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巨制 » 3d電影效果感受視頻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3d電影效果感受視頻

發布時間: 2022-04-18 15:50:29

㈠ VR電影:它和3D電影一樣嗎

不一樣。

區別如下:

1.概念不同

①VR電影是利用虛擬現實通過計算機系統及感測器技術生成三維環境的電影;

②3D電影是利用人雙眼的視角差和會聚功能製作的可產生立體效果的電影。

2.原理不同

①VR電影創造出一種嶄新的人機交互方式,模擬人的視覺、聽覺、觸覺等感覺器官功能,使人能夠沉浸在虛擬境界中;

②3D電影使觀眾左眼看到從左視角拍攝的畫面,右眼看到從右視角拍攝的畫面,這樣一來通過雙眼的會聚功能就可以合成三維立體影像了。

3.效果不同

①VR電影可以讓觀眾走進電影場景中360度查看周圍的環境;

②3D電影可以讓觀眾戴上立體眼鏡體驗身臨其境的感覺。

(1)3d電影效果感受視頻擴展閱讀

VR電影不同於3D電影的特別之處

1.有全景式的立體成像與環繞音響,以徹底沖破傳統影院的維度,使觀眾在視覺和聽覺上完全浸潤於影片內容。

2.可以通過對觀眾的頭、眼、手等部位的動作捕捉(藉助VR眼鏡和座位按鈕的感測器等可以做到),及時調整影像的呈現,繼而形成人景互動,且擁有劇情的選擇權,尤其是對於關鍵情節和人物命運的「掌控」權。

這樣一來當影片結束時,基於每種選擇的差異性,每位觀眾都擁有一部屬於自己的影片。與視聽覺的感官刺激相比,這種能讓觀眾介入故事發展、甚至自創影片版本的代入性和可玩性,正是VR電影的最大賣點,亦是對電影的美學貢獻,更是對體驗經濟的發展。

㈡ 看3D電影是什麼感覺啊

常生活中人們是用兩隻眼睛來觀察周圍具有空間立體感的外界景物的。3D電影就是利用雙眼立體視覺原理,使觀眾能從銀幕上獲得三維空間感視覺影像的電影。它不同於一般普通電影在放映時只有影像的平面感覺。 3D立體電影的製作有多種形式,其中較為廣泛採用的是偏光眼鏡法。它以人眼觀察景物的方法,利用兩台並列安置的電影攝影機,分別代表人的左、右眼,同步拍攝出兩條略帶水平視差的電影畫面。放映時,將兩條電影影片分別裝入左、右電影放映機,並在放映鏡頭前分別裝置兩個偏振軸互成90度的偏振鏡。兩台放映機需同步運轉,同時將畫面投放在金屬銀幕上,形成左像右像雙影。當觀眾戴上特製的偏光眼鏡時,由於左、右兩片偏光鏡的偏振軸互相垂直,並與放映鏡頭前的偏振軸相一致;致使觀眾的左眼只能看到左像、右眼只能看到右像,通過雙眼匯聚功能將左、右像疊和在視網膜上,由大腦神經產生三維立體的視覺效果。展現出一幅幅連貫的立體畫面,使觀眾感到景物撲面而來、或進入銀幕深凹處,能產生強烈的「身臨其境」感。

㈢ 3D電視,看3D電影效果怎麼樣

嘿嘿,想買3D電視了,我給你推薦一款我最近十分喜歡的,就是無邊硬屏不閃式3D電視,它沒有邊框,不僅打破了傳統3D電視包邊存在感束縛真實效果感受的僵局,更突破了受包邊限制所產生的不真實感。在觀看影片時忽略了屏幕的邊際,產生了彷彿置身於影片場景之中的真實感受。

㈣ 3D電影有什麼效果

3D電影能呈現出「立體效果」

2D和3D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2D僅僅只能看一個平面,而3D則能感受到一個空間的存在。而動畫人物近在眼前是一種叫「IMAX 3D」的技術(巨幕電影),要比3D更加的科技感,在3D基礎上加上IMAX,這樣IMAX 3D裡面的立體人物就對焦清晰,立體感很強。出現的畫面更加的真實。

3D立體電影的製作中廣泛採用的是偏光眼鏡法。它以人眼觀察景物的方法,利用兩台並列安置的電影攝影機,分別代表人的左、右眼,同步拍攝出兩條略帶水平視差的電影畫面.

