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的四大名妓是哪幾個
中國的四大名妓分別為:柳如是;蘇小小;李師師;陳圓圓。
錢塘詩妓蘇小小:家先世曾為東晉官,流落到錢塘後靠祖產經營,成了當地較為殷實的商人,她的父母只有她這么個女兒,十分寵愛,因她長的嬌小,所以叫小小。
李師師是北宋開封人。自小父母雙亡,被一個姓李的歌妓收養,所以人稱李師師。李師師不僅美麗、多情而且才華出眾、深明大義。善於作詞作曲和歌唱。連天子之尊的宋徽宗都對她愛慕不已,宋江也為她寫下一首詩。
陳圓圓明末之人,原姓刑後跟隨養母陳氏改姓為陳。秦淮八艷之一。陳圓圓花容月貌,能歌善舞。相傳她的歌聲令人陶醉,聞者都說「餘音繞梁,三日不絕」。田畹為排解崇禎帝的憂愁下江南尋找美女,找到陳圓圓之後沉迷在其美色之中遂占為己有,後為保命又與吳三桂在一起。
柳如是明末清初人,她天生麗質、多情多義。自小家貧,早時被虜賣為婢女,後墜入章台,自從往來於金陵江浙之間。原來與陳子龍情投意合,後嫁與錢謙益育有一女
Ⅱ 明未四大名妓是誰
有一本書叫《煙粉艷麗之四大名妓》里講是明末清初的:陳圓圓(吳三桂他老婆)董小婉(順至帝最寵愛的妃子) 柳如是(?) 李香君 她們都是賣藝不賣身的
Ⅲ 中國四大名妓都有誰
四大名妓之:柳如是柳如是,本姓楊,初名雲,一名影憐,又名愛。後改姓柳,名隱雯,字如是。後又改名為隱,號河東君,是明末清初秦淮河畔如雲佳麗中的一朵奇葩。她天生麗質,書畫雙絕、美艷絕倫,無數風流才子以一睹紅顏為幸,然而她氣格孤傲,心懷天下,多情重義,非一般青樓女子可比。幼即聰慧好學,但由於家貧,從小就被掠賣到吳江為婢,妙齡時墜入章台,易名柳隱,在亂世風塵中往來於江浙金陵之間。由於她美艷絕代,才幹過人,遂成秦淮名姬。她留下了不少值得傳頌的軼事佳話和頗有文採的詩稿《湖上草》、《戊寅卓》與尺牘。 柳如是曾與南明復社領袖張縛、陳子龍友愛,與陳情投意合,但陳在抗清起義中不幸戰敗而逝世。柳氏擇婿請求很高,許多名士求婚她都看不中,有的只停留在友誼階段。最後於崇禎十四年她20餘歲時,嫁給了年過半百的東林領袖、文名頗著的大官僚錢謙益。錢氏娶柳後,為她在虞山蓋了壯觀華麗的「絳雲樓」和「紅豆館」,金屋藏嬌。柳氏後生有一女。 然而柳如是「人生的幅」絕不僅限於男女之事,嘆賞她是反清復明的義士。清兵到來之時,她勸錢謙益自盡殉明,謙益不從,她亦自盡未遂。後來她和錢謙益一起參與鄭成功等人的復明運動,她傾盡珠寶,助餉義軍;以自家為地下聯絡點,為義軍傳送密信;義軍起事前夕,她親赴舟山慰問……反清復明在柳如是這里,體現的是其對漢文化的堅執與痴情。 柳如是就是一部活生生的傳奇!這位風塵女俠氣節錚錚,足以令無數須眉汗顏,如出污泥之白蓮,為世間留下不盡清芳。她一生體驗充盈,終以一束白練了卻了四十七歲的英年。有歌詞說:「好花俏麗不常開。」傷哉斯言,空留下我們這些後世的塵俗中人,在此強作解人,謬托知己而已。 生平明末清初名妓,生於1618年,本名楊愛,一說楊朝,楊影憐。十歲那年因家庭窘迫被賣入娼寮。娼門賣俏所必備之技藝,便是她人生的第一章,因天資聰慧,容貌俏麗,詩文丹青精彩,頗負申明.柳如是雖為妓女,卻非常憎惡賣笑生活.柳如是愛戀過江南正義人士宋徵輿、陳子龍,但是,情場履受挫折,極不如意.後嫁予東林領袖錢謙益,是常熟馳名才子。早在明末已馳名文壇,家中府第連雲,肥田千頃,奴婢過百,財力雄厚。