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大D哥是哪個電影里的
黑社會系列 梁家輝演的大D哥
B. 有部電視劇男主人公叫「大D」的叫什麼名
以和為貴
阿樂(任達華)擊敗大D(梁家輝)成為和聯勝話事人兩年後,新一輪選舉又將開始。雖然期間阿樂領導得當,但依照和聯勝傳統要求每兩年選出一位新的話事人。和聯勝新龍頭的候選者包括東莞仔(林家棟)和依舊極端的飛機(張家輝):前者的急噪和權利慾儼然大D的翻版,後者則只是順應阿樂的意圖參選。一些人想讓Jimmy(古天樂)參與角逐,但他卻忙於自己的VCD製造生意而無暇顧及。這正合阿樂之意;正如《黑社會》結尾所揭示,阿樂比最初所表現的更加野心勃勃,利慾熏心。既然他已經掌權兩年之久,他就決不情願讓權利溜走,決不情願!
然而真正的聰明人卻是Jimmy,他甚至得到許多叔父輩人物(以王天林為首的選舉小組)的支持.Jimmy起初堅決不欲加入角逐,但當其生意前景受到威脅時他卻變本加厲。中方監察員石(尤勇)客氣而強硬地阻止Jimmy的生意向內地擴展,並暗示Jimmy要成為和聯勝話事人才能與政府要人聯手。有可能斷送財路的威脅足以使Jimmy改變初衷;他正式宣布加入競選。阿樂已經相信他能夠二度成為和聯勝話事人,並操縱東莞仔和飛機聽命於他。但是Jimmy是個聰明人,也就是說他不可能向阿樂的野心妥協——他決不會同對手去「釣魚」。隨著情節的發展,每一位候選者都拉開陣勢要為贏得選舉決一死戰。隨著這兩個黑社會重量級人物斗爭的展開,各種蓄意的出賣,狡猾的蒙騙以及日益激增的摩擦接踵而來。最終,事態的發展清楚地表明,唯一能夠贏得選舉的穩妥途徑是:致對手於死地。
這並非一般意義上的斗爭。如前一部影片一樣,《以和為貴》所展示的並不是墨西哥式僵局,激烈的槍戰,或成群結隊的青少年和危險分子上演的砍刀戰。《以和為貴》最激烈的斗爭是智慧的對抗,隱含於場景背後的綁架,恐嚇,肢解,以及完美的古老邏輯布成棋局。影片前邊的很多情節拖沓鬆散,恐嚇的結果是短暫的間歇,摩擦的激增往往引發一場會談而不是血腥的暴力,但暴力的徵兆卻貫穿始終,杜琪峰所營造的張力密實到足以給人迎頭痛擊。《以和為貴》是這樣一種類型的影片:每一個人物彷彿都被禁錮在一隅,卻會突兀地與他人聯手,但這卻不會讓人感到憑空捏造的不和時宜。這些不受道德約束蠻橫邪惡的人物.為了贏得選舉的勝利他們可以採取卑劣手段.事實真相以及合理的動機在這里都已無足輕重;真正重要的是達到目的,利用周遭每一個可以幫到你的人,想要獲勝就必須粗暴殘忍,必要時還要做出一些令人作嘔的行經.為了達到目的,阿樂和Jimmy即使全身沾滿鮮血也再所不惜。他們血腥的行事方式將會取悅那些試圖從這部三級定位的影片中尋找驚悚暗示的觀眾。《以和為貴》講述的並非是人性道德上的陰暗,它所展示的是極度的黑暗。
《以和為貴》沒有歡愉的片段,這為影片提供了黑色幽默的興奮點,但實際上這也使得影片的趣味性低於《黑社會》。前一部影片通過阿樂和大D的對抗牢牢扣緊觀眾心弦。兩個都是黑社會人物中的典型形象。大D性情急噪,誇張,不穩定;阿樂則冷靜,迷人,道貌岸然。這兩個人物的並置是《黑社會》呈現給觀眾的特色。阿樂的形象很通俗,公正,冷靜,合理的決斷賦予他一種勝券在握的魅力,直到兩人正面沖突時他才顯露出兇殘的本性——他們可能是世上最糟糕的釣魚夥伴。影片的娛樂性令人滿意,直到杜琪峰的猝然發難,由此引發的人性的丑惡可能會使得一些人在回味中品到遺憾。但在品位的過程中,它卻極富趣味性。該片在主旋律上的成功毋庸質疑。