放映時,將兩條電影影片分別裝入左、右電影放映機,並在放映鏡頭前分別裝置兩個偏振軸互成90度的偏振鏡。兩台放映機需同步運轉,同時將畫面投放在金屬銀幕上,形成左像右像雙影。

(4)3d電影效果感受視頻擴展閱讀:

3D電影不適宜人群

1、獨眼、雙眼矯正視力相差3行以上、斜視、閉角型青光眼患者及高危人群、眼部手術恢復期的患者。

2、高血壓、心臟病、眩暈症、恐高症者,精神抑鬱或狂躁者。3D電影的畫面內容多為飛行、旋轉、快速切換、穿越起伏的運動場景,對於有恐高、暈車症狀的觀眾易產生精神緊張和心理不適,此外3D電影音樂和畫面比較刺激,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可能會發生血壓升高、頭暈、胸悶等不適。

3、高度近視眼患者、遠視眼患者、老年人、有閉角型青光眼家族史的人、以及「淺前房、窄房角」的觀眾都屬於青光眼的高危人群,不宜觀看3D電影。

㈤ 看3d電影究竟有什麼效果看過的進來描述一下。

3D電影的原理其實就是拍攝出的是雙畫面,而這兩個畫面的差別正是模仿人眼的左右兩眼的角度的差來拍攝出來的,現實中的角度差可以讓你的眼睛一眼就能看到物體離你的遠近,而立體電影就是利用這種感觀來實現的3D。
1,3D尤其其實是用3D引擎做出來的游戲,但是3D是否是立體視覺,那要看你的顯示設備是否支持立體視覺顯示,如果可以,那麼就可以戴著眼鏡來觀看立體視覺的游戲,如果不能,那隻能是在平面的顯示器上來看的。3D游戲的普通視覺顯示和立體視覺顯示最大的區別是普通視覺仍然能讓你感覺到是在一個平面上的顯示的東西,而立體視覺顯示的游戲則是讓你突破了屏幕的那層「玻璃」的阻擋,能讓你感覺到所看到的東西是超出屏幕或者在屏幕遠處的。
2,三種3D眼鏡效果,在看電影方面,分別是偏色最差,偏光在中間,快門最好。
快門的原理是把普通的60HZ刷新的LCD換成120HZ,即把每秒種在顯示器上顯示60幅畫面的速度加大一倍,分別交替顯示左眼和右眼的畫面,而在顯示設備顯示左眼看的畫面時,通過信號的同步,這個時候你眼鏡的左眼是可以看到東西的,但是右鏡片是關閉著看不到任何東西的。當右畫面在顯示設備上顯示時,你的右鏡片可以看到東西,但是左鏡片是關閉著的。這樣就分別讓你的左右眼看到各自的畫面,但是由於閃動的頻率很高,為每秒120次,每隻眼睛60次,人的眼睛有一定的延遲,所以感覺不到眼鏡的閃動(中國的日光燈電壓頻率為50HZ,由於頻率不同,所以快門眼鏡看日光燈時會閃得厲害)

所有3D片源在3D顯示設備上顯示都是有重影的,因為是雙畫面的。快門其實在某一瞬間看到的不是重影,但是由於交替顯示的頻率高,所以肉眼看上去是重影的。一個畫面重影越大,那麼3D效果就越好。如果某一個片斷沒有重影,那麼就是這個沒有3D效果

㈥ 3D電影震撼逼真,為什麼3D電影看起來這么真實呢

3d電影之所以看起來如此的真實,就是因為拍攝3d電影的時候是用了兩部攝像機一起拍攝的。這樣拍攝出來的效果就和我們人眼的效果是非常接近的,所以我們才在看電影的時候。會覺得電影的情節和畫面如此的真實,彷彿自己身臨其境,就像在自己眼前看到一樣。所以說3d電影的原理其實也非常的簡單,就是利用了兩台攝像機同時拍攝所造成的立體感來代替人眼的感官。所以就造成了我們在看3d電影的時候會身臨其境。

3d電影給我們帶來的是高度的沉浸式視覺體驗給人們的視覺享受,這是2d電影遠遠不能夠替代的。因為2d電影只是一個平面所放射出來的畫面,它沒有3d電影那種真實的感覺,沒有那種身臨其境的體驗,所以外國的科幻大片一般都是採用3d的方式放映出來。這樣才能讓我們感受到那種炫酷的特效和爆炸的場景。如果用2d影像來展現那些場景,那會顯得非常的平淡無奇。

