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家知道這個老電影叫什麼名字嗎
《無頭東宮》
宋朝中葉某某年間,年華十八的凌雲自幼喪母,與打鐵為生的父親凌鐵相依為命,凌雲侍親至孝,為了不想出嫁而離開年邁的老父,凌雲把自己美麗的臉孔收藏起來,終日裝扮成一個面貌奇醜的女子,凌雲在村中有一青梅竹馬的摯友—楚楚因生得樣貌奇醜,在村中只有一個好朋友,便是樣貌比他長得更「丑」的凌雲。
在一年一度的園游會中,凌雲因為無意中救了微服出遊的皇帝,皇帝在一偶然的機會下,看到了凌雲的真面目,他被凌雲的美貌迷倒了,皇帝回京後,對凌雲念念不忘,更大舉於民間找尋其芳蹤。而這邊廂,凌雲對皇帝雖然亦是情根深重,但為了要照顧老父,也只好暗自黯然,留在美人村中,而楚楚得知皇帝要接凌雲回京之事後,竟然包藏禍心,暗中欺騙雲往一號稱能施「變臉」魔法的江湖術士處,希望江湖術士能把自己跟凌雲的容貌交換!從此,凌雲及楚楚的命運逆轉。
楚楚帶著凌雲的美貌,冒認凌雲,飛上枝頭,入至京中成為皇帝的妃子。可憐無辜的凌雲,被好友出賣、失去一切,從此還要背負上楚的一切,有父不能認,有家歸不得。雲越想越不甘心,最後決定前去京師,要找皇帝和楚楚討回公道。凌雲獨自上路,遇上馮樂人,二人結伴上京。起初,樂人對凌雲自認是皇帝的愛人一說只當作笑話。期間二人屢有奇遇,而遇上一位老婆婆,由於凌雲樂於助人的性格,她出手幫助了那位老婆婆,此舉又改變了雲日後的命運。凌雲跟樂人幾經鞎苦終於抵達京城,並找到了皇帝,憑著和皇帝單獨相處時的證據,令皇帝相信這個才是當日救他和與他共患難的女子,信守當日的承諾,納為妃子。這時樂人感有眼不識泰山,目睹凌雲終被納為妃,樂人感到心酸酸的,這才意識到自己在不知不覺中對凌雲早已種下情根,但無奈二人地位太過懸殊,樂人只好把感情收於心底。
凌雲被納入宮後,因為不及楚楚貌美,一直被打入冷宮,凌雲苦心為皇帝,加上其好學不倦的性格,令她親自求太傅教導,再行勸勉皇帝,太傅受凌雲感動,願意教導凌雲,凌雲自太傅身上獲益良多,為自己加添不少學識及修養,為日後輔政建立下基礎。另外,凌雲在宮中重遇京城偶遇的老婆婆,每一日每一夜皆細心地把上好的飯菜留給老婆婆。此事被楚楚發覺,認為凌雲有古怪,向皇帝告狀,懷疑凌雲跟外人勾結,甚至有姦情。皇帝於是派人大舉搜查,終發現凌雲照顧的老婆婆原來乃皇帝的母親,即當今皇太後!從此,凌雲甚得皇太後寵愛,太後更要皇帝納雲為皇後。
時邊疆告急,皇帝仍是毫不在意,凌雲見狀屢加勸諫,奈何皇帝不聽。最後守兵大敗,敵人連奪十數城池,皇帝這時才急起來。最後,皇帝御駕親征,凌雲亦跟隨保護皇帝。凌雲追隨著皇帝來至前線,發覺士兵們軍心散渙,毫無鬥志,凌雲決定重整軍容,要和夷蠻決戰,果然,在凌雲的大力整頓下,軍心大震。但在一次戰役中,皇帝和凌雲被敵方沖擊,二人流落在荒山野嶺之中,皇帝自忖必死,但凌雲處變不驚,在旁不斷鼓勵皇帝,最後,二人終為將軍萬山所救。皇帝班師回朝後,凌雲和萬山將軍繼續領兵與敵人對抗,凌雲每戰都身先士卒,令軍士們士氣大振,漸漸收復失地,萬山將軍亦對凌雲欽佩非常。皇帝回宮後,力圖奮發,但只過了數天,便又在楚楚的美色下故態復萌,再沉迷於灑色之中,皇太後見狀,下令皇帝鏟除楚楚。楚楚得悉後,決定要先下手為強,終於將皇太後害死。在前線,凌雲和萬山辮領軍士們本來節節勝利,但卻糧餉不繼,凌雲與士兵們同甘共苦、終感動士兵,揮軍再戰,把敵人打得落花流水,但決戰在即之際,凌雲卻發覺自己身懷六甲。在京師皇宮,楚楚亦傳出懷孕消息,皇帝對楚楚更是呵護備至。捷報和凌雲懷孕的消息傳來,皇帝大喜,楚楚深知若不趕快施展毒手,她的地位必定不保。於是,楚楚向皇帝挑撥,竟然指出凌雲之胎兒可能是勾結番邦得來的野種!