比較而言,《以和為貴》的趣味性卻遠為不如,但是影片吸取了《黑社會》的教訓——要想把戲玩得出色,就必須把自己當成一個混蛋,並傾盡全力置身其間。Jimmy與阿樂對抗的極致有一種病態的醉人感。但杜琪峰卻找到了其他娛樂方式,他從影片的黑色情節中挖掘笑料,這得益於他所慣用的面無表情的荒謬行為,冷嘲熱諷的喋喋不休以及愚蠢,突兀,詼諧的片段。支撐這些情節的演員包括回歸的林雪,其表現滑稽可笑而不惹人厭煩;鄭浩南是Jimmy手中一個冷酷無情,是非不分,惟利是圖的人肉工具;任達華如阿樂般迷人,幽雅,冷漠;張家輝與飛機的引人注目,暴烈極端如出一轍;古天樂則賦予他所刻畫的Jimmy實利主義色彩——這一角色從第一部影片開始成長壯大。Jimmy參加選舉的動機相當明確,他是現代香港人的一個典型縮影,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金錢。他的參選不是為了得到榮耀,名望或者權力,他僅僅是為了賺錢。只要他成為話事人,他就能達到目的。
但是,他所得到的卻遠遠超出他的預料。在《黑社會》中,獲勝的關鍵在於參選者如何運用游戲技巧;而在《以和為貴》中,游戲規則本身掌控著每個人的命運。第一部電影結尾寓意深刻,而開頭平淡無奇,與之不同的是,《以和為貴》從始至終很少有毀滅性的激烈場面,它更象一杯後勁極強的烈酒,觀眾在不知不覺中便已迷醉。杜琪峰給出的結尾從技巧上而言晦澀陰暗,但其妥帖合理的發展卻匠心獨運。《黑社會》系列影片對於香港社會政治制度要比片中具體化了的黑社會關注度更高。《以和為貴》暗含的戲謔譏諷必定會取悅本土觀眾——姑且不論世界范圍內那些從政治視角觀看電影的人。影片理智而非激烈,《黑社會》這樣一部以黑社會為題材而不是以色情,暴力和過火表演為內容的影片被定位為三級片,這可能會招致香港影迷的憤怒和不滿。想要尋求黑幫片中刺激情節的人不要去觀看這兩部影片。
但《以和為貴》本身仍然存在問題,影片緩慢的敘事風格極大考驗著杜琪峰影迷的耐心,與觀眾互動的缺乏必然會造成一種疏離感。然而,《以和為貴》所展示的極富感染力的高潮以及平靜中醞釀著極度不安的結尾都會令《黑社會》的影迷滿意。大多數影迷仍然希望杜琪峰能夠拍攝《真心英雄》續集,然而《以和為貴》並沒有給我們留下多少遺憾。這是一部完美成熟的港產影片,沒有浪漫傳奇色彩和多數香港黑幫片所慣用的英雄主義和兄弟義氣的討巧主題,代之以引人注目的冷酷無情的現實,更加接近於真實。如果《黑社會3》開拍有望則屬萬幸。
C. 那部電影里有個叫"大D"
杜琪峰導演的<黑社會>(又叫龍城歲月),其中扮演大D的梁家輝憑這個電影拿了香港金像獎影帝
D. 哪部黑社會電影里有人叫大d
好像電影名字就叫黑社會,有兩部,第二部叫黑社會Ⅱ以和為貴
E. 電影中的3D,4D,5D,6D,7D是什麼意思
1、3D立體電影是一種電影,1953年5月24日立體電影首次出現,好萊塢推出了一種電影。
戴著特殊眼鏡的觀眾像在觀看《布瓦那魔鬼》及《蠟屋》這類驚險片那樣,發現自己躲在逃跑的火車及魔鬼的後面。從而為我們帶入了立體電影的時代。
2、4D電影
4D電影(或四維電影)是在3D立體電影的基礎上和周圍環境特效模擬模擬而組成的新型影視產品,但不是幾何意義上的四維空間。