㈦ 3d電影是什麼效果

3D讓你產生立體的視覺感應,製作良好的話,可以給你身臨其境的感覺。

㈧ 有沒有人用過3D眼鏡看暴風影音里的視頻,感覺怎麼樣

直接下載3d電影 用你說這幾個紅藍、紅綠、藍綠眼鏡看就可以了。我一般都用紅藍的。用暴風影音戴一般的紅藍3d眼鏡照樣能看左右3d電影。你點暴風的工具設置裡面的第二大項,一共有3大項。你把第二大項裡面的3d左右排放格式改成自動檢測。就變成一個畫面了。然後在開啟3d效果就好了。如果你是用紅藍3d眼鏡。你就在第一大項里選擇紅藍眼鏡,第三大項選左右,這項左和右兩個都試試,就知道用哪個了,如果下的是一個畫面的3d電影,也是一樣的設置。還有暴風的工具設置裡面的第三項可以調視差,把視差調成最遠。調成最遠。看起來畫面最立體效果、這樣人物和背景都比與原來2d顯得大很多。而快播就沒有調視差的功能設定。所以我覺得暴風看3d電影要好得多。最後重要的一點看3d電影最好把家裡的燈光全關掉,看3d電影效果也會提升不少,特別是關了家裡所有燈光看恐怖片,3d效果好呀,可以把膽小的人嚇的半死

㈨ 投影儀可以放3D電影嗎,效果一樣嗎

需要看你的投影儀是否符合下面幾個條件:

1、投影機支持3D Ready;

2、合適的播放器,其實一般的電腦也可以實現,只不過對顯卡的要求高一些,市面上一般的高清播放器都可能實現;

3、3D片源,也即你播放的視頻是按3D效果以左右目交替的方式製做成的,即某電影的3D版本片源,如《阿凡達》3D版,一般的電影是不具備3D效果的;

4、配套的3D眼鏡,一般與你上述DLP投影機配套的3D眼睛應是液晶3D液晶(通過與投影機的信號同步左右眼的液晶鏡片開關而實現3D效果)。檢查以上四個條件,如果完全滿足,就可以在投影機上得到3D效果了。

(9)3d電影效果感受視頻擴展閱讀:

3D效果的幾種成像方式:

  1. 空分法

電影院中普遍採用。 現在有不少影院都擁有3D立體放映廳,放映時通過兩個放映機來播放兩個攝影機拍下的電影,在屏幕上就會同步出現兩組有差別的圖像,一般用偏振眼鏡觀看,也有用光譜眼鏡的。


2.不閃式技術

不閃式3D 電視方式是最接近我們實際感受立體感,最自然的方式。如同在電影院里享受生龍活虎的3D影像,能夠同時看兩個影像把分離左側影像和右側影像的特殊薄膜貼在3D電視表面和眼鏡上。

通過電視分離左右影像後同時送往眼鏡,通過眼鏡的過濾,把分離左右影像後送到各個眼睛,大腦再把這兩個影像合成讓人感受3D立體感。 不閃式3D的特點:有關視角方面,在視聽推薦距離內觀看時不閃式3D全然不成問題。


3. 互補色技術

是另一種3D立體成像技術,現在也比較成熟,有紅藍、紅綠等多種模式,但採用的原理都是一樣的。色分法會將兩個不同視角上拍攝的影像分別以兩種不同的顏色印製在同一副畫面中。

這樣視頻在放映是僅憑肉眼觀看就只能看到模糊的重影,而通過對應的紅藍等立體眼鏡就可以看到立體效果,以紅藍眼鏡為例,紅色鏡片下只能看到紅色的影像,藍色鏡片只能看到藍色的影像,兩隻眼睛看到的不同影像在大腦中重疊呈現出3D立體效果。


4. 時分法

時分法需要顯示器和3D開關眼鏡的配合來實現3D立體效果。時分法所採用的立體眼鏡構造有些復雜,當然成本也高些。兩個鏡片都採用電子控制,可以根據顯示器的輸出情況進行狀態的切換,鏡片的透光、不透光切換使得人眼只能看到對應的畫面(透光狀態下),雙眼看到不同的畫面就能夠達到立體成像的效果。


5.光柵式

為了迎接2008北京奧運會接收電視立體節目,我國自己製造出了光柵式的立體電視機,但光柵式也有缺點,就是清晰度和其它的立體相比要差些,只有在非常大的電視上清晰度稍高,但這樣一來,價格也就上去了,想克服這個缺點就是要技術進步。


6.普氏立體

這是一戰後的一位老兵發現的一種看立體的方式(國內叫過全真立體),這項立體電視技術與原有各種制式的電視設備兼容,其原理是在拍攝立體節目時,讓攝像機向左或向右勻速移動,主要是運動立體的效果。觀眾看節目時,戴上一付對應左移或右移的特製眼鏡,這種眼鏡的鏡片一個是透明的,另一個是半透明的,成本低廉,如果不戴眼鏡和看普通電視沒有區別。


7.觀屏鏡:

以前專用於看立體相機拍的圖片對,圖片對一般左右呈現。現在這種觀屏鏡也可看左右型立體電影。


8.全息式:

這種目前無法推廣。在各個角度看上去都是立體的,不用立體眼鏡。價格是貴得出奇,只在科技館有展示。