凌雲凱旋而歸,沿途受到群臣和百姓的熱烈歡迎,一心以為得到皇帝贊賞,怎料甫入皇宮,已經被皇帝下令捉拿,並打入天牢,直至胎兒出生,驗明正身,再行定奪。楚楚有心毒害凌雲,自然有其辦法,她施展一招「狸貓換太子」,以自己一望而知是野種的兒子—丹,換了凌雲的親生太子—熙,凌雲百辭莫辯,最終被處斬。身首異處。凌雲人頭落地,百姓們禁不住紛紛落淚下跪,時突然風雲變色,狂風大作,官兵和群眾都嚇得紛紛走避,現場一片混亂,風沙過後,凌雲的屍體和人頭不翼而飛...。當晚,皇帝因下旨殺了凌雲而悶悶不樂,另一邊廂,正當楚楚准備就寢之際,凌雲的人頭從窗外飄入,凌雲悲憤怒斥楚楚,要楚楚交還兒子,楚楚說早已將其子「丹」拋入河中,生死未卜,當日替二人換臉的江湖術士出現,要將凌雲的人頭消滅,凌雲的人頭被打得飛出宮外,皇天不負有心「人」,凌雲終於將把棄於河中的丹找回,而丹也吉人天相,絲毫無恙。楚楚忍心地親生兒子— 丹拋棄,從此把熙視為親兒。但一夥惡毒小器的心,又不甘把熙養育成才,小小的熙落在楚楚手中,前途堪虞。
凌雲為了照顧丹,不願去鬼門關,情願留在陽間做一孤魂野鬼,她與丹躲在一廢屋之內,在晚間手出外行乞,將乞回來的火煮粥來養丹,可是在一次行乞時,她的頭被人無意中撞得跌在地上,從此人們一見她便逃之夭夭,在求助無門下,抱著兒子到城隍廟苦苦哀求,結果她的一片苦心,感動了鬼神,容許她留在陽間,直至丹成年。凌雲帶著丹四處流浪,終於在京城以郊找到落腳處。含辛如苦的憑著自己的一雙手獨力撫養丹。一次的機遇,雲終知道眼前的孩子並非親兒,但雲仍視丹為已出,含辛茹苦地把丹養大。另一方面,楚楚除去了凌雲這個死對頭,勢力日漸坐大,於是向四方有仇之士展開報復行動,以泄她心頭之忿。皇帝看清楚楚的真面目,震驚不已,更開始對楚楚生懷疑。終於,楚楚跟凌雲「變臉」之事被揭破,皇帝大怒,把楚楚趕出宮外。楚楚流落街頭,一無所有。在絕望邊沿,遇上皇叔冠鼎。冠鼎深知楚楚可供利用,遂把楚楚收留,好好照顧,日後送回皇帝身邊,作為自己陰謀顛覆計劃中的重要棋子。楚楚自知被冠鼎利用,但她深知唯一可以令自己翻身,必要跟鼎勾結,再一次,她為了翻身,出賣靈魂,跟冠鼎狼狽為奸。果然,在鼎精心計劃之下,楚楚果然得到皇帝的重新接受,更由憐生愛,再度得寵。至此,楚楚一心只想奪權,她只相信自己擁有權力,才可以得到快樂及安全。她居然在皇帝已身體日虛之下,再度懷孕!皇帝反擊無力,只好任由楚楚及冠鼎把持朝政,胡作妄為。另一方楚楚對凌雲所生的兒子—熙刻意縱容,並且經故意向他扭曲善惡,以惡當善,指鹿為馬。
轉瞬間已經是十八年後,丹已經長大,在凌雲的教導和樂人的栽培下,丹學有所成,不但文武雙全,而且為人孝順、樂於助人。丹更和樂人的養女森兒自小青梅竹馬,感情甚好,雙方家長也視二人是一對,並打算良二人成親。而那邊廂,凌雲的親生子熙也長大成人,熙和丹剛剛相反,他在楚楚刻意縱容下成為一個任意妄為,驕縱狂妄,愛以武制人,四處欺凌弱小的皇子。一次,熙去狩獵,邂逅森兒,熙對森兒一見鍾情,熙因從少被錯誤教導,馬上想迫森兒就範。森兒當然拒絕,更怒摑熙而去。熙誤信小人之言,把森兒捉去,禁錮宮中,不住迫森兒就範。森兒以死相脅,熙見森兒流下眼淚,潛藏在內心的良知頓生,竟然放過森兒。