因被指控納賄舞弊,革職在家已十二年。當時,錢已六十歲,早年也是功名事業心極重之人,滿懷匡濟澄清雄心壯志,只是宦途坎坷,迭遭大挫,才變得低沉頹放,終日在秦樓楚館中廝混,成果得了個「東林浪子」的外號。崇禎十七年初,李自成農民軍顛覆明朝統治。[1] 這場事變,倒是折騰出錢謙益幾分血性來,積極參與到反清復明奮斗中去,家中資產幾乎用盡。錢謙益85歲因貧病交加逝世於家中,時柳如是不足五十歲,錢謙益的喪事由她一手操辦。但錢謙益屍骨未寒,族人就眼紅他的良田美宅,更欺負柳如是是個女流,就結伙聚眾鬧起事來。原配陳氏等失寵多年,早對柳如是恨之入骨,每日堵門叫罵不絕,千兩銀子散光了,眾人還是喧集如故。柳如是氣得發抖,在安排好錢謙益的後事和懲辦鬧事一班人的計策後,懸梁自盡,這一年,柳如是49歲。一代風流,玉殞香消,錢謙益和柳如是分葬與常熟虞山故宅的拂水山莊,兩墓相距約二十米,錢謙益的墓碑上寫「東澗老人之墓」,柳如是墓前石碑上書「河東君之墓」。錢、柳二墓自康熙三年歸葬,至今已三百三十多年,今保存完好. 編輯本段四大名妓之:蘇小小蘇小小家先世曾為東晉官,流浪到錢塘後靠祖產經營,成了當地較為殷實的商人,她的父母只有她這么個女兒,十分寵愛,因她長的嬌小,所以叫小小。蘇小小十五歲時,父母謝世,於是變賣家產,帶著乳母賈姨移居到城西的西冷橋畔。 她們住在松柏林中的小樓里,每日靠積蓄生活,盡情享受於山水之間。因她玲瓏秀美,氣韻非常,在她的車後總有許多風流倜儻的少年。沒有父母的管束,蘇小小也樂得和文人雅士們來往,常在她的小樓里以詩會友,她的門前總是車來車往,蘇小小成了錢塘一帶著名的詩妓。 有一天蘇小小在遊玩之時碰到了一位俊美的公子――阮郁。兩人一見傾心,阮郁到蘇小小家訪問,受到美人的禮遇,晚上便同榻而眠。蘇小小從此與阮郁形影不離,每日共同遊山玩水。可是阮郁的父親聽說他在錢塘整日與妓混在一起,非常賭氣,把他逼回了建業。蘇小小整日企盼,卻不見情人回來,終於病倒了。 幸好她還不是太逝世心眼的人,一些可心的高雅公子進屋來,陪蘇小小聊天,她漸漸恢復了車馬盈門的往日生活。 當時的上江視察使孟浪因公事來到錢塘,身為官員不好登蘇小小之門,於是派人請她來府中,沒想到蘇小小架子很大,催了幾次方來,孟浪決定難為她一下,於是指著庭外一株梅花讓她做詩,蘇小小從容不迫地信口吟出:梅花雖傲骨,怎敢敵春寒?若更分紅白,還須青眼看!孟浪贊佩不已。 佳人薄命,蘇小小在第二年春天因病而逝。這時鮑仁已金榜題名,出任滑州刺史,赴任時順道經過蘇小小家,卻趕上她的葬禮,鮑仁撫棺大哭,在她墓前立碑曰:錢塘蘇小小之墓。 雖然蘇小小結交都不是什麼轉變歷史的大好漢、或者皇親國戚。但她卻是史書上記載的第一名妓女。而且其初戀情人是歷史著名的放盪文人阮郁。所以她的名妓資格當之無愧。 編輯本段四大名妓之:李師師 李師師是開封人,本姓王,父母雙亡,被一李姓歌妓收養,改姓李,人稱李師師。長大後不但亭亭玉立,艷若桃李,且歌喉婉轉,在諸教坊中獨領風騷。崇寧、大觀間,正值豆蔻年華的李師師已名噪當時的都城開封。她不僅是一名俏麗、仁慈、多情,而且是一名民族意識強烈,深明大義的奇女子,她美艷絕倫,才幹出眾,善詞曲,工歌頌,在京師汴梁高張艷幟,名動京華,連天子之尊的宋徽宗趙佶也忍不住一親芳澤,馳名詞人周邦彥躲在床底譜就新詞《少年游》,刻畫師師與徽宗的一段風流韻事,成為後世詞壇佳話;她又一身正氣,敢愛敢恨,有「紅妝季布」之稱,梁山首領宋江潛入她家,為她寫下了壯詞《念奴嬌·天南地北》,至今為人傳頌李師師是北宋末年色藝雙絕的名妓,她慷慨有快名,號為「飛將軍」。 