4D電影通常是將震動、吹風、噴水、煙霧、氣泡、氣味、布景和人物表演等效果模擬引入3D電影中,形成一種獨特的表演形式,這些現場特技效果和劇情緊密結合,加上影院椅子的特殊裝備,營造一種與影片內容相一致的環境。
讓觀眾通過視覺、嗅覺、聽覺和觸覺多重身體感官體驗電影帶來的全新娛樂效果,身臨其境,驚險、緊張刺激 。
3、5D電影
5D電影是在3D立體效果的基礎上增加動感座椅,環境特效,5D電影院讓觀眾從聽覺、視覺、觸覺,這幾方面達到最強大的逼真感,如同置身於影片中,通過環境模擬實現風、雨、電、煙、雪花、泡泡、火焰掃腿、捅背、震動、香煙等環境效果。
順著影視內容變化可實時感受到置身「閃電、煙霧、雪花」中,在「火焰」前有灼熱感,海浪撲身時會「濕」了衣裳。體驗下墜、震動、刮風、下雨、掃腿等全新的真切感覺,對電影行業有一定的推動作用。
4、6D電影
6d電影在適時調整影院內的環境,如聲音、音響、氣味、色彩,完全顛覆過去的觀影經驗,就好像走進迪斯尼樂園一樣,電影除了看,還可以聞、摸、動,靜態欣賞變成動態參與。也就是聽覺、視覺、嗅覺、觸覺、味覺、還有就是感覺。
5、7D電影
7D互動電影是一場動感之旅。聲、光、影、水、霧、煙,地震來時的強烈晃動,山崩到時的滅頂之感,超凡脫俗的技術造就了7D互動電影過硬的體驗,它把影音的藝術,通過感測,光感,震動搖晃的使用等等變得真真切切,再加上五維度場景的包攬,立刻將觀看者引入了其中,看電影,變成了經歷了一場電影般的生活體驗。
7D互動電影是將游戲娛樂與動感影院技術巧妙結合的創新項目,也是一個全新概念的娛樂媒體業。它的基本涵義是指觀影者能夠成為電影中的角色,介入影片事先設置的環境與劇情,讓觀影者身臨其境般感受到自己就是電影里的一份子,觀影者就是影片里的主角或是其中一員,並持續與影片內容產生交互作用。
(5)電影有大D擴展閱讀:
1839年,英國科學家查理·惠斯頓爵士根據「人類兩隻眼睛成像不同」的現象發明了一種立體眼鏡,讓人們的左眼和右眼在看同樣圖像時產生不同效果,這就是今天3D眼鏡的原理。
1922年,世界上第一部3D電影是《愛情的力量》,遺憾的是,影片很早之前就已經遺失了。早期的3D電影都是以展示立體效果為主,片中常以指向觀眾的槍、扔向觀眾的物體為噱頭。
1936年利用雙鏡頭攝影機和偏振片可以造出具有立體效果的影片,但此技術具有不少限制。之後從RealD三維等技術發展、阿凡達等電影流行之後,立體影片才進一步被廣泛推廣。
有一名澳大利亞導演宣稱,1936年納粹德國時期已經成功拍攝兩部三維電影。
1952年,講述非洲探險的《非洲歷險記》被認定為是史上第一部真正的3D長片。該片的口號是「獅子在你腿上,愛人在你懷里」。盡管《生活》雜志在當時稱該片「廉價、荒謬」,但觀眾們仍然熱情地擠進電影院去體驗片中的「自然視角」。
3D片在上世紀五十年代進入了黃金時期。
1954年,當時世界上最偉大的導演們,絕大多數都對3D電影低眼相看,認為那隻不過是在玩魔術而已,根本不是藝術。然而,希區柯克不這么想,他在1954年拍攝了3D版的《電話謀殺案》,成為了當時3D片中為數不多的精品。
1954年03月05日 ,環球公司推出最有名的3D恐怖片《黑湖妖譚》,該片也是至今為止惟一一部有續集的3D電影。新版《黑湖妖譚》計劃在2011年上映。
