有著奮斗與吃苦的自覺。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是社會寫照。通過辨證法去理解「窮」,於是窮是極地,於是窮是前進的動力,於是窮人的孩子應該很懂事,從小目睹父母的辛勞、體驗生活的困苦,得知「熱愛生活」的道理,有著奮斗與吃苦的自覺。
9. 現代京劇《紅燈記》片段「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一段的唱詞是哪些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紅燈記》選段)
提籃小賣拾煤渣,
擔水劈柴也靠她。
里里外外一把手,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載什麼樹苗結什麼果,
撒什麼種子開什麼花。
10. 電影: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怎麼看求網址
網路上搜索 就可以出現許多網址可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