宋徽宗本是獵艷好手,李師師很快便成了他的獵物,於是金屋藏嬌,香溫玉軟,二人極盡繾綣。盡管後宮佳麗三千,粉黛如雲,但宋徽宗視之皆如糞土。《大宋宣和遺事》說李師師曾被冊封為李明妃、瀛國夫人,國學大師王國維則說李師師從未進過宮廷。 惋惜樂極生悲,好景不長,《李師師外傳》記載:「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年)冬,金人牧馬南寇,四郊多壘,邊圉孔棘,李師師慷慨解囊,將宋徽宗前後所賜金錢悉數捐入官府,以助軍餉,並棄家為女道士。金兵破汴(即開封),主帥撻懶知師師花容月貌,便指名索要,欲獻給金太宗。師師「乃脫金簪自刺其喉,不逝世,折而吞之,乃逝世。」一代名媛就此香銷玉殞。被囚在五國城(今黑龍江省依蘭縣)的宋徽宗得知消息,不禁涕泣不已。 對她一生的所做所為,有這樣一首詩作了高度的概括:芳跡依稀記汴梁,當年韻事久傳揚;紫宮有道通香窟,紅粉多情戀上皇。孰料胡兒驅鐵馬,竟教佳麗逝世紅羊;靖康奇恥誰為雪,黃河滔滔萬古殤。 編輯本段四大名妓之:陳圓圓 陳圓圓原姓邢,名沅,字圓圓,又字畹芳,幼從養母陳氏,故改姓陳。她殊色秀容,花明雪艷,能歌善舞,陳圓圓本為崑山歌妓,曾寓居過秦淮,由於她色藝超群,更與重大歷史事件相系,所以清人便將她列入了「秦淮八艷」之中,並說她是「前朝金陵倡家女」。她艷壓江南的「聲甲天下之聲,色甲天下之色」的崑腔名角。她的聲悠悠盪漾著醉人的魔力,所者無不嘆道「餘音繞梁,三百不絕;她的美是那樣的舒適、秀淡,渾身高低,抖落著與青春的氣味;她的才時刻都反襯出男人們的冒昧無知,理性與聰慧畜於她無懈可擊的判定與反響能力。 崇禎末年,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威震朝廷,崇禎帝日夜不安。外戚嘉定伯周奎欲給帝尋求絕色美女,以舒解皇帝的憂慮之心,遂遺田妃的哥哥田畹下江南覓艷。田畹尋得陳圓圓後,被其姿色醉迷,遂私下占為己有。陳圓圓其實是個外交能手。為了報恩,讓田畹送自己獻媚皇帝,之後為報平安,又去諂諛吳三桂。到李自成兵敗,圓圓尚能完身回到吳三桂身邊,她周旋於三大歷史人物之間,手段何等機靈。 後來吳三桂在雲南頒布獨立,康熙帝出兵雲南,1681年冬昆明城破,吳三桂逝世後,陳圓圓亦自沉於寺外蓮花池,逝世後葬於池側。直至清末,寺中還藏有陳圓圓小影二幀,池畔留有石刻詩。
Ⅳ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四大名妓…四大才女…分別是那些…
一、四大美女
1、西施
西施,本名施夷光 ,越國美女,一般稱其為西施,後人尊稱其「 西子「。春秋末期出生於越國薴蘿村(今浙江省諸暨市薴蘿村),自幼隨母浣紗江邊,故又稱「浣紗女」。她天生麗質、秀媚出眾,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四大美女
網路——四大名妓
網路——四大才子
Ⅳ 四大名妓的陳圓圓