1962年,我國的天馬電影製片廠拍攝了國內第一部3D立體電影《魔術師的奇遇》,桑弧導演,陳強主演。後來又陸續出現了《歡歡笑笑》《快樂的動物園》《靚女阿萍》《俠女十三妹》等。
1982年,迪士尼拍攝了短片《魔法之旅》,雖然這部短片只有16分鍾,但通過CGI與真人表演的混合,打造出了在當時令人驚訝的3D效果。
1982年,《13號星期五》第三部上映,本片令80年代的3D電影慢慢復甦。
1983年,3D版的《大白鯊第三集》轟動一時,放映首周就賺得1300萬美元的票房。但因為電影本身水準低下,3D效果也無過人之處,很快就讓觀眾失去了興趣。
1985年,《魔晶戰士》成為世界首部3D動畫長片。
2004年,第一部IMAX 3D長片《極地特快》誕生。該片在2000塊普通2D銀幕上放映,3D IMAX銀幕只有75塊。然而就是這75塊3D IMAX銀幕,獲得的票房佔全片總票房的百分之三十。3D+IMAX的「超強組合」,讓發行方看到了巨大的商業潛力。
2005年,迪士尼的動畫片《雞仔總動員》採用了新型投影技術放映,消除了以往看3D電影時容易產生的眼睛疲勞。
2008年,《U2 3D演唱會》是第一部完全用3D攝影機拍攝的真人影片,這個音樂紀錄片堪稱先鋒。
2009年,環球的動畫片《鬼媽媽》是第一部採用停格動畫形式的3D電影。2009年,《阿凡達》成為有史以來製作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3D電影。阿凡達(Avatar)是一部科幻電影,由著名導演詹姆斯·卡梅隆執導,二十世紀福克斯出品。該影片預算超過5億美元,成為電影史上預算最高的電影。
大衛·斯萊德(David Slade)執導的《暮光之城3:月食》已於2010年6月30日上映。影片採用3D IMAX技術 。
《暮光之城3:月食》的故事繼續圍繞女主角與吸血鬼愛人以及狼人之間展開,在狼人角色淡出之後,她還將面臨新的吸血鬼軍團的挑釁。據悉,隨著《暮光之城》的人氣爆炸,系列電影的投資規模亦越來越大,特效水準也將大幅度提高。
3D電影在國內大范圍上映實際始於2008年的《地心歷險記》。近在咫尺的細微生物、呼嘯而過的珍奇異獸、過山車般身臨其境的美妙感覺……100元的高昂票價和前所未有的視覺沖擊力,讓該片在有限的80塊3D銀幕放映27周,票房達6700萬元,平均每塊銀幕票房80萬元。
以票房3.2億元的《赤壁》(上)為例,它在3600塊銀幕放映合每塊銀幕票房8萬多元。比較兩部影片,3D電影平均銀幕票房數是普通影片的10倍!「賣一部電影的票房就收回了放映設備的投入」,堪稱奇跡。
F. 請問電影4D,5D,6D,7D 都有什麼區別
1、4D電影比3D電影多了燈光(電影里的閃電),音響(全立體聲,每個座位上都有喇叭,根據電影情節的不同而發聲處也不同)
2、片源的區別:3D電影一般是長的電影,注重的是情節,其次才是3D效果。而4D一般只有十幾分鍾,注重的是效果,情節都是很簡單的甚至沒有情節。
3、4D電影會根據電影情節,會有水雪霧(從影院頂層噴水霧或者雪花),還有震動(根據電影情節適當震動),而3D電影沒有。
4、5D是4D增加了動感座椅
5、6d電影在適時調整影院內的環境,如聲音、音響、氣味、色彩,完全顛覆過去的觀影經驗,就好像走進迪斯尼樂園一樣,電影除了看,還可以聞、摸、動,靜態欣賞變成動態參與。也就是聽覺、視覺、嗅覺、觸覺、味覺、還有就是感覺。
