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巨制 » 電影手持攝影難度大嗎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電影手持攝影難度大嗎

發布時間: 2022-04-23 16:35:48

㈠ 求教各位老師!想入尼康D810,但網上評論說手持拍攝會糊片,糾結!望老師講解了!謝謝!!!

糊片那隻是快門速度不夠快的原因,和機身根本沒關系,再就是鏡頭帶不帶防抖功能,或者是機身略重的原因。綜上,那個網路評論是個傻瓜寫,D810是專業級的,很不錯的,能提出那個「缺點」的百分百是單反都沒見過的菜鳥

㈡ 電影一般什麼情況使用手持攝影

長鏡頭時,尤其是突出被攝者行走等等場景的跟蹤拍攝。這個不是絕對的,要看導演要突出那種效果,增強視覺感而定。
現在的電影和過去電影拍攝有著質的飛躍了,以前用膠片時是用尺子量距離,然後調焦,導演和監制是看不到影像的,只能是攝影師,每段片子拍攝完畢需要回廠沖洗看效果,決定是否通過。
現在是電轉光,導演可以看監視器,可以看構圖是否合理,隨時糾正拍攝問題。
現在的器材也很多了,不在單一像過去只能用膠片來走,現在DV、高清攝影機、單反相機等等你能想到的器材都會使用,美國有個片子是用蘋果手機拍攝的,效果也很不錯的。

㈢ 電影中"手持式攝影手法"是怎麼一回事

就是攝像師將攝像機扛在自己肩膀上攝影 因為電影畫面的需要 為了有穩定的畫面感 所以一般攝像機會放在攝像機支撐架上進行攝影 手持式攝影法是將攝像機扛在肩膀上 這樣畫面會有一定的晃動感 會營造一種慌亂 不定的感覺

㈣ 為什麼專業電影拍攝手持鏡頭都不晃動

你是看電影拍攝過程時看到的,還是看電影時的一種感覺呢
電影鏡頭的手法有多種,什麼推拉搖移,上升下降跟,都是要藉助工具的吧
如果有時候必須手持機器的話,一定是攝影師過硬的技術,才能保持平穩。
如果你每天拖一塊磚堅持三分鍾,兩三個月後你也可以做到

㈤ 女生做電影攝影師有哪些需要克服的困難

生做電影攝影師存在的困難主要是身體素質。 身高不夠,斯坦尼康可以加延長臂,三腳架可以墊蘋果箱,事實上現在有了魚鉤、easyrig、外骨骼等輔助設備後,對於攝影師的身體素質要求已經低了很多,而且現在的電影攝影機也趨向於輕量化。而扛不動這個問題唯一的解決方法就是多鍛煉身體。

㈥ 電影中手持攝影手法和拿不穩攝影機有什麼本質區別

手持拍攝有很大的靈活性、便捷性,與固定機位攝影相比手持攝影最大特點。就是「不穩定性」,這種「不穩定性」對於拍攝過程中出現的「意料之外」能夠實現快速捕捉。當攝影師走動、呼吸或追逐時,鏡頭畫面會出現一-定程度的抖動或搖晃,攝影師跟拍的情緒、動作幅度、節奏快慢決定畫面的晃動程度,能契合影片內容真實的情境。

㈦ 所謂「一鏡到底」的 電影 真的不需要後期剪輯嗎

說起「一鏡到底」的影片,大家最熟悉的就是摘得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的《鳥人》。影片中,攝影機主要跟隨著主角里根的視角,既穿梭於舞台前後、室內室外,也穿越到過去,再神不知鬼不覺地回到現在。觀眾也彷彿置身角色所在的物理世界與精神迷宮,切身感受著里根一步步走向崩潰的過程。「一鏡到底」的形式感與電影內容的深層意涵巧妙融合,一部別具匠心的佳作就此誕生。除了《鳥人》之外,還有哪些「一鏡到底」的電影?所謂「一鏡到底」,真的就是「one-shot」嗎?是否需要後期剪輯?「一鏡到底」適合表達哪些內容,又會產生怎樣的審美效果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話題。