丹知道森兒被熙捉去後,情緒激動,要找熙決一死戰,為凌雲所阻,凌為眼見自己的親生子變成天怒民怨的人,心如刀割,於是找機會接近熙,希望能夠把熙感化,熙不知袖裡,以為凌雲對其有所圖謀,竟然多番欲殺其生母雲,結果驚動天庭,幾乎被雷神劈死。終於,「狸貓換太子」事件被揭發,熙大為震驚,熙認清楚楚的真面相,醒誤自己以往做的,都是壞事、錯事。熙本性善良,馬上求雲原諒,母子相認,補償溫馨。熙更在雲的支持下,四齣向曾受害的人認錯,甚至作出補償,重新得回人民的支持。最重要的,是得到森兒的重新接納。而丹則大受刺激,把心一橫下,而背棄自己相依十數載的養母凌雲。回到那無惡不作的親母楚楚身邊,盲目地為了享受而甘願成為楚楚的棋子,無惡不作,令凌雲痛心不已。出於情,丹更處處跟熙對著干,令凌雲及熙陷入困境。
2. 2021年上映的電影有哪些
1、《你好,李煥英》是由賈玲執導,賈玲、沈騰、陳赫、張小斐等主演的奇幻喜劇電影,於2021年2月12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影片改編2016年的同名小品,故事源自於導演賈玲的親身經歷,講述了剛考上大學的女孩賈曉玲意外穿越回八十年代,與年輕時代的媽媽李煥英相遇,二人形影不離,宛如閨蜜的歡樂故事。
3. 抗戰經典老電影戰爭片大全有哪些
一、《一江春水向東流》(1947年)
電影內容:上海某紗廠女工素芬,賢淑善良,在夜校讀書時結識教師張忠良,結為夫婦。婚後一年,抗戰爆發,孩子呱呱墜地,取名抗生。忠良參加救護隊,奉命隨軍轉移。
4. 如何評價電影《金剛川》
整部影片是由四段組成,每一段是不同的導演製作。與眾不同的是,這四個短篇單元並非簡單串聯,而是對於同一事件從不同角度,進行了各自的解讀與刻畫。
這樣的拍攝製作手法確實新穎,而且每個短片單元盡管在質量、完成度上略有差別,總體也還保持了不錯的水平,是一次成功的創新。
正是因為如此,盡管拍攝時間較短,但是每一組主創人員所負責的,也只是幾十分鍾的短片單元。所以《金剛川》整部影片的完成度,也能令人滿意。
劇情簡介
1953年,抗美援朝戰爭進入最終階段,志願軍戰士要在第一時間趕往金城參加最後一場大型戰役,如果沒能及時趕到,對戰況的影響可想而知。志願軍戰士們要通過一條名為金剛川的川流,才能繼續趕往金城。志願軍工兵連修建了一條木橋,可供戰士們通過。
但是,美軍也知道只要阻止志願軍通過金剛川,自己就能在金城大戰中有更大的優勢,於是配備著榴彈炮、延時炸彈、燃燒彈以及多發子彈的轟炸機、戰斗機不斷轟炸木橋與志願軍戰士們,而讓美軍驚訝的是,每次把橋炸爛,志願軍戰士們都能在短短幾個小時內重新修復木橋。
5. 電影名有「血」字的電影
黑血 (2000) 血魂 (1988) 血戀 (1995) 血囚 (1994) 血誓 (1990) 血手 (1926) 碧血劍 (1981) 碧血劍 (1993) 海盜血 (1929) 天出血 (1991) 血滴子 (1929) 血淚碑 (1927) 血裸祭 (1989) 血手印 (1964) 偵探血 (1928) 愛人的血 (1929) 碧血寶刀 (1991) 碧血金釵 (1964) 碧血藍天 (1998) 滴血黃昏 (1989) 滴血鑽石 (1990) 敵血情花 (1930) 喋血黑谷 (1984) 喋血街頭 (1990) 喋血金蘭 (1992) 