6、7D互動電影是一場動感之旅。聲、光、影、水、霧、煙,地震來時的強烈晃動,山崩到時的滅頂之感,超凡脫俗的技術造就了7D互動電影過硬的體驗,它把影音的藝術,通過感測,光感,震動搖晃的使用等等變得真真切切,再加上五維度場景的包攬,立刻將觀看者引入了其中,看電影,變成了經歷了一場電影般的生活體驗。
另外再告訴你7D電影與3D電影、5D電影的區別
1、看電影過程中座椅震動感覺的不同
(1)3D電影沒有震動感覺
(2)5D電影、7D電影當電影裡面出現震動時,座椅也會震動。
2、看電影過程中現實模擬電影環境的程度不同
(1)3D電影沒有在現實環境眾模擬電影環境。
(2)5D電影、7D電影通過環境模擬實現風、雨、電、煙、雪花、泡泡、火焰掃腿、捅背、震動、香煙等環境效果,順著影視內容變化可實時感受到置身「閃電、煙霧、雪花」中,在「火焰」前有灼熱感,海浪撲身時會「濕」了衣裳。體驗下墜、震動、刮風、下雨、掃腿等全新的真切感覺。
G. 為什麼電影黑社會最後阿樂把大D殺了
大D阿樂的和解只是做給外人看的,阿樂只是一種緩兵之計,先穩住他,並堵住幫里其他人,但是他對於阿樂終究是眼中釘,如芒刺在背,欲除之而後快。
釣魚時大D跟阿樂說有一個幫派的話事人死了,還好那個幫派有兩個話事人,死了一個還有另一個,不然那個幫派就全亂了。還說有三四個話事人的幫派,讓阿樂把話事人的位置分一半給他,他也要做個話事人。阿樂口頭說好,轉頭就把大D殺了,原因就是阿樂想獨大。
(7)電影有大D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
影片講述的是香港一個虛構的傳統幫會面臨兩年一屆的選大佬時間,但這個幫會此時遇到很多麻煩:警察死盯不放,舊大佬不想卸任,幫中大佬的信物不翼而飛。
於是幫會決定選出幫中最厲害的「五虎」追查信物下落,這五人之前分管不同地域,素未謀面,各自行動中與信物有過接觸,突然感到一種權威和力量,於是他們對生命的看法發生了改變,他們決定一起加入這場大佬的角逐中。
香港最大社團「和聯勝」舉行兩年一度辦事人選舉,「阿樂」與「大D」兩大地區領導,爭奪統領五萬會員的寶座,一眾有投票權的元老亦為自身利益而明爭暗鬥。
「阿樂」獲選為辦事人,深心不服的「大D」挑戰幫規,他要搶奪最高權力象徵的龍頭棍,組織新社團。五名小頭目牽連其中,為爭奪龍頭棍展開連番內斗。
H. 電影《黑社會》中阿樂為什麼殺死大D
他最後說了一段話吧。
是什麼哪個社團有兩個老大。
死了一個還有一個。
我看的意思好像是大D想讓阿樂把他們的社會也弄兩個老大。
一個是阿樂一個是大D
當時阿樂可能認為他的意思。
我把你弄成老大了。
你在把我做了。
你名正言順的就可以接位了
I. 劉青雲在一部港片中飾演大D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醉生夢死之灣仔之虎》
出品時間 1994
出品公司 永高電影有限公司[香港]
發行公司 新一代 (香港)
製片地區 中國香港
拍攝地點 香港 澳門
類 型 劇情片/動作片
主 演 任達華,劉青雲,張耀揚,尹揚明,陳加玲,陳妙瑛,何家駒,林國斌,羅烈,翁虹
片 長 140分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