陳圓圓原姓邢,名沅,字圓圓,又字畹芳,幼從養母陳氏,故改姓陳。她殊色秀容,花明雪艷,能歌善舞,陳圓圓本為崑山歌妓,曾寓居過秦淮,由於她色藝超群,更與重大歷史事件相系,所以清人便將她列入了「秦淮八艷」之中,並說她是「前朝金陵倡家女」。她艷壓江南的「聲甲天下之聲,色甲天下之色」的崑腔名角。她的聲悠悠盪漾著醉人的魔力,所聞者無不嘆道「餘音繞梁,三日不絕;她的美是那樣的恬靜、秀淡,渾身上下,抖落著與青春的氣息;她的才時刻都反襯出男人們的冒昧無知,理性與智慧蓄於她無懈可擊的判斷與反映能力。
崇禎末年,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威震朝廷,崇禎帝日夜不安。外戚嘉定伯周奎欲給帝尋求絕色美女,以舒解皇帝的憂慮之心,遂遣田妃的哥哥田畹下江南覓艷。田畹尋得陳圓圓後,被其姿色醉迷,遂私下占為己有。陳圓圓其實是個外交能手。為了報恩,讓田畹送自己獻媚皇帝,之後為報平安,又去討好吳三桂。到李自成兵敗,圓圓尚能完身回到吳三桂身邊,她周旋於三大歷史人物之間,手段何等機智。
後來吳三桂在雲南宣布獨立,康熙帝出兵雲南,1681年冬昆明城破,吳三桂死後,陳圓圓亦自沉於寺外蓮花池,死後葬於池側。直至清末,寺中還藏有陳圓圓小影二幀,池畔留有石刻詩。
Ⅵ 李師師和陳圓圓為什麼被稱為名妓她們的結局如何
歷史上的四大名妓分別是蘇小小,柳如是,李師師和陳圓圓。但是把這四個人放在一起比較的話,陳圓圓和李師師的名氣似乎又更大一些。李師師是開封人,後來被宋徽宗看上了,然後金人攻破汴京城,點名要李師師,李師師只能自會容貌自殺而死。而陳圓圓和李師師的經歷也有相似之處,陳圓圓先被送給皇帝,然後又被送給吳三桂,所以周旋在三個大人物之間,也是個了不起的人物。
陳圓圓是在李自成起義時候的人物,當時崇禎比較不安,於是外戚嘉定伯周奎就准備給皇帝找個每年,於是田妃的哥哥田畹就找到了陳圓圓,但是自己被陳圓圓的美色迷惑,就占為己有了,後來送送給了皇帝,然後又去討好吳三桂。所以陳圓圓也是一個高手。吳三桂死後,陳圓圓就投蓮花池自盡了。
Ⅶ 如何評價陳圓圓的一生
陳圓圓明末姑蘇名,母親早亡,從姨父姓陳。能歌善舞,色藝冠時,時稱「江南八艷」之一。她「容辭閑雅,額秀頤豐」,有名士大家風度。每一登場演出,明艷出眾,獨冠當時,「觀者為之魂斷」。如果風流瀟灑,飽讀詩書,「復社四公子」之一的冒辟疆真的敢娶陳圓圓,她也許早就為人妻,為人母了。如果不是生逢亂世,也許她可以做一代青名,引得無數才子佳人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如果不是田畹將她占為私有,也許她就不會和吳三桂有那麼一見傾心的相遇,如果吳三桂鎮守山海關帶上這位佳麗,如果不是農民軍的宰相劉宗敏將她奪去,也許吳三桂就不會引清兵入關,加速明王朝的毀滅,她就不會背負紅顏禍水的罵名。
Ⅷ 亂世名妓陳圓圓是怎麼死的她真的有傳言那麼好看嗎
亂世名妓陳圓圓是壽終正寢的,她確實有傳言的那麼好看。
其實都說陳圓圓是紅顏禍水,但是只不過是古代女人地位低,被迫背鍋而已,陳圓圓並非一個禍國殃民之人,反而是一個非常善良的女人。當初吳三桂把她搶回去以後,她也只不過想要安穩,她知道吳三桂有造反的心思,所以自己就遁入空門,每天青燈古佛,就是想要打斷吳三桂起兵造反的念頭。
陳圓圓能夠評上是古代的四大名妓,這就代表她的容貌確實漂亮。但是在古代的時候其實也不止看長相,當時並沒有很多的娛樂消遣,所以名妓也要會琴棋書畫,有才能才能夠吸引人。所以陳圓圓肯定是一個才貌雙全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