喋血雙雄 (1989) 東廠喋血 (1988) 杜鵑啼血 (1984) 孤星血淚 (1955) 荷京喋血 (1978) 火山情血 (1932) 冷血人狼 (1994) 良宵血案 (1988) 熱血鴛鴦 (1928) 熱血忠魂 (1933) 熱血最強 (1997) 鐵血紅顏 (1930) 鐵血金魂 (1990) 鐵血騎警 (1987) 鐵血情仇 (1996) 鐵血群英 (1991) 鐵血英雄 (1929) 屠城血證 (1987) 我血我情 (1998)
香港浴血 (1993)血岸情仇 (1993) 血案疑蹤 (1986) 血搏敵梟 (1994) 血泊皇陵 (1990) 血汗金錢 (1983) 血濺畫屏 (1986) 血淚情仇 (1989) 血灑天涯 (1988) 血色玫瑰 (1993) 血色清晨 (1990) 血沃中華 (1980)
血衣天使 (1988) 血影紅燈 (1968) 新碧血劍 (1993) 瀛台泣血 (1976) 浴血疆城 (1990) 浴血太行 (1997) 浴血駝城 (1997) 浴血衛士 (1990) 阿龍浴血記 (1986) 喋血嘉陵江 (1992) 俄得克血酒 (1993) 黑匣喋血記 (1986) 淚血罌粟花 (1993) 冷血十三鷹 (1978) 臨村大血案 (1976) 鐵血火龍令 (1967) 鐵血火龍令 (1968) 血祭黃沙鎮 (1993)
血濺歸鄉路 (1982) 血濺加拉曼 (1988) 血濺冷鷹堡 (1980) 血濺美人圖 (1980)
血濺秋風樓 (1989) 血淚恩仇記 (1991) 血染海棠紅 (1949) 血染桃花水 (1993)
血染鐵魔掌 (1967) 血染相思谷 (1957) 血戰大二膽 (1982) 血戰落魂橋 (1991)
血戰台兒庄 (1986) 血戰天獅號 (1992) 新喋血雙雄 (1996) 浴血紅馬車 (1991) 浴血紅馬車 (1991) 劍奴之血獒劫 (1993) 血,總是熱的 (1983) 血淚黃花上集 (1929) 血淚黃花下集 (1929) 血與火的洗禮 (1979) 新冷血十三鷹 (1993) 鐵血恩仇錄上集 (1966) 鐵血恩仇錄下集 (1966
這些都是老電影,夠多了吧
6. 中國越南戰爭電影
有關中國越南戰爭的電影有《長排山之戰》、《高山下的花環》、《閃電行動》、《蛇谷奇兵》、《芳華》,電視劇有《凱旋在子夜》。
1、《長排山之戰》
《長排山之戰》由田永貴執導,夏炎、黃健明、吳志孝等人編劇,八一電影製片廠攝制,由紀紅軍等主演,於1981年上映。
影片講述了1979年,我軍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解放軍某部四連在接受奪取長排山的任務後,採取正面進攻的戰術,在拂曉時向越軍陣地發起猛烈進攻。經過兩天兩夜的激戰,四連最後終於奪下了長排山,為我後續部隊打開了交通要道。
2、《高山下的花環》
《高山下的花環》是由謝晉執導,呂曉禾,唐國強,蓋克,何偉,王玉梅,童超,斯琴高娃,倪大紅 出演的一部影片。
影片根據李存葆的同名小說改編,塑造了梁三喜、趙蒙生、靳開來等一批個性鮮明的人物,反映了對越自衛反擊戰中戰士們在血與火的洗禮中經受的考驗,以及他們一心為國,以保衛國家和人民的安全為己任的高尚品質。