開宗明義,「一鏡到底」通常指代看上去幾乎不用剪輯,完全打破了蒙太奇的規則,沒有切換,沒有正反打,一個鏡頭從頭到尾,完整記錄了整個事件的發生過程。注意,僅僅是「看上去」不經過後期剪輯,其實很多所謂「一鏡到底」的影片是長鏡頭和蒙太奇的結合。但它們往往運用各種後期技術使剪輯點不易察覺,形成一種天衣無縫的觀賞效果。簡單地說,名副其實的「一鏡到底」=整部電影是一個不經過後期剪輯的單一長鏡頭;偽「一鏡到底」=多個長鏡頭+後期剪輯/特效。

入圍第65屆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德國電影《維多利亞》在今年的北京電影節上一票難求。導演塞巴斯蒂安·施普爾追隨五個青年在柏林的酒吧、大街、天台上轉場20多次,在自然時間、自然環境中完成了140分鍾的one-shot拍攝,完整地再現了躁動不安的年輕人如何陷入萬劫不復的暴力深淵。影片前半段的浪漫邂逅縫合於後半段緊張的犯罪場面,形成急轉直下的心靈震撼與情緒張力。全片由佳能C300手持攝像機拍攝,看似隨意的搖晃鏡頭和燈紅酒綠中偶爾的虛焦鏡頭營造出一種真實感與代入感。攝影師Sturla Brandth Grvlen的名字出現在片尾字幕的第一個。

縱覽以上影片,無論是通過後期剪輯、特效達成「一鏡到底」的效果,還是行雲流水般的單一長鏡頭,都在對電影語言進行創新的基礎上造就了令人贊嘆的視覺奇觀。比起主要依靠蒙太奇剪輯而成的電影,「一鏡到底」難度更大,對導演的場面調度、演員的表演功力、攝影師的技藝和體力都有著極高要求。One-shot不是為了炫技,而是落腳於動作、情節、心理的完整性與流動性,成為一種表達內在情緒與精神處境的視覺載體。因此,現有的「一鏡到底」影片多用於展現緊張驚悚的犯罪題材與心理失衡題材,以獨具魅力的藝術形式喚起觀眾刺激、驚奇、緊張、同情等錯綜復雜的心靈體驗。

㈧ 用手機拍攝一部高水準電影存在什麼樣的困難

首先,許多手機的像素都不怎麼好,沒有專業攝像機那麼的高清,而且用手機拍攝手會抖拿不穩,視頻會糊。

㈨ 手機攝影可以拍出電影效果嗎

首先,我用手機拍攝視頻的經驗並不怎麼豐富,但是想法很豐富,可惜就是懶。以下是我覺得用手機拍出電影的效果的個人建議,僅供參考。

1、構圖

對稱構圖、九宮格構圖、框架式構圖、對角線構圖、三角形構圖、黃金比例等等,網路上對於構圖的解釋應有盡有。個人覺得善於運用構圖不管是照片還是視頻都很好看,網上也有構圖的教程的,昨天在抖音上就看到了。

2、手機拍攝抖動的問題

手持拍肯定會抖得呀,能買平衡手機抖動的東西更好,不能那就拍動作不要很大的鏡頭,稍微慢並且移動不是很大的鏡頭剪輯在一起也很漂亮的。

3、光影

感覺利用光影拍出來的一些視頻很有大片的感覺。太陽剛升起的早上,一縷陽光穿過窗戶照進來,還有太陽光照射到暗處所帶來的明顯得黑白分界,都挺有感覺的。具體的得你自己觀察,或者參考一些視頻,照片。

4、畫面

其實你覺得美的畫面你拍下來然後利用剪輯技巧剪輯到一起也能很漂亮,每個人都美的感覺都不一樣的。畫面留白和畫面填滿都能為你的帶來不一樣的感覺。

5、質感

拍一下有質感的東西。像是紋理,圖案,色彩。

6、後期剪輯

剪輯是個大學問,我也不大會,你也可以上網看些別人剪得東西,你覺得挺好的就學習視頻當中你覺得能用手機拍攝出來的鏡頭,照抄鏡頭剪輯就好,但是應該不能用作商業用途。調色感覺也是片子能不能有電影感的關鍵。調色可以用pr稍微嘗試一下,要是自己覺得調色不好看,那也可以放棄調色。

PS:景深,景深手機拍攝好像挺好體現的。注意空間感。模仿別人的視頻,看過一些用手機拍攝的視頻很棒。可以利用HD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