該影片引起巨大轟動,曾獲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以及金雞獎最佳編劇獎等共計八項大獎。
3、《凱旋在子夜》
《凱旋在子夜》是80年代最為經典的電視劇之一。電視劇以對越自衛反擊戰為背景,講述了中越邊境自衛還擊戰,還有主人公童川和江曼在戰火中依然不離不棄的浪漫愛情故事。
4、《閃電行動》
《閃電行動》由朱岩、梁治強聯合執導,杜振清、儲智博、趙小銳、孫海英、孫成斌、祝新運等人參演,於1987年上映。影片講述了中國軍隊一支偵察小分隊深入越軍敵後,摧毀越軍重炮陣地的故事。
5、《蛇谷奇兵》
《蛇谷奇兵》是由於業華執導的戰爭片,鄭曉寧等參演,於1989年上映。
影片講述了我軍某坦克穿插營從蛇谷潛入越軍敵後要道—班崗,對欲逃之敵實施阻擊,為我後續部隊發起全面進攻奠定了基礎。
6、《無影偵察隊》
《無影偵察隊》是胡仲球執導,王繪春等主演的戰爭、劇情片,於1989年上映。
影片講述了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在祖國南疆的邊防前線,活躍著一支被稱為「無影偵察隊」的我軍偵察小分隊,他們神出鬼沒,威震邊關的故事。
7、《芳華》
《芳華》是由浙江東陽美拉傳媒有限公司出品的劇情片,由馮小剛執導,嚴歌苓編劇,黃軒、苗苗、鍾楚曦主演,於2017年9月7日在多倫多國際電影節首映。
該影片根據嚴歌苓同名小說改編,以1970至1980年代為背景,講述了在充滿理想和激情的軍隊文工團,一群正值芳華的青春少年,經歷著成長中的愛情萌發與充斥著變數的人生命運故事 。
從1979年2月17日中國宣布對越開戰,到3月5日中國邊防部隊開始撤軍,中國人民解放軍東西全線推進越南北部境內縱深30-50公里,最遠達100公里。攻佔越南北部高平、諒山、黃連山、萊州4個省的3個省會、1個市、16個縣城、3個鎮以及廣寧、河宣兩省部分地區。
從攻打的距離上看,還沒有打到越南的首都河內。
(6)江疆大電影擴展閱讀
1979年2~3月,越南在蘇聯的支持下,對中國採取敵對行為。中國採取自衛措施,在短時間內佔領了越南北部20餘個重要城市和縣鎮,一個月之內宣布撤出越南。中國邊防部隊撤出越南之後,雙方都宣布戰爭的勝利。
這場戰爭令中越兩國關系進一步惡化直至最低點。
20世紀80年代,中越兩國繼續軍事對抗,在羅家坪大山、法卡山、扣林山、老山、者陰山等地區又相繼爆發了邊界沖突,時間持續達十年。
20世紀90年初,兩國關系逐步恢復正常,陸地邊界也最終劃定。
7. 關於新疆的電影有什麼啊
1、《遠去的牧歌》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宣傳部、自治區新聞出版廣電局、天山電影製片廠聯合攝制的劇情片,該片講述講述了世代逐水草而居的中國哈薩克族牧民,改革開放以來,在黨的定居興牧政策引導下,在保護草原生態的時代背景下,告別過去,邁向新生活的故事。
2、《鮮花》
由西爾扎提·亞合甫執導,茹扎·達吾列提、法蒂哈·馬力克、阿力木江·吐爾斯拜克等主演的電影。影片《鮮花》講述了一個哈薩克族女歌手的成長歷程,表達了一個女阿肯追求阿依特斯藝術的執著和感情世界的起起落落,並通過女主人公鮮花的傳奇人生經歷,展現哈薩克族民間藝術阿肯彈唱的魅力和新疆少數民族地區人民和諧美好的生活畫卷。
3、《帕米爾之戀》
生動真實地記錄了紅其拉甫邊防連官兵在冰山之巔堅守哨位、默默奉獻的動人故事。該片以紅其拉甫艱苦的自然環境為背景,以朴實的風格、感人的情節,表現了邊防軍人挑戰生命極限的犧牲奉獻精神,以及他們熱愛冰山、熱愛哨所、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赤子情懷。
4、《美麗家園》
內容取材於中國哈薩克族牧民的家庭生活和青年人的愛情故事,真實生動地再現了在經濟蓬勃發展的社會背景下富裕起來的中國哈薩克族牧民所面臨的傳統與現代、親情與愛情、草原文明與城市文明的沖突和心路歷程。
影片情節曲折感人,拍攝場面宏大,風景壯美,通過神秘而美麗的草原風光勾勒出一個讓千萬人魂牽夢縈的個性的、鮮活的新疆。
5、《冰山上的來客》
影片從真假古蘭丹姆與戰士阿米爾的愛情懸念出發,講述了邊疆戰士和楊排長一起與特務假古蘭丹姆鬥智斗勇,最終勝利的阿米爾和真古蘭丹姆也得以重逢的故事。該片曾獲1964年長春電影製片廠「小百花獎」的最佳導演獎。
8. 電影《跨過鴨綠江》主要講述的是什麼故事
現在的年輕人對於過去的歷史並不是很了解,尤其是新中國成立的那段時間,國內百廢待興,國外也是很多國家虎視眈眈,美國向朝鮮進行了全面戰爭,而且對我國邊境造成了很大的威脅。對我國邊境地區和城市進行打擊,所以伴隨著朝鮮戰爭的全面開打,美國通過艦隊在台灣海域肆無忌憚的遊行,將戰爭的戰火蔓延到了我國邊境造成大量國民傷亡,國家老一輩革命者在此情形之下決定抗美援朝,所以為了紀念這次抗美援朝戰爭拍攝了《跨過鴨綠江》的電影。
9. 電影《闖關東》我從一半開始看的,關東究竟是哪,為什麼有幾百年的歷史
闖關東,作為一種社會習俗而被廣泛接受。山海關城東門,界定著關外和中原大地,一關之隔,卻從清朝到民國數百年間,從背井離鄉的山東人開始興起了闖關東。19世紀,黃河下游連年遭災,滿清政府卻禁關令依舊。破產農民不顧禁令,成千上萬的冒懲罰危險,「闖」入東北,此為「闖關東」來歷。至1840年東北人口僅突破300萬人,比一百年前猛增了七八倍,全國人口達四億多。清末,沙俄侵略東北。清於1860年在東北局部馳禁放荒,1897年全部開禁,1910年東北總人口增至1800萬人。民國,「闖關東」洪流澎湃,新中國前夕近4000萬人(數據來自《中國人口地理》,張善余)。 民國38年間,山東人闖關東數量達到平均每年48萬人之多,總數超過1830萬,留住的山東人達 到792萬之多,「可以算得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人口移動之一」、「近代史上空前的大舉」。 因此,現在東北土著居民的先祖大多屬於山東等省份---黃河下游地區的。
闖關東,清入關實行民族等級與隔離制度,嚴禁漢人進入滿洲「龍興之地」墾殖---頒布禁關令。順治曾告誡滿洲貴族末路退往關東,雍正說「朕夷狄之君」「非中國人」。滿人傾族入關,東北人口劇減,借口「祖宗肇跡興王之所」保護「參山珠河之利」,長期對東北實行封禁政策。順治開始,滿境分段修千餘公里「柳條邊」籬笆牆---滿洲長城(柳條邊牆、柳牆、柳城、條子邊),康熙中期竣工。從山海關經開原、新賓至鳳城南的柳條邊曰「老邊」;自開原東北至今吉林市北曰「新邊」(《辭海》)。故,在民間有「邊里人」、「邊外人」的說法。
闖關東-山東人-清代分三個時期:(1)、1644至1667年,《遼東招民開墾條例》,規定「招至百者,文授知縣,武授守備」,23年間「魯民移民東北者甚多」,許多地區因移民而「地利大辟, 戶益繁息」。(2)、1668至1860年,為維護滿洲固有風俗和保護八旗生計, 康熙七年清廷下令「遼東招民授官,永著停止」,對東北實行禁封政 策。(3)、1861至1911年,鴉片戰爭後清政府對邊疆控制日益削弱,沙俄不斷侵 蝕黑龍江邊境,清政府採納了黑龍江將軍特普欽建議,於咸豐十年( 1860)正式開禁放墾。
闖關東,從「流人」到「流民」,到東北「移民社會」 。清初民族矛盾尖銳,清朝統治者採取了極其殘酷的鎮壓手段。將「造反」者遣送邊陲「煙瘴」之地,山東觸犯刑律者多發配「極 邊寒苦」的東北,這種遣犯史稱「流人」。山東人是「安土重遷」的典型。人口壓力、天災人禍、 滿清政府的政策導向等構成了山東人闖關東的外因。以修築當時的中東鐵路為例,《東北開發史》 引日本人稻葉君山的話說:「中國苦力,如蟻之集,而勞力之供給地 之山東,更乘機輸送無數勞工出關為之助。是即一千五百餘里之中東 路乃山東苦力所完成,亦非過言也。」 闖關東,東北是外敵侵擾之地,山東人卓絕的斗爭。吉林省渾江市《灣溝公社志》記載:「1921年間有一名叫王振邦的農民, 原籍山東,因逃荒攜妻及長女一家流落於西川一帶。1931年日軍侵佔 東北,王振邦與山東老鄉聚義百餘人抗日,1934年末,他們與日軍大小戰事三四次,其中第二次戰績最佳,日軍死傷慘重,義軍為日軍所 膽寒。」
闖關東,由於東北為流放地,禁墾,邊牆西為蒙古貴族駐牧地。但覆滅的滿清殖民政府無力阻擋歷史潮流,滿清二百多年殖民統治,倒促進了滿蒙漢等族的大融合,即使「滿蒙獨立」運動、「偽滿洲國」等歷史滄桑,都沒能改變滿洲人成為中國的滿族人。山東聖人之鄉心態鄉土意識淡化,冒險精神增強最,促使流民春往冬歸轉變為在東北紮根。辛亥革命東北幾千萬關內漢人回到中國懷抱,「以至於人文地理學地圖表明該地區完全是中國人的」(《草原帝國》,法國,勒內.格魯塞)。
闖關東,是悲壯的歷史,是一次移民壯舉。存在特定的「闖關東」路線、存在「闖關東」的特定背景。因此,闖關東是一種社會歷史移民現象,有自發的客觀因素,有內在的政治影響深度。「山東人闖關東實質上是貧苦農民在死亡線上自發的不可遏止的 悲壯的謀求生存的運動。」日本人小越平隆1899年在《滿洲旅行記》 中記載了當年真實的歷史畫面:「由奉天入興京,道上見夫擁獨輪車 者,婦女坐其上,有小兒哭者眠者,夫從後推,弟自前挽,老媼拄杖, 少女相依,踉蹌道上,丈夫罵其少婦,老母喚其子女。隊隊總進通化、 懷仁、海龍城、朝陽鎮,前後相望也。由奉天至吉林之日,旅途所共 寢者皆山東移民...」。作為世界第一的大民族---漢族,幾百年來人囗壓力就使漢人不斷向周邊擴散:走西囗、下南洋,內蒙古和新疆也成為漢人移民地。那麼,闖關東便成了人口與經濟的平衡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